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7)》:上海作为“龙头”的扩散效应不足万民苦之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7)》:上海作为“龙头”的扩散效应不足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2019年1月18日,第三届长江产经论坛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同时,由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刘志彪教授、孔令池博士撰写的《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也在此次论坛上发布。该份报告从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创新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贸易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9个维度构建了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长三角地区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总体而言,报告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差距持续缩小,经济联系更加活跃,但是,上海作为“龙头”的扩散效应不足,安徽尚未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在市场方面,长三角地区消费品和资本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趋于增强,但是,劳动市场分割指数相对价格方差波动幅度较大,劳动市场一体化走势还不够稳定。在产业方面,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上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地区间产业分工趋于合理,产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三角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依然不高,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尤其是江浙皖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明显。在科研、技术方面,长三角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R&D经费中企业资金的比重并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空间较大。上海和江苏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创新极,输出技术和吸纳技术的合同数、成交额均远远高于浙江省和安徽省,创新合作能力更高。浙江省输出技术和吸纳技术的增长速度较快,创新合作的活力比较突出。在交通领域,长三角地区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健全,加快构建纵横交错、便捷发达的城际铁路交通网和打通省际断头路,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应是长三角未来工作的重点。江苏省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最短,可达性最优,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可为充分发挥江苏尤其是南京作为长三角西北翼的战略中心地位奠定良好基础。安徽省的可达性最差,进一步提升其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潜力较大,这也是安徽省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抓手。对于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报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报告建议要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借助上海总部经济发达的优势,鼓励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到苏浙皖,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产业链配套。协调发展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将行政边界模糊化,促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机制在空间上进行激化扩散。其次,是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构筑区域共同市场。报告认为破除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的实质是改革政府,改革阻碍共同市场建立的行政权力,促使其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断放松对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种种干预,对所有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努力形成一个政策无差异的良好外部环境。再次是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构建统一竞争规则。以中国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内需为基础,扶持和培育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区域内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实现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合作与协调。调整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推进经济从“发展竞争”转向“平等竞争”。在科技、创新领域,报告建议要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推进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构建区域技术转移体系、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为抓手,加快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前沿科技研究院所的合作创新联盟、大型科技仪器设备的共建共享联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在交通建设领域,报告建议创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省际通达力。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港航、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能级,推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合作、服务共赢共享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最后,报告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更高规格的区域协同决策机制。建立国家层面上以各部委及其派出机构为主体的纵向职能管理模式,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努力形成共同行为准则,深入推进各类规划充分对接。加快形成基于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共同事务处理机制,协调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进程中的冲突和纠纷,确保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黑礁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8年)》在京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丁贺)4月2日,由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联合主办,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承办的《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代表主办双方致辞。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洪银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等发表主题演讲。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领衔的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项目团队发布《报告》。致辞及发布环节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副主任、智库版主编王斯敏主持,专家演讲及圆桌论坛环节由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许益军主持。陆先高表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引导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结合自身禀赋、条件,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需要对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短板进行衡量与评价,把准一体化的脉搏,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洪银兴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充满活力,理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被赋予了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在洪银兴看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该增强“中心”,扩大长三角的核心区,具体路径有两种:一是虹吸外围发展要素,二是实现中心城市扩容,促进毗邻城市与上海同城化,上海的非中心城市功能外移至同城化区域,形成具有内在竞争优势、相互促进的经济板块,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洪银兴建议,推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同城化,首先要在体制机制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共同市场构建等方面下功夫。其次要畅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渠道,在打通行政区域阻碍的前提下,实现科技政策同城化、成果转化利益共享、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科技平台共享互利。吴晓华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与升华,长三角的区情和地位决定了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使命。吴晓华认为,首先,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黄金发展带。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支撑。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经济带,也是中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其次,长三角地区科技教育资源富集,创新要素丰富,创新平台强大,创新生态优良,能够代表国家赢得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战略主动权。此外,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发达,对外通道顺畅,对外开放程度高,可以在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方面有更大作为;最后,率先探索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应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率先建成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在保持现有行政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形成省际间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区域一体化对冲区域分化。王振认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肩负着三大新使命:一是率先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围绕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坐标,着力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行政区分隔这一老大难问题。尤其是要打通“断头路”,消除行政壁垒,构建更加有效、有序、有活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二是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对标世界五大城市群,努力发展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集聚中心、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中心。三是以一体化模式加快缩小地区差距。在专家演讲及圆桌论坛环节,就“打造示范区与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韦伟表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意义重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布局和谋划。通过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形成可示范、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韦伟进一步谈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制度一体化、行动一体化等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它将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在刘志彪看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长三角地区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示范区。他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最重要的问题仍是制度层面的协调,今后应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积极推动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要坚决破除制约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要加强地方政府职能协调,实现“破壁合作”。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交通能源组组长罗伟光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创新协商机制和推进机制。围绕“如何实现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对外开放”话题,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区域协调、利益分享、成本共担的问题,长三角地区应该成为深化改革的示范区。“‘一体化’不是帮扶与救济,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新要求,理应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作为完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有效机制。”范从来补充道。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认为,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三省一市承担着各类先行先试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凡银建议,应充分发挥上海与安徽在高校、科研机构占有量上的优势,推动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并驾齐驱,形成创新共同体,达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据悉,《报告》分别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存在问题等维度深入剖析,为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报告》基于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操作、可比性和针对性原则,构建了包括空间、市场、产业、创新、交通、信息、贸易、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制度10个子系统50个基础指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报告》研究显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规模差距呈缩小趋势,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趋于增强;产业结构层次上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地区间产业结构专业化分工趋于合理,产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创新产出的地区差距趋于不断缩小;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的内部差异不断缩小,为信息一体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向引领;公共服务建设明显改善。但仍面临一些需要突破的瓶颈。上海作为“龙头”的扩散效应不足,安徽尚未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整体联动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地区间创新人才投入差距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亟待提升;地区间铁路交通网密度差异较大,亟待打通省际断头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差距缩小,但社会领域信息化协同和融合发展水平较差;省际间贸易强度偏低,地区间对外贸易发展差距较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区域合作的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挑战。《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造区域联动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区域开放市场,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合作支持自贸区建设,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更高规格的区域协同决策机制。原标题:长三角地区发展差距持续缩小——《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8年)》在京发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丁贺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百年之木

《中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发布

近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服务创新团队研究形成《中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简称《报告》),对我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01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02 城乡客运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公交线路不断优化调整,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约100%,并逐步向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农村地区延伸。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建制村通车形式,实现具备通客车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03 城乡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全国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覆盖率分别为67%、65%、43%。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镇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达到96%。各地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特点及电商快递的发展现状,推动专业化和综合性物流园区的建设,针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城乡物流一体化配送,大大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服务创新团队认为,通过统计分析我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情况来看,各地正在不断深化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认识,加快统筹规划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客运、物流、邮政等发展,推进基础设施衔接,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健全工作机制。各地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力支撑了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了乡村资源要素与城市大市场对接,带动了城乡共同繁荣与发展,让城乡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作者丨周一鸣投稿邮箱:xww@zgjtb.com责编|廖芊

见过不更

成都平原经济区文旅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

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伟大征程中,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当前,成都市委党校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宣传研究阐释,推出有思想含量、有理论分量、有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成都平原经济区文旅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长期关注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前期研究成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成都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已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成功申报立项2019年度全国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调研课题《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并在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乡现代化治理研究中心”的资助下开展调查研究,对区域内相关地市州部门、旅游文化公司和从业者作了深入调研访谈,发放调查问卷1100余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调研资料,最终形成本文。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既是顺应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我国在社会结构不断优化背景下所催生的庞大中产阶层群体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要。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产值分别占GDP比重的4.3%和5.7%,文化和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和主要模式(一)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运行机制1.跨区域政府协作机制。为打破行政区域障碍,普遍做法就是建立区域间的统筹协调机构和执行机构,以统筹规划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并确保实施。如京津冀在省级政府层面成立了京津冀“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地市级层面的旅游、文化、文物部门间成立了京津冀“文化旅游协作执行委员会”作为实施机构,在县级政府层面成立实施委员会。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机制。文化旅游产品,可根据文化内容开发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特色商品旅游、概念旅游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从开发机制上,将文化产业链中不同内容的文化产品与旅游产业相对接。以文化产品为主题的产业一体化对接,以文化产业链要素为中心进行旅游市场对接,以旅游产业链要素为中心进行地方特色文化对接。3.文化旅游线路设计机制。根据文化资源在区域地理上的分布进行线路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线型旅游品牌共建模式。即基于文化旅游资源条带状分布的现状,形成带状旅游品牌线路。如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就是跨越众多沿线国家,超越人种、语言、习俗、信仰等不同差异,成为经贸、旅游、文化一体化的跨国区域合作典型。二是面域旅游品牌共建模式,即文化旅游资源呈一定几何面积分布,如长三角、珠三角、塞上江南等。4.交通联合机制。区域内交通的网络化、便捷化,是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旅游市场互动、提升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以长三角为例,区域内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系统发达,其中,以上海为核心利用发散交通带动区域发展,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高速铁路的开通,推动长三角高速铁路形成“公交化”网络格局,使旅游形式更加多样化,对旅客的旅行观念也产生了强烈冲击,并形成了新的旅游理念和业态“高铁旅游”。(二)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的主要模式1.以城市群为基础的一体化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城市为依托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的中心。一是重点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合作。如关中城市群旅游区、环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成渝城市群旅游区等,推动了城市间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旅游产业的深度合作。二是重点地市联合而成的城市群合作。以山东省为例,近年来成功打造的仙境海岸旅游品牌片区、水浒故里旅游品牌片区、儒风运河旅游品牌片区等,均以富有某方面主题特色的线路将相关城市串联,形成具有特色品牌的跨区域合作模式。2.以主题文化品牌为核心的跨区域共建模式。从城市群为基础的一体化合作模式中可以看到,城市区域间的文化旅游合作多以一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或者是基于共同的文化品牌,或者是基于拥有互补性的文化资源,从而通过整合与挖掘,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一是红色旅游品牌跨区域合作。二是历史地理旅游品牌跨区域合作。三是文化遗存的跨区域整合提升。如晋冀豫“太行抗日烽火”,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中山、湘潭、广安三市“二十世纪三大伟人故里红色旅游联盟”等十几个红色旅游区域联合体,形成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品牌,通过“资源互享、优势互补、游客互送”机制,大大增强了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和产品影响力。3.“文化旅游+”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农业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农业文化旅游模式。为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全国各地大力探索实施农业、旅游、文化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涌现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湖北)、前卫村(上海)、农科村(四川)、东韩村(陕西)、郑各庄村(北京)、滕头村(浙江)、南街村(河南)等美丽村庄典型案例。二是工业文化旅游模式。工业文化旅游是将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打造成为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的公共空间。如北京首钢石景山工业文化景区、成都东郊记忆景区、合肥宜酒工业文化园等,均被评为国家3A、4A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工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三是生态文化旅游模式。如湖南湘西州把全州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大公园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生态文化旅游业已是湘西州的主导产业,湘西州也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和高增长地区。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一)成都平原经济区概貌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遂宁、雅安、乐山、眉山、资阳等8个市,总面积 87162平方公里,人口约3300万。2018年,成都平原经济区GDP总量达25665.63亿元,增速为9.8%,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首位作用明显,是成渝经济区中发展腹地最广、集聚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预计到202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将达到2.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5%。(二)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1.资源众多、品级较高。成都平原经济区幅员辽阔,平原与浅丘、山地相间,各类型旅游资源组合好、分布广,高品位、高等级的旅游资源众多。区域内有国家级及以上旅游资源247处。其中世界遗产3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 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3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 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 处;国家A级景区182处,其中5A级景区4处,4A级景区91处,3A级景区42处。尤其是高级别景区分布集中,其中3A级以上国家级景区密度可达15.72处/万km2,是全国A级景区密度的2.5倍。2.种类丰富、门类齐全。成都平原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人文、综合3大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12个主类,以及47个亚类、260个基本类型。对照标准,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涵盖3大类、11个主类、24个亚类,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区域内各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3.文化相通、资源互补。成都平原经济区八市地理相邻、历史发展脉络大体一致,人文传统、民俗风情较为相似,在文化大类上都属于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蜀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多元文化类型共同构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地理、历史等的相似性,以及文化上的相通性,使得各城市之间具备在蜀文化统摄下,进行一体化融合开发的基础。4.资源分布不平衡。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以成都这个特大城市为中心,核心圈层和外围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品位也较高,而中间的城市资源相对贫乏。从数据上来看,处在核心圈层的成都拥有A级旅游景区79个,处在外围的乐山拥有A级旅游景区23个、绵阳拥有A级旅游景区20个、雅安拥有A级旅游景区14个;而处在中间的城市眉山、资阳、遂宁、德阳的资源较为匮乏。(三)成都平原经济区旅游基础设施便利1.旅游交通一体化状况。近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上基本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高速公路网络。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高速459公里正在建设之中,串联起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建成后,将青城山都江堰、仁寿黑龙滩、眉山三苏祠、大邑西岭雪山、邛崃天台山、乐山大佛等众多景区串联起来,将实现“一小时旅游圈”。在铁路建设上,除了已建成成渝、成绵乐、成灌、成彭、成蒲等高速铁路外,还在加快推进成南达万、成自高铁等项目建设。预计202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建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无缝衔接、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二环十射”铁路运输网,“一小时交通圈”将更加便捷。2.其他旅游基础设施。成都平原经济区八市在交通之外的旅游基础设施上,也有不少合作和联系,为文旅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旅游企业联动协作,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等大型旅游社,均在八市设有分社,整合资源、合作开发旅游线路,形成如成都―乐山―峨嵋两日游的热点旅游线路。二是旅游豪华型高档住宿、舒适型品牌连锁酒店同步发展。据统计,成都平原经济区拥有168家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706家,以及其他酒店18291家,为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较具规模的住宿基础设施。(四)成都平原经济区旅游发展地位特殊1.支撑四川省旅游业总量增长。从年度数据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占据四川省旅游总收入的大半壁江山,且占比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从2012年的59.8%上升至2017年的64.8%,不断巩固该区域在四川旅游业中的领先地位。2.支撑四川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境外接待游客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其中成都市接待了绝大部分境外游客。在入川境外游客方面,成都平原经济区成为绝大多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从2013年起接待境外游客占全省的91.8%,并在2017年跃升至98.7%,充分说明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全省对外旅游中的重要地位。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文化主题不突出,区域文化旅游形象模糊一是缺乏归纳和选择。对文化本底的研究还不充分,暂时还未能从庞杂多元的文化元素中,选取和归纳出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未能系统梳理、高度提炼和权威发布。二是整合不充分。文化旅游资源基本上呈点状零散分布状态,近年来虽在交通硬件上有所改善,但未能以文化为核心,对其进行内在的有机整合。三是整体营销有待提升。尚未根据区域文化主题,有重点地捆绑进行对外旅游营销宣传,区域文化旅游形象相对较为模糊、不够清晰。(二)文旅融合不够,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一是文旅融合意识不强。政府、市场、社会等各层面在以文化促进旅游的发展理念上还未形成高度的统一认识,存在重旅游轻文化的现象。二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于文物、古迹、名胜、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缺乏深度研究,对地域人文特质、民族风情等开发不够充分,仍停留在景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内容展示,对于具有时代特点、地域特色的文化挖掘还未实现从点到面的展示。三是文化展示不充分。目前,多数旅游仍然是依托实物展示、文字介绍和导游解说,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据市场需求、消费习惯等创新开发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性和自主性上还较为欠缺。四是标志性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缺位。成都平原经济区虽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尚未开发出标志性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缺乏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旅游产品。(三)内部发展不平衡,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难度较大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以单向合作为主。成都平原经济区其余七市与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成都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均占绝对优势。旅游招商投资能力、文化消费水平参差不齐,区域合作仍然是以成都为中心向外辐射带动的单边或多边合作。二是所处阶段不一致,发展重点难以统一。成都在旅游总收入、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已达到一定规模,未来的发展除量的积累,更重在质的提升。如何扩大国际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外汇收入,是成都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德阳、雅安如何扩大国内市场,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仍是当前的发展重点。(四)合作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协作保障机制一是协作形式简单,尚未合力开发出文化主题鲜明的旅游“拳头产品”。目前经济区各市间的旅游合作没有深入到旅游产业各环节,未能共同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现代旅游产品,未能形成有机的产业链。二是各自为政,地方本位主义引发内部利益竞争。经济区内各市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各市自己的经济发展,在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促进措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地方保护性政策阻碍了旅游要素的自由流通和有效配置,以及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三是偶发式合作,未形成保障一体化的长效机制。目前,各市大多依照联席会议或签署合作协议时的合作框架进行,暂时缺乏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专项合作协议,因此,区域内的文化旅游一体化没有形成长远的专项规划和统一的行动路线。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策略(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利益分配机制1.加强统筹领导。一是成立省级层面的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文化旅游的副省长担任组长,各市分管文化旅游的领导、文化旅游局责任人作为成员,统一调配加强区域文化旅游的统筹协调、深化合作。二是编制文化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将成都平原经济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置于全国文化旅游市场格局中,依据游客期待及旅游市场分工等综合原则,对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及发展路径、合作计划等做出统一的规划,部署区域内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步骤,绘制时间表和行动路线图。三是制定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管理的统一政策和规章。由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小组牵头联合各市文化旅游局,共同出台指导性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管理规章、条例,进而确保规划、协议等各种合作性政策的实施。2.构建利益分配机制。一是追求区域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发展。打破市场壁垒,加强旅游业、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业各要素自由流通、最优配置。二是推动建立以成都为中心的区域分工体系。以成都为中心建立跨行政区的点轴开发合作系统,先发带动后发,形成一个中心、多个增长极、多条发展轴的等级合作分工体系。同时,突出各城市专项特色,错位互补、避免同质化。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成立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为相对滞后城市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形成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政府年度考评机制,推动区域文化旅游无障碍合作,解决区域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二)整合区域资源,创新旅游产品1.以文化主题优化组合旅游资源。一是以历史纵线为纲,按时代发展脉络把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排列串联,形成展示成都平原历史演进过程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如从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的三星堆,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的金沙遗址,再到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三国时期的武侯祠、唐代的杜甫草堂、宋代的三苏祠、元代的云顶山古城遗址、明代的杨慎桂湖、清代的移民会馆等。二是以各类文化主题为目,整合同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题式文化旅游产品,如古蜀文化游、诗歌文化游等,有机整合利用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文化旅游资源,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开发出满足现代游客文化需求的研学旅游、文化体验游等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韵味的文化旅游产品。2.以需求引导旅游产品创新升级。一是根据不同类型游客的旅游需求,开发多种类文化旅游产品。细分游客类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突出本区域优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因人而异地创新开发或优化组合文化旅游产品。二是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开发多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发或升级文化旅游产品。如为国内游客打造古蜀文化游、蜀道文化游、川藏线探知游等,为日韩东南亚游客推出三国文化游,为欧美游客推出熊猫文化游、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文化游等。三是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吸引力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熊猫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等为主题,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重点工程。注重将资源连片开发,搭建跨区域文化旅游的联系纽带,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重点合作项目库。四是大力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强跨区域原有同类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以共同举办主题文化节等方式,开展互惠互利的一体化合作,通盘策划、统筹协调,形成多条区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三)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1.以基础设施共建推动区域一体化。一是共建快速交通网络。在现有道路资源的基础上,侧重发展高速公路、快速通道、高铁及地铁延长线等快速交通,形成以成都为中心枢纽串联周边城市的环形和放射状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区域文化旅游的可达性。二是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内“互联网+”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建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动态信息共享的旅游云数据库及电子商务平台,向区域内其他七市辐射成都国际专门数据通道。利用互联网提高区域内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打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立全覆盖高速融合网络、客运指挥调度系统、交通应急指挥系统。三是优化住宿、餐饮设施。完善覆盖多档次的住宿、餐饮体系,注重在住宿、餐饮设施中注入相应的文化主题,提升文化内涵。四是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加快各级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完善并统一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应急救援体系、停车场、公厕、休息点等人性化旅游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提升目的地旅游综合环境。2.以标准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一是成立成都平原经济区旅游标准技术委员会。在该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区域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统一区域内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管理、旅游配套服务等标准。二是加强区域内各市旅游标准的互认。协调成都平原经济区八市对彼此相关管理服务规范和标准的对接,对区域内的景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咨询中心、集散中心等旅游设施和服务采取统一标准建设和管理,提升区域文化旅游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三是推进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协调交通、文化等部门,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开通多条区域内文化旅游专线。共享公共资源,推出区域内交通、金融、文化、医疗等一卡通,提高区域内居民和游客享受文化服务和参与旅游活动的便利性,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单位完善相应的公共配套服务。四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经济区内各市旅游行业和管理部门采用统一标准和口径,联合打击整治扰乱旅游目的地环境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统筹协调净化旅游广告、旅游合同、旅游团队、旅游购物、旅游价格、旅游客运等旅游市场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逐步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四)共享客源市场,加大营销宣传力度1.共享客源市场。一是共同分析区域旅游市场。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整体,共同研判游客的旅游需求现状及变化趋势、市场供求状况、竞争态势、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等,并划分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及边缘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旅游营销。二是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互为旅游客源地,通过构建跨地区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在区域内的旅游线路,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三是加强互惠合作。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实时联动,共享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效降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等的综合成本。2.构建品牌体系,强化宣传效果。一是突出区域特色,构建品牌体系。依据稀缺性、唯一性等条件,可选取本区域的核心品牌,如熊猫文化和道教文化,并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丝路文化、诗歌文化、山水文化等作为次级品牌,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体系。二是统一品牌形象,多渠道强化宣传效果。成都平原经济区权威发布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体系的文字宣传口号、视频图片宣传广告等,统一区域品牌形象,长期坚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的多种传播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3.区域合作联合营销。一是采取多种有效营销手段拉动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采用多元化、国际化、人性化的营销策略,按文化主题销售区域内景区景点套票,如金沙遗址与三星堆景区等同类型景区可尝试同票游览,凭票免费搭乘旅游专线大巴;区域内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优惠互通等措施。二是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创新营销手段。建立多语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区域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网站,开设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官方公众号,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制作区域文化旅游电子期刊,推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特色文化旅游线路,链接区域文化旅游产品销售平台。三是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集中营销。定期举办相关节庆活动,既可以是成都平原经济区整体的文化旅游节,也可以是由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共同参与的三国文化、古蜀文化、熊猫文化等专题文化旅游节庆。四是鼓励和支持文学影视等持久营销。通过优惠政策或奖励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创作展示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魅力的影视作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外推广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的特色形象。来源: 社科院网站

谷神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

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萱草

“一盘棋”修复 “一体化”治理——重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是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他们把生态修复作为“一盘棋”统筹设计、治理,取得了“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修复成果。其修复治理类型多、样本种类全、典型性强的鲜明特点,使得重庆的工作经验,对于地理、自然条件类似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有较强示范意义。重庆是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重庆把生态修复作为全市统筹的“一盘棋”,开展了7大类、近300个工程修复项目,紧扣“一体化”这一关键词,做到了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景观营造与长效保护并重,取得“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修复成果和“好事办好、百姓叫好”的民生效果。重庆市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确定重庆主城长江、嘉陵江汇合的平行岭谷生态区为实施试点区域。该区域山地—江河生态系统特征明显,涉及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4座平行山岭和长江、嘉陵江及21条主要次级河流,山地、江河、森林、田地、湖泊、湿地等约占试点区面积的82.6%,具有修复治理类型多、样本种类全、典型性强的鲜明特点,对于地理、自然条件类似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有较强示范意义。突出民生为上 统筹重点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意见》,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跳出重庆自身、站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整体高度,跳出眼前、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看问题。源头防控,划定红线。通过强化规划管控引导,重庆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特别是对于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广阳岛,在已投入大量资金动迁居民、平整土地情况下坚决叫停房地产开发,转而赋予广阳岛“长江风景眼睛、重庆生态岛”定位,明确了原规划的300万平方米房地产用地全部取消,必要的公共设施建筑不超过20万平方米,力争未来岛内清洁能源利用率100%、绿色交通出行率100%、生活垃圾及污水对环境零排放的生态目标。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影响了GDP,但释放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坚定信号。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突出项目系统性整体性谋划,按照“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为肌体”思路,明确了区域生态系统治理等7大类生态修复工程,并始终按照工程修复为辅、自然恢复为主,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受益等原则分类推进项目。在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渝北区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让废弃矿坑变矿山公园。2012年该区域采石场全面关闭后遗留的41个大小废弃矿坑如大地上的疮疤。现在,这里统筹开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统修复治理,规划串联其中12个大型有水矿坑打造铜锣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目前,废弃矿坑已治理2300亩,部分矿坑有“重庆小九寨”之称,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在两江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依托科技手段防治安全隐患。长江铜锣峡江段仅有几十米宽,是水运、公路运输关键节点段,唐郭路危岩带就位于月亮湾隧道出口至望江医院一线,长约4公里,存在一定数量的危岩、孤石和不稳定边坡,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检测岩体状态并作出动态评估预警、工程修复岩体与生态恢复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预警提示有效性。强化创新担当 统筹制度措施在重庆的实践中,创新机制建设是重要内容。重庆坚持规划和立法同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8月通过了《关于加强广阳岛片区规划管理的决定》,增强了“生态岛”规划刚性。持续完善独具特色的地票制度,有效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用地和资金缺口。自2008年起,重庆探索并持续完善了独具特色的地票制度。从2018年开始,进一步拓展地票功能,允许复垦为宜林地形成“生态地票”。复垦成林地的,5年后还可形成“林票”进行二次交易。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成功交易生态地票4075亩、亩均价格19万元左右。2019年为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出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复垦指标交易办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可作为地票进行交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建立“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重庆市以“一张作战图”统筹整体布局、以“一盘生态棋”推动试点工程实施、以“一套管用的制度”保障试点工程规范有序、以“一个信息化平台”加强试点工程监管、以“一批配套的政策”释放试点工程改革红利的“五个一”推进机制,较好地把系统思维和一体化修复融入工作全过程。立足高效长效 完善机制规范通过对重庆试点区域的调研,调研组提出3点建议。一是需要扩大修复资金规模、扩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调研发现,生态保护和修复存在资金总量、结构配套、时序安排的缺口现象。解决资金问题,在国家层面,建议除了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外,宜争取发行生态修复专项债;在市场化层面,建议成立生态修复专项基金,作为专项债补充;建议支持绿色信贷项目,将绿色信贷纳入金融机构考核;增加融资主体,扶持培育绿色供应链企业;建立生态修复受益主体补偿贡献主体机制。二是整合标准规范。调研发现,生态修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因各方对设计思路、工程规范、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理解不统一而造成“标准不一、专家争论、措施打架,工程反复”情况。应制定《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并纳入国家标准体系。三是整合学科建设,支撑生态产业发展。有必要将生态修复保护作为专门学科进行建设。以学科建设和职业教育支持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实现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双提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治理调研组成员:董建国 朱学新 哈丹·卡宾 石中和 张 青 杨引明 苟 伟 王 业 欧 黎 执笔: 朱学新 哈丹·卡宾)来源:经济日报

男人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调查丨产业协同共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内生动力

编者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5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中国经济时报随即派出采访组,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进行调查采访,现推出此组报道,敬请关注。广德慈兴科技产业园实现自动化生产。摄影/王彩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调查·产业一体化■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段树军 孟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犹如为江浙沪皖间的“化学反应”增添了一味“催化剂”,改变正在加速。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采访时发现,长三角区域内,协同布局企业总部、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已是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长三角产业协同和区域分工按下了“快进键”。以安徽为总部,在上海全面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在江苏发展机器人和图像视觉,在浙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合肥本土企业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布局已“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松江超硅供应硅棒,江苏苏州封装晶圆芯片,浙江杭州量产7nm级芯片,应用链辐射长三角……跨区域流动的创新资源,在积聚、碰撞中形成合力,涌现出诸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催生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科创引擎。产业链布局“再优化”近日,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工程迎来首批光刻机搬入的重大节点。该项目是上海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华虹集团走出上海、布局长三角的第一步。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不同环节,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正加速建立互补分工的关系,上海到江浙皖开辟“产业飞地”,江浙皖到上海设立“科创飞地”,已是寻常之举。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场部内容总监张沛介绍称,近年来,科大讯飞主动在长三角地区开拓新业务,与江苏苏州市政府共建苏州讯飞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同济大学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脑智同飞联合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交流合作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加强。由宁波慈兴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慈兴科技产业园(广德锦汭轴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流水线一片忙碌。广德慈兴科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叶宝紫表示,“广德慈兴科技产业园定位于打造高端汽车专用轴承生产基地,是慈兴集团发展版图中的一部分。”他算是慈兴集团的“老员工”,随着慈兴集团战略布局的变化,其先后在浙江、上海等地工作。如今,叶宝紫回到了安徽老家。叶宝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采访时介绍说,慈兴集团是一家宁波企业,因上海具有科技、人才、交通、信息、金融等多重优势,慈兴集团在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技术中心和试验工厂。在广德企业家群英馆内,像慈兴集团创始人浙江宁波客商胡先根这样,前来广德投资兴业的江浙沪企业家占了九成以上,广德经济开发区就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上一轮产业转移,新一轮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更多的是在转移中升级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都希望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优化产业链布局。从杭州萧山搬迁而来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宣城进行升级,而研发、销售、管理等留在萧山总部,探索“外拓基地,内强总部”的发展模式。广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德依托慈兴科技产业园等积极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力争在“十三五”末,汽车零部件产业板块投产企业达150家,实现产值超150亿元,税收5亿元。为加速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形成优势产业,目前,长三角地区已设立了多只产业投资基金,如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上海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等。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强调,应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深入融合与创新发展,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全国样本。接受调研组采访的相关人士一致认为,既有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开放优势,又有江苏制造业的基础优势,还有浙江互联网基因的放大优势,更有安徽原始创新积蓄的后发优势,“长三角产业竞争力前途一片光明”。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合肥新汇成微电子有限公司采访。摄影/段树军产业地图破局“同质化”追逐高质量一体化,长三角三省一市既要各扬所长,又要协同合作,“犹如人的五根手指,握起手是拳头,张开来是五指,非常有战斗力”。当前,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间主导产业趋同。如长三角地区半数以上城市将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主导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如何破局?调研组从安徽省发改委长三角办公室获悉,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共同研究制定“长三角产业地图”,其中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地图已完成。“用产业地图的方式实现城市间产业要素信息对称化、动态化,通过数据共享引导产业和区域在纵向产业链上优势互补、错位竞争、链接发展。”接受调研组采访的企业负责人希望,“长三角产业地图”能够重点体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布局、企业的集聚、要素的集聚,提高重点产业集群的标识度,引导跨区域产业协作、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立体生长,寻找产业协同的内生动力,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发展诉求。“上下游产业链在长三角区域集群式发展模式中正不断深入推进。”合肥市发改委合作交流办主任牛倚林表示,合肥市正在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注重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如引进上海保隆、海康威视等一批长三角龙头企业来合肥投资,支持合肥科大讯飞、安科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在长三角优化布局,提升规模和能级。调研组了解到,由于产业转移的输出区与输入区税收等利益存在冲突,产业输出方政府意愿不高,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和有效的产业协同。接受采访的地方政府人士建议,从国家层面,应加快探索产业跨省市迁移、重大产业项目跨省市协作的税收分配机制。合肥市数据资源局规划处处长彭辉建议,在巩固长三角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应加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融合,实现数据一体化协同服务产业发展。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表示,在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中,安徽要着力扬原始创新之长、补成果转化之短,扬优势产业之长、补产业链水平之短,扬产业承接之长、补营商环境之短,加快构建依靠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与世界角力,长三角地区更要握指成拳、拳拳相应。唯有协同创新,才能带动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创新已经“在路上”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是引领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采访中感受到,互相促进、错落有致、梯度有序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九座城市共逐一个梦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驱车行驶在G60高速公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标语不时闯入记者眼帘,无声地表达着沿途城市的发展愿景。从上海市松江区的1.0版本,延伸到上海、嘉兴、杭州联动的2.0版本,拓展至如今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的3.0版本,三年间,G60科创走廊持续扩容升级,从连接行政区域的交通要道成长为区域协同创新攻关一体化的有效平台。长三角一体化在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高地上的新图景也随之勾勒而出。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邱建敏告诉调研组,以异地证照办理为切入口和突破口,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探索了跨省市“一网通办”机制,实现了营业执照等证照“一网受理、九城通办”,要素流动壁垒进一步被打破。数据显示,在2016年—2018年间,G60科创走廊共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84051户,同比增长近70%。自去年6月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交互投资1468亿元。一路高歌猛进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尝试通过成立产业联盟来实现九城联动、资源共享、深化融合、集群发展。目前,已成立新材料、机器人、智能驾驶、新能源、新能源和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等六个产业联盟。作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云求在接受调研组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的成立,以此为依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行业洗牌将进入加速期,区域整体产业实力会变得更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接连取得进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正逐步由夯实基础向攻坚突破迈进,量子信息科学等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大科学仪器设施实现共建共享,长三角“创新券”互认互通……不过,距离真正的协同创新,长三角地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丰富,但尚未形成合力,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亟须健全。”安徽省发改委长三角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直言,长三角区域内还存在产业布局各自为政,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大而不强、人才招引竞争激烈,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的组织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杨云求希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加敢于突破、勇于尝试、开放互通、一盘棋考虑区域政策及服务。上海市松江区科协专职副主席王福友表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已经到了需要深度融合的节点,希望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能从源头做到一体化协同发展,哪里的产业条件具备了,科研成果就可以在哪里落户,让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从智力源头开始真正实现一体化互动。”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正牵头制定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规划,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开放共享两地大科学装置科技资源优势,协同长三角地区各类创新单元,推动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人才资源流通。从竞争到竞合,从产业转移到协同创新,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长三角,希望无限。记者观察找准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抓手“量子一条街”已是合肥一景。摄影/段树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段树军 孟歌 王彩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本月初在上海主持召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时表示,长三角区域要做好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建设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建设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一定要以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为支撑,从这个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基础。所以,找准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抓手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目前,长三角各地的开发区在推动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41个城市拥有14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20个省级开发区,平均每个城市拥有3.6个国家级开发区、7.8个省级开发区。因此,可以把推动长三角地区开发区的协同发展作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抓手。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前不久在长三角地区调研时发现,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如,各地的规划对长三角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存在制约。长三角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争相设立主导产业相同的开发区,凸显各地产业规划缺乏对接机制,地区间合作机制亟待完善。各地财税政策限制跨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形成财税跨区域转移支付和统筹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省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准入标准互认、业务系统互联、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从源头上制约了企业参与产业一体化的步伐。共建共享的人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长三角人才落户、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标准不统一,缺乏互认互通机制,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滞后制约产业一体化进程。此外,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集成交流平台,制约着长三角知识产权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技术联合攻关等。基于此,G60科创走廊的建设为破除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瓶颈做了有益的探索。2017年,上海松江区与浙江杭州市、嘉兴市合作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2018年,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金华等其他6座城市加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成立,G60科创走廊从城市战略上升到长三角区域战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挂牌后,在成员城市遴选部分园区,联合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金华、芜湖、苏州、宣城、合肥、松江建立新材料、机器人、智能驾驶、新能源、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与此同时,在松江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要素资源在G60科创走廊自由有序流动和有效配置。这些尝试和探索,在促进各园区协同发展,实现错位竞争、协同创新和集聚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应该说,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在探索成员城市部分园区之间形成“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规划协调体系”“一体化园区、一体化联盟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区域合作平台、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及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协同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可复制的经验。这些经验,未来可在长三角数量众多的开发区推广。如是,开发区将成为长三角率先迈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抓手。案例萧山羽毛的宣城之旅喻国强介绍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的筹建进展。摄影/王彩娜■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段树军 孟歌自称为“新宣城人”的喻国强,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办事处招商科科长,正是他促成了萧山羽毛的宣城之旅,演绎出一幕长三角产业协同的精彩戏码。因新塘羽绒产业转型升级和萧山区产业结构调整,2015年初,喻国强带着20多家新塘羽绒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在考察了南通等13个城市后,选择落户宣城,由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与新塘街道共建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喻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创新‘园区共建’新模式,不仅两级政府共投基础设施建设,还成立了联合领导小组,入园企业只需提供企业设备清单,我们帮办所有的审批环节,让新塘羽绒企业在宣城快速生根发芽。”目前,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落户羽绒企业21家,初步形成了从原料采集、羽绒生产到羽绒制品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该园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不只是产业转移那么简单,宣城谋求的是与苏浙沪协同创新,融入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体系。研发团队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的为臻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选择将研究成果经过产业化落地宣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宝库告诉记者,上海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选择距离上海较近的宣城是产业化的最好选择之一,尤其是宣城市为自主创新产品注册认证和生产许可验证提供了“绿色通道”,有利于公司较快地将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在上海,制造在宣城”“创意在上海,孵化转化在宣城”的产业协作体系已经在宣城形成。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宣城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相关园区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去年签约松江宣城产业园、宣城萧山产业园合作项目。数据显示,2018年,宣城市全市招引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63个,实际到位资金885.2亿元,其中来自沪苏浙地区的项目294个、实际到位资金708亿元,今年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有六成以上来自沪苏浙。作为安徽省16个市中唯一与江浙两省都接壤的省辖市,宣城一直力争“目标向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而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入长三角”已经悄然变为“我在长三角”了。想要大展拳脚的宣城,正谋划在三省一市无缝对接的功能区块(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广德县,以及上海白茅岭农场)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大政策,各地都相似,但在政策之外,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做好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真心、热心与贴心,更能体现出区别。作为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20多家企业的“娘家人”,喻国强更有发言权,“通过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群、羽绒产业园招聘会群等微信群,所有问题都可以很快得到有效解决。”为全面深化政务服务通办,宣城市推动G60九城市第一批30项“一网通办”事项上线,实现与G60兄弟城市间“一体受理,一体发证”。去年9月28日,沪宣两地互发全国首张异地营业执照,确立“一网受理、九城通办”工作机制。目前,宣城市将G60“一网通办”服务拓展到下辖7个县市区,实现所属县市区全覆盖。更有真金白银的扶持。为积极主动畅通G60科创走廊城市间政策落实渠道,宣城出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N”政策体系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0条”。与此同时,宣城出台了《关于印发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办法的通知》《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来宣城发展。而今,已有明显成效。在合工大宣城校区北大门西侧,宛陵科创城已拔地而起,近30家确定入驻的单位中,有12家来自沪苏浙。2018年,宣城市与沪苏浙高校院所对接产学研用项目121项,占全部项目数的45%。以沪苏浙为标杆,宣城正加速赶超,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马原

使民心竞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可行性研究报告-碳中和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碳中和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探索其实施路径。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提升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是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推进多能互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多能互补实施路径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统筹各类电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优先发展新能源,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有助于强化电源侧灵活调节作用,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确保电源基地送电可持续性。风光储一体化。对于存量新能源项目,结合新能源特性、受端系统消纳空间,研究论证增加储能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优化配套储能规模,充分发挥配套储能调峰、调频作用,最小化风光储综合发电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风光水(储)一体化。对于存量水电项目,结合送端水电出力特性、新能源特性、受端系统消纳空间,论证优先利用水电调节性能消纳近区风光电力、增加储能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鼓励通过龙头电站建设优化出力特性,实现就近打捆。对于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严控中小水电规模,以大中型水电为基础,汇集送端新能源电力,优化配套储能规模。风光火(储)一体化。对于存量煤电项目,优先通过灵活性改造提升调节能力,结合送端近区新能源开发条件和出力特性、受端系统消纳空间,扩大就近打捆新能源电力规模;对于增量基地化开发外送项目,优先汇集近区新能源电力,优化配套储能规模;对于增量就地开发消纳项目,在评估资源条件和消纳能力的基础上,优先利用新能源电力。2019-2025 能源消费与电力结构分析及预测(单位∶亿吨标准煤、g/kwh、亿千瓦时、亿千瓦、小时、%)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关联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请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议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商业计划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驺虞

一体化云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概况首都在线一体化云服务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依托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为游戏、电商、视频、教育、大数据等互联网细分领域及传统政企客户提供云网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本次云平台升级主要包括:结合历年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需要对核心业务节点进行扩容,完善配套功能;基础产品架构迭代升级、算力和算法的优化、混合云及灾备系统四个方面的建设和研发。项目建设旨在持续满足下游客户应用需求,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公司业务响应速度及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实力。2、项目实施的背景和必要性(1)云网一体化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受到产业政策指引扶持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宽带网络发展对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了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等各级政府先后发布的《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等重要纲领性文件,提出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保障连接性能、升级国家骨干传输网等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着力提升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除发布政策指引外,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行动,推动我国通信网络升级。2019 年 5 月,工信部、国资委按《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开展了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 专项行动,强调持续完善网络架构,持续做好互联互通工作,进一步推进骨干网网间带宽扩容,优化我国骨干网络架构和流量调度机制,实现网间扩容 2,500G;同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利用 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种技术,持续提升网络效率和服务能力。(2)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云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云计算技术与政府、大型企业的业务不断融合,用户已经充分认识到云计算的价值,传统政企上云已成为普遍共识。政企上云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各类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可以有效整合优化设计、生产和市场资源,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和协同创新;借助云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能够更迅速、更便捷、更高效地提高服务和生产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加速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不到 40%。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传统行业如金融、制造业、交通业等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企业上云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根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未来中国政企上云率将大幅上升,预计到 2023 年达到 61%,但仍低于美国企业(85%以上)和欧盟企业(70%左右)上云率。中国在云计算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企业上云需求仍待进一步释放,上云深度将有较大提升,政企的业务创新、流程重构、管理变革将不断深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将提升,上述情况最终将带动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加速发展,上云将进入常规化阶段。 数据来源:《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3)云平台成为云计算厂商竞争焦点企业上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云化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卓越的计算性能、丰富的网络与存储资源,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奠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然而,基础设施的虚拟化仅仅是上云的前提,庞大而繁杂的底层资源需要通过上层云平台对其进行精细化调度才能发挥云计算的价值。此外,要把资源直接映射到企业的应用及业务系统,中间需要经历大量繁杂琐碎的工作,企业需要一个覆盖应用生命周期所有环节的服务平台来保证业务应用的快速部署和上线。同时,大型企业还希望把成熟优质的行业应用和服务能力打包、封装和输出给产业链上的子公司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高效协同的一体化生态,实现资源的组合式创新,因此云平台应时而生。云平台使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 IT 硬件和软件。企业可以通过云平台打破相互隔离的系统中固有的物理障碍,实现对多个应用集群的统一管理。云平台对于提供信息服务、降低 IT 管理复杂性、促进创新以及通过实时工作负载均衡来提高响应能力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综上所述,云平台承载着资源调度、应用部署、能力输出等核心功能,成为云计算厂商竞争的焦点。(4)原有节点扩容,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当前,首都在线国内云计算节点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无锡、广州等地,上述节点良好支撑了客户业务的发展。随着客户业务的增长以及新客户的拓展,部分节点存在成本高、覆盖效果差、服务器资源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将直接导致公司不能快速响应云计算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尤其是疫情影响下催生的云计算众多下游行业诸如云办公、云教育、云诊疗等 SAAS 应用需求。首都在线一体化云服务平台升级,对原有节点进行扩容,旨在进一步满足上述需求,以及由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5)网络基础架构迭代升级,准备迎接数据爆炸引发的网络需求首都在线建设了覆盖全球的 GPN 骨干网,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随着音视频的普及、AI引发的大数据应用等重载业务的发展,客户对 GPN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首都在线将对当前的网络基础架构进行迭代升级。其中,数据中心网络从 10G 向 25G/100G 演进,公网出口从 100G 向 T 级演进,公网网关从10G 向 100G 演进,骨干网络从 10G 向 100G 演进。同时,首都在线还采用了先进的软件定义和网络质量测量技术实现网络的智能化调度。首都在线将依托新的网络基础架构为客户提供兼具容量、质量和成本的网络产品,实现客户网络的平滑扩展,满足客户业务不断扩张的网络需求。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公司具备卓越的技术开发、管理及运维服务能力技术开发方面:首都在线能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整体 IT 架构上云的完整解决方案和服务,旗下全球云平台采用云网一体化的技术架构设计,具有广泛适用性。公司在计算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存储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可以使客户灵活、便捷地将整体 IT 架构上云,满足客户计算、存储、数据库、负载均衡、大数据、数据传输等方面的需求。此外,首都在线不断在云平台自助服务、IDC 在线管理系统、新一代虚拟化平台、运维自动化等方面投入研发,增强公司公有云服务水平。研发及管理团队方面:公司 80%以上骨干研发人员具有 10 年以上研发经历;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研发团队稳定,公司通过建立研发、产品与客户的多方沟通及协作机制,在不断丰富产品线的同时,逐步提升了产品及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同时,公司通过持续完善云平台自助服务,有效地降低了订单受理、产品发布和运维响应时间,大大地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运维服务能力方面:公司拥有完善的运维服务体系及客户响应制度,能够采用自动化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判 IT设施的风险点。在 IT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方面,公司已获得 ISO20000-1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中国可信云认证,能够保证服务的稳定、安全。(2)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首都在线作为一家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主要服务于游戏、电商、视频、教育、大数据等领域的企业用户,为其在全球提供快速、安全、稳定的云计算服务及 IDC 服务。截至目前,公司积累了哔哩哔哩、绿洲游戏、唯品会、蘑菇街、快手、VIPkid、汇量科技等一批行业优质客户和成功案例。优质品牌用户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数量众多且优质的客户资源,使得公司在推广新的产品及服务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游客户的业务规模扩大,项目市场需求日益凸显,高质稳定的客户群体、较高的客户粘性和日益提升的品牌认可度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新基建”带动云计算市场需求强劲服务器是计算产业的基础产品,为全球计算产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也是推动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加快 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 年 4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 为代表的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883 亿美元,增速 20.86%。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在 18%左右,到2023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3,500 亿美元。2019 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 1,334亿元,增速 38.60%。4、项目建设规划(1)项目实施主体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实施地点为北京市和广东省佛山市。(2)项目投资额本项目的投资额为36,875.84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6,875.84万元,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项目建设期间办公场地租赁费用、软硬件设备购置费用、带宽及机柜租赁费用、核心技术人员薪资及福利费用。(3)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结合历年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需要对核心业务节点进行扩容,完善配套功能;基础产品架构迭代升级、算力和算法的优化、混合云及灾备系统四个方面的建设和研发。

浮生门

工业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其发展经历了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多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集中于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平台级项目上。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工业企业完成智能转型升级,本质是用数据+模型为企业提供服务。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能简单复制互联网产业,应当从理解工业出发,利用工业PaaS和工业SaaS支撑高质量、智能化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政策加持,需求驱动,工业互联网是科技新基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频出,纲领性文件出台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论证阶段逐步进入到国家引导阶段,各类创新工程,测试床项目陆续发布。2018年底中央经济会议中将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5G共同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随着“科技新基建”的持续升温,工业互联网领域后续政策可期。工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由于过去的工业软件、数据产品等供给能力不足,制约了相关信息化产品在工业企业的推广。现阶段,监控生产、提升效率成为企业主要诉求,也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最明显的应用成效。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互联网领域热度居高不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参与者逐步增加,已经有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在经历多次迭代后,开始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工业互联网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空间广阔工业互联网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网络层和平台层快速发展。网络层,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快速推动,已经初步建立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平台层,企业上云推动的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而需求驱动的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均得到快速发展。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由于存在稀缺性,加大了竞争优势,积累到一定数据量后有望实现平台级发展,市场空间仍然广阔。1.是什么?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互”1.1.工业互联网是什么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从定义上来看,工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形成的新领域、新平台和新模式,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链接的是人、数据和机器,是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多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在工业4.0、智能制造等环节的创新和研究纷纷集中于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平台级项目上。根据咨询机构IoTAnalytics的统计,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150个,预计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16.44亿美元。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工业企业完成智能转型升级。根据工信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概括为三大体系,即:网络、平台和安全。工业互联网三层级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从工业企业智能转型升级角度来看,首先要做到网络层的互联互通,对内实现统一接口,打通信息孤岛,对外扩大互联网骨干网覆盖范围,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互联与数据畅通提供保障。其后利用平台级服务能力,辅以安全保障,方能实现企业的智能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用数据+模型为企业提供服务。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了大量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字化模型。这个数字化模型是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模型工具等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的组件。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封装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的知识库,作为连接企业IT和OT的核心,以代码和信息技术的形式将行业理解和一线生产的经验固化下来,成功解决了制造企业内信息化与生产分离的情况,使得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整个工厂端或工业生产端的控制大脑。有了边缘侧和网络层收集来的数据,加之以PaaS层的数字化模型,即形成了“数据+模型”的服务。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在于理解工业,落点在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核心是用数据+模型做服务,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1.2.工业互联网从工业出发,以工业立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能简单复制互联网产业。在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的初期,是“互联网”+“工业”,还是“工业”+“互联网”的讨论一度非常激烈。自移动互联时代以来,我国的互联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互联网相关产业空前繁荣,“互联网+”也一度掀起改造传统行业的浪潮。然而,互联网思维不是万金油,工业领域与C端消费产业不同,其复杂程度、历史积淀均是消费互联网所涉及的领域所不可比拟的。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数字化企业、互联网思维能够改进的部分,但更多涉及工业机理和模型的内容是简单的互联网算法所无法解决的。换言之,凡是涉及信息流的工业领域,特征是数字化和共享,互联网思维适用。但是,工业是实体经济,没有物质产品就不叫工业,所以,凡是涉及物质产品和非共享信息的领域,互联网思维失效。工业互联网从工业出发,以工业立身。国家发展工业互联网,从根本上是为了服务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制造强国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互联网作用是一种基础设施,是一类工具,是配角,不是主角。构建制造强国现代工业体系,既要有互联网视野,也要有信息技术视野,更要有工业发展视野,将三种视野深度融合,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才能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技术、一种模式,是从工业角度出发的结合各种各样现代化技术的综合体系。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互”。工业互联网的使命是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制造业由大变强,是为了中国工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个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和带动互联网发展都是副产品,不是主题。因此我们认为,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互联网巨头,传统软件企业,还是传统工业企业,均处于同一起跑线,不管是从工业向互联网融合,还是互联网向工业渗透,最终必须打造以工业为基础的平台和应用,才能够从概念走向落地。1.3.工业互联网是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在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安全三层级中,平台层是核心。在工信部信软司组织编写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中,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架构给出了三个层级,分别是:数据采集(边缘层)、工业PaaS(平台层)和工业APP(应用层)。工业PaaS是可拓展的工业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层(即工业PaaS)的建设主要是构建一个可拓展的工业操作系统,为工业APP的开发提供基础平台。由于一般企业现有各类工业软件格式大多不统一,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整合现有生产端的MES、ERP乃至CPS等实时数据(边缘层采集),统一汇总分析(平台层的可扩展的操作系统),提供实时监控、生产管理、能效监控、物流管理等多种生产运行管理的核心功能(百万工业APP应用),实现整体产业链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工业PaaS和SaaS支撑高质量、智能化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从实践上来看,当把来自于机器设备、业务系统、产品模型、生产过程以及运行环境中大量数据汇聚到工业PaaS平台上,并将技术、知识、经验和方法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也沉淀到平台上以后,只需通过调用各种数字化模型与不同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挖掘、展现,就可以快速、高效、灵活的开发出各类工业APP,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研发设计、生产设备优化、产品质量检测、企业运营决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工业互联网是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连接海量设备,自身承载工业经验与知识的模型,向上对接工业优化应用,是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驱动着先进制造体系的智能运转。从微观角度,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和体系,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角度,对于全行业乃至全品类工业产业而言,从小散乱弱到数字化、科技化经营的转型,着眼高质量发展,是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必备工具。2.为什么?政策加持,需求驱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2.1.政策密集落地,市场教育基本完成自《中国制造2025》以来,制造强国成为战略目标。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瞄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中国制造2025》提出九大战略任务和五项重点工程,着眼于推动基于创新、两化融合、智能化的制造业全面升级,在工业软件、智能装备改造、机器换人等战术上的调整之外,更加注重工业品设计和创造的数字化科学化、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201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这是继2016年12月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工业互联网”之后,第一次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全面论述,是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2月24日,工信部发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决定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政策和领导班子的齐备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正式起步。政策频出,统一认识,培育市场。2018年2月后,工信部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工业APP等重点发展方向,陆续推出一系列文件,同时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智能制造等试点项目。其中《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是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详细规定了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标,以及重点攻关方向,并从政策和资金角度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保障。纲领性文件出台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论证阶段逐步进入到国家引导阶段,各类创新工程,测试床项目陆续发布。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2018年6月12日发布《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拟支持项目公示》,评选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联规〔2018〕36号)的入围企业。其中任务五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环境建设”,包含跨行业跨领域、流程行业、离散行业、特定区域四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公示名单中,阿里云、东方国信、浪潮、青岛海尔、航天云网、用友网络、徐工、三一入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东方国信、宝信软件等6家企业入选流程行业工业互联网流程行业平台试验测试。试点和示范项目进入常态化阶段,政策层面的市场教育基本完成。随着工业互联网各层级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推广指南陆续出台,试点和示范项目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制造业全行业。仅2018年下半年,工信部就发布了5个不同类型的试点示范项目的公示,涵盖近千家企业。在政策引导下,市场对于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概念以及发展方向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政策层面,工业互联网厂商角度的市场教育基本完成。工业互联网成为科技新基建,后续政策可期。“科技新基建”即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底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北京提出2019年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陕西提出抓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新基建”是对我国信息技术体系的一次大革新,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5G并列,将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体系全面转型升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2.需求层出不穷,真需求、真痛点开始得到解决工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一直存在。自工业互联网提出以来,市场一直对工业企业需求存在质疑。尤其在近两年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是否有意愿参与工业互联网或企业上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对于能够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整理企业数据资产的信息化项目,企业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由于过去的工业软件、数据产品等供给能力不足,制约了相关信息化产品在工业企业的推广。监控生产、提升效率成为企业主要诉求。常规的工业产业链包含供研产销四个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生产物料的管理是提升企业效能、实现精益化生产的常规手段。在近年来的智能工厂、智慧工厂建设中,消费者定制、按需生产等新的生产要求也逐步被提上日程。根据信通院2018年底发布的《2018工业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价值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数据当作资产来进行运营和管理,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工业企业开展数据资产管理工作,60.7%的驱动力均来源于内部的业务需求,现阶段需求最大的技术工具集中在大数据处理(44.59%)、数据管理(44.59%)和报表分析(43.24%),现阶段最大的应用需求为监控生产运营情况(68.92%)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62.16%)。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数据驱动转型致胜――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分为设备/产品管理、业务与运营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三大类,分别对应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核心控制、物料和精益生产管理、以及协同创新。降本增效是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最明显的应用成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12月发布了《2018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白皮书》,其中对国内62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展开调研,搜集、分析了229个平台应用案例,并进一步分析各类应用场景带来的效果。据此次不完全统计,在现有发展状况下,设备资产管理是目前落地最广泛的场景,生产制造优化其次。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应用逻辑相对简单、模式容易复制,行业属性弱,推广难度低。229家案例整体上看,能为工业企业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创造新价值四大成效,其中降本、增效最为直接和显著。解决真痛点的应用开始投入使用。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围绕工业互联网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工业互联网的顶层架构、组织体系、推进机制已基本形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迫切但供给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设备连接能力、工业机理模型、云化软件等七大方面,难以满足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需要。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参与者逐步增加,已经有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在经历多次迭代后,开始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典型的如在边缘层,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大幅降低了设备上云成本、让设备规模化上云成为可能。2016年大西洋集团设备接入的软件成本大约是1.5万元/台,而到2018年,上海新朋联众设备接入的软件成本就降低到约1000元/台。此外在运营层,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大西洋集团通过OT、IT的深度融合,实现集中资源调度,从而人员减少50%、良品率提升3%、综合能耗降低30%。从政策热炒到业务落地,工业互联网在摸索中落地前行。2019年2月21日-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在京举行。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速,已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深耕阶段,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59万台。工业互联网自2017年底提出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内发展迅速,在政策、平台企业、需求方共同努力下达成诸多认识论层面的共识,正式进入实践阶段。3.怎么做?工业互联网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3.1.工业互联网网络层以标识解析体系为核心工业互联网体系中,网络是基础,而标识是网络的基础。工业互联网的建设,网络层先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标识解析体系类似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赋予每一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唯一的“身份证”,从而实现资源的区分和管理。标识解析体系主要由三要素组成:1、标识,这就相当于机器、物品的“身份证”;2、标识服务,即利用标识,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3、标识管理,即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现标识的申请、注册、分配、备案,为机器、物品分配唯一的编码。标识解析体系是下一步网络建设的重点。2019年1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明确提出,将以加快企业外网络和企业内网络建设与改造为主线,着力构建网络标准体系、建设标识解析体系。其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顶层设计,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根据《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标识解析体系构建行动”的量化考核目标是2020年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形成10个以上公共标识解析体系服务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标识解析体系从部署角度分为三层架构。标识解析体系主要分为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和二级节点,每层节点保存不同的信息。根节点是最顶层的信息,主要归属管理层。国家顶级节点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关键,既是对外互联的国际关口,也是对内统筹的核心枢纽。二级节点面向行业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未来将选择汽车、机械制造、航天、船舶、电子、食品等优势行业,逐步构建一批行业性二级节点。标识解析体系的应用场景多元化。从企业内部工业互联网建设来看,标识解析体系可以打通产品、机器、车间、工厂,实现底层标识数据采集成规模、信息系统间数据共享,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从生态构建角度,核心企业可以横向连接上下游企业,利用标识解析按需地查询,从而打通设计、制造、物流、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小型企业也可以横向连接成平台,利用标识解析按需地共享数据,优化经营分析管理。从企业端实践角度,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库存可视化管理、核心零部件追溯机制等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快速推动。自2018年下半年起,国家顶级节点(一期)工程启动建设,11月内,位于北京、武汉和广州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相继启动上线。随后,行业和区域的二级节点建设加速推进中,其中汽车、高铁等行业二级节点,佛山、南通等区域为主的二级节点进展最快,最具代表性。根据2019年2月工业互联网产业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讲话,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十个行业和区域的二级节点。3.2.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迭代演进的过程工业基础参差不齐,平台应当分层发展。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推动工业和IT产业融合。但是由于不同工业产业的基础不同,有些行业已经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而有些行业仍处于较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中,这就导致不同行业需要推动的融合不尽相同。对于尚未完成数字化改造的企业,首先应当从网络连接出发,对原有的设备做互联互通,积累初期的数字化生产资源,进而推动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活动和过程的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历经三个步骤。对于已经完成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分成制造资源云化改造、制造能力开放共享和智能化创新三个步骤。第一步制造资源云改造。推动企业的IT能力平台化,将制造资源向云上迁移,降低信息化的建设成本,促进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达到制造资源的互联互通。第二步制造能力开放共享。推动制造能力平台化,促进制造资源开放合作和协同共享。企业资源云化后,可以研究和推动制造能力的问题,把制造能力的模型研究出来平台化部署,再共享。这也就相当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层“数据+模型”服务的核心。将技术、知识、经验和方法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也沉淀到平台上以后,只需通过调用各种数字化模型与不同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挖掘、展现,就可以快速、高效、灵活的开发出各类工业APP,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研发设计、生产设备优化、产品质量检测、企业运营决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多种多样的服务。第三智能化创新。通过软件化、模型化、人工智能化,让创新的门槛极大降低,全民创新,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创造者。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模式创新也十分活跃,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较强。进入这一阶段后,智能制造领域的个性化定制、C2F等模式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释放。目前国内大部分工业企业仍处于第一阶段,少部分位于第二阶段。因而从发展路径来看,企业上云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主要内容。3.3.区域扩张,先声夺人,企业上云推动企业上云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一阶段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和企业资源的数字化是基础。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制造资源云改造、云迁移的需求,也即云计算领域的工业企业上云。促进各类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丰富专业云服务内容,推进云计算在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应用,有助于直接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首要基础性工作。以区域为基础,快速布局,推进工业云建设。工信部在2017年3月发布《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作为与工业互联网互相带动的举措,工业云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三年的重要应用促进行动之一。该计划明确表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深入推进工业云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以各地政府组织牵头,依靠拥有先进技术实力的云计算企业,构建制造业在内的工业云,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最终落脚点。从实践角度,区域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前期推广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发展较为迅速。如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浙江省早在2017年4月即推出了“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江苏省和上海市也分别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印发了《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上海市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已经有21省针对制造业企业上云提出了各类发展计划。从区域工业云到区域工业互联网。从工业云的视角解读,从研发设计类工具上云,到核心业务系统上云,逐步进化到设备和产品上云,以能力交易为导向,实现跨企业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这一步即完成了狭义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随后企业在平台上沉淀应用,开放生态,最终实现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的搭建。由此,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理解为在传统工业云平台软件工具共享、业务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叠加了制造能力开放、知识经验复用和开发者集聚的功能,大幅提升工业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效率,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以推进企业上云较早的长三角地区举例,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成为智能制造的新引擎。生产、管理、设备的全面上云让制造业企业在经营角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许多工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机登录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查明当日的工作任务。从经营管理角度,运营管理系统创建一种开放智慧工厂模式,形成扁平灵活、协同有效的共享智造生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从供研产销四个环节确保产品的周转和存货的灵活管理,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竞争力。产业聚集和完备的工业体系,也为长三角构建区域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奠定了基础。在上海,依托大国企、大平台集中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在浙江,阿里云预计到2025年将连接2亿台工业设备,服务工业企业30万家;在江苏,超过60万台工程机械装备通过徐工集团的汉云平台“登云上网”。2018年,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百万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倡议正式启动,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优化。长三角是中国工业产能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中国IT与自动化企业聚集地,三省一市拥有多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数以百万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搭建了连接和赋能平台,让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对接智能化服务商,形成区域内N个面向行业的子平台,逐步形成服务生态,最终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协同。3.4.行业扩张,厚积薄发,工业需求推动工业需求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的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工业云平台Predix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基于设备做远程维护;第二个平台MindSphere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工业4.0理念建立,在2016年4月开放,主要用于泛在的人、机、物的链接,从而搭建数字孪生的工厂体系。ABB的Ability更是开始下沉到行业终端。可见最初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平台本身就起源于工业巨头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同行业发展各异,行业需求多样化。与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同,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加深入工业知识和行业机理,很难采取通用的范式包罗万象。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行业龙头企业基于内部转型升级驱动力来推动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根据我国统计局口径,把我国工业分为41个大类行业,上百个小类。由于各行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生产特征、业务需求和两化融合水平存在差异,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在各行业步调不一,应用重点和发展路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特征。电子、家电、电力等行业发展最好,流程型行业普遍优于离散行业。电力行业、电子行业均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是“中国制造”崛起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历史上两化融合基础好。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装备密集和资本密集行业,是我国现阶段工业互联网普及度最高的行业。除上述三个行业外、石油石化、钢铁、交运设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国有企业集中的领域中,工业互联网发展也较好。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技术更新和资本投入上本身具备主观意愿,且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精益管理、效率提高具有较强的需求,因而从早年工业1.0、工业2.0时代就比较关注两化融合。此外,流程型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普遍高于离散型行业,与上述提及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有一定关系。流程型行业的特点是生产过程高度机械化流水化,本身就需要MES、PLC等信息系统参与过程控制,且故障停机带来的成本较高,工业企业需求明确,因而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上更有积极性。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行业具有技术和劳动密集、前端流程、后端离散等特点。传统生产中高耗能、高排放,对环保限产等压力较大;此外钢铁企业生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人员流动性较高,工艺原理复杂,对于技术的传承以“老带新”为主,很难将管理方法和行业知识沉淀下来。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对炼铁高炉等设备开展实时运行监测、故障诊断、能源调度管理,提升产线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此外通过将经验和知识模块化、大幅减少停机故障和安全事故。除重点行业外,重点工业设备上云也逐渐被重视。由于工业门类复杂、行业壁垒高,跨行业平台推广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行业平台企业提出了利用关键工业设备的方式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发展的办法。工信部2018年7月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提出实施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推动工业窑炉、工业锅炉、石油化工设备等高耗能流程行业设备,柴油发动机、大中型电机、大型空压机等通用动力设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设备上云用云,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这种工业企业较常见的通用型设备,不但弱化了行业准入门槛,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还能能够通过不同行业积累的数据横向对比,精准运维,提升效益。同时这也是单一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发展的重点路径。我们认为,区域聚集和行业深耕都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重要路径,短期内仍是合作发展阶段。短期内,区域聚集受益于政府政策的推动和相关补贴的促进,发展更为迅速。但当区域聚集的业务流程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深耕行业、以工业需求为主的行业性平台将迎来快速发展。此外,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存在一定数量上的限制(分两期评选10家),在发展前期阶段也不会无限制扩张行业,更多是通过相关领域渗透、通用型设备管控等方式进入新领域,因而与固有行业平台暂时不会形成竞争。换言之,根据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引述的观点,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而大家熟知的工业互联网公司规模仍然不大,大部分公司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尚不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海量的工业需求必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当行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具备稀缺性的双跨平台有望借助前期数据积累的优势,实现平台级发展。4.相关标的推荐根据工信部《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主要落脚在如下方面:1、网络基础方面。重点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构建标识解析和标准体系,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工业全要素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2、平台体系方面。重点推动建设若干个面向多行业、多领域应用的国家级平台,支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引领效应的企业级平台,形成国家、企业两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促进工业全要素连接和资源优化配置。3、安全保障方面。重点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形成国家、行业、企业协调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格局,建设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4、融合应用方面。重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部署,以应用促发展、以发展促应用。5.附录主要平台层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展:A股计算机行业以外,《2018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白皮书》根据2018年底调查情况汇总了我国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图谱,仅作为附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