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小白怎么发艺术类核心期刊?经验帖来了!(附核心期刊目录)长安街

科研小白怎么发艺术类核心期刊?经验帖来了!(附核心期刊目录)

不论是在哪个求学阶段,「论文」可以说是对自己科研成功做一个展示。尤其是在读研期间,毕竟“研究生”与“本科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研究生是以研究实验、得出成果为主。除此之外,高质量的「论文」也可以作为以后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一个敲门砖,身边有不少同学因为这个原因没有申请到自己中意的院校。这...听起来就很心疼~一篇论文从选题,定框架,写作,不断修改,再到发表,不仅考验一个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样也在不断对其叙述能力和逻辑能力提高要求。无论现代社会的发展怎么影响研究生的定位,但这些基础的能力一定不会被忽视。我是一名艺术生,走美术艺考上的大学,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以应届的身份考研到一所理工科211院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艺术设计专业,在此之前没有在任何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经验,有的只是多份实习经历。研一到研二期间,一共在3家公司实习过,有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广告公司。所以,我算是一名特别合格的科研小白了~研二上半学期,为了能抽出大把时间打磨毕业论文,我辞掉了在广告公司的实习工作,每天泡在图书馆完善论文框架,深入研究总结。我不喜欢待在宿舍,这地方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惰性。导师的工作室我也仅仅是每周去1-2次,有针对性的和导师沟通上周进度及本周计划。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选择在图书馆,挑一张靠窗大桌子,看着窗外热情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我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感觉。毕业论文是自己定的选题,导师也表示赞同,毕竟是结合了在校、实习期间的个人工作内容,积累了大量的创作案例。当论文大框架基本确认后,为了能尽快将论文核心点提炼出,导师建议可以针对性地写一篇6000-8000字的小论文,尝试在核心期刊发表。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很受鼓舞的,这一方面说明个人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作为科研小白的我,特别希望自己的产出有个更好的展示平台。综合对比后,我选择了T5级别(学校内部的期刊分级)的一家中文核心期刊,并查阅期刊官网认真了解稿件要求。接着,在导师的引导下,我调整论文结构,充实实践案例,在三星期左右的时间内赶出了初稿,期间保持和导师每周1-2次的碰面频率。反复修整提纲、改稿的过程是枯燥的,很多时候就是强迫自己能有产出。终于,4月底我完成了小论文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并尝试了第一次投稿,导师一作,我二作。需要注意的是,我没有找代发,导师也建议我自己登陆期刊网站进行投稿。官网注册、编辑个人信息、按要求上传稿件,接着就是耐心等待了。大概过了3周我收到了初审反馈,感觉还不错,没有拒稿的意思。我按照编辑老师的审稿意见做了针对性修改,加强了部分章节的理论深度,并于2周后再次投递修改稿。又过了3周,收到了二审通知,编辑老师建议充实案例部分,并提到“修改后可以发表”,这一刻我是特别开心的。鼓足干劲,再次上传修改稿,最终在4周左右的时间,拿到了三审通知,审稿意见一栏只有两个字:“采用”学业生涯的第一篇核心期刊终于有结果了!接下来就是按照要求进行汇款了,当时拿到编辑部稿件录用通知看到版面费的价格,坦白讲我是有点慌张,6000元。当时个人的生活费应该每月不超2000元,算上各种补助,要一次性拿这么多还是有点困难...没想到,导师主动提出承担所有费用,而我要做的就是请她吃一碗羊肉泡馍~ 当时特别意外,并十分感激。现在想起来,我都依然很感谢我的导师给我的所有教导,三年以来,像母亲一样体贴学生~至此,我从科研小白到发表第一篇中文核心的路程就告一段落了,为自己作出的努力感到开心,也为导师的辛勤辅导心怀感激。我想有了这次经历,自己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将会走的更有目标性。自己的这些经历不算出彩,但也会给大家一些启发,选对期刊、做好选题、充实内容,就一定能写出自己最满意的文章!最后,福利时间来了在校期间我通过多渠道了解整理了以下艺术类核心期刊目录按影响力进行排列仅供参考~「第一层次」文艺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第二层次」艺术百家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第三层次」电影艺术民族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中国电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工程设计学报包装工程戏剧戏剧艺术新美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当代传播#论文#

如也

《艺术大观》期刊征稿启事

【期刊简介】《艺术大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内刊号 CN12-1462/J1 国际刊号 ISSN 2096-0905。【主要栏目】1.民族艺术研究 2.音乐艺术研究 3.舞台艺术研究 4.艺术设计研究5.艺术评论研究 6.艺术教育研究 7.文化艺术研究 8.建筑艺术研究【投稿须知】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层次清晰、未曾公开发表,请用电子邮件(WORD文档)的格式投稿,所投稿件文责自负。2.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省份及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标题以20字以内为宜,中文内容摘要(150字符-300字符为宜),关键词(3-5组为宜)。3.来稿论文如为获奖论文,基金资助项目,请提供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4.文稿篇幅一般不超过20000字符,一个版面2000字符。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5.文章中所用的计量单位,须采用国际标准。文中注释、文后参考文献编排体例等请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6.编辑部对拟采用稿件有删改权(或退请作者按专家审稿意见进行修改),不同意者须在稿件上予以说明,不作说明的则视为同意。

无对

《艺术百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9版)》

近日,《艺术百家》杂志社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通知,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艺术百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艺术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核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研究和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也是中国最早的核心期刊评价成果体系。1992-2008年每隔四年评价一次,2008年起,每三年评价一次。本次评选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在我国正在出版的13764种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90种核心期刊。《艺术百家》是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性大型学术期刊。《艺术百家》杂志最早在1992年首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1版)》,继而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5年、2018年连续8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在2020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9版)》。(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唯唯诺诺

翟天临学霸人设崩塌:艺术研究,在学科建制中如何存在?

1月31日,翟天临发布微博,晒了北京大学博士后的录用通知书,并配文:“新的旅程,小翟要加油!”随后几天,从贺喜到质疑,舆论不断发酵。翟天临跟网友互动中“不知何为知网”,论文查重率超过40%......“吃瓜群众们”挖掘的黑料越来越多。头顶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等头衔的翟天临,“学霸”人设面临崩塌的危险。翟天临在春晚小品《“儿子”来了》中,扮演一名打假的警察。在这一轮的大批判当中,对学术研究专业性与神圣性的维护,自然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艺术研究在当下学科建制中的种种尴尬状态。艺术与学术是本质上存在巨大区别的两个领域,当艺术研究纳入学术建制,如何让两者更好地融合与适应?这是在“群嘲”翟天临之后,艺术研究仍要面临的真问题。从“不识知网”起,到论文水平、刊物级别、博士后录取条件,再到导师资质乃至北电北大两所名校的学术声誉,一个个实锤和一步步质疑如多米诺骨牌倾泻而下。这一次,娱乐圈的危机公关竟然完败于博士生的文献暴击,也难怪,水润满满的明星学霸很难理解,这群牺牲了发际线的人会不顾一切地捍卫什么。公平公正,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是像除夕鞭炮般一触即发的爆点;教育,以及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学术研究事业,更是被视为极其严肃和纯洁的领地。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翟天临的“治学”之路,在艺术类高等教育中其实颇具代表性,即艺术的培养目标和学术的考核方式的冲突:僭越规则固然需要批判,但规则本身若是扭曲,即便貌似“正规”地执行下去,也不会结出合格的“甜梨”。翟天临在微博晒出的毕业照。娱乐圈的学霸人设,价值何在?娱乐圈的学霸人设可以分为2.5种。第一种是与自身从事艺术无关的学校学科,譬如名校理工专业、未成年者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优异成绩等等,这类人设一再印证了“优秀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优秀”的真理,体现了艺人双倍于常人的精力和才华,也间接表达了“我不是学习不行才来搞艺术”的隐秘心曲。第二种是与自身艺术直接相关的学科,被进修了千万遍的伯克利就是典型代表;不过,由于学习过程转化为艺人的业务水平(中戏、北电、上戏输出了大半个演艺圈),并不能证明额外能力,学霸就必须靠世界级名校、或高学历好成绩方能胜出。还有0.5种则是不诉诸明显的学科学历,艺人凭借言谈举止间流露的知识素养、由江湖朋友口耳相传,被群众认定为学霸;这种经验碎片的累积和直觉的相信,可能如“硕士生导师”般稳固,也可能因“诺贝尔数学奖”而崩塌。《白鹿原》(2017)剧照。翟天临的走红源于2017年综艺《演员的诞生》,《绣春刀》、《红高粱》、《团圆》等片段令观众惊艳不已。同年《白鹿原》《军师联盟》两部大戏更显示出,他不仅是一块演技过硬的璞玉,也开始拥有自己立得住的角色和作品。一时间,美誉如潮,这位电影学博士成为了新生代演员的实力派旗手,粉丝口中的“甜梨”,甚至有那么点“流量”的意思。重点在于,他出色的业务能力,与博士头衔构成了一个互相论证、互相支撑的循环,学霸人设也就立得顺理成章。若非失足知网,谁能想到,一个学成如此本领的人,其学习过程会存在着蒙混和欺骗?而除了翟本人,在“博士-博士后”这个链条的前后诸环节——人、机构、规则——还存在着多少疏漏与腐败?翟天临事件暴露了学术界长久的问题,这诚然不假。但是除了这一宏大而难以落实的批判,我们能否转向某些更加具体的困境并期望改进?演技优秀固然不能为论文抄袭开脱,但演技与论文之间、职业与文凭之间、艺术与学术之间,应当是怎样的关系?貌似互证的循环为何出现了裂隙?当批判声铺天盖地,艺术生和指导老师们或许对这样的论文心有戚戚……艺术与学术之间,那些“水土不服”2006年,翟天临以“数学19、文综270”超过山东一本线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虽然某些名校和专业的竞争更甚于清北,也不乏真正怀有艺术梦想的少年,但艺术生整体仍处于升学鄙视链的下游。常有学者感叹:西方都是最优秀的人学艺术,中国则是学习不行才去学艺术。此言不太“正确”,却道出一个无奈的现实:毕竟,在阶层分化而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我们不应嘲讽那些为一纸大学通知书付出各种努力的孩子。艺术生总要艰难地在专业和文化课上分配精力,在高考的起点他们已经受到“惟有读书高”传统理念的现代版歧视,临近学业的终点,他们还背负着毕业创作(设计/音乐会/大戏等)+毕业论文的双重任务。如果博士生质问翟天临为何不掉头发就能获得成果,那么千百万艺术生也会想问,那些只写论文或实验报告的人为何不被考核吹拉弹唱、挥毫泼墨?这就涉及艺术与学术的本质区别,又关乎艺术在学科建制中的存在状态。艺术与学术,是两种极其不同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在最古老的意义上,无论古希腊的technē还是孔子的六艺,“艺术”都指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手艺,又在康德的审美自律论中被确立为一种超功利、独创性的实践;艺术需要学习但不只靠学习,有赖知识但不是知识;它通过特定的物质媒介、体现为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至于创造力则是最莫可名状的东西。《诗学》,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译者: 陈中梅 ,版本:商务印书馆 1996年7月另一边,学术是对于知识的探求活动及成果。亚里士多德将最高级的“理论科学”定义为对于世界的静观的沉思,它完全通过人类理性能力被传承和推进。每种学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人类对于自身经验的基础性分类)、研究方法、专业语言以及世代累积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范式。这也是为什么在学科鄙视链中,传统学科的学者往往认为某些新兴和应用学科“无学”“不是学术”。复杂恼人的地方在于,艺术虽是实践,却可以被学术纳为研究对象——仅在反思和间接的意义上,生产出关于艺术方方面面的知识。原则上两者仍是区隔的王国,学术并不能自居艺术的主宰;但实际上双方常常裹挟在一起,互相挑衅又彼此促进。譬如艺术家与批评家的相爱相杀,又如艺术学科的建构——往往受“艺术-学术”这对冤家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塑造这关系的未来走向。至此可见,艺术自身有可教学和不可教学的成分,“艺术”和“有关艺术的学术”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东西——当这些被纳入教育体制,就出现了许多混乱和冲突。艺术的本科阶段貌似培养“学徒”,教授可教授的那部分技能,辅之以艺术史、美学以及更广义的人文课程,本来不错。但让艺术学徒通过论文展现自己的学术功底,显然误解了两种人类活动,混同了两类培养对象。结果学生和老师都视论文为非必要的苦差,虚与委蛇,敷衍了事。这一学术考核方式维护了形式上的严肃,却不得不降低实际的标准,双重任务难以真正达成。《学术与政治》,作者:(德)马克斯·韦伯 ,译者: 冯克利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3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又会对艺术-学术关系有所误解:有人视理论知识为虚矫,于艺术毫无意义;有人会认为艺术学习就是这样,照此“治学”、“升学”无比正常——然而研究生阶段(许多人把“研究生”等同于“硕士”,且误以为“博士后”是更高的学位)又与本科不同:后者只传授已有知识,前者重在“研究”二字,要求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创新。前面说,艺术不是学术,可教学的部分在本科已经完成,不可教学的部分则根本不属于象牙塔。所以原则上,研究生阶段就只负责培养“学者”而非“学徒”,只讨论关于艺术的知识而无关创作实践。即便现实中艺术硕士往往还偏重实践(也少不了写论文),博士的学术属性却万万不能降低。这确实是一个反直觉的结论:美术博士不画画,戏曲博士不唱戏,研究艺术到了这个阶段,跟从事艺术差了十万八千里。翟天临的专业是电影学,不是拍电影、演电影,是关于电影的研究:电影史,电影批评,美学或艺术理论,媒介技术,文化产业……同期19名博士发表的论文就是很好的例证。也许按古希腊的标准,有些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不足以成为学术;但既然成为学术,就要努力使自身理论化。如果那篇尚未公开的博士论文是研究表演,也必须是表演的理论化,是对各种经典表演理论的历史耙梳和理性思辨,这正是他在《如何用“下意识”让表演更生动鲜活》中试图去做的。而查重率40%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大量运用文学批评来支撑自己的论述。这都是艺术和学术的区别。无论如何,单单“表演”这件事算不上学术,仅仅“演技”本身也学不出个硕士、博士。要维护学术纯洁,更要反思学术规则的缺陷学术纯洁和制度公正固然需要维护,但若看不到艺术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现状,恐怕也会错失批判的重点。以单一的学术机制(论文、学位)对待包含不同层面(艺术,研究)的艺术学科,不严格区别,反而两相迁就,必然导致大面积放水,造假更不待言。如此既无助于艺术教育的提升,更阻碍了真正的艺术研究的发展。最后,我们似乎从“论文抄袭”来到了“论文何以适用”的更深层问题。这不算新鲜事,许多致力于论文批判的学界大佬已有诸多论述,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至上、期刊腐败、影响因子迷思、科研大跃进,以及与前文相关的本科论文的存废……只是具体在翟天临事件上,如果批评主力真的来自博士或广泛的高学历群体,那么他们积极捍卫论文的姿态却比上述批判保守许多,以至于这种保守姿态本身反而制造出一些反讽的时刻。翟天临在综艺节目《声临其境》中。直观上,博士群体的愤怒在于翟天临利用明星身份跨界占便宜,践踏真正读书人的心血。面对这一特权入侵,博士生们坚守原创性、刊物级别、发表数量、学位论文字数等一系列硬性标准。但规则的荒谬也恰在它被捍卫时产生:有人标榜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很低的查重率——但,当你担心查重率还为此反复修改时,你抄没抄心里还没点数吗?进而,又有多少通过查重、形式规范论文,内容是无价值的呢?若以精神分析发诛心之论,可否认为某些批判翟天临论文的人,是在转移对于自己论文注水甚至变相抄袭的焦虑呢?学术从来不害怕自我批判,反思的标准也必须一以贯之。批评翟天临学术不端,也要同时质疑那些“端正”底下的虚假,还要进一步反思如此容易造假、甚至催生造假的建制本身。艺术,由于与学术本质有别,它在学术规则中的不适应反倒充分暴露了这套规则的缺陷。而对于翟天临这个艺术博士的跌落,其他博士不应该仅将其排除出“博士共同体”、转头再度确认规则神圣秩序安稳。相反,这一事件应当促使人们对学术的界限、职能、规则的适用性有更加审慎的认识,也对自身学术工作获得产生清醒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

理明

「A&HCI投稿经验系列之三」艺术设计学的好期刊来了!

“A&HCI投稿系列”第三期,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A&HCI期刊适合有艺术设计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A&H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一本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cation》(iJADE)《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杂志》《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志》(iJADE)是为艺术和创意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国际论坛。它是传播有关视觉艺术,创造力,手工艺,设计和艺术历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环境和学习情况的各个方面,阶段和类型的独立参考文章的主要来源。该期刊欢迎来自广泛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方法的文章,并鼓励来自与艺术和创造性教育有关的广泛教育和艺术领域的论文投稿。......《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志》(iJADE)期刊涉及的检索包括Academic Search (EBSCO Publishing)Academic Search Alumni Edition (EBSCO Publishing)Academic Search Premier (EBSCO Publishing)Art, Design & Architecture Collection (ProQuest)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Clarivate Analytics)Arts Premium Collection (ProQuest)British Ecation Index (EBSCO Publishing)Current Contents: Arts & Humanities (Clarivate Analytics)Current Contents: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Clarivate Analytics)Ecation Collection (ProQuest)Ecation Database (ProQuest)ERA: Ecational Research Abstracts Online (T&F)ERIC: E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CSC)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ocial Science Edition (Clarivate Analytics)ProQuest Central (ProQuest)ProQuest Central K-245Research Library (ProQuest)Research Library Prep (ProQuest)SCOPUS (Elsevier)Social Science Premium Collection (ProQuest)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larivate Analytics)Studies on Women & Gender Abstracts (T&F)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768070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志》(iJADE)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梅小森发现这两篇论文的选题都很接地气哦!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根据以上期刊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期刊关注艺术,教育,设计,国际,社会,国家,文化,工艺,课程,评论,研究,理论等方面的论文。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A&H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土里土气

浅谈艺术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艺术活动中直觉拥有重要地位

科学研究中的直觉活动与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中的直觉活动相比,不论是性质,还是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直觉在艺术活动中占有持续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地位。艺术活动中直觉的重要地位,给艺术研究带来与其它学术研究很不相同的特点。这一点,决定了艺术研究中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必然带着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可能存在一种艺术学方法论。当我读完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空间论》时,发现它与我对笔法演变的论述有某种相似之处。当然,赛维并没有明显地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结论,但一接触论文,便使人感到现代气息扑面而来。科学方法和现代思维技巧融化在字里行间。他致力于确定建筑形式中的主导因素—内部空间果断地排除非主流形式的干扰,努力寻求主导因素在历史中的“自然进程”。这同我的思路不谋而合。我很兴奋。不仅为最初的论文同另一领域看来毫不相干的论著在更高层次上的默契而欣慰。我从这种类比中发现了更重要的收获。《建筑空间论》所使用的,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观察方法?历史方法?还是形式化方法?都是,都不是。它可能是一种对研究艺术形式规律极有用处的新方法。这里没有必要对这一方法进行详尽的讨论。我只是想,它已经证明了这样一点:艺术学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理论。方法总是从具体学科中生长起来的。现代科学方法从自然科学中发芽、抽穗、成熟。谁能说,从艺术这块广表、丰饶的土地上,不会结出一批方法论的果实呢?于是我想到艺术理论的本质,想到它在理性活动中所具有的意义,想到它在人类整个精神活动中所占据的特殊位置。如果我们在这个直觉与理智的交点上,暂时离开对具体理论的论述,而对众多的艺术理论作一次俯瞰,对研究者的才能构成和研究动机,对理论产生的心理过程,对艺术理论所包含的特殊的方法论意义,都上升到某一层次作一番考察或许能对艺术理论的本质、理论成果的鉴定、艺术理论发展的规律和趋向,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对这些问题的研讨,构成艺术学的元理论。这是一些超越艺术理论之上的理论。在现代艺术理论面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长足进展的挑战时,艺术学元理论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现代人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他们凭借科学方法自觉地,也经常是成功地做到了“站在巨人的肩头上”。他们并不幻想对世界作出终极的解释,但是却希望在自己的理论中审查前人所贡献的一切,包容前人理论中一切仍有意义的思想,希望在选择自己道路的时候,充分利用以往的全部教训。因此,在逻辑科学之上有元逻辑,在数学之上有元数学,在一切理论之上都有元理论。这种高一个台阶地考察,使他们比较容易摆脱历史遗留的偏见而比以往所有理论家都处于更为优越的地位。他们对于科学方法自身,也是这样。科学方法论是对一切科学成就的高一层次的反思。然而现代人并不满足。他们既使用科学方法,又常常上升到比这些方法更高的位置。各种科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都了然于胸。他们始终目光炯炯,信心满怀,随时准备超越这个时代理智和直觉所到达的极限。解传统的线是有很深的造诣和在艺术形式上的独立品格。它是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意识的结晶,学中国画的人要学书法,要懂金石,都是为了研究线,一幅画上有很好的线,相当于一座建筑用了很好的材料。西洋画善于纵深塑造,人们可以感受三度空间光色的变化,而中国画却不能在白纸上用毛笔画出象列维坦那样的风景,象伦勃朗那样的人物,它在构图上趋向于横竖的发展能画出范宽和张择端的画面,画面的取物造型、神韵气势都是通过线的变化去完成,如果我们疏忽在笔墨上下功夫,我们的画就会失去艺术的魅力。现在我们已逐步重视了线和造型基础的结合,但是在观察方法上,还没有摆脱固定视角距离的写生方法。我们已经注意到默写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有明确必须用线的勾勒摄取记忆中的形象,还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默识心记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因此我们的造型基础训练,还不能做到和国画在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上的一致性,还不能有意识地培养主宰自然物象的能力,还不能引导学生掌握自由地运用线取象概括的能力。线的造型,本能地带有概括、夸张和变形的因素。真正地强调了线的功能,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求形似与任意变形两种极端,都是脑子里缺乏透彻的形象记忆所造成的。可以想象,如果在脑子里有着某人具体的特征与势态,应物象形与夸张变化,就有了客观的依据,画家就能做到“熟视而默识,一得佳思,亟运笔墨”。“线”也就能发挥其表现的力量了。从造型基础的学习过程来看,一般都是从静到动,但是默写的教学,应该在一开始就结合在课程中,即使是画最不动的对象,亦要求学生多依仗记忆要求设想对象会即刻走开去的打算,我认为记忆画应提到国画基础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它在培养记忆物象的主要特征,丰富形象的素材,培养心画的习惯,在突破空间与时间上对学习的限制,都是很有好处的。加以专业技法和记忆的结合,它在改造和提高国画系学生素质上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监河侯曰

你不知道吧?发表国际期刊并不难

Modern Law Research《当代法律研究》Print ISSN:2692-3122Online ISSN:2692-3130征稿主题: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出刊日期:每月10日投稿邮箱:mlr_author@163.com02Art & Design Research《艺术设计研究》Print ISSN:2692-3165Online ISSN:2692-3173征稿主题:艺术、音乐、舞蹈、建筑、 设计、艺术理论、艺术实践出刊日期:每月15日投稿邮箱:adr_author@163.com03Economics & Management Review《经济管理评论》Print ISSN:2692-3211Online ISSN:2692-322X征稿主题: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出刊日期:每月20日投稿邮箱:emr_author@163.com04Communication & Ecation Review《传播与教育评论》Print ISSN:2689-9752Online ISSN:2689-9760征稿主题:传播、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出刊日期:每月28日投稿邮箱:cer_author@163.com征稿函梅森出版集团期刊Call for Papers尊敬的老师:您好!《当代法律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经济管理评论》《传播与教育评论》是由美国出版公司 MASON PUBLISH GROUP 创刊出版的四本学术期刊,现面向广大学者进行征稿。期刊学术委员会与编辑队伍均由国内 985、211 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组成。官方网址:www.masonpublish.org征稿对象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师生均可投稿。作者级别不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校老师均可投稿。投稿须知1. 论文投稿时间不限,全年接受投稿。2. 单篇论文版面费为 2400 元人民币。如果两人拼团或者单个作者发 2 篇文章费用可以减半,即 1200 元人民币/篇。本刊可提供国际发票 INVOICE 和国内公司发票,均可用于报销。3. 欢迎作者介绍其他老师、学生来我刊发表论文,如果再介绍多人,您可以成为我们的执行编辑或合伙人,享受更多优惠待遇。论文格式及提交说明1. 作者需提供论文英文版,文章字数以 3000-6000 字为宜,如果没有英文版,可先投中文版论文,中文论文 3000-8000 字左右为宜。待审稿合格后,作者可以再翻译成英文投稿。如果需要翻译润色服务,我们按照 1000 元/篇的价格收取。选择翻译服务后,作者可以直接提交中文稿,后期排版校对由期刊社负责。2.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论文标题”。3. 请务必在邮件或论文正文部分注明作者姓名(包括通讯作者)、通讯地址、电子邮件、电话等个人信息。4. 论文格式请参考附件一(见文末链接)。常见问题解答Q: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多少?能被检索吗?-由于刚刚创刊,所以还没有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要在出刊两年后,提交给相关机构认定,但是我们会借助各种数据库和学术社交网络来提升影响因子。每篇文章会有一个独立的 DOI,用于提升单篇文章的引用率。Q:期刊提供纸质版/实体刊物吗?-由于期刊在国外出版,在国外印刷成本过高以及邮寄耗时耗力,我们会在国内以印刷邮寄的方式给作者纸质版,每篇文章可以提供两本样刊。如果一篇文章有 2 个以上作者,会按照每位作者一本样刊的原则提供。我们也可以提供单篇论文的 PDF 版本和期刊整本的 PDF 版本,作者可在期刊官网上开放获取论文。Q:请问审稿周期有多久?-我刊将对论文的形式、要素、学术基础等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将其提交到责编、专家审稿环节。此环节正常约需要 3-5 个工作日。稿件编审期间编辑部如收到非投稿作者对论文署名、内容等的异议,将暂停处理直至争端妥善解决。Q:请问投稿后多久能见刊?以上四本期刊均为月刊,如果在作者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当月见刊。在不影响期刊出版进程的情况下,作者可以随时撤稿,撤稿后会退回所交版面费。Q:请问杂志一期有几篇文章?-每期大概 5-15 篇左右文章。Q:知网是否能搜索?-已经和知网联系好,出版一年后可以提交申请,由中国知网 CNKI Scholar检索收录。Q:期刊属于什么级别?-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本刊在多数高校被认做普通刊物,和国内普刊一样,但是部分学校也会认定为核心期刊,或者给与奖励,有些学校会被当做特殊论文,在评职称晋升时需要学术委员会认定其水平。(教师需要联系学校科研处或人事处询问,研究生要去咨询研究生院。)Q:必须要提交英文版吗?由于本刊是由美国出版社在国外刊登,因此最终必须是英文版见刊。考虑到各位作者的需求,尔雅讲堂提供全文翻译、润色等服务,目前按照 1000 元/篇收费,如果文章篇幅过长或者难度过大,可能会酌情增加。Q:半价是指 2 个人同时报名发表吗?-不需要同时报名,可以自己先发表,以后推荐朋友后,我们会退还以前的一部分版面费。推荐的朋友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如果单篇文章有两个作者,也是一样按篇收费,不是按人收费。所以,2 人半价是指两篇文章。Q:如果自己发表两篇论文可以算团购吗?-可以的,我们设置团购的目的是广泛征稿,扩大期刊影响力。所以单个作者可以同时发表 2 篇论文(可以在不同的刊期),但是需要一次性支付。Q:评奖学金可以加分吗?-评奖学金按照个人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及奖学金评定细则加分,具体可以咨询辅导员和学院的书记。Q:是否可以挂项目号用于结题?-可以挂项目号,项目名称应采取英文格式,但是有特殊需求也可以用中文。外刊论文一般都可以用于项目结题。Q:对于保研考博是否有用?-肯定是有用的。对于博士审核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成为许多高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条件之一。如北京、南京某些大学还规定,如果有英文发表论文,可以免考英语。对于保研,有一篇外刊论文会极大提升你在面试阶段和材料提交阶段的竞争力。因为外刊论文证明了你的英文写作能力,而英文写作能力是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力。Q:这个外刊论文只是相当于一篇普刊论文,感觉没有什么用?第一,如果你有英文论文,写在项目申报书里和进行职称评审时,肯定比只有中文论文有优势,能够证明你的学术能力。第二,论文要进检索库需要时间积淀,假以时日我们的刊物进入了各类检索,那单篇论文就会身价倍增。我们计划运用各种国际学术社交网站提升论文的传播范围和刊物的影响因子。第三,通过英文论文写作,可以让你解锁新技能,提升学术写作能力,会提升你的自信心。也为你后期去投稿给其他更高级别的英文刊物打下基础。第四,目前国内学术评价体系都在改革,很多学校开始推行“代表作”制,说不定你的学校什么时候就改了,如果你有一篇英文论文,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可以作为代表作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审,我相信会为你加分不少。欢迎加入同一个学术命运共同体!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尔雅老师

无心

【雅昌观察】什么是一本好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

获得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大奖的艺术出版物:巫鸿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图为OCAT理事长、总馆长栾倩(右)代巫鸿先生领奖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建立了许多蜚声国际的成绩。比如90年代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家进入国际展览系统,新千年之后,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市场,近几年来,当代美术馆系统也在快速发展。然而,我们在许多方面与国际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艺术教育、艺术基金会制度等。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与出版,不仅没有一个健全的配套出版系统,更没有专门的机构关注、研究这一领域。学术研究与出版可以说是当代艺术稳固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在当下似乎有些停滞不前的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越来越突显出学术研究与出版的重要性。  2017年5月23日,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评出了新一年的获奖出版物,这或许是国内唯一一个关注当代艺术出版物的奖项。究竟什么才是一本好的当代艺术出版物;我们该如何去评价,从哪些方面去关注这些出版物;国内当代艺术出版物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该如何继续发展?仍是值得我们今天探讨的一个话题。《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作者:巫鸿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  滞后于艺术实践的当代艺术出版物  黄专作为第十届AAC艺术中国评选的轮值主席,曾指出当代艺术出版物的重要性:“出版和学术研究是连在一起的,就像艺术创新和展览连接在一起一样。”  和三十年前相比,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出版与整个艺术实践有很大的差距。比如85时期,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艺术实践与当代学术研究和出版是分不开的,当时一些前卫意识的报刊:如《美术》、《江苏画刊》、《美术研究》、《美术思潮》、《美术报》、《画家》等。都是权威性的艺术理论与研究出版物,许多艺术家的实践经过批评、理论家的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如今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目前国内艺术出版物与实践的发展存在不匹配的现象,比如目前国内的美术馆,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做展览,但严格意义上的研究部、出版部是没有的。有关当下许多重要展览的学术研究、出版就少之又少。批评家鲁明军指出了出版物的现实生态:“当下国内的艺术出版物,大部分还是以对于历史的研究,以及对于西方出版物的翻译,或是展览图录为主。宏大叙事、批评文集、访谈录等比较多,缺乏真正有创造性的,深入的研究。就当下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的出版就更少了。”  2017年AAC入围的五本出版物反映出这一现状:其中获得大奖的《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作者为当代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其英文原版早在2000年就由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出版。在内容方面,以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为时段,聚焦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展览”问题,介绍了这一时段的多个重要展览,包括展览的目的、组织以及面对的挑战。《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作者:[英]贝丽尔·格雷厄姆(Beryl Graham)、萨拉·库克(Sarah Cook)译者:龙星如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  其他获得入围奖的四本书:《立场·模式·语境:当代艺术史书写》旨在梳理过去的历史,是2011年举办的一次研讨会的文集,事实上,有关当代艺术史书写的问题在西方许多年前便解决了。《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论文汇的趣味史》是贡布里希早期的一本书,研究的是古典艺术。《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是蔡国强的展览图录,并通过这个展览与图录提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没有面对艺术本身”的问题。《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虽是一本关注当下新媒体艺术实践的书,但也是对西方出版物的翻译。  黄专曾就中国与世界出版物的差距进行过比较全面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文化视角,在西方的出版体系中有两个非常固定的体系,一是大学或博物馆的高端出版,一类是针对大众的,且两个系统是有相互重叠的地方。而在中国缺乏这样的区分,只有所谓的学术或非学术出版。二是编辑创意,西方在80年代就完成了编辑设计一体化的趋势,而在国内几乎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书在编辑完成之后,是装帧的概念,设计并不是编辑的一部分。三是设计本身上的突破,与编辑设计不同的是,这种设计的概念是从作者开始写的时候便介入进来,是属于社会流程中的一种设计。五个方面中唯一能够与世界进行抗衡的也许就是印刷质量,但这是以高昂的人工与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而最重要的差距是三十年来,中国的出版体制都没有变。《立场·模式·语境:当代艺术史书写》作者:高名潞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  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事实上,对艺术出版来说,如实地来反映当下艺术实践、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状况,都是有价值的。批评家皮道坚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当前,国内当代艺术出版物并不是没有人做,只是影响力却很小。”  鲁明军谈到了出版物面临的具体问题:“我们在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上,缺乏创造性的研究,在问题意识与方法论上对西方的依性,以及我们至今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文本让其他领域的人去了解当代艺术等都是当下出版物存在的问题。”  在30多年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为什么当代艺术出版物形成了当下的困境?在皮道坚看来,这里面涉及到的是输入与输出的问题:“30年的艺术出版,我们的输出都是以前美术史上的东西,当下艺术领域发生的事情讨论与研究的很少。这里有一个大的环境,多年前就有人提到,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比西方人对我们的了解要深入、广泛的多。因为我们相对西方是滞后的,有迫切了解西方的愿望。而西方对我们基本是漠视的,只有少数关注中国的学者在关注。”《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论文汇的趣味史》作者:[英]E.H.贡布里希杨小京翻译/范景中校译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  鲁明军从写作生态来分析了当代艺术出版物缺乏当下性的原因:“当代艺术缺乏一些严肃的写作者,当下活跃的,对当代艺术最有把握的策展人们几乎是没有时间来写作的。不太可能对一个人进行深度的个案研究,或者做一个问题、现象的研究,其大部分时间可能是在现场。还有一批人,对当代艺术感兴趣,但总是在系统之外,所以写出的东西可能与当代没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写作者身上体现很明显。”  广州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樊林指出:“当代艺术的写作目前来看从史学的研究比较欠缺,学者型的批评家比较少,因此出版物呈现出了一种碎片化的现象。通过任何一本书都没有办法和整个系统联系起来。”  对当代艺术出版物而言,除了上述的直接问题,其背后相关的出版系统,编辑设计人才,出版体制等在当下都是不同忽视的问题。鲁明军谈到:“在国外一般的美术馆机构都有自己的出版权利,他们的出版系统和制度跟我们不一样,国内很多机构都没有出版的权利。在出版系统方面,我们一直缺乏这类对艺术出版物持续关注的机构,比如像美国的麻省理工,伯克利大学的出版社。所以导致我们也缺乏这类非常专业的艺术编辑,特别是当代艺术的编辑。大多数的图录都是各个机构自己在做。中国缺乏真正深度的艺术写作,这种写作是需要重建一种体制,但这并不是一种官方的体制,而是纯学术的体制。”《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作者:蔡国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  什么才是一本好的中国当代的艺术出版物?  为什么关于互联网或许多领域的出版物可以成为畅销书,但有关艺术的出版物却没有办法成为一本畅销书?鲁明军常年订阅各类国外杂志及出版物,据他介绍:“如果一本当代艺术出版物能销售3000册,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目前,我们对于一本当代艺术出版物好坏的评价还仅仅在艺术的圈子内,大众的因素几乎没有被考虑进入。如何评判一本当代艺术出版物的好坏,这里面涉及到了各个方面。  比如作者在一本书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详细的阐述。在AAC入围奖的五本书中,《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都属于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一手材料的收集整理。不仅分析历史的情况,更着重于对当下运用的现实积极意义。比如《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在2010年写成,但至今仍非常切题,对当下年轻一代艺术家进行新媒体实践有许多实际的意义。  然而国内有关这一类具有当下现实意义的出版物大多是来自西方的翻译。因此,原作者的原创性也成为一本好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的关键。比如蔡国强所著的《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是艺术家根据个人的艺术实践来做的一个展览图录,并提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没有面对艺术本身”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除了书本身内容方面的问题针对性,编辑设计也应该纳入好的艺术出版考虑的因素。包括对国外出版物的翻译的好坏,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鲁明军看来,一本好的出版物是可以有一个客观量化的标准的,并可以参数化的:“比如其本身内容上的分量,问题的针对性,是否是一流出版社出版?以及它的编辑、装帧、设计等,包括西方出版物的翻译,书的定价,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都应该考虑进去。这样综合下来看,就能得出一本出版物究竟怎么样了。”  在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终身教授汪悦进看来:“作为专业类的出版物,在学术方面的前瞻性与引导性则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而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对外的输出,也应该重视翻译文本的准确性。”

感而后应

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领域十大看点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综观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成就,在国家宏观文艺发展理念和政策指导下,文化治理方面形成体系化;艺术理论与实践领域围绕庆典,将“回顾与总结”“献礼”“文旅融合”和“三大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主题。一、基础理论研究:反思、激活与建构2019年度有多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章对70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乃至整个文艺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反思,对每一时段学科理论发展总体格局、主要特点、理论构建的得失进行研判,并对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重点剖析;而 “激活”马克思主义原典,使之在具体实践中发挥作用是本年度研究中萌发出的一种可贵意识;与“激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构建”,为了有效激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使其在研究、批评中发挥作用,必须构建其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整体学说的精髓与方法,很好地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艺术学领域,韩子勇、祝东力等的《关于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概括了中国艺术经验的独特性,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的学术历程,集中辨析“三大体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在今后应采取的策略措施,以及所应着手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艺术学中国学派的探讨不但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也体现了对学科原创性和时代性的追求。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要在系统性和专业性、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这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二、音乐:传统音乐史论研究不断深入2019年度的中国音乐史研究呈现重实践、重方法、重应用的特点,学者以文献为基础,连接活态传承,以古鉴今、以文化人、以器论道。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杨荫浏先生的学术成果与研究理念,对杨先生进行历史评价与再认识。此次系列纪念活动在学术界掀起热潮,对推动学术自省、学术批判及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民族器乐与“传统文化”结合,在创作演出方面依然热度不减,尤以国家级院团音乐会及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为代表。中央民族乐团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2019年1月登陆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三、舞蹈:赛事和展演推动创作繁荣2019年,各大专业舞团和舞蹈艺术家纷纷以庆典的方式向祖国献礼,使2019年度舞蹈创作呈现更加活跃和繁荣的态势,在数量上仍保持着较高的创作量,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不断优化,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中国舞蹈艺术家在追求艺术质量上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涌现出了像《草原英雄小姐妹》《天路》《老雁》《国家的孩子》等不少优秀作品。“荷花奖”“桃李杯”“小荷风采”等各类赛事与展演活动,以及北京现代舞双周、“培青计划”、“深扎”等各类平台机制为舞蹈创作提供不同层面的支持。关注现实、深入生活、内心、跨界融合等成为年度舞蹈作品创作特点。众多舞蹈作品中对民族风格的彰显,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时代精神的把握,显露出舞蹈编导们的基本艺术素养,反映出大多数编导在创作能力与创新追求上的不断追求。四、戏曲曲艺:传承保护取得宝贵经验 扶持力度逐步增大2019年是粤剧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十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团结粤剧界同仁,以“粤剧的遗产保护与现代发展”为题旨,对粤剧十年保护工作进行理论总结。粤剧十年非遗保护拓展了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强化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粤剧”的地方保护经验,也拓展了由昆曲、京剧、藏戏及其他剧种的特色化保护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用粤剧个性化的道路回答了戏曲发展规律的一个趋向。2019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分“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对全国各个地方和相关单位做好今后一段时间的曲艺传承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政策资源。政策的利好值得赞许,工作的落实更值得期待。五、话剧:戏剧节不断涌现,主流、实验、原创戏剧各呈风采2019年,在戏剧节成为集中演出和戏剧交流活动的主要方式后,全国各地的新兴戏剧节风起云涌,全国新兴的戏剧节有近20个。除了国家层面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之外,还有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商业机构举办的各种戏剧节。原创话剧题材丰富,数量较多,一些富有经验的剧作家宝刀不老,中青年剧作家也锋芒乍现。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促动下,一些国家级话剧院团和改企后的省、市级院团,纷纷以新剧目的上马带动艺术生产,一些民营新文艺团体也不断以新剧目的各地巡演争取自身的发展空间。2019年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话剧《谷文昌》2019年风雷京剧团演出的话剧《角儿》六、电影:产业整体升级,类型创作多样化2019年,随着电影工业化发展的日趋成熟及电影产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创作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喜剧片依旧产量不减,在多个档期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动画片继续稳步发展,不仅有《哪吒之魔童降世》拿下年度票房冠军,其他诸如《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等亦有不错的表现。而科幻片的起步则是 2019年商业电影中最大的惊喜,《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硬科幻叙事,《上海堡垒》《天·火》虽引起质疑,但依然是勇气可嘉的尝试。多种类型的崛起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类型的丰富对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流浪地球》电影海报七、电视:“中国故事”和现实中国的时代合奏2019年是中国电视产业回归改革初心、重申文艺导向、打造时代精品、注重创新质量的转折之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赋能,推动了媒介深度融合和智慧广电提速,广电系和视频网站的内容产业在题材、类型、制作、平台、传播、盈利、服务等方面形成守正创新、求真务实、互补互融的态势。海外剧影响持续减弱,中国内地剧集品质提升,港剧式微,台剧可圈可点,台网综艺节目立足媒介特色的题材分野泾渭分明,商业与专业兼容,内容生产创新创优,行业去泡沫成效显著。对内整合优化资源,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中,故事里的中国和真实中国的时代合奏,成为年度电视文艺的“主旋律”。八、美术及工艺美术:创作与批评活跃,文化创意焕发活力伴随全国美展及国际性双年展的举办,2019年的当代美术创作与批评相对活跃,紧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积极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作品的创作,各门类、各主题、各题材、各风格的创作成果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美术双年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各级各类展览中得以呈现。2019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陆续出台地方性的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或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强调鼓励开展创意设计和产品花色、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发;积极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家居、服饰等大宗消费领域的深度融合;突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产品外观及包装设计;实现由单一的原料生产加工向文化创意研发等方向发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2019年11月14日至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在京举办“2019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九、摄影:社会纪实摄影与时间、历史记忆2019年,社会纪实摄影与时间、历史记忆的关系更加凸显,大众参与对现实生活进行日常影像记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延伸,摄影艺术被迫探索新的可能,开启新的方向。“影像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影像”二者交错引发人们对影像与时间、历史、记忆关系的进一步探究。中国摄影业界立足于历史梳理,请策展人和大批纪实摄影家出场,以系列化的专题形式,重温记忆中的人物与形象;从历史建构的角度,强调影像的客观力量。十、建筑:关注中国建筑文化,注重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2019年,中国建筑业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深化 BIM 应用,加强建筑产品质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9月25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单体航站楼。11月17日,7.2 米高的世界首例原位3D打印双层示范建筑完成主体结构打印,标志着原位 3D 打印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30日,备受瞩目的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张高铁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铁路,显出中国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不断完善发展。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的建筑设计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关注建筑本体和文化,进行了各种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举办“回顾七十年建筑创作及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论坛”推 荐 阅 读《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第三次结集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各艺术学科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深厚的学术积累基础上,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和透彻分析,形成了由“导言”和19个子报告构成的《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其中包含三大版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学及其门类下各学科、六个文化主题[包括中国文化、红学(《红楼梦》)研究、文化发展战略、艺术人类学、非遗保护与传承、传记文学 ]。整个报告全面、客观地呈现了2019年度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新成就,高度概括了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艺术发展的规律与经验,对热点问题与主要现象进行总结,同时探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文化政策导向,提出对策与建议,积极为我国文化艺术管理献策建言。

乡原

观展|这些民国期刊封面简直太倾心了!看看哪个封面打动了你

故纸温暖,刊香百年前 言一刊一世界,一报一浮生。一本本期刊,记载着历史的变迁和人间百态,也呈现出期刊装帧设计的历史演变。民国时期的期刊设计、装帧工艺,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倾向,同时又借鉴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形成了这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在这过程中,由于鲁迅、丰子恺、陈之佛、张光宇等艺术大家加入到期刊装帧设计的队伍中,使得民国的期刊设计风格又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征。“期刊强国”为了给全国期刊工作者提供工作参考,推动我国当代期刊装帧设计水平提高,特举办《故纸温暖——老期刊封面展》,同时邀请了王绘、吴余青、张大鲁、吴轶博、徐媛、李宏达六位专家对25本民国期刊封面做了点评,分析其视觉艺术,探讨其文化内涵。1【新世界】《新世界》杂志,1916年12月4日创刊于上海。该刊为上海新世界游乐场出版发行,是上海最早的游乐场报纸。期刊内容侧重小品文、连载小说、剧目评论、名伶逸闻等。封面以石版印刷呈现,设计者用油棒绘制主版与两个“暗红色”副版套合印刷。画面内容为“勇士执鞭策马奔腾,一轮红日初升起”,寓意积极乐观,呈现出喜庆祥和、积极昂扬之意,体现出期刊设计者对该刊的定位。其刊名为浅色竖排楷体,题签者为民国著名实业家卢作孚。期刊封面整体简洁,寓意鲜明,呈现出一片蓬勃之势。2【电影月报】《电影月报》1928年4月1日创刊于上海,六合影片营业公司负责出版发行。主要刊载介绍引进国外电影制作的成功经验为主。该期封面有明显比亚兹莱风格的痕迹。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田汉极力推崇英国画家比亚兹莱的插图作品,手绘线描装饰手法,夸大了女性的群摆,涂以色渐给人以视觉冲击感。画面居中“双手合十”星光熠熠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刊物对时尚的理解和追求。封面底部“电影月报”四个字为衡山书写,字体灵巧生动,大气磅礴。版面对称,层次鲜明。3【新地】新地月刊社出版发行的《新地》于1930年在上海创刊。其内容主要刊载学术论语、文艺作品及社会文化类作品。封面以四面出血的木刻作品为底图,墨绿为主色调。画面呈现出的是一位女性从翠叶从中起身,左手抚额,右手弄发,呈现出柔美温柔之感。唐人于良史有诗云“揽菊月在手,弄香花满衣”,封面充分表现了民国伊始,女性解放后的从容之态。期刊刊载的内容与封面和谐一致,绿色有蓬勃希望之感。刊名美术字体位居封面正中,醒目生动,与期刊所倡导之启蒙之主旨思想相得益彰。4【群众】《群众》周刊1937年12月11日在武汉创刊,后辗转香港出版。该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其主要内容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团结和教育人民。本期封面采用三色凸版印刷,左半部分为蓝底反白字,刊名题签采用了毛泽东题词的“群众”二字,字体生动飘逸。封面右半部分罗列当期期刊目录,字体为红色。期刊整体设计,鲜明简洁,期刊信息一目了然,与党政类周刊内容相得益彰。5【农学】《农学月刊》是1935年农学月刊社在北平创办发行的月刊。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分别为论著、研究、特载、译述,期刊还刊载当下国际、国内农事要闻。本期封面设计蓝绿套色为主体,上半部分底色为浅绿色,加深字体呈现墨绿,为期刊名繁体字“农学”二字,周边有绿色橄榄枝呼应,整体呈现出对称之美。封面题字下方为“卷数”“期刊数”,封面下半部分方格以内为期刊目录,封面底部为出版发行机构以及日期,无衬线体英文字体对照厚重的“农学”二字,整体装帧呈现端庄、易识别、整洁之美。点评专家王绘,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美术馆》杂志副主编。李宏达,浙江师范大学哲学硕士,曾创办书虫教育公司,现入职于江苏凤凰出版社。6【红玫瑰】《红玫瑰》创刊于1924年7月,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刊物。从期刊名称和封面设计可以看出杂志雅俗共赏。本期封面三要素呈三行式横向排列,期刊名称、插图和出版发行公司。封面主要图形元素为当时非常流行的水彩手绘仕女图,仕女着装代表着当时的审美潮流,她手捧玫瑰正欣赏着。期刊名称为西神所书写的隶书,方扁,但撇捺生动俏丽有动感,同时选择了红色,红色为中国人喜欢的喜庆吉祥之色,彰显可爱之意。字体排列仍然是从右到左的形式,说明当时的阅读习惯还未完全改变。版面整体感觉简洁、朴素而典雅。7【进步】《进步》创刊于1911年,主要内容是传播科学技术新知识。其封面设计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学习西方平面设计方式,有了中英文混排,英文从左至右,中文从上至下,能看出设计处于转型期,封面天空云彩衬托书法楷体的“进步”二字,古人云:“楷法欲如快马入阵”,活脱而有气势,且字形端正,也表明其办刊的态度:积极认真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整体色彩选用的绿色,绿色代表希望和积极向上的生命力。8【自由谭】《自由谭》创刊于1938年9月,是宣传抗日必胜,揭露日寇暴行的刊物。封面设计大胆地采用了蓝黄对比色,使主题突出,“自由谭”取自颜真卿的书法,凝重大气,端正庄严,颇有民族气概。封面插画采用了版画形式,艺术性强,将抗战军人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也充分表达了该刊的宗旨:抗战必胜。文字阅读方式仍然是中国人习惯的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的阅读方式,彰显其中国文化特色。9隐藏【齐鲁学报】《齐鲁学报》创刊于1941年1月。该刊封面设计选用是古代的画像砖图形为插图元素,刊物名也选用的是篆书,表明了该期刊的定位:注重学术理论和考据,主要刊登史学和国学学术文章。封面色彩简洁,黑色字体和浅蓝灰色配置,严肃而正式,与期刊定位完全吻合。10【特写】《特写》杂志创刊于1936年3月,属于综合性画刊,其内容丰富,有漫画、诗歌、散文和摄影等。本期封面以插画为主,插画受到西方构成主义和表现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几何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相结合,人物造型西方化。刊物名使用了设计的美术字体,色彩使用了红蓝两套色,封面整体感觉体现了杂志的定位。点评专家吴余青,博士,《湖南包装》杂志常务副主编,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1【农业推广】1933年出版的《农业推广》杂志主要内容是传播农业技术新知识。本期封面采用了生动自然的套色蚀刻版画的工艺形式,行草书法题写的刊名,配合流行的仿宋印刷体,直观地体现出期刊的内容和功能定位,带有民国时期浓郁的时代特征,从中也可以窥探到民国时期中国农业建设的发展样貌。12【良友战事画刊】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事爆发。媒体迅速激发出巨大能量,利用图片反映战争、反映中国军队的英勇事迹、反映侵略者对无辜百姓犯下的罪行。《良友》画报,在战事爆发几天后以“号外”形式出版《良友战事画刊》。号外封面以即时照片为主要视觉中心,配合以稳定的红色刊头,形成强烈的视觉力量感。你看这张封面,头戴钢盔,手持刺刀的战士,英勇而警惕,使得读者近距离地感受战争,感受图片的力量。13【新认识】《新认识》杂志创刊于1936年,是主要为了探讨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识时局的变化和动向的进步刊物。本期封面设计明显受到西方版式设计中网格式结构的影响,期刊名称由厚重的变体美黑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采用当时由鲁迅等进步人士极力倡导的木刻版画的艺术形式形成视觉重心,重要文章的标题信息以竖排的固定版式分列排列,混合了中西式融合的结构逻辑,营造出思想进步的作者们放眼看世界的精神面貌。14【新民】这本名为《新民》的刊物,以具有三维空间的建筑物图形和翻开的书籍形态构成画面主体,单纯的黑白色调为主要基调,引出轻松愉快的刊名美术字设计,营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摩登面貌,从其整体的设计构思也显现出对传统旧文化反思和冲击。15【万象】1941年7月,陈蝶衣主编的《万象》杂志创刊,该刊打破了孤岛文坛的沉寂,成为上海沦陷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作为综合性通俗刊物,它与纯文学性期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商业性”,所以刊物的定位是“广泛化、趣味化,避免单调和沉闷”,也正是由于这点形成了它兼容并蓄的风格。传统隶书字体的刊名搭配等线体文字信息,在传统意味的云水瑞兽的装饰纹样的衬托下,将彼时的文人趣味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情趣所表达的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也是那个时代市民阶层的精神食粮,提供着使人们回避现实的虚幻营养。点评专家张大鲁,《湖南包装》杂志副主编,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6【《中华》画报】《中华》画报是一本综合性刊物,该刊涉及时事、新闻、体育、生活等内容。本期封面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月份牌广告画手法,以现实世界的视觉消费中心——柔美女性为主体,配以中国传统的雕梁画柱,体现了那个精致时代的审美需求。版面采用了中英文混排的方式,“中华”两个字使用在传统汉字基础上运用变形手法设计的美术字,与画中女性的柔美融为一体,西文横排于上,衬线体与无衬线体混合使用,体现出了当时美术设计界向西方文化学习的思潮。17【华安】《华安》刊物封面设计受到西方构成主义与装饰主义手法的影响,主体图形采取了几何形态的抽象化处理。简洁的构图、大面积的留白使版面空间得到释放,将目录置于封面的思考,具有突破性,体现出封面设计不再仅仅针对画面展开,而是更多地考虑到版面元素之间的空间营造,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期刊名称采用了粗壮有力的宋黑体原型,加以边框装饰,庄严而正式。18【新声】《新声》本期封面以插图为主体,采取象征性的图案化处理方式。虽以传统线描为加以表现,但主体人物与器物的造型手法居于抽象与写实之间,两者的比例关系经过设计者主观处理后显得别有新意,已经具有了西方表现主义风格的痕迹。期刊名称的设计别具一格,在传统汉字的基础上增加了笔画的波动感,像受到少女演奏乐曲的影响出现声波振动一般,乐曲之音呼之欲出。19【新语林】《新语林》是由民国上海光华书局出版的文艺期刊,撰稿者均为当时国内一流的知名作家。整个封面色彩素雅沉静,与刊物的文学气质十分匹配。刊物名选用清秀的书法字体体现刊物内涵,配以遒劲有力的木刻版画加以表现,充分表达了那个时代文艺作品中西合璧、吐故纳新的思潮脉搏。20【儿童故事】《儿童故事》是民国时期专为少年儿童兴办的期刊,每期封面均选用独树一帜的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为底图。由于期刊定位面向儿童,而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一贯以童趣与诗意并存著称,恰与先生所提倡的装帧之美“不仅求形式美感,又要能够表达书籍的内容意义,以致内容意义的象征”吻合。整个版面遵循了丰子恺先生画作中“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前提下,融会西方的速写形式,涉笔成趣”的特点,期刊名称、期号的设计皆与画面的线条感统一于一体,整个版面有谐趣,亦有诗意。点评专家吴轶博,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主创成员。21【时代漫画】《时代漫画》创刊于1934年的上海,鲁少飞主编。该刊它汇集了那个时代知名的漫画家,鲁少飞、张光宇、张正宇、张乐平、叶浅予、华君武、黄苗子、丰子恺、丁聪等,可谓是中国漫画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针砭时弊,关注民生,推动抗战,漫画家的画笔从老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糜烂,描绘到底层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从时事政局延申到新思想、新思潮。《时漫》创刊号封面,刊名字体与图形由张光宇设计。从“时代漫画”四个字体,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字体美学的倾向。张光宇的中文字体设计吸纳了西文字体设计的方法,中文笔画由几何直线与曲线构成,布白均匀,个别笔画提炼为点,局部笔画或拉长或缩短,打破了字型原本的平衡结构,呈现出独特精练的图形化字体特征。难得的是,在民国时期的刊物中,少有刊名中英文混排,英文字体特征与中文字型匹配度极高,在设计过程中,张光宇关照了中西文字彼此的字型。其英文“Modern Sketch”字体很独特,可见其在英文字型的选择与设计上的慎重态度,同时做了很多西文字体的研究工作。最引人瞩目的是封面图形,它好似一位高举矛和盾的骑士,时刻准备着要投入到战斗中去。这位骑士是由钢笔、铅笔、毛笔、墨水瓶、橡皮、三角板、直尺、纸张拼合而成,在骑士的胸前有一颗红心。在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民国政府腐败高压的统治之下,漫画家们用纸和笔武装自己,《时代漫画》就是战场,他们用诙谐多样的创意去唤醒和激励受压迫的人们。主编鲁少飞在创刊号的末尾留下了补白:“这一期封面的图案,以后用作我们的标识,表明‘威武不屈’的意思。”22【儿童杂志】《儿童杂志》创办于1931年6月15日,由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版本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主编陈之佛,胡叔异。1936年6月改版后,主编为徐晋、陈伯吹、蒋蘅、陈士辛。其刊物主要发表儿童文学,图文并茂,为小学生的课外读物。辟有小说、童话、寓言、剧本、文化科学常识、歌曲和儿童习作等栏目。本期《儿童杂志》高级国花号封面。从封面设计中可以感受到“国花”的朵朵绽放与花团锦簇。图案为简约的四方连续,花朵形态饱满而可爱。刊名字体的设计风格简练、稚拙,设计者有意将笔画调整成为孩童习字的幼稚状态,尤其是“儿”字,下半部分的歪曲显得出乎意料,俏皮而有趣。23【京戏杂志】《京戏杂志》创刊于1935年,1936年停刊,共发行了12期。其发行的年代,正值印刷技术在国内日趋成熟,插图和摄影也得以发展,使得《京戏杂志》成为了图文混排的精美期刊。本期封面整体设计风格受到了德国、俄国、荷兰现代主义设计浪潮的影响,构图呈现简洁理性的构成形式,主次分明。书法艺术、传统的戏曲形象架构在西方构成主义风格的版式中,展现出民国时期独有的兼容并蓄的、中西包容的设计美学。24【万象】张光宇、叶灵凤主编的《万象》于1934年创刊,只发行了3期。张光宇一直对《万象》念念不忘,直到1958年创办了《装饰》,使其成为了《万象》的延续,历经23载,他的心愿才最终得以实现。本期封面是张光宇设计的“森罗万象”,这个设计现在看来依然没有过时。其刊名字体堪称民国时期字体设计的典范,笔画粗壮有力,注重体积感。整体具有篆书的风韵,又有传统装饰图案的意象。刊名字型保持了辨识度,形成了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字体设计风格。封面插图的主题是“包罗万象”,张光宇将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装饰画风格。张光宇和当时许许多多的民国设计者们,不断地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图案转化为时代的视觉语言。《万象》的封面,无论是字体还是插图,都是张光宇在表现民族风格、融合中西方设计语言上的成功探索。25【东方杂志】《东方杂志》于1903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终刊于1948年12月,共44卷819期。该刊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成为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期刊。近代著名学者徐珂、孟森、钱智修、胡愈之等人先后任主编。《东方杂志》本期封面由陈之佛设计,他秉承办刊思想,站在国际视野上,将古希腊、古埃及、古波斯、古印度等东方文化,融合西方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装饰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图案表现方法。装帧设计吸纳采用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整幅画面充斥了蔓延交错的卷草纹,植物的茎叶纵横缠绕疏密得当,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刊名为仿宋字体,隽秀而硬朗。字体与柔美流动的线条形成了刚柔相济、中西融合的表现方式。点评专家徐媛,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原文转自:期刊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