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行为经济学角度下的考研不过是一场成本与利润的博弈田纳西

行为经济学角度下的考研不过是一场成本与利润的博弈

今天是2019年度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今年考研人数预计达到285万,创历史新高。随着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困难,普通本科生在就业上没有任何优势。历年研究生录取比例约为30%,这种比例相对于现在本科生的录取率还是比较小的,这也显现出研究生学历还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考研热的掀起其实从大学扩招开始就已经形成,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无关学识,只关乎于职业和收入。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考研也只是一种成本与利润产出之间的投资行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给自己的未来的投资,由于我国已经实行9年义务教育,加上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目前我国高考录取率大约在80%以上(包括本科,专科和高职。)读一个大学出来并不很困难。这里面的成本不大,导致的结果就是利润产出的比例也开始下降。大学生找工作难,就是难在同等水平的人占据求职市场的主流,学历文凭不突出。商品社会的供求关系中强调的是资源的稀缺性,缺乏稀缺性就容易被其他资源代替,也无法产生高价值的效应。研究生目前的录取率大约是30%,这个比例已经无形帮助学子们自然提高了稀缺性,减少了竞争对手。而参与到这场竞争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其实可以算出来。这里面的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和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又包括学习的时间和找工作的时间。在校学生本身就是需要读书的,正常来说不参加考研,也是需要学习为工作做准备的,这部分时间成本应该不算太大,更多的是耽误了自己娱乐的时间而已。心理成本主要是指如果考研不成功自己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一系列的关口都是需要学子自己面对的,考研的压力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是平均分担下来,自身是可以化解的。资金成本主要是指投入到考研中花费的资料费,培训费,报名费等等。这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成本支出。也是考研人员最重要的一笔支出。有了这些支出,每个人都是要计算自己未来的收益能否获得超值的回报。读研究生的回报首先就是学历上的提高,帮助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研究生文凭相当于超越了70%的当年高考同学,而且扩大了自己就业的范围,这将极大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其次,研究生扩大的人际网,构建一个良性的高层次的朋友圈对未来的发展也是大有利益的。现代社会早已经是网络化的社会,单打独斗的发展是无法取得成功,更多的还是需要社会关系的相互支持。收益还是要说到实际的收入水平。很多企业在制定薪资水平的时候都是要考虑到学历状况的,而且学历在职业分工中也起着重要岗位的分化作用,很多企业本科生做销售,技术工作大多要求研究生,这就是一道职业门槛,随之而来的就是收入的不同。从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刚毕业的起薪上面研究生比本科生要高20%。这只是初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职务上升空间和薪资调整幅度上,研究生也比本科生更大。考研是一个自己对自己投资的行为,通过成本与利益的比较,这也是相对合理的一种投资回报,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成本是能够承担的,换来的是一个未来的美好生活。作为普通人来说,社会竞争中缺少关系,资金和家庭背景作为资本。就只有以自己的智力和时间来作为成本投入,何况读研究生是一个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前景的好途径,投入会带来更高的回报。虽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学历却能为人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门。

伦理

这个老牌大众男神专业,中美留学生都爱,每个学校都开,可真难申

《奇葩说第七季》,大家看了吗?作为国内首档富含轻松、搞笑元素的辩论类综艺,《奇葩说》至今已经第七季,探讨了很多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也输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观点。 “该不该看伴侣手机”“大学必修恋爱课,你支持吗?”“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作为资深“奇葩”看客,明小德也是从第一季一直追到第七季,看这群“妖魔鬼怪”们“干架”,除了有趣之外,也能从更多角度看待每个辩题,引人深思。回顾最近两季,令小德印象深刻的,除了优秀的选手们,还有一位宝藏导师——薛兆丰。薛兆丰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院;(2010-2018)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讲授经济学原理和法律经济学课程。薛教授始终在节目中强调,经济学不只是一门象牙塔里的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他经常在辩论时,采用经济学的角度来阐释问题,将结婚比作办家庭企业,将房本加名字看成“抵押”。听上去冷酷无情,却用经济学的思维带给大家更多感悟,也向很多人展现了经济学的魅力所在。所以,经济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研究哪些问题?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美国有哪些经济学专业牛校?小德今天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美国的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研究财富,也研究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给经济学的定义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的学科。现代经济学通常将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体系中最基本单元(个体、企业)的经济行为,重视需求与供给。而宏观经济学则将经济看作是一个整体,分析整个经济体和其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成长、财政和货币政策等。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经济学专业既在研究财富,也在研究人。这样的一门富含哲理的社会学科,就业如何?毕业后去哪儿?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非常广泛的,经济学硕士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经济学博士,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但相对来说,经济学PhD学位较硕士学位更有竞争优势。经济学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银行,政府部门,投资公司,咨询公司,非盈利组织,国际组织等等,这些机构都有着大量的人才空缺。 美国作为经济大国,也是经济强国,在世界范围享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学子赴美深造。那么,美国有哪些经济学牛校呢?美国经济学TOP10牛校大起底美国的经济学专业属于社会学科的一种,一般开设在文理学院、经济学院下,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专业,开设院校非常普遍。 小德查找了U.S.News美国经济学专业榜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TOP10美国经济项目以及基本的申请条件。U.S.News美国经济学专业TOP10大学排名#1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经济系研究生仅提供PhD学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行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还会邀请来自国内外顶尖学者做课程研讨。 毕业学生可以进入大学任教,或进入政府部门,企业等任职。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托福/雅思标化:GRE(2021可选)推荐信:3封(至少一封学术推荐)文书要求:个人陈述,写作样本先修课要求:有足够的经济学知识以及强大的数学能力,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等申请费:$105#1 麻省理工学院 MIT MIT经济系的博士项目,每年招收约24名学生。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可选研究领域包括:公共财政,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组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高级经济理论。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在经济学系、商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任教,也有学生进入国会、政府委员会工作,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美联储和财政部等组织合作。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托福100+/雅思7+标化:GRE(2021不需要)推荐信:3封先修课要求:经济学理论,微积分等数学课程申请费:$75另外,202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系新增了数据经济和发展政策(DEDP)硕士学位项目,录取了22名学生。该项目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开设的首个硕士课程,将在线课程与短期住宿校园相结合。申请前,学生需要通过五门严格的在线课程以及考试,拿到MITx MicroMasters在线证书,才能够申请。为期一学期的MicroMasters课程面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开放,每年提供3次。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托福100+/雅思7+标化:不需要GRE/GMAT成绩推荐信:2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研究陈述;先修课要求:MicroMasters课程申请费:$75#1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致力于激励和培训下一代学者以及政府和行业领袖,研究生仅提供博士学位。该系每周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举办研讨会,包括:行为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资关系,产业组织,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发展,政治经济学等领域。毕业生和众多经济学顶尖人才一起工作,在大学,银行,商业企业,政府等领域任职。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托福口语27以上/雅思口语8.0以上,否则需要进行英语入学考试,未通过需要学习英语课程标化:需要GRE成绩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先修课要求:掌握多元微积分和矩阵代数的应用技能申请费:$95#1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没有独立的硕士学位,硕士课程仅作为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附加学位。其经济学博士课程,对学生进行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和思想方面的培训,并进行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与实验、发展经济学、因果推断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史、环境资源与能源经济学、金融、产业组织、国际贸易与金融、劳动经济学、市场设计、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公共经济学。目前,该PhD项目每年约录取25新学生,毕业学生可以从事学者,大学教师和经济分析家等职业。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TOEFL 100+/不接受雅思标化:GRE(2021不需要)推荐信:3封(至少1封学术推荐信)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申请费:$125#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伯克利经济系是美国第一个命名经济学系的大学,享誉全球。且师资队伍强大,在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所有主要应用研究领域中都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加州伯克利经济学研究生仅提供博士学位,掌握计量经济学方法,经济史方法以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能力,项目时长约五到六年。伯克利经济学博士毕业生进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美联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任职。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TOEFL /雅思标化:GRE(2021不需要)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先修课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多元演算,基本矩阵代数和微分方程的知识;完成为期两年的数学序列,其中强调证明和推导,非常需要统计和基本概率的知识,以及代数和实数分析中的其他课程。还需要有基于数学的中级经济学理论课程。#1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经济学系是美国最大的经济学系之一,有37名终身教授和13名非终身副教授或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经济理论、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公共经济学。耶鲁大学经济学PhD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TOEFL 100+(写作22+,其他部分26+)标化:需要GRE成绩(GRE定量160+)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申请费:$105同时,耶鲁大学还有一个为期一年的国际与发展经济学硕士(IDE)项目,每年招收约30名学生。集中于学术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博士学位,或者从事研究和政策分析师职位。许多毕业生在政府或国际组织(如新加坡政府部门,日本银行或联合国)以及私营咨询公司(麦肯锡)或金融部门(野村,高盛)任职。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TOEFL无最低分数要求标化:需要GRE成绩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申请费:$105#7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经济系仅提供博士学位,因其杰出师资、良好的学习计划以及出色的就业,在国际上享有声誉。该计划需要四到六年的时间,每年约有25人入学。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健康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劳动与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理论。毕业生进入大学,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和咨询机构等任职。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TOEFL 100+/雅思7.0+标化:需要GRE成绩推荐信:3封先修课要求:申请者必须有扎实的数学背景。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学背景不足的学生需要补足。#7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是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这里诞生了“芝加哥经济学派”,走出了世界约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方向包括:应用经济分析,定量经济历史,信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家庭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国际金融的货币方法,对宏观经济学的合理期望以及机制设计等。芝加哥大学MAPSS IN economics项目是国内学生申请比较多的项目,学制一年。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TOEFL 90+/雅思7.0+标化:需要GRE成绩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陈述、Writing Sample先修课要求:学生必须有实际分析,计量经济学和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方面的高级课程。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上有坚实基础申请费:$90#9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哥大的经济学硕士项目开设在文理学院下,注重高级应用经济学研究,尤其是计量经济学和经济模型。项目时长1年,每年招生70人左右。项目包含7门核心课,3门选修课,且每位学生需要在任意一门选修课上完成研究论文。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接受托福/雅思/PTE成绩标化:需要GRE成绩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先修课要求:强烈建议申请者有扎实的本科经济学背景(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建议有大学水平的微积分和统计基础(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另外,哥大还有一个金融经济硕士(MSFE)项目,开设在商学院,项目时长2年,堪称这个领域最好和最难申请的项目。虽然是硕士,但是入学后都要跟着教授做research,属于PhD导向型的项目。涵盖了较多的经济课程及金融领域宏观性的内容,是全美金融与经济结合最好的项目。毕业生既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也可以选择进入投资公司或投行,从事经济领域的宏观分析。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接受托福/雅思/PTE成绩标化:需要GRE成绩推荐信:2封文书:个人简历,2 Essays先修课要求:概率论,统计,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矩阵理论,编程申请费:$100#10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大的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仅提供博士学位,学生必须全面了解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培训学生在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对经济学的所有主要领域进行研究。项目平均时长为5.25年,毕业生可在全球领先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中获得职位。申请该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语言:托福100+(口语24+)标化:GRE(定量164+)推荐信:3封文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目的陈述;Writing Sample(可选)先修课要求:要求数学相关课程,多变量演算,概率论与统计,线性代数;申请费:$90以上就是经济学专业的TOP10名校项目介绍,相信对想要申请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们有一些助力,别忘了收藏,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哦~对经济学专业或经济学项目申请有哪些疑问,欢迎来后台咨询,为你安排专业顾问老师1V1咨询哦~

暗动画

UEA王牌新专业闪亮登场,原来经济学和数据科学可以这么般配!

21世纪,人类对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工作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对数据科学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一所与世界接轨的高校,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当然也在不断为我们的课程更新换代!今天就带领大家来深入了解一下UEA的全新行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理学硕士课程!你准备好了吗? MSc Behavioural Economics & Data Science行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理学硕士课程简介UEA行为经济学及数据科学理学硕士课程创造性地将行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结合,旨在培养经济学领域的专业人才。行为经济学是进行大数据研究的理想框架,此课程涵盖核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程序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以及一系列编程课程。该理学硕士课程的重心是教会学生使用大数据资源进行行为经济学的预测,比如如何使用数据抓取技术创建数据集,如何处理和操作数据,如何使用网络搜索数据从而进行合理的经济预测,如何合并使用多个数据源(例如将个人饮食与健康数据合并分析)以及如何使用在线数据资源测试经济理论(如使用在线拍卖的数据测试拍卖理论)等等。课程亮点UEA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实力排名世界第五位!(数据源:IDEAS)而我们的这门行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理学硕士课程亮点在于它不仅涵盖数据科学,还将另一大热门学科—行为经济学融入课程,获得全球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IDEAS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学书目数据库,这里收录了超过290万份科学研究学费£17,215(2020/21学年全日制国际留学生)就业前景UEA行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如今,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开始意识到行为经济学对于了解个人、团体、市场运作以及决策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开始转向研究行为经济学。同时,银行、金融、医疗、监管、人力资源或高级管理等领域也需要数据科学相关的专业人士。实际上,行为经济学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大到政府的政策出台,小到一个App的交互设计,甚至是超市货架上商品的摆放,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行为经济学。想要未来好就业,选择什么专业你想清楚了吗?

背若泰山

DIY失败蛰伏两年终获斯坦福统计学(数据科学)专业硕士录取-优弗

【学生背景】C同学基本情况毕业院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所学专业:Decision Science,Double major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学生成绩:GPA 3.88/4.0,TOEFL:115 GRE:330录取院校:Stanford University录取专业: Statistics:Data Science入学时间:2020年秋【申请点评】C同学申请优劣势分析优势:1.硬件条件优秀,标化考试成绩突出2.工作实习经验丰厚,软件背景实力强3.专业团队打造最佳留学规划方案,结合学生自身背景及需求制定最精准选校策略,撰写最优质文书。劣势:1.无论文发表2.学术研究实力较弱,缺乏Academic Research经历。申请攻略:1.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加入服务即刻制定严格时间的规划。2.归纳阐述过往DIY失败原因,结合分析结果给予最佳优化方案,进行背景提升。3.最专业的团队做最专业的事,达到最优质资源配给,最细致耐心的申请顾问,最专业的海顾,经验最充裕的招生官等多方配合。申请历程:和很多还在大学象牙塔里享受大学生活的申请者不同,C同学加入服务时已经毕业1年多了,忙碌的工作把他每天的时间挤得格外充沛,无暇顾及申请筹备事宜。C同学毫不犹豫地挑选了优弗,是两年前DIY失败的惨痛经历教会他一个道理: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最终事实也证明他的这个决策是明智的。C同学的标化成绩背景其实是相当优秀的,然而2年前DIY申请的学校全部石沉大海,结果不甚理想。要知道,优质的背景需要最完美的呈现,而在认真查阅分析了C同学的DIY申请资料后,我们找到了他之前申请失败的症结所在:筹备不足。无论是专业,院校的筛选,还是文书材料申请的逻辑内容,都没能展现出他的优势所在。找到问题,我们首先是格外细致的时间规划及背景提升规划并督促严格执行。由于C同学是全职工作状态,而且工作相当忙碌,工作日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家常便饭,申请的筹备工作一般只能利用宝贵的周末时间。为做好充足筹划,我们会提前至少2个月把各阶段需完结的工作计划做好,任务详尽到每周,并做到定期提醒。C同学的目标是申请行为经济学PHD,但他在Research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本科期间没有任何学术论文发表经历,学术研究方面也缺乏经验。为辅助他弥补这一方面的弱势,我们给他规划了学术研究项目,在导师的辅导下进行相关学术课题的研究并进行论文撰写,最终成功发表一篇论文。选校阶段,我们结合C同学的研究兴趣,先进行博士项目教授的筛选,查阅教授研究领域,分析自身背景与教授的匹配度,之后深入讨论该如何编写套磁信,何时进行套辞。另外,斟酌C同学本身在数据科学方面的扎实基础,我们建议他添加了全美数一数二的斯坦福和卡耐基梅隆大学(CMU)数据科学硕士项目的申请。在十二月的寒冬里我们递交了斯坦福的申请,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收获了OFFER,相信接下来还有更多的OFFER纷至沓来。每一次冬天的蛰伏,都是为了下一个春天更惊艳的绽放。不破不立,我们都在期待每一个绽放的春天。

殷礼

20考研:复旦大学经济学考研备考权威解读

复旦大学是全国顶级名校之一,经济学非常厉害,每一年都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复旦大学经济学相关专业。复旦大学一共有三个经济学考试科目,分别为856经济学综合基础(经济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经济学院金融学学硕初试考试科目)以及860微观经济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考数学一,每年一般对外招一个人,而且对本科有要求)。856经济学综合基础包括四部分内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包括四部分内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856经济学综合基础和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这两个考试科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三部分内容考试大纲和考题一样。区别在于: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还考国际经济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还考金融学。一、专业课参考书目之前年份,856经济学综合基础和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指定了参考书。但是,从历年考研真题来看,我们可以断言,指定的参考书是骗人的!2017年,856经济学综合基础和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不再指定参考书,而是给出考试大纲。但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网站特别强调:考试大纲仅起参考作用,命题教室可从大纲外的任何领域出题。但是,基于考试大纲和之前年份命题范围较为一致,建议考生可以参照考试大纲复习备考。根据考试大纲,推荐大家参照如下教材复习备考: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第九版教材一共38章,其中非重点章节为:第一章“市场”、第11章“资产市场”、第13章“风险资产”、第17章“测度”、第31章“行为经济学”、第36章“信息技术”。除了这些章节,其他章节都需要认真看。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辅助教材)本书核心章节:第2章“间接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第3章“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第4章“VNM效用函数与风险升水”、第5章“风险规避、风险投资与跨期决策”、第7章“要素需求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与供给函数”、第8章“完全竞争与垄断”、第9章“古诺(Cournot)均衡、Bertrand与不完全竞争”、第10章“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第16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不难,但是课后习题非常经典,而且复旦大学经济学考过教材课后习题原题,所以一定要把教材课后习题搞定。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偏向于数理分析,与曼昆《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不错。比如说,根据成本加成定价法推导总供给曲线推导很详细。另外,宏观部分最好再看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1章和第3章,分别讲索罗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因为其他初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部分讲得都不是很详细。罗默这两章讲得很好,对应的课后习题都要挑着好的做。政治经济学:蒋学模老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资本主义部分可以多看看,社会主义部分已经过时(出版年代太久),可以看看如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也可以看看:伍柏麟《新编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学:华民老师的《国际经济学》书中不少错误,因此需要大家好好识别书中的错误。华民的国际金融部分跟其它的书有点不太一样,看的时候理解下,抓住重点,知道一页上面哪些知识点比较重要,这样会省很多时间。如果考“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不考国际经济学,还需要考金融学,推荐教材: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本书特色:详尽,甚至有点啰嗦。亮点章节:第2章第二节“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第4章第四、第六、第七节、第6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第7章第三节和第四节“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第9章第三节和第五节。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特别提醒两点:第一,一定要用最新版第六版教材;第二,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在国际金融学习上,因为国际金融不是考试重点。核心章节:第2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第3章“汇率基础理论”、第4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前三节”、第6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第7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朱叶,《公司金融》,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本书比罗斯《公司理财》难,基础一般可以先看罗斯《公司理财》。核心章节:2、3、4、5、7、8、9、10、11、14章。博迪《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核心章节:第二部分:5、6、7、8;第三部分:9、10、11;第四部分:14、15、16;第六部分:20、21、22、23。二、考试题型近几年来,复旦大学经济学考卷题型不稳定,不过变化不大。比如,2019年复旦大学“856经济学综合基础”题型为:简答题:55分,共5道考题计算题:30分,共2道考题论述题:65分,共3道考题从考试题型看,复旦大学经济学要求文武双全,即一方面要求文字功底厉害,因为主观题特别是论述题分值高,另一方面计算题有难度,需要多加练习。三、考试难度2018年,复旦大学初试考试科目为“856经济学综合”的专业录取情况如下:从历年真题和参考书来看,复旦大学856经济学综合基础题目难度不小,而且改得也比较严,所以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90到110之间,但是即便如此,经济学院的复试分数线仍然较高,而且经济学院各专业招生名额都非常少,可见竞争之激烈。复旦大学的复试是非常公平的,老师完全是根据你的面试表现打分,没有听到谁是因为本科学校不好的而被刷的,而且经济学院复试刷人非常少,老师们会想着办法帮着调剂,所以只要不是刚刚上线或者复试表现太差,一般不会被刷的,这点完全可以放心,最重要的是初试分要高。所以,考生若是有志于复旦大学,早早开始认真备考才是正道!四、856经济学综合基础和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到底考哪一个?首先,不管是考856还是801前途都一片光明,毕竟是复旦,就这么硬气。考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就意味着确定是考金融学学硕,考试范围超级广(主要是还要考金融学),招生人数不多(2018年,共计招生12人),所以比选择“856经济学综合基础”到难。因此,如果打定主意未来一定要从事高大上的金融行业(非此方向不可),那么就选择“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否则就选择“856经济学综合基础”。

时其饥饱

芝加哥大学塞勒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奖,理由是行为经济学的成就。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行为金融学奠基者、芝加哥大学教授。国籍美国,出生于新泽西州 ,生于1945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 。理查德-塞勒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1970)和哲学博士(1974)学位。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1971-1978)和康奈尔大学(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现为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系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塞勒是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领导的一个委员会的委员,其任务是向总统的科学顾问提交关于决策与问题求解的研究报告。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奖家族中最“年轻”的一个学科奖项,创立于1968年,从1969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而其他的奖项(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奖)从1901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即诺奖的创立者去世后不久即开始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更准确名称是:瑞典央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资金来自瑞典央行,而数额与其他的诺贝尔奖项相同。今年六个诺奖的金额均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0余万人民币。从1969年至2017年的奖项颁出前,总计颁出了48个经济学奖,其中24次被授予一位经济学家,18次由两位得主分享,而剩下的6次有三位学者共享了这一经济学的最高学术荣誉。今天之前总计有78位经济学诺奖得主,迄今没有任何一位学者两次(或以上)获得经济学诺奖。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纪是67岁,是诺奖中得主平均年龄最大的一个学科。年纪最轻的获奖者为肯尼斯-阿罗,他获奖时年仅51岁。年纪最大获奖者为里奥尼德-赫维克兹,他在2007年获奖时已90岁高龄,是迄今所有诺奖得主中获奖年纪最大的。迄今仅有一名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她于2009年因经济治理分析获奖。经济学奖男女得主间的不平衡程度也是诺奖所有领域中最显著的。

火之歌

诺奖经济得主超哈佛,这所大学如何聚集经济学领域大咖?

比起诺贝尔其他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要年轻许多,第一次颁奖在1969年,当年正是瑞典国家银行成立300周年。五十多年间,有80多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细数获奖时这些经济学大咖所在的学校或者研究机构,名字出现频率最高的不是哈佛、耶鲁,而是芝加哥大学。图源:诺贝尔奖官网根据诺贝尔官网统计,经济学领域中的诺奖得主,共计有13位在得奖时供职于芝加哥大学,从货币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到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代表人物理查德·塞勒,几乎每隔三五年,就能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发现芝加哥大学教授的身影。芝加哥大学何以在经济学领域表现如此突出,聚集了领域内的诸多大咖?与世界首富的不解之缘提到芝加哥大学,不得不提的就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据说芝加哥大学是他认为自己做过的最好投资之一。芝加哥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6年,其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老芝加哥大学,后来因为财政问题倒闭。学校能够重新焕发生机,离不开洛克菲勒向学校提供的60万美元捐赠,这笔捐赠放到现在,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洛克菲勒是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豪与全球首富,也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在积累了巨量财富后,他开始关注教育以及慈善事业。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威廉哈珀,多次游说洛克菲勒,凭借出色的口才使得后者心甘情愿出资筹办了新的芝加哥大学。此后的30年中,洛克菲勒共提供了3500万美元给芝加哥大学,为芝加哥大学成为世界名校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重新建立后,最先开设的学院中就有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此外还开设了法学院和东方研究所。图片来源:芝加哥大学起初,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被称为商业管理学院(College of Commerce and Administration),商学院在2008年正式改名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彼时学校校友大卫·布斯向商学院捐赠了3亿美元。作为芝加哥大学最早建立的学院,芝加哥大学似乎在建立之初就奠定了学校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鼓励创新,鼓励挑战不同,将自己视为创新的孵化器,产生了许多领域内影响深远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内实践。在教学领域有诸多世界级创新: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博士商业课程,至今已经培养了700多位该领域内的博士,其中很多人在研究机构和企业中担任要职;建立了第一个EMBA项目,自1943年成立以来,这一项目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管精英人士;图源:芝加哥大学率先开展体验式教学法,学院在1989年就建立了早期的体验式领导力发展项目LEAD,如今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在了全日制、非全日制和高管MBA课程中。创造世界级的商业加速器计划:学校的波尔斯基创业创新中心自1988年开始为创新提供资源支持,中心排名第一的项目社会创业挑战赛项目已经为330多家初创企业提供了支持,这些企业通过并购和退出等已实现逾75亿美元的收入。学校的教授在创新的环境下,在期权、银行等多个金融领域创造了诸多变革:创建数据库CRSP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研究以及商业应用,该数据库目前是学术界及金融界最重要的数据库之一,已经被35个国家的500多家研究机构使用;学院尤金法玛教授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成为后来数十年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理论之一,尤金法玛教授也因此与拉尔斯·彼得·汉森以及罗伯特·希勒共享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提出,为华尔街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为现代银行理论奠定基础,学校教授道格拉斯等关于银行挤兑和金融危机的模型被广泛应用,他本人则被成为“现代银行理论之父”。在现代行为经济学领域处于先锋地位,教授理查德·塞勒因在行为经济学上突出贡献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值得一提的是,接到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后,他依旧照常给学生们完成了当天的课程。从经济学到其他领域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蓬勃发展相伴的是芝加哥经济学派这一经济学流派,其中绝大部分是芝加哥大学的师生。除了上文提到的尤金法玛,还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等都被认为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学派支持自由市场,为货币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芝加哥经济学派更是将经济学与法律和心理学等专业相结合,将经济学拓宽到了其他领域。理查德·塞勒在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上的巨大贡献,将人们对于趋利避害的不同心理偏好加入到研究模型中,更加促进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加里·贝克尔也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延伸到更多社会学科,解释微观经济生活中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等问题。在法律与经济的交叉领域,则创造出了法律经济学这一新学科,上文所提到的诺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彼时供职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是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科斯最有名的研究之一便是“科斯定律”,他自己的著作《社会成本》一书中,使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来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将经济学方法运用于产权法律范畴,也被视为是法律经济学的开创性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派不仅教授学者在研究领域中兼容并包,芝加哥大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包容性也体现在如今的教学中。在本科阶段,经济学作为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的主要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现代经济学运转的基本工具。在传统经济学教学内容之外,经济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还提供商业经济学和数据科学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商业经济学与布斯商学院合作提供课程,数据科学方面则提供与计算机分析和数据分析相关的实证方法。这意味着本科学生就能提前学习研究生课程,事实上,芝加哥大学的本科专业都与专业相对应的研究生院相联系以便他们在大学也可以深入研究研究生课程。而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也体现除了很强的包容性:布斯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14个方向的课程选择,但是这些课程并非强制,学生自主学完1到3个方向要求的课程,深入理解所选专业、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选择上,学生们需要完成的必修课即是上文提到的只有"高效领导力与发展"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简称LEAD)的课程。此外的选修课也非常自由,学生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课:从财会、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任选一门基础课完成;从财务、市场营销、运营、决策、人际、战略、商业环境等七大类课程中任选6门课程。也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从商学院内或其他学院任选11门选修课。学校也尤其注重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上文中提到的新冒险挑商业计划竞赛,就是由芝加哥大学校友、线上支付公司Braintree的创始人发起的,如今的奖者包括线上食物快递GrubHub,由2010年MBA毕业生Matt Maloney创建,其市值已超过25亿美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芝加哥的学生们也有很好的成长空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校友大卫·布斯这样形容在芝加哥大学的生活: 那可能是我一生改变的时刻小结芝加哥大学校长所说:芝加哥大学的最高理想之一,就是努力创造新的研究领域,让世界变得更好。在经济学领域,自学校重建以来,芝加哥大学为世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推动经济领域的创新发展,为世界更加美好提供更多可能。

上原

病毒时期的生命价值

作者 | 老喻在加1请你来做一个测试题:A. 如果社会上流行一种致命的疾病,染病的人会在一周之内没有痛苦地死掉。你染上这种病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请问,假设你有可能染病,那么你愿意最多花多少钱来预防得这种病?B. 同样是这种病,假设你的老板要派你到疫区调查情况。到了疫区之后,你染上这种病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请问你的老板要给你多少赔偿,你才愿意到疫区去?这道题,来自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当他还在罗切斯特大学读博士时,发现了某个“奇怪”的现象(这一点要最后才说),于是设计了如上那个问卷调查问题。塞勒的研究生论文题目是“生命的价值”。我们通常会说生命无价,怎么能为其估价呢?没错,鲜活的生命无法估价,而从经济角度“统计意义上的生命”,也许是能估价的。塞勒引用了谢林论文中的一段:“如果一个6岁的棕发小女孩需要几千美元来做手术,这样她才能活到圣诞节,人们寄去救她的钱就能塞满邮局。但是,如果取消征收一项销售税,马萨诸塞州的医疗设施就会老旧耗损,导致本可通过疾病预防措施就可避免的死亡人数增多,却没有几个人会流下同情的泪水或是捐款。”我们可以看到:医院代表“统计意义上的生命”;女孩代表“可识别的生命”。接下来,塞勒举了一个例子,来描述为“生命定价”的难题。假设我们正在修建一条新公路,安全工程师告诉我们中央隔离带如果加宽1米需要耗资4200万美元,但这样做可以在未来30年里平均每年减少1.4次死亡事故。我们应该加宽隔离带吗?显然,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为生命定价。这件事从道义的角度来说很难,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也不容易计算。塞勒最终找到了一种计算方法:去找到那些高危工作的额外薪水,以及该职业的死亡率,然后通过概率倒推,来估算出生命的价值。比方说吧,假如电影里有个家伙用左轮手枪去玩儿俄罗斯转盘游戏,六个弹夹里装了一发子弹,如果这个人在单次游戏中,愿意为十万美元扣动一次扳机,那么他给自己的生命的估价就是:10万美元1/6(死亡概率)=60万美元塞勒的这项研究成果,至今仍被美国政府用于成本-效益分析。2015年,该国一个生命的价值约为700万美元。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塞勒论述的重点并非生命的价值,而是行为经济学的奇怪现象。但在本文中,我想带出的,正是“生命的价值”这个话题。2先用塞勒预热,再来说说梁建章近期的文章《隔离的经济账》,也许会显得“和谐”一些。在防疫的关键时刻,人命关天,怎么可以给生命估价?梁建章想说的是:隔离成本和过度防御。人命帐和经济账没办法分开算。先说微观。例如,像井下矿工、超高建筑施工等岗位,死亡风险高很多,但我们不能简单说取消这些岗位。所以,按照塞勒的理论,社会应该为这些岗位的人赋予更高的报酬,来购买他们的死亡概率。否则,社会为之付出的整体代价更大。再比如说,即使最好的汽车的安全系数已经很高了,但我们还是要允许厂商生产气囊数量不是那么多的入门版车型。不考虑成本的话,有可能汽车仍然是极少数人专享的“时间机器”(就像私人飞机)。事实上,人类为道路交通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每年,道路交通事故在全球造成约130万人死亡,2000万至-5000万人受到非致命性伤害。 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年龄组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15-29岁年轻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对于管制部门而言,必须从统计数据出发,关注统计意义上的生命。同时,官方应该做的,是强制执行的下限标准,而非要求所有人尽善尽美。再说宏观。研究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一倍,在其他条件大致相仿的情况下,人均寿命就会增加1-3年。梁建章做了一个毛估估的量化计算: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生命的价值在10-60倍的人均GDP之间。假设生命的价值按照30倍的人均GDP来计算,人的一生按照80岁约等于30000天来计算。那么,从数学上来讲,人均GDP每减少1%,人均寿命就会减少10天左右。基于这个数字,梁建章算了个经济账:一次大面积的流感,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相当于人均寿命减少1.5天左右。假如因为流感,对30%的人隔离14天,就会损失30%*14/365=1%的GDP。如上所述,1%的GDP倒退实际上会使整体的社会在医疗、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倒退,人均寿命就会减10天左右。一个是1.5天,一个是10天,隔离对“生命”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流感造成的损失。当然,这只是一个思想实验。并不代表我们就该像面对流感那样,来对待2020年的这次莫名肺炎。我赞成所有对上述“算账”不满意的人们的反对观点,我自己对隔离等政策没有任何态度。但是,从计算的角度看,大规模的隔离,可能导致统计意义上的生命损失,也就是人均寿命降低100天甚至更多。过度重视,与此前过度忽视一样,都是非理性的。探讨统计意义上的生命,绝非忽略可识别的生命,如北野武所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3财新记者综合多位一线危重症救治专家的数据和意见发现,即使在医疗干预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症概率发展如下:有15%-20%会发展成重症病人;重症病人25%-30%会发展成危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死亡率,在10%-20%之间,最高可达30%-40%。这几个数据,第一眼看到,会感觉非常震撼。但仔细算一下,我取了相对高的值,初期患者的死亡率是:20%30%20%=1.2%实际上,官方截止近日的数据是:在湖北,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死亡率是 2.8%;在中国其他地方,死亡率是0.2%。这个数字仍然不低,但也显得不像单独看“重症、危重症、死亡”三者之间的概率关系那么惊人。上面这个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还告诉了我们,冠状肺炎的防护和治疗,应该是一个体系工程。武汉病患很不幸有如此高的死亡率,是因为一时间医院资源紧缺,出现了类似于金融的挤提。4统计意义上的概率计算,绝非数字游戏。19世纪初,伦敦霍乱肆虐,动辄夺走数万人的生命。(以下素材来自《霍乱时期的理性》)1848年的夏天,35岁的斯诺开始正式挑战传统的毒气瘴气学说,去探寻霍乱流行的原因。凭借着顽强、科学和理性,斯诺采用了一种“对照研究”的方法,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霍乱是在病人摄入了一种尚不明确的物质而导致的,这种物质存在于其他已患病病人的排泄物中, 摄入的途径要么是通过直接的接触这种物质,要么(更加可能的方式)是饮用了被这种物质污染的水。现代流行病学延续着斯诺的研究标准:回顾一个特定的时段,匹配对照的条件,观察疾病的频 率和分布,推断和确定事件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另外帮助了斯诺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叫法尔的人。法尔在报告中记录了全伦敦的某年内的霍乱死亡数为7466例,其中4001例在Thames河的南边。用这个数据可以计算分区的死亡率。南区的霍乱死亡率为千分之八,是全城的三倍,而西北郊区的为千分之一。结合这些数据,斯诺认为伦敦的致命霍乱,来自水源传播。即使如此,直至英年早逝,斯诺都没有得到当局的承认。然而,他开创了一门强大的学科,并被誉为现代流行病学之父,我们每个人都受惠于他。科学方法+概率计算,让人类活得越来越久。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系统。我们既要关注每个鲜活的生命,也必须从“统计意义上生命”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去探寻解决之道。5让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种复杂性:1、人与病毒之间的复杂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的传染病医师阿梅什·阿达尔贾说:“流感病毒的存在本身并不是致人死亡的原因。传染病总是与其宿主有复杂的互相作用。”在大多数病例中,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由于试图恢复自身健康,而最终杀死了自己。我们看到新闻中提及美国流感惊人的死亡人数,是因为在流感死因统计里,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将其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各国的统计方法不一样。2、抗击病毒的社会复杂性。我在得到App的《人生算法》里提过一个故事:“911”之后,很多美国害怕坐飞机,于是选择开车长途旅行。因此而不幸死于车祸的人数,远远超过飞机事故。我不愿也不能去分析非常时期各种死亡概率的此消彼长,但是我们要理解和承认这种复杂性。尤其是对于决策者,永远只能在迷雾中进行决策。我所说的“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就是指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在信息有限的条件下,避免简单思维,用科学的、量化的概率计算,来支持果断的决策。全社会在高度聚焦冠状肺炎的抗击中,也别忘记了许许多多灰度区域的人群。我很高兴看到,不少人在冠状肺炎的复杂局面下,奋勇出手。例如下面这件感人的事情。据估计,一个月在武汉有超过一万名孕妇临产。可以想象,医院资源如此紧张,医院的感染风险如此之大,孕妇们非常需要帮助。同样,各类病人,老年人,弱势群体,包括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患者,在此期间也尤其需要得到帮助。6好了,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题:A. 如果社会上流行一种致命的疾病,染病的人会在一周之内没有痛苦地死掉。你染上这种病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请问,假设你有可能染病,那么你愿意最多花多少钱来预防得这种病?B. 同样是这种病,假设你的老板要派你到疫区调查情况。到了疫区之后,你染上这种病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请问你的老板要给你多少赔偿,你才愿意到疫区去?在研究中,塞勒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A和B基本上是一回事,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愿意为A花2000美元,却要为B索要50万美元的报酬。顺着这个裂痕研究下去,塞勒开创了行为经济学,并获得了诺奖。然而,假如此时塞勒来到中国武汉,会看到让他意外的一幕:面对死亡概率更高的致命疾病,这些医护人员给出了诺奖得主无法解释的选择。他们身上散发着地球上最耀眼的光芒。人类成为地球上的宠儿,凭借的是科学的探索,以及人性的光辉。《拯救大兵瑞恩》里,探讨过这个命题:究竟是否值得付出8条命去救一条命?小说《火星救援》在全书的结尾给出了答案:“我在想,那么多人合力来救我这条小贱命,真是件难以理解的事......为了营救我,一定花费了数亿美元。所有这些,就为了救我这个傻不愣登的植物学家,为吗呢?......他们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那就是把同伴救出来,有时候可能看上去不太像,但事实确实如此。远足的人在深山里迷路了,人们会发动搜救。火车出了事故,人们会排成长队献血。地震毁了一座城市,全世界的人都会捐出紧急物资。这种本能扎根于人类社会,每一种文化都不例外。是的,有些傻逼对此嗤之以鼻,但有多得多的人愿意这么做。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几十亿人站在我这边。”在中国的医生们逆流而上、奔赴武汉(我的故乡)时,他们何止是塔勒布所颂扬的“与概率平起平坐”。他们超越了概率计算。这些伟大的专业人士不仅是要去拯救“可识别的鲜活人命”,也是在用自己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去拯救我们每个人“统计意义上的生命”。恳请所有人牢记他们的付出,并给予真实的、持久的回报,给他们,给他们的父母和孩子。7最后电影里,坚定履行使命的米勒上尉,在深夜烛火旁为战友的牺牲黯然神伤,他说:“这个瑞恩最好值得我们去救。”不久以后,当病毒暂时撤退,愿幸运的你我,努力做一个“值得被救”的人。尽量别作恶,少点儿贪婪。别愧对那些付出了太多的医生和护士们。今天,愿生命的概率站在他们那一边。

出于林中

研动力南开大学826经济学类考研招生情况说明及专业课备考建议

by研动力超哥本文包括招生专业及分数线、考试题型及参考用书、详细复习规划、答题要略、心态调整等部分。一、招生专业及分数线南开经济学类学硕有三种专业课,从2019年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初试试卷分为826经济学基础(微、宏观)和825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两种,金融学院的初试试卷为824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注:南开代码几乎经常换,但是考试大纲、参考教材、题目类型、命题规律不变。2018年至2016年分别为830、831、832经济学综合;其中2016年新成立的金融学院延续经院命题,其后2017年金融学院独立命题,新增30分计量经济学考察】我们接下来按照改动之后的代码来说。其中,824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是金融学院考的;825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826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825和826是其他学院考的。分数线而言,由于金融学院更为激烈,因此分数线最高,一般都会比校分数线高10分左右,其他学院一般都是维持校线。由于南开是自划线,因此单科线一般为55/60/90/90(英语一近几年为60,此前55;19年为55分。因此英语单科要求并不低,超哥提示一定要注意英语不要卡线)招生目录和近五年分数下如下表看不清?没关系,上大图826经济学基础(微、宏观)适用于初试科目为826经济学基础(微、宏观)的所有学术型专业的考生,主要包括:1、经济学院:金融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含格拉斯哥合作项目)、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2、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物流学。3、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金融学。4、金融发展研究院:金融学、金融工程。825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适用于经济学院除世界经济以外的所有理论经济学专业,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24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适用于金融学院初试科目为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的所有学术型专业的考生,包括: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精算学。二、考试题型及参考教材由于大部分人都是考的经院学硕826经济学基础(微、宏观)或金融学院学硕824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我们这篇文章主要分析经济学部分,包括后面的参考用书、复习方法也是。(一)考试题型和分值826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有三种题型,分别是:简答题,4道题,每题5分;计算题,3道题,一共40分左右;论述题,1道题,20分。宏观经济学题型和微观一样,包括:简答题,4道题,每题5分;计算题,2道题,一共30分左右;论述题,1道题,20分。共计8道简答,40分,1-4微观,5-8宏观;5道计算70分,前三题微观,后两题宏观;2论述40分,第一道微观,第二道宏观。南开大学自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始不再指定官方参考教材,取而代之的是给出各部分的考试大纲。2014-2019年官方均给出了专业课考试大纲,以供考试复习使用。今后也可能会取消考试大纲,像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现在就是这种政策。在这种政策下,复习备考难度会进一步提高,考生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但是,考生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心,因为纵观最近几年的专业课真题,命题思路还是比较连贯和一致的,所以考生复习时需要看的教材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结合我的经验以及我所掌握的信息,建议考生以下面列举的教材为重点复习专业课,这些教材均是历届考生备考时公认的参考教材。(二)关于教材(基础、核心和拔高拓展)1、基础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版本第七版,版本不太关键)这是很多小伙伴最先重视的问题。高鸿业vs范里安、曼昆?无论你有没有经济学基础,是否跨专业,都建议先看国内教材高老的书。因为国内教材是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理解思路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是国内主流经济学教材和其他名校经济学考研参考教材,主要是因为这本书认可度高,符合国内思维,适合考试用。每年考题都有涉及此书部分内容。比如2017年计算题第2题,关于契约曲线的,是高鸿业习题册71页第5题;2016年简答题第1题,关于公地悲剧的,是高鸿业习题册84页第4题;2016年简答题第3题,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是高鸿业习题册62页第3题,等等。所以这本书的课后题值得好好做。高鸿业的书作为经济学基础内容还是要掌握的,大家复习到了一定程度时也许会发现,高鸿业的书其实可以作为经济学学习的笔记来用。微、宏观部分都是一样的道理,基础不好的也可以从高书入手再看范里安和曼昆。接下来就是范里安微观和曼昆宏观,二者都是中级教材,这也就决定了出题鲜有涉及到高微高宏的东西(也就决定后面做题的来源,下面会具体说)。中级经济学加入了数理思想,比如高鸿业中基本没有偏导,范里安附录中偏导,拉格朗日乘数法等都出现了。曼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曼昆的中级宏观(人大第七版)也是非常经典的中级宏观著作。像北大,南开,央财,中山,上财等名校都是基于范里安和曼昆的。当然针对北大等第一梯队,适当增加中高级经济学是有必要的。比如国发院,光华。也要看平新乔,尼科尔森,张延,罗默,巴罗等人的书。2、核心教材具体说明:2.1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格致出版社最新版本是第九版,不过相较于第八版变动不是很大,增加了《测度》一章(考试可能性不大),建议使用第九版(第八版也ok)。这本教材本身是北大、人大、南开、央财、上财、中山等名校的参考教材,非常经典,所以考生一定要吃透这本教材,不留任何知识盲点。纵观以上学校近几年真题,很多题目都考到了范里安教材上的知识点,有的题目甚至是范里安课本例子或者课后习题原题。比如2018年简答题第5题,关于低档商品的,来自范里安76页课后题第1题;2018年简答题第8题第1问,关于完全竞争的,来自范里安296页课后题第19题;2016年课后题简答题第4题,关于契约曲线的,来自范里安482页第3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所以这本书的课后题要认真做。还要提醒两点:费老译本让人读起来很别扭,推荐阅读东南大学曹乾老师的译本,并且给出了课后习题答案。两本都看一遍后你就会发现二者相得益彰,我是两本都看过几遍。另外,从真题以及大纲来看,这本书有几个章节可以不看或简略看,分别是:第11章 资产市场,17章 测度,18章 拍卖,31章 行为经济学,36章 信息技术。因为大纲里没有这几章,真题里也没考过。2.2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本应该是第九版,但有些学校依然指定参考教材是第七版,个人建议最好忠实官方。曼昆的教材我只想用两个字来评价——经典。作为多数名校经济学考研宏观部分的指定参考教材,该书体系编排很有条理,看过之后会对宏观经济学的脉络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曼昆的教材是国内外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之一,读起来非常舒服,大家务必从头到尾好好读读这本书。曼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完善,加入了微观基础。要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比如价格刚性和价格粘性的区别,以及由此为基础推导的总供给曲线等等。也要理解新凯恩斯主义和其他学派之间的观点的区别,这对理解整个宏观经济学非常有帮助。曼昆的课后题要好好做,多次出现在其他名校的考研真题上,有些题目也是很有代表性,比如南开大学14年计算就考到第14章“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的内容且与课后题十分类似(当然很多学校是应该不考14章的);考过资本黄金律内容中储蓄率变化的图示分析。17年比较多,接近一半题目都来自这本书的课后题。其中简答题第6题,关于自然失业率的,来自曼昆159页复习题第1题;简答题第7题,关于消费函数的,来自曼昆384页复习题第3题;简答题第8题,关于开放经济的,来自曼昆305页第3题,计算题第5题,关于索洛模型的,来自曼昆185页第8题。从真题以及考试大纲来看,这本书的重点章节分布应该是:重点章节8-14,16章;次重点章节2-7,18章;其余章节15、17、19、20章。其中重点章节指的是经常考的章节,这些章节要反复看熟,次重点章节指的是考的相对少一些的章节,这些章节也要看,但是相对重点章节来说看的遍数可以适当少一些,其余章节指的是基本不考的章节,这些章节可以不看或简略看。3、拔高拓展教材(选看)重要说明:因为名校经济学偶尔会有超纲题目出现,范里安和曼昆的中级教材某些知识点讲的不深入透彻,因此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这里推荐几本作参考。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考生,在较好地研读了上述几本教材以后,可以有选择地看一看下面几本教材,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和专业课的备考必定大有裨益。3.1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十一版or第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微观经济学上课所用教材,书中对所有主要的经济理论都给出了清晰、直观的数理解释,可以帮助考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微观经济理论。3.2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2001年4月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与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风格类似,都注重数理推导。3.3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上课重要参考教材,建议有精力的考生看一下。力的考生看一下。力的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选读。3.4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or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上课重要参考教材,建议有精力的考生看一下。力的考生看一下。力的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选读。(三)习题书的选择(1)核心习题参考书:圣才出版的《范里安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解答,中国石化出版社本书是圣才有针对性地编著的配套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笔记,并对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该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每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比如笔记部分对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章节内容尤其是模型的总结对考生理解起来非常有帮助。同时该书对每章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且还有补充的强化习题,有些题目也是其他名校的考试题目。有时间的同学也可以做一做此部分,没时间自行跳过。笔记是抽出来的重点内容,课后题详解也是比较准确的解答,范和曼的课后题重要性不用我多说。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解答,中国石化出版社这本书和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解答类似,也是一本非常优质的参考书。圣才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这两本书涵盖各大名校经济学真题,给出的答案也是有理有据。名校之间的题通常有借鉴重复的,这本书无疑给出了最系统的整理。所以无论你考哪所学校,都真心推荐你们有时间做一做。(2)核心真题:专业课真题,这个是最重要的题目,真题至少做上3遍,而且要自己写一遍大概甚至完整的答案。有些同学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在考场上就下笔无神,平时练的少,考上真慌张。(3)选做习题:圣才的《范里安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曼昆名校考研真题详解》。这两本是总结范里安和曼昆的考研真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做一做。题目还是多做些的好,精华在图形,胜利在做题。有时也会考里面的原题,比如2015年有两道计算题都是书中的原题。其中关于垄断的那道计算题,来自117页第5题,关于钢铁厂的那道计算题,来自189页第3题。其他院校真题(部分机构宣传的老师题库,无非就是期末题目,课堂作业之类。这些基本不适合考研对待。还有像老师上课的课件之类,一般都是噱头,重要的基础扎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他兄弟院校真题看个人情况,学有余力的做一做北大、人大、央财、中山的题目还是具有理想的效果的。(四)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书(选看)此外,建议大家看一本经济学流派的教材,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本,大家选其中一本即可。丁冰、张连城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修订版),中国经济出版社;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南开大学近年的考题来看,每年都要涉及到宏观经济学流派的问题,2012年简答题第3题考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理论,在丁冰、张连城和方福前的教材中均有介绍。因此,大家有精力的话最好选择其中一本来读读。【温馨提示】为提高考生复习效率,我们精心挑选了上述4本教材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典型计算题,将其收录在《南开大学826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历年真题解析》中。说明:上面列举出来的所有教材和习题集是针对826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而言的。对于825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在上述教材基础上,再认真看一下《政治经济学》的教材即可。参考教材如下:张彤玉、张桂文主编《政治经济学(2013年版资本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林木西、柳欣主编《政治经济学(2013年版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上面两本教材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政治经济学上课所用教材,俗称“北方本”,写得非常非常好,强烈推荐报考825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的考生好好看一看这套教材,对考试绝对大有裨益!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教材是南开大学之前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官方指定教材,这本书和上面那套教材我都仔细研读过,个人感觉逄锦聚这本教材写的不是太好。但由于其是原来的指定教材,大家也可以稍微翻看一下。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五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解答,中国石化出版社对于824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考生在上述教材基础上,再认真看一下《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即可。参考教材如下:张晓峒主编《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古扎拉蒂、波特主编《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019年金融学院“计量经济学”部分的考试大纲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张晓峒老师的《计量经济学基础》来制定的,因此,建议考生把这本教材作为重点参考教材。在此基础上,考生也可以看一下古扎拉蒂和波特主编的《计量经济学基础》,这是一本经典的初级计量经济学教材,对于初涉计量经济学而又没有太多数学背景的考生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计量经济学的脉络。三、关于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与时间安排大体规划为:第一阶段:基础复习(当前—2019年6月底)参考资料:课本,圣才笔记这一阶段,考生应主要以看书为主,做题为辅。以高鸿业的教材为基础,高鸿业教材课后习题都比较简单,最好做一下。之后有了基础再开始范里安和曼昆(平狄克和多恩布什)。要求大家一定要把几本教材都吃透,书中的图形、模型是必须弄懂的,做到心中有图,模型会构建。底线是高鸿业教材+范里安教材+曼昆教材+笔记。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你们应该能够建立起经济学的一个大体的框架结构,这对于整体上把握经济学至关重要,对于后期复习来说也是事半功倍的。第二阶段:强化提高(7月初—11月底)这一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还是那句话,考试离不开做题,不做一定量的习题,书看的再透有时也不能很好的应付考试。该阶段主要是通过系统性的做题来发现知识体系中的漏洞,并加以弥补,从而形成经济学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做习题(7—9月)参考资料:范里安、曼昆课后习题和圣才的《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范里安和曼昆的名校考研真题这一阶段,考生主要以课后题为主,以圣才习题集为辅,大量做题。对于课后题,要求做到2-3遍,当然遍数不是目的,标准是所有课后习题都要弄懂弄通。对于圣才题集上的计算题,一定要做(时间不够有选择性地做),直到掌握为止;对于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建议考生先自己想想答题思路,然后再对照答案(它的答案比较规范了),没有必要把答案都记下来(不现实),只需要把答案的主要论点记住即可。这个过程我认为是痛苦的一个阶段,因为在做题的过程中你肯定会发现,虽然自己看了很多遍书,但是很多题目依然不会做或者反复做错(包括课后题),很多知识点根本没有真正理解,甚至有很多知识点自己都没有见过(习题集中有涉及到高级经济学的题目,有些题目的说法和参考教材也不一样)。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集中地暴露问题,这样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而不会在后期产生困惑。通过系统性的做课后题和圣才的习题集,一方面可以找出知识体系中的漏洞,从而及时的翻看教材加以修复;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知识面,学习各种题型,对于应试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做真题(10月份)参考资料:各院校历年真题经过前期的题海战术的魔鬼式训练,考生现在可以拿出真题了。真题数量不多,很宝贵,该怎么利用真题才最有效呢?真题最好要有答案,因为很多考生对题目(尤其是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可能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如果没有一份相对比较权威的答案,那必将大大降低研究真题的效果。在研究真题时,建议大家留出2018、2019年近2年的题目不要去动,留作后期进行套题的模拟训练用。之前年份的题目建议大家仔细研读。对于每一道题目,大家不看答案,先自己想想答题思路,最好是能写一写要点(条文化思路清晰,书写规范,推荐使用),然后对照拥有的参考答案,看看自己的答题思路与参考答案的答题思路有哪些不同,取长补短。当参考答案中的某个知识点自己不记得了,要及时翻看教材,并作相应记录。这样有利于自己在冲刺阶段相对有重点的来复习一些重要知识点。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给出的参考答案一般都比较多,这是为了把知识点串起来,交代清楚来龙去脉,也方便大家掌握更多基础内容,但大家真正在考场上一般不太可能写那么多(时间有限),所以大家重要的是借鉴参考答案的解题思路和书写规范,至于答案的篇幅大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冲刺复习(——考前)在这一阶段,大家的灵活度就比较大了。在经过了基础学习和强化提升两个阶段之后,大家现在应该已经建立起了经济学的清晰完整的框架结构。这时候,你基本掌握了考试内容及其答题方法。但是,这时距离考试也已经非常近了。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呢?我给大家以下3点建议:(1)迅速过教材这时候,大家要再次翻看教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气,切不可浮躁。大家在这个时候翻看教材会非常快,甚至是浏览就可以,因为大部分的内容你都已经弄懂了。翻看教材的主要目的是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串联,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条块分割。这对于答题很有帮助,因为考试时一般不会只考单一的一个知识点。(2)模拟训练,提升应试能力。此时大家可以拿出最后的真题了,建议大家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模拟套题训练,最好选择下午2:00-5:00,完全按照考场上的要求来做。看看自己经过前期的训练后是不是能够对真题应对自如。肯定很多人会感觉3个小时时间太短,根本答不完。这时候,你就必须反思自己在答题过程中哪些环节做得不到位。比如说是不是时间分配不合理,某种题型答案该写多少字。通常而言,名词解释当作简答,就写一两行还不画图你想得高分基本无望,简答当论述,论述当小文章去作答这样,在下次模拟时才可以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2套题使应试能力得到质的提升。(3)背诵记忆。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家可以开始进行背诵和记忆了,因为距离考试时间不多了。大家这时候记忆起来应该会觉得比较轻松,因为大家现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时间不一定严格遵循,但基本上就是先把课本看2-3遍,尤其范和曼,不看2遍估计有些还没入门呢。之后就是做题,做大量的题。包括课后题,圣才出版的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宏、微观)和圣才出的曼昆、范里安名校考研真题。边做题可能也会查课本,不断练习和巩固。然后再是不断看书,后边到10月份以后就开始做真题。看书看圣才。最后冲刺时看书背诵记忆过程。论述题复习策略:论述题包含2题(微、宏观各1题),共计40分。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运用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较高,复习难度也较大。论述题需要考生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以及对经济学热点问题的持续关注。建议考生,在看书做题之余,一定要多关注经济热点问题,并及时总结整理。并且,这项工作一定要早着手进行,不要等到考前一两个月才来准确,完全来不及!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论述题,我们精选了数个经济学热点问题,如“量化宽松政策”、“经济新常态”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将其收录在《复习全书》中。但是,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经济热点全部整理出来,更多的工作还是需要考生自己来做。考生可通过如下途径准备论述题:专业财经网站:新浪财经、华尔街日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等;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金融读书会、人大经济论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等。四、考试注意事项(1)考试的时候记得要画图,意思是能画图的题都要画图,哪怕是 2 分的辨析题,一个图有时候能说明很多。铅笔直尺作图完全可以,老师不会再这点上判你标记什么的,我三次都屡试不爽。比如今年的小题目就有很多可以画图。(2)答题要有层次。比如说某年专业课最后一个论述题。问央行的调控政策等。分层次去写就是(1)公开市场操作。这是央行最重要的…手段。当出售…,此时…;反之,当…,此时…。(2)调整准备金率。当…时,…;反之……但是央行不会频繁…,因为效果剧烈,波动较大…;(3)调整再贴现率。……。看得出来,条文化很清晰的告诉自己,也方便老师。(3)卷面要整洁。字体可以不好看,但卷面一定要干净整洁,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要好。能多写就多些,我都是写满 12 页的答题纸,最后一个封信封撤退。一方面写的少从反面说明墨水较少,另一方面考研是选拔性考试,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有名词解释当简答,简答当论述,论述当文章的理念,这样才能说清楚某个问题,才具备研究生具备的素养。五、考研心路历程复习的时候很多人想着搜集资料,殊不知手机一拿就是一上午,所以真正确定考研就要制定好计划,不要让外界因素抹去你一年的努力。考研拼的是知识,更是心态。有好多次都想过放弃了,对着同学朋友大吼着不想考了,找个工作过一辈子就行了。但转念一想,我的初衷呢,我的梦想呢。所以记住:莫忘初衷。我曾经一战失败,二战失败,可终获成功。但凡每一个考研成功的人,其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辛酸。你以为你受到了很多苦,你也曾经抱怨上天不公平,但是你不知道有那么多难受的人宁愿咬牙也要坚持走下去的感觉,而你所经历的这些,或许以后想想,只是皮毛中的皮毛。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我更相信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你前行,而看见光明就在远方。这段路很辛苦、很难熬,但当你真正走过来的时候,你会感谢那个不断奋斗的自己,会被自己的执着和坚强打动。最后的最后,送给所有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一句话: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到伤害,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所有的力量都会帮助你。有时候不是你懒,而是你不敢。你不敢像他们那样6点起床背单词,读英语,你不敢像他们那样晚上披星戴月才回寝,你不敢像他们那样一直坚持。因为你怕,你怕自己像他们那样努力却得不到。可是你不这么做,又怎么敢说“如果我当初像他们那样努力,我也能考400+,我也能考上”。所以,别再为自己的懒惰与懦弱找借口了,勇敢一点,坚持下去。考研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希望你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轻轻松松上战场,相信你一定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满意的结果!请相信,专业课125分绝对不是梦!最后,以下面两句话与大家共勉:金融题目终有时,皇天不负苦心人!

莫知其终

能砍掉全国一半的博士点和研究生规模吗?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ID:whzh_21bcr),已授权。文化纵横——致力于中国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过去数十年里取得重要成绩,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争议。一种典型的看法是,研究生质量下降,原因是招生太多,应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点,压缩研究生规模。本文作者认为,这种“一刀切”的解决方式看似痛快,实际上行不通。他认为中国教育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不能仅从教育本身,还要从社会角度来考虑研究生培养问题,真正的要害是教育资源错配:那些无意以学术为追求而希望借高学历来实现升官、发财或出名者的大量涌入,那些不太有必要大搞研究却争着设硕博点的专业的增加,实际上对有志也有潜力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造成了无形的挤压。这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尽管本文发表于9年前,却对理解今天的问题依然具有参考意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尽管“文革”前——当时还没有建立学位制度——中国的少数著名高校就开始了研究生教育,但无疑,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过去30年里,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就每年获得学位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而言,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做事就肯定会出问题;而且问题还不老少。其中一种比较普遍,而且很致命的批评是,目前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原因是招生规模太大,学位授权单位和“点”太多。而对应措施,除了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外,最主要是压缩研究生教育。例如有学者建议: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纯教学型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大学,只招收硕士研究生;少部分研究型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全国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这种看法在学界有一定代表性。他的某些判断和建议有道理,但我不完全同意他有关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判断,特别是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加强行政监管的思路。我认为,无论是分析、判断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提出必要和可行的调整,都应当基于中国社会的语境以及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基于抽象的教育理念或局促于某个学科;尽管我不排除政府的作用,但我认为,调整和改革必须更多交给事实已存在的(广义的)教育市场、受教育者和教育机构,而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彻底整顿”。质量有问题? 中国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了,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后;毕业生的平均质量也确实下降了。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了?更重要的是,是否对中国社会很不利?质量下降和数量增加之间肯定有因果关系,但是什么样的?回答似乎一目了然;但我的分析会展示,答案并不那么确定;许多答案甚至取决于定义。从宏观上看,一个社会的无论哪个层面的教育,一旦开始从精英选拔向更多人扩展,无论社会和个人(教师和学生双方)做出何等努力,学生的平均教育质量都一定趋于下降。这个铁律,与社会的教育投资、教学软硬件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刻苦程度无关。关键是,教育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者,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潜质,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虽然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提高自己,但人的天赋不同,通过教育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可能就总是有限度;即使天赋相近,由于求学者的偏好不同,对未来职业和收益的期待不同,也会影响他学习意愿和学习的自觉投入。教师和其他外部条件不决定一切。同样面对孔子的循循善诱,弟子三千中,也只有七十贤人;颜渊“欲罢不能”,而宰予却大白天睡觉,乃至令孔子感叹“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因此,虽自诩“诲人不倦”,孔子对那些思维不灵活的学生并不坚持这一原则;强调“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不认为人的自然禀赋或学习能力是相同的。假定任何社会全部人口中,颜渊类、宰予类以及介乎其间者比例大致稳定,那么随着教育的从精英向大众扩展,学生平均质量就一定下降。如果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只招收一位学生,碰巧招到了爱因斯坦或颜回,那它或他/她的教学平均质量就是任何其他学校或老师不可企及的;而既然并非所有求学者都是潜在的爱因斯坦或颜回,教育扩大导致学生平均水平下降则是必然。事实上,所有国家的无论所有层次的教育一旦从精英开始走向大众,是渐进地还是急剧地,其毕业生的平均质量都下降了。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正经历这个宿命,快速地;但原因之一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比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更为迅速。20年前,我听到中国教育界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说,中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比许多发达国家一点不差(隐含地是,还可能超过):而今天,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23%的中国,教育界人士就很少这么说了。这表明研究生平均质量与教育条件和导师有关,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关系那么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即所谓“人才”。数量增加,平均质量就下降。这似乎是教育的悲哀。但真是吗?也许用平均质量作为判断标准本身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教育界视野局促,对自身能力缺乏自知之明、夸大了教育功能。判断标准应是社会效用的;据此,更有意义的标准,无论对教师、学校还是国家,应当是也从来都是其“培养”的少数顶尖人才的水平。我们不是根据宰予,而是根据颜回、曾参来评判孔子的。若是关注顶尖人才,尽管缺乏经验调查数据,我还是推断,30年来中国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很可能在不断提高,尽管若做得更好些,可以提高更快些。若是人才最重要,那么问题就是,现有的尽管问题多多的研究生招生体制是否把有潜力的人才排斥出去了?只要不存在或出现这个现象,那么问题就不是太大,因为这些人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社会科技学术创新具有决定意义。而教育规模扩大有再多问题,也不至于排挤了这些有潜力并有意愿的求学者,相反,一些在先前教育规模过小的条件下无法获得研究生教育的仍然有天分者很可能因此获得了这种教育,从而很可能是整个社会选拔培养的优秀人才绝对数量增加了;这就是教育规模扩大的收益之一。这不是说没有人才遗漏;有,一定有,任何时代的任何筛选机制都不可能将天下人才尽收囊中。而教育条件总体而言更是大大改善了。20年前中国的研究生尽管个体潜质很好,但实际所受教育培养比较有限;当时有一些优秀导师,但数量很少,整体而言高校科研院所经费严重不足,图书资料陈旧,实验条件缺乏,学术前沿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些学科的学术自由宽松度也显然不如今天。当时的研究生毕业后是大多比较出色,但这在多大程度上是教育培养的成果,令人怀疑。我更倾向归功于这些学生自身的学术潜质和意愿,加上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各方面急需人才,学科急剧地恢复性扩展,他们得以早早进入了教学科研一线,迅速成为生力军、开拓者甚至是领军者。今天尽管由于学生多了,不爱学习、学不进去乃至混文凭的人在数量上甚至比例上都可能比之前多了,老师关心学生不够,甚至有些老师不负责任,但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通讯都有了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外语能力更强了,互联网使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人有了更宽更快的了解渠道,对于好学且能学的特别是有天分的人来说,我认为,研究生的培养环境还是改善了。因为,如果学术潜质和偏好是天分,那么这些变量就不大可能因为有其他某些同学不爱学习而改变。而导师也并非决定性因素,孔子、老子和柏拉图都是谁指导的?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期待规模扩大后的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超过20年前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目前这批人还没有获得充分的机会展示其实力,部分因为中国科研学术人口的年龄结构——文革后最早进入高校科研机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如今大都在壮年时期,占据着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学术科研位置。上面说的主要还是一些有学术传统的学科。但一定不要忘记,在过去30年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当年的无线电系哪儿去了?电机系又哪儿去了?一系列新的院系专业出现了。即使一些系或专业名字没变,但知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例如,计算机系;例如经济系的基础理论就不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价格理论。评价中国研究生教育,我们必须把学科发展和分工因素考虑进去。说这个因素,是因为这会对顶尖人才在不同学科中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导致某些学科中顶尖研究生数量和平均质量下降。20多年前,中国的顶尖文科学生大多进入了文史哲,理科则大多进入了数理化,这些学科产生了“一时间多少豪杰”的现象。而如今,文科高考高分学生更多选择了经济、法学、管理和金融,理科学生更多选择信息、生物、材料和各种工程。很自然,有些学科中培养的顶尖研究生数量会少一些,甚至有些学科“门庭冷落车马稀”,勉强保持招生数量导致平均质量下降了。但从社会角度来看,这表明学科不可避免的消长更替,实际上是顶尖人才在不同学科的重新配置,可能更有利于各学科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新学科的创造和拓展,并因此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变动,应当从社会总体收益上看,从各学科的边际收益比较上看,而决不能固守本学科。上面的分析已表明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局促于本学科甚至教育圈。而坚持这一眼光更进一步,我们还会发现,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如今对许多人来说,几乎是一种社会福利或准福利了。我个人并不赞同把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福利,人人都有一份。但问题不是你我是否同意,而是社会上有许多人已把或正在把高等教育视为一种类似福利、要求国家和社会向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东西,因此,过去10年来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有一种逐渐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不论消费者是否真的打算并适合从事科研和教学。在此我不讨论这种消费需求对不对,是否理性;甚至我愿意承认其中有不理性的、机会主义的成分。但问题是面对这种需求,教育能怎么办?若有人感觉自己因“文革”失去了高等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机会,因此希望并强烈敦促自己并不打算从事研究教学的孩子考研和考博;有人恪守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理念,不管自己有无能力从事科研和教学,还是希望读研,拿个文凭留在手中;还有人为了便利自己在官场或学界晋升,想有个研究生文凭。怎么办?这种需求并非少数。教育是否有某种义务满足这种需求?我说没有;按照传统教育定义和我们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不应当,甚至感到讨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的研究生筛选机制根本无法有效甄别各类考生。怎么办?换用其他机制又很容易引发社会对公正的猜疑。这种社会需求和种种相关的社会心态事实上都在塑造着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而且,这些需求真的一点合理性、一点点社会效用都没有吗?教育真的不应有而且真没有满足诸多个体这种小小的个人幸福(包括虚荣心)的社会功能吗?我完全同意,教育界应当以培养更多高质量学生为追求,甚至是信仰,并以此判断一个教育体制、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的优劣。但对于社会来说,这个标准是不够的或如今不够了,更非惟一的;甚或社会主要不应采取这个标准,标准应当是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福利。对社会来说,教育的意义总体上是功能性的,工具性的。 数量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扩张,从社会角度来看,有收益,但也要坚持从这个角度,考察这个收益的成本或代价。不能“一好遮百丑”。最明显的问题是,由于相当数量不打算也没能力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进入了研究生群体,这使资源本来就紧缺的高校和教师无法集中资源培养真正有能力、有潜力而且有意愿从事教学科研的研究生,并因此不利于对于中国研究生教育和科教兴国具有决定性和指标意义的顶尖人才培养。这是我最担心的。还有一些高校或其中某些学科(特别是一些广义的文科)放松甚至可能是没有标准,招收了一些缺乏基本学术资质的官员、商人或其他人士读研、读博士,成了变相的买卖文凭,败坏了学风,败坏了教育。目前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批评意见,大多集中在这两方面。我都同意。但从社会角度来看,问题更大,更多。问题之一是社会资源浪费。研究生数量剧增,不打算或没能力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进入了研究生群体,他们耗费数年时间学习自己不感兴趣或强迫自己感兴趣或是伪装感兴趣的知识或技能,加上他们为考研支付的时间和精力(有的连考多年),这是相当大的社会成本;不仅他们本人或家庭为此支付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有社会失去的他们若就业可能创造的财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研究生是公费的,这意味着纳税人(部分)支付着他们的学习费用;即使是全自费,从社会角度看,也同样耗费社会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还不能算很富裕的社会,这种耗费值得痛心。但人们更经常忽略的是研究生教育扩张对教育功能的另一种伤害,并因此是另一种社会资源浪费。这需要我们理解研究生特别是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信息功能。如果仅仅是为学习知识,哪怕是考虑规模效益,也未必需要办大学、办研究生院,设立各种学位。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制度以及相伴的学位制度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功用。功用之一是节省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陌生化,更需要劳动力产品标准化,而大学、研究生教育以及学位制度本可以向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大大节省市场上选择人才的成本。用人单位可以借助学历和学位大致或初步了解求职者的基本资质,缩小自己的筛选范围;求职者同样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节省费用。研究生教育数量剧增,平均水平降低,特别是研究生知识和能力严重参差不齐,研究生和相应的学位制度的信息功能就弱化甚至丧失了。这种状况如今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已出现。至少在某些行当,如今用人单位不再简单看学位,还看重甚至更看重本科是哪个学校,看重研究生毕业于哪个学校、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甚至哪位导师;许多人曾经迷信“海龟”,如今对“海龟”也不再那么盲目迷信了,道理都一样。当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这种功能后,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和学历对社会就意义不大了,而只是或更多是对自己有心理暗示和满足的符号。这其中受伤最大的是那些有真才实学并愿意从事科研学术研究的毕业生,因为社会很难根据其学历和学位判断他或她的实力。生活中伯乐总是少的。有实力的研究生必须同实力明显不如他或她的研究生一起重新竞争本来对他/她更为合适的工作职位,他/她的就业变得更难了,而且可能失去,例如科研教学职位。当众多求职者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之际,这些学位对社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用人单位就不得不对每个求职者的资质重新严加审查,或借助其他更有意义的但不那么正式的标识来获得相关信息,就业市场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表现为一些隐性的但有效率的歧视。还有一个损失是,某些著名高校或专业多少年积累起来的学术无形资产因此被零打碎敲地出卖了。这种状况也伤害了研究生教育的消费者。物以稀为贵。当标准降低,很多人都能达标,只要有意愿或有钱或当了官就可以上,当然还会有人考研,但人们从考上和毕业中获得满足会大大降低。说的是研究生本人作为亲历者从中获得的固有满足感,而不是从社会对研究生的赞美评价中获得那种满足感。同样考试满分,在没有伴随其他收益的前提下,一个人凭真才实学,一个人请他人代考,只有前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才有骄傲和自豪,而后者也许会庆幸,却没有骄傲和自豪。人可以骗社会和他人,却骗不了自己。近年中国研究生消费意愿一定程度的降低也许部分反映了这个问题。还可能有一种潜在的长远伤害,对中国的伤害。这就是中国民众可能产生了一种普遍的错觉:即所谓“土鳖”不如“海龟”。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界都是不公平的。更进一步,这会造成某些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转向西方教育,求取满足自己或孩子的研究生教育的消费需求,国内大量财富会向国外流,进而造成中国高校教育资源进一步紧缺,需要国家,实际是纳税人,加大教育投资。这种情况其实目前已经有了,还不少;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都有。不少人花费了数十万人民币到某个西方国家的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读一年研究生学位,其知识含量并不比中国的主要高校甚至一般高校的某些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知识含量更高。再进一步,过度扩张的研究生教育有可能导致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缺乏足够的品牌效应,甚至摧毁中国高等教育已有的无形资产。这会非常不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增强其科教文化的软实力。如果中国主要高校的研究生不能成为某种品牌产品和放心产品,即一听说毕业于北大或清华,各国科教机构都争着要——还不限于从事与中国有关的教学研究,如果世界各国还没有如今中国人对哈佛、普林斯顿、剑桥、牛津等西方高校研究生的那种迷信甚至迷恋(这都是有的),那么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软实力就不够。中国的软实力不可能仅仅靠多办一些孔子学院来有效增加。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转型已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却未必为这些看来本不该进入研究生教育的人提供了他们愿意接受的足够的工作机会。他们选择上研究生并非不理性,他们的选择对自己也许就是最好的。若这一点成立,那么,可以说,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毕业生的隐性失业;当然,鉴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扩张是一种必要的提前的人才储备。这一推论有一定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引发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作为对策之一,教育部就以多种方式扩招了一些研究生,还通过对某些职业导向的研究生限制收费来降低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就是一些典型例证。我还说了,一些没有从事科研学术的潜力和意愿的人进入了研究生教育;这个命题至少隐含了两个可质疑的未明言假定。一是有关受教育者,似乎所有人在进入研究生教育之前就可以也应当明白自己愿意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这个假定不现实。除少数天才为自己的强烈偏好驱动外,大多数人并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甚或就没有稳定的职业偏好。职业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逐渐自我发现的,部分也是社会塑造的产物。我个人就有这样的经历。现代社会应当创造更大的空间,让更多人在社会生活(包括在学校)中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允许他们在职业选择犯一些“错误”。这不就是我们渴望创造的个人自由要素之一吗?并因此也是一种社会福利?其中的另一错误假定则是有关教育者,似乎教育者可以预先精确知道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成本和收益,据此确定最佳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并只选择或更多选择那些将从事科教工作的人进入研究生教育;否则就是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个假定同样错误。从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有时浪费是必须的,是效率的保证,并在这个意义上是有效率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研究生教育社会收益的整体价格的一部分。砍掉一点?中国教育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 对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因此,真正的问题并非其平均质量下降了还是提高了,因此应予以简单肯定还是否定,不是应批评多一点还是应赞扬多一点。对这些问题,人们可以任意评说。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当初能否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收益,或以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大的收益——我认为从理论上看本来是可能的。但现在问题已经在这里了,还为撒了的牛奶哭泣没有必要,也没收益,再严厉的批评都是无的放矢。眼下的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如何改善。对于行动者来说,最有意义的问题是如何从这里前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根本反对上述学者的思路:砍去一半高校的博士点、压缩研究生数量。我就从他的建议开刀。因为他的这一思路为学界不少人分享,甚至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大致倾向这一主张;也因为这个建议大刀阔斧,痛快淋漓,不仅大快人心,而且似乎可以立竿见影,就看领导有没有决心。但我的分析结论是,刘先生的建议看似可欲,实不可欲,也行不通。不可欲,因为后果很糟,甚至会出人命。这绝非夸张。不说对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高校的博士点——其实也并非都强——谁能下手;即使那些近年来刚刚获得甚至勉强获得博士点的地方院校,也很难砍掉。这里有一个棘轮效应,或行为经济学上的禀赋效应,你给了人家的东西,很难拿回来了。某校可能是经过了十多年甚至更长久的努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个博士点,或是增设了一个点,现在你要砍它,砸人家的饭碗,人家会束手待毙吗?这涉及太多的既得利益(不带贬义)了。为申报博士点引进的教师;已经或期待获得博导头衔的老师;在读的和备考的博士生;若这个点是在任领导努力获得的,就涉及在任领导的政绩;若是前任领导努力获得的,则还要加上对前任领导的评价;甚至有关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结果会师资流失,当地民众和舆论的议论,当地党政领导的干预,甚至不能排除校方明里反对暗地默许和支持学生上街游行抗议。而请注意,该学者建议至少砍去一半高校的博士点,而不是砍掉一半的博士点,这意味着全国至少要砍掉183所高校,假定一个城市大致有两三所高校失去全部博士点,这意味着要准备有60—90个甚至更多城市出现突发事件。谁敢动这个奶酪?教育部敢吗?但我的这些设想都多余了,是我太天真和较真了,因为事情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即使要做这事,教育部也一定要借专家评审。但专家下得了手吗?即使学术标准最严格的专家,一旦真到了某校,就可能就下不了手了,至少下不了那么多,那么快。所有的人在这类问题上都是,甚至应当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想想“批评从严,处理从宽”的政策。我这不是批评专家学者言行不一,而这是孔夫子留给中国知识分子的“君子远庖厨”的原则。而且,评审是集体行动,人们大都希望自己做好人,别人当恶人;就算有个别铁面无私学术至上的专家,也不顶事。更何况我怀疑有没有这样行动而不是言辞的铁肩担道义的专家。并不全是推论,我也有这种经验。我参加过法学学科的评审,见过评审专家,我也是其中之一。大约在10多年前起,当时全国只有200个法学本科专业之际,在所有相关会议上,我都听见主要高校法学院校长建议教育部组织评审砍掉一批不合格的法学本科专业。但评审的结果是——全国如今有630多个法学本科专业了。评审意见中,最严厉的要求也就是整改。博士点会有例外吗?因此,这个“砍点”的事,就算教育部在社会、学界或上级压力下启动了,也行之不远。“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死在这些主张“出师”的专家学者手中。最多砍两三个点,做做样子。而大多数点会因此继续,而且经过评审后,这些点的正当性更强了。这其实不是全部的麻烦。别说真砍点,即使对博士点来一次全面的督促整改和检查,也可以预料,对许多学校也近乎灾难。相关学校和博士点会有大量动作,规定的和自选的,合法的、非法的和灰色的,耗费资金人力无数,而这些人力物力本可以也应当用在教学科研上的,高校的资金会进一步紧张。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上下合谋,你好我好大家好。会是这样吗?我相信必定是这样。想想前几年的全国高校教学评估中的一些情况。这是整顿吗?有可能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吗?这是折腾。“彻底整顿”则是大折腾。而建国以来,我们总结的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砍点”的建议出局了,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我们应当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不可思议的建议会在一些著名高校的教师心中获得更多共鸣,会被《南方周末》当做有魄力的教育改革建议?这反映了在中国高校和媒体中,包括在许多一直强调解放思想、反对教育管理过度行政化的学者和教育家心中,包括一些标榜自己有改革意识的媒体,其实骨子里有强烈的计划经济和教育行政管理的情节。一遇到问题,他们不是从市场找出路,不是仔细分析内里的复杂因果关系,而是一拍脑袋,然后全力劝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政府来大动作。这其实是中国教育,不仅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研究生教育中至少有一部分问题就与教育行政管理有关。这不全是批评,我知道这是历史,也尊重历史。问题是当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却还试图走老路,走回头路,这就不太对头了。这里还有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更大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许多学者和教育家忧国忧民,有学术责任感,这很好。但还要问的是,什么环境塑造了他们以这种方式忧国忧民?会不会其地位和位置令他们有一种偏见?注意,忧国忧民和学术责任感并不自动消除偏见和盲点,有时甚至会强化某种偏见。我认为有。最重要的是,这种“砍点”一般不会落在自己学校,自己学院,自己头上,甚至不用自己去执行——波斯纳法官说过,若是让法官亲自执行,他判死刑就会更慎重。这个建议的背后或多或少有一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尽管看起来超然。我访问过一些边远省份的大学,那里的条件确实很弱,师资极为困难,不但难以引进,甚至留不住人;许多高校因此希望有一个博士点,在一定程度上就为了培养和吸引师资,也希望从当地或中央政府多获得一些教育资源。这些校长院长想获得博士点也许有个人的政绩追求,但这不是全部;他们也想尽可能为本校师生和当地人民谋求些利益,做些实事。一位只关心个人政绩的领导当然很坏,但一位连个人政绩完全无动于衷的校长院长有可能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利益吗?我们这些位于北京、上海、武汉的著名高校的学者也许会认为,这些学校的水平太低了,他们根本不应把精力放在争取博士点上,应当放在教学科研上。我同意。但如果当地教学科研在重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博士点,我们该怎么办?想想30年前,中国设立硕士、博士点之际,哈佛、牛津是不是也可以居高临下指责:“你们中国居然还想设博士点?”应当有一种社会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太坚持原则的人常常因为他没有或不愿换位思考。 来点实在且可行的 反对诉诸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彻底整顿”的方式来压缩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意味我主张维护现状,或拒绝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切行政措施。我只是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过了宏图大志,大刀阔斧的创业时期,需要更为精细审慎的雕刻和打磨。我在这里提出三项具体措施。具体并不意味着就事论事,缺乏一般性思路和方向。恰恰相反,我力求从具体中展示一种思路,反映我对中国研究生教育更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我的追求方向。(1)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明令禁止各高校从非科研学术机构招收在职博士生。有关的弊端已经有很多分析讨论,我只简单再说几句。这样做不大可能因此造成人才的遗漏。因为只要不在科研教学结构,在职博士生,无论在官场还是在商场,都不大可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招收这类在职博士生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什么从事学术科研的前景。我不否认其中某些人对学术科研有一定兴趣,但这种偏好不必须在博士学习中满足,他完全可以自我提高或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博士教育既非业余爱好也非继续教育。此外,他既然不愿意放弃现有工作来攻读博士,也足以表明他/她的学术偏好还不够强,上或不上博士对他的满足都增减不大,也就不大可能过多损害他的幸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在职博士生往往是官员,通常高校对他们都降低了招生标准。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学校并非慈善家,它也是要回报的,被招博的官员也可能给予回报,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导师。这既会导致招收官员读博的学校或导师获得额外的利益,更多高校会就此展开竞争,对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造成重大损害;也会导致这些官员运用手中权力不公平地分配资源,其实是以权谋私。此外,博士招生名额目前是稀缺资源,在职官员占有了,在学术上可能排挤一些更有实力和能力的学术竞争者;到官场上或某些职场上,则可能排挤一些实际工作能力更强但没有博士学位的竞争者。这同时不利于中国的学术和中国的政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很难。招官员读博在理工科以及某些文科院系很少,倒贴钱让官员或商人读数学或物理学博士,他也不会读。这类院系事实上常常是博士名额招不满。只是许多学校为完成招博任务,便于向社会和主管部门交代,也防止下一年招生名额减少,便把这些空额转到一些所谓“好招生的”专业,那些学科知识不系统、不严谨、考试标准很容易放松的专业。据我所知,有的大学一个不大的学院每年博士招生名额超过150人,超过或接近该学院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可以想见(或不能想见),如此招收的博士生水平会如何,而在职博士生往往进入的就是这类学院和学科。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校已持续多年,也是这些学科研究生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学术声誉逐年下降的主要症结。就此采取行政措施,不会有什么不利的重大社会后果。(2)第二,除非是专门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在那些主要靠个人天赋、无法有效积累和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行当,不设研究生学位,或让市场逐渐将之淘汰。说得更明白一点,我反对在影视表演、戏剧表演、相声小品表演、绘画书法以及诸多体育运动项目设立研究生学位,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尽管可以在这些行当设立真正的“研究”生。多年来,已有不少学校设立了这些学位,甚至开设研究生班,我认为就学位制度而言,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并非轻视这些行当,恰恰相反,我非常尊重,甚至正因为尊重。因为在这些行当要想杰出需要的天分更多,而不是知识传授或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对这类人才成长基本没什么实际助益。这也并非否认这些行当有知识和技能,我只是说,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非常不同,这些行当所需要的往往是“无言的”或“默会的”知识,既很难通过训练来提高,也无法有效积累和传递。这些特点在艺术圈内非常典型:杰出艺术家的发生几乎是横空出世或旱地拔葱;即使从时间上看,似乎有前人,其实前人与后人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说句刻薄但真实的话,在这些行当中,往往是最没有希望成为顶尖的人才会努力争取学位。肯定有人痛恨我的这一分析,坚持认为广义的“艺术”可以拓展研究生教育。反对理由可以是,第一,之前有师徒制,并且曾出现过代代相传的辉煌。看似代代相传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问题是,这是否真的是代代相传呢?艺术中师徒制的核心并非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和累积,而是师傅借此发现有天分的人才,以及师傅的行界声誉为后辈天才提供崛起的便利,且交相辉映,师傅也会因此获益。赵本山有什么师傅?拜赵本山为师的人又有谁——至少就目前而言——达到了赵本山的水平甚至当年赵本山的水平。这也不是师傅不用心或学生不用功。常香玉不可能对孙女不用心;梅兰芳也不大可能对梅葆玖不用心,但小常香玉的艺术成能同常香玉相比吗?梅葆玖先生可以同梅兰芳相比吗?广义的艺术界,子女承父母业不算少,极少有人达到父母的水平,更不说超过了。如果看透了这一点,在广义的艺术(不是艺术史或艺术学理论之类的,这些其实并不是艺术)行当中开展即使是师徒制的研究生教育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种反对意见是,即使不能培养艺术大师,不会大大改善学生的职业表现,但些许提高也好呀——社会不仅仅需要大师,也需要一些“中师”或“小师”。这种观点仍然不理解艺术的特点,不理解艺术的社会需求特点。艺术大致是“武无第二”,是“一招鲜吃遍天”。极小的差别,有时甚至完全是个人特点,就决定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差异。你很难说葛优比另一位优秀演员强在何处,但到了市场上葛优的电影票房上亿,而另一位从各方面看都似乎不逊色的演员可能就几百万甚至没有票房。艺术需求的规律是很难接受替代。差一点就是差,只有最好,没有次好,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马太效应在艺术圈内非常显著,而现代媒体的发展使这种情况更严重了——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人就几乎占据了全世界的同类演出的市场。在当代,以培养“中师”或“小师”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没什么实在的意义。(3)第三,应逐步放开对职业导向的研究生教育以及某些实际并非学术导向的所谓学术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的收费。中国近年来研究生数量激增和始终旺盛的社会需求,除了其他因素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育市场缺乏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无法协调供求。虽然一些学校的EMBA教育收费管制已经放松,但对其他一些职业导向的专业硕士学位收费还管的比较紧。2009年,为防止就业难,教育部推出了针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法律硕士项目(有学生称其为“法骡”项目,因其混合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特点),并且全国一刀切,把价格限定很低。这其实不利于这个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产生这类研究生的品牌,不利于优秀的毕业生。中国各高校的教育水平显然有差别,不仅在品牌上,而且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有差别,可调动的资源也不同;并且,至少有些学校对这类项目有比较长远的打算,希望创设品牌。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所谓的“民生”考量的措施打乱了各高校的规划;事实上是迫使各个高校放弃自我创新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划和追求。此外,至少有些职业导向或名为学术导向的研究生毕业后会有较高的收入,而当限制价格之际,他们为教育支付的货币费用不足以购买他们实际获得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他们至少花费了部分纳税人的钱来追求自己获利颇丰的职业。这种状况对于那些职业回报不高的但社会又不可缺少的专业的研究生是不公平的,不利于中国各个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理科中,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职业导向明确,市场需求较大,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其实都不从事教学科研,收入颇丰;而学数学的人较少,但国家需要,预期回报偏低;对这两类学生若不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作出学费调整,对整个社会不利,对这两类学生也不公平。但这不可能靠教育部来管,因为即使同一专业,各大学的研究生去向也不同。研究生教育因此一定要放权给高校,放权给高校就是放权给市场。不要总是担心市场会出问题,市场不理性。其实市场一定会迫使想生存下去的高校理性起来,只追逐货币收益的学校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前瞻 因此,我的建议并非是头痛医头的对症下药,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都基于我不大相信行政主导,而更信任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发展和实际存在的市场。许多学者都批评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我理解他们批评的实际是变相的买卖文凭,大肆办班挣钱这类对于大学来说近乎饮鸩止渴或杀鸡取卵的行为。这不是市场化,而是市场化不够的表现。而且不要以为不讲市场化就没有教育市场了。教育市场一直都隐性存在的,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教育需求——即使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想一想1977年恢复高考时,为什么考分最高文科学生更多选择了中文、哲学和历史,其次是经济,却很少有人选择法律。并不是那代人对文学历史哲学特别爱好,而是因为即使在文革期间这三个学科的某些知识也似乎比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有用,文革造成的收益想象实际上塑造了那一代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而到80年代中期,尽管还没有提市场经济,文学就失去轰动效应,经济、法律、管理、金融等专业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尽管这时大学生就业仍然是国家包分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市场,需求和供给问题也没消失。据此,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数量的增减,就必须放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综合考察。上面三个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就考虑了当下和未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哪怕分析判断有偏颇,也并非出自我个人的好恶。在这三个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即使不采取积极措施,但只要不采取其他激烈措施,不按常理出牌,我估计,在这三个方面都会向我建议的方向变化。就总体和长远而言,中国人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会稳定下来,甚至可能下降。在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考研浪潮中,我的这个预言看起来很不现实。但我坚持这个预测。必须看到过去30年里,特别是过去15年来的研究生教育需求激增,是中国社会文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环境和政策引发的。由于“文革”后必要的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政府官员的选拔上,在各个行业的职称晋升制度中,都强调了学历,由此引发了不仅是一大批政府官员考研和在职读研,事实上更大量的是高校领导和教师考研和在职读研。作为一个普遍社会现象,追求高学位,其中难买有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和因素,但更有传统中国社会关于教育和职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几乎每个家庭只要可能都会敦促孩子追求高学历。一系列特定的时代因素也夹杂进来了,一些因文革或自认为因文革失去高等教育机会的父母对孩子有特别高的学位期待;市场经济社会引发的激烈就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试图用更高的学历克服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高校对师资的需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调整;以及其他我在此不可能也不打算一一提到的具体因素,共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研究生教育的市场需求,持续了将近30年。是,将近30年;因为近年来这个需求势头实际上已经弱化。首先是市场,然后是社会和舆论都开始改变那种一味追逐高学历的社会氛围。转折点或许已经出现。最重要的标识是,尽管近年来考研的考录比列下降——这标志着考研更容易了,成本降低了,教育供给增加了,但这个本应刺激研究生消费的价格信息并没有导致随后几年考研人数的增加。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考研人数就稳定了并有所下降。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下半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教育部为保大学毕业生就业采取了某些应对政策,这个态势完全有可能持续下去。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的扩张,原先没有学位但希望获得学位的人,无论是在政界还是科教学术界,大都已经获得了学位。更年轻的一代的官员,特别是是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许多在进入职业前都已获得了硕士、博士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职学习这块需求已经大大减弱了。社会风气也已开始了某些变化。2004年7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党中央上报并联合印发了《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在干部晋升上,学历的意义比之前降低了。国务院发改委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的大专学历,已经受到媒体的关注,并且受到了甚至是过度的赞扬。受关注和赞扬表明还很罕见,但这有可能是一个风向标,意味着在各行各业,学历都不再是决定性的,人们更关注实力了。其他因素也在重新塑造着研究生教育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职业的发展,就业和成就自己的渠道更多了,人们对自己的利益和偏好趋向有更多的自觉,对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考上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的社会评价仍然很高,但至少已不再具有“光宗耀祖”的传统意味了。新一代父母也许仍希望但不再像前一代父母那么强求子女获得高学历了;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不大轻易接受父辈这类期待和要求了。简而言之,社会对研究生学位的需求日益务实了。这一点在艺术研究生教育市场上最为明显。尽管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艺术类研究生,但真正杰出的有市场号召力的艺术人才很少进入研究生教育(甚至根本就没进过高校,例如葛优),进入的对学位也大多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学历和学位并不有助于其事业或实质性收益,相反可能耗费他/她的一些成本,至少是时间和精力。也有跻身艺术界的人士试图通过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来改善自己的事业,但消费者对此是不买账的。谁关心迈克尔·杰克逊或麦当娜的学历?10年前不少人议论甚至谴责巩俐想读北大社会学系的在职硕士,巩俐放弃了,事业和成就毫无影响。未成明星的演员,即使获得了较高学历,大多是在艺术院校任教或“两栖”。研究生学位和学历对他们其实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个例子是90年代初设立的书法博士。据报道,就读者大部分为专业从事书法教学的大学教师,此外还有些日韩留学生。最重要的是,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书法博士孤独守望传统艺术”。我非常尊重这些孤独的艺术人士;但我们所有人都摆脱不了市场,而市场正减少这类研究生的需求。可预期的中国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进一步弱化就业竞争,进而弱化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一个最大的变量是中国的人口构成,几十年来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已经造成全国的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小学、中学生数量锐减;这个人口现象必定会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需求,然后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从供给的一面来看,全国主要高校的教师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专业化了,不再期望有许多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兴趣。真正的哲学家或数学家什么时候关心过社会是否关注自己呢?关注自己有多少学生呢?学术职业化和高校教师收入增加也促成了年轻一代教师更重视学术的传统和尊严,对研究生的潜质更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从关注招收研究生的数量转向了关注质量。如果这一代学人形成并确立了这一传统,可以预见,这会比刀切斧砍式的行政措施更能有效压缩或稳定研究生数量,并逐步提升研究生的质量。因此,我判断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转型期,至少为转型准备了一些条件。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主导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前这种情势下,政府主管部门采取某些稳妥的措施,不仅适时,更是可能。只要不出“昏招”,市场也会自我调整。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会有另一个重要发展机会。这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文化影响力的增加,外国来中国留学的研究生数量可能会急剧增加。这种状况在许多发达国家就出现过,至今仍在延续。美国至今吸纳着大批中国、印度等其他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留学生;在欧洲,在澳洲,加拿大,也都有这种情况。事实上,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保持其博士产出第二大国的地位,很大因素就在于其对外国留学生敞开了研究生教育的大门,尽管这个门太大了点。如果这一点为真,中国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也许会在这方面有新的发展。但所有这都只是预测。成事在天,我们只能谋事,也应当谋事。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作者苏力。本文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原标题为“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篇幅所限,内容有编删。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