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二战考研政治75分,不甘于现状的医学生红河劫

二战考研政治75分,不甘于现状的医学生

注意:法医学属于基础医学,只有科研型硕士。我是调剂生。初试的科目是306西医综合、英语一、政治。我的本科来自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他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医学二本院校。我的本科专业是麻醉学。由于我自己的原因,我非常甚至是讨厌在医院上班,但是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要如何跳出医疗体制。后来偶尔调剂的时候看到青岛大学法医学系还有名额,就不顾家里反对填了。我想写的并不是所谓的经验贴,而是记录我考研两年的时光以及给学医的同学另一个选择。一战的失败及原因大学的前四年,我都是混混度日,逃课挂科都干过。学渣本人没错了。基础本身就很差,一战开始看专硕的西医综合就是云里雾里,那个时候就隐隐觉得自己要二战了,大五的时候我的实习医院是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实习我是能逃就逃了,但是逃了也没有认真看书。算一算我一战复习的时间只有四个月。277分,其中政治78,英语60.西综139.这个成绩惨不忍睹。政治是因为后期接触到。英语有一点底子在。一战除了失败,我终于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内心深处觉得不可以在这么下去了,难道毕业以后随便去个县医院麻醉科干一辈子吗?NO。一战失败的原因在于我本身医学专业课基础非常薄弱,并且复习时间很短。要说是什么点醒了我,那就是:读书是当今中国唯一可控的改变命运的方式。17年2月我开始了二战,毫不犹豫。二战的复习方法政治75分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告诉你政治只要考前背一背这种话。我的身边有这种同学,50左右,名校基本无缘。由于一战我政治有了底子,二战的时候我把网络课程看了一遍,练习题刷了一遍,模拟卷买来做,但我没有背过任何模拟卷的大题。原因是模拟卷的答案对于模拟卷的设问是符合的,但是对于真题的设问却难以吻合。好比是人家问你你中午吃了什么,你却回答今天的菜有点辣这种感觉。那么我的答题部分是怎么做的呢:冲刺宝典里面会给你罗列出所有的原理。原理的字数真心已经很少了,那么挑出题目想要考察你的原题,然后第二段抄材料,第三段总结:所以说我们要坚持巴拉巴拉。。。今年政治选择题史纲超纲,我的选择题是36分。那么大题就是39分,我挺满意的了。做重要的是字迹,阅卷老师其实不会看完你所有的答案,他找到她想看的就会给你分,就算你语序不通都不一定看得出来。关键是字迹好看+分段作答+逻辑清楚。真的很重要,练练字吧。英语一69分英语比一战多了9分的原因在于作文。每年我都把英语一的真题做了两遍。每天一篇阅读,然后精读翻译对答案,单词每天都要背一直到考前,英语讲阅读的老师很多,开始的时候不了解考研英语的套路我推荐多去听听课,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做题。作文在后期每天都要背,字写好!像作文和政治大题这种看阅卷老师心情的,字迹和格式强调千百遍,还是有人不care。西医综合183分分不高但是好歹是比我一战多了44分,虽然我的内心非常不满意这个分数,但是也只能接受,想了一下原因大概就是学得太浅显了。医学的原理没有融会贯通。我光记住了结论。我用刷题。课本看了一遍,讲义背了五六遍,30年真题做了五遍。我觉得自己尽力了。后面各种模拟题都在200+,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知识的掌握不够深。一直以来,医学考研的同学都在纠结是看讲义呢还是看课本呢。课本告诉我是什么,讲义告诉你是什么。如果基础非常好时间又不够的同学那就看讲义,因为还要实习嘛。基础不好又想要高分的同学那就以课本为主讲义为辅。把病理机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再去做题。多看书多刷题,西医综合少看视频。你觉得老师讲了你记住了?知识就是你的了吗?NO。只有自己看书背下来的东西才是你的。调剂的过程我的第一志愿是重庆医科大学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重医其实是西南地区竞争仅次于华西的一所医科大学。分高人多。所以在国家线出来以前,我隐隐觉得自己复试重医的机会有点小。于是开始看调剂。那个时候今年的调剂信息都没有出来,那你不会看去年哪些专业没招满吗,等调剂专业目录出来,人家早就联系好了。特别是二战的同学,发动你所有本科已经考上研的同学帮你打听,脸皮厚一点,成了就请人家吃吃饭。脸皮这个东西,向来没有什么用。本科由于是山东的,同学帮我要到了青岛大学法医学的学姐,我就去问:你们一志愿满了吗?之类的,嘴甜一点。而且我看到青岛大学法医学去年是没招满的,不出意外,依然有调剂名额。有戏,然后去找到老师的邮箱,发邮件。根据去年的复试笔记范围,赶紧买书准备复试笔记。由于我是麻醉专业的,法医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科目,当时我还不确定一志愿能不能进重医,本着看了一点法医的书也不亏的心态,买了书来看。青医的复试用书是【法医病理学第四版】,后来重医黄了以后就赶紧填了调剂,看书看得早,笔试的题目基本全会。那个时候心里只有一句话:机会果然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后记:很多同学不愿意跳出医疗体制。也许像我这样一心想转行的人是少数,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不知道,今年我也有同学考上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从医学跨到警察,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转行。现在的医疗环境恶劣,医改一次次的不见好转,转行不见得就是坏事。调剂到法医可以说是我梦想的职业之一了。调剂的过程中家里人不理解也有阻挠我,but有什么用呢 腿长在我的身上,拖起箱子我就上了飞往青岛的飞机。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别人做医生再成功再有钱,我也一点都不羡慕,不要去重复别人的路。

是削其性

医学生二战考研失败,继续三战,还是考事业编?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考研二战失败的我闺蜜的故事。今年3月份出成绩知道又没考上理想院校的她,虽然现在依然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但每天都会去中国卫生人才网查看上海、浙江一带的医疗考试招聘信息,也几乎每天都在问小编应该怎么做,她很惧怕三战再次失败,所以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医学生到底是提升学历,还是考事业编?小编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一、如果你想要日后更高的发展,考取研究生最可靠。医学的特点就是,晋职称会卡学历,学历不够高,即使本科毕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了不错的医院,但如果想要往高爬,只能通过比别人更高的学历来达成愿望,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已经考er上事业编的宝宝们又去考取研究生二、有很多人担心自己读完研的年纪太大小编认为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医生不是越老越吃香吗,尤其是中医,老中医老中医不就由此而来,大家去医院打针也都知道,人们都喜欢找护士长级别来给自己打针,避免二次伤害。小编的闺蜜今年也已经24岁,如果她今年考试成功25岁开始读研,毕业也已经28岁了,但是她还有继续考博的想法呢三、事业编并非不可取人生在世,人各有志。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劳累的奋斗一辈子,小编的大学舍友就选择了考特岗教师,在小乡村里安逸的当一名人民教师,生活滋润没烦恼,小编时不时的也很羡慕呢!如果宝宝们觉得研究生真的可望不可即,不如努努力考一个事业编,也是一个金饭碗啊~但小编在此提示:事业编也并不好考,毕竟狼多肉少,所以大家平日如果来我的主页查看更新公告,希望你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上观点仅限小编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来评论区帮小编的闺蜜和有同样问题的人提供不同意见哦~

舐笔和墨

二战三战生考研成功率竟然这么高?

考研大军一年比一年壮大虽然各大院校也在扩招可是目前还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其中往届生也占了很大比例,但在考研过程中,分数线可不会看年龄大小。在考研这件事上,应届生和往届生有什么区别?谁更容易成功?是应届生优势大、还是往届生优势大呢?我们来听一听过来人怎么说吧!@有志向的匿名者在考研的时候,只要满足报名条件都能够报考,与考生是应届毕业还是非应届毕业,关系并不是很大。@大迂回和往届生考研和应届考研在考试内容上是没有差别的,在录取上一般也没有什么差别的。不过在心态和复习节奏和复习规划的安排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其实说来说去,如果你能全心全意的考研,哪年考都行。@还在学习的医学生我觉得应届生优势大,理由是:心态所起到的作用!只有过来人能懂得吧,应届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心里想着大不了就二战,但是往届生就不会这样想,工作?家庭?很可能影响他的决定,犹豫不决。但决定考研因素很多。作为今年刚上岸的幸运儿,衷心祝愿各位应届生,往届生都能如愿,愿你回首考研时,一路风景,两岸繁花。@Edward我觉得往届生优势大,理由是:不排除部分应届生考研存在随大流,人云亦云的情况,考研动机不清,动力不足,没有下定决心。而往届生在这一点上略胜一筹。往届生因为各种原因想考上的决心比自己一战时、比大多数应届生更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必然会背水一战!往届生考研成功率高达70%并无来源单从往届生不断攀升的比例来看,往届生比应届生更容易上岸很有可能因为往届生选择考研的更多了,同时,有不少往届生还是二战、三战甚至四战考生,他们的备考经验会更丰富。其次考研的整体要求对于应届和往届都是一致的,分数线在哪,择优录取,这一点没话说。考研总流程相同,比如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往届生和应届生要一起报名、一起考试、一起调剂等。往届和应届生对于考研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几乎是一样的,往届也可以考全日制,应届也可以考非全日制(注意,一些专业或MBA对工作年限有要求,应届生不可以考)。如果非说考研对往届生和应届生有不同要求,仅在以下方面↓↓区别1. 档案所在地考研报名时,需要填写档案所在地,以便拟录取后报考院校将你的档案调走。但应届生与往届生的档案所在地也许不一致。应届生档案:本科学校往届生档案:可先打电话给本科学院确认你的档案在哪,一般情况下,往届生档案会在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者所在单位等。2. 考点选择应届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如果想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可以提前跟户籍所在省份的招生管理部门咨询,看是否可以在其指定的报考点完成现场确认等环节。往届生:往届生在考点选择上会根据户籍或单位所在不同地区来规定,比如有些地区规定往届生在本地报考需要有工作和工作证明、暂住证、三个月以上医保社保证明、户口本等,这对于在报考院校附近租房但与无工作或户籍在其他地区的往届生来说相对比较麻烦。(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场)

含哺而熙

考研失败,继续二战、三战名校到底为了什么?

说实话,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已经过了谈理想的年龄,现实的各种困难蜂拥而至,做什么事都要提前考虑后果,虽说现在考研是一个热潮,但每年考不上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考上的几倍,当然,大部分人考不上后会选择找工作,毕竟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它只是给你一个更多的选择。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执着于考研,或者执着于上名校,弥补高考的遗憾,选择二战、三战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如果你还考不上的话,就会浪费掉一年、两年,这个时候你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那么,那些二战、三战的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一、一战成功的人才说理想,二战后才想清楚是为了工作很多人考研的时候说,自己有名校情结或者读硕士是自己的梦想之类的话,有人确实是因为这个,但目标明确的人从来不说虚的,就是为了工作,为了更高的学历和起点。所以现在真正热爱搞科研学术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大家的目标都越来越功利性,也是很多研究生导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无论你是二战、三战,你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把考研这件事当作什么为梦想、为学科未来发展而奋斗的事,神圣化只会让你看不清现实,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更牛而努力。不过,研究生也只是一纸文凭,它不能保证你以后就能走上人生巅峰,所以,就算再次失败,也无须否定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一定要靠这个。二、不甘心,不想因为学历限制了自己如果你想从事的行业十分需要考研,比如前几天小编发了一篇关于就业难的专业的文章,有很多医学生评论说医学专业不考研也没办法呀。其实不止医学专业,比如你想考一线城市的教师编制,你就得考研,据说这些地方的小学都要研究生了,感觉人生又断了一条路。不过,人就是要不断追求更好的呀。还有一种不甘心是来自周围人的眼光,有很多同学诉苦说:亲戚建议自己别再考了或者考个公务员啊之类的。我的建议是:坚持你自己的目标,因为你考上考不上跟你有最直接联系的是父母,跟别人无关,不要被别人的眼光限制了自己。三、就差一点了,为什么要放弃呢?二战考研其实成功率还是挺高的,因为有些人只是差一点、第一年没有好好准备、或者调剂到了不理想的学校。毕竟你比别人多学了一年,有了经验,再复习一年,也会更有把握,如果可以,还能适当改变学校的目标,选择更好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虽然土,不过放在这里我觉得挺合适。不过二战、三战最难的不是学习,是心态,所以,二战、三战这一年,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未来还很长,没什么输不起的。但是,一战就差了那么一点,放弃真的好吗?最后,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老学长说的话,“人生就像一个求最优化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料如何选择才能收敛到全局最优,我们只能做到当前局部最优,也就是在当前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剩下的就看命运吧。”

实体

考研之路:二战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考研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且其中的难度非常大,并且每年考研的成功率都非常的低,而且就算是通过了初试,复试也不一定会通过,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与研究生擦肩而过,那么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二战,但是二战真的有必要吗?小编觉得二战是分情况的,下面就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看专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个职位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专业,就业压力也是不同的,自然对学历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比如说,现在比较热门的医学类专业,对学历的要求就特别高,如果没有研究生的学历,那基本就是没有就业的可能性了,当然也有特例,比如说心理学专业,这个专业只需要本科的学历就够用了,就业情况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对于是否二战的问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的情况,合理的抉择,因为我们都知道,二战,就意味着要消耗一年的时间,重新学习,参加考试,现在的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一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做很多事情了,所以,不能盲目二战,一定要考虑清楚,二战是否值得。二、看难度:对于不同的专业,考研的难度也是不同的,就比如说医学类和法学类的专业,这两个类别的专业是公认的考研最难的两类专业,尤其是医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高考之后选择报医学类的专业,每年的考研都不缺乏人才,这就导致医学类的考研分数线越来越高,条件也是越来越苛刻,而且医学类的专业一般都是五年制的,学得多,花费的时间也多,所以,一定要明确自己专业的考研的难度,如果是难度较小的专业,那么还是可以尝试一下二战的,但如果是那些比较难的专业,则希望大家能够慎重地考虑,因为如果二战还是考不上,那就算是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宝贵的时间。所以,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够谨慎地选择是否二战,因为毕竟要花费一年的时间,而且就算二战,结果也是未可知的。好了,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考研二战的必要性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希望我们可以在考研这条路上共同进步。

邻居们

「21考研」超实用!二战考研学姐吐血整理!

各位21考研的准考生们看过来!学姐告诉你,考研应该避开的那些“坑”,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你的“懒”,接下来学姐就给你们讲一些考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一定要做到哦!一、考研作息时间表时间表6:30 起床,这里一定要坚持 ,绝对不能偷懒;6:40--7:00 早起进行晨练,有助于提高你一上午的学习效率;7:10--7:30 吃早饭,早饭很重要,但是不要吃的太撑;7:40--8:20 背单词;8:30--11:40 按照自己想法安排课程; 11:50--12:20 吃午饭;12:20--13:00 午休一定要有,最好在30分钟时间之内;13:00--17:00 根据当天内容安排课程;17:00--17:30 跑步或者慢走,学了一整天,出去外面走走,缓解一下压力;17:30--18:00 吃晚饭;18:00--22:00 看书、做练习;22:00--23:00回忆当天复习内容,这点非常重要,有什么没有记住的内容赶紧翻书记忆, 难点第二天要重复记忆;23:00--23:30 洗漱;23:30--6:30 睡觉时间一定要严格执行,休息好了才能有更好的精神学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一半!二、实行本作息时间表的要求:1)应届生:与同宿舍搞好关系,避免相互打扰影响作息时间表执行。 2)租房考研者:尽量找同性考研党一起合租,安全方面大家也好互相照应。3)在家复习考研党:由于疫情,大家多数都在家学习,但千万不要让手机成为你考研路上的绊脚石。三、考研过程中的问题【问题一:英语成绩老提高不上去?】解决办法:英语不好的本质,其实就是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尤其是四级没过或者飘过的英语渣,抓紧时间夯实基础很重要。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学姐建议你们试试张国静老师的课,考研基础逆袭这块好的没话说,而且课时短而精悍,考点集中,全程干货,学姐亲测巨好用的那种。【问题二:学习过程中老容易打瞌睡怎么办?】1、喝咖啡、喝茶,但这些不是长久之计。2、转移兴奋点,不要长时间学习一门课程。3、隔一段时间休息十分钟,到教室外或其他地方活动筋骨,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问题三:备考过程中,感觉学习老抓不到要害怎么办?】1、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要清楚自己今天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坚持按照计划执行,今日事今日毕。3、请教同专业的学姐或者学长,如果有相关笔记当然更好。【问题四:复兴过程中,老是会多想怎么办?】1、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胡思乱想并没有作用,积极备考才是硬道理。 2、可以和父母朋友聊聊天,问问他们自己的困惑,总会有好的解决办法。3、每当这个时候可以出去跑跑步,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焦虑。【问题五:专业课复习感觉迷茫,没有目标怎么办?】1、可以上贴吧等网站,练习备考院校的学生,有老师的相关笔记可以看一下。2、询问考研上岸的学姐,这个一定要做,厚着脸皮也要问一些备考技巧和资料,花钱购买也是可以的。3、整理出专业课的知识框架图,再根据知识框架来背,效果会更好。以上就是学姐整理出来的考研备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会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成功上岸!

瞀光辞曰

二战考生+久病初愈,成功上岸学姐考研经验贴

时间已经来到7月,我想很多同学可能还处在迷茫期,没有关系,也不要着急。今天小编学姐将跟你分享一个已经顺利上岸的考研人故事,在考研的路上,她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却始终没有放弃...01 我的背景二战考生,不是学霸,只是一个能力一般,普普通通决定考研的大学生。一战:英语71 管综123 总分 194(当年所考院校复试线201);二战:英语71 管综147 总分 218,哈尔滨商业大学成功上岸。我很注重考研结果,与此同时也很注重生活。清楚自己的实际状况和实力,所以本科双非院校,考研仍选择了本校。我的生活有太多需要我背负的东西,与此同时一直在调理身体,不给自己太大压力。心态一般,身体不好,常常不自觉给自己施压,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养身体,一边治愈自己。第一次考研失败,因为本人生病,停学几个月,返校已经11月,并且身体状况无法继续努力复习,所以结果也在意料之中。理性看待考研,不赋予其神圣的意义,只希望付出多少对应回报多少,实现自己的目标。02 决定考研的原因...1.想继续深造在本科阶段只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而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对某一专业、某一方向更加深入地探索钻研。为了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毫不犹豫选择了考研;2.换个圈子,换个环境,遇见新的自己圈子不同,眼界不同,接触不同的人影响自然不同。希望可以通过考研结识更多优秀的师长,学习更多,积累更多,让自己站上更大平台,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3.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加竞争力研究生学历比起本科学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进入社会也更具有竞争力。本科生,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总是受到很多限制,所以选择考研提升自己,增加竞争力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将来有更多选择。4.对自己未来的定位,需要这份学历本人很喜欢校园,未来也很想留在高校就业,所以对学历有一定要求,考研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一步。由于生病,11月返校时,已经是什么都来不及的状态,身体不便加上北方冬天冰天雪地,我不能出去上课,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系统学习。因为不忍心直接放弃,所以只能直接突击真题,能吃透多少是多少。几乎错过了整个强化阶段的学习。我真的真的能力不足,真题错的一塌糊涂,心里很清楚,几乎判死刑了,二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看着自己做的试卷说不着急是假的,还是想挣扎一下下..不可能说一听完全打通了我,毕竟我的基础薄弱,强化没学,但是我确确实实觉得讲的很好。只能说相见恨晚!前前后后也听了好多家真题课,不言别家不好,只能说田然团队更适合我。所以说,选择真的很重要!04 考研时间线!1.3月—6月:忙毕业!此阶段,我没有学习管综,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英语,背单词。二战考生+久病初愈,所以这三个多月我都在以调养身体为主,并且忙着学校的论文和一些毕业安排,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为二战考生,最煎熬的时间段大概就是4月。4月和我一同毕业的伙伴们,有的拿到了考研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有的拿到了出国的offer,考公务员的有着落,签工作的也有了回应。只有二战的我们,面对过去,失败,面对未来,未知...这期间分享朋友喜悦的同时,也见过周围人因为找工作的压力崩溃大哭,自己也是压力很大。但是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动摇了,不羡慕不嫉妒,努力调整自己,稳住心态,以最好的状态争取二战上岸!由于久久没有跟课学习,考研班主任老师也一次次联系我,我也极力地和老师交谈说明情况,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2.6月中下旬:考前准备 这个阶段,我开始找房子,找学习伙伴。我选择在学校周围租房子,在学校图书馆进行复习,更有氛围,学习效率会更高。并且周围都是一起复习的考生,获取消息和资源等更快更便利。3.7月—8月中旬:修养 7月初,我终于安排好一切准备开始学习了,但很不幸,由于毕业时很忙碌,又有些许压力,我又病了,有些严重。我没有边修养边复习,一是生病身体吃不消,二我怕状态不好,学没学好,又让自己压力过大,影响康复,更加浪费时间。所以,这个阶段我几乎完全是在养身体。4.8月中下旬:正式学习!终于开始学习了!!!此时同期的伙伴们已将强化课学习一半了,我终于要开始学习基础了~~~补基础课+跟强化课,完成第一轮系统的学习做好计划,疯狂补课!我不是基础扎实的考生,所以我不敢扔下基础课,虽然有人说贪多嚼不烂,但是我选择先喂饱自己,然后哪里没嚼烂再多嚼一嚼。把强化课和基础课搭配学习,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基础,紧跟着去学相应部分的强化课程。虽然时间很紧任务很重,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管综明显通透很多,做题比上一年好很多很多。9月,按计划学习+复习,第二轮系统复习跟着课程表,按部就班的上课,按时参加小考,同时做好自己的规划,查漏补缺。由于前期课程补的很急,难免有吸收不好模糊的知识点,一遍遍攻克,反复复习。逻辑+数学:9月课程安排的不多,所以跟住课程,按时参加考试,暴露不足,及时补救。对强化阶段的知识点模块进行了全面复习,针对各个知识点一步步攻克。所有强化阶段习题进行二刷,整理错题,一个知识点也不放过。写作:将课程全部重听一遍,同时跟住写作批改班,按时提交作业,等待老师批改,根据批改意见及时修改。从写不出硬写似懂非懂的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点点完善做到更好。此阶段写作在一点点提升。10月,真题阶段,反复刷题规定时间内做真题,听老师讲解,总结真题,查漏补缺。逻辑:真题套卷+真题分类版习题。了解真题出题模式和规律,听老师课程讲解和总结,记录真题错题,反复学习。数学:真题套卷+真题分类版习题。跟住老师课程讲解,分类题型的总结,记录真题错题,反复重做。写作:完成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批改版,开始写历年真题的论效,听课程讲解。与此同时,进行论说文的进一步学习,跟住课程,按模块学习论说文,同时试写真题。11月,二刷真题+模拟六套卷+模块冲刺二刷真题:根据第一遍真题的系统学习,和错题的复习,进行真题二刷,认真钻研难题,不放过简单题,进一步总结易错知识点,错题对应到知识点,针对性解决问题。模拟六套卷:做新题,结合以往做过的真题,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已学知识点,补充新题型。给自己敲响警钟!模块冲刺:根据老师课程安排,课前做题,总结错题,尽量自己解决,听课程讲解,课后总结。12月,三刷真题+知识点回顾考前最后准备,不接触新题,认真钻研真题,所有真题按规定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回顾知识点,查漏补缺,遗忘知识点反复记忆。06 关于复试!本人218分,学校复试线216,刚刚过线2分,也是很危险的分数。复试专业课很多,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了。专业课我们有五本书,我一共进行了三轮复习。第一遍,学习整体框架,基础知识全部拿下,不会的知识做标记,先放过。为了便于理解知识点,做简单例题习题;第二遍,学细节,不会的要死磕,书上所有例题都要做全!外加学校的历年真题(学硕,专硕全都做);第三遍,背书,主要知识点的习题真题又再做一遍。这个阶段以背书为主;英语,我用的时间比较少,因为我们学校考的英语不难,自己总结了一些相关综合素质题,背了背专业词汇;政治,找了相关资料,重点关注今年主要事件,没有死记硬背耗费时间,理解知识点,能用自己的方式解答出来。07 学姐小建议!1.面对考研中的突发状况?考研的过程中,难免有很多意外状况发生,即使不像我一样在病痛中挣扎,但我相信也会有很多措手不及的小意外打乱你的计划,让你烦躁焦虑。我想给各位学弟学妹们说:“冷静一下,别急,丧可以,一小下就可以,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尽快解决问题,尽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毕竟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考上研!”2.不要挑战身体极限,合理解压,健康第一健康的身体是成功的前提。身体好了,才有力气学习。效率低时,适当休息,调整好自己,重新出发。生病或身体不舒服时,要先调整身体,然后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有压力是好事,适当的紧迫感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的学习,但是压力过大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学会适当的解压,和朋友聊聊天,散散步,或者看看电影和综艺,但是要适度。3.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虽然我准备的时间比较晚,复习时间也没有别的小伙伴多,但是我的目标不止是考上研,而是过好生活的同时,健康的考上研。我会以一周为一个周期,休息半天或者一天,给自己一些时间放松,我所谓的休息,不是熬夜拼命追剧,第二天疲惫不堪,也不是过度兴奋,第二天不能收心学习。我会和小伙伴看看电影逛逛街,解决掉生活中的问题,准备好自己下一周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口粮”,第二天活力满满去学习。4.踏踏实实学习,不要欺骗自己不要为了混时间,磨磨蹭蹭的学习,学不进去的时候,趴在桌子睡一觉,也比装样子学习要好,不要拿形式主义感动自己,要用形式主义鞭策自己,用成绩感动自己。写在最后:“终于上岸了,与其说是一篇经验贴,不如说是一次考研过程的回顾。我可能是考研中的一个特例,没有起早贪黑的埋头苦读,没有废寝忘食的刻苦钻研。但我们一样,都经历着每个考研人应该经历的。很荣幸有这次机会,诉说自己的考研故事。或许我们的头发都越来越少,黑眼圈越来越重,体重直线上升,疏远了朋友,微博关注不再是娱乐新闻而是各个考研老师,卸载了手机里的游戏取而代之的是学习app,手机墙纸不再是爱豆而是锦鲤,从妆发精致服饰讲究的快乐女大学生变成了穿着随意素面朝天的考研er,桌子上少了各种品牌化妆品,多了辅导资料和瓶瓶罐罐的大枣枸杞保温杯...考研这个过程痛苦很多,磨砺很多,感悟很多,但是没有人在意这一年你多么花枝招展或者多么不修篇幅,没有人在意你看过几点的太阳几点的月亮,没有人在意你崩溃多少次,多么的痛苦不堪,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住,考上了,就一切值得!考上了才知道,千言万语都不及那一句,“恭喜你,考上了!各位加油!

源源而来

二战考研?这四类学生真的不适合,原因很现实

众所周知,随着这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就失业”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面临的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选择考研来避开本科就业的窘境,同时也通过考研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将来毕业之后找个好工作。但考研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上的,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上虽然很多人成功了,但更多的却的大学生确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竞争实在是太大了,热门一些的学校甚至是数万名考生在争夺着有限的名额。所以一旦第一次考研失败,那接下来我们将要面临的也就是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放弃,直接去找工作;第二就是积极备考做好准备,来年再战考研。但是在这里小编想要提醒一下各位同学,二战考研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第一次失败了,那就不建议也不适合再次重来,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聊一聊这个话题。一、意志力薄弱,难以坚持复习的人前面我们也说了,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更何况我们已经失败过了一次,这就说明想要二战能上岸,那就必须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每天努力的复习提升,这才有可能完成;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耐不住寂寞,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人,那小编建议你一定要谨慎考虑,毕竟如果不能付诸长久的努力,那你的考研之路注定很难成功,等到蹉跎几年一事无成,其他和你同届的同学可能早已事业有成了。二、被父母逼迫考研的人其实不少考研党他自己心底里是并不愿意考研的,之所以参加,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的要求,迫于压力这才不得不参加考研;对于这类学生,当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小编是不建议大家继续参加的,因为如果你心底里就不喜欢考研这件事,那别说是二战了,就算三战、四战你也很难上岸。而对于这类考生,小编建议大家与其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光阴,那还不如好好和父母开诚布公的谈一谈,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摆事实讲道理的和父母分析清楚你考研的利与弊,我想大多数的父母也是不会再逼迫你的,毕竟他们的初衷还是为了能够让你将来发展得更好。三、基础太差,考研分数距国家线太多除了上面两类学生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考生,自己内心也确实想考研,平时也非常努力,无奈自身的基础太差,距离考研分数距国家线要有一段很难弥补的距离,这才导致第一次考研失败;对于这类同学,小编也是不建议大家二战考研的,因为如果你的基础太差,比如第一次考研分数连国家线一半都没有,那这种情况就完全没必要再选择二战考研了,因为短短一年的努力,你的成绩也是很难突飞猛进,达到考研国家线的,与其注定会失败,那不如好好找一份工作,在工作之余好好复习几年,有把握了再来考才是最佳的选择。四、家境不好,急需工作赚钱在考虑是否二战考研时,有一个问题是大家一定要好好考虑的,它就是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要只要,已经失败了一次,那这就说明距离国家分数线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二战想要成功上岸,那接下来的一年就需要心无旁骛的学习;但这个过程是是需要花钱的,即使是你再省吃俭用,一年下来吃喝拉撒再加上一些学习资料或者课程,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这时候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急需要你工作赚钱贴补家用的同学,那小编是不建议大家二战考研的。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要考研,那这里给大家的意见就是先工作,等到过几年家庭经济得到改善了,如果还想考研的话,我们也可以选择考在职研究生。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要考研,那这里给大家的意见就是先工作,等到过几年家庭经济得到改善了,如果还想考研的话,我们也可以选择考在职研究生。文末寄语:说了这么多,在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是否二战考研这是一个很严肃且复杂的问题,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还需要考虑很多综合性的因素,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将自身所有的条件都好好分析一次,理性对待。

乃召庄子

如果选择考研二战?如何准备才能不重蹈覆辙?绝不允许第二次失败

对于考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向前看,毕竟这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考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首先表示祝贺,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不要太难过,生活的道路是千万条,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就职、公务员考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研究生考试失败的学生来说,如果选择考研二战?如何准备才能不重蹈覆辙?绝不允许第二次失败!我还想继续考研究生,对于不放弃失败,想花时间攻读硕士课程的学生来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生考试是有价值的,而且,一些专业的就业情况也确实和学历有关,比如说,医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一般,硕士、博士的就业情况非常好,当然,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你所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远远不及你所面对的状况。当然,如果我们选择了研究生考试的“二战”,相信自己会坚持到最后,相信下一年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多考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失败,是因为输了英语和数学,很多考生在专业科目和政治科目上的失分不多,虽然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高分,英语的学习大致分为单词、句子、段落的学习,单词的背诵因人而异,也有只有反复背诵才能记住的学生,也有通过朗读文记住的学生。复习英语的时候,很多学生明白了单词的意思,但是还不知道句子的意思,语感的学习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例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对学习英语很有帮助,顺便说一下,因为研究生考试是应试考试,所以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前辈都会注意往年的问题的重要性,在研究生考试中成功了。关于数学,很多学生也感受到了,一部分考生接近满分,一部分的考生也能取得很厉害的分数,差异很大,数学这门学科,更重视的是思维,只要掌握数学方法,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重要的是如何掌握这个方法。欢迎留言。

无死

二战考研和应届生考研,谁更占优势?应届生考研有哪些优势?

应届生考研和二战考研,各有优劣,综合来看,二战考生占优。1、应届考研具有两大优势:士气旺盛、充满新鲜感;压力不大,轻装上阵。考研这事儿,和很多事情一样,所谓“一鼓作气”,是很有道理的。由于考研相对于应届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目标,一个全新的挑战,这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备考会士气旺盛,充满干劲,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劲头。同时,备考的各种知识和内容,即便以前在大一大二阶段学过,也是很有差异的,考研是需要学会学深学精的;至于考研的辅助资料,往往都是全新的,这些都会带来很多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会促使考研者努力想要去探究,所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正是写照。旺盛的士气,满满的新鲜感,是会极大地促进初次考研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优势。不少考研者在初次考研中,就能一鼓作气而成功,这两点往往功不可没。而反观二战考研者,经历了一次失利的考研,继续再考,往往是“再鼓而衰”,士气往往不会那么旺盛,新鲜感也没了,所以二战的很多人都是靠的决心和毅力,最终才坚持下去的。而且,应届考研往往压力不大,毕竟是第一次考研,也是在不影响本科毕业的前提下的追求升学的行为,所以很多人能轻装上阵,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焦虑和非成功不可的压力。这方面,二战的考生压力就大了。二战时已经毕业,放弃工作机会专门考研,而且已经历过一次失利,二战几乎有非上不可的理由,焦虑难免时时相伴,其压力可想而知,绝不是应届考研能比的。2、二战考研具有三大优势:掌握的有效信息较多;有较好的基础;能比较合理地备考和报考。作为经历过一次完整的考研程序的人,二战考生往往对考研流程、考研要求、考研最佳复习资料、报考学校等方面都有较多了解,所以在复习备考中,往往能做到更合理地安排复习备考,能使用更合适有用的复习辅助资料,对报考的目标学校有更好的了解,能自我更好地定位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排出了盲目性,能更好地完成复习备考,也更能合理地选择考研目标学校。而且,二战考生往往有相对不错的基础,比如对考研公共课英语、政治、数学,乃至专业课,都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步,很多时候,更有机会获得成功。在这几个方面,应届考研往往居于劣势。由于没有经验,或者信息收集不够,不少应届考生在备考、报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备考中把握不好节奏,没有使用到很好的资料,在报考目标选择上,很难合理定位。从现实看,不少应届考研失利,就是由于备考准备不足而报考目标过高造成。综合上面,虽然二者各有优劣,但从上面的比较来看,还是二战考生占优。考研不但是一个脑力活儿,也是一个技术活儿,需要的,不仅是干劲和激情,更需要有效的信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定位,以及强大的毅力,才能做得更好,特别是考研难度很大的名校。从现实来看,二战考研的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应届考研,这是合情合理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