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审仅2-3周!年刊过千国人发表53%还无版面费!碧玉簪

一审仅2-3周!年刊过千国人发表53%还无版面费!

一.杂志分类中科院分区:①大类:医学3区;②小类:医学:研究与实验 3区、药学 3区JCR分区:医学:研究与实验 2区、药学 2区发布国家:荷兰ISSN:0024-3205 eISSN: 1879-0631去年国人占比:485/909 (53%)官网地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life-sciences/二.编委介绍ELSEVIER 出版主编: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理与细胞生物学系-L.E. Wold三.发表内容Aims & Scope:Life Sciences发表的文章强调治疗的分子,细胞和功能基础提供了新颖的临床前发现,以解决对人类疾病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问题研究的化合物必须具有已知的化学结构和浓度。使用的材料必须可供其他研究人员使用,以便他们可以重复实验。如果可以扩大对机制的了解,可以考虑进行临床研究,但是该期刊不鼓励临床试验报告。四.近期发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联合移植用于体内血管生成和牙髓再生Received:17 December 2019 Accepted: 5 May 2020 Online: 8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4.7个月橄榄苦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eceived: 9 March 2020 Accepted: 19 May 2020 Online: 22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2.4个月甘美健改善Wistar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质的积累和氧化损伤Received: 5 March 2020 Accepted: 22 April 2020 Online: 30 April 2020从投稿到接受1.6个月帕金介导的线粒体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成熟中的作用Received: 12 March 2020 Accepted: 16 May 2020 Online: 21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2.2个月萝卜硫素可预防自发2型糖尿病db / db小鼠的骨骼肌功能障碍Received: 11 January 2020 Accepted: 18 May 2020 Online: 20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4.3个月SOX15通过下调Wnt /β-catenin信号传导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从而在神经胶质瘤中发挥抗肿瘤功能Received: 10 February 2020 Accepted: 12 May 2020 Online: 15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3个月小结:从上述6篇文章来看,大部分文章在2-4个月接受,个别文章需近5个月才接受。五.年刊量年刊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的预测年刊量已超10002020截止今日发表404篇,今年过去约147天;404×(365÷147)约等于1003篇六.近五年IFCitescore排名较前,药学和毒理学排名在96%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19年的即时IF为3.75分七.文章类型Article占绝大多数 (90.036%),Review占8.56%八.发表国家中国发文占比最高(23.319%),其次为美国(20.676%)九.发表机构发表最多的机构为巴西圣保罗大学(234篇, 2.737%),其中中国科学院发表了85篇,占0.994%,还有我国其他机构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十.高引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五篇有三篇为Review,两篇为Article,其中引用最多的为我国发表的文章十一.版面费Subscription:无版面费;可选Gold Open Access:USD 3400 (折合人民币约 24338元)十二.网友投稿评论 (From MedSci)@哈哈19903302019年10月8号投稿,中间一直under review(时间点变过四五次),2020年3月中旬一审结果回来,大修,一个月修回,一周后接收。至于为什么一直under review 杂志社回复,因为一直找不到审稿人,找到后一直拒审之类,总之耗时半年,个人感觉LS找审稿人方面不是很顺畅~感谢自己最终坚持下来没有撤稿,感谢期刊! 供大家参考@1560673暂无昵称今年10月7日投稿,12月11日completed accept,一审两个多星期,两个审稿人,其中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比较专业,另外一个主要是语法格式上的问题。认真根据审稿人意见修改之后大概2个多星期时间,确定接收。非OA不收费。最后希望大家都投稿命中!@牛奶香槟Rivella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分子;机制经验分享:一篇肿瘤相关分子机制的综述,一审3-4周左右,意见不多,小修给了一个月时间,加了个机制图修回后,1周内接受。效率很高的杂志,不选OA的话不用花钱,除了中间系统升级老是换密码比较麻烦,整体投稿过程感觉还是不错的。编辑:六个标准差校审:选刊说请大家加我的时候就备注好“投稿交流群”

疯狂学

辛辛苦苦写论文为何贴钱发? 学术期刊灰色产业链调查

论文为何“贴钱卖”? 学术期刊“灰色产业链”调查“辛辛苦苦把论文写出来,还要交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中介费等一大笔钱,就算是‘卖’论文,也没有这么倒贴钱的!”一位高校教师痛心疾首地说。当前,我国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论文代写代发、期刊乱收费等乱象日益滋生,正成为败坏学术风气的“毒瘤”。半月谈记者多地采访了解到,“唯论文”的学术考核评价机制是诸多乱象的症结所在。“进贡”版面费成行规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联系期刊无门怎么办?一大批真假难辨的中介活跃在网上,“几乎垄断了期刊发表渠道”。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两家知名的论文代理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站可负责职称评定所需论文、专利乃至教材、著作的发表和署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他们与杂志社编辑有直接合作,还可安排专人修改论文,确保顺利发表。要发核心期刊,需先付一半定金。据半月谈记者多方了解,走中介渠道发表论文几乎是明码标价。普通期刊每版费用数千元,部分核心期刊每版三四万元,甚至达到五六万元。重庆某高校李老师坦言,为了评职称,他曾与一中介谈妥并交付1万元,以求在某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4000元为期刊版面费,其余是中介费。“约好次年9月出刊,但杂志社临出刊时说论文有问题,不能发表,言外之意是要更多钱。”在这个看不见的“买方市场”上,学者的职衔也被期刊挑三拣四。“什么职称、是否有基金项目……得是博士、副教授,有省级以上项目,才能勉强送审,否则要交很多钱,专科院校的教师就更难发文章了。”东北一所职业院校的林老师说。采访中,多位年轻学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名气不显、论文引用率不高,他们的论文越来越难发,有些刊物只发正教授的文章,副教授都无可奈何,有些刊物明确规定不发硕、博士论文。迫于评职称或毕业的压力,他们只能跟导师或其他专家一起署名发表,或自己联系代理。“期刊编辑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现在都是‘香饽饽’,大家争相巴结。研讨会和讲课的机会多的是,酬劳不菲,还可能有红包。”一位教师说。“学术垃圾”比例惊人乱象因何生成?受访对象普遍表示,“唯论文”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是根源。现今,教师职称评定、绩效统计、项目申请都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硕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也有可观的论文发表要求。“发不了核心刊物,发几篇‘普刊’也能折算成科研工作量,于是去低等级刊物‘灌水’的也多了。”博士生李辉(化名)说。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退休金挂钩,毕竟职称不同,退休后待遇差距很大,这使得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发表记录。一面是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一面是有限的学术期刊数量,僧多粥少,乱象便应运而生。“别人都这么干,偏你要清高,规矩又没变化,不淘汰你淘汰谁?”李辉说。据他介绍,有的学校还可以给学生报销版面费。专家指出,论文发表存在的诸多乱象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正直学者的利益,使学术研究更见浮躁,学术创新的奏鸣曲有“跑调”之虞。“现在大学里老师很难安心上课,都要挖空心思地发论文,讲课不走形式、发论文不搞关系的反而‘被落伍’,长此以往会毁掉中国学术。”许多教师指出,有的老师课讲得好,特别受学生欢迎,但从教20多年还只是讲师,只因不肯找人发论文,职称评不上。此外,经不正当途径刊发的论文往往水平有限,审稿环节缺失,造成错误频发。多位学者指出,在国内期刊发表的巨量论文中隐藏着惊人比例的“学术垃圾”,多数论文是低水平的重复。汇集这类期刊的数据库也被许多学者列入学生做研究“不宜直接参考”的名单。广东一所三甲医院的肖教授说,现在新毕业的医学博士,30%不敢独立做手术。“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但期刊上却见不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文章,就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先搞科研再当医生,医生会发论文却不会看病。”学术评价也需“结构性改革”受访学者普遍建议,欲从根本上扭转学术期刊发表乱象,斩断黑色产业链,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亟待“结构性改革”。对于学术期刊,应给予其必要资金支持,但必须严肃规范其行为。大连理工大学科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姜春林等专家表示,应根据不同类型学术活动特点,从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出发,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同时积极调整科研资源配置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竞争性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针对期刊乱象严重的医学领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主任医师邹平(化名)建议,建立针对医生实际能力的评价体系。临床医生不一定非得做研究、拼论文数量。“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能力可以通过手术的级别和数量、急难重病的处理数量等予以考核,要经过业界专家充分讨论制定评价细则。”邹平说。重庆大学教授杨永川、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伟军等专家建议,学术期刊办刊要严格准入机制、加强国家监管;建立针对问题期刊和中介的举报途径和黑名单;建立针对期刊办刊质量的评估和退出机制,由第三方独立负责,定期实施,不合格者可取消刊号。“希望国内所有期刊都严格执行匿名评审制度,缩小编辑的权力,防止编辑、中介和学者形成利益共同体。”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景立鹏等建议,除取消版面费等不合理费用外,还应规范论文发表周期。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着手探索学术评价体系改革。辽宁省2016年底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而非仅以“论文论英雄”;北京市今年将职称评审从“唯论文”改为“菜单式”,人才可自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半月谈记者 程千懿 王莹 廖君 魏梦佳 郑天虹)

电视版

即将3+!这本无版面费的杂志国人友好!

一.杂志分类中科院分区:①大类:医学3区;②小类:肿瘤学 4区、药学 3区JCR分区:肿瘤学 3区、药学 2区发布国家:德国ISSN: 0344-5704 eISSN: 1432-0843去年国人占比:63/282 (22%)官网地址: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280?referer=www.springeronline.com二.编委介绍SPRINGER 出版主编:Etienne Chatelut、Jan Hendrik Beumer三.发表内容Aims & Scope: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在实验和临床水平上解决了广泛的药理学和肿瘤学问题。主要重点是新的抗癌药,其实验筛选,临床前毒理学和药理学,单一和联合给药方式以及临床I,II和III期临床试验。该期刊发表以下领域的研究成果:临床毒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癌症治疗中化学疗法的适应症。四.近期发表顺铂加吉西他滨与卡铂加吉西他滨在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的随机II期临床试验:北海道肺癌临床研究组试验(HOT0703)Received: 19 October 2019 Accepted: 15 June 2020 Online: 20 June 2020从投稿到接受8个月食物对晚期实体瘤患者中WEE1抑制剂adavosertib(AZD1775)药代动力学的影响Received: 17 February 2020 Accepted: 08 June 2020 Online: 16 June 2020从投稿到接受3.7个月尼古鲁单抗治疗后1个月的C反应蛋白可作为晚期肾细胞癌疗效的预测指标Received: 27 December 2019 Accepted: 19 May 2020 Online: 14 June 2020从投稿到接受4.8个月通过抑制Akt / mTOR信号通路,布鲁沙他尔在鼻咽癌中的抗癌作用Received: 12 January 2020 Accepted: 13 May 2020 Online: 24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4个月术前二甲双胍对早期乳腺癌免疫因素的影响Received: 16 February 2020 Accepted: 03 June 2020 Online: 12 June 2020从投稿到接受3.6个月新型Polo样激酶4抑制剂YLZ-F5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有丝分裂缺陷来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的生长Received: 07 January 2020 Accepted: 04 June 2020 Online: 09 June 2020从投稿到接受5个月小结:从上述6篇文章来看,大部分文章在4-5个月接受,但个别文章需8个月才接受。五.年刊量年刊量总体较稳定,大约在260,但20年预测年刊量稍微有下降2020截止今日发表96篇,今年过去172天;96×(365÷172)约等于204篇六.近五年IFCitescore排名中等或中等偏上,毒理学和药理学排名稍高在70%左右影响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19年的IF为2.97分。七.文章类型Article占绝大多数 (93.048%),Proceedings Paper占8.494%,review占4.128%八.发表国家美国发文占比最高 (36.824%),其次为日本(19.487%),中国(10.906%)九.发表机构发表最多的机构为德州大学(186篇, 4.041%),其次是日本国家癌症中心(159篇, 3.454%),其中我国机构占比较低,如北京协和医学院(33篇,0.717%),中山大学(33篇,0.717%)。十.高引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五篇有四篇为Article,一篇为Review十一.版面费非OA无版面费十二.网友投稿评论 (From MedSci)@wind1060杂志不选open access的话不要版面费,编辑比较友好,审稿人的意见很专业,投的一篇文章一审用了两个月,给1个半月补实验修稿,补了一个实验,按照要求认真回答了问题,修回后又审了半个月接收了。接收后半个月左右收到proof,给2个工作日的时间proof,返回proof后第二天就online了,总体来说效率还是挺高的,德国人也确实挺负责。祝大家好运!@eathon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化疗;经验分享:该杂志审稿较慢(本人5月初投稿,8月初返回审稿人意见,差不多3个月),但审稿人意见很专业,编辑很和善,虽然给了大修但编辑表示很有意愿接收。给了1个半月修稿,认真回答了审稿人的问题并补了3个小实验,返修后9天接收。接收后proof及online速度都很快。总之,限速步骤是一审慢。审稿人和编辑我觉得对我的帮助比较大,编辑很nice。@xurongrong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经验分享:8-13投稿,用了一周时间等待reviewer,8-30左右就显示decision, 9-5得到acceptable pending revision的letter,要求是改改图片的质量而已,没有补实验。还是蛮快的。看来文章需要找到合适的期刊才行。编辑:六个标准差校审:选刊说 以上分析,仅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指出。仅供参考~

虑叹变絷

这本国产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录,短短两年影响因子即突破5分

今天我们来分析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TLCR),中文名称《肺癌转化研究》,ISSN号为2218-6751。TLCR期刊于 2012 年 3 月创刊,是一本国际性的,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并于2018年被SCI收录,2019年影响因子为5.132。01期刊信息期刊网址:http://tlcr.amegroups.com主编信息:宋勇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呼吸内科周彩存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Rafael Rosell MD, PhDDirector, Cancer Biology & Precision Medicine Program Catalan Institute of OncologyJCR分区:肿瘤学Q1,呼吸系统Q1中科院分区:收稿范围:TLCR期刊提供有关肺癌和相关胸腔疾病的预防,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的实用最新信息,关注的特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多模式疗法,标志物,成像,肿瘤生物学,病理学,化学预防以及与肺癌和相关胸腔疾病有关的技术进步。TLCR致力于在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的过渡中专注于前沿发展,从而缩小了“工作台与床边”之间的差距。TLCR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论坛,以传播有关肺癌的所有领域的原始研究和评论文章,并为领先专家之间的主要观点及时交流提供平台,从而为读者提供新颖的,组织良好,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期刊。02发文量趋势2019 (201) 2018 (183) 2017 (107) 2016 (114)TLCR期刊目前为双月刊,每年6期。从上图可看出TLCR期刊近几年发文量有所上升,特别是2018,2019年上升较快,2019年达201篇,预计2020年发文量会保持在200篇上下。从2017-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TLCR期刊的发文量排名第二,美国第一。国内发表数量较多的单位有:南京大学(18)、同济大学(18)。03影响因子趋势TLCR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录,短短两年内影响因子从4分+突破5分,2019年影响因子为5.132,预计2020年影响因子会保持在5分左右。04自引率TLCR期刊2019年自引率为6.447%,远低于20%,很安全。05发文速度按期刊官网说明发表周期在1-3个月,来看看最近几篇文章实际周期:doi: 10.21037/tlcr.2020.03.28 Submitted Oct 31,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Dec 10, 2019.doi: 10.21037/tlcr.2020.03.29Submitted Jan 26, 2020.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Feb 21, 2020.doi: 10.21037/tlcr.2020.03.35Submitted Nov 06,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Mar 13, 2020.doi: 10.21037/tlcr.2020.03.33Submitted Oct 09,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Mar 13, 2020.doi: 10.21037/tlcr.2020.03.34Submitted Oct 10,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Feb 21, 2020.从上面可以看出TLCR期刊文章从投稿到接收周期长短不一,最快1个月内发表,总的来说平均速度在3个月左右,不算慢。06版面费TLCR期刊文章支持开放获取,作者要支付版面费1390美元,人民币不到一万元,不高。07总结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国产期刊虽2018年才被SCI收录,但短短两年影响因子即突破5分,2019年影响因子为5.132,发文量也在上升,自引率低,版面费不高,不足的是国人发文量比例低,发表周期略长。以上分析仅供参考,祝您发文顺利!scichoice, 了解更多学术资讯期刊分析 / 基金项目 / 高校招聘

女杀手

这本期刊即将重回8+分且今年年刊量或暴涨一倍!

一.杂志分类中科院分区:①大类:医学1区;②小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2区、细胞生物学 2区、遗传学 2区、肿瘤学 2区JCR分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1区、细胞生物学 1区、遗传学 1区、肿瘤学 1区发布国家:英国ISSN:0950-9232去年国人占比:156/513 (30%)官网地址:https://www.nature.com/onc/二.编委介绍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出版主编:纽约大学癌症研究所-George Miller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ustin Stebbing三.发表内容Aims & Scope:涵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癌症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包括对癌症治疗的抵抗,以及开发提高生存率更好的方法从最基础的理论工作到转化应用和临床研究,涵盖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四.近期发表:去泛素化酶USP25可防止BCR-ABL蛋白降解并促进Ph阳性白血病细胞增殖Received:06 August 2019 Accepted: 27 February 2020 Published: 12 March 2020从投稿到接受7个月核内Wnt通路效应子TCF7L2的缺失促进了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Received: 27 September 2019 Accepted: 04 March 2020 Published: 20 March 2020从投稿到接受5个月长非编码RNA CMPK2通过激活FUBP3 - c-Myc轴促进大肠癌的进展Received: 22 October 2019 Accepted: 09 March 2020 Published: 20 March 2020四次跨膜蛋白CD82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α和整联蛋白β1来增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学耐药性Received: 20 November 2019 Accepted: 05 March 2020 Published: 19 March 2020从投稿到接受4个月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作为自噬抑制剂,可恢复胶质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Received: 02 September 2019 Accepted: 23 April 2020 Published: 05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7.8个月β-catenin/TCF - 4-LINC01278-miR-1258 - Smad2 / 3信号轴促进肝细胞癌转移Received: 12 January 2020 Accepted: 21 April 2020 Published: 05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3个月SMURF2泛素介导的SIRT1降解抑制CRC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Received: 18 July 2019 Accepted: 09 April 2020 Published: 02 May 2020从投稿到接受10个月小结:从上述的7篇文章来看,大部分的文章是在4-7个月接受,接受的时间不稳定,也有文章历时10个月,时间较长。五.年刊量年刊量总体有较大的增长,2020年预测年刊量已经超9002020截止今日发表319篇,今年过去约128天;319×(365÷128)约等于910篇六.近五年IFCitescore排名均较高,三个分区的排名都在90%附近或以上影响因子从15年到18年呈下降趋势,但是19年的预测IF已经到了8.03分!七.文章类型Article占大多数 (87.158%),其次为Review (9.157%)八.发表国家美国发文占比最高(49.215%),其次为中国(12.786%),日本(8.348%)九.发表机构发表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616篇, 5.791%),其次为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533篇,5.011%),其中中国科学院发表了160篇(1.504%)十.高引论文以上为2016-2020年的引用数据被引用最多的均为Review,其中第三篇已被撤稿十一.版面费Open Access2,890 / $3,490/ 2,490折合人民币约24718元十二.网友投稿评论@万春华(From 博客)给Oncogene审稿有感:作为肿瘤学的标杆性杂志之一,Oncogene在这个领域的认可度是相当不错的。我觉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声誉,和编辑部的严谨和专业性密不可分。首先,Oncogene的稿件处理过程中,编辑表现出非常优秀的专业性,能从相当程度上判定一篇论文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其次,不同于一些期刊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Oncogene没有任何推荐审稿人环节,所有的审稿人均为编辑独立提供,这也就杜绝了作者舞弊同行评审的可能性,也避免了作者推荐自己合作过的学者作为审稿人,导致审稿过程不公正。所以创办一个杂志不容易,要创办出水平,需要编辑非常严谨专注,不能凡事马马虎虎的,和某些杂志一样。@11718250(From MedSci)3月14投稿,三天后也就是3月17,waiting for potential reviewer assignments,4月11变成了editor review completed,然后直接EIC decision started。还没收到退稿信,但看大家的经验这是凉了,六月毕业,感觉好坑好委屈,既然不送审,为什么还要拖我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呢?难道因为疫情原因编辑忘记拒稿了忘了整整三周半?想哭。@somnustar1992jia(From MedSci)接收率:约25%审稿时间:约3个月2018年12月投稿,经历外审共三个月,二月底给了大修意见,给三个月期限修稿,于是拼命补实验,五月初修回,又经历外审一个月,六月给了小修意见,一周内修回,然后6.17正式接收。

麦迪逊

这本老牌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历史最高,预计还会上升

今天我们来分析《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BBI),ISSN号为0889-1591。BBI期刊于1987年创刊,是神经神经免疫学研究学会(Psychoneuroimmunology Research Society)举办的官方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6.633。1期刊信息主编信息:C. M. Pariante, MD, PhD, MRCPsychJCR分区:免疫学Q1,神经科学Q1,精神病学Q1中科院分区:收稿范围:BBI期刊主要发表了有关人与动物的行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致力于神经科学,免疫学,整合生理学,行为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涵盖分子,细胞,社会和整个生物体水平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传递信息并调节其功能的生理机制;压力和免疫力,包括与压力有关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PAMP活化对调节行为,学习,记忆和神经发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免疫和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免疫系统与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展;免疫过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精神药物对免疫机制的影响及其与治疗干预的潜在关系;神经影像学研究检查免疫机制如何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测试对大脑和行为的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作用;小胶质细胞在疼痛,心理过程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颅脑外伤的免疫机制及其解决;免疫疾病,感染和行为;免疫系统在炎性和慢性疼痛发展和维持中的作用;调节血脑接口(BBI)的免疫机制;影响健康心理的免疫因素;睡眠,运动,免疫力和健康;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影响使用精神药物,酒精和其他滥用药物后的行为;免疫系统和大脑的健康衰老;围产期发育中炎症和压力的作用;癌症及其治疗,干细胞及其对大脑行为和免疫力的影响;微生物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通讯;通过免疫系统调节神经损伤和修复;社会心理,行为和神经内分泌对免疫以及免疫介导疾病的发展和进展的影响;营养,炎症,肥胖和行为;行为和免疫的基因组学2发文量趋势2019 (338) 2018 (291) 2017 (280) 2016 (249) 2015 (256) 2014 (217) 2013 (197) 2012 (161)BBI期刊目前每年出版8期。近几年发文量呈缓慢上升趋势, 2019年发文量是历史最高水平,总量达到338篇。2020年目前有348篇,已超越去年总量。从2017-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美国,达443篇。中国大陆排名第二,数量上和美国相差不太大,为144篇。后面依次是英国(94)、德国(68)、澳大利亚(60)。3影响因子趋势BBI期刊的影响因子长期来看在缓慢上升,特别是2019年影响因子6.633为历史最高分,预计2020年影响因子还会有所上升。4自引率BBI期刊2019年自引率为6.597%,远低于20%,完全不用担心。5发文速度根据BBI期刊官网数据,文章从提交到初次反馈决定意见平均时间为3.2周,从提交到最终决定平均时间为6.9周,来看看最近几篇文章实际周期:https://doi.org/10.1016/j.bbi.2020.08.027Received 2 March 2020, Revised 20 August 2020, Accepted 26 August 2020, Available online 1 September 2020.https://doi.org/10.1016/j.bbi.2020.04.038Received 26 November 2019, Revised 16 March 2020, Accepted 15 April 2020, Available online 18 April 2020.https://doi.org/10.1016/j.bbi.2020.04.084Received 15 January 2020, Revised 23 April 2020, Accepted 30 April 2020, Available online 4 May 2020.https://doi.org/10.1016/j.bbi.2020.05.033Received 12 February 2020, Revised 30 April 2020, Accepted 9 May 2020, Available online 12 May 2020.https://doi.org/10.1016/j.bbi.2020.06.007Received 31 January 2020, Revised 1 June 2020, Accepted 2 June 2020, Available online 8 June 2020.从上面可以看出BBI期刊最近文章从投稿到接收周期最快在2个月左右接受,最慢在5个月左右,平均下来基本在3个月左右接收,总的来说这样的周期速度算是比较快。6版面费根据BBI期刊官网说明,期刊文章支持完全开发获取(OA)和订阅两种模式出版,订阅模式作者不需支付版面费,OA模式要支付版面费3620美元,接近25000元人民币,有点高。7总结《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是一本出版历史悠久的跨学科期刊,影响因子长期保持上升趋势,2019年为历史最高,达到6.633。期刊年发文量连续增长,国人发文量排名第二。期刊文章发表速度也不算慢,可关注。以上分析仅供参考,祝您发文顺利!

大玩家

2分左右易中妇产科SCI杂志来了

1.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ctive Biology IF(2018): 2.024《欧洲妇产科和生殖生物学杂志》收录有关妇产科,产前诊断,普通妇科,妇科肿瘤学,泌尿妇科,不育症和生殖内分泌学领域的原始研究,综述和病例报告等。审稿周期有的长达6个月,命中率高达65%,该杂志的审稿人比较热心专业水平也还不错,对英文写作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这可以说是中国作者的福音~~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33462.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 Neonatal Medicine IF(2018): 1.569欧洲围产医学杂志协会,亚洲和大洋洲围产期学会联合会和围产期产科医生国际医学会的官方杂志。杂志的主题方向主要有:产科,医疗,遗传,心理健康,妊娠手术并发症及其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同行评议。个人感觉比较偏妇幼保健,妇幼卫生方向。虽然审稿比较慢,平均周期6.5个月,但命中率高达69%,中国人每年都有可观的发文。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27173.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IF(2018): 2.199该杂志主要收录方向:母胎医学,普通妇科,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生殖医学以及妇科泌尿学。产地德国,这款杂志是没有版面费的,经费比较紧张的可以偷着乐一下。杂志的审稿周期平均1.8个月,且接受率较高,2018年中国人文章占该期刊总数量 20%。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53204.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IF(2018):1.409内分泌学与代谢4区、妇产科学4区杂志。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的官方杂志《妇科内分泌学》收录妇科内分泌的所有实验,临床和治疗等相关文章。这款杂志无版面费,投稿难度比较小,接受率高达65%。2018年中国人文章占该期刊总数量24% (2017年为20%),很值得一试。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41255.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IF (2018): 2.090国际泌尿妇科协会官方杂志,主要收录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和妇科骨盆底疾病方面的研究,医学3区。产地英国,审稿时长一般在2个月左右,较易中稿,每年大概有14位来自中国的幸运儿被该杂志青睐。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2195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IF (2018): 1.746国际妇科癌症协会和欧洲妇科肿瘤协会的官方杂志,主要是检测、预防、诊断相关主题的初级教育信息发布,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产地英国,杂志的主题包括:宫颈癌,妇科肿瘤,放疗,卵巢癌等。审稿时长一般在2个月左右,为妇产科领域的中等杂志,不难投中,中国人的收稿量也不错,建议投妇科肿瘤方向。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38547.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ction and GeneticsIF (2018):2.820《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杂志》涉及与体外受精和胚胎替代过程有关的人类和动物数据的文章。主要包括:影响不孕症治疗的诊断和治疗程序; 早期妊娠的遗传学; 影响不孕症诊断和治疗的实验室科学; 辅助生殖的药理学; 监管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无版面费,审稿效率比较高,一般1.66个月左右,命中率35%,中国人每年发文量33篇左右。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4728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IF(2018):1.671《国际妇产科杂志》收录有关妇产科及相关学科基础和临床研究各个方面的文章。该期刊是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的正式出版物。每年发表12期,有时会有增刊,医学4区,审稿周期平均2.75个月,但投稿命中率高达67.5%,审稿人比较友好。无版面费。中国人每年发文量30篇左右。更多介绍: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3474

龙虎

年刊700+最快14天接受国人友好的4+分杂志,还收纯生信!

一.杂志分类中科院分区:①大类:医学3区;②小类:免疫学 3区、药学 3区JCR分区:免疫学 2区、药学 2区发布国家:荷兰ISSN:1567-5769去年国人占比:469/709 (66%)官网地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二.编委介绍Elsevier 出版主编:内布拉斯加大学病理与微生物学系- J.E. Talmadge三.发表内容Aims & Scope:免疫学,药理学,细胞因子生物学,免疫疗法,免疫病理学和免疫毒理学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各种免疫疗法的临床研究药物调节免疫能力及整体临床状态的作用机理临床前动物研究和体外研究影响淋巴系统及其功能的药物和微生物产物在免疫反应中激活的基因或修饰转录和翻译的物质通过药理活性的免疫或相关途径激活,产生或释放的物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产生,功能和调节免疫反应过程中趋化因子和生物活性因子的经典药理研究免疫细胞上的药物和激素受体的性质和功能研究基于免疫学的检测方法的开发及应用四.近期发表:血管紧张素II通过诱导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表达促进肿瘤内免疫抑制Received:28 January 2020 Accepted: 10 April 2020 Online: 24 April 2020从投稿到接受2个月LncRNA LINC-PINT通过刺激miR-155-5p抑制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ERK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增加SOCS1表达Received: 10 December 2019 Accepted: 7 April 2020 Online: 11 April 2020从投稿到接受4个月SYT16是一种预后生物标志物,与神经胶质瘤的免疫浸润相关:基于TCGA数据的一项研究Received: 15 November 2019 Accepted: 5 April 2020 Online: 11 April 2020从投稿到接受4.5个月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病神经炎症的药理方法Received: 26 December 2019 Accepted: 2 April 2020 Online: 27 April 2020从投稿到接受3个月LncRNA-H19通过上调乙醇脱氢酶III介导的视黄酸信号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Received: 24 December 2019 Accepted: 31 March 2020 Online: 15 April 2020白介素-36受体拮抗剂与肾细胞癌的进展有关Received: 20 March 2020 Accepted: 2 April 2020 Online: 13 April 2020从投稿到接受14天滤泡性辅助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作和治疗中的作用Received: 6 February 2020 Accepted: 8 April 2020 Online: 13 April 2020小结:从上述的7篇文章来看,大部分的文章是在2-4个月接受,也有部分文章从投稿到接受仅需14天!五.年刊量年刊量有较大的增长,2020年预测年刊量已经超7002020截止今日发表251篇,今年过去约126天;251×(365÷126)约等于727篇六.近五年IFCitescore均为中上水平,药学的排名较高(76%)影响因子总体稳定增长,19年的预测IF为4.17分,从15年的2+分涨到19年的4+分!七.文章类型Article占绝大多数 (93.083%),其次为Review (4.417%)八.发表国家中国发文占比最高(46.463%),其次为美国(11.844%),韩国(9.064%)九.发表机构发表最多的机构为吉林大学(132篇, 2.323%),其次为山东大学(100篇,1.760%),中国医科大学(98篇,1.725%),其中图示大多数为我国高校或机构,如中国医科大学、上海交大等。十.高引论文被引用最多的有四篇是Review,一篇是Article十一.版面费Gold Open Access & SubscriptionGold Open Access:USD 2580(不含税)折合人民币约18313元Subscription:no publication fee十二.网友投稿评论(From MedSci)@lekai726接收率:约50%审稿时间:约2个月很快,我可能是高分低投了,因为赶时间毕业,四五分的文章内容所以也没提太多问题,一个月就接收了,另外说下编辑,真的人超级好,对中国人非常好@1853921暂无昵称审稿时间:约1个月一审20天左右,大修补实验用了30多天,正好2个月接收。editor 和reviewer都很有效率,提的问题也都是关键问题。真是神仙杂志啊,着急毕业的同学可以选择这个杂志。@sunlj819文章接收了,整个投稿过程感觉杂志很是速度,编辑友好,一审一个月,两个审稿人各提出八九个左右的问题,给了三个月修稿,我是两个月左右修回的,一周后就接收了。

坐佛

学术出版,开放获取会终结付费阅读吗?

近年来,要求论文出版开放获取的声音越来越大,各种知名出版商和科研机构联合推出多种开放获取方式。今年1月,此前宣言“冲击”学术出版的开放获取S计划开始强制执行,未来开放获取会成为主流吗?其发展阻碍又在何处?在疫情环境下,新冠相关论文全部开放,学术出版正在发生改变。撰文丨小叶近年来,学术出版付费阅读问题争议不断。2018年,一些欧洲基金会和科研资助组织联合,向世界宣布了他们的学术出版计划:由他们资助的科学家一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该文章就要立刻成为开放获取文献,免费供他人阅读。该计划也被称为S计划(Plan S),计划组织者被称作S联盟(Coalition S),由17所研究机构和6家基金会组成,包括惠康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知名机构。其中S代表“shock”,意在“冲击”当前学术出版环境。新计划目的打破期刊出版商数十年来垄断的出版规则:科学家免费在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而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各类机构需要支付订阅费用,才能让自家研究员阅读这堵“付费墙”后的文章;同时,期刊订阅费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21年1月起,参与S计划开始强制实施。这场打破“付费墙”的运动,也就是开放获取(Open access)运动,实际上在20多年前已开始,但直到近几年才取得了一定突破。开放获取发展历程大事记开放获取,指免费、无限制地获取在线学术文献。早在1991年,如今著名的预印本网站arXiv开放了服务器,将尚未通过同行评审的物理学和计算机等领域内论文存入,供读者免费获取。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老牌期刊《临床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1996年成为第一本可在线免费阅读的生物医学期刊。随后几年,包括《英国医学杂志》(BMJ)在内的一些著名期刊也加入在线获取;2000年,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 BMC)出版集团成为全世界首家支持开放获取的出版商,开始发行各类生物医学领域的同行评审期刊,它们成为了开放获取刊物先驱。2001年12月初,支持开放获取的组织开放获取协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来自科研机构和赞助组织的16名与会者从各方立场出发,探讨让各学科领域研究论文通过互联网实现免费获取的有效策略。最终于2002年2月提出了第一份国际声明——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以下简称布达佩斯计划),呼吁全球科学及学术社群参与支持。截至目前,总共有976家机构和6141位个人在声明书上签名。。布达佩斯计划首次明确定义了开放获取文献规则,并对于再版、发布等版权使用,制定了唯一限制规则:作者有权掌控作品的完整性,且须被正确引用。[1]2003年,《柏林宣言:开放获取科学与人文学知识》(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扩充了布达佩斯计划的内容,呼吁将科学发现和数据保存在免费的公共数据库中。同年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系列开放获取期刊启动。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加入到支持开放获取的行列。但是,因为传统学术出版行业持续提高订阅费用,开放获取实际上并没有改善学术出版环境。2012年,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遭到抵制,超过2600名科学家联合声明拒绝给他们旗下的期刊投稿或者审稿,部分原因是因为爱思唯尔反对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绿色开放获取要求。2013年,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要求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科学家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后的12个月内,将论文设置为开放获取。2019年,另一学术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和德国学术机构签署了史上最大的“变革性协议”(transformative agreement),其中包括允许德国研究机构的作者无需支付文章费用,在公司旗下期刊上发表开放获取文章。“变革性协议”囊括一切旨在将出版费用从订阅费转换为开放获取版面费的协议,S计划为加速开放进程,将这一概念置于机构与出版商商业合作谈判的前沿。[2]2021年1月,约翰威立父子公司(Wiley & Sons Inc.)收购开放获取出版机构Hindawi;施普林格·自然则承诺所有作者向《自然》及32本《自然》原创研究系列期刊投稿时,都能以金色开放获取形式发表,但需支付版面费。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于1月15日正式宣布,将向接受开放获取组织资助的研究者免费提供开放获取发表途径。[3]五花八门的开放获取模式时至今日,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原本坚实的“付费墙”逐渐出现条条缝隙。各大学术出版商纷纷发行自家的开放获取期刊。与此同时,前文也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开放获取规则和付费条件。首先是金色开放(Gold open access)获取,也称为完全开放获取,允许研究人员的文章最终版本在出版后,所有人能立刻免费并永久访问。该方式清除了大多数权限障碍,而且为作者保留了文章版权。金色开放获取文章可以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期刊上,也可以发表在混合期刊(即带有开放获取选项的订阅期刊)上。出版商为了弥补金色开放获取造成的收入损失和成本投入,他们遂向投稿方收取出版费用(APC版面费)。根据2020年来自比勒菲尔德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开放获取研究学者Nina Schnfelder的研究,近几年,在与出版商讨价还价之后,这笔版面费的中位数为2600美元。[4]有些期刊的收费很高,例如《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Global Health),其版面费高达5000美元;自然研究(Nature Research)家族开出了9500欧元(约11500美元)的上限;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给自家旗舰期刊《细胞》(Cell)制定了9900美元的版面费。面对居高不下的版面费,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与出版商继续谈判,争取一次性支付一笔开放获取版面费,既让自家研究人员出版开放获取文章,同时也能阅读订阅型文章,即“变革性协议”。从2015年起,类似“变革性协议”的约定协议不断出现。据统计,直到2020年,数量达到137份,而前文提到的“2019年变革性协议”则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尽管如此,根据ESAC变革协议登记(ESAC Transformative Agreement Registry)的数据,这些协议只涵盖了全球3%的论文数量。第二类是绿色开放(Green open access)获取,又称自存档(self-archiving)。无论期刊用何种订阅方式,身为作者的研究人员不需要支付版面费,即可发表开放获取论文。同时,作者也可把文章存入可免费获取的数据库(比如PubMed)。然而,出版商会给这类文章设立6至12个月,甚至24个月的“禁发期(embargo period)”,换言之,对于发表的付费墙模式文章,作者需要等待至少半年后,才能将经过同行评审的最终版本论文保存至在线数据库。这一条也正是S计划强烈反对的,他们要求文章出版后立刻成为开放获取文章。于是,包括《科学》系列在内的不少出版商提出了折中方案:期刊允许作者可以立刻将经过同行评审,接近最终版本的文稿保存在在线数据库中。例如,爱思唯尔就在官网上明确表示,论文一经期刊接收,作者可以立刻在自己个人网站、博客、arXiv或RePEc,学院内部在线文库、以及和爱思唯尔签署合作协议的网站上发表文稿,但仅限私人学术交流目的。而禁发期过后,文稿还可以发表在非盈利公共平台或者与爱思唯尔签署协议的商业平台上[5]。S计划接受了这种开放获取形式,但同时加了一条规则——上述非最终版本的文稿会获得免费传播的许可。这一规则引发了争议,出版商无疑会担心免费阅读的广泛传播损害了他们的订阅收入。除了金色和绿色开放获取之外,还有青铜获取(Bronze)和混合期刊(Hybrid)。前者是指论文能够在出版商网站上免费阅读,但文章没有开放获取许可,出版商之后有权将文章放入“付费墙”内。而混合期刊,顾名思义,金色获取和订阅型文章并存。在支付模式方面,愿意投稿金色获取的作者需要支付版面费,而对于阅读付费墙后的文章,个人读者、学校图书馆、机构等则需要支付订阅费。因此,混合期刊可视作从订阅型转变为开放获取型的过渡期刊,但也有声音对出版商这种“双重收费”模式提出异议。从1991年至2019年各类获取模式文章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丨图源:Science aaas开放获取的优势与难题对科研人员来说,开放获取能给他们带来不少益处,最主要的优势便是论文影响力。有研究表示,与付费墙论文相比,开放获取论文的引用量是前者的三倍。开放获取论文在专业领域内的下载和在线阅读量方面都更有影响力,这些论文还会更多出现在社交媒体、新闻和政策性文件中,因此在近些年兴起追踪科研动态指数的替代计量得分(Altmetric score)也有优势。2020年11月,施普林格·自然及其合作伙伴曾展开过一项调查,根据6000名网站访问者的调查结果,意外发现28%的访问者属于普通用户,包括患者、教师、律师等。另外15%的访问者在工业或者医学领域工作,因工作需要而阅读相关文献,显然开放获取对这些非专业读者更友好。而对于研究机构、大学内的专业读者来说,开放获取也能让他们更快地读到学校没有订阅的期刊。但这里也可能存在统计陷阱,作者会把他们最好的论文设为OA,所以OA的优势取决于统计标准。通过统计学方法,一项研究[6]分析了超过20万篇生态学和其他领域的论文,研究发现,新发表的论文通常在一开始获得大量引用,随后呈减少趋势;而开放获取论文的引用优势只适用于高质量论文,即文章发表后,并成为开放获取之前的两年内已经积累了一定引用量。而那些非著名期刊上的文章可能会更无人问津。去年新冠疫情来袭,为了科学抗疫,各大学术出版商决定将所有涉及新冠疫情的研究论文都设定为开放获取,让全球科学家及时共享科学成果,从而有力地加速了疫情相关病毒学、医学、免疫学、公共卫生等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突破。尽管存在诸多优势,期刊开放获取论文面临最大的障碍仍然要数庞大的出版费问题。研究人员在哪里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能够申请到的经费以支付版面费。根据施普林格·自然的调查,很多欧洲的研究机构会使用专门的内部资金,帮助自家作者支付发表在混合期刊上50%的文章版面费,但在其他地区,这个数字下降到了25%。除此之外,欧洲地区的作者还会得到其他基金会等组织的赞助,甚至自掏腰包,不过这类论文只占全部论文的1%,而其他国家的自费论文占比要达到16%。另一方面,版面费金额过高,前文提到的9500欧元的费用就让不少科学家愤愤不平。领导布鲁诺凯斯勒基金会下网络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Manlio De Domenico表示,他的10人实验室一年总共只有8000欧元的版面费,但“这笔钱本来可以发挥更好的用途,例如支付博士生的工资、学术会议差旅费等。”如果学术出版要彻底转向开放获取模式,那势必推动头部出版商们将出版费一涨再涨,到底由谁来承担这笔费用仍是个问题。学术出版商向研究机构提出了“变革性协议”作为解决方案,这让他们在制定预算时要好好算一笔账——出版商需要订阅费,而机构希望研究人员能够免费阅读论文。以美国为例,对于大部分研究型大学和机构,期刊订阅费预算根本赶不上日益增长的开放获取出版费用。甚至大学图书馆的预算还赶不上高等教育经费的通货膨胀,而新冠疫情导致的预算削减更让他们捉襟见肘。学校会申请国家基金资助,但这些资金也不会覆盖所有论文,其余的论文发表费用还是需要学校来承担,这仍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像哈佛大学这样财力雄厚的大学能借力庞大的私人基金,但对于不那么富裕的大学,情况就比较艰难。为此,S联盟试图通过增加透明度的方式,减轻价格压力。S计划要求受资助的研究一经发表,出版商要向资助方详细说明收费基本项目,包括校对、复制编辑、组织同行评审等各项服务费。联盟将会和作者、图书馆共享这些信息,从而希望能够增加价格竞争,或者至少让人们相信这里面的价格相对公平。除了费用问题以外,研究人员也并非都是开放获取的支持者。许多学者仍然优先投稿高影响力的权威期刊,因为论文发表往往和职称评级以及晋升挂钩——无论中外“唯论文”现象都存在。一项新研究还提出,开放获取可能会导致论文发表不平等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对于权威研究机构内声名显赫,掌握雄厚资金的研究人员来说,支付开放获取出版费并不是什么障碍。来自学术分析研究中心(Academic Analytics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分析了美国18万名学者的分布和文章发表模式,发现从2014年至2018年,84%的生物学家和66%的物理与数学专家以论文作者或者合作作者的身份,发表了至少一篇金色开放获取论文。这些作者们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教职位和联邦基金,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全美顶尖的65所研究型大学中工作。因此,在研究者看来,科学家选择付出版费不仅仅需要经济来源,还需要职位保障。[7]不同科学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发表的论文数量比例丨图源:Science aaas。完全开放获取是科研出版的未来吗?如果科研出版最后真正成为完全的开放获取,则可首先预判版面费水涨船高。许多科学家担心从此以后出版论文成为“奢侈品”,而且导致论文发表的马太效应:经费充足的研究人员可以发表更多论文,获得更多关注,影响力更高,接下来就能申请到更多经费……顶尖机构和学者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相反,对于囊中羞涩的“青椒(大学青年教师)”,尤其来自发展中国家,或是研究冷门领域的学者,他们的论文发表会难上加难。而对于那些目前依赖期刊订阅费而生存的小型非营利性学会来说,完全开放获取的世界会对他们关上大门,因为支付出版费模式让人们更倾向于向那些论文发表量高的期刊投稿。尽管出版商会给作者提供一些豁免条件,但显然不代表能免去所有的出版费用,控制出版费用的问题仍待解决。许多倡导开放获取的人表示,要让人们支付得起出版费,还需要彻底改变科学文化,尤其涉及职称和晋升方面,希望院校管理者不要过于看重研究人员在权威付费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还有人认为经费资助方和研究机构应该投入更多资金,帮助研究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据统计,在美国论文出版的年收入约为100亿美元,不到全球研发支出的1%,因此,将更多收入用于学术交流对整个行业的运营至关重要,也相当合理。2018年S计划刚提出之时,被不少研究人员和出版商批评其想法过于激进,发展至今日,开放获取成为了学术出版的一个重要趋势。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d University)的Rick Anderson谨慎表示:“未来要让所有学术论文变成完全开放获取,其实并不太可能。因为每一种开放获取模式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制造出其他问题。所以,一种较为合理,也较为理想的模式可能是更多元化的学术出版环境,即开放获取和订阅模式并存。”主要参考来源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1/new-mandate-highlights-costs-benefits-making-all-scientific-articles-free-read?utm_campaign=news_daily_2021-01-03&et_rid=315162504&et_cid=3617823参考文献[1] https://www.certifiedchinesetranslation.com/openaccess/[2] https://www.coalition-s.org/faq/what-is-a-transformative-agreement/[3]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1/science-journals-offer-select-authors-open-access-publishing-free[4] https://www.mitpressjournals.org/doi/full/10.1162/qss_a_00015#fn1[5] https://www.elsevier.com/about/policies/sharing[6] https://www.nber.org/papers/w28128[7] https://www.mitpressjournals.org/doi/full/10.1162/qss_a_00091

朱建

这本2分+SCI期刊,投稿到接收1-2个月,国人友好,无版面费

Fitoterapia,ISSN号为0367-326X。1947年创刊,由 Elsevier BV 出版。近五年影响因子基本稳定,均在2分+且上下浮动不大,即时影响因子为2.52,在中科院分区:大类医学为3区,小类:药学和药物化学均为3区。期 刊 信 息:主 编 信 息主编是意大利诺瓦拉东方皮埃蒙特大学药物科学系——Giovanni Appendino审 稿 周 期由Fitoterapia官网发布的消息可知,一审的平均时间为0.9周,最后一次决定的平均时间为1.3周;通过对已发表文章审稿速度的统计,投稿到接收的周期一般为1-2个月左右,审稿周期属于很快的了。Received:4 September 2020,Accepted: 1 October 2020Received: 15 September ,Accepted: 19 October 2020Received: 18 August 2020,Accepted: 1 October 2020Received:12 October 2020,Accepted: 7 December 2020Received: 30 September 2020, Accepted: 24 November 2020Received: 19 October 2020,,Accepted: 26 December 2020版 面 费根据官网消息,Fitoterapia支持绿色OA即无版面费;也可以选择黄金开放模式,需要支付版面费平均为$3300.00,折合人民币约21367元,作为2分+的杂志来说价格偏贵。收 稿 范 围Fitoterapia是一本专门针对药用植物和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杂志。它在七个主要领域发表了原创性著作:1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 表征2.生物活性植物提取物和天然产物的标准化方法的开发3.植物提取物中生物活性的鉴定4.植物 目标和活性机制的鉴定提取物5.药用植物生物量的 生产和基因组表征6.化学和生物化学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7.对药用植物的历史,临床和法律地位的重要评论,以及有关专题的报告发文情况Fitoterapia期刊近5年发文量起伏变化比较大,2017年发文量最少总共为186篇,2018年有明显的扩篇发文量为320篇,2020年发文量预计又降回至217篇,总的来说近五年的发文量较少。其他信息:国人发文占比为60%。网 友 评 论推荐指数:★★★★综合来说Fitoterapia是一本相对稳定的医学领域老牌期刊,近五年影响因子十分稳定,即时影响因子为2.52;审稿周期十分快,一审只需0.9周;国人十分友好,命中率高!无需版面费!只是OA费用比较贵,有需要的可以收藏哦!版权声明:本文转自“SCI快审”,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论文润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