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动作!这所顶尖学府将与云南共建研究院使无休时

大动作!这所顶尖学府将与云南共建研究院

7月13日下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云南省科技厅与上海交通大学在昆明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会见了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双方围绕进一步加强校地、校际共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医疗帮扶、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成果,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根据协议,大理州、省科技厅和上海交通大学将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共赢机制建设,合力把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支撑的创新平台,成为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地方研究院;以“洱海保护”为核心,立足全国高原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打造集高水平科学观测、试验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标准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野外观测、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云南省刘慧晏、陈舜、杨杰参加上述活动。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高老头

12小时200万人围观!《什么是云南?》背后的“星球研究所”是谁?

掌上春城讯“什么是云南?”6月21日,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发布的文章《什么是云南》,刷爆了云南人的朋友圈,7个小时点击量突破100万,12小时200万人围观。网友们纷纷称赞创作团队表达了云南真实的模样。为什么这篇文章如此火爆?先来看看网友怎么说!“折叠”理论赢得网友“松茸打赏”文章中,创作团队从地理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云南的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人文景观,得出“什么是云南”的答案——一场时空大折叠。简而言之,即因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猛烈碰撞,造就了云南立体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让云南形成了一个动植物以及人类族群多样化繁衍的天堂。这一独特的角度、理性又幽默的解读以及文中“美得让人打哆嗦”的视觉呈现,不仅引得网友争相围观,而且赢得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同。在12个小时里,该文的阅读量就达到了200万。网友评论之文艺派↓↓↓网友评论之学术派↓↓↓网友评论之情感派↓↓↓网友评论之吃货派↓↓↓网友评论之搞笑派↓↓↓“神作”背后有个什么样的团队?这样的爆款文章是如何创作的?听听主创团队怎么说!文章出自6个“90后”之手记者致电创作团队“星球研究所”的创意总监杨叙。杨叙说,《什么是云南》这篇爆款文章出自一个6人的执行团队,团队成员全部都是90后。推文从5月下旬开始准备,到6月21日推送,历时将近一个月,收集的文件资料就有2.5G。虽然“星球研究所”地处北京,主编却是地道的云南人。以地理角度全新解读云南杨叙谈到,“星球研究所”作为一个纯地理现象的自媒体,当时决定做云南的推送之后, 打破了用户看云南的常规视角,不再是“追逐风花雪月”或者“逃离北上广的目的地”。“从纯地理的角度来解读云南,以前是没有人做过的。”杨叙说,文章内容系统梳理了云南的全貌,不只是云南人刷屏,很多旅游行业从业者也在刷屏。“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大家对云南的认知是零散的,大理、丽江很多人都去过。也有一部分人知道梅里雪山在云南,但是没有人知道云南的地理现象是怎么形成的。”杨叙说,《什么是云南》从一个云南的全貌思维出发,把云南多样性解释得通俗、有趣。“自带流量”的图片也是关键看过《什么是云南》的读者都会对文章里精美的图片留下了深刻印象。“云南本身就是地理、生物、民族多样性的宝库,我们合作的摄影师都去云南拍摄过。”杨叙说,确定了选题之后,“星球研究所”合作的摄影师提供了大量图片供选择,这些“自带流量”的图片也是文章成为爆款的关键。杨叙介绍,在6个人的团队执行里,包括了地理信息、环境工程、新闻专业等多个专业的学科背景,在内容创作阶段,通读了云南的通史后,再进行梳理和专业的分析。文章成型后,还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审核,来确保内容的专业和准确。我并不完美,但丰富多样杨叙用三个字总结云南的特质——“多样性”。他表示,云南从2018年以来,云南相对缺乏正面的爆款文章,但是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毋庸置疑的,云南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并不完美,但是我丰富多样,是值得推荐的目的地。两个“折叠”概念很吸引人星球研空所的这篇网红文章,用“空间折叠”“时间折叠”两个很吸引人的概念,把云南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风土人情的多样性与众多美景结合起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云南。“空间折叠”这部分形象地展示了云南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云南各地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而“时间折叠”形象地展示了云南气候和生物的多样性。在这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多种景观。山下是夏天的湿热,山顶就可能是寒风凛凛。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再造就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省内外同时关注证明云南魅力

无名

云南省国土空间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云南省国土空间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省自然资源厅与昆明理工大学签订《云南省国土空间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为云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国土空间支撑。作为云南省首个国土空间省级研究平台,该中心将致力于破解云南省国土空间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研究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根据此次签订的合作协议,云南省国土空间研究中心将健全政校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国土空间行政主管部门与高校的合作,将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把握、行业管理、成果转化运用传导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科技研发、硬件保障、人员培养、人力资源等优势相结合,实现政府与高校优势资源共享共建。研究中心将加快推进全省自然资源人才培养,满足国土空间工作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推进高校规划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学科管理等改革,整合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林业规划、生态规划等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进一步破除院系、专业之间壁垒,强化学科专业融合,为云南省培养更多优秀国土空间人才。(记者 朱丹)【来源:云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生火甚多

中国工程院将在云南筹建研究院

掌上春城讯3月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与中国工程院举行工作会谈。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愿为云南发展做更多实事】李晓红说,长期以来,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在多个方面密切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中国工程院将进一步聚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工程科技、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提供帮助;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筹建工作,帮助引进更多院士和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将研究院做实做强、做出成效,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云南迫切需要科技和人才强劲支撑】陈豪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中国工程院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方面给予云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云南发展迫切需要更加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希望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支持云南发挥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为推动双方合作全力服务】阮成发说,中国工程院对云南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和科技扶贫、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了大力支持。希望进一步关心帮助云南,对云南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以及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推动双方合作载体尽快落地运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何华武,秘书长陈建峰,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宗国英,副省长董华,省政府秘书长杨杰参加。【中国工程院简介】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于1994年6月开始设立。中国工程院院士由选举产生,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截至2018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868人,包括资深院士391人;另有外籍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合作成果颇丰】长期以来,中国工程院与云南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许多院士为云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从2016年1月起,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扎实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对口帮扶澜沧县、会泽县,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在云南,中国工程院有130多个院士工作站建设卓有成效,涉及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推动云南科技发展和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云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创新驱动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前瞻】与地方共建战略研究院是中国工程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按照建立“顶天立地”高端智库体系的构想,筹建中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将成为院省共建的一个公益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主要职责是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科技战略,围绕云南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工程科技问题,提供多学部、多领域的强大人才智力支持,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研究,把学术引领、战略咨询、科技服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产出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战略研究成果,为助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起则于于

云南国资研究院和国企党建研究中心组建成立

云南国资研究院和国企党建研究中心。记者 罗蓉婵 摄  云南网讯(记者 罗蓉婵)5月22日,省国资委举办云南国资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云南国企党建研究中心挂牌仪式。省国资委副主任谢曙光、能投集团总裁谢一华等出席仪式并揭牌,省国资委党委委员赵立新主持仪式。云南国资研究院和云南国企党建研究中心由云南能投集团出资组建。云南国资研究院和国企党建研究中心。记者 罗蓉婵 摄  据悉,云南国资研究院和云南国企党建研究中心由云南能投集团出资组建。云南国资研究院将以服务云南国资国企监管、国企改革发展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优质智力资源,重点聚焦新时代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本运营、国资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力的国资智库,通过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云南国资国企监管、国企改革发展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服务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云南国资研究院和国企党建研究中心。记者 罗蓉婵 摄  云南国企党建研究中心聚焦“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从创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出发,探索研究新时代国企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围绕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开展研究,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切实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云南研究院在高新区揭牌

掌上春城讯22日上午,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云南研究院在昆明高新区西区揭牌。该研究院将推动云南省、昆明市和高新区在新材料领域创新发展,实现科技与经济对接、成果与产业对接、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并为新型材料产业战略研究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1年8月批准成立的,是独立的咨询中介机构、国家材料领域的民间智库,汇聚了国内高水平专家资源,致力于应用大数据思维,打造全面、前沿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已在全国7个省(市、区)建立了研究院。目前,云南研究院已拥有产、学、研、政各领域专家17人。“在科技部公布的35个‘卡脖子’的重大关键技术里,有27项与材料有关。云南省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储量丰富,需要有这样一个高端的新材料智库来做支撑。”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贾豫冬介绍,该智库专家委员会有30名院士和上百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涉及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及材料领域企业,均为国内材料领域学术与产业的中坚力量。贾豫冬表示,新材料的成果转化进入市场,会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个红利。比如,此前医院使用的核磁共振设备是进口的,价格上千万元,做一次核磁共振需要千余元。现在,上海、成都的企业都已经将其实现国产化,设备采购价也从千万级降到了百万级,做一次单个项目的核磁共振仅需两三百元。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迅表示,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一直是高新区的主导产业,高新区围绕“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提高产业集聚度,提高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做强产业内核,构建了园区新型科技产业专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园区有云硅智能科技小镇暨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中科鑫圆“碳化硅单晶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在建项目;“贵金属前驱体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已竣工投产。希望高新区能与研究院一起合作建立科技研发机构,共同成立园区新型科技服务平台公司,作为新型科技发展的支撑单位开展相应科研课题研究;同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新材料信息平台,带动高新区的新材料产业链发展。下一步,高新区将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对标国内研究院型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化运作来促进产业化快速落地,将更多资本投入到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发展中去。从今年开始,高新区每年从财政中拿出2亿元,连续5年拿出10亿元用来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走出符合实际的“高新区特色”。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郭曼责编:杨芮 实习编辑:冉燕青编审:沙兰梅终审:钱红兵

有诸

致力云南文旅“产学研”融合 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在昆揭牌

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供图)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供图)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供图)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供图)8月6日,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在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云南大学同时揭牌成立。作为云南旅游产业与前沿科技紧密结合的又一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云南智慧旅游产业有了“产学研”融合平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获得持续性的智力支持。据了解,为支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数字云南”建设,2019年,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依托腾云公司建设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为共建单位。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科技引领下,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的智库品牌。立足前沿技术与智慧旅游场景的结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技术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数字云南”建设。同时,以中心为载体,打造智慧旅游培训基地,提供人才培养平台;将中心塑造成为吸引顶尖科学家及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基础,打造一流智库平台;以中心为核心逐步构建智慧旅游产业园区。中心下设综合管理与对外联络办公室、基础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研究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品牌宣传中心等6个内设机构,将产出“研、用、学、产”4大类成果。其中,“研”即产业研究,指与智慧旅游相关的行业权威研究报告、著作为代表的研究类成果;“用”即产业应用,指在智慧旅游场景落地的技术转化应用类成果;“学”即产业教学,指成立实践基地,与高校共建智慧旅游相关学科,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的教学类成果;“产”即产业拓展,指依托中心逐步构建智慧旅游产业园区的产业拓展类成果。腾云公司、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将同时设立中心“产学研”基地。同时,中心设立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实行由理事会领导、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揭牌仪式上,中心发布旅游商品区块链数字身份证等研究成果,并向理事、专家委员颁发聘书。腾云公司总裁、腾讯云副总裁方腾飞表示,未来,中心将围绕智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有效提高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提升的研究能力,以及场景落地的技术转化能力,为云南智慧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将派出优秀的团队参与中心具体的工程研发和项目开发,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进行专题研发。以大数据融合为例,中心将基于物联网社会大数据和主题大数据,构建云南省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为云南省涉旅企业提供数据支持,让企业运作更为顺畅、协调。”中心理事、云南大学教授李浩说。(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及期年也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云南中心成立

3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和西南林业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云南中心(以下简称云南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论坛在西南林业大学召开。云南中心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与西南林业大学建设,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基于云南、辐射西南地区、南亚东南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科教资源的有效融合,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云南中心将在未来一年中组织开设西南林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气候变化经济学》,支持生态文明研究所开展COP15大会预热活动,启动云南中心研究部各项工作,聘请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以特邀研究员身份协助云南中心开展工作,设立“抚仙湖生态文明年度论坛”,开展行政与科研人员的互聘,加强双方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西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昌山在会上表示,西南林大将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整合更多力量投入智库建设,进一步聚焦优势特色领域,形成智库品牌产品。围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及“最美丽省份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深入研究,聚焦林业经济与林业政策体系、环境友好型林产加工产业发展与社会服务、森林植物资源培育与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健康云南、林业碳汇、“两山”理论与实践等学校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和研究领域,扎实开展对策、应用研究,提出分析判断和解决办法,为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出实招,形成云南中心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和拳头产品,更好地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智慧、提供方案。西南林业大学校长郭辉军表示,西南林业大学将认真研究吸纳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真知灼见,优化完善理事会方案及工作计划,为云南中心更好地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袁梓玥)

罂麦

云南省国土空间研究中心在昆明理工大学揭牌

人民网昆明11月12日电 (李发兴)近日,由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和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的云南省国土空间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作为云南省首个国土空间省级研究平台,该中心将致力于破解云南省国土空间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探索研究新发展方式,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研究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推动云南省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周峰越表示,昆明理工大学将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从经费、仪器设备、研究场地、团队建设、人才等各个方面支持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积极在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相关的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薄荷

重磅!云南省政府机构设置出炉 设23个组成部门

今天(12月12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公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情况。1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云南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省审计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3云南省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云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云南省能源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云南省信访局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云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云南省医疗保障局5云南省人民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云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由云南省司法厅管理。云南省戒毒管理局,由云南省司法厅管理。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6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加挂牌子机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加挂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牌子。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加挂云南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云南省中小企业局牌子。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加挂云南省外国专家局牌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加挂云南省地方民航发展局、云南省地方铁路发展局牌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加挂云南省畜牧兽医局牌子。云南省商务厅加挂云南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牌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加挂云南省文物局牌子。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加挂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牌子。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加挂云南省区域合作办公室牌子。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知识产权局牌子。7云南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投资促进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云南广播电视台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