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发表论文核心期刊的分类大车

发表论文核心期刊的分类

许多作者均有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需求,那么核心期刊分为哪几个级别呢,聚刊网的郝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其实核心期刊是我国特有的产物,国外很少有核心期刊这个词汇的,国外一般是SCI,目前这个认可度最高的,当然了,国内也认可,所以一般来说,均把SCI也当成核心期刊,那么郝老师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核心期刊的分类第一、国际级高端期刊。例如SCI,EI等,这在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认可,均比照甚至高于核心期刊的级别来对待。当然了,对于NSC来主产,更是神一样的存在,一般被当作一类期刊,能发表直接教授待遇。第二、国内核心期刊。分为如下几类北大核心期刊。也称中文核心期刊,也即平常默认的北大核心。原来4年评选一次,08年之后改为3年一评,最新一版为2017版。北大核心大概1800种期刊,文史理工类的都有,而且近的审核越来越严,期刊量也比08年之前减少了几百本。含金量一直非常高。南大核心,又称CSSCI。是南京大学评选的针对文史哲经管等文科类专业评选的期刊,这个标准来严于北大核心,理工类的不收入。同时也发布扩展版,如果一本杂志入选了南大核心,一般也会入选北大核心,但也有例外,不过这种例外的期刊不多。这种期刊一般很少有人操作,有人操作也会价格非常高,郝老师推荐《上海经济研究》这本杂志。统计源核心期刊,又称科技核心,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 )评选的,因为叫科技核心,所以原来没有文史类的期刊,只有理工类的,后来17年之后才加上文史类的期刊。这个科技核心不如上述两种核心期刊含金量高,但在医学系统,却非常认可这个期刊。因为医学系统的权威期刊几乎全是中华医学会的,而医学会和科技部是一家子,因此医学系统认可这个核心期刊。其它核心,包括CSCD,中国科学院弄的。还有其它一些不知名的,在此不做介绍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互动哦~~

书之言曰

《临床研究》杂志征稿

《临床研究》杂志,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502/R,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1278,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以临床医学及临床教学新经验、医疗新动态、科研新成果为主旨,将其研究成果展示给读者,以促进临床医学发展为办刊宗旨。欢迎全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医药卫生系统科研、医疗单位及其相关的作者踊跃投稿。主要栏目临床医学论著、临床医学教育、实验研究、护理研究、医学荟萃、病案讨论、综述来源:医技无忧医学研究院更多资讯信息请关注 医技无忧微信公众号(yijiwuyou)

诸樊

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落户我院

本站讯(科研部 郭骥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汇同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开展建设的,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联合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研基地。依据国家及自治区成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作的相关要求,我院多个相关学科积极参与申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或核心成员单位,目前已有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落户我院,分别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获批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是我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体系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将带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进入更高发展水平。医院将继续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结合区域优势、病源优势、网络优势和基础水平,积极促进各分中心与国家中心积极配合工作,同时鼓励医院其他学科继续积极参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我院卫生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马提尼

哈医大一院感染科入选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

东北网6月25日讯(徐旭 记者 葛金鑫)近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作会议暨核心单位授牌仪式在杭州举行。国家卫健委、浙江省科技厅、浙江大学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领导,各核心单位负责人参会。哈医大一院感染科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之一。现场授牌合影留念。这是哈医大一院感染科继成为黑龙江省质量控制中心、黑龙江省感染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单位、人卫社专科、本科、研究生教材副主编单位后,再一次得到国内同行认可。依托该平台,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领导下,哈医大一院感染科在临床研究领域必将有新的作为。

稳稳当当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入选“国家放射与治疗(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

介入治疗是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个学科,也是心脏、血管、肿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与传统治疗不同,介入治疗是在CT、核磁、DSA或超声等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的,医生能够看到目标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血管情况,对目标病灶进行经皮肤或者穿刺血管进行“精准干预”,无需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2020年12月5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linic Research Center for Interventional Medicine)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启动。国家放射与治疗(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批准开展建设。该中心是以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该研究中心将全面覆盖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和综合介入五大介入学科分支,构建介入创新技术平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获得首期认证,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为该中心协同网络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治疗科邢文阁主任团队为天津唯一协作中心,郭志教授受聘为该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介入治疗科将进一步提升恶性肿瘤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协同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开展系统研究,不断加强技术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图文提供、审核 | 介入治疗科【来源:天津市肿瘤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怕死

2019-2020年统计源科技核心最新目录公布,哪些期刊有变动?

2019年11月19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权威发布了《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自然科学卷》。据统计显示,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增加、热点及高被引论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31.59万篇,比2017年增加12.4%,国际卓越论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36.4%。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的卓越论文数量最多,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是卓越论文高产机构,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30755篇,占世界份额为20.0%,数量比2018年增加了23.9%,排在世界第二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截至2019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05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2.6%,排在世界第二位,也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位次不变。而医护工作者特别关心的最新目录一起看看吧!新进科技核心的杂志有:分子影像学杂志、肝癌电子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陕西中医、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中医药学报杂志、重庆医学杂志。其中重庆医学杂志之前掉了北核和科技核心,今年重登科技核心,下一届北核评选很有可能上北大核心了,而中华医院感染医学之前被剔除科技核心,但它始终还是北大核心。剔除统计源科技核心目录杂志:癌症进展杂志、实用癌症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医学临床研究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北核三年一评,科技核心一年以评,两者有时间差,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虽然掉出科技核心,但仍然是北大核心。在这里提醒您:(1)如果您打算发表论文至科技核心期刊,请按照最新目录筛选合适的核心期刊;(2)如果您已经在上述被剔除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且刊期不晚于2019年12月,那么尚且不用担心,文章仍然可以使用;(3)如果您已经在上述被剔除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且刊期安排在2020年,建议您及时更换新核心目录的期刊,以免影响职称评审。

八恶人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花落日照心脏病医院

近日,上海传来喜讯,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并接受授牌!这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市级医院,日照首家获此殊荣的医院。12月5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传来消息,通过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评审四大中心之一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该中心启用当天,首期认证的20家“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也完成授牌,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后简称“我院”)也位列其中,通过公布的名单发现,我院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市级医院、日照首家获此殊荣的医院,这是对我院在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我院在该方向的发展将迈上新高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心血管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担任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表示,成立后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全面覆盖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和综合介入五大介入学科分支,并形成各自的研究团队,以泛血管理论为指导,构建介入创新技术平台。介入治疗,将是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点技术领域。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非直视下诊疗的新学科,是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也是心脏、血管、肿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的授牌,也是对我院在介入治疗方面取得成绩的肯定。我院自2018年10月7日启用以来,始终以心脑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经过2年的栉风沐雨、胼手胝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全院员工齐心努力下,多次实现自我突破——2018年10月7日 首次独立开展逆向导丝技术治疗闭塞病变;2018年11月7日 首次独立开展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018年11月29日 首次独立开展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2018年11月10日 首次独立开展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技术;2019年2月28日 首次独立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2019年3月14日 首次独立开展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019年3月25日 山东省首次独立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手术;2019年3月27日 日照市首次独立开展经导管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支架解除术;2019年5月28日 首次独立开展辅助循环下急危重症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2019年7月4日 首次独立开展全三维零射线下射频消融术;2020年3月1日 首次独立开展大脑中动脉取栓并支架植入术;2020年7月 首次独立开展胸主动脉一体化分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020年10月7日 日照市首次成功开展可降解支架植入术;……成为国内一流心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这条路并不平坦,却前景光明。医者仁心,医者仁术。两年来,医院汇聚省级以上知名三甲医院诸多资深专家、业务骨干,组建的国内优秀“心血管团队”,用一项项经典、真实的手术技术,为此次成功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做出了最好的铺垫,同时,也让日照及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技术,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还可以享受本地的医保报销政策,减少了因去外地就医增加的经济负担。目前,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辐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等10省、70余地市,同时本地外出心血管患者逐渐减少,医院良好的医疗质量与服务以及大众化的收费价格获得广大百姓认可。在未来,作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我院将积极响应中心要求,发挥将针对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慢病开展系统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技术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医、生、理、工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建设高质量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国际合作,建设规范的人员和技术推广培训系统。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是按照JCI国际标准和国内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非营利性医院,是青岛大学第十二临床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中心,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注重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专属的疾病诊疗方案。目前,开放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急诊科、心脏康复中心、ICU、CCU、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等20多个业务科室。其中,心血管学科领域以葛均波院士顶级心血管医疗团队为核心,组建了国内优秀的“心血管团队”。全面开展了多学科复合手术、冠心病、心脏电生理、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夹层动脉瘤等疑难、复杂的心脏手术治疗,还开展了胸、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其中多项技术为自主开展的山东省首例手术,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秉承“卓越医疗 倾心呵护”的理念,以提升国内医疗水准、培育卓越医护团队、为医生提供最佳执业平台为目标,致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心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来源:日照心脏病医院)

十日谈

中国医大成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日前,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2017老年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正式获批成为该中心首批22家核心网络成员单位之一并成功申请成为老年照护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科技部会同国家卫计委和总后卫生部试点建设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防治协同研究网络,以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疾病防治技术发展。入选中心的依托单位要求在所申报疾病领域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格,为具备开展国际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能力及平台的三级甲等医院。(光明融媒记者刘勇)

玄鸟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落户中山一院

12月5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行,中山一院被授予核心单位,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被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血管外科主任常光其教授代表中山一院领取了核心单位的匾牌。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四部委联合审批的涉及影像医学和介入医学的唯一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该中心旨在建立以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入该中心有助于促进和提升我院以血管介入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各个专科临床研究和医工结合水平,增强中山一院综合实力。(血管外科)【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翘足而陆

期刊解析:一本审稿很慢但易中的中医药杂志AJC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Am J Chinese Med, ISSN(print):0192-415X; ISSN(online):1793-6853)由Frederick F. Kao于1979年创刊于新加坡,是由Word Scientific Publishing出版的一本研究东西方比较医学的国际性杂志。基本信息1.收录情况: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Biological Abatracts|Biosis Previews|CC|Clinical Medicine|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2.范畴:中西医结合与补充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3. Open Access(OA):否,35美元/页4.出版周期:双月刊5.分区:JCR:Q1中科院分区:大类学科:医学3区小类学科:全科医学与补充医学2区医学:内科3区涉及领域1. 土著医学技术、治疗程序、药用植物和传统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2.;医学实践和卫生保健的多学科研究,特别是从历史、文化、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角度;3.所有文化中药物比较研究的国际政策影响,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保健技术和概念的可负担性和可转让性等问题;4. 翻译古代学术著作或现代民族医学出版物。注:不支持任何利用濒危物种或以不适当或不道德的方式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的研究形式。该杂志将只考虑那些遵循《世界卫生组织赫尔辛基宣言》和《1970年麻省总医院人体研究指导原则和程序》中提出的准则的论文作为出版物。发表形式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考虑出版广泛的学术贡献,包括origi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s, review articles, editorial comments, social policy statements, brief news items, bibliographies, research guides, letters to the editors, book reviews, and selected reprints。影响因子自2010年至2018年间,该杂志的影响因子由1.383升至3.51,基本处于稳步上升中,非自引IF也处于稳步上升中(0.995-2.599)。SCI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文核心期刊查询系统_唯问生物Justscience 年刊文章量和审稿信息该杂志年刊文章量相对来说比较少,2010年至2018年基本维持在96篇,仅在2014年升至98篇。小编推测投稿命中率不会高,但非官方数据显示录用比例为62.5%,平均审稿周期为6个月(非官方数据)。2018年刊文数据显示62.5%(60/96)的文章来自于中国学者;2019年已录用文章数为60,其中42篇来自于中国学者(70%),由此看来,想在2019年后半年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老师们请三思!本次SCI期刊介绍就到这里了,记得关注我们,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