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留学生转英和加,澳大利亚大学吐槽:“封国令”把我们饭碗砸了白发鬼

留学生转英和加,澳大利亚大学吐槽:“封国令”把我们饭碗砸了

【搜索下载华舆APP(中新社旗下新媒体平台),关注全球华侨华人,浏览世界各国媒体新闻资讯,无需翻译——华舆在“手”,世界尽在掌握】华舆讯 据澳洲网编译报道 澳洲的高等教育行业面临着灾难性的经济打击,因为来自关键市场的留学生将申请转学到边境政策更宽松的国家,包括加拿大和新冠病毒正在肆虐中的英国。对此,留学生的说法是,离开澳洲迟迟不能返回,澳洲的封国令已经让一切变得一团糟。▲(图片来自unsplash)澳洲已经留不住学生了?留学生纷纷转学至他国《悉尼晨锋报》17日,各高校校长及留学中介机构报道,原本打算前往澳洲留学的印度、尼泊尔和中国学生本月开始做出其他安排,因为他们想在真实的校园学习,而不是上网课。对此,西悉尼大学副校长格洛弗(Barney Glover)说:“我从中介那里得到的消息是,一些收到西悉尼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最终选择接受英国大学的录取通知,因为英国边境是开放的。尽管学生和家庭对疫情感到担忧,但他们还是优先考虑去往英国并在英国开始学习。”同样的,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瓦特(Iain Watt)表示:“留学中介机构还发现,一些原本计划来悉尼的学生,选择接受了英国或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录取通知书。”瓦特表示:“我们预计,如果澳洲政府还不打算让留学生们及时赶上7月开学季的话,会有更多的留学生流失。”另外代表中国留学中介机构的澳洲教育顾问协会(Ecation Consultant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主席李(Gary Li)表示,许多已经完成澳洲本科学位的学生现在都在询问有关英国的研究生项目。他说:“最近类似的询问增加了很多,这是令人惊讶的,因为英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失控,但在过去两周,我们确实有一些本应该来澳洲上学的学生,却飞去了英国。”目前联邦政府控制着国际边境,包括新州和维州州长在内的全国内阁已将国际入境人数上限暂时减半。澳洲国际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Ecation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霍尼伍德(Phil Honeywood)表示,维州政府没有公布任何计划中的留学生回国的日期或数字,尽管政府正计划向全国内阁提交一份报告。霍尼伍德也表示,即使他们继续努力,试图将已经在澳洲大学注册的留学生带回澳洲,但也不会对重新吸引新的留学生来澳产生实质性影响。留学生离澳后迟迟不能返回控诉澳洲封国令让一切变得一团糟《时代报》17日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已经超过8万名留学生离开了维州,但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回来继续学业。戈麦斯(Viviana Gomez)是在墨尔本留学的哥伦比亚学生,但自从去年3月澳洲边境关闭后,她就再未曾回到墨尔本。她说道:“现在我和我的父母在波哥大,每天都在等待一个真正的返澳计划,让留学生回去。澳洲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爱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但目前我很难看到曙光。我一觉醒来就担心会失去我在那里努力争取的东西。”邦宁(Danielle Bunning)来自英国,她准备在2020年7月前往墨尔本参加一个法律培训课程,但目前为止,她依然在等待。来自伊朗的卡日米(Nina Karimi)拒绝了加拿大和挪威学校的录取,选择在昆州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一年过去了,她还没有踏上澳洲的土地,她为此也担心自己的全额奖学金会会取消的风险。卡日米表示:“我选择澳洲是因为它在疫情暴发前享有最佳留学目的地的声誉。但最近的事件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不作为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沙耶(Amna Shah)来自巴基斯坦,自2017年起一直在澳洲留学,但自从去年2月她回到家中后,就再没能回来澳洲。此外,由于她的课程不能进行线上授课,因此沙耶将在下个月第三次推迟她的课业,她表示:“我的生活基本上停滞了。”(原标题:不等了!澳洲迟迟不作为 留学生纷纷转至英国和加拿大)

白毛女

英国硕士水?G5热门专业及就业情况简析

去英国留学读硕士,很多同学会担心英国硕士学制短,含金量不高,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下面与知为你详细分析下!1、留学英国趋势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间,英国签证与移民局在中国内地发放的Tier4学生签证的数量,从62,010增长到88,000,增长幅度达到了42%。据英国高等教育网HESA数据显示,2012-2013学年共有83,730名中国内地学生注册接受英国高等教育,到2016-2017学年,该人数上升为95,090名学生。就学生总数说,中国学生数量毫无疑问远远领先于其他非欧盟国家的学生数量;另外,就增长幅度来说,中国学生的增幅也明显是最大的。(数据来源:https://www.hesa.ac.uk/data-and-analysis/students/where-from)在英国硕士学位在读的学生中,非欧盟国家的国际学生占据了42%的比例,而在这42%的学生中,极大部分是由中国学生组成。据英国British Council官方数据显示,2016-2017学年,英国有16万2千名中国留学生,其中研究生占比约70%。另外,据与知教育2017-2018年度英国申请报告显示,超过80%申请英国硕士,本科申请次之,中学申请最少。虽然本科申请以及中学申请也在逐年上升,但硕士申请仍占有最大基数。到底英国硕士有何优势和魅力让如此多的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学生向往,进而选择申请英国硕士呢?(数据来源:https://www.hesa.ac.uk/data-and-analysis/students/where-from)2、英国硕士优势据与知留学表示,中国学生看中英国硕士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性价比高首先是英硕时间成本(相对美国澳洲来说)比较低。英国硕士分两种,一种是授课式课程(Taught course),一种是研究式课程(Research course)。授课式课程一般是一年制,(部分学校部分专业有两年的课程如UAL),相对研究式课程偏实用实践方向。而研究式课程则一般是两年,为那些对自己专业有浓厚兴趣且愿意做研究的学生提供最佳机会。研究式课程的学生通常需要独立钻研课题有自主开展研究的能力。与知教育顾问表示,许多中国学生倾向于选择授课型课程,一是学制短,能在一年内拿到学位,节省时间;二是授课型课程更贴合就业需求,课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来,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提升竞争力。另外,为争夺优质生源,部分英国高校开设的奖学金也越来越多。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7月22日报道,今年夏天以来,英国各高校为争夺生源竞争激烈,纷纷开出各种优厚待遇。此外,英国的硕士奖学金中也有不少对中国学生比较友好的奖学金项目。例如,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的资助对象是符合申请条件的在中国居住的永久居民,希望申请英国一年硕士课程的有为人士。每年有100多名中国学生成功申请到此奖学金。二、含金量高:学制短不意味着课程少或质量水就世界排名来说,QS院校世界排名TOP100里,除了美国就数英国的院校最多了。而美国地大物博,有上千所院校,英国只有百余所院校,这种情况下能跻身前100的数量能与美国抗衡也侧面说明英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即使在中国985、211的院校中,跻身世界前100的大学也是寥寥无几。因此,相比之下能反映出英国高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就教育风格来说,英国教育注重严谨和自律。英国教育不仅重视期末考试,也重视学生日常学术表现,另外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课余活动。另外,英国大部分大学不仅课程安排较满,而且考核严格,考试不通过或者论文不过关就会被评不及格,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的淘汰率不等,因此,一年制硕士是把学制压短,但质量却不会打折扣,并不像传说中的“水”。三、文化积淀英国历史悠久,独有的绅士文化也吸引着不少中国学子前往。一位叫霍普金斯的英国诗人就曾公开表示:“即便英格兰民族不能给世界留下别的什么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另外,英国高等教育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个国家之一。而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加上英国是金融大国,因此工科和商科的学术研究传统在英国是非常深厚的。3、英国G5热门硕士专业简析若要申英国硕士,G5则是众多中国优秀学子的梦想学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也称金砖五校,成立于2004年。其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经济实力,享有最多的政府教育与科研经费。与知教育内部2017-2018年度英国申请报告显示,近三年申请英国G5院校的学生占比90%,可见英国G5在中国学子心目中的地位。与知教育顾问透露,近两年接收的学生申请G5成功率高至92%,可见中国学子的核心竞争力也不断在上升,前提是需要明确目标、早规划、找准合适的机构。另外,与知年度报告显示,近三年前往G5院校就读的中国学生中,选择商科类(以金融、会计、经济和管理类为主)的学生人数占比约65%,这反映了留英中国学生还是倾向于选择商科类。理工科类(以机电、计算机、机械工程类为主)则是第二位(15%)受欢迎的专业类别。而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倾向于选择传媒类和教育类的课程,例如新闻传播与媒体,应用语言学等专业。其中,就最热门的商科来说,金融专业则是当中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在G5中,剑桥大学开设了两个金融硕士,分别是MPhil in Finance和Master of Finance (MFin),其中MPhil in Finance是为应届生而设的,由商学院,经济学院和数学院共同授课。其中,该专业下分为Fianance 以及Financial Engineering两个分支,因此对金融工程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伦敦政经学院则开设了四个金融相关的硕士专业,包括MSc Finance and Economics,MSc Risk and Finance,MSc Finance以及MSc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其中MSc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由经济系和金融系联合授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模型分析金融市场,如何运用金融经济学理论、统计学方法等原理,以及如何测试和应用到新环境中,这些都是如今金融行业十分欢迎的知识和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金融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解。伦敦大学学院开设的金融硕士有三个,分别是MSc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MSc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和 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其中MSc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目标是培养在金融机构做软件工程师的学生,MSc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主要培养学生定量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的能力。毕业生大多都从事金融服务业。而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开设在数学与物理学院数学系下,主要教授学生数学、统计学和电脑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运用数学来解决定价、对冲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以满足业界对于既掌握分析数据、编程能力,又精于数理统计和统计人才的需求。G5院校如此受世界各地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欢迎,除了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外,还有其闻名世界的职场认可度。据英国薪酬调查公司(Emolument)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3月),G5毕业生普遍保持在85%-90%的高就业率,薪资水平如下:例如,牛津毕业生平均薪资70,000 ,平均奖金7,000。剑桥毕业生平均薪资69,000 ,平均奖金6,200。牛剑作为英国两个最高学府,其毕业生找工作自然不成问题。牛剑在各行各业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各行各业的领衔人物。“校友成果”部分牛津相对较高,而“雇主声誉”则是剑桥相对较高。伦敦政经学院LSE的毕业生平均年薪为60,000,平均奖金5,600。LSE大多数学生供职于银行与金融、政治、政府、公共部门、咨询行业或者教育行业。帝国理工IC的学生毕业后平均年薪60,000,平均奖金 4,000。IC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1%,其科学、工程和数学专业为热门专业,IC与世界500强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基本不成问题。UCL毕业生平均薪资50,000 ,平均奖金950。伦敦大学学院不仅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校友的背景也相当强大,比如王思聪就是UCL校友。

白桑

海外办学不赚钱,英国高校为什么还要迎难而上?

不出亚洲,就能念英国名校,听起来是项诱人的选择。但对英国高校而言,海外办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一项最新调查研究显示,英国高校本地教学所获得的留学生收益是在海外办学收益的20倍。这项调查的发起人是一位名叫Paul Benell的独立高等教育顾问,他收集了32所英国大学盈利状况的数据。研究表明,在2015-16学年,海外合作办学的收益中位数为每名学生271英镑,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英国高校在每位学生身上“赚”不到200英镑,只有18%院校收入能超过500英镑。与此相比,在英国本地留学的国际生成了高校盈利的最大来源。许多高校每年向国际生收15,000英镑的学费,Benell表示其中大部分是纯收益。他认为,如果大学能将海外校区的学生带回英国(大约22,000名海外校区的学生在2016-17年流入英国),也许这些大学会看到更多利好。海外办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别,每种类别的风险和利润不同。第一类是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推出课程的甄审(Validation)模式,由合作机构提供课程,英国大学授予学位;二是设立国取得特许经营(franchise);第三是海外分校,从经营、人员征聘、招生到课程内容都由英国大学决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不仅收益微薄,海外办学的难度颇高。最大的隐患就是品质管控问题。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办学门槛与成本低廉,又可带来丰厚的收入,若发现有亏损可及时抽身,然而英国大学参与度低,导致品质管控不易,一不小心就会赔上学校的名声。英国大学更倾向于第三种,开设海外校区。海外分校与英国本地大学一样,需接受英国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局(QAA)的评鉴,以保证品质与本部一致。但英国学校负担的时间与财务成本相当高,回报缓慢。为了避免西方教育理念的“水土不服”,海外分校精心打磨“本地化”战略。多数海外分销瞄准特定专业类别学生,比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卡塔尔的分校,只提供考古专业,卡塔尔的地理优势离考古据点近,利于实地考究。英国海外分校近几年迅速扩张,从2006年到2011年连年增长,超越澳洲成为美国以外海外分校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在亚洲,打头阵的是诺丁汉大学。宁波校区将近8000名学生,马来西亚校区有5000名学生。尽管收益不高,但英国高校之所以要在海外办学也有自己的考量。增加国际生接受英国高等教育的渠道,给英国学生提供海外交流经验,扩大高校国际化影响力等等都是其中原因。对高校未来发展的担忧,也成为英国海外办学的动力。英国大学联盟表示,英国大学对未来入学人数和收入并不乐观。一大原因是,英国政府近年来为减少净移民人数,对国际生签证十分苛刻,2012年取消学成后工作签证(PSW)仅仅是开始。2015年英国外籍学生人数首度下降,英国高等教育署捏了一把冷汗。“政府不友好”对印度籍学生的影响尤其大,印度留学人数从2012年起连年下降17%。另一方面,脱欧对英国乃至欧洲产生的震荡必将波及高教产业。脱欧后欧盟学生的优惠政策全无,赴英留学的人数或将面临严重降幅;欧盟教职员工重新规划职业未来,英国或面临教职资源流失的尴尬。这样看来,在欧洲设立更多英国大学的海外校区,是分散风险一种长期投资。在英国教育系统面临结构性隐患的当下,海外办学尽管目前来看收益甚微,但也是长久之计。

惊棘鸟

英国60多所高校轮番罢工 17万中国留学生将受严重影响

从本周四22日开始,英国60多所高校的4万多名教职员工为抗议大学养老金改革举行轮番罢工。在未来的四周时间里,各高校在每周择时断续罢工,罢工总天数将长达14天。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已有15名英国大学校长呼吁与教职员举行和谈,希望尽早结束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工。英国教育大臣达米安.海因茨此前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受到影响的学生有向学校索赔的权利,要求还回部分学费。图:英国大学工会与校方就养老金改革分歧严重,原有的高校养老金赤字高达175亿英镑,改革后的高校教职员工养老金可能会使每人损失20万英镑,这笔钱在苏格兰可以购买一栋独栋别墅,在伦敦郊区也可以买到一居室。在英国英格兰地区,本地学生大学学费达每年9千英镑左右,海外留学生缴纳的学费更是远远高出这个数字。这次大罢工,将使17万中国留英学子受到严重影响,一位在曼彻斯特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告诉记者,高校教职工罢工断断续续,之前就经常发生,这次大罢工将更加密集,累积下来缺课多达一个学期三分之一的课程,罢工期间“只能自学,高昂的学费相当于打了水漂”。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相应的学费损失最多可以达到3000英镑。

博览会

毕业就进BBC?来看英国大学新闻传媒专业排名

近年来,新闻传媒专业在国内外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高。如果你想投身传媒相关行业,可以考虑申请英国传媒专业课程。英国拥有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BBC, 以及路透社、泰晤士报、Sky等知名媒体,传媒产业发达,体系完善。由于拥有强大媒体行业的背景支持,学生可以从世界一流的从业者身上汲取知识和经验,英国的传媒专业享誉全球,让全世界的留学生趋之若鹜。此外,英语在当今国际交流中处于主导地位,使得英国的新闻产品跨越和占据了世界传媒版图上的大部分角落,并享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世界最为先进的传媒业,必然就有其强大的传媒教育作为基础。英国有着世界最为优秀的传媒院校。以下是The times英国传媒专业排名Top10,左侧的数字是该院校的传媒专业的世界排名。Top10分别是:1. 伦敦大学学院(UCL)2.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3. 爱丁堡大学4. 伦敦国王学院(KCL)5. 曼彻斯特大学6. 布里斯托大学7. 华威大学8. 格拉斯哥大学9. 谢菲尔德大学10. 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与中国的传媒专业,分类并不完全一致,英国的传媒体系课程划分细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留学必看:英国一年制硕士真的不受认可吗?1. Journalism 新闻类(实践性要求比较强的学科)新闻类专业的学习较有针对性,除了新闻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有很多新闻写作、新闻报道等实践课程,有些英国大学比较偏重实践,而有些则偏重理论。此外,新闻类专业还按照不同的媒介,分为了:广电广播新闻纸媒新闻网络新闻以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学为例,新闻专业对于学生的多媒体技巧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分为四个分支:1. 印刷传媒分支会安排真实事件报道的实践课(受国家记者培训协会认证);2. 杂志传媒分支主要教授如何设计、撰写个性特色的纸质电子杂志(受期刊培训协会认证);3. 广播传媒分支侧重于教授广播,无线电,数字音频处理等;4. 网络新闻分支则在打好新闻的理论基础之上,专攻网站制作,网站建设,信息应用等。2. Communication 传播类传播类传媒专业要学习的东西比较宽泛,课程内容包括广告、市场营销、文化研究、公关等方面的理论性知识,当然也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以莱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为例,大众传播课程会学到传媒文化研究在现代社会问题中的应用,传播理论,研究方法解析,媒体受众研究,数字媒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这些课程虽然听上去很学术,略枯燥,但实际学习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第一节课就会讲不同国家的麦当劳在店面设计上的不同,菜品种类的不同,进而告诉你视觉传播文化的影响力。第四节课研究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例如现在很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他们是怎样抓住观众心理来设置节目情境的。>英国20大「坑人」大学,挂科率遥遥领先!广告学:英国大学广告专业一般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与市场营销结合偏重于商科的广告学,另一个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广告设计制作类专业。市场营销方向广告专业:强调广告投放、媒体选择。主要课程包括: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艺术设计方向广告专业:强调广告产品的设计、制作与策划。主要课程包括:平面设计、CIS设计、网络设计等。以利兹大学的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为例,该专业获得了CII特许市场营销协会认证,可以让学生在营销传播与广告方面获得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策略,消费者行为分析等。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会接触品牌管理,交流传播,企业通信等,实践不同类型广告的case study,设计媒体策划方案,模拟数字营销。不同于其他的商科专业,这个课程的最大特色是,课程最后的final project,是有两个选项是可供选择的。学生可以选择传统的,也就是选一个主题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可以选择一个咨询类的项目,项目允许学生与外部企业联合,解决真实的市场营销问题。公共关系学是一个新兴专业,涵盖了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可能还需要学习更专业的知识,比如法律、电影制作、广告学、金融学。利兹大学的公共关系学专业则根据不同方向一分为二:公共关系与社会;企业传讯,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前者偏传播,文化,公关,并且有实习机会;后者注重企业沟通,探索市场营销与公关的关系。3. Media 媒体类媒体类专业要学习的东西就比较偏纯理论了,以媒体本身为研究对象,有时候还会涉及到社会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符号学,文化研究等课程。以格拉斯哥大学为例,格拉斯哥MSc Media Management课程,由传媒经济学大师Gilan Doyle创立,格拉斯哥大学文学院和商学院合办。特色课程是Media Economics,上课的每一周除了内容详实的lecture外,还有guest lecture,也就是邀请传媒公司的高管来讲自己行业和公司的现状,如bbc,stv等。除此之外,这一课程也有很多专业福利,如受邀进入bbc scotland总部参观,邀请FIPP期刊的CEO来对tearm work所做的杂志进行评鉴等,总之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这个专业偏理论而不是偏实践,很适合做理论研究或提升媒体理论知识的同学。以华威大学举例:华威的Digital Media and Culture专业于2013年开设,是一个非常新的专业。理论课会提出各种数字化形式的案例,如社交媒体、大数据、CRM等,以及它们与商业广告营销、文化传播等的结合。每周都有paper轰炸,无限开启脑洞。每周还要上各式各样的LAB课程。有的LAB主要学CSS,作业是做个网页出来;还有的会分析一些新媒体可视化和监控工具,比如各类社交软件平台、搜索引擎,分析网民对某一特定词条的情感态度等。总体来说这个课程偏理论,LAB课程在技术上难度也不大。申请时并不很要求本科专业背景,但通常会要求学生有媒体实践相关的经历。4. 其他类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类,传媒专业还有电影学和CCl(创意文化产业)等细分专业。电影学培养导演,制片人,媒体视频部以及创意媒体产业相关的人才。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专业CCl,开设这个专业的有伦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拉夫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创意文化产业基本不卡背景,因此也成为众多学生转专业的第一首选,学习内容也不会太偏重技术。§ 英国传媒专业一般入学要求英国大部分大学的传媒专业,都不强制需要本科传媒专业的学术背景,基本上人文社科类专业都可以申请;影视制作则需要个人作品;如果有工作经验也可以加分;语言要求相对来说也不低,IELTS 6.5-7,特别是新闻类雅思要求较高,7.5分,写作7分+。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英国大学上榜98所!牛津世界第一!去英国留学一年花费多少?超详细!数一数,2020年全美录取率最低的top50大学,不服来战!

猎人们

高考生在英国留学,一场“剧院事件”惊心动魄,他决定回国

朋友们好,我是张老师。朋友的儿子在英国留学,孩子高中毕业就来到英国上大学,后来又上了研究生,然后决定在伦敦工作,不回来了。儿子是爸妈的骄傲,爸妈将全部家当和精力都给了他。可是有一件事情改变了这一切。事情发生在2015年底,儿子打电话给妈妈说打算周末去法国购物,还准备在巴黎剧院看音乐剧,问妈妈要不要在法国买点东西。可是,那天儿子因临时有事没有去法国,后来突然就接到了一条突发事件新闻,这个新闻瞬间席卷全球——巴黎剧院遭恐怖袭击。儿子当时也没多想,晚上他手机设置静音,早早睡觉了。到第二天早上,闹钟将他吵醒,他拿起手机一看,微信炸了锅,还有上百个未接电话。他赶紧给妈妈拨回去电话,是老爸接的。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跟他说过一句重话的老爸,这时劈头盖脸对他一顿臭骂。这时候他才知道,爸妈以为他在巴黎剧院看演出,忽然传来巴黎剧院遭袭,老爸老妈慌了神,找了他一个晚上,找不到就哭了一个晚上,老妈吃了三次救心丸,半夜急得血压爆表被120接走了。儿子吓得赶紧从英国赶回来,妈妈却因此得了一场大病,还动了手术。妈妈出院后,儿子决定回国就业。当儿子小心翼翼地将想回国的决定讲给他们的时候,看到两个老人那种发自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和如释重负,他们高兴地哭了。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之前不是很喜欢英国的生活和工作吗?他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单纯比较两国的工作和生活,我可能会留在英国;但是如果把“人”的因素计算进去,结论就有所不同了。并不是说我是为了父母一冲动就回来了,而是我愿意在我做出人生决策的过程中加上我父母这个因素,考虑未来的时候,把他们当作我未来的一部分。这样加权之后,回国就是一个很理性的、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选择。”一场乌龙事件改变了这个儿子的人生走向。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天道

有一份榜单剑桥大学竟然垫底,英国现代化大学更受欢迎

近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cation Policy Institute,简称HEPI)通过对比英国高校中来自富裕家庭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数量,得出了英国各大学对不同背景学生接受程度的排名。这次调查不仅反映了英国各大学中富裕和贫困学生的比例,同时也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报告通过计算基尼指数(1912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用来测定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和所谓的“地区参与度”(Participation of Local Areas,简称POLAR,用来衡量不同地区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来计算英国各大学对不同背景学生的接受程度。结果显示,赫尔大学的接受程度最高,其次是德比大学、边山大学、切斯特大学和普利茅斯艺术学院;而排名较为靠后的学校则大多数是英国老牌的知名大学,其中剑桥大学接受程度最低,圣安德鲁斯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牛津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紧随其后。虽然各大学对贫困学生的接收率不同,但从整体来看,现在英国高校中贫困学生的比例已超过45%,远远高于20世纪80年代(10-15%)。然而,尽管英国大学对不同背景学生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但不同高校间依然存在巨大差异,教育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在以罗素大学集团为代表的的精英大学里很难看到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早在去年,英国教育慈善机构Teach First就曾提到过一个现象,即在英国大学里,来自富裕家庭学生的数量是贫困学生的18倍。不过,在那些更加现代化的大学里,环境更加开放和包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数量差距较小,教育公平性更高。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副校长Iain Martin说道:“通过扩大高校接受程度和确保不同背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以此来匹配他们才能和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做法,一直以来都是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还指出,虽然英国高校在接受生源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个大学圈在这方面依然没有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教育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善哉汝问

英国前10的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硕士专业介绍

这个专业全英前十。说起英国各大院校的新闻学专业,谢菲尔德大学不得不提,据《2021年卫报大学排名指南》(The 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 2021)最新公布的数据,我们的新闻学(Journalism)专业成绩斐然,排名全英Top10!学校2021年秋季入学的硕士课程已经开放申请,如果你也想成为顶级媒体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可以助力一把。一、MA Journalism 新闻学文学硕士介绍所属学院:社会科学学院(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新闻研究系(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Studies)学制:文学硕士全日制一年学费:23250二、课程简介受英国新闻工作者培训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专业认证,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专业以培养学生创建并发布新闻内容为目标,让学生扎实掌握传统新闻知识与技巧。学习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学校线上新闻编辑室的各项工作,还能走出去、在新闻的发生地实地采访报道,并在团队的共同配合下,将新闻故事在真实的新闻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上呈现给公众。2017年11月,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专业还被英国国家新闻工作者培训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 评选为全英顶尖研究生课程 (UK's top-performing postgraate course)。三、部分核心课程新闻研究(Researching News)新闻撰写(Writing News)记者法(Law for Journalists)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Ethics and Regulation)权力与社会(Power and Society)高级新闻学(Advanced Journalism)Teeline速记法(Teeline shorthand)四、考核方式论文、考试、新闻实践(新闻制作、报纸编辑、网页新闻制作以及作品集)综合考核。五、录取要求不低于2:1的学士学位(背景优异者2:2学位也可考虑)或同一水平的等同学历,且有媒体相关工作经验。雅思总分不低于7.5,小分不低于7.0;或其他同等水平的英语能力。

张辉

一个英国大学新生眼中的新学年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应届新生维多利亚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梁弢):英国高校将于本周陆续开学。尽管英国新冠肺炎疫情在近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但政府依然发布开学指引,从小学到高校均保证正常开学复课。那么学校为开学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大学新生对疫情下的新学年又有着怎样的规划?没有毕业典礼,也没有“高考”成绩,有的只是从中学到大学的网上教学和口罩记忆——居住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就是经历了这一切,在这个夏天从高中毕业成为大学新生。维多利亚来自混血家庭,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她从小就对新闻和时事有特别的兴趣,希望升入大学学习国际关系专业。维多利亚学习成绩优异,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虽然英国“高考”政策一变再变,她还是如愿地进入英国知名高校伦敦大学学院,成为国际关系专业的一名新生。开学在即,学校通知新学年的主要课程都是采取网上教学模式,只有少量的研讨会安排与教授小范围面对面,“学校通知我们,新学期几乎都是以线上教学为主的,只有一些小范围研讨会是面对面的。我所学的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将采取在线上课的方式。但是我们每周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与教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对维多利亚进行采访除此以外,维多利亚表示,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在校园范围都要佩戴口罩,并且保持社交距离,海外来英的同学更要在隔离14天后才能和大家一起活动。对于疫情之下的新学年开学,维多利亚的母亲蒋女士也不无担忧。她说,英国政府的抗疫举措缺乏指导性,“所以9月份以后,对于我们这份担忧还是存在的,就是到底这第二波疫情会不会来,能不能放心的放孩子去学校。整个情况还是不太清楚,不像中国,给你心理感觉比较安心了,校方是和家长一起努力在对抗疫情。但是在欧美,特别是在英国,我们不知道该往哪条路走,希望学校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指引,但是学校的整体宗旨是自由创新、自由思想,加上孩子们十几岁的天性要自由,所以我到目前还是很担心。”尽管自己的新学年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但是维多利亚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还是充满激情,表示会全情投入,并且憧憬自己未来可以为非政府组织工作,“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我对政治和与国际关系有关的一切都充满热情。我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在这个领域付出努力,未来或许可以成为某个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一员,为全球事务奔波。” 

二家之议

留学英国呈现三大新趋势

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近日发布的《2020年英国本科申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英国本科总申请人数超过65万,创四年来新高。其中,申请英国大学本科的中国内地学生,较去年同期增长23%,达2.4万人。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有485645名国际学生在英国攻读学位,中国内地学生赴英国留学总人数超过12.03万。同时,近三年中国内地学生就读授课式硕士的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就此,相关专家表示,学制短是英国高等教育吸引留学生的一大特色,本科学制3年(苏格兰4年),授课式硕士只需要1年。值得关注的是,英国政府官网于9月发布消息,将原计划2021年1月开放的新学生签证提前至2020年10月5日,新学生签证将取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限制,不再限制持有学生签证的总时长。此外,为了减少疫情对国际学生学习计划的冲击,英国高校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不少英国高校延长了2020年入学申请的截止日期;秋季入学可以选择在线同步上课,可以在2021年1月之前的任意时间到校。看重教育质量与学制短根据启德教育日前在线发布的《2020英国留学报告》, “教育质量”与“学制较短”是中国学生选择本科留学英国的主要原因。相关专家表示,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开始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本科大一。除了高考直申这个途径,英国本科升学还包括:通过A-Level或IB、AP成绩申请本科大一;通过本科预科课程衔接本科大一;通过国际大一文凭课程衔接本科大二。本科预科与国际大一文凭课程的留学费用约为每年20-28万元人民币,本科留学费用约为每年20-40万元人民币。来自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本科留学申请人数最多的专业为药学、商科、社会学、创意设计专业,非欧盟申请者中申请人数最多的专业则是商科、社会学、工程技术。来自启德教育的数据显示,2019/2020学年,中国学生本科申请商务管理专业的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会计与金融类、艺术类、基础科学类、传媒类等。选择教育类专业学生增多英国院校的硕士课程分为授课式硕士和研究式硕士两种,授课式硕士因学制较短,一直为中国学生所青睐。《2020英国留学报告》数据显示,“教育质量”“学制较短”与“升读名校”是中国学生硕士留学选择英国的主要原因。据悉,硕士留学费用约为每年20-49万元人民币。报告同时显示,中国学生在英国攻读硕士,专业选择依次为商业&管理研究、教育、工程技术、创意艺术&设计、传媒、计算机科学等。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于2018年,中国学生攻读硕士,选择商科、传媒类的比例下降,选择教育类专业的比例继续上升,这与国内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教育专业背景的海归人才的需求提升密切相关。中国家庭多选择老牌学校中学阶段,据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SC)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月,英国中学生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人数上升至10864人。据悉,英国中学分为公立中学、私立中学与国际中学三类,一年的留学费用分别为18-22万元人民币,30-60万元人民币,30-40万元人民币。《英国留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在选择英国中学时,核心考量因素是“院校排名”与“名校升学率”。另外,地区的“社会安定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在具体选择层面,中国家庭一般会选择英国的老牌寄宿制及走读学校。需要注意的是, 18岁以下的学生赴英留学,需合法监护人代替其父母履行监护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