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4个免费访客行为分析工具帮你分析你的网站纪恋日

14个免费访客行为分析工具帮你分析你的网站

为什么你网站的访客不断的离开,甚至有些永远都不再回来!本文介绍的14个免费访客行为分析工具将帮助你:你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大部分到访的用户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来访问你的网站? 如果你想让你网站的访客成功的转换为你的客户,或者忠实读者,你首先要考虑你的网站设计和布局上是不是存在问题。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和方法去分析:了解你的访客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网站可用性留住更多的回头客提高销售的成功率很多访客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有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也没有留下他们的足迹,这个时候,你无法判断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更不知道他们会为什么产品买单。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店铺则不同,他们会经常跟顾客打交道,能够听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调研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样就会不断改善自己的产品和升级他们的服务。可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去捕获访客的需求信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是你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帮你捕捉,提供数据让你分析你网站访客的行为。下面介绍的14款免费工具或许可以帮到你:1、通过Google Analytics跟踪访客来源,以及他们都点击了哪些网站链接Google Analytics(分析)是企业级的网络分析工具。此工具提供了强大且灵活的功能,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你可以通过它查看并分析流量数据,让你进一步了解网站的流量和营销效果。通过 Google Analytics的分析的数据,你可以清楚的知道你的访客需要什么,从而撰写和发布你访客感兴趣的内容,达到强化营销的目的,从而提高网站的转化率。2、简单直观的“heatmaps(热图)” 工具Crazy Egg能够准确的告诉你访客在你网页上的哪些部位进行了点击,即使点击的那个位置不存在链接。访客的点击行为以 “热点地图”的形式显示,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都点击了哪里,也就知道他们喜欢什么。3、ClickTale工具ClickTale实现的是页面间跳转的跟踪和统计,相对于其他的分析软件,该软件主要考虑页面与页面之间的变化。与Crazy Egg的功能相类似,不过,它还能够捕捉用户键盘输入、鼠标滚动条、鼠标移动轨迹等更多的数据。这款软件的出现,完美的补充了Google Analytics的不足。4、Google Talk Chatback(在线聊天工具)这是一款在线聊天工具,可以直接与你的访客沟通,然后直接了解到他们的需求。5、SurveyMonkey(在线问卷调查)SurveyMonkey是一款简单的在线问卷调查工具,你可以通过该工具向你的访客发放问卷,从而收集优秀的用户需求。6、4Q(在线访客调查工具)向你的访客咨询为什么他们访问你的网站,还有他们是否找到了需要的信息。Web 分析导师Avinash Kaushik建议你应该调查那些离开了你的网站的访客,他还提议你问下面的问题,答案对你非常有用:问题 1:“基于今天的访问,你给网站的总体体验打多少分?”问题2:“下面的那一个叙述是你拜访我们网站的主要原因?”问题 3:“您今天的访问达到您的目的了吗?”如果问题 3她回答了yes…问题 4:“你怎么评价[公司名]的网站?”如果问题 3她回答了no…问题4:“请告诉我们为什么你无法完全完成访问的目的?”7、Steve Krug’s book获得大量真实的访客活动信息可用性测试只是涉及对网站访客的行为监测,并让你知道问题所在。它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分析工具,但是确是这些工具中最有用的一个。运行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有很多,不过用的最多的就是给参与者设定一个任务,并记录他们的想法,供以后分析。8、Ethnio弹出式问卷调查,强制招募访客参加你的可用性测试Ethnio 能够为网站添加一个弹出式的调查表,向你的访问者发出邀请参加可用性测试。你可以自定义一些调查内容,问他们一些关于网站的细节问题。比如:您是否第一次访问本站?您为什么对本站感兴趣?9、聆听和讲述到线下去推广和征集意见,用你的耳朵去听,用你的嘴巴去说,如果你连面对面都不能卖给你客户东西,那你就更不能指望在网上把它卖出去了。10、Tell-a-Friend King(朋友圈推荐)口碑相传,你的客户才是你最好的营销人员,通过他们的使用和用户体验,推荐给更多他们身边的朋友圈。11、Kampyle将用户反馈转变为营销线索Kampyle 让你的访客通过每个web页面侧边的几个按钮在线发送反馈信息。(我们网站是一个绿色的 GIVE US FEEDBACK按钮,在页面的右手边) 这个按钮可以弹出调查表,让访客可以发送回执。网站所有者可以通过注册Kampyle的网站用户,通过管理界面管理所有接收到的回执。(看上去有点像电子邮件的客户端,有收件箱和目录)如果访客留下了他们的电子邮件,网站管理者可以在处理完反馈的信息后,容易的通知他们。12、Google Site Search网站搜索服务Google Site Search(简称GSS)是谷歌推出的特定网站搜索服务。可以记录用户搜索的记录、关键词等信息,帮你了解访客的需求。13、Serph 搜索引擎Serph是一个实时跟踪信息的搜索引擎,让你可以发现人们都是如何在博客、论坛以及社会化网络上谈论你的网站的。你可以把它作为 Google 快讯的补充,同时使用他们。14、Google Website Optimizer网站优化工具Google提供了一个 Website Optimizer 工具,可以用来检查网站,以提供优化建议。这个工具需要有Google帐号,注册即可使用。工具目前可以检查两种情况:A/B Experiment A/B体验:这个方法是检验两个完全不同的页面的运行效率情况,适用于:页面周访问量小于1000,你想移动栏目或变换页面布局。Multivariate Experiment:这个方法是比较内容在多个页面位置的运行情况,适用于: 页面周访问量小于1000,页面中不同部分的内容都有同时的改变,使用方法,注册账号后即可以按照Google的提示进行测试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一段时间之后,产生数据,你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和获得用户的需求和访问行为,帮助你提高网站的可用性,并留住你的客户。

自给自足

用户行为数据,企业懂得如何运用自如,才是数据之道

互联网时代,进入数据化管理环节以后,对用户开展个人行为数据统计分析让公司做到大数据营销,包含用户画像、变化趋势等等,当公司关联上互联网大数据,它能够在营销推广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如今的数据统计分析专用工具越来越精细化管理,包含对用户开展画像、开展用户标签化、或是是用户特性剖析,相匹配的数据统计分析专用工具还可以分成用户数据分析专用工具和用户行为分析专用工具二种。用户分析工具分类1.用户个人行为就是指网址、APP、H5、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及其零售商铺、产品应用自然环境等全部情景下,用户与公司及其公司出示的产品的交互情况。而一般常说的用户行为分析,则指的是运用数据分析方式,根据对用户网上个人行为数据信息、用户属性数据的搜集,储存,剖析,以寻找有关规律性,随后根据A/B检测等方法,研究合理计划方案的方法。2. 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趋势,促使对全量数据的分析变成了可能。全量数据统计分析也摆脱了数据分析中必须先创建假定再开展验真或验伪的全过程,只是根据对用户有关数据信息开展全量收集,随后根据可以反映规律性的分析法,就可以了迅速调参、剖析,找寻掩藏的“数据信息金矿石”。用户的个人行为数据信息关键根据埋点获得,根据用户行为分析能够分辨用户对产品的爱好及其期望。用户个人行为数据统计分析1.黏性:关注用户不断浏览情况;2.活跃性:关注用户浏览次数;3.产出率:用于考量用户造就的使用价值。根据用户个人行为的三大类,在每一个类别上再加上不一样的个人行为指标。能够 进一步发掘数据价值,加上数据标准,促使团队目标提高更为具备目的性,有益于用户高效率提高,1.黏性指标数据信息显示信息用户均值每日轻按,拖动,点击的频次、闪烁时间进行分析,伴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化,流量红利的消退,全部总流量提高都停滞不前了,竞技场从争夺总流量变为争夺用户時间。·开启频次:而用户个人行为指标中开启频次是第一关键指标,由于仅有让用户开启才有無限的机会;·浏览频次:用户单位时间内的浏览频次,是用户黏性的关键指标。再加時间,年纪,地区,收益,性別等层面,能够 合理的对于不一样等级用户制订相对产品对策;·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用户间距上一次浏览间距的時间。把握该数据信息可对用户开展人气值区划,有益于经营制订运营策略开展用户的激话。2.活跃性指标不容置疑,用户想要某一产品上花费的時间越多,对产品造成的使用价值的概率越大。提升应用销售市场,第一因素自然是产品合乎用户的预估且方便使用,但这儿要追责的是怎样经营经营方式来提升用户的应用市场。针对內容产品来讲,文图(资讯新闻)、音频视频(段视频)等是时下最关键的內容展现方式。在內容服务平台上,像新闻app,常见的方式是根据內容的智能推荐,大力加强优化算法累积,完成定向推广,用户越喜爱的內容当然获得大量的强烈推荐机遇,从而吸引住用户停留,提升应用时长。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大数据精准获客平台,是以运营商大数据为支撑的一个提取访客信息的方式,大根据用户画像及相似性进行建模分析,提取APP/网站等访客信息记录,让企业更快更精准地直达意向用户。人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是较为比较有限的,假如你的时间在我的APP上,那么理所当然不易在竞争对手的APP上,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数据有时候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可是根据检测、剖析,提取,能够寻找哪样方法最有效,从产品、到销售市场、到经营、到市场销售,集中化企业能量变大早已发觉的合理要素,让潜能推动业务流程和用户提高。

贼喊捉贼

SEO行业发展变化和趋势

SEO行业发展变化和趋势:掌握SEO才能事半功倍!一、搜索引擎算法发展轨迹第一阶段:人工目录(1997年-2001年“雅虎早期搜索模式”);第二阶段:文本分析(2001年-2004年“以关键词和背景颜色一样,堆积大量关键词,就会有非常好的排名;第三阶段:链接分析(2004年-2009年“以反向链接为核心算法的阶段”),这时行业内有句话是内容为王,外链为皇;第四阶段:智能分析(2009年-现在“以满足用户人性化需求的用户浏览行为分析”)二、最新SEO算法经验分享A:算法变的的核心是什么?社会化搜索的表现,万变不离其宗(用户体验)。研究搜索引擎,要先研究用户,如果网站被用户喜欢,那么同样就会受到搜索引擎喜欢。B:三方利益:1、终端用户的体验; 2、内容供应商的利益; 3、搜索运营商的利益。C:基础算法:1、内容用户喜欢; 2、网站设计符合搜索引擎基本规则。D:用户浏览行为对SEO的影响1、内容:内容丰富程度,不断为网站增加原创。2、URL:URL因素对SEO的影响,搜索关键词,百度第一页都是网站首页说明竞争很大,如果都是内容说明竞争就相对很小不同URL权重比较www.abc.com 权重比 news.abc.com 高news.abc.com 权重比 tech.news.abc.com 高news.abc.com 权重比 www.abc.com/ent 高www.abc.com/ent 权重比 www.abc.com/ent/mov 高www.abc.com/ent/mov 权重比 www.abc.com/ent/mov.html 高www.abc.com/mov.html 权重比 www.abc.com/mov.php?id=12 高3、布局:关键词布局,在title加关键词,在meta(关键词、描述)中加2-3词关键词,对关键词加h1标签,并对关键词进行strong/b加粗设置,还要设置图片alt描述关键词,指向页面的链接锚文本多次使用关键词。4、框架:超链接构架,也就是网页结构,可以是搜索引擎不断循环的爬取网站页面。5、外链:反向链接越多,你的排名就越好,链接使用的关键词决定你的页面排名。6、权重三、个性化SEO是发展趋势SEO行业发展变化与对策:SEO因素推理分析,判断一个关键词的SEO难易程度,首先从分析搜索结果的开始,结果URL、结果数量。内容分析算法变动优秀内容1、内容的原创性2、内容格式丰富3、内容的转发数4、站内内容打分防止垃圾1、同个网站重复内容2、纯复制粘贴的内容3、内容更新变化频率内容因素对SEO的影响:内容数量(在其它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网站被收录的越多,权重排名就会越高)、内容质量(现在搜索引擎对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好坏的内容决定一个网站的排名高低)。SEO最新算法分享:1、社会化链接;2、内容质量控制;3、浏览行为分析。用户浏览行为对SEO的影响:1、点击率;2、跳出率;3、浏览深度;4、浏览时常;5、点击轨迹;6、分享。SEO策略:1、关键词爆破策略; 2、企业网站(1.原创内容;2.反向链接;3.用户行为、浏览行为优化)。总之,做优化做排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用户的喜好和用处,在这基础上进行思路分析和策略执行,以达到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果!

钢木兰

腾讯浏览数据指数发布 开放大数据分析

  【中关村在线软件资讯】10月19日消息:腾讯在今天下午举办了腾讯浏览指数发布会,正式推出基于移动浏览行为的数据分析工具——腾讯浏览指数(Tencent Browsing Index,以下简称TBI)。  TBI是依托于腾讯浏览服务(TBS)海量浏览数据打造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数据分析工具,以全面、实时的用户泛浏览行为大数据为基础,能够为行业提供最真实准确的用户洞察,趋势分析,是企业和个人快速把握热点趋势、洞察用户、塑造品牌的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和专业营销辅助工具。  腾讯浏览服务是一个整合了腾讯底层浏览内核技术、内容输出框架、广告投放体系以及大数据画像等多方面能力的升级浏览解决方案。目前TBS日活达到4亿,日均浏览量超过100亿,接入的APP超过400款,不仅包含腾讯系产品微信、QQ、手机QQ浏览器等,也包含众多领域头部产品,实现了移动端的全品类覆盖。  目前,腾讯浏览指数提供的功能包括:基于行业、品牌和IP的热点分类排行,如明星、汽车、手机、电视剧、游戏等;基于关键词的浏览指数查询,涵盖浏览热度及趋势、热门资讯、人群画像、关联浏览等纬度;针对特定事件、人群、品牌指定专题报告和定制化洞察报告。  据腾讯浏览指数负责人陈静介绍,TBI的数据处理技术主要采用了腾讯自研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引擎;结合模型及语义网等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挖掘群体性浏览数据,TBI能够洞察到人群组成,用户关注点,还原趋势背后的成因。腾讯浏览指数负责人陈静  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细分化的内容和渠道分流,让用户行为分散在各个角落,让数据难以形成全局性的分析结论。而腾讯浏览指数整合了跨平台的移动互联网浏览行为数据,立体地反应用户浏览行为背后的需求和趋势,为合作伙伴提供了解、洞察用户的方式。腾讯希望通过更多大数据能力的开放为行业提供智慧决策的参考,提升市场竞争力。  钟翔平认为,浏览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看新闻、看视频、刷朋友圈、网上购物、搜索信息,甚至看广告都是泛浏览行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用户行为从PC时代的搜索和寻找信息更多转化为被智能化、个性化推送之后的浏览信息,泛浏览行为基本构成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行为的主体。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  在发布会上,TBI还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了《移动互联网用户内容消费趋势报告》,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用户浏览趋势进行大数据分析,全景式地描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况。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傅学军先生认为,腾讯浏览指数所提供的浏览行为大数据,相对搜索数据来说是基于用户强关注产生的行为数据,可以得到关联性更强的分析结论和全景式的用户行为描摹,从而得到更能反映出用户群体真实的心理需求、消费态度、消费倾向以及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等。  大数据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腾讯浏览指数是业界首个基于海量用户浏览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钟翔平表示,腾讯一直都秉承着开放与分享的理念,在大数据领域的能力开放将帮助合作伙伴更好的了解用户和市场,最终共同实现移动互联网内容生态的优化,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并溃漏发

用户画像分析与场景应用

一、用户画像1、概念描述用户画像,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户画像最初是在电商领域得到应用的,尤其在数字化营销范畴之内,核心的依赖依据就是描述用户画像的丰富标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将用户的每个具体信息抽象成标签,基于标签运用用户画像的方式了解用户,利用这些标签将用户形象具体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上述基于最简单的用户数据可以分析出来的用户画像信息。2、组成结构用户画像的最核心工作是基于数据采集为用户贴上标签,随着标签的不断丰富用户的画像也会越来越清晰,最终达到了解甚至理解用户的能力。在实际的用户画像体系中,对于标签的分类分级远远不止这么简单,更加的细致和精确:基础属性:性别,年龄,消费能力,职业等;行为属性:活跃度,浏览,点击查看,不感兴趣;现实场景:经常进入的商圈,电影院,景区等;兴趣描述:购物,影视,音乐,游戏,读书等定制化:通过机器分析,基于某些标签组合判定;通过用户产生的多种场景数据,去分析或者推测用户的并信息标签化,可视化的描述出来,通过用户画像,产品能自动化的深入理解用户并服务用户,例如很多信息流的应用,会根据用户的阅读内容自动判断推送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3、画像的价值在用户量大业务复杂的公司,都会花很高的成本构建用户画像体系,在各个业务线上采集数据做分析,不断深入的了解用户才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多样化的运营策略。用户引流通过现有用户的画像分析,在相关DMP广告平台做投放,重点推荐其平台上具有相关类似标签的用户,为产品做用户引流,这里也是相似用户快速扩量的概念类似。新用户冷启动快速分析新注册用户可能偏向的属性和兴趣偏好,实现服务快速精准推荐,例如用户注册地所在区域,可以通过该区域用户的通用标签推测该新用户的特征。精准或个性化服务这里就是根据丰富的用户画像分析,理解用户并提供精准服务或个性化服务。提供好的服务自然能做到用户的深度沉淀。多场景识别这里场景相对偏复杂,通过一个案例描述,例如在某个平台用手机号A注册,之后该手机号A丢失,换用手机号B之后,通过相关行为去理解用户是否手机号A的用户,也可以根据同个手机序列识别不同用户或者多个手机序列识别相同用户。沉默用户唤醒基于精细化的标签和多个场景数据,对用户的沉默程度做快速识别,基于画像分析制定运营策略进行激活召回减少用户流失。二、人群分析每次开发用户群分析的案例,脑海都能响起一段话:独生子女,傲娇,温室花朵,冷漠自私,精致利己,想法清奇,个性张扬,缺乏团队意识,非主流,垮掉。之前几年这是很多长辈或者社会对90这代人贴的标签,也有很多是90自我嘲讽的标签,作为90后的一员我对这份画像还是挺满意的…上述就是典型的人群画像分析的非典型案例,实际上最近几年对90人群分析报告已经非常多而且准确,很多数据公司都会从:社会属性、消费能力、游戏爱好、宠物、网络应用等多个热门领域做深度分析。分析人群画像可以在商业应用中产生非常高的价值。三、深度应用1、商圈分析首先基于商圈区域圈用户群,这里很好理解用户在某个商圈内产生数据,依次获取用户相关标签做该商圈内用户画像分析。其次分析商圈本身服务,例如美食领域人流、娱乐领域人流、购物领域人流等,对比不同商圈为商业圈的运营提供策略。通过综合商圈分析获取的画像,对商圈的构成、特点和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即服务于企业合理选择店址,也服务商圈精准引入丰富的品牌店铺。2、行业分析行业分析画像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报告,通常会考量:用户体量、人群特征、技术、营收规模、竞争力、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市场饱和度等多个要素。不同的角度看行业分析也是不同的概念,例如从行业产品角度看:基于行业分析判断是否要做、如何做、如何做好、明确产品方向和运营策略等问题;从投行领域看则判断新产品是否值得投资有没有稳定高回报,风险控制等。通过多个场景下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在应用到产品的众多业务场景,进行商业化运营和管理,产生更高的价值。

冰瞬

QQ读取用户浏览器记录:大数据时代下的“分配不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逛完淘宝,打开QQ就收到才放进购物车的洗面奶的广告;百度一下自己关心的那支股票,在QQ上就收到相关的推送?如果有,那这几天发生的新闻或许可以解开你的疑惑——昨天,有网友发现,电脑上的QQ会读取谷歌浏览器的记录;随后更有网友追踪发现,QQ试图读取的,是电脑里几乎所有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并且该行为已经持续了一年半。该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腾讯迅速下场回应,但网友们并不买账。腾讯称,读取的数据只为判断是否恶意登录,数据不上传不储存。而网友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质疑:其一,判断是否为恶意登录,应该在登录时进行,为什么在登录后十分钟才进行检测?其二,火绒安全实验室阻拦时发现,QQ检测的关键词是淘宝、京东、炒股、融资。判断是否为恶意登录,为什么要检测这些关键词?其三,就算是为了判断恶意登录,该行为是否经过了用户的同意?目前,腾讯对这些问题没有进一步回答。近两年,舆论对大数据的关注,其重心渐渐从“隐私”转向“价值”。在互联网出现时,学者、文化人担心的是互联网会成为一种监视工具,人们在网络上无所遁形。这次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却进一步意识到,之所以腾讯要检索淘宝、京东这些关键词,是因为可以用其描摹每个用户的画像,达到精准投放广告的目的。凑巧,前段时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刚批评微信利用用户数据投放个性化广告,广告关闭流程繁琐。监视是无形的,隐私感不强的人或许没有意识;但广告跟踪是有形的,越来越多人发现,自己被推送的广告,与自己在其他地方的操作相关联。数据是新型的生产资料,用户创造了数据,最后利润却流到平台和公司手里,这一点如今越来越惹人注意。是什么导致了数据价值的“分配不均”?笔者认为,数据本身的特性是重要原因。首先,数据分表层数据和深层数据。表层数据是看得见的,如微博的发言,通过搜索就能获得,但深层数据是看不见的,如我们的浏览历史,只有少数人才能挖掘和拥有。互联网上漂浮着海量的数据,看似公平地供所有人取用,实际上个体与数据巨头对数据的享有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我们能享受QQ上各种资讯服务,但却没有办法像QQ一样挖掘自己在各个地方留下的痕迹,包括我们每一次的点赞、转发、购买,甚至是每一次点击,在某一页面上停留了多少秒,拼错的单词等等。这些数据看起来琐碎而且转瞬即逝,却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辅以我们被读取的浏览记录和注册QQ时提供的性别、年龄,QQ甚至能比我们更清楚自己身上的弱点和喜好。其次是数据的再利用性。数据不像物质能源,使用完之后就会消耗,它永远能被再次利用。维克托·迈尔·施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举了个例子,比QQ规模更大的社交软件Facebook,除了能对用户进行个性化广告推送,还曾打算与某一信贷公司合作开发一种以Facebook社交图谱为依据的信用评分系统。该公司一项内部研究显示,个人会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和其朋友会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呈正相关,那公司就可以根据用户朋友的信用值决定对他发放的贷款额度,优化投资策略,这对Facebook和该公司有极大的商业价值。施恩伯格总结道,“数据的价值是它所有潜在用途的总和”,但这种价值只有拥有专业数据分析机构的数据巨头才能享有,普通人无法掌握深层数据,遑论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占有的不平等,数据使用的不平等,导致了大数据时代下的“分配不均”。要想解决这一局面,不能只要求个体增强隐私意识,而要社会各界共同“亮剑”。目前,国家除了反垄断加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还开启了对数字税的研究,对数据的定价、数据的所有权研究都被提上日程。在法律设计上,需要优化隐私保护模式,增强数据使用者的责任。企业方面,则需要真正做到尊重用户的隐私,不越过用户授予的数据访问范围,更不能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条件下擅自收集用户数据。文/何煦阳(湖南师范大学)

情人节

上瘾模型:教你打造一款真正让用户上瘾的产品

据统计,79%的智能手机用户会在早晨起床后的15分钟内翻看手机。 更离谱的是,有1/3的美国人声称,他们宁肯放弃性生活,也不愿丢下自己的手机。某大学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每天平均要看34次手机。 然而,业内人士给出的相关数据却高得多,将近150次。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上瘾了。 面对手边的科技产品,我们就算没有上瘾,也至少已经患上了强迫症。我们迫不及待地查看短信通知,访问YouTube、Facebook或Twitter,原本只打算看上几分钟,一个小时后却发现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翻页。这种欲望有可能伴随了我们一整天,只不过很少被觉察到罢了。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界定,所谓习惯,就是一种“在情境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举动。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 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设计了。凭借电子屏幕上区区几个编码字符就能影响用户的习惯、控制用户的思维,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的?是什么因素让人们对这些产品欲罢不能? 让用户养成习惯、产生依赖性,其实是很多产品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由于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东西层出不穷,企业会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用户心中的一席之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仅凭占有庞大的客户群并不足以构成竞争优势。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强弱才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关键。若想使用户成为其产品的忠实拥趸,企业就不仅要了解用户为什么选择它,还应该知道人们为什么对它爱不释手。 面对这一事实,有些公司才刚刚醒悟,而另一些公司则早已做出了回应。它们深谙设计之道,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培养用户习惯的公司并不依赖于费用高昂的营销策划,而是将产品设计与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情感状态紧密相连。 如果你心烦意乱时第一时间就想到Twitter,那说明习惯已经起了作用。一阵强烈的孤独感袭来,你还没来得及做出理性思考,就已经开始在Facebook上寻找情感慰藉。一道难题摆在眼前,你还没顾得上开动自己的大脑,就已经开始在Google上搜索答案。每每占据上风的,总是那些最先出现在你脑海中的选项。为什么产品能影响人们的习惯?答案很简单,是产品造就了习惯。我钻研了产品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甚至导致一些人患上强迫症的。我很想知道,这些公司是怎样设计了用户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让人们对某种体验难以割舍的神秘力量,是否也能被用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的开发?在此期间,我也尝试从学术角度切入,学习消费者心理学、人机互动和行为经济学。多年的研究心血和实战经验最终帮助我创建了这套“上瘾模型”——一个供各大公司开发习惯养成类产品的四阶段模型。通过这个让用户对产品欲罢不能的连续循环模型,公司无须花费巨额广告费用,也不必发动强大的信息攻势,就能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依赖上你的产品,成为这一产品忠实的回头客。上瘾模型分为四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利用这个模型将是你推动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上瘾模型的各个阶段,供大家在设计产品或服务时参照。通过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若干关键特征,你以更快速度设计出优秀产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一)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新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平台,而“触发”就是促使你做出行为改变的底基。 请回想一下你的生活,问问自己,每天早晨是什么把你从梦中唤醒?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去刷牙?又是什么原因让你打开了这本书? 有些触发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早晨叫醒你的闹钟;也有些触发非常地隐晦,比如对我们的日常行为产生明显影响的潜意识。触发可以激活某种行为,无论我们能否觉察,是触发促使我们付诸行动。触发分为两种: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外部触发外部触发通过将信息渗透在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引导他们采取下一步行动。通过发出行动召唤来暗示用户,这是打造习惯养成类技术的第一步。我们身边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充当行动召唤。外部触发通常都潜藏在信息中,这些信息会告诉用户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外部触发会把下一个行动步骤清楚地传达给用户。可供企业使用的外部触发有4种类型:(1)付费型触发:做广告或是通过搜索引擎做推广都属于常见的付费型触发,企业借助这种途径来吸引用户的眼球并触发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付费型触发能够有效地拉拢用户,但是代价不菲。企业可以使用付费型触发,但是最好不要长期依赖它。(2)回馈型触发:回馈型触发不需要你花钱,因为它靠的不是钱,而是你在公关和媒体领域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正面的媒体报道,热门的网络短片,以及应用商店的重点推介,这些都是让你的产品获取用户关注的有效手段。由此出现的销量和点击量的飙升很容易使企业盲目乐观,认为这就算大功告成,实则不然。回馈型触发所引发的用户关注往往是昙花一现。要想利用回馈型触发维持用户的兴趣,企业必须让自己的产品永远置于聚光灯下,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又前景莫测的任务。(3)人际型触发:熟人之间的相互推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外部触发。无论是电子邀请函,还是Facebook上标注的“喜欢”,或者是老套的口碑相传,这些来自朋友或家人的推荐往往是科技传播的核心推动力。人际型触发可以引发企业经营者和投资人所渴望的“病毒式增长”,有时是因为人们总是愿意把自己心仪的产品和大家分享。(4)自主型触发:自主型触发在用户的生活中确确实实占有一席之地。它每天都会持续出现,所以用户最终会选择认可它的存在。 只要用户自己乐意,手机屏幕上的应用程序图标、订阅的新闻简报,或者是应用更新通知等就会出现在他们眼前。只要他们同意接收,这些触发的源头公司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关注。 自主型触发只有在用户已经注册了账户、提交了邮件地址、安装了应用或选择了新闻简报等情况下才会生效,它意味着用户愿意继续与之保持联系。使用外部触发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各种类型的外部触发都只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驱使用户进入上瘾模型并完成余下的循环步骤。当驱动他们经历一整套循环之后,外部触发将不再发挥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武器:内部触发。内部触发内部触发通过用户记忆存储中的各种关联来提醒他们采取下一步行动。当某个产品与你的思想、情感或是原本已有的常规活动发生密切关联时,那一定是内部触发在起作用。外部触发会借助闹钟或是大号的按钮这一类感官刺激来影响用户,内部触发则不同,你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但它会自动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所以说,将内部触发嵌入产品,是消费者技术成功的关键。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内部触发,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诸如厌倦、孤独、沮丧、困惑或者游移不定等情绪常常会让我们体验到轻微的痛苦或愤怒,并使我们几乎在一瞬间就不自觉地采取行动来打压这种情绪。正面情绪同样可以成为内部触发,甚至还会在我们想要摆脱某种不适感时被触发。说到底,产品是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渴望从产品中获得愉悦,说明我们希望借此消解烦闷。愿意将好消息与众人分享,说明我们试图建立并维系各种社交关系。产品设计者的初衷就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消除烦恼,也就是挠挠他们的心头之“痒”。当用户发现这个产品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烦恼时,就会渐渐地与之建立稳固且积极的联系。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产品与用户这二者之间开始形成纽带,就像牡蛎中一层层的珍珠质。久而久之,这种纽带会发展为习惯,因为用户只要受到内部触发的刺激,就会转向这个产品来寻求安慰。感到无聊时,许多人都会想方设法找乐子,会去浏览醒目的新闻头条。压力太大时,人们会更渴望平静,也许会在Pinterest这样的网站上找到寄托。形单影只时,Facebook或者Twitter可以让我们立刻感受到他人的陪伴。 一旦被产品钩住,那用户就不一定只在清晰明确的行动召唤下才会想到这个产品。相反,情绪引发的自动反应会引导我们做出特定的举动。与这些情绪紧密相关的产品慰藉用户的效果立竿见影。当用户在心目中认定某项技术就是解决他情绪问题的良药时,这项技术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无须再依靠外部触发。在内部触发的影响下,有关下一步行动的信息将会作为已知内容存储到用户的记忆库里。 然而,内部触发与产品之间的纽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你需要频繁使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内部触发发展为行动暗示。外部触发可以培养新习惯,而内部触发造就的情感纽带则可以让新用户变成你产品的铁杆粉丝。案例:Instagram中的触发Instagram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每天吸引上万用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设计者洞悉到了用户的内心。对很多人而言,Instagram就像是一个寄托情思与灵感的港湾,他们得以用影像记录生活。很多人的使用习惯始于外部触发——朋友的推荐,在经过几周的体验之后,便成了固定用户。每抓拍下一个画面,他们都会把它分享到Twitter和Facebook的朋友圈里。想一想你初次看到一张用Instagram处理过的图片。它吸引到你了吗?引起你的好奇了吗?它是否促使你也想亲身一试?这些图片就属于人际型外部触发,它们会唤起你的注意,诱使你安装并使用这个应用。当然了,这些出现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图片并不是Instagram招揽新用户所使用的唯一的外部触发。媒体、博客或者苹果应用商店中的特色推荐栏也是人们了解这款应用的重要渠道,而这些都属于回馈型触发。一旦你下载安装了Instagram,自主型外部触发就将发挥作用。用户手机屏幕上的应用图标,以及朋友圈里的图片更新,都将召唤你重新打开这款应用。随着你使用次数的增多,Instagram会与你的内部触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大部分用户对应用的使用将从偶尔为之演变为必不可少。正是因为人们担心某个宝贵时刻会一去不复返,所以才会感觉到压力如山。这种负面情绪构成的内部触发会促使人们借助这个应用来捕捉光影,以缓解他们内心的痛苦。在用户持续体验这项服务的过程中,新的内部触发会逐渐形成。Instagram不仅具备相机的功能,还为用户搭建了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借助它,用户可以通过和其他人建立联系来排遣无聊,分享图片,互开善意的轻松玩笑。 与很多社交网络一样,Instagram还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交控”的症状。它与用户的内部触发之间联系密切,而用户新的使用习惯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逐步形成。(二)行动 :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可以提示用户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付诸行动,触发就未能生效。要想让用户动起来,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别忘了,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几乎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一种行为的复杂程度越低,无论是体力上的还是脑力上的,被人们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行动 vs 不作为既然只有让用户动起来才有可能塑造他们的使用习惯,那么设计者该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有没有一个现成的行为公式来指导他们的设计思路?答案是:有。很多理论已经就人类行为受何种力量驱动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斯坦福大学说服技术研究实验室的主任福格博士构建了模型。借助这套模型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福格认为,要使人们行动起来,三个要素必不可少。第一,充分的动机;第二,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第三,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福格行为模型可以用公式来呈现,即B=MAT。B代表行为,M代表动机,A代表能力,T代表触发。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 否则,人们将无法跨过“行动线”,也就是说,不会实施某种行为。让我们借助福格曾经引用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该模型的原理。设想一个场景:你的手机响了,而你却没有接,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手机放在包里,你一时间没找到。这个时候,你没有能力接电话,导致行动受阻。换句话说,你的能力被限制住了。 也许你以为对方是电话推销员,不想接听。动机不足导致你对来电置若罔闻。 也可能来电很重要,你也够得着手机,但是手机铃声被设置为静音了。这个时候,就算你有强烈的动机,并且能轻易接通电话,但还是没接上,因为你压根儿就没听见手机响。这就意味着,触发没有出现。关于触发,我们已经在前文中做了详尽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福格行为模型,来深入探悉另外两个要素:动机和能力。动机触发提醒你采取行动,而动机则决定你是否愿意采取行动。爱德华·德西博士是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自我决定论”的开创者,他对动机的定义是:行动时拥有的热情。福格博士认为,能够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核心动机不外乎三种。 第一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第二种,追求希望,逃避恐惧;第三种,追求认同,逃避排斥。他指出,所有人的行动都受到这三组核心动机的影响,每一组中的两个要素就像是杠杆的两端,其上下摆动的幅度会导致人们做出某种举动的可能性相应地增加或者减少。能力在(Something Really New: Three Simple Steps to Creating Truly Innovative Procts)一书中,作者丹尼斯·豪普特利将产品的创新过程分解成了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了解人们使用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原因。接下来,列举出用户使用该产品时的必经环节。最后一步,在明确整个过程的所有环节之后,开始做减法,把无关环节全部删除,直至将使用过程简化到极致。如此看来,凡是能够让用户以最简便的方式享用到的产品或服务,一定是用户使用率最高的。在豪普特利看来,越简单的东西越受欢迎。几十年前,拨号上网技术被奉为神明。大家打开台式机后,在键盘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伴随着调制解调器发出的滋滋啦啦的声音等待连接信号。半分钟甚至一分钟过后,网络才会接上。在当时,查收邮件或者浏览网页的速度按今天的标准来看慢得离谱,但由于网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捷性,所以这项技术受到了数百万互联网忠实用户的力挺。当然,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能耐住性子等待拨号上网了,因为大家已经对随时随地高速接入网络的服务习以为常。电子邮件如今可即时接收,图片、音乐、视频还有文档,更别说网络上免费的海量资源,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被下载到联网的任何设备上。这种进步验证了豪普特利的观点:当你使用某个产品时所需花费的步骤能被缩减或是优化时,用户使用它的频率就会增加。网络发展历程表明,任务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完成这一任务的可能性。要想成功地简化某个产品,我们就必须为用户的使用过程扫清障碍。只有当用户有可能完成某一具体行为,他才会具备福格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核心要素——能力。福格总结了简洁性所包含的6个元素 ,即影响任务难易程度的6个要素,它们是:时间——完成这项活动所需的时间。金钱——从事这项活动所需的经济投入。体力——完成这项活动所需消耗的体力。脑力——从事这项活动所需消耗的脑力。社会偏差——他人对该项活动的接受度。非常规性——按照福格的定义,“该项活动与常规活动之间的匹配程度或矛盾程度”。福格建议,为了增加用户实施某个行为的可能性,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关注用户最缺乏什么。也就是说,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用户完成这一活动。用户究竟是时间不够,还是经济实力欠缺?是忙碌一天之后不想再动脑筋,还是产品太难操作?是这个产品与他们所处的社交环境格格不入,还是它太逾越常规,以至让人难以接受?这些因素会因人因时而异,所以设计者应该问问自己,“哪一个因素能够让我的用户继续下一个步骤”?将简化使用过程作为设计宗旨,这有助于减少摩擦,消除障碍,推动用户跨越福格所谓的“行动线”,采取下一步行动。在上瘾模型的行动阶段,福格的6个“简单”元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技术,看看它是否能使用户在期待惊喜的同时以最简单的方式实施当前步骤。这个步骤越简单,用户实施它并且成功进入上瘾模型下一阶段的可能性就越大。下面,我将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请大家来看看这些已经取得成功的公司是如何推动用户快速进入上瘾模型的下一阶段的。注册Facebook账号。在过去,注册成为软件用户或网站用户需要若干个步骤。首先,用户得按照提示输入邮箱地址,设置密码,然后提交姓名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这样的烦琐步骤会给用户的注册过程带来不小的麻烦。对使用移动设备的人而言,这种麻烦尤为明显,因为移动设备的屏幕更小,输入字符的速度更慢。然而在今天,只要是浏览网页或是打开应用程序都会看到Facebook注册器的提示。许多公司删除了注册环节的中间步骤,用户只需使用现成的Facebook证书,就可以轻松完成注册。虽然Facebook注册器对于惜时如金的人来说是个宝贝,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它并不一定能简化注册过程。比如说,对于个人信息格外谨慎的人们可能就认为这个注册器没有什么益处,因为它会催生出新的焦虑,会让他们对Facebook这家社交网络界的老大产生信任危机。所以我在此重申一遍,用户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而我们也没有一个包治百病的良方。因此,设计者们应该尽可能广开思路,设想一下用户可能遇到的阻碍。用Twitter按钮来分享信息。人们可以在Twitter上分享文章、视频、图片,以及其他一些他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内容。据统计,25%的推文都包含网址链接。鉴于此,Twitter公司希望能最大限度地简化用户转发推文时附上链接的过程。为了达成这个目标,Twitter公司为第三方网站设置了一个可嵌入式按钮,用户只需在浏览网页时点击这个按钮,就能轻松将它链接到自己的Twitter上。在此,外部触发为我们打开了预先设置好的信息,减少了组织推文的麻烦,简简单单的一个步骤就完成了分享。和Pinterest一起滚动。如何才能让人们更轻松地浏览网页?Pinerest推行的办法是“无限制滚动”。在过去,人们浏览网页时需要点击翻页并且等候稍许才能进入下一页,然而Pinterest打破了这个惯例。无论何时,只要用户已经浏览到页面的底端,下一页的内容就会自动加载上来,用户可以一口气不停歇地向下滚动图标来浏览信息和图片。上述例子进一步证明,简单的操作更容易让用户为你的产品付诸行动。动机和能力——你该先解决哪一个?找到了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触发,明确了何种行动应该变成人们的习惯,你接下来应该关注的,就是提高人们的动机和能力,以此来推动他们付诸实践。但是,你应该先解决哪一个方面?动机还是能力?哪一种选择才更对得起你付出的时间和金钱?答案始终是:先解决能力问题。当然,要想使单个的用户行为成为现实,B=MAT这一公式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少。没有明确的触发和强烈的动机,用户行为就不可能发生。但对于技术公司来说,是否能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往往取决于能否提高产品使用的简易度。实际情况是,增强用户的使用动机往往耗时又费钱。访问网站的人们很少会去看上面的网站指南。他们的注意力会即刻分散到数个任务上去,根本没有耐心从那些解释性文字中了解自己为什么应该进入这个网站,以及怎样使用这个网站。相反,你应该简化操作过程,推动他们进行实践,这远比强化他们的动机、吊足他们的胃口要管用得多。要赢得人心,你首先得让自己的产品便捷易操作,让用户能够轻松驾驭。(三)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人们使用某个产品,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某种需要。在前文中我们说过,如果产品的操作步骤简单易行,那么人们会更乐意亲身一试。但是,要想让用户试过之后还念念不忘,那就要看产品是不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只有当用户开始依赖某个产品,并且把这个产品当作满足某种需求的不二之选时,他们与产品之间才能形成紧密的关联。上瘾模型的第三个阶段叫作“多变的酬赏”。在这一阶段,你的产品会因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使用欲。这种带给人们满足感的“酬赏”,或称“多变的酬赏”,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了弄清这一点,让我们先对人类大脑来一次深度探秘。酬赏心理学家斯金纳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过一项研究,试图了解多变性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斯金纳先是将鸽子放入装有操纵杆的笼子里,只要压动操纵杆,鸽子就能得到一个小球状的食物。和奥尔兹与米尔纳实验中的老鼠一样,鸽子很快就发现,压动操纵杆和获得食物这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实验的第二阶段,斯金纳做了一点儿小小的变动。这一次,鸽子压动操纵杆后不再是每次都得到食物,而是变为间隔性获取。也就是说,有时能得到,有时得不到。斯金纳发现,当鸽子只能间隔性地得到食物时,它压动操纵杆的次数明显增加了。多变性的介入使得它更加频繁地去做这个动作。斯金纳的鸽子实验形象地解释了驱动人类行为的原因。最新的研究也证明,多变性会使大脑中的伏隔核更加活跃,并且会提升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含量,促使我们对酬赏产生迫切的渴望。 研究测试表明,当赌博者赢了钱,或是异性恋男性看到美女的图片时,大脑伏隔核中的多巴胺含量会上升。我们能够在各种具备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中找到多变的酬赏。在它们的召唤下,我们会查看邮件,浏览网页,或是逛名品折扣店。多变的酬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那些让我们欲罢不能的习惯养成类产品或多或少都利用了这几类酬赏。(1)社交酬赏所谓社交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获取的人际奖励。人类是社会化的物种,彼此依存。社交酬赏,抑或说部落酬赏,源自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了让自己觉得被接纳、被认同、受重视、受喜爱,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调试以获得酬赏。这世上之所以存在大大小小的机构和组织,是因为人们能够借助它来巩固自己的社交关系。人们参加民间组织、宗教团体,或是观看体育赛事和电视节目,无不是期望从中寻找一种社交联结感,这种需要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支配时间的方式。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才会受到大众如此热情的追捧。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等网站为数以亿计用户提供的服务中,就包含了花样翻新的社交酬赏。人们通过发帖子,写推文,来期待属于自己的那份社交认同。社交酬赏会让用户念念不忘,并期待更多。以下举一个涉及社交酬赏的实例。Facebook。在Facebook,用户可以体验到五花八门的社交酬赏。只要注册成功,他们就可以看到源源不断的分享内容,查看评价,关注众人交口称赞的东西。用户无法预知下一次访问网站时会看到些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登录。变化不定的内容驱使一些用户在信息流中不停地搜索新鲜内容,而对于内容提供者来说,他们的酬赏来自别人的点“赞”。点“赞”和发表评论是对这些内容提供者最好的肯定,正是在这种酬赏的激励下,他们才会继续写下去。(2)猎物酬赏所谓猎物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获得的具体资源或信息。对具体物品,比如对食物和生活必备品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只不过在现代社会,有钱就能买到食物,更甚者,信息也能转化为钱,所以食物不再是我们猎取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一些东西。 早在电脑问世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从猎物身上获取酬赏。但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数不清的事例都与“猎物酬赏”心理有关。人们追逐资源,追逐信息,其执着程度不亚于追逐猎物的桑人猎手。下面举一个能诠释这一心理的实例:Pinterest:Pinterest是一家面向全世界、以每月新增5000万用户的惊人速度快速增长的网络公司。Pinterest也有信息流业务,只不过它的信息全都是图片。 网站上融汇了色彩丰富的各种图片,就像是虚拟世界中的一个大拼盘。这些图片由用户群负责选取和把关,每一张都引人入胜。 网站上的内容会随时更新,因此Pinterest的用户很难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看到些什么。为了保持他们的好奇心,网站设计者想到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用户在翻页时,下一页的图片会被截成两半,要想看到另一半,你就必须继续浏览。露出冰山一角的图片就像是一个诱饵,召唤着好奇心大发的人们。为了满足这份好奇,大家会继续滑动翻页,一睹神秘图片的全貌。随着越来越多的图片被加载,人们的这趟逐猎之旅将无休止地持续下去。(3)自我酬赏所谓自我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体验到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终结感。在目标驱动下,我们会去克服障碍,即便仅仅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带来满足感。很多时候,完成任务的强烈渴望是促使人们继续某种行为的主要因素。 令人惊讶的是,就算人们表现得气定神闲,内心的这种渴望却从未止息。比如说拼图游戏爱好者。他们会为了完成一个桌面拼图而伤脑筋,甚至爆粗口。他们从拼图游戏中获得的唯一回报就是完成的满足感,寻找拼图的艰辛过程本身是他们着迷的根源。下面举一个有助于理解自我酬赏例子:Codecademy:学习编程绝对是一件苦差事。在编写出真正有效的代码之前,一个软件工程师即便不用上几年,也至少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去埋头苦学编程技巧。很多尝试编写软件的人一开始可能会信心十足,但最终往往是不了了之,因为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这个过程实在是乏味至极。 提供编程指导的网站Codecademy独树一帜,给这个乏味的过程添加了一些趣味性和奖赏。这个网站提供手把手的教学,能够让用户学会制作网页、动画,甚至是编写网络游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员要掌握编程技巧,必须得写完一整套程序,而Codecademy网站以交互模式开展的教学可以为学员编程的每一个步骤提供及时的反馈。在这里,学员只需启动纠错功能,就可以知道自己当前所写的编码是否有误。获取新知的过程难免出错,而这,恰恰是Codecademy胜出的秘诀。用户在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时,未解的难题就像是游戏中的关卡,吸引着他们迎接挑战,赢得犒赏。在难题面前,学习者有时候会赢,有时候会输。但是,随着能力逐级提高,他们最终会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Codecademy针对不同学习阶段提供的这种即时反馈正是对自我的一种酬赏,它把学习编程的艰难过程转化成了让人渴望迎接的挑战。你该提供哪一种酬赏?从根本上讲,多变的酬赏在吸引用户的同时,必须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那些能够秒杀用户的产品或服务包含的酬赏往往不止一种。在电子邮件业务中,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这三种类型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想想看,是什么原因推动我们在无意识中打开邮件?首先,我们不确定会收到哪些人的邮件。出于礼貌,我们会回信,渴望与他人进行良性的互动(社交酬赏)。同时,我们也会对邮件中的内容充满好奇,想知道是否与自己职业发展的大计有关。查收邮件因而成了我们把握机会或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渠道(猎物酬赏)。最后一点,邮件本身就是一项任务,我们得对它加以筛选、分类和整理。邮件数量会上下波动,这种不确定性会使我们觉得有义务让眼前的邮箱置于自己的操控之中(自我酬赏)。正如斯金纳在50年前提出的,多变的酬赏是产品吸引用户的一个有力工具。洞悉人们为何会对产品形成习惯性依赖,这有助于设计者投其所好地设计产品。但是,仅仅依靠投其所好并不足以使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站稳脚跟。在上瘾模型中,除了反馈回路里的头三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还有最后一个重要步骤,即投入。(四)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忠实用户在上瘾模型的触发阶段,我们已讨论过与适宜的内部触发保持一致的重要性。通过利用外部触发,设计者可推动用户采取下一个目的性行动。在行动阶段,我们已了解到,在期待即时回报的过程中,那些最不起眼儿的微小行动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有关酬赏的一章当中,我们看到,不同的酬赏结果会影响重复性消费。上瘾模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对习惯养成类技术而言非常关键。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改变态度研究显示,一种被称为“投入增加”的心理现象会令我们做出各种怪异可笑的事情。投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不仅会令一些电子游戏迷玩到不省人事,甚至一命呜呼 ,还被用以引导人们为慈善事业做更多贡献 ,甚至曾被用来迫使战俘归顺。 我们所做的各种投入会对我们本身产生强大的影响,并极大地影响我们所做的事情、所购买的产品以及所形成的习惯。 用户对某件产品或某项服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该产品或服务就越重视。事实上,有充分证据表明,用户投入的多寡与其热爱某项事物的程度成正比。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在201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当中,丹·阿雷利、迈克尔·诺顿和丹尼尔·莫孔测量了劳动投入对人们重视事物程度的影响。 结果发现,付出过劳动的人会给自己的折纸作品附加更多的价值。很多企业会利用用户的投入给自己的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其原因仅仅是用户曾为产品付出过努力,对产品投入了自己的劳动。我们总会尽力和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过去的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未来的行动?我们总认为自己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行事,我们的判断不会受到自己过去行为的影响。但事实上,研究表明,我们过去的行为可以清晰准确地预知我们未来的行为。 想想你第一次啜饮啤酒或品尝辛辣食物时的反应,觉得美味吗?应该不太可能。我们的身体对酒精、辣椒素以及使辛辣食物产生热辣感的化合物有一种本能排斥。可是,反复品尝之后,我们会慢慢喜欢上这类口味。看到其他人喜爱这种口味,我们就会多尝上几口,久而久之,我们会渐渐适应这种口味。为避免这种不喜他人之喜的认知失调,我们会慢慢改变自己对过去不喜欢的事物的看法。上面这些趋势影响着我们未来的行为。我们对事物的投入越多,就越有可能认为它有价值,也越有可能和自己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最后,我们会改变自己的喜好以避免发生认知失调。 总之,我们的这类倾向会导致一种被称为“文饰作用”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会令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信念,从心理上进行调适。文饰作用会令我们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即使这些理由是人为编造出来的。导致行为变化的认知变化有助于我们改变对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看法。可是,能令用户不断投入的习惯养成类产品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一款产品如何才能让用户不断接受,直至将使用该产品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呢?点滴投入在一个标准的反馈回路中,给出提示、采取行动和酬赏用户这三大步骤能够改变我们的即时行为。机立即减速的目的。但当涉及如何形成使用产品的习惯的时候,这一循环模式却有所不同。上瘾模型不只是改变过去行为的一套体系,还是一种旨在将用户的问题和设计者的解决方案联系在一起、使用户自发投入的设计模式,比起三步反馈模式,该模式更加复杂。上瘾模型的最后一步是用户投入阶段,该阶段要求用户进行一些小小的投入。该阶段会鼓励用户向系统投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以增加他们使用产品的可能性和完成上瘾模型的可能性。投入阶段与客户对长期酬赏的期待有关,与即时满足无关。 例如,在Twitter上,用户投入的表现形式是跟帖。跟帖不会带来即时回报,也不会颁发星星或徽章对跟帖行为予以肯定。跟帖是对服务的一种投入,这种投入会增加用户今后浏览Twitter的可能性。与行动阶段形成鲜明对照的还有一点,投入阶段会增加摩擦。这无疑打破了产品设计界的传统思维,即一切用户体验都应该越“轻松简单”越好。这种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正如在行动阶段我建议让目的性行为越简单越好。不过,在投入阶段,应该在用户享受过形式多样的酬赏之后再提出让其做一些小小投入的要求,而不是之前。要求用户进行投入的时机至关重要。在用户享受过酬赏之后向其提出投入要求,公司才有机会利用人类行为的核心特征。投入阶段背后的大思路是利用用户的认识,即使用(个人投入)越多,服务越好。就像一段良好的友谊,投入的努力越多,双方受益越多。(1)储存价值。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商品不同,用以运行科技产品的软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我们的需要。为了让使用效果更好,习惯养成类技术会利用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增强体验效果。用户向产品投入的储存价值形式多样,可增加用户今后再次使用该产品的可能性。(2)内容。使用苹果公司音乐软件iTunes的用户只要添加歌曲到自己的收藏中,就会强化自己和该服务之间的联系。播放列表中的歌曲就是一例,该例说明内容可以增加服务的价值。无论是苹果的iTunes,还是该软件的用户都不创建歌曲,尽管如此,用户添加的歌曲内容越多,音乐库就越有价值。将内容和一项服务相结合之后,用户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音乐和iTunes软件做更多事情,还能了解自己的音乐喜好,从而在使用软件过程中更得心应手。随着用户的持续投入,多种苹果设备上就会有更多歌曲可供欣赏。随着用户对网站的个人投入不断增加,要放弃这些服务就会变得更加困难。(3)数据资料。用户生成、收集或创建的信息,例如歌曲、照片或新闻剪报,都是具有储存价值的内容。但有时候,用户是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添加有关自己或自己行为的数据资料对某项服务进行投入。 在商务化社交网站LinkedIn上,用户的在线简历体现了具有储存价值的数据资料概念。每当求职者使用该服务,他们就会按提示添加更多信息。LinkedIn公司发现,用户向网站输入的信息越多,其光顾网站的频率就越高。正如LinkedIn公司早期一位高级产品经理乔希·艾尔曼跟我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让用户输入哪怕一点点信息,他们变成回头客的可能性都会更大。”只要和提供更多的用户数据资料有关,即使点滴努力都会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钓钩,将人们牢牢钓回服务之中。(4)关注者。2013年11月7日早晨,Twitter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彭博电视频道一位新闻评论员说,“创建公司所需要的技术一天之内就能建成” 。事实上,他说的没错。Twitter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只要稍稍掌握一点儿基本的编程技能,任何人都能建立起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一模一样的社交媒体帝国。 事实上,一些公司曾经尝试取代大受欢迎的Twitter。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尝试来自一位对Twitter心怀不满的开发者,此人决定建立一个没有广告的App.net,以替代Twitter,科技行业的许多观察家都认为该产品实际上比Twitter更好。但是,与其他企图复制服务的尝试一样,App.net并没获得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召集人们在Twitter上跟帖,同时聚揽大批关注者,这一服务模式赋予了Twitter巨大的价值,也是牢牢吸引Twitter用户的关键。从该模式的关注者一方来看,Twitter用户对自己关注对象的关注频率越高,该服务提供的有趣内容就越多。用户关注重要人物时的投入会增加产品价值,其投入方式是在自己的推文中展示更多有趣的相关内容。这种投入方式也可为Twitter提供有关用户的大量信息,从而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就Twitter招徕关注者而言,用户拥有的关注者越多,Twitter提供的服务价值就越高。在Twitter上创建内容的用户会努力让尽可能多的人关注这些内容。合法获得新关注者的唯一途径是发送推文,让他人产生兴趣,并由此开始关注推文发送者。因此,要想获得更多关注者,内容创建者必须有所投入,带来更多、更好的推文。根据这一循环模式,对关注对象和关注者而言,使用该服务越频繁,服务价值就越高。对许多用户来说,改换服务意味着放弃自己多年的投入,一切重新开始。对自己辛辛苦苦建起并精心呵护维持的关注群,没有人舍得放弃。(5)信誉。信誉是用户可实际应用于银行的一种价值储存形式。在线市场上,例如eBay、TaskRabbit、Yelp以及Airbnb,评分为负数的用户和那些有着良好信誉的用户所受待遇大不相同。eBay上的卖家对其商品要价几何、TaskRabbit上选择谁来跑腿、哪家餐馆会出现在Yelp搜索结果的最顶部、空中食宿上房间出租价格的高低,所有这一切往往由信誉决定。 在eBay上,买家和卖家都非常重视自己的信誉。eBay会向所有买家和卖家显示用户打出的质量评分,给最活跃的用户颁发徽章,以示他们的可信度。信誉差的卖家会很难和信誉评级高的卖家一争高下。作为一种储蓄价值,信誉可以增加用户使用某种服务的可能性。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信誉会增加用户坚持使用服务的可能性,因为他们已投入大量精力以保持高质量评分。(6)技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使用一项产品是一种投资和储存价值。一旦用户掌握了某种技能,使用服务不仅变得更轻松容易,还会推动用户朝福格行为模式中能力横坐标轴的右侧偏移。正如福格所描述的那样,非常规性是一个简化因素,越熟悉某一行为,用户继续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Adobe Photoshop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专业图形编辑程序,该软件可提供数百种先进功能用于创建和操作图像。起初,学习这一程序很难,但随着用户对产品越来越熟悉——往往花很长时间观看教程演示、阅读操作指南——他们使用产品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丰富,使用效率会越来越高,还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自我酬赏)。然而,对专业设计人员而言不幸的是,用户的这种技能性学习大多无法转化为竞争性应用。一旦用户努力掌握了某项技能,他们就不太可能改弦易辙,转而使用另一竞争性产品。加载下一个触发各种触发因素会将用户拉回产品身边。最终,习惯养成类产品会创建一种和内部触发相关的心理联想。但要形成习惯,用户必须首先经历上瘾模型的多次循环。因此,必须利用外部触发因素将用户再次拉回,开始另一个循环。 习惯养成类技术利用用户过去的行为为今后启动一个外部触发。在投入阶段,用户设置未来触发为公司提供了一个让用户再次参与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几个例子,看看公司在投入阶段怎样帮助用户设置下一个触发。(1)Tinder。2013年中,一家热门的新公司进入了竞争激烈的在线约会市场。该公司的交友应用程序Tinder以其简单的界面迅速俘获了数百万寻找爱情的人的注意力,每天从3.5亿点击者中匹配出350万对爱慕者。 启动移动应用程序并在Facebook上注册之后,用户就可以浏览其他单身用户的个人资料。每一个匹配对象都会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如果对其不感兴趣,就点击左边按钮,如果某个人令你特别心动,就点击右边按钮。如果双方都表示有兴趣,那就配对成功,两个有可能共沐爱河的人可以进行私聊。通过简化分类筛选意中人的过程,Tinder用户每点击一次,加载下一个触发的可能性就越大。点击越多,匹配的成功率就越高,当然,每一次匹配都会向中意的双方推送通知。(2)Snapchat。截至2013年6月,一款广受欢迎的照片共享应用程序Snapchat已拥有500万每日活跃用户,每天发送的照片和视频数量超过2亿。 庞大的规模意味着每一位Snapchat用户每天平均发送40张照片! 用户为何如此痴迷于Snapchat呢?在很大程度上,Snapchat的成功可归因于一个事实,即用户每次使用服务都会加载下一个触发。Snapchat不仅仅是一种共享照片的方式,还是一种类似于发送短信的交流手段,它有一个内置计时器,可根据照片发送者设定的时间使照片在阅览后自动销毁。每当用户发送自拍照、涂鸦照或呆傻照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上瘾模型中的投入阶段。用户发送的每张照片或视频隐含着一个要求回应的提醒,Snapchat界面使回复照片变得异常简单,只需双击原始照片即可。Snapchat的自动销毁功能可以鼓励用户及时回应,用户每发送一条照片信息就会加载下一个触发,这种方式将用户牢牢地吸引进来。编译组出品。

尽见

你的眼睛“出卖”了你——眼动追踪技术应用探索

11月9日至10日,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在旅游学院院楼A537顺利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眼动追踪技术培训活动。本次培训邀请了“中澳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入选者、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刘必强,为大家介绍Tobii Pro Glasses眼动仪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分享了眼动追踪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案例。刘必强博士为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带头人黎耀奇副教授指导的硕士毕业生,在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Tourism Review、《旅游论坛》等期刊上有合作论文发表或录用。来自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的博士后彭菲老师和21名对眼动实验研究法感兴趣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培训,并展开了深入讨论。活动回顾活动伊始,刘必强博士以用户页面浏览行为为切入点,说明了眼动追踪技术在研究用户行为方面的重要性、科学性。图片来源: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pinball-pattern-search-behavior/之后他从人类的视觉行为表现出发,详细讲解了眼动仪的工作原理。眼动仪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使用能锁定眼睛的眼摄像机,通过摄入从人的眼角膜和瞳孔反射的红外线,连续地记录视线变化,从而达到记录分析视线跟踪过程的目的。从文献研究的视角,刘必强博士介绍了常用的眼动指标类型,包括可视化指标(热点图、轨迹图)和量化指标(注视时长、眼跳个数等),总结了目前旅游眼动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营销、旅游地图与旅游空间感知以及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最后以其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刘必强博士着重介绍了室内眼动实验流程、数据收集和分析,并分组进行操作练习。团队成员佩戴眼动仪进行操作练习11月10日中午,刘必强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前往若海餐厅,佩戴眼动仪进行户外眼动数据收集,从兴趣时间、热点区域、兴趣区等结果的分析,实践了如何提取、筛选、导出实验数据,为移动户外眼动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提供经验并夯实基础。刘必强博士还对参训成员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和耐心解答。过程中,团队成员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积极配合实验过程,结合研究领域与刘必强博士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活动总结在为时两天的培训之后,参加培训的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新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思路,而且对眼动追踪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晰了其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方向。培训最后,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负责人何莽进行了总结,对刘必强博士的专业培训和细致讲解表示感谢,提出研究团队需要借用更多自然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增强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和科学性!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合影留念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简介《康养蓝皮书》的调研与编写工作主要由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完成。该团队以全球排名第四的旅游休闲管理学科为依托(据GARS2020),致力于康养学术研究和康养理念传播,在完成了2017年、2018年《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编写与发布的同时,每年举办包括中国康养产业研讨会、康养旅游学术年会在内的系列论坛,是我国企业、政府和高校在康养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自2016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何莽副院长牵头组建团队以来,现已形成50多位科研人员(包括2位教授、7位副教授、13位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和30多位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团队规模。团队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发和维护“中国康养政策数据库”“中国康养企业数据库”“中国康养项目建设库”等多个数据库,承担着中山大学——石柱县康养产业研究平台的共建任务,在宁夏自治区、四川攀枝花、河北张家口、新疆温泉县等地建立研究和实践基地。中山大学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以打造我国康养智库为目标,现正面向全球招聘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博士,以共同致力于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与决策参考。

缩手缩脚

谷歌分析工具教程:一篇教你学会操作Google Analytics

如果要做谷歌SEO优化,你需要使用各种工具来辅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之前给大家介绍了三款免费好用的谷歌优化工具。而这次要给大家带来一个谷歌分析工具——Google Analytics (GA)教程。它被广泛用于谷歌网站流量分析,一尘SEO本篇文章将教会你操作使用 Google Analytics 的主要功能。一、Google Analytics 是什么Google Analytics 简称 GA ,GA 的前身为网络数据分析公司Urchin,在2005年被 Google 收购, 也在同一年推出 Google Analytics ,Google Analytics 免费且强大的网站分析功能让 Google Analytics 成为SEOer和站长们最爱用的工具之一。不管是初学或是资深的SEO人员,Google Analytics 都备受青睐不仅是因为功能俱全而且免费,此外,Google Analytics 操作界面也非常的简单易上手,下面小编将使用一个测试网站给大家演示 Google Analytics 的界面及操作。二、Google analytics 上的4大报表当你在网站上设置好 Google Analytics 的统计代码,GA 便能帮你分析各个网站访客的信息,以及访客在网站上的使用行为,并通过重要的「维度」和「指标」为你分析,提供数据参考建议。此外,你也可以通过报表分析各个渠道导入的流量(如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或是各个页面的访客表现(停留时间、跳出率)等等。想掌握 Google Analytics,必须要了解如何读懂 GA 上的数据。Google Analytics 主要由4个报表的数据组成,分别为目标对象、客户开发、行为及转换,接下来将为你介绍 Google Analytics 的4大报表,是如何协助您进行网站分析的。在开始看 Google analytics 4大报表前,你必须先理解「维度」和「指标」两大概念。虽然报表密密麻麻,数值众多且有不同的分类,但在看报表时掌握两大重点,便能很快理解报表阅读逻辑:1.维度:维度可以理解成分类各项数据的标准或依据(访客语言、地区、到达网页)2.指标:指标可以理解成数值(使用者、新使用者、工作阶段)以目标对象为例,客层是在它下面的一个分类,语言是客层里面的一个分类,zh-cn(简体体中文)又是语言里面的一个分类,而在这个分类中,使用者这个指标的值为92.65%。目标对象(Audience):访客画像目标对象报表有助于了解实际进入网站的访客画像,例如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网站、使用的浏览器、语言、哪个国家、城市等的访客进入了你的网站。了解网站访客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了解进入网站的访客与你的目标客户是否吻合,又或者可以从访客画像中分析出新的目标市场。客户开发(Acquisition):访客来源从目标对象报表可以得知什么样的人进到你的网站,而从客户开发报表则可以知道访客是从哪些渠道进入到你的网站,是从 Facebook、App 或是从搜索引擎等等。这个报表也结合了 Search Console 与 Google Ads ,让使用者可以快速掌握SEO自然流量以及SEM广告投放的成效。由于网站流量来源非常多,可能是从社交媒体连进你的网站,或是直接从搜索引擎进入,下面以 Google Analytics 设置归类,列出几个重要的流量渠道来源:1.外部网站 (Referral):通过其他网站导流至你的网站,由对方网站链接进来的流量就会被归类在外部流量,又称站外流量。举例来说,像是访客通过他人的博客文章链接进入你的网站。2.直接访问 (Direct):访客直接进入你的网站,这样的流量就称之为直接流量,像是在浏览器直接输入网址。基本上只要入站的地点本身没有网址,就称为直接流量,如在 微信 上点击连结进入网站,由于链接位置在 App 或电脑上,会被视为直接流量。3.自然搜索 (Organic):访客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点击自然排名结果进入,这类流量就称之为自然搜索流量。自然搜索流量可以通过SEO优化,让网站在相关的关键词获得高排名,进而有更多的自然流量。4.付费点击 (Paid Search):访客通过SEM关键词广告进入你的网站,这种流量都归类在付费点击。5.社交媒体 (Social):从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进来的流量。行为(Behavior): 访客行为行为图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站/页面是否符合访客需求,它提供了许多重要数据。包括访客从哪些页面进入网站开始浏览、在各页面的停留时间、浏览了哪些页面,以及每个页面的浏览状况等指标。举例来说,若用户进到页面发现网站体验差,无法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那就会直接关闭网站,进而影响网站的跳出率。行为图表有助于了解访客行为,可以帮你找出网站上哪些页面对访客有用,也能知道哪些页面的体验不佳,需要针对某一页面做出对应的优化。转换(Conversion): 网站转化最后一个报表为转换报表,转换报表可以让你清楚地了解,哪个渠道对你网站的转化目标贡献较大,(转化目标可以是让访客留下联络方式、下单、付款等)。要在此报表上显示数据,必须先设定网站的主要转化指标,才能在转换中查看数据,目标的设定方法可参考官方的目标设置。在我们设置好了转化目标之后,Google Analytics便会开始统计。对有在投放SEM广告的市场人员来说,他能从转换报表直接得知达成转化目标的访客从哪些渠道进来的居多。三、Google analytics重要指标介绍工作阶段 (Session ):工作阶段为 GA 最重要的流量指标之一,比起浏览量与使用者,工作阶段直接反映了访客在网站的真实使用情况,但要能掌握工作阶段这个指标,你必须先搞清楚这个指标的运作原理,在这里简单叙述工作阶段这个指标的重点,详细内容可以参阅工作阶段 Session 介绍。工作阶段的定义为一个工作阶段为计算一个访客在网站内所产生的一组互动;一组互动是指使用者在 “工作阶段逾时” 前所做的行为(如点击、浏览),而工作阶段逾时的判定可以看下列示意图。浏览量与不重复浏览量 ( Page Views & Unique Page views ):浏览量一般称为PV,只要使用者浏览网页一次,浏览量(Page View)就会算一次,不管是刷新、关掉页面再回来、跳转到别的页面再回来。不重复浏览量一般称为UV,使用者 (cookie) 在同一次工作阶段 (Session) 下,不管页面看过几次,只会计算一次不重复浏览,不管是刷新、关掉页面再回来、跳转到其他页面再回来,只要在同一 个工作阶段下,只会计算一次。平均浏览时间 (Avg. Time on Page ):访客在页面上的停留时间,也称为平均工作阶段时间长度。跳出率 (Bounce Rate ):工作阶段中(通常为进站后)访客仅浏览单个页面便离开网站的比例。由于 Google Analytics 涉及到较多的名词,更多的专有名词可以参考Google的官方词汇说明!总结以上就是谷歌分析工具 Google Analytics 的基本操作教程,只要看懂了 Google Analytics 的各个数据图表,就等于有了一个免费且强大的SEO顾问。我们完成 Google Analytics 的各种设置之后,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更加了解用户浏览网站的行为、更可以分析各渠道流量来源的表现。要想熟练上手,还需要多加使用。当然这只是谷歌分析工具诸多功能中的冰山一角,这款工具可分析的数据还可以更加详细,而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原创一尘SEO https://www.stseo.com/news/504.html

据轼低头

2018年90后时尚生活形态研究

核心摘要90后成长环境:短视频时代来临,90后为其主要使用人群。随之而来的是社交与电商融合加深,用户购买路径大大缩短,内容+电商的模式受追捧。90后线上时尚资讯浏览偏好:90后在时尚资讯浏览上诉求度更强,更擅长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短视频是他们最青睐的时尚资讯形式,并且更喜欢花时间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APP上。 从时尚内容上看,90后在“明星周边“和”博主街拍“展示出更浓厚的兴趣。90后时尚购物行为:从购买因素看,90后在购买服饰时,更重视产品本身的品质与设计,而在鞋靴、香水美妆等选择上,优质内容推荐成为重要参考依据。90后对时尚消费品的购买更高频,愿意为之买单,时尚消费潜力巨大。其中高端时尚人群从时尚资讯浏览行为来看,专业性需求更强。90后成长环境及时尚态度▌90后成长环境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原住民,逐步成长为消费主力军90后可谓是与中国互联网“同步成长”,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天生使用者,也对互联网环境的改变更加敏锐。随着90后全面进入社会,他们在社交平台、消费平台的话语权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6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即90后们占比最高,达27.9%。▌媒介与资讯环境短视频时代来临,社交与电商融合加深根据艾瑞移动端网络行为监测产品mUserTracker监测数据,截止到2018年11月,短视频的月独立用户(设备)达到7.2亿,其中90后00后月独立用户数达到3.94亿,媒介年轻化特征明显。从网络新闻、博客、微博公众号、电商站内内容,再到短视频,用户获取内容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内容与电商的融合加深,用户购买路径大大缩短,内容+电商的模式受到追捧。▌90后时尚态度和品牌营销方式偏好追求个性化和品质感,更关注自我90后不愿跟风,有自己独特的时尚追求,重视品牌概念与自身个性是否相符,乐意尝试小众品牌,对好物有自己的坚持。同时90后从小接触多元信息并能高效处理,对资讯的获取精准、不盲从,对广告也逐渐呈现出相对客观的态势。对于90后人群,时尚广告吸引因素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都聚焦自身的需求和喜好。90后线上时尚资讯浏览偏好▌90后浏览时尚资讯的诉求和习惯诉求度更强、更擅长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0后获取线上信息广泛、快速且精准。时尚资讯已成为其日常汲取信息套餐的一部分,对自身穿搭、化妆提供参考,甚至直接触发购物行为。▌90后浏览时尚资讯行为逾六成90后每天浏览时尚资讯,浏览行为更高频在时尚资讯获取上,90后展现出高度发达的时尚触觉和热忱,浏览行为更高频、更投入。28.3%的90后每天浏览3次以上时尚资讯,较80后相比,TGI高达122。▌90后对时尚资讯的形式偏好对短视频青睐有加,内容为王短视频以“短、快、潮”的特色和更容易与社交场景融合的属性,成为最受90后喜爱的线上资讯形式。 而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曝光度被稀释,年轻的时尚消费者们对真正“有质量”、“有价值”的资讯内容仍有着旺盛需求。▌90后关注时尚资讯渠道信息来源丰富且多元,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粘性更强对于90后来说,时尚已不仅仅是资讯的一种形式,而是和购物、娱乐、社交等多重维度相互融合,各大平台以多元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来争夺90后的时尚注意力。其中,社交属性更强的微博/微信和短视频APP获得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同时也迎合用户互动和自我表达的诉求。▌90后关注时尚资讯类别资讯升级:不满足于基础时尚类别服饰和鞋靴作为基础类时尚单品,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度。但相比较80后,90后的时尚资讯需求已从基础类升级,他们的时尚注意力进一步转移到进阶性的珠宝腕表、明星、美妆等。▌90后关注时尚资讯内容明星和博主的话语权更大穿搭推荐和护肤心得均获得半数以上90后的关注。相比较80后,他们在“明星周边”和“博主街拍”展示出更浓厚的兴趣。博主模式作为低成本高转化的优质流量方案,其互动性强、生活化、实用性强的特点牢牢吸引90后。同时90后追逐明星相关的时尚资讯,既满足对最新潮流的关注,也迎合了娱乐性。90后时尚购买行为▌时尚消费品购买优质内容对产品购买影响显著服饰作为基础的时尚单品,90后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偏好,因而在购买时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品质与设计。而90后对鞋靴、箱包、香水美妆和珠宝腕表等进阶性时尚产品需求升级,优质内容推荐成为他们购买产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时尚消费品购买频率与花费四成以上90后每周至少购买一次时尚单品时尚消费潜力巨大随着90后消费观念与时尚观念的升级,为追求更好的时尚体验,对时尚单品需求不断增大,约40%的90后每周至少下单一笔。在时尚消费上,90后显示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中高价位时尚消费品购买人群占大多数。美妆品类中,中高档品牌消费者年轻化趋势显著。▌90后高端时尚消费人群专业性需求更强对90后高端时尚消费人群来说,他们在时尚产品与品牌选择上诉求度更强,满足基础时尚资讯要求的同时,追求更专业的平台从而获得更好的时尚体验。在时尚资讯渠道选择上,时尚网站和时尚纸质杂志也很重要。时尚账号的关注上,专业时尚媒体占据主导,迎合了90后高端时尚人群对高品质、专业性的需求。行业案例-以YOKA时尚为例90后人群为YOKA时尚访问的主力军根据艾瑞PC端网络行为监测产品IUserTracker数据显示,YOKA时尚站近半年来平均月度覆盖人群中90后占比为53%,且相比其他时尚网站,90后用户TGI为109,网站年轻化特征更明显。全方位布局,承包90后的时尚生活YOKA时尚多方位布局以满足90后日益增长的时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