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阿里年薪40万招聘淘宝研究专员,广场舞大妈原来这么吃香摸花轿

阿里年薪40万招聘淘宝研究专员,广场舞大妈原来这么吃香

1月16日,阿里巴巴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以35~40万的年薪招聘两名淘宝资深用户研究专员,要求年龄60岁以上,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优先……这下子可把广场舞大妈们给兴奋坏了,要知道一份年薪近40万的工作,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中国人均年收入也才只有两万多而已,而阿里竟然用几十万的高薪来聘请两位60岁以上的有丰富广场舞经验的老年人,不得不说,阿里还是一贯的豪气。那么淘宝资深用户研究员是干什么的呢?阿里此举意在扩大老年人网络购物的市场,阿里招收的是拥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并在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员。而现在最受老年人喜爱,老年人最乐意积极参与的活动恐怕是非广场舞莫属了,而招聘要求是广场舞KOL,也就是关键意见领袖,在老年人中比较有影响力,容易让人信服的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阿里即将发布亲情版的手机淘宝客户端,而这款产品的核心服务对象就是中老年消费群体,所以这次阿里只招聘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就不奇怪了。而这则招聘信息也在朋友圈炸了锅,很多广场舞大妈那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感觉自己又重新回到了20岁一般。而很多网友也表示,说不定我妈的工资马上就要超过我了,难道现在我还有成为富二代的机会吗!不过也有人担心,完,我妈好不容易才退休没几年,现在又要重新变身成女强人了,以后谁来给我跟我爸做饭吃啊....说起阿里巴巴的运营还真不是一般的强大,一则简单的招聘信息便让亿万网友都知道了新版淘宝APP即将上线的消息,这省下来的广告费,可不是几十万这么简单了。看啦公司要想做强做大,背后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团队的支持配合才行啊。看来阿里虽豪,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怪不得人家能越做越大。虽说有钱任性,没钱认命,但只有有钱还理性才能赚大钱啊。不说了,我先练着广场舞去了,再过几十年,说不定小编我也是有机会的......

哥斯拉

一日谈:资深用户研究专员,阿里要招大妈!

光明日报:把关爱“冰花男孩”扩展到更多孩子“冰花男孩”王福满走红后,各地的捐款涌向云南省鲁甸县。面对有网友质疑“社会捐赠30多万元,‘冰花男孩’只得500元,无法保证把捐款全部用到孩子身上”,当地回应称,社会各界的捐款由情况类似的贫困孩子分享,以点带面,让这个区域的孩子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把除了明确注明捐赠意愿之外的善款,统一分配给更多急需帮助的孩子,以解他们的御寒之急,单就思路和效果来说,当地的做法并没有问题,且有值得称道之处。“冰花男孩”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许多高寒贫困地区求学孩子的代表。昭通市有超过13万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冰花男孩”所在的转山包小学,还有比他上学距离更远的孩子。避难就易还是迎难而上?要图简便,把收到的数十万元捐款集中到“冰花男孩”一人身上,其个人乃至家庭境遇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对外宣传也可以迅速找到题材,博得舆论好评。然而,当地把所得捐款用在了更多类似的孩子身上,“撒胡椒面”分散了视觉冲击力,却扩大了温暖覆盖面。更多孩子得到了保暖的手套、衣帽,更多教室有了温暖的火炉,冻伤手脚的学生会少很多,这比单单改善一个人的生活意义要大得多。不把捐款集中于一人,也传递出一种清晰的导向。解决贫困孩子的冻馁之苦,并不是谁的样子更让人心疼,谁就应该独得好处;也不能靠运气,不是谁运气好被媒体发现成了“网红”,谁就应声改变命运。通过一个人引发的触动促进整体性问题的解决,才是出路所在。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冰花男孩”父亲的态度。他对媒体说,照片走红后,不少人提出资助要求,但他希望孩子不要因此学会不劳而获,而是依靠读书,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作者:李思辉原标题:把关爱“冰花男孩”扩展到更多孩子)钱江晚报:阿里招大妈,互联网不能忘了老年人1月16日,阿里巴巴一则招聘刷爆朋友圈。阿里招聘的是“淘宝资深用户研究专员”,其中两点非常惹眼,一是年龄要求60岁以上,二是年薪高达35~40万,也就是月薪3万左右,这是许多白领难以企及的年收入。不少人感叹:我妈工资要比我高了。阿里这则招聘,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工作岗位与市场需求在打破了地域界限后,也打破了年龄界限。以往的工作岗位,把人限制在具体地点,上班要签到,下班要打卡,而如今许多单位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一切都在网上进行,连签到也有钉钉、微信企业版代劳。以往,一个人的工作也有年龄限制,从入职到退休,一般锁定在65岁以下,有些岗位甚至更年轻化。而如今,老年人群体也有其岗位需求,比如阿里要招的这个职位,还真是非老年人莫属。阿里招这些人做什么呢?主要是让他们以中老年群体视角出发,深度体验“亲情版”手淘产品,发现问题并反馈问题。也就是说,阿里此举在于帮助产品进入中老年人市场。但是别看薪水高,要求也不低,阿里招收的是拥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并在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员。所谓的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是其青睐的对象。KOL有些人可能看不懂,意思是指“关键意见领袖”,说白了也就是在中老年人圈子中有号召力的人。(作者:魏英杰原标题:阿里招大妈,互联网不能忘了老年人)中国教育报:课题主持人非得是校领导?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公布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课题撤项通知”,对2012年度逾期未结题的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了撤项处理,撤项数量占立项总数(420项)的12%。课题逾期未完成研究任务而被撤项,原因一定很多。但据了解,单位负责人挂名课题研究主持人,因精力不济、工作变动、专业不内行等原因而导致课题未能完成研究任务是其中一个原因。这种情况在普通中小学申报的的省、市、县级课题研究中更为突出。不少中小学的教育课题主持人,不是校长就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很少有普通教师做课题主持人。教育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细致艰苦的工作,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作为学校负责人,由于行政事务繁多,往往很难专心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如果同时兼任多个课题的主持人,就更难对具体课题进行指导。虽是挂名主持人,但实际并没有参与多少研究,更没有什么成果。但在发表研究论文、申报研究成果时,常常又是以主持人的名义进行。这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术风气和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在人才奖励、职称评聘、评优奖好等方面,课题主持人和主研人员的分量、影响大不相同。如果学校负责人长期占据课题主持人位置,不仅影响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校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作者:黄文辉原标题:课题主持人非得是校领导?)对热点新闻有自己的看法?小编在留言区等你噢~说明:本栏目所引用之评论均为原文节选整理 / 黄 帅 编辑 / 苍 南本号原创微信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并注明微信公号:海运仓内参( ID:hycplb)如想阅读更多评论,请订阅微信号“中青评论”()

下武

超强干货!做用户研究,原来腾讯、新浪、搜狐和网易都是这么做的

今天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腾讯、新浪、搜狐和网易四大门户的用户研究方法。首先做用户研究得深刻地理解用户,了解用户的心理侧面,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上的痛点。1.用户评论背后往往藏着用户的核心需求。2.通过邮件和问卷星等多平台对特定人群进行调查问卷。3.产品发布之前首先应看一下还有没有市场空间,充分调查研究细分市场。确定产品在市场上的目标群体、牢牢抓住有选择需求的用户群体。4.产品发布之前进行产品可用性测试。若发现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达成最终的测试目标。5.产品视觉设计风格方面,要符合其品牌定位和形象,做到统一化。6.有效的访谈也是较为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在访谈前对访谈对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访谈中了解到的问题来改进问题,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7.产品上线后,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评估,以改善产品设计,降低用户使用的成本。8.有效地投放广告。通过借助网络渠道,包括新闻资讯、科技专栏、微博、视频、直播等多种表现内容形式的传播;以及线下传统媒体渠道,包括报纸、杂志周刊、公交交通广告、分众传媒等多种形式来入手。来产生更多优质的免费流量入手,增长首波种子用户。其实广告对新用户影响力还是蛮有效。9.上线后也要时不时收集用户提供的信息和反馈,从专业角度对用户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并改进。要知道这是他们的使用经验和认识积累。10.结合竞争对手,调整营销策略,尽量做到迎合用户,在产品趋于完美的同时。欢迎留言补充,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帛书老子,将获得更多有趣的科技资讯。喜欢的快关注一下哦,谢谢大家!

万章

90后薪酬数据出炉,这个行业最受欢迎

前段时间,Boss直聘通过后台数据做了一个《2020年90后薪酬数据观察》,数据分析显示:90后的平均跳槽周期25.9个月,平均期望月薪7310元,最爱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技术岗薪资高,再者就是做到管理。对于这个数据分析结果,你觉得自己中招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之前听过一句话,要想在大城市扎根,要么技术很出众,要么做到公司高管。高管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技术却完全属于人为可控。在技术领域,最受90后欢迎的岗位前15名分别是:系统架构师、产品总监、数据架构师、交互设计总监、算法工程师、投资总监、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深度学习工程师、用户研究总监、财务总监、数据产品经理、销售总监、媒介总监、智能驾驭算法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下图是这些岗位对应的薪资。图:来源Boss直聘看完这些岗位和薪资,是不是觉得扎实的掌握一门技术才是职场高薪的硬道理?根据 Boss 直聘发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中显示,互联网IT类指数排名第二,而且在这个特殊时期平均薪资9822元,高出全国平均薪资24.7%。图:来源Boss直聘注:JMPI指数越高,市场越繁荣,就业规模越大,求职者获得的回报也越高。技术岗位薪资高,互联网中的IT岗更加诱人,对于传统行业以及刚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就业时选择互联网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中,对毕业生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互联网/通信行业备受毕业生欢迎。同时,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截至7月6日,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洞悉就业前景提供了新的风向标。从各行业薪资数据来看,IT行业已连续四年雄踞行业榜首,2019年年均工资已超16万元。曾经颇具“钱”途的金融业,已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反超,后者年均工资跃居行业第二。由此可见,IT行业这么受欢迎都是有原因的。你也想高薪就业吗?不要怕自己零基础,我们有经验丰富的课程老师和就业指导,只要你足够努力、刻苦学习,跟着老师的步骤来,把知识技术扎实了,几个月后,你也能实现你的高薪目标。

超级爱

Salesforce 员工基本薪资曝光:国内 SaaS 从业者可以对比下

作为最佳雇主之一,Salesforce已获奖无数。虽然薪酬肯定是影响员工对公司看法的一大因素,但Salesforce并不透露该信息。与许多其他公司一样,它没有透露员工的薪水和报酬,只是按联邦法规要求透露了最高层(比如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的薪酬。然而,联邦数据大体上透露了Salesforce为其顶尖人才开出了多高的薪酬。美国公司在为目前或潜在的外国劳工申请签证时必须披露薪资。收集和处理这些申请的外国劳工认证办公室每年会发布薪资,通过分析Salesforce的1294份有效的外国劳工签证,以了解它为工程、数据分析、产品管理和销售等岗位的员工开出了多少薪资。这并非全面的介绍,因为数据仅包括外国劳工的薪水和他们受雇从事的岗位,但罕见地披露了Salesforce的薪资情况。该数据也不包括奖金或股票奖励,因此这是基本工资与总体薪酬。这里包括了最常见岗位的数据以及一些高薪岗位的数据,这些高薪岗位常常只招一两人。根据整理在职位发布中发现的信息,将岗位分为市场营销、工程或安全等业务部门。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下:如果职位头衔有薪水范围,意味着招有多人,薪水不一;而如果职位头衔只有一个薪水,意味着只招一人或招的所有人薪水一样。如果职位头衔列有某个州,意味着数据仅显示该州招的员工,但如果未列有州,意味着多个州招有员工。Salesforce的有效签证中一半以上在加利福尼亚州,这家市值达242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它还在华盛顿、得克萨斯州、印第安纳州、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设有大型办事处。以下是Salesforce在2020年向公司内八个部门的员工支付的薪资:销售和面向客户的岗位作为一家销售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公司,Salesforce自己面向客户的岗位是该公司中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客户经理和客户成功经理等岗位专注于发展客户关系。这份列表还包括专注于入市战略,并与帮助转售和集成Salesforce软件的合作伙伴和公司建立关系的岗位。除了个别例外,这类岗位大多数薪水不到150000美元。客户经理(纽约州):80142美元至130893美元客户成功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85821美元至93704美元客户成功经理(佐治亚州):57803美元深度接触成功经理—主管(加利福尼亚州):194251美元至205650美元客户合作伙伴主管(得克萨斯州):154565美元至159973美元AMER销售项目经理(纽约州):99392美元至100651美元销售策略高级分析师(加利福尼亚州):103667美元至110094美元合作伙伴项目策略高级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10094美元间接合作伙伴战略与运营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16792美元客户情报高级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35013美元客户成功架构师(马萨诸塞州):107598美元助理技术客户经理(印第安纳州):87131美元市场营销Salesforce为所有部门的市场营销岗位招人。产品和活动是该公司今年招聘外国劳工的两个领域,包括数据中收入最高的其中一个岗位:技术产品营销副总裁,年薪达227802美元。技术产品营销副总裁(加利福尼亚州):227802美元产品营销经理(加利福尼亚州):88754美元至114442美元分析、监控和MuleSoft产品营销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08347美元至148512美元高级技术产品营销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60701美元营销分析高级分析师(加利福尼亚州):113797美元全球政府活动营销经理(加利福尼亚州):68432美元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师对Salesforce至关重要,他们拿的是公司最高薪水。Salesforce招聘工程师从事核心业务应用软件(比如Sales Cloud和Service Cloud)、平台技术、Salesforce应用程序内的协作功能以及供自家团队使用的开发者工具。AMTS代表助理级技术员,常常是入门级的工程或技术岗位。同样,MTS是指技术员,而LMTS指首席技术员。这些是最常出现的一些岗位,有一些是高薪岗位。该类别还包括数据中薪水最高的岗位:软件工程副总裁,年薪达241696美元。AMTS软件工程师:70034美元至133598美元软件工程师:72134美元至168958美元MTS软件工程师:76586美元至144040美元LMTS软件工程师:101982美元至168958美元软件工程主管(加利福尼亚州):194251美元至227802美元软件工程副总裁(加利福尼亚州):194251美元至241696美元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加利福尼亚州):227802美元工程经理:164694美元至136490美元首席软件工程师:95680美元至168958美元高级工程经理:144123至205650美元软件工程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22741美元至167939美元高级全栈工程师:101691美元至137259美元助理漏洞管理软件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18581美元首席DevOps软件工程师(马萨诸塞州):118934美元产品管理数据显示,产品经理也在Salesforce领取高薪。产品经理通常管理推出新产品的工作,包括规划和故障排除以及制定如何说服客户购买的策略。产品经理:81806美元至194521美元助理产品经理:74984美元至128440美元高级产品经理:92498美元至194251美元产品管理高级主管:168459美元至194251美元产品管理主管(加利福尼亚州):194251美元至227802美元产品管理副总裁(加利福尼亚州):192608美元收入运营PMO高级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10094美元至140254美元Salesforce还为项目管理和项目架构师岗位招聘了大量的人。虽然项目经理与产品经理相似,但采取一种更面向整个企业组织的方法,并考虑致力于开发产品的战略性计划。项目架构师也要承担其中一些职责,另外还要充当Salesforce及客户之间的联络人。高级技术项目经理:132080美元至194251美元技术项目管理和产品安全保证主管(加利福尼亚州):194251美元服务项目/项目管理高级经理(新泽西州):160326美元高级项目架构师:97781美元至168958美元项目架构师:92414美元至160701美元安全、可靠性和技术支持鉴于Salesforce开发和销售云软件,该公司非常重视确保其产品可靠、客户始终可以访问。由于许多公司因新冠疫情而要求在家工作,这变得更为重要了。Salesforce甚至最近设立了一个名为“首席可用性官”的岗位,主要职责是确保Salesforce产品始终可供客户使用。以下岗位是Salesforce工程部门的一部分,但专门针对面向Salesforce所有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和技术支持。首席基础架构安全工程师:144123美元至156749美元首席云网络安全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39776美元身份访问管理安全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18581美元技术支持工程师(华盛顿州):55744美元站点可靠性工程师:87131美元至144040美元首席站点可靠性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56749美元基础架构运营工程师(印第安纳州):87131美元数据、AI和研究数据、AI和机器学习是Salesforce继续完善其产品的关键。其AI软件Einstein可帮助用户自动化处理日常任务、跟踪客户趋势,并预测客户将如何响应该公司的各种外联方法。Salesforce还有一个庞大的研究部门,继续寻找将AI集成到其产品中的方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首席科学家Richard Socher今年早些已走人。以下是Salesforce招聘的一些数据和研究岗位:数据科学家:97906美元至174138美元数据工程师:80246美元至122824美元数据分析师(得克萨斯州):96470美元研究科学家:124280美元至168002美元研究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41586美元至168002美元高级数据科学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41586美元至144040美元数据科学首席工程师(加利福尼亚州):194397美元营销分析数据工程高级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60701美元数据质量和治理高级分析师(伊利诺伊州):120474美元GTM数据运营和分析高级分析师(加利福尼亚州):88754美元至110094美元业务运营和财务财务和业务运营岗位也在Salesforce获得了高薪。总体而言,这些岗位占数据的一小部分,没有一个职位头衔在招聘多人,因此以下是Salesforce今年在财务和业务运营方面招聘的几个岗位:AppExchange业务运营和项目主管(加利福尼亚州):194251美元法务运营高级经理—业务系统分析师(加利福尼亚州):160701美元业务运营高级经理(俄勒冈州):101213美元高级财务分析师(加利福尼亚州):102606美元财务经理(加利福尼亚州):143187美元设计Salesforce的设计团队在客户如何交互和体验其产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公司的一位设计主管Justin Maguire今年初晋升到了高管队伍,于2月成为首席设计官。 他的目标是确保与Salesforce进行交互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感觉像是在与一家公司打交道,而不是与单独的团队打交道。外国劳工数据中招聘的设计岗位不多,这里是包含的一些设计岗位,附有针对招聘多人的岗位的薪水范围:用户界面/用户体验负责人(加利福尼亚州):168958美元Customer 360首席产品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州):95680美元至160701美元高级产品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州):95680美元至107640美元产品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州):95680美元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州):72030美元用户研究和分析(加利福尼亚州):140670美元

黑短寿

产品经理必备能力之——用户研究

编辑导语:用户研究,是产品出生的必备前提。如果没有详细严谨的用户研究,就不会有成功的产品。产品经理对用户需求的把握程度,与其行业深度、职业阅历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产品经理把自己当成用户去设计一款产品时,才能迎合用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成功。什么是用户研究呢?我理解的,用户研究是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是帮助我们认知用户的一种方法,来指导我们设计产品、优化产品。一、用户研究的几个维度我们先来看一张图,这张图能够帮助你如何在适当情况下进行用户分析。来看横坐标是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为了明确,你研究的是什么?是要明确用户问题还是判断用户问题?通俗的讲:定量意思就是用户有没有这个问题,我知道用户的问题是啥,但我不确定有多少用户都有这个问题。而定性是用户的问题什么?也就是我知道用户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我不知道,这两个维度的不同就导致了需要根据用户分析的目的去选择不同用户分析的工具。再看纵坐标,上面是观点,下面是行为。怎么理解呢?就是用户表达出来的和表现出来的分别是什么?用户说:“我觉得你们的产品不好用”,对于这样抽象的回答,主观上的回答,是用户的观点。而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发生了闪退,给了产品差评,那这算是行为。行为是用户直接反馈的,是最真实的表现,但是行为不够具象。比如:一家饭店门口没人来,这个是用户的行为,用户不愿意来,但是呢,行为是不能让你清楚的知道,用户为什么不来,是因为口味不好?环境不好?这是很就需要观点这个维度来判断了,通过去分析用户的观点,来判断具体的问题是什么,但是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都知道,用户的问题肯定是有欺骗性的,他说是因为口味不好不来,但真实情况下可能并不是。当两个维度交叉,就构成了用户分析的四个维度。而这四个维度中,又有不同的工具,来供大家根据用户分析的目的有选择的,分别是我们熟悉的:问卷、数据、现场调研和访谈。比如:一个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过程中反馈遇到了问题,但我确实不知道用户遇到了什么问题,这样的调研该用什么方法呢?这个目的是确定用户问题,对吧,那就是定性的维度,那么这时候根据你要确定的内容,选择是用访谈呢还是现场测试让用户重新操作一遍——这就是定性。定性的方法不能锁定群体,因为支付环节中遇到的这个问题可能是个体问题。只有这一个用户发生,所以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定量去验证,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数据或问卷了。比如说数据,没错,数据也是用户分析的工具,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致,但事实上数据都是用户行为的体现,对不对?在数据分析中我们最常见的数据漏斗,其作用就是分析用户的行为产生数据上的影响,如果某个节点出现数据异常,大概率说明大量用户在某个步骤发生了问题。数据是从定量的角度,确定了用户行为的用户分析方式。所以,遇到类似“转账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来投诉了”客服就可以通过数据的角度,去确定用户是在那个环节发生了什么,导致出现了问题。确定具体在那个环节,从而完成用户分析,到底是个性问题还是群体问题。数据能够客观的表现出用户的行为,但也不是全能的,他是不能非常具体的表现出用户的真实问题是啥的,只能知道问题在那个环节出问题了,而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另外,对于用户的感受这种主观性的感受,是不能够验证的,比如用户感觉体验不好,但实际上数据中并不能客观的体现这种不好,这时候就需要产品经理来应用其他的方式来分析。相较于数据,另一个定量的工具问卷,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具体问题是什么的。通过大量的用户问卷,让同一类型的用户给出一些结论,再通过这些结论来判断用户的真实想法,这是问卷的使用场景。以上就是四种不同的用户分析的使用常见。客观来看,产品经理对于一个需求,即需要从定性的角度确定问题,同时也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去验证问题。也需要从行为和观点两方面来去聚焦用户的问题。这样出来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维度,从而使你的需求分析更准确。二、用户研究怎么用?那么用户研究具体怎么用呢,我们从几个场景分别来看一下:1. 场景一:从0设计一款产品,了解目标用户当我们从0开始设计一款产品时,这个时候,我们的产品/功能还没有上线,所以这个时候去观察用户行为的方式是不太合适的。所以在这种场景下,更多的是我们通过问卷调研或者用户调研(用户访谈)去找到目标用户,以及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2. 场景二:产品优化,发现新的需求点产品优化,去挖掘一些新的需求点,这个是我们产品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场景了。在这个场景下呢,我们进行用户研究的用户一般是老用户居多了。所以这个时候,由于老用户对产品的存在主观印象,所以问卷调研这种不可控的关键收集就不太建议使用了。不能过多的去听取用户想要什么,而是更多的去看看,用户做了什么?这里我们就要去分析用户的行为,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的真实态度。那么用户调研为什么可以用呢,首先用户调研1v1的场景比较多,相对于问卷,我们可以认为的去引导用户说出真实的想法。再者,当我们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的行为之后,也需要通过真实的用户调研来验证数据分析的结论。3. 场景三:深入挖掘用户遇到的问题我知道用户遇到了问题,但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的问题,怎么产生的?场景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应该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用户了。用户调研可以直接跟用户当面沟通,通过用户的直接描述,去了解实际场景中用户遇到的问题。那么,当用户描述比较困难时,或者通过用户描述也无法非常清晰的判断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时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可以让用户来一次真实的现场测试,我们直接观察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和分析用户遇到的问题。本文由 @kiw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达有三必

如何做符合公司需求的用户研究?

本文以用户研究工作人员为出发点,讲述了这一职业在职场上与专业技能上需要注意的要点。讲一个我前同事的事儿。认识他的时候,他心理学硕士刚刚毕业,开始从事用户研究。名校毕业,科研训练扎实,工作又认真努力,所以他项目上手很快,业务方对他也是赞不绝口。领导信任他,开始让他承担一些更重要、更复杂的项目。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业务方开始向他领导吐槽,抱怨他项目进度太慢,报告不能按时产出。领导很纳闷挺靠谱一个人怎么忽然就不行了,于是找他谈话;原来他自己也很痛苦很焦虑,明明已经在拼命加班了事情还是完不成。跟他深聊的时候,我慢慢意识到他遇到这种挑战的原因。虽然离开了高校,但是他仍然在按照科研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研究结论尽可能精确。为了对自己的结论有信心,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收集更多的数据,做更多的分析,结果导致工作迟迟不能完成,项目最终被迫延期。这个同事的处境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博士毕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绩效面谈的时候,领导给我的一条评价是“学生气太重”。在我看来,这位同事之所以遇到问题也是“学生气”结果。科学研究与用户研究没错,用户研究岗位对研究能力要求很高。从业者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分析-假设检验-研究结论),熟练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问卷、访谈等),对结果做出有说服力的解读。从这个角度讲,用研工作与科学研究是非常相似的。但二者的差别也非常明显,主要是在目标和成功标准上: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客观规律,从而能够对事物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用户研究也对用户相关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但公司雇佣用户研究人员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为业务问题的解决提供输入,或提供最终的解决方案。这构成了用户研究(或公司里其他研究岗位)的核心目标。目标不同,成功的标准、卓越的标准也就不一样:科学研究求真,所以优秀的研究者投入大量时间让自己的理论和发现足够精确无误。而用户研究追求的是解决问题,所以一个优秀用户研究人员的结论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足够“有效”,也就是提供的建议或方案对于问题的解决有实际的效果。在我看来,优秀的学术训练以及个人性格的特点让同事走入了误区:在用研工作中用“精确”代替了“有效”;用“完美”代替了“效率”。针对“问题解决者”和“有效”,我们已经在别处做了讨论,这里着重说说“完美”和“效率”的问题。追求效率的根本原因:公司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资源的价值The outcome of business operations is the harvesting of value from assets owned by a business.一个博士学位要读三到四年,不顺利的话则要更久;很多研究者可以穷其一生投入在某个研究主题或理论上。人们给予了科学研究更多更充分的时间(如果不考虑科研从业者的晋升压力),尤其是对基础研究日益看重的今天。而在商业环境中,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在商业竞争中,速度对成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电商行业有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大佬;尤其像阿里这样庞大的企业仍能够持续保持超过40%的增速,正所谓会跳舞的大象。网易的电商业务作为后来者,在基础设施和能力上跟竞争对手差很大一截,不管是对电商和零售业务逻辑的理解上,在中后台的建设上,在对消费者的理解和洞察上,还是在产品设计的能力上。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只有保证足够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够避免被紧追不舍的大象踩死。对于那些能够在更长期更大范围内产生价值的研究主题,社会的资金投入也是巨大的,国家、省市都会有科研基金的支持。与科研环境相比,商业环境的资金资源就显得非常稀缺。哪怕是头部的大公司,在成本上也是要精打细算的。即使是上市的大型企业也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迫退市破产;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资金就更为有限,有大量的创业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失败。显然,用研需要消耗公司的资源当用研工作陷入对精确性的追求时,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就被投入来收集新的数据,做更全面的分析。这些都需要花费公司的人力、资金。发放问卷或执行访谈往往需要支付用户一定的费用;当采用外部公司进行调研时,费用的成本会更高,一份问卷的价格可能会达到近百元,一个访谈的价格更是要几百块。公司的用户资源本身也是一项稀缺资源。比如互联网公司的用研项目常常需要向用户推送或短信发送问卷。每一次对用户的打扰都可能对用户体验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用户关闭push消息或屏蔽短信号码;更验证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用户的流失。反过来讲,这些触达用户的机会本来可以用来进行营销推广和商业变现。用研人员也是公司的一项稀缺资源。用研团队规模一般都不会很大,通常是几个人负责一个产品,甚至一个人负责多个产品的用研工作。由于用研工作对研究能力的要求高,用研从业者的学历水平一般也相对比较高。这样数量有限、高学历水平又高的人员被分配来解决什么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用户研究项目的各环节往往还要花费其他人的时间,比如需求沟通流程对业务方时间的要求。尤其是在公司流程比较复杂时,从研究策划到开展可能都需要数周的时间。上诉这些不同方面的投入构成了一项研究的成本,它与研究价值的比较也就是衡量一项研究是否值得做的底线。ROI的最大化也是对用研工作的要求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公司里的各类经营活动都要评估ROI。营销活动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场广告营销活动耗费大量的资金,究竟给公司带来了多大的价值,不管是在实际的成交上,还是在品牌的宣传上?所以在一些公司里会对营销活动的效果做不少调研来进行评估;也诞生了很多公司专门做广告投放效果的监测和评估,而各个广告平台(如腾讯的广点通、阿里的阿里妈妈等)也会提供相应的工具。而Facebook和Google能赚得盆满钵满也部分是因为广告投放优化算法方面的优势。回到用户研究中,用研上的投入虽然在公司的支出中占比可能不高,但也同样需要考虑ROI的问题。上述这些人力和资金本来可以花在其他地方,这也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这可能是小公司不养用研的原因。)因此,我们会强调一定要让自己的研究结果是有效的,即有足够大的产出,同时也强调我们投入的资源是合理的,即有高的ROI/效率。完美在这里不是必须的,甚至是不提倡的。几点建议在上面提到的用研工作消耗的资源中,用研人员的有效工作时间可能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从事这个行业不久的同学,我给出一下两条建议:有效工作的两条建议1. 用投资的视角来思考自己精力的使用方式估计不少同学都懂,精力管理比时间管理更重要,想想自己一脑袋浆糊加班的样子就知道了。因为对工作比较陌生,能力也有待提升,初入职场的同学们常常要工作更长时间。但精力差的时候,人反而容易出错,创造力也受限。所以,首先用精力管理代替时间管理,不鼓励加班。投资强调投入和产出,两个概念特别重要:收益和风险。比如,我会把自己的钱分散到几类投资中: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虽然收益低,但风险也特别小,作为一个保守风格的人,我就多投一些;股票基金的风险高一些,但长期坚持的回报比较高,那也可以多投一些;个股投资需要懂行业懂公司,成为韭菜被人割的风险比较大,那就选几个自己稍懂的公司投一点。这样虽然收益不会特别大,但总体比较稳定。在工作中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对应于投资中的收益和风险,不同用研项目的价值差别很大,而项目输出有效产出的可能性也不同。要判断项目的价值,需要我们懂业务,甚至懂战略。如果自己尚不能判断,则可以多跟领导、前辈来沟通,让他们帮忙判断。有些新同学对前辈或上级有畏惧心理,完全没有必要。从项目价值和难度出发,大概有三类项目:第一类项目是常规的,自己熟悉的,产出比较有保证。这类项目做了能保证自己有持续稳定的成果,但可以慢慢压缩它们占据的时间,比如让这些项目流程化,或者产品化。第二类项目挑战大一些,比如是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或者需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这些项目对自己成长有帮助,产出对业务方的价值也可能比较大,可以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这上面。第三类项目挑战很大,做到让人满意的几率比较小。最好的办法是把这类项目变成第二类项目。比如,你可以找资深的同事请教,或者求助公司外部的业内人士等。这类项目不会太多,因为领导一般也不会分配这类项目给新人。但如果遇到了,那可以多投入精力,抓住机会,有可能“一举成名”。即使做得没那么理想,也不用灰心,都是自己学习积累的过程。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在上述三类项目上分配的精力比例也不断变化。好的领导也会主动去调整下属在这三类项目上的比例,帮助大家成长。2. 提升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professionalism如何成为一个职业的人,不少新同学在这一点上有挑战,尤其我们的教育中都没什么涉及。对于这个大话题,有两点我觉得可以优先做起来:一是要快速掌握起常用工具的高效使用方法。现在的办公软件都比较复杂,但当你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之后,你的使用效率往往会大幅提升。实习是获得这类技能的一个好途径。如果没有的话,要培养自己学习这类技能的能力,毕竟在工作中遇到这类新东西的情况也很多。第二点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上面提到积极及时与上级沟通,也是工作习惯的一部分。很多习惯其实是个人能力的一个反映。粗略来说,有几类习惯是可以不断去优化的:让内容系统化的,比如工作文档的命名、格式、存档避免风险的,比如项目过程中与业务方及时沟通风险,沟通结论是书面确认等提高效率的,比如每天早上建立日程安排,工具的设置,邮件的管理规则,工作的流程优化等如果你已经经验比较丰富,开始带人了,可以考虑以下两点学会授权前面提到三类项目在个人精力中的占比,把一些项目或项目的部分内容分配出去,是调整精力分配的一种好方法,自己则更加聚焦在那些对组织和自己更有价值的工作内容上。分配出去不是撒手不管,你需要跟进任务的进度,毕竟你是为项目最终结果负责的人。任务分配出去也不是为了让自己更轻松。相反,在分配的初期可能自己会变得更累,因为对方并不一定完全胜任这些任务,而你需要承担起一部分培养人的工作。我就曾遇到过很多次对方不靠谱,从而导致数据分析需要复核的情况。但这类投入长期来看能降低自己在任务跟进上花的时间,我认为是值得的。在团队层面,做好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上面提到的投资视角管理个人精力,我认为在团队层面也一样适用。在此不再赘述。只是作为团队leader,懂业务和懂战略的要求会更高,否则很难对项目的价值做出判断,甚至需求都聊不清楚。如果你职位更高一些,那还有最后一点建议在组织层面,减少对有效工作时长的损耗微软第三任CEO Satya Nadella 在上任之后修改了公司的使命:to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通过更先进的工具和更好的流程使企业效率提高,这使得各个行业竞争激烈的美国出现了很多类似于微软的成功的2B企业。在组织的小环境中,员工最大的时间损耗基本是公司内部的“摩擦”。比如在部门间沟通中大家都互相扯皮,面前答应回头反悔。比如超长的超级复杂的流程严重拖慢项目速度。比如宁愿使用自己开发的差工具和系统,也不用更有效的、长期迭代优化的外部工具等等。更高的管理者在组织中也承担了赋能的任务,通过规则、流程、文化等建设和优化减少组织内部的损耗,让大家有更多的有效工作时间。用研和科研人员都使用科学的方法论,而前者可能对投入产出的要求更加迫切,这是商业社会的本质:获得的回报与创造的价值高度相关。围绕价值创造这个话题,每个用研从业者都是一个投资者,精进的路没有尽头。本文由 @益者友多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孙武

入门|培养用户研究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5个纬度

如何成长为一个有很强影响力、深受团队信赖的用研?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分享,enjoy~一直以来,Airbnb 爱彼迎都将用户的声音和诉求放在首要位置。因此,代表用户声音的用户研究团队在 Airbnb 爱彼迎是不可或缺的。这次,我希望通过 Airbnb 爱彼迎内对用户研究员的职业要求来简单分享一下,作为一名初级研究员,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Airbnb 爱彼迎对用户研究员的能力培养主要集中在5个纬度:技能(Craft)、领导力(Leadership)、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沟通(Communication)和思维模式(Mindset)。一、技能(Craft)技能方面很多其他答案都讲的很全面。定性和定量是调研方法最主要的两大分类。而每一类里都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如定性调研中的深访、座谈会、日记研究(Diary study),定量调研中的在线问卷、街头拦访等等。那么,如何在实际调研中来应用不同的方法呢?在 Airbnb 爱彼迎,用户研究深入到每一个产品环节,不同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以及应用场景也会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而随时调整(参考图 1)。总体而言,定性类方法会更善于解决「为什么」类问题,而定量类方法则更多用于优先级和重要性的评估。△ 图1对于初级研究员,并不需要每种方法都掌握,这也是不现实的。可以选择最常见的几种方法,如深访、在线问卷开始,在实战中学习。这里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在实际调研中,我们不光是熟练方法的技巧,更多的是探索每个方法的优点和局限。「Every method is weak and strong」 ,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如果过分迷恋其中一种,或是回答了超出这个方法所能覆盖的问题,都可能给团队带来致命的误导。因此需要用研多渠道、多角度的反复验证你的结论,通过获取不同渠道的信息来减少风险。如定性和定量调研的互相佐证,系统内部数据、投诉数据对结果的补充等等。另一方面,我建议用研同学多关注调研发现的落地成果的效果,来回看你的发现是否准确,有哪些局限性,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其实,调研过程中有很多人为因素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差,如样本选取不合理,问卷问题有引导性等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反复复盘来成长,慢慢修正对结果的把握和判断。长期积累下来,你就会慢慢知道,哪些发现可能只是小众的「奇闻逸事」,哪些则真正代表用户的最普遍需求。以我自己的项目为例,我在爱彼迎负责新用户增长的调研,因此了解新用户如何在第一次到达我们产品的时候更好的被转化始终是我的研究课题。在最开始,我们通过邀请潜在用户在 Lab 里面初次尝试使用我们的产品来发现困扰他们的问题。但调研中以及后续产品落地的验证中,我们发现用户在 Lab 里面使用的场景和他们实际生活中的潜在场景差距太大,而这种场景的差异会很大的影响到用户的决策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后续的调研中,我们就尽量选择更多场景化的方法来执行这个调研,比如 Diary study,或者是用户实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加入调研环节来收集信息。其实在 Lab 中还是能完成很多类型的调研,只是这种问题太依赖于场景所以不适合,这种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摸索。为了更好的了解到用户在使用 Airbnb 爱彼迎时的体验,我们会经常采用跟访的方式。我们的很多访谈都发生在一个个房源里,都是为了更好地捕捉用户当下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除了定性和定量方法以外,Airbnb 爱彼迎也会对用研在应用统计学以及 SQL 方面有一定要求。因为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回答问题的必要技能。二、沟通和人际关系(Communication & Relationships)沟通和关系我希望放在一起来说明。用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其他团队来配合的岗位。如果没有产品、设计、技术的支持,用研的结果很难得到落地。因此,如何与团队沟通、配合,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懂得站在其他团队的角度来想问题可以很好的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比如,如果你的配合对象是产品经理,那在早期,了解他的诉求,他负责的范围以及他所能解决的问题纬度就很重要。有的时候,产品经理没有办法落地研究发现不代表他觉得不重要,可能是超出了他的责任和能力范围。所以长期的保持沟通、获取反馈很有必要。但这里并不是说一味的迎合团队的诉求。用研与团队间的合作方式应该是「research with you, not for you」。我们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些都需要大家一起讨论来得出,而非一个「承接需求」的合作方式。其次,怎样把调研结果更高效的传达给团队呢?其实这个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尽量在过程中让团队成员参与,让他们亲耳听到用户的话术比我们的间接转述要有效的多。调研结束后,带领团队一起总结,这个讨论过程也是让团队一起认可调研结果的过程。研究发现的分享也不仅局限于最终的报告或分享(presentation),可以在调研过程中随时分享自己的发现,让团队更及时的获取关键信息。三、领导力(Leadership)其实初级研究员在领导力方面的要求更多是一种自我驱动能力。在早期,初级用研大部分项目都是被「指派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动探索对团队更有利的新方向就显得很重要了。比如,可以经常和团队产品经理(PM)主动沟通,了解「近期最困扰他们的问题是什么」或「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一旦解决了,可以很大提升现有业务」这种主动的态度会更好的帮助用研在团队里建立信任。同时,如何「管理」团队的预期也是用研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以我个人为例,我在完成调研计划后,我都会和团队的核心成员明确几个方面: 「这次调研采用的方法是什么以及原因」,「预期得到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以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局限或无法回答的方面」。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给出了「方法的局限性」的同时,需要给出推荐的解决方案。举例来说,每当有 PM 找到我,提出了一个「很着急」的诉求时,我都会明确说明在这个时间节点下,我们可能只能通过XX方法了解到XX问题层面,但是你的某些问题是无法得到可靠的验证的,我建议,如果我们之后进行一个为期XX周的调研,可以更准确、全面的回答你的问题。然后根据 PM 的时间性要求,再来判断,是以一个大项目来执行,还是以分阶段的小项目来完成。四、思维模式(Mindset)作为初级研究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很有必要。有几点小小的建议:保持谦逊,接受并重视其他人的反馈。让自己时刻有一颗开放的心态,保持自我成长的积极态度。全盘考虑问题,不因为细节而忽略大局。着眼现实,根据实际情况来自我调整,灵活对待问题,不固步自封。保持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以上是一些简单的经验分享。其实,如何成长为一个有很强影响力、深受团队信赖的用研,我也仍在摸索中。期待和大家更多的交流。图片素材作者:Anna Kirsanova作者:Christy Li,爱彼迎用户体验研究员,2017年加入,坐标北京。

四界

实习复盘:用户研究工作与思考

本文作者从工作实践出发,介绍了自己用研实习工作的大致业务流程以及个人心得,与大家分享。一、职责工作内容官方工作内容简介深入了解公司业务模式,运营策略,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目标用户,进行产品分析。竞品分析,研究竞品产品形态、产品功能、用户人群、发展策略、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差异。梳理业务流程,分析用户行为路径,组合数据进行关键行为监测,观察异常。围绕产品层、战略层、体验层进行用户调研,整理调研结果,产出优化策略。二、我是怎么开展业务的公司背景:初创型职场课程教育公司产品形态:公众号课程商城产品量级:百万用户目标用户:渴望职场技能提升的上班族群体商业变现:公众号广告、社群服务转化,课程商城转化、课程合作分成等因为无导师带,直接负责人就是老板,老板也没时间教你怎么做,所以第一个任务就是写工作规划方案。我也只能从熟悉业务模式开始了。准备阶段(第一周)(1)熟悉公司业务以及各部门岗位大致工作内容心得一:用研的工作是服务于公司业务,服务于产品发展,服务于用户体验的,在明确了准备阶段的任务后,首先需要了解公司产品业务模式以及部门分布以及各部门大致的业务内容,思考如何从用研的角度为他们的业务提供数据支撑,提供解决方案等等。课程商城业务模式图用研在业务模式中起到的作用:为课程采购提供建议提供数据支撑,帮助用户运营推荐课程从业务流程提高课程转化率部门职责和用研为各部门提供的业务支撑图(2)输出产品分析报告以及体验优化策略体验产品,可带着下面的问题去分析体验,体验后输出分析报告,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建议。心得二:带着问题去体验产品用户通过什么渠道接触产品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行为路径用户使用产品的动机,产品满足用户什么需求如何满足核心用户的偏好喜爱,产品形态是否需要做改变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期望和评价研究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产品功能可用性,是否达到了用户的预期,让用户可以正常使用研究产品功能易用性,使用过程中是否方便,更加人性化(3)梳理出业务流程中用户行为路径,产出优化策略报告心得三-结合产品和用户心理思考路径画出业务流程图,思考这样设计的利弊排除不必要操作/增加必要操作,最优化行为流程例子-用户进入商城后选择课程行为路径:路径体验问题之一:课程商城课程所属分类混杂不一,无设置课程分类导航。用户烦恼:对于寻找课程目的性较强的用户来说,无法直达课程类别页,搜索成本过高。需求验证: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需求为真。需求提出:设置课程分类导航栏正式阶段(1)建立需求池承接各部门用户研究任务,需求分类整理,判定需求处理优先级心得四-建立需求池必要性建立需求池十分有必要,用研工作中需求量多且来源多向,若不整理分类,可能过几天需求就失踪了,而且建立需求池还能判断优先处理等级,并且能追踪需求执行状态。建议使用需求池管理工具,我是用TAPD平台来进行需求管理的。需求池要素一般有编号、功能模块、需求描述、需求来源、需求类型、添加时间、需求状态、需求优先级以及备注。需求池可添加公司成员,建议各业务部门成员将工作中遇到需要用研职能的需求录入需求池。需求来源可来自用户调研需求、业务需求、战略发展需求、数据分析需求、产品体验需求等等。(2)结合用户调研输出用户画像模型用户调研的一般方法:(方法使用视具体业务需求来定)定量:网上问卷、邮寄问卷、现场问卷、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定性:QQ、QT、电话、面谈、公司访谈、眼动仪、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PS:确定可调配资源进行用户调研!!!拥有什么资源渠道可接触到用户再去确定调研方法。这里我采用调研方法是网上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社群咨询访谈,用户约访。用户画像准确性验证:事中验证:模型验证,抽样验证,交叉验证事后验证:真实数据验证,AB test,业务反馈数据验证我采用的是业务反馈数据验证,经过调研初步确定了用户画像模型,将模型交接给课程采购部门,采购部门上架针对该用户画像群体刚需的课程,进行数据监控,从而验证画像准确性。心得五-用户画像作用:定位核心用户人群,为业务方案提供最准确的支撑。细分用户模型(年龄,性别,职业等),定向提供服务。为公司寻找业务新方向。(3)需求处理举个例子:某某课程上架后,转化率相比其它同类课程极低,通过用户研究确定是什么原因?心得六-多维度寻找异常问题原因思路1——业务流程分析调研方法:数据埋点并进行漏斗模型分析画出业务流程图。用数据标注每个流程。分析哪个流程转化出现原因。提出优化策略。思路2——追本究因,思考一切可能的原因调研方法:用户访谈确定访谈主题,预约已购买用户/未购买用户进行访谈。思考一切可能引起用户不购买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前准备访谈问题,引导用户往主题方向延伸。最好录音,整理访谈内容,输出结果。总结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用研工作的本质,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通过解决各种业务问题,养成了我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如何合理调配资源,使用资源达到预设目的。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你~本文由 @小郭同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爱长城

搞科研工资高吗?《Nature》2018薪资调查告诉你!

“长大当科学家!”这句话应该很多人都耳熟吧,这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科学家一直都是一个神秘又高大上的职业,然而《Nature》2018科研工作者薪资调查却揭示了科学家们真正的处境。学术界的满意度可能不如产业界该项调查对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4334位科研工作者,其中近40%的受访者居住在北美,35%的人生活在欧洲,16%在亚洲。同时,Nature也调查访问了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的研究人员。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但是,不同机构的研究者对待科研的态度可以说是各不相同。在非营利组织工作的受访者可能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感到非常满意(73%),紧随其后的是行业受访者(71%)、政府(68%)和学术界(67%)。这支持了一个事实,即学术界以外确有令人满意的高薪工作。对科研者而言,维持好科学研究和个人生活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尽管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感到满意,但相比于学术界(68%),产业内的研究者(79%)似乎更有优势。2018薪资现状关于薪水的问题,调查研究揭示了不同机构的科研者间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59%的医药行业界内科研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薪水感到满意;相比之下,只有40%的学术界受访者、41%的非营利受访者和49%的政府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薪酬感到满意。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年薪超过15万美元,近30%的人报告的薪水在5万美元到8万美元之间,接近25%的人表示他们的收入在3万美元到5万美元之间。另一面,11%的人收入在1.5万美元到3万美元之间,12%的收入甚至没有那么多。在亚洲,近40%的受访者表示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约合10万人民币),而在北美这一比例只为2%。小编想悄悄问一句,各位搞科研的童鞋们,你们拖后腿么?薪资水平男女有差异理论上,性别可能与薪资水平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可是调查发现在薪酬方面的性别差异很明显,尤其是在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科学家中。对于入门级、早期职业生涯和中期职业生涯的受访者来说,收入等级在两性之间平均分配。而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受访者中,33% 的男性表示年收入超过 11 万美元,但只有 23% 的女性达到这一水平。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对自己的薪水感到不满( 59% 比 53% )。最大问题:工作时间长、申请资助压力大科学家工作时间长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长?调查结果有些令人吃惊:13,000名回答者中大约有5,000人(38%)认为他们每周工作的时间长达60小时。如果科学家每天都要为资助的申请或论文的顺利发表而花费心思,他们就难以潜心于研究,释放自身的创造力,因为这些琐事与他们的生计紧密相连,而他们不得不为此拨出一部分宝贵的时间。在12,000名回答者中,约44%的人认为“申请资助”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个结果与《自然》杂志2016年对3,000多人的一项工资调查非常接近——稍低于一半的人将“资助的竞争”列为他们职业生涯进阶最大的挑战。年轻科学家正值最富有创造力的年纪,但是资助方案分配并不均衡是,20%的研究人员获得了58%的资助,而80%的人只能“抢夺”剩余的资助。”抢夺“资源靠自己!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小福利:所谓“科研虐我千百遍,我待科研如初恋”。尽管工作辛苦资金紧张,但是实验还是要做的,既然选择了当一个科学家,就要为自己的科研和文章负责。Elabscience公司助力科研在行动!即日起IL-1β相关的 20个 指标,共计 57个 ELISA试剂盒产品中,订购任意2个96T及以上均可享受75折优惠,优惠时日不多,赶紧来抢!具体优惠信息详情请进入Elabscience官方网站查看!参考文献:Dwaich K H, Alamran F G, Alsheibani B I, et al. Melatonin Effects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mpact On The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221: 977-986.Deng Y, Kang W, Zhao J, et al. Osteoprotective Effect Of Echinocystic Acid, A Triterpone Component From Eclipta Prostrata, In Ovariectomy-Inced Osteoporotic Rats[J]. Plos One, 2015.Karamese M, Aydin H, Sengul E, et al. The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A Rat Model[J]. Iran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6, 13(3): 220-228.Liu H, Yang M, Pan L, et al. Hyperbaric Oxygen Intervention Molates Early Brain Injury After Experiment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Rats: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TLR4/NF-κB-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J].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6, 38(6): 2323-2336.Zhou Q, Pan X, Wang L, et al. The Protective Role Of Neuregulin-1: A Potential Therapy For Sepsis-Inced Cardiomyopathy[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6, 788: 234-240.Yang J, Liu X X, Fan H,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tect Against Experimental Colitis Via Attenuating Colon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J]. Plos One, 2015.Xiao Y D, Huang Y Y, Wang H X, et al. 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volved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Ischemic Acute Kidney Injury In Diabetes[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16.Luo Y, Fu C, Wang Z, et al. Asiaticoside Attenuates The Effects Of Spinal Cord Injury Through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Inhibition Of The p38MAPK Mechanism[J].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5, 12: 829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