在现代社会,学历是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非常重要的敲门砖,有的人高考成绩很好,一开始就考上了985、211名校。但有很多普通本科的同学,梦想着考研能考进一所好大学,结果却阴差阳错只到了一个普通的一本学校。那么在找工作时,985、211名校的本科生和普通一本的研究生,谁的学历更厉害、更有优势呢?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吧!网友一这样的对比根本无法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只能帮你得到一个应聘的机会而已,最终是否会被录取,还得看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在面试中的表现。有的企业在招聘时,都会写明同等情况下,985、211学校毕业生优先,那么可能就是名校的毕业生更有优势。但这只是个别情况,很少有企业会把名校的本科生与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放在一档的。网友二个人觉得985、211名校的本科毕业生要比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更有优势。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会要求应聘者的第一学历必须是985或者211院校,作为一个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即使你再优秀,单位也只招名校毕业生。网友三985、211毕业的本科生会更加有优势,除了一些末流的211院校和实力非常强劲的双非院校,只是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并没有太大含金量。虽然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会高一点,但如果是本科双非的大学生,建议考研一定要去985或是211,对将来的发展潜力更好,如果还只是考了一个普通本科,作用并不是太大。网友四相对来说,985、211的本科毕业生可能综合素质会更强更高一些,虽然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在某些专业领域确实比较强,但好的大学,即使是对本科生的培养力度和专业研究深度,也不必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水平差。刚进社会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加分项,可以给面试官一个好印象,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未来的职业旅途,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走下去。网友五在有的事业编制单位,招聘时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在未来几年都将以这样的趋势增长,比如高等院校招聘辅导员、公务员招聘等,很多都要求至少是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如今社会的整体学历提高了,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将来也会是研究生更吃香。你觉得是985、211名校的本科毕业生学历更厉害,还是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学历更厉害呢?
现在考研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家都想扎堆去考985/211院校。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不难理解,毕竟本科985/211的学生,考研不会去读比本科还差的学校,而本科不太好的学生,则想通过考研来逆袭。不管本科学校好不好,考研的学生都想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提高眼界、提升自身硬实力以及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等等。现在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很多人除了985/211等知名院校外,其他院校的研究生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即便是初试成绩不太满意,但依然有很多人纠结究竟谁二战还是工作,很少有人去考虑调剂到一个双非院校。那么问题来了,双非院校真的就那么不受人待见?如果初试成绩不够985/211,双非院校还有必要考吗?接下来叮当学姐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一、本科院校不好的很有必要去双非很多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学生,总想着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至于实力有多强,当然是学校来决定的。于是这些学生往往把目标定到985/211,抱着一种“非985/211不去”的念头来考研。结果总有很多人因为根基薄弱,考不到理想的院校,同时又不甘心调剂去双非,最终要么二战,要么放弃考研去找工作。其实即便考不上985/211院校,无法实现“翻身”的念头,考个双非也不至于证明不了自己的实力。除了那些硬性规定一定要985/211的企业外,很多企业只要求硕士学位,并不会因为你是双非就对你有歧视或者是别的什么。如果本科就是双非的话,那么更需要依靠硕士学历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因为本科生远远要比研究生多得多,一个双非研究生不管怎么说,也要比双非本科生更具有竞争力的。所以本科院校不好的学生,考研的话一定不要嫌弃双非院校,因为院校再差也是研究生学历,也要比双非本科强的。二、本科院校很好的也可以去双非如果本科学校是985/211的学生,结果只能上双非院校,那样估计是挺难抉择的。普通本科的学生考上了双非院校,别人也会认为他们非常努力。如果985/211的学生最终上了双非,可能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别人也会认为他们没有努力。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从985/211到双非,如果能的话,那就好办了。在双非学校教育资源,师资水平没有985/211强这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哪里都有好老师,哪里都有厉害的学生,研究生更看重的应该是个人的能力,在双非学校一样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不能接受从985/211到双非,那么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二战,一种是工作。可是经过无数师兄师姐的实践,二战并不一定稳妥,很可能考得还不如第一次。而工作的话,可能刚毕业985/211发的光环还能有点用,但是工作几年之后,再光辉的本科院校出身也不如双非的研究生院校出身,因为人家学历摆在那里。如果能克服自己心理因素的话,学姐建议还是去双非吧,毕竟研究生学历确实要比本科生学历强。三、双非院校并没有想象中的差很久之前看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给你三年内时间,你是选择读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为了车房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如果选择了前者,你有机会去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顺便解决车和房,如果选择了后者,其中几率可是要少很多。其实如果把本科院校与研究生院校做个对比大家就清楚了,本科院校再不济,也比大专要强,同理,研究生院校再不济,也要比本科要强。双非院校即便再差,人家也是研究生院校,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也是研究生学历。并且,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算是在双非院校也能得到很好地提升,那些考上了985/211名校的学生,如果在读研期间不再上进,也会逐渐的平庸下去。不管是985/211名校还是双非院校,它们给的不过是一个不同的起点,但是终点却趋近相同。在这段路上,能学到多少东西,能收获到多少知识,全都在于自己。四、工作看的是最终学历学术界有这么一句话很流行:“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有些人认为,很多用人单位都对第一学历有要求,那是因为用人单位不清楚你的能力,你没有或者缺少让用人单位量化你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历就显得很重要,因为高考成绩是这个时候用人单位能唯一判断你的指标了。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还是最公平、最能检验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方式。但是这种说法实际上比较适用于应届生,因为工作两年后还看学历的很少,企业更注重的还是个人能力。即便是跳槽,应聘的时候人家也是看最终学历和工作经验,这时候第一学历在企业面前,就像一个大学还挂科的学生说自己高中是学霸这样苍白无力。有位网友说得好:“双非院校300多个,要是都不值得读,那干嘛他们还要招生呢,都不值得读那干脆把双非的院校硕士生点取消算了。”其实叮当学姐觉得啊,考研不管是为了学术的提升,还是为了工作时身价的提升,双非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就像是985/211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区别,前者或许比较光鲜亮丽,但工作后都是以本科为起跑线。学历只是块敲门砖,决定自己生活质量的还是能力。至于那块砖是金砖银砖还是石砖,只要能敲开门,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不是么?所以同学们如果真的考不上985/211院校的话,不妨考虑考虑双非院校,双非院校其实也不差呢。
在距离21考研只剩210天的日子里,我收到了一位小伙伴的私信,字里行间透露着焦虑。“我本科学校一般,考研报了一所985院校的大热专业,现在非常后悔。听学长学姐说要考到400分才有希望,而且据说复试的时候还会有学校歧视,学校差的考生压根就没戏。早知道就报一所普通一本了,我就想上个985院校改一下本科出身有这么难么……”我把他的故事转述给另一个准备考帝都一所名校的小伙伴听,他说:“400分?考清北吗?我知道的上了清北的,是那些本科就是985,或者高考就很有希望上清北的人……劝这个姑娘还是换个目标院校吧,现在应该来得及。”虽然网上有很多二本甚至三本出身也考上了名校的例子,但是今天还是想冷静地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难?01、考研考上985/211名校有多难?这里有一些数据。某年,全国考研的人数为238万人,全国985大学收的研究生人数大概在10万人左右,这10万中,大约有一半学生是保研的,这样一来,人数就只剩下了5万人了。在这5万人当中,大约还有一半学生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因为人家考本校的研究生肯定是相对好考一些,所以你的竞争力就又下降了,那么这时候再去掉一半人,还有2.5万人的名额。算上其他985/211院校考研的人,这样一来几乎报考985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当中,985、211毕业的就占到了90%左右。以一个专业招30人为例,30*90%=27,这样一来“双非”学校能考过来的大概也就是两三个人,而全国双非高校的学生占多数,所以从普通本科考研985大学是真的难度不小。另外,学校歧视还是存在的。一位过来人这样说:“我毕业于一所普通本科,曾经和我同届的几位学霸同学,获得了学校的保研名额,同时向省内的一所985院校、一所211院校投递了简历,211院校给出了拒绝的答复,而985院校连回复都没有。”02、难是很难,但你会轻易放弃吗?放弃虽易,但是你放弃的可能就是未来了。名校出身的毕业生,通常会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很多企业会直接把学历作为第一准入门槛。很多企业会根据学历进行一轮初筛,部分同学的简历可能会直接被“略过”,连被HR查看的机会都没有。△上图分别为唯品会-IOS开发、K.P.Moritz-产品助理、网易游戏-法务实习生的任职要求双非院校里确实有很多能力突出的学生,但通过学历进行初筛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筛人方法。毕竟,我们从国内TOP 100院校的学生中就能找到足够的优秀候选人。一旦放宽学历限制,HR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而且能“捞”到优秀简历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少。好学校给你的除了一张文凭,除了有可能的好的工作机会以外,好学校对一个人的锻造,不只局限于在校期间的那短短几年,它给予你的圈子、资源、见识和格局,会终生受用。一旦踏上这条路,你的下限就已经超过许多人的上限,人生自动进入了快车道。03、道理都懂,但很多伙伴还是过不好这一关。有一些同学说:我确实想考如果考985/211院校,但是如果考不上,“白白浪费”一年时间怎么办?你要知道,处在学生阶段,做选择的机会成本其实已经很低了,大不了再来一年。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是个普通人时;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时;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时。年轻不要给自己设限,只有不设限的人生,才是完美的青春。你看,不给自己设限的他们,不就成功了吗?@玻璃茶:本科毕业于一所三流大学,不想以此成为自己职业学习生涯的终点,选择考研。研究生考入某985院校,慢慢了解到什么是学术、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圈层。对自己实实在在且看得见的影响是在求职中站在了更高的台阶,收获了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月20k,坐标鲁B)。有些东西比如学历和学校,是一辈子的标签,有机会争取一定要争取,不要留下遗憾。@Khwen:三本的人考上研究生的也多的是。社会把你分类了,但你自己不可以。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努力就没错。我是三本生,今年考研已过江苏某985复试线。我身边很多人初试成绩都不错,还有超400的。@捞仔:本人三本,第一年考帝都某211,复试被刷,分数还可以(无奈复试太晚),无处调剂;第二年改考中流985,当时想的是就算复试被刷,还可以调剂,最后考上了。最后要说的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夕阳西下:我本科三本,报考211,跨考,考研分数365,排名居中进了复试。我相信一本学生和二本学生,差别不是智商,而是努力程度。考研是场修行,但,你也要明白为了什么选择考研。切记,别辜负自己,别辜负苦难。普通人想进985/211,你需要把自己变得足够优秀。与其纠结到底有没有可能考上,还不如脚踏实地补足实力。定个合适的院校目标,就不要轻易动摇。你只管努力,其他就交给老天吧。考研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21考研的难度,然后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学校了、好专业了。无论你是要去985名校、还是要去211高校,这两个问题一定要优先考虑!双非出身就别考清北了,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难?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普通一本大学可以说在本科高校中还是有实力的,不过相对于“211”国家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还是稍微逊色一些,高考过了一本线,还要看你的成绩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因为“211”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也有它们的录取标准,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一点也没错,学历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高考都能够上什么层次的大学,其实决定了你人生的起点,当然如果你有背景、有关系的话,也许学历对你的影响不是很大。高考考上一本以上的大学,可以说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对于“双非”的一本大学生来说,其实也有一种遗憾,高考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高考的竞争压力很大,考研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尽管如此,每年仍然有很多人选择考研,很多人考研就是奔着“211”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去的,毕竟“211”以上的重点大学在学历上也有一种优势,这也是很多人高考、考研想考重点大学的原因,重点大学在师资其他方面也有它的优势。其实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就像我们中考一样,高中有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其实在生源上就有很大的区别,毕竟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以分数论高低,那么对于大学就读于普通一本的大学生来说,想要考研是报考“211”、“985”重点大学还是报考本校呢?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肯定是报考“211”以上的重点大学,但是真的就是如此吗?其实考研报考哪类大学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你的决定。考研报考“211”以上的重点大学是很多人的选择,而且考研人数的持续增长使得考研的难度系数加大,且重点大学的保研比例也在逐步上升,特别是那些热门专业推免生的比例很高,要知道考研既是为了上一所好的大学,也是为了上一个好的专业,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所以说,对于普通一本想考研的大学生,考研如何选择目标高校,首先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如果你在大学是非常优秀的那一类人,并且考研的动力十足,考上“211”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机会很大。当然如果你在大学没有那么优秀,属于一般的那种,同样考研的毅力很足,想要考上重点大学读研,那就要多花时间努力,这样你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大的突破,如果你成就一般,考研的决心不大、动力不足,对于这类人想考重点大学研究生,其实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事在人为,想要通过考研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你除了要在各科的成绩上努力,还要在能力上提升自己,毕竟考研除了初试还有复试,你说呢?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决定考研之前,对自己应该有个充分的认知,因为目标源自于自身的实力,对于普通一本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与重点大学的学生没有多少差距,考研想考“211”、“985”的学生来说,主要还是看你考什么专业,如果你只是为了一个学历,而忽略了专业重要性,对你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有些人最后上了重点大学读研,由于专业是冷门专业,最后还是转行。考研考本校对于普通一本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本科阶段你对学校很了解,对专业老师的也有一定的了解,不至于让你考研感到水土不服,甚至对于老师的出题思维你都可以知道,这些是很宝贵的资源,就像我曾经的一个朋友,在考研的时候,考本校的研究生,本校的老师也不会太为难你,可以说本校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不会带有任何偏见,至少在选择专业上你知根知底,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你选择考什么大学,决定考研就应该付出努力,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不努力什么都不会有,不是吗?
我国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过一系列建设计划,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211、985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校实力的迅速提升,但很多人却人为的将高校划分了“三六九等”。比如,“211”高校们似乎天生的被认为“高人一等”,而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也写着明晃晃的“211学历”几字。985高校南开大学更有甚者,“双非”的研究生都会被轻易地淘汰掉。有一种观点叫做“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的本科生”,很多人听起来感觉“满满的恶意”。不得不说,人们把学历这块“敲门砖”看得太重。社会竞争的加大,使企业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它们有资本刷掉那些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本科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各种学历教育层出不穷。比如“专升本”、“自考本科”、“在职读研”等,不仅“迷惑”大众,也“迷惑”了企业。本科生在前些年,有些企业招聘甚至要看应聘者的高考成绩。毕竟高考成绩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今又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的硕士不如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一种学历歧视,而且毫无依据的那种。本科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现在211、98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要说双非研究生不如211本科生,只不过是少部分曾经占优势的人不愿承认后来者比他们强罢了。个体的竞争与个人的能力关系很大,反而学历仅仅就是那一块敲门砖。当然,能够获得211、985学历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毕竟这是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越是优秀的人歧视越少,反而是一些不知所以的人,才会在那里一味的说着“双非”的不是。985强校中山大学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点赞。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就否定了别人的努力,否则纵有名校光环,也只是虚有其表。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有些人的想法是没法改变的,因此,努力的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有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让人贻笑大方的笑料罢了。
许多上不了第一志愿的考研人,在联系调剂的时候,会发现985、211级别的学校基本人满为患,留给自己选择的,只剩一些双非院校。普通本科出身的考生还好说,那些本科是211的考生就十分纠结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考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纠结,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甚至有人干脆就认为,211本科去读双非研究生,是“自甘堕落”。第二是怀疑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花2-3年时间去读的这所双非,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提升?或者干脆点说,在将来求职找工作的时候,能带来多大的帮助?归根到底,读双非,有多大用处?01考研更多是专业的提升不是没有人借着考研这个机会实现了自己的名校梦。但是,归根究底,考研是专业的提升。不管是考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跨专业改行,你会发现,考研总是跟专业联系在一起。既然是专业的提升,那就专看专业的好坏。211高校的专业并不是每个都那么强,双非院校的专业也并不是每个都那么弱。我们举例来说,东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都是双非院校,但是这两所学校的应用经济学相关专业和统计学相关专业比很多211都强得多,在业内的认可度也极高。再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相关专业、黑龙江大学的俄语相关专业,都非常强悍。特别是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业内甚至有“天下俄语半数黑”的评语,可见这所学校的实力。02名校和好专业,很难兼得谈男女朋友的时候,我们希望对方既漂亮性格又好;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敞开了吃,又不会长胖;考研的时候,我们希望学校好,专业也好。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名校和好专业同样也难兼得。考研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在这件难事上要求名校或好专业是件更难的事,如果要两者兼得,那真是难上加难了。我不是说没有人做到过——清北复交的那些优势专业,每年也都会招几百上千人——但是,相对于三百多万考研人来说,毕竟太少了啊。大多数人,只能在两者之间做选择。清华大学虽好,也得考得上才行虽然你的本科是211,但是如果你没办法达到“名校”和“好专业”兼得的地步,我劝你还是务实一些。与其飘在天上做梦,不如在地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03研究生学历,很值钱我们在网上听多了华为,看多了的BAT,见多了清北复交,总会不自觉地拔高自己的眼光,总以为双非的研究生“没啥用”。但真的是这样吗?2020年,我国大学毕业(含本科、专科和高职)生预计有874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大约60万人。物以稀为贵,这60万人的就业竞争力,不会比那874万人差吧?从一些企业的招聘要求上,也可以看出端倪。连做新媒体,都要求硕士学历了。这也很好地驳斥了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观点——等你研究生毕业,我都工作三年,积累三年工作经验、月薪上万了,你才刚起步。这话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有谁要求过,人家研究生毕业后,一定跟你进一家公司呢?有的公司,没有研究生文凭那张纸,根本进不去的好吗?别管985、211还是双非,有那张纸比没那张纸强。我是考研规划局,写关于考研的一切。如果你有考研择校选专业相关的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对2020考研过了国家线和院线的人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坐等复试。但是,各位同学不要放松警惕,一定要考虑自己的“退路”问题,就是复试失败需要调剂,要不要选择比本科差的学校读研?本科211,要不要去双非读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一、单纯需要研究生学历如果你只是单纯的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比如未来还是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只是想通过提升学历来获得更好的职位,那么在不如本科学校的学校读研,就是值得的。二、读研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大家都知道考研比较辛苦,而很多人依旧要考研的原因就在于,考研之后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来说,“层次”越高的大学,师资力量、科研硬件设施等越好,越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如果只是为了一纸学来职业发展历而到一个不如本科的学校读研,那么三年时间就会白白浪费了。三、读研学校的水平关系未来发展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注明,只招收985、211院校的毕业生,许多考研的同学也正是为了改变第一学历出身才考研的。如果为了研究生学历从211学校调剂到双非学校,除非你要报考的学校某个专业厉害,值得报考,否则这种情况大概率,并不利于你自己未来的发展。考研er一定要明白,你读研的学校至少要与自己本科院校水平持平,这样对自己未来发展才是有助力的。四、考研失败也有出路我们知道很多人一志愿没考上,选择调剂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已经错过去年秋招,今年又有疫情很难找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未来没有出路。但是二战、考公、找一份可能没那么好,专业却相关的工作锻炼自己,积攒能力,不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出路和今年的形势关系并不大,都是个人如何选择而已。
今天这篇文章给他讲一下,本科是211,为了一个研究生学历去双非学校读研究生值得吗?考研同学小李整日无精打采,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考研成绩已于三月份出来,由于今年这个特殊的情况,国家线还没有出来。复试也不知道在啥时候。但这几天关于考研的事情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搜。所以说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本科211,是否有必要去双非学校读研究生呢?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话题。由于现在我国的高校有985、211、普通学校之分,而一些企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也特别看重学生的“出身”。所以,是否有必要本科211去双非读研,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就是关于你考研的目的和对自己的要求。你的考研目的是就业。如果你读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并且你对学校的层次也没有要求。那么双非学校也是可以考虑的。对一般的公司来说,研究生学历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你想进去知名企业,世界500强等等,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就是提高学历层次,那么这些工作明确了学校的层次,那么你双非研究生毕业进去就有点困难了,这时候你可能就要慎重考虑是否去读了。你的考研目的是研究生学历。如果你只想要一个硕士文凭,那么你考取211还是有难度的,那么何尝不选一个双非呢,只不过心理上恐怕过不去吧。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快捷。选择双非学校去读研,这没啥不可读的!理论上研究生的竞争力强过本科,不接受反驳。你的考研目的是将来继续深造。也就是想要读博,可以考虑考虑去读,读博的时候再考一所名校,这完全可以,但是双非学校也有一些缺点,毕竟双非学校经费有限,一些设备、实验室的条件可能不如211的学校好。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些双非院校也有非常厉害的专业,甚至有的专业比很多211院校相应的专业都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现在有一些非211的高校也是不错的。如果能够在这些学校读研究生,将来毕业找工作等等应该也是很不错的。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大学等等。第二、既然你的出身是211,你为何要考个双非呢?你的本科院校是211院校,在我看来,你选择双非读研,有很大概率你的一志愿报考的并不是双非,很大可能是报考985院校没有上岸,之后调剂去双非。这种事的原因有可能是你在考场上发挥得不理想,比如初试成绩没达目标院校的分数线,有的甚至刚过国家线,亦或者是复试表现不佳等原因。大学学习了四年,是自己水平有限,保研没有机会,还是说连考本校都没有信心呢?一般来说本校生考研,考取本校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无论同学们是报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没有必要去报考其他的学校,毕竟无论是联系导师、找在读的师兄师姐,还是找专业课资料、考试真题,都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学校招生办的老师们,更是欢迎本校的学生报考本校。总之,你选择考研目的是什么,你需要明确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只要能实现你的目的,那它就是最好的选择。考研在选择目标院校上,我们常说一句话就是“不求最好,但求合适”,希望你的选择是建立在自己真正想要的基础上的!在这里祝考研人都能如愿以偿,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本科双非,研究生211,找工作看第一学历,并不能说明研究生学历没用。第一学历不好,这是那些双非院校的考研学子无法逃避的问题,难道第一学历将跟随自己终身吗?答案是一定的,这是你不可抹去的事实,但是,这个就成为你不考研的理由了吗?如果研究生学历没用,那每年几百万人都是**吗?2018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38万人,2019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人,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341万人,真没用,研究生报名人数会一年比一年高?会一年比一年难考?用人单位会看第一学历这种情况还是存在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同等的学历之下肯定是择优录取。这样一来,就会往前看第一学历,第一学历更好的肯定更容易被录取。但是你也要和你自己本科的时候进行对比,也许你本科毕业的时候连这家公司的终面都没有机会,这不是成长么,一个公司不要你并不代表所有公司拒了你,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目前中国的研究生人数累计约850万人,相对于每年本科毕业1000万人来说,研究生目前还属于高端人才。如果你本科学校一般,其实读研究生来提高学历,镀层金还是很有必要的。研究生对比本科生还是有其它优势1、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大现在的研究生就像十几年前的本科生一样,属于“香饽饽”,在同一个公司里面的研究生、本科生来说,研究生的晋升相对于本科生肯定是更加容易的。2、起点的薪资待遇更多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一般第一年的起点薪资要高2000块钱左右。考公务员的时候,研究生直接就是拿副科级的薪资待遇。3、获得很多人脉资源在研究生期间你会获得以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为主加上自己导师,自己领域的老师组成的关系网络,这些将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深造提供巨大的帮助。我认为读研究生可以提高你自己的知识面让你可以扩宽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相对于自己以前大学毕业来说有所提升,那么就是有用的。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本科也是一个普通的双非学校,自己总是有这种疑惑:即使是顺利的考上了硕士研究生那又有什么用呢?然而,当自己站在211高校研究生院的实验室时,在了解了研究生的日常时,在听几次自己领域的顶尖报告过后,在接触到自己现在所接触的资源过后,我自己才明白所谓的第一学历很关键,所谓的研究生学历没用,这都是骗人的。如果选择踏上研究生这条路,如果你的第一学历不够好,那么你需要正视第一学历对你的影响,但同时也是要肯定研究生学历的价值,不要以偏概全,一否定就全盘否定。喜欢五胡斋的,可以点赞、转发、收藏、评论。
近几年,考研的人数不断在增加,考研难度也在增加,对于来自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说,在选择院校这个问题上,他们都很纠结,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够顺利的考取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可是又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考不上;另一方面报考双非高校又觉得考研的价值大打折扣。这是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的问题。那么,对于20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是应该求稳报一个双非高校还是报一个211高校呢?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考研学生仅仅是指普通高校的学生,对于本科就是211高校、985高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一定是选择更好档次的高校。对于双非高校的本科生来说,考研择校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关乎到自己能否顺利的一战成硕,所以在择校时都很慎重。只是在选择双非院校还是选择211高校时,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将第一志愿设定为是211高校,这对于我们整个考研过程都极为的有好处。一方面,如果将目标高校定的足够的高时,你复习也一定会更加的用功和辛苦。将211高校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一定能够极大的刺激到你的学习效率,因为这些高校想要顺利的考取难度很高,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一定会时刻的保持这种观念,在复习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如果你报考的是双非高校时,一定会觉得很容易就被录取了,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了,只要稍微用功就可以了,并且很多的双非高校时没有复试线的,几乎只要过了国家线就一定会被录取。但是当你以这种状态复习考研时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双非高校都没戏。另一方面,211高校是难,是相对于大多数的双非高校要难一些,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每年普通高校的考研学生顺利考取211高校的学生有很多很多,难也是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不是说不管怎样努力都难以考取,也更不是和公务员考试那样的报录比,所以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久很有可能顺利的被录取。再加上如果211高校没有被顺利的录取,那么我们还有调剂的机会,依然可以获得双非高校的青睐,依然还能够获得读研的机会,而且考研第一志愿是211高校时,在调剂中都还或多或少的有积极作用。总之,考研没有稳妥的选择,不管是考双非高校还是211高校都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所以不管你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在考研择校时,或许应该将目标定的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