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先就业还是先读博?临床医学“专硕”考博如何选?导师:趁早深造不过满腹

先就业还是先读博?临床医学“专硕”考博如何选?导师:趁早深造

临床医学这一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想要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就只有继续深造,所以在每年就有很多临床医学的本科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这一部分临床医学本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报考了专业型硕士学位,在专业型硕士毕业以后很多人对于自己该何去何从也产生了一定的疑惑,那么对于我们临床医学专硕的毕业生来说是先应该考博还是先应该就业几年在考博呢?我们也来一块儿对比一下这两种选择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影响。先就业还是先读博?临床医学“专硕”考博如何选?导师:趁早深造。临床医学“博士学历”为就业镀金对于现在的临床医学类专业来就业情况来说现在硕士研究生已经处在了饱和的状态,现在的普通地市级三甲医院要求的都是博士研究生,所以我们专硕毕业后进行就业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想进三甲医院难度是非常大的,而博士研究生则就是非常容易地进入到这些市级三甲医院。并且相对于就业来说,博士研究生的考取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像一些不是特别知名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要求比较低,考生一般经过努力也能够顺利考取这些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这样在以后的就业中也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也更多。工作平台决定“职业起点”像现在的专硕研究生在毕业后进入到市级的三甲医院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更别提去一些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或者是北上广深等这些超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了,而通常情况下医学类专业的工作平台通常决定着考生以后的发展,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以后接触到更高精尖的技术,拿到更好的薪资待遇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去选择就业后直接考博士,因为博士的工作平台更高,不仅可以选择省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可以冲击一些北上广深等城市的三甲医院。进入工作岗位后,考博的难度更大有一部分专硕的同学是抱着在就业一段时间等自己经济宽裕了再抽出时间再进行考博,但是对医学专业了解的同学们也都知道医学类这个专业,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是非常繁忙的,平时都很难抽出休息的时间,更别提抽出时间来进行学习了,再加上就业以后所面临的杂事也是非常多的,工作、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压力也是接踵而至,这时候想要再考博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并且即使是考上博士,很多也都是一些非全日制的博士含金量还是蛮低的。综合以上情况来对比的话在这里还是希望临床医学专硕毕业的同学能够参加博士生的入学考试,这样在以后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考博同样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后再进行选择,毕竟关乎到自己的以后的发展,也是需要征求一下家长、朋的意见,也要了解到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作出选择。关于:临床医学“读博”黄金期,专硕毕业直接考!导师:先就业不可取,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决然无主

41支医疗队撤离武汉后,请别忘了这件事

图片|sublime.street-摄往后,对他们好点,拜托了!支援湖北的医生陆续撤离了。鲜花簇拥,掌声相送。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所有努力都被看见。很多人都致以最高敬意。看着这些场景,总是很容易感触。这些都是他们拿命拼回来的。然而,致敬的同时,我更想说,其实他们一直在守护着我们。只不过我们很少关注到。这些天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若新冠过后,对医者的关注度下降,人们还会对他们好吗?01O N E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几天前,陶勇医生转发了一条微博,分享了近期一篇采访。恍然间我才发现,此时距离陶勇医生出事已过去两个多月。迄今为止他左手还不能活动,后脑勺砍痕未消。当日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图片|Ruderal -摄回忆起这事,总是让人忍不住惋惜。论医术,陶勇是眼科专家里独一档的存在。40岁能在SCI上发表四五篇文章已经很厉害,而他发了几十篇。终日忙于攻克疑难杂症。倘若有他治不了的病人,也找不到其他医生能治。论人品,同事眼中,他效率高,性格温和。专家门诊他出到半夜12点。休着年假,凌晨4点都还在写书。病人眼中,他妙手仁心,耐心十足,从不放弃每一个病人。艾滋病人、监狱犯人、要承担手术风险的老人......只要有求,他必定赴汤蹈火。论挣钱,挣不到几个钱不说,他还往里倒贴。病人不够钱,他劝着回来,帮人家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瞎。”这话他本可不说,这事他本可不做。可陶勇偏要!此生,他鲜衣怒马,只为悬壶济世。其他的,不过浮云尔尔。医者至此,有何可挑?可就是这么好的医生,被砍了。砍他的,是那个眼睛糟糕到没法要,陶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抢救回来的病人。一把菜刀,刀刀发狠,砍得血肉模糊。若非一名刚好带孩子看病的妈妈挡刀,志愿者挡刀,同事挡刀,陶勇难逃一劫。他一倒,身后无数病人再难重见光明。对中国眼科而言,损失无可估量。陶勇受伤之后,很多人都在呼吁,对医生好点。我一度以为,会慢慢好起来。可是今天当内蒙古的汤医生也遇到同样事情,我错愕了。一切好像还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他们断没想到,打败他们的不是难以攻克的疾病。而是无法预料的人祸。想起多年前臧克家写下的一首诗: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一语成谶。02T W O一直以来,每当有这类事情发生,我总会忍不住担忧:倘若有天中国医生越来越少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去国外求医吗?可是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的都知道,国外看病是真难。国外看门诊都是要预约。这里的预约,时间比你想象中要长得多。在国内,你看个专科,很轻松就能挂上号。而在国外,没个一两个月真不一定能预约上。即便是急诊,你还是得等上几个小时才能看病。等到你预约上,小病可能已经硬生生拖成了大病。就算你及时约到专家,其费用也是贵到离谱。拿常见的感冒发烧来说,在国外动不动就得花个几千块,多的还要上万。之前曾有一家三口到国外旅游,小朋友发烧咳嗽。去到医院就医后,一看账单傻了眼。这一烧,烧掉了17000多人民币。还有个在国外旅行时不小心摔跤骨折。送往当地医院,一番治疗下来,花去12万人民币。就连被狗咬伤,治疗费用也要高达2万多人民币。(来源:中新网)试问,倘若真在国外生病,怎么承受得起?再看回国内,以上这些难处都不用担心。非但如此,中国医生比任何医生都拼命。在心脏外科工作的王东进,每天工作17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是正常人工作时间的两倍。这般高强度下,他原本强壮的身体落下许多病根。颈椎病严重到有时动都没法动,上手术台都要戴着颈托。腿静脉曲张,得穿弹力袜才能勉为其难行走。全身上下,还有不少其他病状。按他自己说法:要残疾了。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朱良付,时常通宵到五点才休息。身为医生,他知道这般工作强度下,身体迟早出问题。他也很担心自己有天会突然死掉。不是怕死,是怕没有尽到自己的医疗责任。可以说,他们是在拿自己的命换我们的命。这次疫情你也能看到:86岁老专家董宗祈坐着轮椅出诊;84岁钟南山院士一路逆行奔向武汉;73岁李兰娟院士也为我们在赴汤蹈火......他们始终坚定,只要身体一天能动,就坚持一天替我们抵抗病魔。图片|larepubblica-摄而换来的呢?曾有名医生,抢救一个老大爷无效后,遭到老太太一顿斥责。把一切责任往医生身上推,声称要把他撕成碎片。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又说让医生给她看看血压。那医生呢?哪怕遭到投诉,还是一丝不苟给老太太看了病。孙思邈曾在《大医精诚》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中国医生大抵如此。我真不知道,还能去哪里找比中国医生更好的医者了。03T H R E E毁掉一个医生很容易,可培养一个医生却异常难。在中国医学界流传着这么一个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因为学医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对比起其他本科生,医学生要多学一年。相比其他人,他们的课表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整整大学五年下来,他们要看的书堆叠起来如山一般。随便一本医学用书,字数都比四大名著要多得多。而他们都得老老实实学完。由于本科毕业难就业,医学生一般都会考研。一番苦战后,又得学上三年。想要前景更好还得考博,意味着至少又要学三年。合计下来,培养一个医生起码得花11年的功夫。对个人而言,几乎是把自己的青春都投进了医学里。真正成为医生的时候已经是30岁。此时,别人已经赚钱了好几年,可能早已买车买房,而你才刚刚准备赚钱,一无所有。往后也不轻松,相比其他职业,医生的工作强度高很多。近8成以上医生每周工作都超过50小时。通宵达旦工作的不在少数。除了上班,还得应对大大小小的考试,写SCI等等。而收入往往与付出不成正比。很多人看到少数医生在收红包,便误以为那是大多数,又看到医疗费贵,天天嚷嚷着医生收入有多高。实际上,他们前面工作几年都相当于在打杂,收入也只够自己吃穿,低得可怜。同等努力付出下,其他职业的收获远比这高。撑着他们往下走的,也就那点悬壶济世的理想。当然,这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要走的路。顶尖医生要走的路可就更难。网上曾有人总结过,如何培养一个陶勇教授。简而言之,要比所有医学生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万里挑一不为过。但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付出,都敌不过一场医闹。学医的苦头他们可以吃,也不怕吃,可一场场医闹在前方等着,试问谁还敢往前走?每年我国培养有60万医学生,真正从医的就只剩下10万。2005年至2015年期间,470万医学专业毕业生里,仅有75.2万人完成了医生注册。意味着什么?中国医生数量正在急剧下滑。少到什么程度?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左右,病理医生缺口达10万,全科医生缺口达18万。精神科医生每10万人口才拥有一个,麻醉医生每两万人口才拥有一个。持续如此,你能轻易想到最终是怎样一番景象。有病无处医。我们终将替所有医闹买单。图片|31milligray-摄04F O U R说实话,现在的医生不做这行,生活会轻松很多。看看陶勇伤前伤后的对比就知道。被砍伤前,他每天要看六七十个病人。身体疲惫不说,还会遇到许多不理解的病人过来吵架。加之医院里其他大大小小的杂事,一天下来对身心都是摧残。巨大压力下,他睡觉时总会做噩梦。而被砍伤后呢?原本绷紧的神经可以暂时松解下来。身心压力一下子减少了很多。总算能每天睡够8个小时,也不再做噩梦。试想一下,若从一开始他就不当这个医生,以他的才华,现在生活不知过得多好。不用给病人倒贴钱,不用过得如此窘迫,自然也不会被砍。可他偏不,不为名,不为利,真的就是纯粹为人们健康在做事。受伤后接受采访,他还是不改初心:“做医生,依旧是我的人生理想。”其他医生呢?也是如此。你看看新冠疫情爆发时,多少医生不要命地往前线冲。我看过他们被口罩勒出血痕,被防护服闷得汗流浃背,双手被消毒液泡到脱皮。我看过他们只能和爱人隔空拥抱,为上前线战斗推迟婚礼。我看过他们哪怕战友倒下,擦干眼泪继续战斗的样子。我看过他们瞒着家人奔赴前线,年迈医生重新披甲上阵。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个节骨眼下,中国医者都站出来了。鞠躬尽瘁,只为护我们安康。说实话,这一次我们都欠他们一条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岂可忘却!我曾经看过一封麻醉医生给已故父亲的信,一度让我十分感触。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很优秀的麻醉医生。然而,两次遭受医闹。第一次是1974年,当时医学技术还落后着,在完成手术后,患者返流误吸窒息而死。父亲遭到患者家属殴打,全院停工三天。第二次是1993年,拔管时患者呛咳,血压上升导致动脉瘤破裂,死于手术台。同样,招来无数非议,毁了父亲大好前程。如今看来,这些都是当时条件不过关所致。而在那时,患者家属不理解。明明医生是最希望患者活下来的那个人,明明敌人只有病魔一个,却总被误解为凶手。图片|肉腾腾-摄可哪怕如此,父亲还是劝解儿子:“麻醉工作风险高,没有人愿意从事,你是我的儿子,我希望你能勇挑重担。”这便是响当当的中国医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破了医生这一行业,依旧热爱医生。脱下一身白衣,都是如你我般,有血有肉的凡人。但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不相关的陌生人在拼命。之前看过这么一段话:“你要是不满意我,你就打我吧,不要把我打死,你把我打残,我以后还可以坐着轮椅去给你治病救人,你把我打死就真的没有了。”有此医者,夫复何求?这般为大众谋福利者,又怎可使其孤军奋战。所以在此,恳求各位,真的该对中国医者好点了。这声恳求或许无力,可看着这帮一边为希波克拉底誓言拼命,一边饱受医闹的医者,实在于心不忍。千万别忘了,庚子年这场大疫,是中国医生在帮我们过关。往后,对他们好点,拜托了!参考资料:《病患对医生猛咳:疫情肆虐,伤医就是害自己》新京报《美国医生怎么为病人看病》高磊《报告称中国游客海外病不起 欧美医疗费可达国内30倍》中新网《给父亲的一封信》谭文斐《医生陶勇:受难与抵抗》三联生活周刊/今日作者/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大淘金

2021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博统考经验指导

一、为什么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的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院校自成立以来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现代医学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唯一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医科院肿瘤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直属所院,其影像诊断科、超声科等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影像诊断中心之一,融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拥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在肿瘤影像诊断方面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每个医学生理想的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导遴选标准高,考核严格,基本都是在该领域知名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博士招生上严格控制数量,注重培养质量。二、申请流程20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招生为两种模式:硕转博(针对两种类型,其一为原硕博连读进入学校的硕士生,其二为硕士阶段统考生,满足转博条件可以推荐免试读博);统考博士:“申请-考核”制。由于本人为统考博士,即“申请-考核”制博士,将详细介绍一下“申请-考核”制的注意事项。(1)所有招生信息均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一栏中查询,一般9月初公布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需要及时关注相关网站动态,不要错过重要信息。报考时需要明确自己报考专业型博士或科研型博士,阅读简章时注意相关导师的招生类型,避免出现失误,一旦录取专业方向是不能修改的。招生目录公布后1个月左右才会开放报名入口,这个时间一定要广泛了解招生导师的信息,提前决定拟报考的几个导师,然后给拟报考的导师发邮件,可以从PubMed或万方等搜索该导师最近发表的文章,获取老师的邮箱,给导师发邮件的主要内容应该简单明了,告诉老师想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向老师咨询是否有自己的学生或本科室人员报考等。一般导师都很友善,基本都会回复邮件,如果有上述情况,大多数老师会委婉告知,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选择导师,确定报考导师后,主动联系自己导师门下弟子,获得相关情报,提高博士录取的概率。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扩招的情况,在招生简章上是不会体现出来的,每年情况度都不确定,可能要到复试前几天才能知道消息,有的甚至在复试结束后再补录,所以最好找到师兄师姐,我通过新祥.旭联系到了一个师兄,然后要积极准备,期待扩招。此外,20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更改了招生规范,取消了专业学位硕博连读制度,硕导招生硕士,博导招生博士,今后博士是否还会扩招只能期待了。(2)申请材料准备:首先是英语水平要求,可以申请英语免试的成绩包括a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在425分及以上;b托福(TOEFL)考试成绩在80分及以上;c雅思(IELTS)成绩在6.0分及以上d传统GRE考试成绩在1200分及以上或新GRE考试成绩在305分及以上e WSK (PETS 5)考试合格。f在以英语授课为主的国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如果英语成绩没有达到免试资格,需要参加医学博士英语全国统考,对考试难度没有亲身体会,后期咨询过考试的同学,反应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听力部分,而且硕士毕业阶段各种事情比较多,可能用于英语统考的经历不足,所以英语成绩最好能达到免试要求。其次是专业相关材料准备,即需要完成一份完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这部分内容一定要预留出足够时间,至少要在截止时间之前1个月开始准备,2019年考博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31日,我是国庆节阅读拟报考老师的研究方向,然后确立科研计划书的题目。科研计划书类似于课题申报书,含立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点、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内容,内容需3000 字以上。我硕士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过课题申报,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可以从国自然官网上参考一下既往国自然课题申报书的版式。完成后找硕士导师看过计划书内容,导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仔细修改了一下,整个计划书内容更加科学。再次为常规材料准备,如2份专家推荐书,须有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推荐,应届生应包括硕士导师推荐书,最好提前10天左右交给相关教授,以免教授时间太急,不能在截止时间内完成;个人陈述比较简单,需介绍个人的学习及学术研究、临床实践的简要经历、经验、心得等;还有硕士在校成绩单,如果手里没有,需要提前向硕士所在学校教育部门提出申请,以免延误博士报名。(3)协和医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提交的材料,学校会给一个初试成绩,个人成绩查血一般在1月份(2019年1月10日)公布,全校和所院同一专业上线情况会在4月初(2019年4月16日)公布,按照初试成绩1:4确定进入复试名单,如果有扩招政策,扩招名额按照1:3进入复试。正常情况下复试时间为4月中下旬(2019年4月16-5月7日)。三、复试准备(1)笔试:包括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考试,考试时间3个小时,专业课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难度中等,完成一阶段考试的同学应该可以顺利完成做答;专业英语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等内容,基本上是该领域内顶尖杂志上的文章,会从中选取部分段落进行翻译,内容比较杂,充分考验平时文献阅读量及积累情况。(2)面试:一般包括自我介绍、专业技能考核、英语问答、英语表述,需要抽签决定面试顺利,新祥.旭的师兄跟我说自己在前一个人面试时会拿到英语表述的问题,可以提前准备一下,组织一下语言,所以心理会有底一些;面试需要准备自我介绍,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科研或临床实践心得等,建议准备中英文两份,我面试中老师要求使用的中文,不过有的年份是英文介绍的;英语问答时有一个专门靠英语的老师会相互对话,基本上没有涉及专业问题,都是关于兴趣爱好、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为什么跨专业等;英语表述时完整表述之前拿到的英语问题,一般英语问答的老师都会进行点评,必要时也会就表述内容提问。面试时一定要自信,如果遇到不会的内容,要如实报告老师,不然老师会对一个问题一直深入地问下去企图蒙混过关基本不可能;也不要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整个面试环节,全程录像,面试结束后当场宣布成绩及录取情况。(3)很多人认为博士导师科室有自己招生来源,对顺利考取博士信心不大。协和博士招生还是比较正规的,外校考博的学生机会也很大,大家好好准备成功可能比较大。此外,“申请-考核制”难度相对降低,而且可以同时报考多个院校,大大增加了读博成功的机会。最后,祝大家如愿考入心仪的院校!

国爵并焉

低学历医学工作者将被清退,考博真的没出路吗?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紧缺的资源和医疗人才相矛盾,从2003年开始,我国教育大环境陷入了“学医潮”。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对于医疗行业的工作人员的个人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求,必然不能忽视。选择了学医就注定,考研路漫漫,犹如打怪升级。可能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是一种选择,而对医学生来说似乎成为了想要入行的基本要求。研招网信息根据研招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最近5年内,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尽管国家一直在扩招、非全地位提升,但是考研的巨大压力还是让医学生们喘不过气。于目前很多三甲医院招聘要求也提高了不少,不仅对硕士条件更苛刻了,一些博士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再加上一线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望是非常大的,不仅对博士开出了各种福利待遇,还提供了不少的住房补贴,这就更加催生了大批就业难的医疗工作者以及本科生投身于考研大军当中。如果说其他专业的学生考博是困难模式,那么医学生考研就可以称之为地狱模式,尤其随着就业后年龄一年一年增长,学习和工作同时进行身心俱疲,压力就像无形的手一直扼住命运的喉咙。有人说国内考研压力大,那么出国读博可行吗?医学生们又何尝不想出国深造呢,只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都不相同,想要出国找到合适的院校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医学中的中医专业!医学生太难了,甚至最近出台了最新的政策要清退学历不达标的医生!文件原文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接受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做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接受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工作。《通知》指出:学历水平达不到岗位需求的卫生技术人员,将逐步从医疗卫生岗位清退。难道医疗工作者想要就业后不脱产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提升自己就真的不现实嘛?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想要在职出国留学读医学专业也是有办法的!解决学员们各种各样的留学烦恼,匹配心仪的院校一直是我们尽力去做的事情,而留学专班就是能够帮助广大医学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最好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纵观全球的留学局势,想要出国去英美留学不仅需要过硬的语言成绩,和相匹配的专业研究方向相一致的工作经历,甚至需要你在核心期刊上有所学术成绩。面对高昂的学费和高门槛,选择在职就能读的留学专班,不仅学制低、无语言成绩门槛,而且在寒暑假上课不占用上班时间,并且归国后学历都是可以做认证的。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所高性价比的医学留学专班院校,菲律宾的法蒂玛大学。菲律宾接轨欧美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是典型的美国式学历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完善,在留学学历教育上更具特色,目前的特色专业包括:医学、护理、牙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管理、公共卫生等,其培养的学生在欧美国家都极具竞争力。在法蒂玛大学,可习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修得的文凭可转赴美,或国内继续深造。在入学后医系二年后可考第一阶段、三年级后可考第二阶段的美国医师执照考。四年级可回国内或到美国见习,毕业后返国内或赴美加地区从医,前途发展更多元。从医后,因精通医学英文的听、读、写,只要态度认真,反而易在医内受到重视及肯定。菲律宾的医科学历,中国大陆直接承认,在菲取得学位在大陆认定为”职业医学博士学位”性价比高,可依据大陆相关规定,报考大陆医师执照考试;有机会在其他东南亚盟国直接就业工作,是让你走向国际医疗舞台的好机会。出国不仅能提升学历,学习专业知识,还减少了留学的经济负担,享受着纯正的美式教育,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这样的神仙院校难道不就是医学生所期待的吗!关于国内在职硕博、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百纳硕博

美食村

大龄医学生的困扰:不想啃老且没条件啃老,我应该放弃考博吗?

大龄医学生的困扰:不想啃老且没条件啃老,我应该放弃考博吗?我是一名一本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的研究生,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我考上大学时间晚,现在已经28岁了才上研三,跟身边的同学有着3-4的差距。虽然我读的是本硕连读,但是我父母都55岁了还在为我学费和生活费去工厂打工,可考虑到我30才研究生毕业,我不想啃老而且没这条件啃老,我应该选择读完研究生后,放弃后三年的博士吗?我真的很迷茫。我同学告诉我说,千万不要放弃,父母这么拼,就是为了你,你是他们的希望和奋斗的源泉,只要父母身体健康,你认真学习好好考到证顺利毕业再找到工作,以后好好尽孝回报他们就行了。考上博士一等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差不多有两万。再自己找个兼职,不要说够自己生活,存点钱孝敬父母都是有可能的。况且还有国家助学贷款。我当年就是觉得自己家里穷,考研的事想都没想。所以现在跟考了研究生的同学一比,很悲催。大学呀是个生活资源非常廉价的综合体,图书馆的精神生活,操场上的体能练习,周围廉价的饭菜,校园美丽的风景,一群从高中刚上来也没啥心机的同学们……虽然你教了一年五千的学费和杂费,但是社会上的生活,一年五千能过什么日子你知道吗?你想买一套带健身设施(周围还有公园风景)又有大学一般美景的住宅得花多少钱?租一套这样的房子是你大学学费的几倍?上了社会你想看书,自己买得多少钱?市中心的图书馆你去起来方便吗?既然来了,请你好好享受一下。学习了医学有点不幸,这条路子来钱很慢也很漫长,希望你能记得初心。给你几个建议:1.每天拿出来两个小时发展一项,一项啊,副业但是也要认真学习。拿到一些资格证书。比如律师,心理咨询师,教师资格,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考,就先预习,准备毕业的时候考到手2.一定好好学习英语,口语和翻译以及阅读能力越好腿越长。对医学生来说英语很重要,对那些不学医学的同学来说英语更是攀上高峰的一本必读秘籍,英语翻译虽然廉价,但是也能赚得点外快。你真的英语牛逼倒也不愁饿死3.提前规划人生,未来要往哪个科室科目发展,提前预习,去医院见见世面。你只跟着人家医生看不说话,医生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围绕你的专业,学精学通,提前拿下别人上班才能学会的一些知识,你赢了,大学会非常有意义。4.学好基础课。这些课程的价值是你目前还看不到看不清的,不想自己未来悔恨现在就好好学吧!起码奖学金能算个外快,塞塞牙缝倒是够了!5.向学校申请一些补助,具体给多钱,给不给,随缘吧,这算是社会的同情,不要把这份钱看得太重。6.发展一个爱好,填补自己业余的空白。但是不建议经常打游戏,沉迷游戏略过分,如果你爱好创作(文字,图画,音乐,微视频,手工diy啥的,也许能为你收货不少粉丝,打开一条发展事业的新通道)7.博士的补助更多,生活也同样廉价,还有各种证书可拿,博士把论文发了以后升职称才能嗖嗖的啊!考虑一下?博士绝对值得!(一般你不是剁手党省着点花,博士不用啃老的啦!也许还能攒下一笔!)人生苦短,生活本就艰辛。父母和你一起打拼到现在,你就把一半成果自动放弃?与其研究生毕业当个廉价劳动力,不如忍耐三年做人中龙凤8.年薪二十万的工作对其他人来讲可遇不可求。现在研究生比狗都多,廉价资源,与其做梦不如踏实学习,把该拿的证书拿上。正经找工作都是要用到的。

陈建

济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员14天隔离生活咋过?开启“学霸”模式……

准备考博、锻炼身体、学英语……近日,济南市中心医院12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凯旋。在济南机场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后,他们按照统一安排,分别到3处集中隔离酒店,开始了14天的隔离休整期。而进入隔离休整期的他们又在做什么呢? 济南市中心医院12名医疗队员线上学习考博、学英语、跳绳锻炼……山东医疗队员过上“学霸式”隔离生活据急诊科护士长李伟介绍,在返程时,队员们就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这14天的宝贵时间,希望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于是,司敏主任安排李伟建立了钉钉群,并制定了每天的学习锻炼计划。大家有共同学习分享的时间,把在黄冈工作的经验、治疗护理的病例等进行交流分享。也有固定的个人学习时间,甚至把集中锻炼打卡的时间也安排好。司敏主任就第一个把自己跳绳的打卡记录发在群里,队员们纷纷点赞。难怪司主任在大别山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中,从来没因为身体不适休息过一次,比很多年轻人身体素质还好,仅从跳绳这一项就知道平时没少锻炼。急诊重症医学科医生朱美蓉之前一直在准备考博:“这14天也是难得的学习时间,肯定不能放松,我的英语相对是个弱项,在这段时间里强化一下,也算难得的机会!”朱美蓉还作为团队的“英语老师”,每天负责在群内发布当天的英语学习内容。因为队员们的英语水平不一,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名言名句和日常用语,营造共同学习英语的氛围。张华那本2020年护理中级职称考级用书一直在打在背包里,在援助黄冈期间,有空他也在学习。这次利用14天假期,他的计划是突击完成全本课程。马燕已经进入护理研究生复试阶段,返回的第一天她就拜托医院同事把相关书籍快递给她,能尽快投入学习准备中。三十而立!隔离期间,90后护士迎来“最难忘”30岁生日3月25日是队员沈晓晓的生日,同为第一批援助湖北队员的刘兆奇早就惦记着这天的到来,不仅联系酒店给晓晓准备了蛋糕,还把医院医学信息部制作的视频在钉钉群内给晓晓播放。当天上午10点,11位同在隔离期的战友们在钉钉群同时送出祝福。隔离期间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沈晓晓还不忘努力“学习”。她在去年就报了一个“科研培训班”,在线课程可以随时学习,在黄冈工作期间耽误了一些,这14天里她决定迎头赶上,绝不掉队。同样在隔离的肖伟、王建军、王文绪、王了一、毛玉丽等队员为了分享自己援助期间的感受,制作了详细、精美的幻灯课件,群内分享变成了一次试讲演练。等他们返回医院工作岗位,还会与科室的同事进行交流。隔离期的日子在充实与忙碌中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总结援助期间的工作经验,补充自己的不足,相信我们再从济南市中心医院工作岗位上见到他们时,他们将更加神采奕奕,充满自信!【来源:齐鲁晚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避孕药

海报直击丨山东医疗队员14天隔离生活咋度过?开启考博、学英语等“学霸式”生活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3月28日讯(记者 陈洋洋)准备考博、锻炼身体、学英语……近日,济南市中心医院12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凯旋。在济南机场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后,他们按照统一安排,分别到3处集中隔离酒店,开始了14天的隔离休整期。而进入隔离休整期的他们又在做什么呢?考博、学英语、跳绳锻炼……山东医疗队员过上“学霸式”隔离生活据急诊科护士长李伟介绍,在返程时,队员们就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这14天的宝贵时间,希望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于是,司敏主任安排李伟建立了钉钉群,并制定了每天的学习锻炼计划。大家有共同学习分享的时间,把在黄冈工作的经验、治疗护理的病例等进行交流分享。也有固定的个人学习时间,甚至把集中锻炼打卡的时间也安排好。司敏主任就第一个把自己跳绳的打卡记录发在群里,队员们纷纷点赞。难怪司主任在大别山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中,从来没因为身体不适休息过一次,比很多年轻人身体素质还好,仅从跳绳这一项就知道平时没少锻炼。急诊重症医学科医生朱美蓉之前一直在准备考博:“这14天也是难得的学习时间,肯定不能放松,我的英语相对是个弱项,在这段时间里强化一下,也算难得的机会!”朱美蓉还作为团队的“英语老师”,每天负责在群内发布当天的英语学习内容。因为队员们的英语水平不一,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名言名句和日常用语,营造共同学习英语的氛围。张华那本2020年护理中级职称考级用书一直在打在背包里,在援助黄冈期间,有空他也在学习。这次利用14天假期,他的计划是突击完成全本课程。马燕已经进入护理研究生复试阶段,返回的第一天她就拜托医院同事把相关书籍快递给她,能尽快投入学习准备中。三十而立!隔离期间,90后护士迎来“最难忘”30岁生日3月25日是队员沈晓晓的生日,同为第一批援助湖北队员的刘兆奇早就惦记着这天的到来,不仅联系酒店给晓晓准备了蛋糕,还把医院医学信息部制作的视频在钉钉群内给晓晓播放。当天上午10点,11位同在隔离期的战友们在钉钉群同时送出祝福。隔离期间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沈晓晓还不忘努力“学习”。她在去年就报了一个“科研培训班”,在线课程可以随时学习,在黄冈工作期间耽误了一些,这14天里她决定迎头赶上,绝不掉队。同样在隔离的肖伟、王建军、王文绪、王了一、毛玉丽等队员为了分享自己援助期间的感受,制作了详细、精美的幻灯课件,群内分享变成了一次试讲演练。等他们返回医院工作岗位,还会与科室的同事进行交流。隔离期的日子在充实与忙碌中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总结援助期间的工作经验,补充自己的不足,相信我们再从济南市中心医院工作岗位上见到他们时,他们将更加神采奕奕,充满自信!

舍是与非

九年学医从专科到博士 西安医专优秀校友文笑用行动点亮梦想!

九年前的西安医专是什么样的?优秀的西安医专er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的?从大专到博士,她从西安医专开始了梦想旅途的第一站。从大专到博士——我的成长之路九年前,文笑只是一名专科生,那时的她如何也想不到将来会成为武汉大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 2010年夏,怀着对医学的向往,文笑进入了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是药学。在医专的生活是比较充实的,专业课安排的很紧凑,代课老师个个尽职尽责。她还加入了药学系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策划、组织了各种活动,结识了很多可爱的小伙伴。在即将毕业的那年,她开始了专升本考试的准备。专升本是她入学时便有的计划,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如今本科、硕士毕业生遍地走,专科生很难与其竞争,更难得到认可。在实习期间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本科学历及以上”这一看似最普通的招聘要求对于专科毕业生来说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于是专升本就从一个“计划”变成了必须完成的“目标”。专升本考试只有2门,她提前了半年时间备考。她的复习计划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只有最笨拙的题海战术,刷了市面上的所有专升本习题,终于如愿以偿在2013年夏考入西安医学院药学系。上西安医专时候的文笑心系远方 医路前行在本科刚入学不久,班里刮起了“考研风”,有一小半的同学都准备考研,但是当时她并没有决定,想着先放松半年再作打算。本科的学习很充实也很开心,在她还为大学英语四级苦苦挣扎时,她的姐姐早已报名了研究生入学考试。2013年12月,她考过了英语四级,她的姐姐过了研究生初试分数线。次年春,经过复试她的姐姐终于如愿进入了心心念念的武汉大学生科院。看着姐姐分享的研究生生活,文笑着实羡慕起来,于是决定复习考研!后来她的2个室友也决定和她“同甘共苦”。一战她选了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的药理学专业,除了室友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家里人也给予了100%的支持。但是结果确是始料未及。是的,她没考上,虽然英语、政治分数还可以,但专业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总分连国家线都没过,没有调剂的可能……一战失利后的近2个月,她都没有缓过神儿来,回想这一年她到底收获了什么,可能只是学会了自律,学会了如何“逼”自己学习。还有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她在复习考研英语时顺便报名了大学英语六级,竟然一次通过,虽是低分飘过,但也总算给了她一丝慰藉。文笑的本科毕业照文笑和她本科的室友们2015年春,本科毕业的前半年,文笑在西北大学一个实验中心做毕业课题,考研这件事也就很少再被提起。但是,考研是一个巨坑,一旦入坑,再难爬出,除非过线上岸……对,她二战了!第一步,重新选院校和专业。经过理智分析最终选了她现在的院校和专业: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武汉大学是国家985计划重点大学,并不在西安交通大学之下,起初她也认为自己太过冒险,但从考试科目和考试形式分析下来,基础医学院的药理学的2门专业课药理学和生物化学都是本科刚学过的科目,重点都还记得很清楚,而且2门分开考试,答题时间充裕,所以重新开始复习专业课完全可行。文笑在图书馆复习考研的照片接下来的半年又回到了朝8:30晚12:00的状态。为了支持文笑二战,她的表哥把他在武大的博士后公寓让给文笑复习用。从2015年8月到12月,文笑每天骑着辆二手自行车穿过校园里的珞珈山去上自习。二战文笑把重心放在了2门专业课上,除了招生简章中的官方推荐用书,武大研究生院还出售近5年专业课真题。无论什么考试,反复研读真题无疑是复习的不二法门。在武大复习的几个月,不再像一战时那么“惨兮兮”。她的姐姐隔三差五会带我去去武大各个地标建筑打卡。虽然偶尔偷懒,但每周的学习计划务必完成。计划能保证自己在现有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即便在临考前一月,也不会因为积攒太多没完成的任务而心态崩塌。在临考前2个月,状态逐渐紧张起来,文笑不再安排任何娱乐活动,每天只有复习一件事,这段时间体重掉了近十斤。2016年春节后初试成绩公布,文笑过了武大基础医学院初试分数线,当晚激动到失眠……接下来就是准备复试:笔试、中文面试、英文面试,最终被录取,总算对自己付出的2年时间有了交代。文笑的姐姐在她二战那年考了博,她两同年入学,文笑研一她的姐姐博一。文笑终于稍微追上了姐姐的脚步,期盼着3年后一起和姐姐从武大毕业。硕士和博士录取通知书文笑和姐姐在武大老图书馆武汉大学樱花大道 武汉大学鲲鹏广场今天的你,只要足够努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关于转博,这真的是意料之外。在文笑研一上学期的一个晚上,远在国外的导师突然发消息问她想不想读她的博士,当时文笑真的受宠若惊。导师在说明了希望文笑转博的意愿后,又跟文笑分析了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博士毕业后的优势,但文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没有立刻给出明确答复。文笑之所以犹豫,最大的担心是自己能否能达到武大的博士毕业要求。当年的毕业要求是至少一篇三区(中科院分区)的SCI,今年已经涨到了二区,毕业流程审查也更严格。虽然当时考研英语成绩还可以,但绝对算不上优秀。在转博这件事上,家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他们都觉得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连文笑80多岁的奶奶都希望我能读博,虽然她并不知道博士到底是要做什么。“2+3硕博连读”的机会虽谈不上“千载难逢”,但绝对是非常难得。为了一个博士名额等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的大有人在。唯一一个没有劝文笑的人是她的姐姐,因为她最清楚要获得武大的博士学位要付出什么,她只是说让文笑听从自己的内心。很奇怪,文笑的姐姐没有劝文笑,但文笑却因为她话做出了决定。文笑又一次决定要追上姐姐的脚步。第二天,她给了导师肯定的答复。次年文笑转博了。博一一整年,文笑都挣扎在写文章、投文章、被拒稿的无限循环中。非母语的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的确十分艰难、痛苦。文笑曾为了一个句子的写法查阅几十篇文献,也曾连续熬夜一个月只为按时完成三万多字的文章修稿。一旦决定的事再困难文笑都会坚持下去,并且尽力做到最好。科研中搞怪的文笑和她的小伙伴文笑的科研团队从左到右依次:师弟(硕士),文笑,师姐(博士),导师,师兄(博士),师妹(硕士)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学习,文笑由衷感受到了目标的重要性。不论在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下目标。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同时也要享受每个阶段不同的生活状态。年轻就是要有不计后果的勇气!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校友文笑用了8年时间,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没有人能替你做决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

颂论形躯

山东医疗队员14天隔离生活咋度过?开启“学霸”模式考博、学英语……

准备考博、锻炼身体、学英语……近日,济南市中心医院12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凯旋。在济南机场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后,他们按照统一安排,分别到3处集中隔离酒店,开始了14天的隔离休整期。而进入隔离休整期的他们又在做什么呢?济南市中心医院12名医疗队员线上学习考博、学英语、跳绳锻炼……山东医疗队员过上“学霸式”隔离生活据急诊科护士长李伟介绍,在返程时,队员们就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这14天的宝贵时间,希望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于是,司敏主任安排李伟建立了钉钉群,并制定了每天的学习锻炼计划。大家有共同学习分享的时间,把在黄冈工作的经验、治疗护理的病例等进行交流分享。也有固定的个人学习时间,甚至把集中锻炼打卡的时间也安排好。司敏主任就第一个把自己跳绳的打卡记录发在群里,队员们纷纷点赞。难怪司主任在大别山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中,从来没因为身体不适休息过一次,比很多年轻人身体素质还好,仅从跳绳这一项就知道平时没少锻炼。急诊重症医学科医生朱美蓉之前一直在准备考博:“这14天也是难得的学习时间,肯定不能放松,我的英语相对是个弱项,在这段时间里强化一下,也算难得的机会!”朱美蓉还作为团队的“英语老师”,每天负责在群内发布当天的英语学习内容。因为队员们的英语水平不一,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名言名句和日常用语,营造共同学习英语的氛围。张华那本2020年护理中级职称考级用书一直在打在背包里,在援助黄冈期间,有空他也在学习。这次利用14天假期,他的计划是突击完成全本课程。马燕已经进入护理研究生复试阶段,返回的第一天她就拜托医院同事把相关书籍快递给她,能尽快投入学习准备中。三十而立!隔离期间,90后护士迎来“最难忘”30岁生日3月25日是队员沈晓晓的生日,同为第一批援助湖北队员的刘兆奇早就惦记着这天的到来,不仅联系酒店给晓晓准备了蛋糕,还把医院医学信息部制作的视频在钉钉群内给晓晓播放。当天上午10点,11位同在隔离期的战友们在钉钉群同时送出祝福。隔离期间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沈晓晓还不忘努力“学习”。她在去年就报了一个“科研培训班”,在线课程可以随时学习,在黄冈工作期间耽误了一些,这14天里她决定迎头赶上,绝不掉队。同样在隔离的肖伟、王建军、王文绪、王了一、毛玉丽等队员为了分享自己援助期间的感受,制作了详细、精美的幻灯课件,群内分享变成了一次试讲演练。等他们返回医院工作岗位,还会与科室的同事进行交流。隔离期的日子在充实与忙碌中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总结援助期间的工作经验,补充自己的不足,相信我们再从济南市中心医院工作岗位上见到他们时,他们将更加神采奕奕,充满自信!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笼婴

科研学霸:发表SCI论文19篇,参编书籍9部,收到名校博士学习邀请

在重医求学的日子里,他扎根学术,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兼顾临床与科研,在导师的培养和团队的激励下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9篇,总影响因子182.5分,参编书籍共9部,收到德国纽伦堡大学博士阶段学习邀请!他就是2020届重医毕业生,2012级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研究生 徐 周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潜心科研,是他医学道路的核心研究生期间,徐周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2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论文3篇,SCI收录19篇,目前IF总分182.56分,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14篇,发表平台包括Lancet、JAMA、Journal of Hepatology、Thyroid、Cancer等高影响力期刊。论文内容涉及综述、meta、论著、个案分析、letter等多个方面。参编《关爱甲状腺健康-远离甲状腺癌》《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关爱甲状旁腺健康》《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乳腺肿瘤肝病学》《乳腺肿瘤心脏病学》《乳腺癌伴随疾病学》《乳腺肿瘤内分泌代谢病学》《外科手术学基础》等著作9部。部分文章截图汇总部分参编书籍汇总沉甸甸的荣誉和成果是徐周勤奋学习、潜心科研的真实写照。“科研的成果都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在徐周看来,繁忙的临床工作、不断涌现的新课题、看不完的论文和科研报告……在给自己压力的同时,更带来了新的机会。研二期间,徐周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状况研究:基于事件相关电位评估的临床研究”,在SCI杂志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上发表,该杂志是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2018年影响因子3分。研究首次提出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与年龄的相关性。提及课题写作的初衷,徐周谈到,是源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明显下降,有些患者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更有甚者有时甚至忘记了家在哪里。他查阅数据发现,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因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接受化疗,化疗的副作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多依赖主观的自我评测问卷及神经心理学测量方式作为评估方法,自我认知报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神经心理学测量的敏感尚受到质疑,脑影像测量的成本较高,应用较少。在导师孔令泉教授的指导下,徐周所在的研究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P300成分,应用客观的电生理测量方法,评估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文章顺利发表当天即被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报道。同时,还被国内乳腺癌最高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评选为优秀论文,并被邀请作大会现场报告。这一会议是国内乳腺癌学界最高的会议殿堂,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大咖汇报课题项目,台上会不会因为紧张而吐词不清?专家的提问会不会答不上来?这让徐周的内心充满激动又紧张不安。在第十五届全国乳腺癌会议开始前,徐周花了大量的时间来修改自己的PPT,练习自己的讲稿,在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帮助和鼓励下,最终顺利完成了演讲,获得好评。也正是因为这次会议,徐周不仅学习到了乳腺癌国际前沿的知识,更见识到了乳腺癌学界各路大咖的风采,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努力的信念。2020年,一篇徐周作为第一作者的科研数据letter投稿仅13天,就被国际肝脏病学领域的核心专业期刊《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接收,影响因子18.9分。谈及文章写作的缘由,徐周说:“我所在的团队长期致力于乳腺癌伴随疾病的研究,其中乳腺肿瘤肝病学就是主要分支,在日常的学习科研中,我就特别关注脂肪肝领域的相关进展。4月初,由22个国家30位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发布了有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新定义的国际专家共识声明。“当共识声明一出来,我与团队成员就仔细研读了相关内容及诊断标准”徐周说,但在研读中发现诊断流程第一步就提出了使用生物学指标或评分来诊断肝脂肪变性(脂肪肝),例如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等指标,但是文中并没有给出详细地诊断界值。随即,他便利用团队前期取得的约13万例体检资料,以肝脏超声的诊断为基础,分析体检人群男女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男女中脂肪肝指数诊断脂肪肝的界值。通过研究,首次给出了中国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情况及男女差异,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脂肪肝指数诊断脂肪肝界值的男女差异,丰富了代谢相关脂肪肝的诊断方法和依据。成绩的背后,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谈及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第一篇SCI,徐周仍旧记忆犹新。那是在大四时,徐周有幸参加了一个科研小组,团队的研究内容是meta分析,最艰难的要数前期研究方向的寻找。团队采用3人小组的模式,先分头找方向,再一起讨论该方向能否进行下一步分析,一个方向不行,又换另一个方向。对于才刚开始接触英文文献的徐周,光是理解文献就占用了他课余的大部分时间,团队最终选定研究方向就花了几个月时间。“做研究的初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每周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补充做研究的基础”徐周说,其中文章的写作就是极大的挑战。由于大四时的英文写作水平还有所欠缺,他便通过大量的看文献,学习别的文献的写法、语句和语法,来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经过不断的投稿,拒稿,修改,再投稿,前前后后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文章才最终发表。“得知接收那一刻的欣喜,不亚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有了第一次发表SCI的经历,徐周便更加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多看多写多改,是他训练写作能力的方法,“多看才能有思路,多写才能变熟练,多改才能更进步”徐周说道。在重医,遇见了亦师亦父的导师作为2012级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的研究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培养一年后,徐周于大二正式开启了他在重医的学习之路。在本科期间,他将重心放在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英语能力的锻炼上,通过积极参与创新实验,meta分析研究小组,徐周对从事科研产生了兴趣,也有了对未来研究生发展方向的初步规划。“在重医的学习生涯中,最想要感谢的就是孔令泉教授。”徐周说,作为自己科研道路上的指路人,孔令泉教授不仅从学术上,更是在生活中给予了我许多的关心鼓励、帮助支持。新年初始,徐周因疫情隔离在家,但也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变化。1月底,我国学者在《柳叶刀》(IF:59.1)发表了题为“武汉市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的文章,其中得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较高ICU入住率(32%)及死亡率(15%)的结论。该篇文章在线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争相转载。但徐周所在的孔令泉教授团队经过仔细论证,发现文章中提及的新冠肺炎有较高死亡率的说法不太准确的,很容易引起国内社会恐慌。孔令泉教授团队成员分布各地,有的奋战在一线,有的隔离在家,但是大家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积极讨论,最终决定写letter进行评论。“当时的心情是迫切又忐忑的”谈及着手写评论文章时的心情,徐周说道,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但因为是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如果没有把自己的论点和论据阐述充分,很有可能被退稿。孔令泉教授团队成员通过在网上连线,积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论证,最终徐周为第一作者的Letter文章“Full spectrum of 2019-nCoV disease severity still being depicted”在投稿四天后即被接收。原文作者同期回复予以肯定,该评论对病死率等数据的进一步解读有助于解除国际社会以及国内社会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与恐慌。“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次科研经历”徐周说,得知被接收时,心里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徐周目前所有投稿中被接收的最短时间记录。虽然专业是普外科,但徐周认为,科研是不分国界,不分专业的,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是学医人的责任。在学习生活中,最让徐周记忆深刻的是,大五上学期时,研究生导师已经确定,虽还未正式步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孔令泉教授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教学。通过电话交流的方式,导师询问徐周目前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分享临床上的发现、体会,讲解临床经验和科研思路。这样的通话,每周都会有多次,短的半小时,长的则1-2小时。不仅为徐周的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还引导并培养了徐周在科研上的批判性思维,让他在科研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研一时,徐周刚到临床,因为不熟练且任务繁重,经常加班熬夜,后因焦虑食欲不佳而感冒。感冒当天恰逢值班,孔令泉教授细心的察觉到了他的身体状况,便去药店买了药交给徐周,同时嘱咐他要照顾好自己身体,少加班熬夜。“里面有蛋白粉,抗生素,感冒药,眼药水等等”徐周回忆说,导师就像慈父一般,让自己的心里无比温暖。时间与汗水,是培育成功果实最好的养分目前,徐周已收到了德国纽伦堡大学博士阶段的学习邀请,即将开启他科研道路的新阶段。“回顾过去,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但也算是十分圆满。”徐周在他的毕业论文结语中写道,虽有熬更守夜、焦头烂额的艰辛,但也有茅塞顿开、下笔成篇的畅快。谈及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徐周认为有科研思维很重要,但前期的努力更是必不可少。不懈地阅读文献,不断地总结思考,才能有更开阔的思路,科研思维也得以锻炼培养。“努力学习肯定要占用一部分休息娱乐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可能占据的是绝大部分,但这都是人生奋斗、成长必不可少基础”徐周说,所以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要想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定好目标后就奋勇前行。对他而言,学生时期所耗费的时间与汗水,都将是培育未来成功果实最好的养分。来源:重庆医科大学 撰稿:黄泳琪 编辑:黄泳琪 蔡雨齐 供图:徐周 排版:黄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