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音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作曲、作曲理论专业复试形式如何?放达

上海音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作曲、作曲理论专业复试形式如何?

据悉,上海音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作曲、作曲理论相关方向复试方案已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试内容及形式,艺考学员们可参考查阅:02:2601考试形式1.先录后评。考生先在规定时间期限内通过“小艺帮”拍摄并上传视频资料,考官后期在规定时间内集中观看视频资料并评分。2.实时考评。考生与考官通过网络实现“面对面”,进行网络实时问答,考官集中在考试现场进行提问并实时评分。02考试科目及要求1.专业基础课考试.在线实时考评。平台: Z0OM (备用:腾讯会议)[科目名称:作曲B] (仅限音 乐分析方向)[科目名称:音乐分析B] (其余方向)2.面试(1)考生须根据以下要求提交相应内容至指定电子邮箱,电子邮箱地址: zqx@shcmusic. e cn,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5月17日17:00前。邮件标题须注明:姓名+报考研究方向+准考证号码。作曲理论方向考生:需提交本人论文或作品1-2 件。作曲方向考生:需提交本人作品1-2件,主修电子音乐作曲者需提交电子音乐作品一部(录音及谱式)。(2)乐器演奏,乐器不限,不超过5分钟,不要求背谱。

香笺泪

音乐学院的学生手机的歌单是这样的,那你都在听什么歌曲呢?

喜欢听流行的可以占一半以上去了ktv几乎个个都是麦霸。。。除了我。。。但是天天听流行的人大部分都是对学习不上心的,任务多重啊,天天配器课,曲式课,西音史,民歌课,合唱团,和声,专业课,器乐和声乐,音乐会的没听过的曲子。。要弹的曲子不听听?上课讲过分析的钢琴小品协奏曲交响乐室内乐听不听?喜欢的作曲家有那么多作品听不听?要唱的曲子听不听?。。无数的曲子要听啊。。。你们听音乐是爱好,我们是要学习啊亲十年内能把这下面三本书上的曲子都听完,分析都看懂明白我就心满意足了。。。。就说我自己古典 小提听的一般多,室内乐歌剧偶尔,多半是跟自己正在练得曲子有关才会听(哈哈哈我很不好)主要听摇滚,迷幻/后朋之类的...我有的同学是很热爱古典音乐吧,也有一些看不起流行;但就算是看不起的也基本不会不听,有很大一部分人跟普通年轻人一样流行啥就听啥,从周x伦到民谣到薛x谦到中xxx哈,也有一部分喜欢欧美流行,很少一些才会专注听一些相对小众的风格类别,古典也包含其中(为了专业目的去听的古典我认为并不能算是听歌,而是学习)啥都听!啥都听!啥都听!也都是普普通通的瓜娃子,正巧学了个,看起来逼格高,其实特苦逼的专业而已…每逢周杰伦演唱会,朋友圈就炸了… 各路“学院派”的朋友都在晒现场,还搭配尖叫…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周杰伦!!啊啊啊啊啊!我在央音的小闺蜜,超级爱爵士,哪有爵士音乐节往哪跑…北京,上海,广州… 搭个飞机嗖嗖滴…经常飞机晚点,半夜回来寝室都关门了…我还得开个宾馆房间等她回来…(我们真的很纯洁)古典音乐会… 送她票她都不去… 她也是弹钢琴,弹了快二十年的人啊…我都替她的钢琴,感到心酸哈哈哈哈哈古典音乐会我倒是经常去听的…而且都很积极地买票…因为要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添砖加瓦呀!其实是,票价真的!很低! 随便买哈哈哈流行演唱会我也去,不过一般是有人送我票之类的,因为这个行业实在太暴利了!!!!!我心里不平衡啊!!!!!!超级不平衡!!!!其实是,票价真的!很高!自己买不起………我现在很喜欢掏粪宝宝们… 爱到深处自然黑… 是易烊千玺的祖奶奶粉… 超级爱他… 羞涩…手机里很多他们的歌,听着超开心~走路能飞起来~ 欧耶~古典在手机里也听一点点,不过吧…百分之八十为了做作业…听着听着,就觉得,哇哦!好好听哦…然而,做完作业就很少听了…… 羞愧羞愧……对了,音乐学院里的音乐厅…每次爆满的情况…都是…校园歌手大赛…动次打次!大家一起high……而且还有原创环节,是同学自己写的流行音乐,各种好听!!!!我记得有一个作曲系的李尚谦,一次大赛以后,直接封神!然而,正经的作曲系音乐会… 天啊… 杀了我吧… 简直了… 听过一次,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技法听不懂,心脏快爆炸了…………(作曲同学别打我… 我承认!是我审美还没到那个高度……)有没有只听古典的人呐?当然有啊!我有一位姑爷爷,就只爱听古典音乐…八十几的人了,没事跟我聊聊郎朗,李云迪,王羽佳,基辛……妈呀!感觉我都没他听得多,听得仔细…惭愧惭愧… 但他从没学过音乐… 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去年三月走了,想念他…唉… 我是不是丢音乐学院学生的脸了…… 啊…啊…啊…是的…音乐学院大多数人和普通人的听歌喜欢差不多,只不过再听一些自己专业上的音乐。但是我听流行音乐是因为我需要用她的时候,她只是为了满足我的本能需求,比如跑步的时候听律动感比较强的音乐,也会像很多人在伤心的时候听情歌。这种感觉就像生病的时候吃一颗药的感觉,想想这种通过共性而创造商业音乐,我觉得她并不能给我带来思考,最多只是娱乐而已。最近在研究pierre boulez所以就听他的作品比较多一点。音乐学院民乐学生一枚 听音乐比较广泛,有听皮亚佐拉的探戈风格小提琴曲,有听老柴肖邦的古典乐,有听各种作曲家写的感情旋律线条比较浓厚的民族器乐作品、还有一些民族交响乐,反正只要好听,我都不会拒绝。听得很广泛。网易云音乐收藏的歌单。没有太过于痴迷那种高深的音乐,可能我是个假音乐学院的孩子哈哈哈大壮的《我们不一样》HKT《太木人道》凤凰传奇 《郎的诱惑》《自由飞翔》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刷快手除了喊麦,啥都听╮(╯▽╰)╭毕竟学音乐的,对于喊麦这种,emmm...你懂的我们音乐生平时只听要唱的歌曲的,毕竟我们是音乐生,怎么可以跟你们一样呢?这就有失我们的身份了。想听啥听啥呗只不过会刻意去听专业相关的曲目然后莫名其妙的就会喜欢上通俗也听爵士也听歌剧也听交响乐也听其实跟普通人一样嘛只不过专业相关我们的口味在一部分上会比较刁钻就酱听。。。各种对胃口的啊,我是觉得旋律不错的歌都听,横跨欧美圈,日韩圈,喊麦鬼畜古风圈,各种,有时候还听听小说相声小品等。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打开音乐软件,听每日推荐或是各种歌单里面的歌,去找对胃口的歌曲。接下来是我常听的歌曲列表(我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分享的银)好吧我骗了你们,我并不听喊麦,太难听!古典的就听听自己要学的曲子 大部分时间还是听流行 欧美日韩中国的全都听 尤其还是一个追星狗 歌单里几乎全是流行(古典的都在youtube上听........)(我可能是音乐系真正的耻辱)明年才就读音乐专业的我来强答一点。。白天大部分时间除练琴就是听自己练的曲子已经自己发掘的喜欢的古典音乐,最近特别迷德彪西的月光当然自己也很极端地喜欢摇滚,金属核还有britpop迷各种乐队当然流行还是有的,主要关注还是欧美圈就当放松和放弃思考的时候的消遣了流行多一些 ,什么都听电音 爵士 古典 戏曲 戏剧 嘻哈 喊麦 摇滚 民谣 乡村 从王菲到雷佳 。从王若琳到殷秀梅从童安格到邓丽君从好运来到我们不一样再到走天涯从凤凰传奇到德沃夏克从悲怆到喜看麦田千层浪从渡情到云裳诉学音乐跟大家平常听的没什么较大区别。听的音乐无非是专业歌曲(我学美声的),钢琴曲,器乐伴奏和流行歌曲。要说区别应该是比较能辨别歌曲难度,歌手唱功,专辑和live之类的吧。我平时听的流行音乐大都是自己有感觉的旋律有共鸣的歌词这些,只要唱功还过得去基本都听,倒不会有太大要求。不过我和周边同学对于一些歌星的live还是保留一定看法的(听的live基本也就固定那几家比较多,当然现在也基本都经过了后期的)看到网上说某某唱歌好听,某某行走cd(我都不敢夸jj了),某某是被天使吻过的声音,某某实力唱功大都会一笑而过。偶尔比较让人不舒心的是一些尬评为了捧自己非专业爱豆去踩音乐专业圈的人,明明前后逻辑混乱却是热评。有时候看不过去出来说两句就会被哄。最后还是很想说一句,音乐像其他专业一样也有纲目之分的,比如说我们声乐有美声民乐通俗之分,在唱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你不能拿前者去完全判断否定后者,也不能拿后者来完全判断否定前者。更何况十个老师十种教法呢。(出自知乎) 我是你们的猪精女孩,欢迎留言私信来晒出你的歌单哦,爱你们 看完不要忘记点关注哦

绚香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好吗?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主课考什么?

作曲属于音乐专业。作曲是运用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配器法、曲式结构的技术理论体系来表达创作者音乐思想的方法。是指创作音乐的行为或音乐的创作过程,也表示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报考的信息,一起来看:05:2401作曲1.主科笔试:作曲2.面试:(1)演奏钢琴作品1-2首(299以上程度)(2)演唱民歌2-3首(3)就本专业研究方向回答问题02电子音乐1.主科:上机操作(3小时30分钟)2.面试:(1)演奏钢琴作品1-2首(299 以上程度),也可演奏与钢琴要求同等程度的其他乐器(2)演唱民歌2首03视唱练耳主科:1.笔试(1)听力测试(2)理论测试2.面试(1)新谱测试(2)演奏钢琴作品2首(也可以演奏钢琴作品1首,演奏其他乐器或演唱声乐作品1首)

大海贼

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非全日制合唱指挥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难不难?

据了解,此次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非全日制合唱指挥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已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可参考:05:3901合唱指挥1.演奏钢琴曲2首(复调乐曲1首,古典奏鸣曲快板乐章1首) ;另可加试演唱歌剧咏叹调或艺术歌曲1首2.多声部和弦连接听辨;变谱号视唱3.指挥乐队-合唱作品(Orchestral-choral) 1首,并提交该作品音乐分析4.指挥排练指定曲目1首(于考试前一天抽取)02乐队指挥1.演奏钢琴曲2首(复调乐曲1首,古典奏呜曲快板乐章1首) ;另可加试演奏管弦乐器或民族管弦乐器作品1首3.指挥乐队作品1首(交响曲快板乐章或单乐章管弦乐作品),或民族管弦乐队作品1首(民族管弦乐组曲的一个乐章或单乐章民族管弦乐作品),并提交该作品音乐分析

狗仔队

预告|李依蓉、赵静茹硕士中期独唱音乐会

李依蓉硕士中期独唱音乐会MASTER'S SOLO CONCERT导师:戴滨艺术指导:王龙时间:2020年12月11日 下午16:30地点:中国音乐学院梦想剧场主办: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媒体支持:中国音乐网、《音乐家》杂志A story about you歌者寄语随着中期音乐会的到来,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将过半。感谢恩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在这一阶段慢慢扎根汲养,戒骄戒躁,声音不断的规范的同时慢慢学着去用中国声音唱出中国故事。这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场音乐会,当然还会存在些许问题与不足。我所演唱的12首曲目中,包含古曲艺术歌曲、创作歌曲、民歌、歌剧四大类。其中的古曲艺术歌曲恩师说要分别从“风”“雅”“颂”三个方面去诠释我对作品的理解。诠释作品是对自身技术能力的检验,也是对理解作品本身的考验。非常感谢恩师对我音乐会的规划和建议,任重而道远,我会努力把歌唱的激情洒向舞台,牢记恩师的叮嘱:“根植于内心的理想,无需提醒的自觉。”赵静茹硕士中期独唱音乐会MASTER'S SOLO CONCERT时间:2020年12月17日晚19:30地点:中国音乐学院梦想剧场导师:戴滨钢琴伴奏:周立升主办: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媒体支持:中国音乐网、《音乐家》杂志A story about you歌者寄语第一场音乐会即将到来,内心即兴奋又紧张,感谢我的导师戴滨教授精心为我设计的音乐会作品,内容涵盖艺术歌曲、古曲、歌剧和民歌。为了给我以艺术启迪,在歌剧的板块,精心选取了歌剧《再别康桥》三首重要唱段加以诗词朗诵进行串联,让我体会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段的精神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带动我对其他作品的理解与表达,本次音乐会中将会为大家呈现。再次感恩我敬爱的导师戴滨教授,是您点亮了我智慧的光,您不仅是我们的导师,更是我们的大家长,学业生活事无巨细的关爱我们,我们也常常不忍您的辛劳。转眼研究生三年已过半,深感时光飞逝,倍加珍惜往后一年半的在校时光。艺海无涯,不忘初心,求索不止。

祖罗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曲目大全,还不收好等啥呢!

第一级基本练习1.音阶2.分解和弦练习曲1.G大调练习曲2.鸡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复调乐曲1.咏叹调2.萨拉班德舞曲乐曲1.F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Pp.41N0.22.猫主题选自交响童话《彼得与狼》3.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二级基本练习1.音阶2.分解和弦练习曲1.练习曲2.快乐的小天使复调乐曲1.对话2.映山红乐曲1.军队进行曲Op.68 No.22.戈帕克舞曲选自歌剧《索罗钦斯克集市》3.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第三级基本练习1.音阶2.琶音3.半音阶练习曲1.愉快的旅行Op.823 No.542.练习曲复调乐曲1.帕都亚那舞曲2.咏叹调乐曲1.小步舞曲选自《弦乐四重奏》2.C大调小奏鸣曲3.多情圆舞曲第四级基本练习1.音阶2.琶音3.半音阶练习曲1.练习曲Op.849 No.242.陀螺3.练习曲Op.636 No.6复调乐曲1.小步舞曲选自《英国组曲第四套》2.卡农《献给孩子们》第二集 No.31大型乐曲1.回旋曲2.回旋曲选自《G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Op.20 No.1中小型乐曲1.西西里舞曲选自《少年曲集》Op.68 No.112.圆舞曲Op.12 No.23.听妈妈讲故事选自钢琴独奏曲《忆》第五级基本练习1.音阶2.主三和弦琶音3.属七和弦琶音练习曲1.练习曲Op.849 No.202.海湾帆船Op.276 No.143.练习曲Op.61 No.21复调乐曲1.二部创意曲 No.132.A大调奏鸣曲大型乐曲1.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2.回旋曲中小型乐曲1.瞬息的幻想Op.22 No.102.西班牙小夜曲3.阿坝夜会选自组曲《巴蜀之画》第六级基本练习1.音阶2.主三和弦琶音3.属七、减七和弦琶音练习曲1.练习曲Op.299 No.152.练习曲 No.173.练习曲Op.75 No.10复调乐曲1.二部创意曲 No.152.唱灯山东民歌大型乐曲1.G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Hob.ⅩⅦ:272.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283中小型乐曲1.小精灵舞曲Op.332.蝴蝶Op.43 No.13.牧童短笛第七级基本练习1.音阶2.主三和弦琶音3.属七、减七和弦琶音练习曲1.练习曲 No.242.练习曲Op.740 No.113.练习曲Op.299 No.33复调乐曲1.三部创意曲 No.112.宫调式——小喇叭《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 No.1大型乐曲1.bB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5702.G大调变奏曲中小型乐曲1.回旋曲选自《C大调小奏鸣曲第三乐章》2.圆舞曲Opusposth.70 No.23.卖杂货广东小调八级基本练习1.音阶2.主三和弦琶音3.属七、减七和弦琶音练习曲1.练习曲Op.740 No.162.练习曲 No.63.练习曲 No.6复调乐曲1.d小调赋格曲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册 No.62.阿勒曼德舞曲选自《法国组曲》第五套大型乐曲1.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3302.b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HOb.XVI/49中小型乐曲1.夫妻识字2.春天Op.43 No.63.bA大调波兰舞曲(遗作)九级基本练习1.音阶2.主三和弦琶音3.属七、减七和弦琶音练习曲1.练习曲Op.25 No.22.练习曲N0.73.练习曲N0.2复调乐曲1.吉格舞曲选自《英国组曲》第三套2.赋格曲选自《24首前奏曲与赋格》Op.87 No.2大型乐曲1.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Hob/502.G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31 No.1中小型乐曲1.前奏曲Op.12 No.72.云雀3.旱天雷

天智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钢琴演奏复试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音乐表演钢琴演奏方向考研分为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目要求为专业课、中西音乐史、和声曲式、英语、政治等五个考试科目。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学术硕士考英语一,专业硕士考英语二。以下,是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钢琴演奏复试内容,可参考:07:3801面试1.视谱歌唱2.二声部视谱弹唱3.音乐与动作考生现场抽取一条单声部四小节 节奏,考试分为以下六项:①背记此条节奏;②拍出节奏;③走出节奏;④边拍节奏边走单位拍;⑤边走节奏边挥相应节拍的指挥图示;⑥边走节奏边拍出现场指定的节奏型。02钢琴演奏1.复调乐曲演奏:背谱演奏一首复调作品。 曲目范围: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仅演奏赋格);巴赫《创意曲集);巴赫《法国组曲》。2.乐曲演奏:在指定范围内选择两首钢琴作品(中、外乐曲各-一首)背谱演奏,抽考一首。曲目范围详见我院招生报名网站zhaoban.ccom.e.cn。3.在钢琴上弹奏音阶(四个八度)及和弦连接(I-IV-V-I),在所有大小调以内抽考。4.钢琴即席视谱演奏:程度不低于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钢琴考级三级水平。03三试(乐理)参见《附录:各专业三试考试要求》。

平待

这四首梦幻音乐曲,学音乐的人一定要知道

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对于名曲和名家作品的赏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只有见过真正好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才能够创造出好的音乐来。所以很多学音乐的人,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对于很多名曲和名家的作品都了如指掌。对于很多著名的音乐家,更是如数家珍。而音乐本身也存在着非常大的意义,好的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也能够鼓舞人心。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而下面你要说的这四首梦幻曲学音乐的人一定要知道。在大家心目中,德沃夏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不仅仅展现了他的满腔热血,而且战,见了他们就无法抒发的,感情,所以在他的音乐当中,你会感受到特别饱满的感情,但是在他的另一个作品当中,你会发现它,也有一个柔情的一面,虽然是一个铮铮铁汉,但是,却有着非常细腻的内心,他的一首钢琴曲《诗意音画》中你可以发现,他有着,非乎寻常的柔情,飘逸和朦胧,而其中的第六首“幻想曲”更是唯美动听,虽然一开始的时候直接的表达了感情,但是后面就会发现,这首曲子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梦幻的感觉,让人迷醉。第二首要说的梦幻神曲就是福雷的梦想时分,光是听名字就已经让人充满了想象,他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及其有风格的音乐家,他的曲子大多拥有着及其优美的旋律,曲风也大多是清新淡雅的,不管是在声乐作品还是在乐器当中,歌唱性以及抒情性都非常明显,梦醒时分,现在广为流传的都是乐器的改编版本,其实这首曲子本来是他为男高音而作的,因为有一个凄美的心境做背景,这首曲子的曲风格外悲凉,充满了落寞的情绪。接下来这首要说的是舒曼的梦幻曲,名字已经十分贴合我们今天的主题了,这首曲子是一首钢琴套曲,整套曲子描绘的都是童年的美好时光,而其中《梦幻曲》这首曲子是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更是被不断改编,更经常拿出来单独进行演奏,这首曲子优雅质朴,旋律动人,让人仿佛也可以置身童年的回忆当中,有着舒曼非常典型的风格,听着这首曲子,许多回忆和感触就会涌上心头,意境无穷,仿佛进入了无穷无尽的童年梦幻中,记忆中的美好充斥在心中。最后要说的这首梦幻神曲我们就不得不提我们大音乐家李斯特,哪怕对音乐没有研究的人也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的许多曲目更是广为流传,他曾经谱写过三首艺术歌曲取名字为,爱之梦,而且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而这三首曲子之中的第三首,是根据一位诗人的诗歌创作的,这首曲子风格格外鲜明,像故事一般向大家娓娓道来,越到最后感情越发浓烈,在激烈的爆发之后慧慧平静,令人惊叹。以上就是今天推荐的几首梦幻音乐曲,除了学音乐的人,大家也可以听一下培养一下情操奥。

彩弹球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7、78级堪称一部“音乐史”

中央音乐学院78级作曲系三年级全家福。叶小纲(第三排右五)、谭盾(第二排右四)、郭文景(第二排右三)。刘索拉(左)与郭文景合照。郭文景 供图郭文景、谭盾、瞿小松、叶小纲、陈其钢、刘索拉、周龙、陈怡……说起作曲家,这些是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都叫得响的名字。有趣的是,他们都是同班同学——中央音乐学院77、78级作曲系的学生。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这一批作曲家是至今都无法被超越的“作曲系神话”。上世纪80年代,刘索拉根据同班同学的故事演绎而成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曾轰动全国,现在,他们不仅是中国作曲界的中流砥柱,还名扬世界,让世界关注中国音乐的力量。改革开放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音乐界的走向。●入学 邓小平特批同意扩招那是1978年4月,如今已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的郭文景来到北京报到,他发现和自己同年入学作曲系的同学,远不止当初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招生公告上公布的“10人”,而是扩招到了30人。时间回到1977年秋,那是中央音乐学院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按照招生规则,作曲系只招收10名学生。可招生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报考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远超预料,其中不乏大量人才。李春光、左因等几位老师激动不已,一起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素质好、有音乐才能、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成批涌现”,“能否不受目前名额限制”,允许作曲系扩招。这些,都是郭文景入学后才听说的。他还听说,在建议信送上去后仅仅两天,邓小平就批示,建议“予以支持”。“不过突然扩招,学校无法一下容纳这么多学生,等到我们正式入学时已经是1978年4月了。”在那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郭文景和陈其钢、叶小纲、谭盾、瞿小松、刘索拉、周龙等30人成为同窗,这一级也成了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独一无二的77、78级。一切是那么欣喜。郭文景回忆,同学们各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印记。现在已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叶小纲,入学前曾做过6年工人,白天当钳工,晚上练钢琴。后来为《英雄》《卧虎藏龙》等电影创作音乐的谭盾,高考时就自带传奇色彩,他拿着一把少了一根弦的小提琴,拉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曲子。陈其钢出身于艺术家庭,早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在同时拿到管弦系第1名和作曲系第12名的通知书时,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很快,这一级学生就表现出了他们的与众不同。改革开放前,作曲系接受的是典型的前苏联式教育,可在入学两年后的一次作品汇报会上,郭文景、瞿小松、叶小纲就拿出了带有现代音乐风格的作品。“他们呈现出了与教学系统并不相同的声音,一下轰动全校。”在刘索拉的记忆里,现代音乐在当时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他们三个人的早期风格却已有迹可循。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外文化交流。1980年,剑桥大学教授、作曲家亚历山大·格尔受邀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上了几个星期的课。近40年后的今天,格尔的到来还被郭文景、陈其钢等作曲家反复提及。“当时不少学生对现代音乐流派一无所知,是他第一次给我们系统介绍了这些内容,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郭文景说,再后来,日韩、欧美等不少国家的大牌音乐家都到学校讲学,大家的眼界也越来越宽阔。●毕业 拉赞助办作品音乐会77、78级作曲系学制为5年,一晃5年过去,这批年轻人该毕业了。而当时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成为他们到现在都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说是拉赞助,其实特别有趣。”刘索拉回忆起瞿小松办音乐会的故事,总忍不住笑。为了帮助瞿小松,刘索拉和她的朋友们一起想办法,像模像样地组织起了“基金筹划办公室”,“我们想呼吁社会给作曲家帮助,就拟了一个单子,在上面一个一个签字,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当时他们都是笑着签字,“心里想我们‘玩儿’一个,看能不能成。”事情听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却充满了上世纪80年代文艺界特有的激情,尤其是在1985年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发表后,社会各界对中央音乐学院和作曲系的学生充满了兴趣。作家阿城,电影导演陈凯歌、田壮壮等听说后,都在这张单子上签了字。“后来摄影家鲍昆知道了,拎着两万块钱就从深圳来了。”刘索拉说,鲍昆当时正在深圳做生意,“他拿了两万块钱回来,往桌子上‘啪’一拍,瞿小松的音乐会就开成了。”其他同学也各显神通,音乐会一场一场地办了起来。他们都感觉到,无论是当时刚下海的企业家,还是转变经营体制的老牌单位,都愿意出资帮助初出茅庐的学生们,艺术院团也愿意演奏新人的作品。郭文景拉来的资助就相当丰厚,“那时候重庆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一个自主经营的音像出版社,当时出流行音乐磁带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他们愿意拿出一笔钱给我。”于是,他的音乐会请来了声名赫赫的原中央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前身)和原中央乐团合唱团,著名指挥家韩中杰为他执棒。这些音乐会引发了极大关注。陈其钢回忆,那时的他只是个普通的学生,“但各个音乐学院的院长,还有音乐界的前辈,都来听我的音乐会。”刘索拉则记得,好几场毕业音乐会的票不仅全卖光,开演前还有人在北京音乐厅外卖黄牛票,就像今天的人们在抢流行演唱会的门票,“像我们这种前卫的、先锋的古典音乐会能火到这个地步,在中国没有发生过,在国外也很少发生,但在我们班的同学身上都发生了。”●扬名 一台音乐会轰动西方对郭文景、陈其钢、谭盾、瞿小松来说,1991年应该是他们不会忘记的年份。那一年,荷兰新音乐团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一场名为“天堂之路”的新音乐会,演奏了莫五平、许舒亚、郭文景、陈其钢、谭盾、瞿小松、何训田七位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一下轰动世界。两年后,荷兰导演Eline Flipse为莫五平、郭文景、陈其钢、谭盾、瞿小松五位作曲家拍摄了纪录片《惊雷》。片中展现的作曲家风格各异,郭文景奔放狂野,陈其钢平和儒雅,谭盾在湖南乡间的道观中研究吟唱,瞿小松则强调写作的自由。从“惊雷”这个名字就能看出,他们张扬的个性和特色鲜明的曲风,给音乐界带来巨大震动,世界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新音乐的力量。毕业时,这批作曲家中的大多数人选择出国深造,异乡的奋斗生涯各有各的艰辛,但在艺术上他们殊途同归:重新发现了自己骨子里的中国烙印。1984年,远赴法国读书的陈其钢成为现代音乐大师梅西安的学生。梅西安告诉他:“做你自己的音乐,做你自己内心感受到的音乐。”也是从那时起,身处异国他乡的陈其钢,常常会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京剧,回想起朗朗上口的古典诗词。“我们在音乐学院读书时没人会想到用这些,格尔来的时候,我们是崇拜西洋的,根本没想过我们身后还有这么多丰富的遗产。”陈其钢坦承,正是在出国后,这些早已浸润骨髓的传统文化元素反复出现,他后来的作品《逝去的时光》《水调歌头》《五行》《蝶恋花》等,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味道。旅居欧洲又辗转美国的刘索拉,与陈其钢有相似的感受,尽管她与其他作曲家走的路并不相同。毕业后,她投身于摇滚乐、蓝调及人声音乐的创作,“我当时特别喜欢蓝调,小时候学过的中国传统音乐一下子翻了上来,我发现古代戏曲里的低声演唱和哭腔其实都是蓝调的手法。”中国古代音乐特有的思维方式带着她打破了很多界限,“中国音乐里什么都有。”1993年,身在西方的刘索拉推出专辑《蓝调在东方》,大鼓、京剧念白和民乐琵琶都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力。2003年,她成立“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乐队以中国打击乐、中国弹拨乐、吉他、键盘及人声为主导,在民族艺术及人声艺术领域跨界探索。并非出国才能被世界发现,郭文景就选择留在国内。众所周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古典音乐市场受流行音乐的冲击,出现过一段时间的低迷。这时候的郭文景为《棋王》《南行记》《千里走单骑》《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多部影片谱写了音乐,“影视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救了我,它们让我保持作曲状态,多样化的要求又锻炼了我的创作能力。”而在严肃音乐领域,郭文景不断收到海外邀约,1994年起,他的歌剧《狂人日记》《夜宴》等陆续在国外首演,他也被称为唯一一位未在海外居住,但赢得了海外声誉的中国作曲家。●归来 推动中国音乐继续前行今年4月正值77、78级作曲系学生入学40周年,一部分同学相约回到了他们熟悉的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身在母校任教的郭文景欣然作陪。说起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音乐行业的变化,郭文景连连感叹:“现在北京的文化生活和欧美繁荣大都市差不多,说实话,这是我几十年前真没想到的。”“上世纪90年代,人们出国变得容易了,那时候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出国看了什么演出和歌剧。”郭文景回忆,“到了1998年,指挥家余隆创办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原来那些只能去国外看的演出来到了中国。2007年国家大剧院建成了,2008年北京又举办了奥运会,从此之后,世界上的精彩演出来京变成了常态。”随着新世纪到来,多年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作曲家也纷纷回国,谭盾回国上演的音乐会越来越多,刘索拉也把成立15年的“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带回国内,进行巡演。在保持旺盛创作精力的同时,他们凭借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发展中国音乐贡献着力量。陈其钢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早年就名噪海外,但真正被国人熟知,是在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并创作主题曲《我和你》之后。也是在这之后,他接到国内机构或乐团委约创作的邀约越来越多了。“在国外,很多年轻作曲家是靠知名艺术机构和政府的委约维持创作的,但是国内在这方面还不完善,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作曲家没有被发现。”陈其钢反思着当代中国的音乐创作环境。为了给国内的青年作曲家建立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创作机制,2011年,陈其钢与国家大剧院共同促成“青年作曲家计划”,陈其钢担任首席评审专家,至今已举办四期。国家大剧院作为主办平台,聘请国际权威的评审团体和高水准的演奏团体,让年轻作曲家的作品有更多机会被演奏。“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回报的项目,但是非常有必要坚持下去。”陈其钢说,国家大剧院要负责整理年轻作曲家投稿的资料,组织评审,再从演出经费中拨出费用,拿出场地,还要跟国外的乐团谈条件进行演出。而他自己身为评委,也觉得有责任肩负起挖掘新人的重任,“年轻人的作品不一定成熟,但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甚至不要求马上出成果,而是坚持提高质量,往积极的方向去推动。”陈其钢说出的又何尝不是77、78级其他作曲家心中的想法。40年来,正是他们,在各自的音乐领域,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中国音乐事业向前发展。(本报记者 韩轩)

水至不去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解密“第一堂课”:15首曲目有精心考虑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我国著名指挥家俞峰接受新京报专访。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新京报讯(记者 吴为)9月10日晚7点半,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将通过中央电视台以及多家媒体的网站和客户端同全国师生见面。这堂时长2个多小时的音乐课曲目体裁丰富,涉及合唱、交响诗、歌剧等,俞峰执棒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宁波交响乐团带来《黄河大合唱》《红旗颂》《我的祖国》《一个老师的牵挂》《我想飞》《在灿烂阳光下》等15部音乐精品。在这个不平凡的抗疫之年,全国中小学、高校按下了校园生活的“暂停键”,9月份的开学来之不易。今年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也更加突出了抗疫背景。其中,《那段时光》《一个老师的牵挂》《我们》都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创作的抗疫音乐作品。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语言,经过重大疫情后,用音乐来表达,用音乐来抒怀,使我们各种感情融合成积极向上的意志。这堂音乐课是一场有讲解的盛大音乐会。俞峰对15部音乐作品逐一讲解,这些作品大都创作于重大社会变革背景下,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他指挥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宁波交响乐团,将这些音乐精品依次展现给现场的宁波市中小学生们,同时通过电视机、手机呈现给全国的观众。为什么要录制这样一场盛大的“音乐课”?音乐学院的老师们想用音乐向全国的师生传递什么?近日,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的音乐老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我国著名指挥家俞峰接收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俞峰表示,科学和艺术是两翼,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艺术是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新学期的第一堂音乐课再次释放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通过音乐传播核心价值理念,讴歌时代、鼓舞人民。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央音乐学院供图15首曲目对应革命战争时期到当下四个时期新京报:为什么想到要录制一场这样的“音乐课”?俞峰:这堂音乐课,是中央音乐学院“立德树人美育启智”系列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2016年开始,我每年暑假都会回到我的家乡宁波,经常邀请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和宁波交响乐团一起,为学生做“立德树人美育启智”的暑假公开课,反响非常好。以前在体育馆做,将近有四五千学生参加。这个公开课大概持续了四年,后来在“学习强国”上播放,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力。去年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转播,也是以音乐课的形式。今年是特别的年份,大家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如何来做今年的公开课,我们动了一番脑筋。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非常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师生投入参与。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大力支持下,我们采用线上为主的,在教师节期间用开学第一堂音乐课的形式向全国推出这台音乐会。新京报:今年这场音乐会为什么选择了这15首曲目?俞峰:第一堂音乐课以立德树人、美育启智为目的,分为“立德树人红色经典”“爱国主义时代旋律”“大爱无疆共克时艰”“托举希望逐梦前行”四个篇章,分别与上个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新时代到当下四个时期相对应。第一篇章以反映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战争历史脉络为主线,包括《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第二篇章的两部作品《我的祖国》《北京喜讯到边寨》,反映了建国初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和改革开放迎来的历史转折。第三篇章的三部声乐作品《那段时光》《一个老师的牵挂》《我们》都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创作的优秀抗疫音乐作品。同时,在今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音乐课的第四篇章安排了三部作品《我想飞》《在灿烂阳光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些作品的音乐体裁非常丰富,包括合唱、歌剧、交响诗等等,这样就把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革命历史结合起来。比如《黄河大合唱》这种史诗性的作品,合唱是大型声乐套曲,我们通过表演和讲解,让大家了解黄河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以及当时它是如何鼓舞四万万民众抗日的。又比如歌剧《白毛女》,歌剧是什么样的形式,当时怎么用歌剧的式样表现延安的中国革命历史画面,同时也告诉大家马列主义如何在延安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这一系列的道理。音乐会始终体现“音乐课”的主题,包括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还有《我的祖国》,这些都是著名的影视音乐作品,音乐是如何与电影结合起来的?我们用演出、讲解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些精品音乐是如何唤起我们的爱国热情的。新京报:参加演出的合唱团是怎么选择的?俞峰:合唱团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合唱团。我们这个合唱团是中央音乐学院表演艺术中心里面,跟着我一直参与音乐党课和美育教育的录制和现场演出。另外,中央音乐学院还有一些老师参与到音乐课的表演中。比如我们钢琴系的主科专业老师、钢琴家黄若愚他自己创作并演唱的《一个老师的牵挂》;还有著名的军旅歌唱家黄华丽老师,她现在也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她演唱《我的祖国》。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央音乐学院供图学院老师创作的一首抗疫歌曲曾被万人合唱新京报: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堂音乐课也策划了与抗疫有关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俞峰:包括中央音乐学院在内,今年上半年,各学校停课不停学,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们全社会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音乐学院的老师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2月份疫情最难的时候,我们钢琴系的主科专业老师黄若愚,他给我发了一个他自己创作演唱的《一个老师的牵挂》。他把疫情下一个班主任老师和主科老师对学生的牵挂表达了出来。他把老师比喻成大海,把学生比喻成小竹筏,在疫情之下,当阳光再次照耀五星红旗的时候我们再回到课堂,重新回家。非常感人。我们还选择了中央音乐学院张征老师创作的《那段时光》,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的中学生来演唱。另外,还有一首作品《我们》,这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老师创作的,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演唱。这首作品既反映了当时对白衣天使和抗疫战士的致敬,也表达了我们的信心。由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合唱后,迅速在全国11家音乐学院合唱团唱开,后来发展到差不多300所高校,也在世界上27所著名音乐学院合唱,形成了万人大合唱。我们许多著名校友以及国外许多著名演奏家也加入进来。新京报:除了抗疫的主题,还有脱贫攻坚、共同奔小康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演出有什么特点吗?俞峰:今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中央音乐学院这几年为革命老区、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定点支援和合作帮扶的青海化隆县、陕西延安市、志丹县等等地方。这次我们把这些对口扶贫市县的青少年代表请到了现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除了上面我说的几个地方还有河北青龙县、威县,山西吕梁市,贵州黔西南州。这些青少年代表与音乐家们共同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还请他们唱民歌,壮族的、布依族的民歌,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以及他们的能歌善舞。在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后,整个音乐课以少先队队歌来结束。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央音乐学院供图通过音乐培养审美、健全人格、传递价值理念新京报: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语数外”被称作“大三科”,而“音体美”被称作“小三科”。新学期开学,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次向全国播出的第一堂音乐课,是不是也有想传递的信息?俞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培养学生成长不可缺失的整体。作为美育教育来说,音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极大丰富形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两翼,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艺术是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如何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审美的感受、实践,达到健康的人格养成,同时使青少年快乐地成长,并形成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是我们思考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美育,还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如何在美中实现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的贯穿。因为我们所有的作品,其实都是有艺术家的立场,以及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通过美的传播,把我们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其中,这就是美育在教育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作用。新京报:中央音乐学院对音乐社会功能的实现,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俞峰:中央音乐学院不仅是培养音乐人才,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所音乐学府,肩负着为党治国理政,为国家发展,为全民的音乐教育美育教育服务的高校的职责。从去年开始,我们举办了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为纪念的延安5·2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以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同时,在10月15日以习总书记2014年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为节点,推出自十八大以来优秀的讴歌时代、鼓舞人民的音乐作品。两大音乐节形成了系列的艺术和美育相结合的品牌。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推出美育云端课堂。用时100多个小时,全国将近300所高校,包括十几家艺术院团共同参与的5·23艺术节,关注量也达到了5.6亿人次。这也是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和广大媒体推动下成为美育系列的。今年的开学第一节音乐课,也是系列工作的延续。我们不断形成品牌,让青少年在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中树立核心价值观。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陶冉编辑 陈思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