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度医院科研工作成果好天气

2020年度医院科研工作成果

2020年,医院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院医务人员同时也尽力做好科研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全院共获院外科研经费2757万元,其中学科建设经费1640万元,课题资助1117万元。医院科研经费投入共计1606.5万元。一、学科建设方面1、获学科建设经费资助情况今年,我院共获学科建设经费资助1640万元,其中自治区卫健委资助480万元,内蒙古医科大学资助1160万元。2、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情况截止目前,先后有血液系统疾病(2个,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感染性疾病(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代谢性疾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4个入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耳鼻咽喉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个核心成员单位;今年医院组织心血管内科三个区、心血管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了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已进入二轮评审)。3、医院科研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今年,医院重点支持建设的临床免疫与风湿免疫病实验室挂牌正式投入运行,该实验室是我区集临床、科研和技术转化为一体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科研中心,是德国欧盟的风湿免疫研究协作中心。投入运行后,可解决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检验难题,填补区内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罕见病的相关检验确诊的空白。2020年医院有3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和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了验收工作。二、科研成果1、获得科技成果情况今年,医院共登记科技成果68项,组织申报省部级科研奖项20 项,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7项。截止目前,今年公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自然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中青年技术创新奖1人;获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截止目前统计,SCI收录论文64篇,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51篇。2、科研项目管理及资助情况今年,我院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74项,获资助院外科研立项139项,科研经费资助1117万元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资助经费240万元;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5项,资助经费339万元;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4项,资助经费100万元;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英才项目3项,资助经费70万元;自治区教育厅项目9项,资助经费34万元;医科大学项目44项,资助经费72项;卫健委推广项目4项,资助经费4万元;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10项,资助经费220万元。今年医院有合作课题8项,资助经费55万元。组织对256项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共有207项课题达到结题要求,同意结题;有49项课题申请延期。今年医院对部分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资助(自治区面上项目、重点学科、教育厅科技领军人才、核医学科),共计投入727.5万元。科技成果推广及专利今年,我院有4项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进行推广,获资助经费4万元;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项目35项,发明专利1项。三、学术交流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派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约150人次。2020年共举办了4次科研项目研究进展及多学科学术交流研讨会,主题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及体会为主。四、科普活动情况今年,我院获批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我们组织参加2020了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医院体检中心、肾内科、呼吸内科制作的科普视频参加比赛,并已通过自治区审核。组织“科技抗疫,创新强国”为主题的2020年内蒙古科技活动周暨全区第二十五届科普活动宣传周系列活动,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研部 肖艳二O二一年一月十二日

谋杀犯

如何做到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呢?

科研项目研究有两种方式,一选择已经立项的科研项目进行继续研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二选择新的研究方向进行立项开始进行科研研究。如何达到科研项目管理精细化呢,就得从项目构思开始进行管理了,比如项目立项。立项流程清晰,相关文件模板设置,从日常工作申报流程上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立项通过后,开展科研活动所需要的课题经费支出,只需要动手选择立项项目即可,减少科研人员重复录入信息,系统将课题名称均罗列清楚勾选课题选项,选择申请人名称,即可完成经费申请。相关明细导入也有格式模板进行指导,减少了反复的信息录入带来的时间浪费。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耗材等信息均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提交采购申请,做到科研项目从申报到立项全流程记录,对科研人员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进行管理,提供课题相关论文参考,系统将自动将相关论文自动同步,为科研人员提供学习。

皇天

科技兴院!建始县人民医院又一重大临床科研项目立项

建始网讯 (通讯员冯家宇康炜秦晓芳) 近日,建始县人民医院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老年病相关生化诊断试剂量值溯源及质量评价研究”子课题“甘胆酸CG与TBA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肝胆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科研项目,经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组批准,成功立项。据了解,以肝癌为首的肝脏系统疾病是我国居民常见死亡疾病,预计到2030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率将呈增长趋势。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肝胆疾病生化指标在提示肝脏损害时存在特异性较差等局限性,该课题的立项,通过收集肝胆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探讨甘胆酸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对于肝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建始县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不断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多项临床科研课题正在实施,主编医学著作32部,发表医学论文400余篇。医院学科建设是决定医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临床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和引领学科发展非常关键,强化临床科研工作,提升临床科研能力,对于推动临床新思路、新技术的提出和延伸,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疗的有力结合,以及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编辑 冉思聪)【来源:建始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公子娇

科研驱动 助推强院发展|德州市人民医院召开2020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与科研项目申报培训动员大会

12月24日,德州市人民医院召开2020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与科研项目申报培训动员大会。据了解,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立项项目,市人民医院3个项目立项,包括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分别是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房洁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教学管理科科长吕涛关于瘢痕类疾病治疗、儿科医生郝萌萌的如何预防极低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会上,医院党委书记程吉东、党委副书记张之营、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医院副院长杨晓帆,分别为房洁、吕涛和郝萌萌颁奖。会议对科研工作进行总结,2020年全院干部职工在院党委的正确带领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院发展。特别是在重点学科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重点专科方面,医院 9个学科获评省级重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科研方面,深入完善科研管理,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科,在加强管理、指导申报、督促提高等各项方面抓牢、抓实、抓细。会上,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副院长刘奇迹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班博教授分别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基础角度看如何申请国家基金》 《以临床队列研究 促进学科发展》为题围绕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材料的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及开展临床科研的重要意义、如何培养临床科研思维等方面做了专业、精彩的现场培训。医院深入完善科研管理,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科,从科研培训、选题设计、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建立起科研档案、监督、考核、奖励、经费等方面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医院加大组织申报力度,院领导亲自督导科研申报,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为科技强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医院新制定了《德州市人民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德州市人民医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德州市人民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德州市人民医院科研成果管理办法(试行)》 《德州市人民医院科研奖励管理办法(试行)》 细化、规范科研管理,努力提高医院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院整体科研水平、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激发科研工作积极性,促进全院科研事业健康发展。2017年,医院博士边奕鑫获得了1项青年基金,实现了医院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零的突破。2020年, 3项目成功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了医院建院以来的第一次科研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外,今年医院还荣获市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荣获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61项,其中一等奖24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7项。“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加快科研工作步伐,有效弥补科研短板,推进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战略。医院将充分培养科研学术土壤,打牢科研工作根基,充分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严格落实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奖励激励作用,努力开创医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学科、科研工作双进步,助推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德州人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宝贵说。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记者、编辑|滕璐 唐志梅通讯员|高洁 任霄

富豪榜

市卫生健康委专家解读《重庆市中医药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珩 实习生 王玉英)8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市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了《重庆市中医药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9月4日实施,其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允许项目负责人可根据项目需要自主组建科研团队,激发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据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综合处处长廖惠萍介绍,《办法》所称项目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重庆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以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诊疗水平为目标开展的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办法》将使中医药科研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权责更加清晰,从而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廖惠萍说,《办法》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项目负责人可根据项目需要,按规定自主组建科研团队,并可以结合项目实施进展做出相应调整,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按照《办法》规定,我市将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实行科研诚信分类分级管理,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科技咨询专家、第三方机构等项目管理与实施责任主体的不端与失信行为进行科研诚信记录,根据具体情况在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限制其申请财政科技发展资金;严重失信的,实行联合惩戒,并依法依规终身追责。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守正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科研平台建设上,争取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3个,获国家3亿元支持;争取国家中医药循证能力、中医康复能力建设项目获632万元支持;新增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学科17个;在科技项目上,获中医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科技部中医药专项6个,开展9个中医药优势病种研究,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400余项,获研究经费2.36亿元。与此同时,中医药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近年来我市累计开展成果转化24项,转化金额61072万元;开展技术服务238项,实现服务收入5195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达25亿元。【来源:重庆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北极圈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2月25日下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召开2021年学术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对申报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进行遴选、审核。会议由朱茂灵院长主持,各申报科研课题负责人、学术管理委员及科教科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朱茂灵强调,要抓好科研项目的管理,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落实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科研项目推进过程中科教科要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安全实施。院内有条件的学科,要以临床需要为出发点,以成功立项的科研为榜样,争取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有所突破。随后,各课题项目负责人就研究内容、立项依据、创新思路、技术路线、经费预算等依次进行PPT汇报。汇报结束后,学术管理委员会成员对申报《瘢痕子宫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指数增长对分娩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生物标志物早期识别早产儿脑损伤的可行性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和孕妇分娩结局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等科研项目的人员技术条件、开展设备条件、项目开展的安全性等进行审查及表决,确保研究方案和申报课题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后,会议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讨论,最终确定申报科研项目26项。医院一直将科技强院作为医院发展战略,强管理、投资金、兴人才、促内涵,创新带动医院科研全面发展。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各种与科研相关的奖惩机制,修改完善科研奖惩办法,对科研配套经费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此次科研课题申报,各相关科室人员高度重视,积极申报,氛围浓重,顺利通过院内审查的26项科研项目涵盖了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医疗医技四大部,对提升医院的科研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马聆桦)【来源: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所死不同

临汾市中心医院举办“科研项目申报、选题、结题”专题讲座

为加强医院科研管理,提升医院科研水平,9月4日下午,临汾市中心医院举办“科研项目申报、选题、结题”专题讲座,特邀山西省医院协会秘书长李育民教授莅临授课。讲座由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范甲卯主持,全院90余名医务人员现场聆听讲座。李育民教授授课李育民教授从科研项目申报范围、医学科研选题中应注意的问题、标书的撰写及项目申请和科研项目申报、结题、报奖程序等七个方面对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并对大家在科研申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清晰的解答。讲座让大家进一步熟悉了科研项目的申报、选题、结题的流程和技巧,对今后申报科研项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临汾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范甲卯主持会议范甲卯表示,李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具体,让我们受益匪浅。科研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对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他要求全院各级医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扎实立足岗位,主动创新创造,积极申报和参与医院科研项目,为医院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发展贡献力量。讲座现场

還归

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不再难 科研之友宇凡软件来帮忙

南京宇凡软件作为项目型组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组织性知识的搭建提供全面支撑,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控平台,支持多级项目进度管控机制,将灵活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作为项目成本监控的有效利器,助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高办公效率;该系统以项目为核心,以科研课题为主线,打造从课题申报、合同评审、项目跟踪,中期检查、实施进度、项目变更、结题、验收以及课题后评价到科研成果登记的链条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项目的精细化管控,从而提高单位科研能力及做事效率,最终实现项目的全方位掌控的目标;科研成果以及科研项目的验收时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系统实现了对科研成果的登记、知识产权等技术成果全面的管理,以及对优秀成果的表彰和奖励。为科研院所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宇凡特研发如下科研项目管理平台:科研项目管理平台框架系统价值个性化门户采用角色视角进行设计,工作台覆盖核心工作内容,简洁明了。宇凡项目管理工作台,针对科研院所项目管理现状,设立不同角色系统用户, 登录后的系统界面与身份角色相匹配,工作界面风格也不相同,随时调用核心工作内容,并配备快捷通道等各项功能按钮,大方明了,直观简捷。同时,各角色门户界面,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满足用户对门户界面的个性化设置需求,根据各个使用习惯的不同,实现最优配置,实现以人为本,服务科研的产品理念。

黑美人

加快健全科研项目管理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科技体制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但仍存在有些改革举措落实不到位、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尚未完全确立、整体效率需要提高等问题。”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永新光学(603297)董事长曹其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加速演进,推动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和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主要创新国家都在加快调整重构科研组织体系,建立适应新兴学科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架构,力求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加快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曹其东建议,加强项目管理中的专家督导机制;减少项目评审的流程环节;减少项目评审中的专家影响;建立优秀项目优秀团队绿色通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要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在国家提倡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方针指导下,很多科研项目特别是针对产业化的开发研究项目都由企业主导。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系列关键环节的规范化运作对企业来说是个新课题。目前,国家级的重大科技专项都有专家组全过程的督导,确实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引领的作用。曹其东建议,在省、市、区级的项目中,也引入专家组的督导机制,深化科研项目规范化管理进程,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曹其东在履职调研过程中发现,科研项目从立项、申报、评审、公示、实施、考核、验收,时间长,环节多,科研人员要用大量时间准备资料。对此,曹其东建议,针对不同的科技项目,特别是企业牵头的开发应用项目,以结果导向优化项目评审流程,精简各类报表、精简信息材料、精简过程检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权,为项目和企业节本增效。关于减少项目评审中的专家影响,曹其东建议,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实现科技项目申报、评审、公示、监督的公开公平公正。深入排查项目评审各环节风险点,强化集体决策,杜绝权力任性和自由裁量权,实现“科技立项不求人”。“科技项目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研究,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曹其东建议,建立“十三五”项目成绩册,设立优秀项目优秀团队定向机制,指定项目资源向优质单位倾斜。在“十三五”期间科技项目完成得好的、有继续研究方向的项目中,评选出3%-5%的优秀单位,作为“十四五”科技项目的指定单位或优先单位,给予滚动支持,让有限的研发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使项目的成功率更高。原文转自:证券时报电子报

不入则止

利川市人民医院获两项省级科研立项

恩施日报讯 (通讯员吕波、张莉)2月18日,湖北省卫健委发文,利川市人民医院获两项2021—2022年度省级科研立项项目。利川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研究生黄锐立项的《基于AGEs/SirT1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探讨葱白提取物抗糖尿病心肌病的通阳作用机制》获省2021—2022年度中医药科研青年人才立项项目,并获资助经费3万元。王燕蓉立项的《MDT合作模式下改良腔内心电定位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定位在输液港植入中的临床运用对比研究》获省2021—2022年度卫生健康科研指导性立项项目。利川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科研教学工作,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州级科研项目立项。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学科人才从事科研积极性,多管齐下提升医院科研能力,助推学科建设发展,为圆梦“三甲”打下坚实基础。【来源:恩施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