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她发论文、申专利,赴哈佛研学交流,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其寒凝冰

她发论文、申专利,赴哈佛研学交流,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攻读博士

【编者按】又到了凤凰花开的时节,又有一批南方科技大学学子即将扬帆起航,昂首迈向下一段“创知、创新、创业”的征程。南科大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采访了部分优秀毕业生,回顾他们在南科大几年的学习生活点滴,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愿他们精彩的青春故事启发更多学子砥砺奋进、筑梦前行。南科大“毕业季故事汇”,即日起在官网、官微推出,敬请关注。小小的个子,蓬松的短发,满脸灿烂的笑容。这是南方科技大学树德书院2016级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简称“电子系”)本科生余梦霞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样的形象,你可能会用“娇小可爱”来形容,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她确实是个“小可爱”,但“娇”却与她搭不上边。“广东省跆拳道锦标赛第三名,南科大‘筑梦杯’女子足球赛两连冠的树德女足核心成员”,可见她虽“小”却不“娇”。而她的“可爱”,则体现在学业、科研、公益、社团活动等方方面面。“行走的小太阳”是身边人对她的称号,“成为一名能用智慧武装自己、有社会担当、有血有肉重情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钢铁‘霞’,”则是她的追求。她即将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为智能穿戴医疗领域的发展尽一份力。导师守护成长, “习武”找到研究方向“选择南科大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成为南科人让我倍感幸运和自豪。‘Make history together(让我们一起创造历史)’使我热血澎湃,我怀着成为一名Engineer-Scientist(工程师-科学家)的梦想,希望和南科大一起创造历史。”高中毕业于福建省连城第一中学的余梦霞,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科大。余梦霞与导师叶涛课题组合影有着高中化学竞赛经历的余梦霞,在大一选择生活导师时,为争取心仪导师的认可,“主动出击”写邮件给当时《化学原理》的授课教师、化学系教授权泽卫,如愿成为了权泽卫的学生。四年里,在权泽卫的引领和关心下,余梦霞快速成长。“权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还时常邀请我们参加足球、跑步等运动。每一次与导师的交流,都让我更加积极面对挑战,能够高效地进行大学规划。”四年里师长的关心和指导,余梦霞都记在心上,成为她前进的动力。余梦霞与课题组伙伴合影练习跆拳道为余梦霞打开了“Engineer-Scientist”的大门。一次跆拳道竞技赛让她首次燃起了深入探索传感器的好奇。比赛期间,她注意到护具里的电子传感可以将力量转换为电信号。懵懂的她被这种神奇的电路结构吸引,多番了解和尝试后,余梦霞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兴趣愈发浓厚。“我相信穿戴式医疗传感器件将会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一代电子技术”,余梦霞决定选择加入电子系教授叶涛课题组,从事柔性物联网传感的研究。“叶老师经常强调我们要培养‘工程师思维’,多尝试有趣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建设性建议。”她表示,叶涛在学术、工业及音乐领域的卓越表现,也给予她源源不断的榜样力量。“南科大获取学术资源和锻炼能力的平台有很多。”作为一个南科大丰富资源和雄厚师资的受益者,余梦霞在对学弟学妹分享中表示,要坚持关注学校的学术资源和校园活动资讯,从中发现并把握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可能受益的机会。“人生此刻最珍贵,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和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余梦霞说。沉心修炼科研,化身国际“霞”明确专业方向后,余梦霞开始沉浸在学习和科研中。大学期间,她累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3篇、期刊论文1篇,在投期刊论文1篇,其中3篇为一作,在审专利1项,参加2020年IEEE 电路与系统学会学生设计大赛中闯入亚太地区5强。此外,她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级大创1项、校级攀登1项。余梦霞认为,“要抛开得失之心,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下功夫,不计较成绩高低,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新兴领域的探索不懈努力,最后提升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沉下心来做科研之余,余梦霞还活跃于各个学术组织,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俨然成为了一名国际“霞”。2018年她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项目获路演大赛二等奖;2019年她作为南科大唯一入选者,参与广东省教育厅“助梦扬帆-优秀大学生海外研学”项目,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研学交流,并在最后的项目答辩中获得在场哈佛终身教授Choudhary的高度评价。同年,她在英国Smart World 2019 Conference会场作为唯一本科生作了学术报告,2020年她参加IEEE CASS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晋级亚太地区5强。争取到这些机会的背后,是余梦霞足够的实力,和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契机的坚持。“这些项目和活动让我能够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南科大学子的风采,同时也让我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让我有一种归属感。输赢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全力以赴。”余梦霞在哈佛大学与研学小组合影此外,她还曾担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南科大学生分会的主席,美国光学学会(OSA)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南科大学生分会的副主席,参与组织多场学术讲座、社区公益科普、光学知识竞赛。她曾邀请并接待诺奖评委Sun Sverberg做客南科大讲堂,作为学生代表与南科大国际咨询委员会的多位校长和教授交流……这些经历让她近距离感受到“大牛”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她形成国际化的视野。余梦霞主持光学科普小课堂在南科大,许多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国际“霞”也不例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提问说:为什么选择联培而不是独立申请境外高校?余梦霞给出了她的答案:“攻读PhD,最重要的是在热爱的领域找到能够指导我的伯乐导师。最初我也曾长时间准备申请,并获得一些学校的口头offer,但叶涛及Joho Ho教授共同向我抛出橄榄枝,他们都是物联网传感研究的专家,希望我在智能穿戴医疗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贡献。我坚信在他们的共同指导下,能取得更大的科研进步,因此我放弃申请,选择就读南科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联培项目。”科研路上,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不可或缺,课题组刘宇龙学长的耐心引导给予她极大的帮助,而长期的跆拳道训练让她锻炼出不惧挑战的魄力和不轻易放弃的毅力。被朋友称为“习武之人”的她在体育赛事和学习上都有着不服输的念头,凭着一股坚毅的劲儿,一步步攀登科研的山峰。“武艺高强”的“霍比特战士”,创新公益的钢铁“霞”余梦霞常笑言自己是一名“霍比特战士”(源自电影形象,体型娇小为其特色)。看到她小巧的模样,我们很难将她与“习武之人”联系起来。四年里,陪伴余梦霞的体育运动除了跆拳道还有足球。身材娇小的她,调侃道:“平时大家‘抱团团’的时候,我很难被真实抱到,去年足球半决赛,我们书院从落后到追平再到反超的时候,大家激动得抱在一起哭,但是我就只能做做样子。作为后卫的我,经常想给大家秀一手头球防守,但我高高跳起,还是够不到球,足球总是无情地从我头上划过。”刚刚加入跆拳道队的时候,教练曾说:“那个矮个的不行,肯定踢不高”。余梦霞当时听了不服气,拽起“小短腿”“啪啪”来了两下,教练瞬间刮目相看,“没想到你腿短短的,还挺有力。”2019年“筑梦杯”排球赛半决赛树德女足跆拳道的训练生活充满酸甜苦辣。枯燥的拉韧带练体能,“变态”减重,淤青流血缠绷带是家常便饭。作为跆拳道校队队员,余梦霞和她的队友们代表南科大征战于各类跆拳道锦标赛。“分数落后时奋起直追,分数领先时绝不松懈,每一场比赛都竭尽全力达到最佳,努力展现南科大学子的跆拳道实力。”余梦霞比赛遇到的都是身高高一截的对手,跑是犯规,打不过也只能往上顶,“小短腿”配合小脑袋,观察好对手出招特点,赛前苦练,赛后总结,这是余梦霞在历经多次比赛,最终拿下2018年省赛铜牌的经验。“当我拿着校旗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觉得‘霍比特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小小的身体也可以拥有大大能量!”余梦霞回忆道,脸上洋溢着骄傲与自豪。余梦霞获2018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竞技赛铜牌余梦霞有着“习武之人”的勇毅,更有着“习武之人”的“侠义”,充满爱心的她热衷于公益活动。社区公益科普课堂、“红鼻子节”等志愿活动中常常有余梦霞的身影,她说“我希望能尽己所能为公益事业贡献绵薄之力。”为此,她带领学术组织与南科公益和校内其他学术组织一起探索公益创新,积极开展公益科普活动,“作为学生,我们很难向社会提供资金和物质方面的支持,但我们能尽己所学所能,通过博览会参观、知识竞赛、科普课堂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公益创新。”在公益科普课堂上,余梦霞接触了许多小朋友,“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童心永远是我们要守护的珍宝,这也是我坚持公益的原因,梦想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心中的‘钢铁霞’”。余梦霞在攻读博士阶段,将继续通过电子皮肤、电子织物,结合植入设备和体表通讯技术,构建人体体域网,致力于物联网智能穿戴领域的研究,为智能穿戴医疗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回望四年的经历,余梦霞表示:“感谢每一个相遇,感恩每一次成长;庆幸自己的坚持,坚持喜欢的运动,坚持尝试不一样的事物,坚持碰撞有趣的灵魂!”谈及未来,余梦霞说:“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会乐观应对,继续巩固基本技能,扎实基础知识,为人生新阶段做好‘战斗’姿态。”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新闻中心 采写:江一帆编辑:吴一敏 图片来源:受访者

没礼貌

双非本科通过英国一年制硕士跳到国内名校读博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英国留学越来越“水”,特别是一年制的硕士项目,由于入学门槛低而被人吐槽。但是,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从普通双非英语专业本科,通过留学英国拿到硕士学位,再转回国内著名高校读博的故事。为何是英国:入学门槛低,适合逆袭感性上讲,小编作为一个资深哈利波特迷,一直对不列颠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想要踏上这片孕育出魔法世界的土地一探究竟。理性上讲,相比美国和澳洲的两年制硕士,在英国读授课型硕士只需要一年时间,效率更高。此外,赴英留学的语言考试只需准备雅思,而赴美读硕士需要同时准备托福和GRE或者GMAT,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远远超过雅思。并且,英国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六大高等教育学府(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格拉斯哥、爱丁堡、阿伯丁)都在英国,相比理工科见长的美国高等教育,小编自认为英国更适合文科生进行深造。历史悠久的英国高等教育为何跨专业申请:英语作为一个就业红牌专业,出国成了万金油那么,作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面对硕士专业的选择上有以下两条路:继续本专业相关方向以及转专业。如果继续本专业相关方向,会有三个选择。第一是文学方向,这个方向需要进行大量的外文阅读和写作,甚至要掌握第二外语,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对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极高。第二是翻译方向,此方向主要分为笔译和口译,口译的就业方向就包括前几年十分火热的同声传译,当然成为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也意味着大量的前期投入。口笔译方向都要求大量刻苦的专业训练。第三就是语言学,语言学有两种细分方向,纯理论的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曾经被亮红牌小编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本科学习历程,发现自己对于继续进行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并没有兴趣,而翻译方向之后的就业面比较窄。考虑到自己可能在硕士毕业之后继续深造,需要一个选择面较大的专业,于是决定进行跨专业申请。其实,在申请过程中,小编感受到英语专业在硕士阶段进行跨专业申请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多数英国高校将英语专业算作Social Science Studies或者Humanities Studies,这就确保了申请时不会因为本科没有就读相关专业的原因而被淘汰。同时英语专业的学生会比本硕同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强的语言能力,这个语言能力无论是在申请过程中,还是日后的学习中,都是学生自身的优势。并且,在后期进行博士申请的时候,专业的语言训练和海外留学经历让小编在面对英文考试的时候还是省了点精力的。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跨专业申请的好处还在于,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你成为一名既具备扎实语言能力,同时又拥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海外经历可以让你拥有流利的口语,这一点是大多数国内研究生所不具备的。而这样的配置在进行博士申请的时候是十分具备竞争优势的。英国硕士好在哪:摆脱本科学历劣势,获得国内名校认可英国作为拥有悠久高等教育历史的国家,其教育资质水平自然不言而喻。在小编进行博士申请时,英国硕士经历也为小编加了不少分。从小编个人经验来讲,英国硕士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申请方面、求学过程以及学历含金量方面。首先是申请方面,前文已经讲到了,与美国硕士相比,英国硕士需要准备的语言考试耗费精力较少。那么与国内考研相比呢,跨专业申请英国硕士只需要有合格的语言成绩与在校成绩以及扎实的申请材料,并不需要学生提前去准备专业课程进行专业课考试,只要你的本科专业在人文社科大类里,基本上大多数英国社科类专业都是可以选择的。此外,对于本科毕业学校的要求,也没有国内考研时候的要求那么严苛。因为在英国硕士的申请体系里,毕业院校只是参考的指标之一,还有申请文书、在校经历、语言成绩等等其他因素影响申请结果。因此,如果你本科背景不是非常强势,你完全可以选择英国高校来读研,弥补毕业院校的短板,拓宽今后的人生选择。其次,在求学过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紧凑的时间安排与充分的学术训练。由于英国硕士没有实习期,课程密度较大,因此可以在一年内完成硕士课程和硕士论文,与同龄人相比更早地拿到学位进行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同时,英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更加推崇引导学生如何找到答案,而非答案本身。在英国读硕士,每一门课都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并且会有围绕这些材料的课堂讨论,课程最后的评价方式也是一篇结构完整、论点清晰、论证严密的论文。这些课下阅读与论文撰写十分考验学生的学术能力。这些训练都能够为将来立志于投身学术事业、继续深造的同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编自己也觉得,在英国读研期间培养的思维习惯和写作习惯,使自己在博士阶段受益匪浅。最后,虽然英国硕士花费时间较少,但是它的学历含金量却是一点也不打折扣的,在提升教育背景方面,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小编自己在回国后进行读博申请的过程中是能够感受到国内高校对于海外背景硕士的兴趣的。在目前国际交流日趋紧密的学术圈内,导师们对于具备较高英语基础的考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现在越来越多国内的博士生导师在招学生时都会突出强调报考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欢迎海外背景的硕士生来报考。同时,如果继续申请国外PhD,海外硕士经历也是非常具备竞争力的。小编自己知道的身边的一个朋友就是国内普通二本毕业生,如果在国内读研的话,本科背景会成为考研目标院校的最大限制。而在英国读了一年硕士之后,他以此为跳板申请获得了英国数所知名大学的phD录取,并且还附带有奖学金,真的是实现了人生逆风翻盘。英硕如何申请国内博士:博士版“自主招生”——申请考核制了解一下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院系正在以“申请-考核制”取代统一入学考试。比如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中国人民大学仍然保留统一考试,但实施“申请-考核制”的院系专业从14个增加至18个,国际关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数学学院等被纳入。事实上,除了上述高校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绝大多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早已在博士生公开招考中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制,有的高校甚至是全面推行这项全新的制度以取代统一考试。申请考核制越来越普及第一是时间安排。现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实行“申请-考核”制,是指考生首先向学校提交材料、提出申请,学校和导师通过后再进行考试。一般国内高校在当年9月底就会在官网上发布招生简章,和国内研究生申请博士的时间安排不同,英国硕士毕业生的时间安排大体是这样的:当年9月提交论文,同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联系意向学校和导师并着手准备申请材料;11月或12月拿到毕业证并做教育部学位认证; 年底提交申请材料,如果材料审核通过的话就可以着手准备第二年的笔试了; 笔试一般安排在第二年春季,笔试顺利通过的话就进行面试; 一切流程完成将会在国内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收到录取通知书。这就说明如果打算在英国硕士之后申请国内的博士,那么需要在提交完论文之后与意向导师联系并在意向学校官网上了解申请具体事宜,同时要在高校报名截止之前提交个人的申请材料。第二是材料准备。除去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这里主要有三个部分需要准备的:教育背景材料、语言能力材料、科研能力材料。教育背景材料主要是指英国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期间的成绩单以及教育部的学历认证。语言能力材料就是指英语或者第二外语的证明材料,比如雅思、托福成绩单、英语四六级或者专四专八证书之类的。科研能力材料比较重要,因为博士生阶段是要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并且有一定量研究产出的,所以导师还是比较看重报考学生的过往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这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硕士毕业论文、发表过的文章或者专利、相关领域的文献掌握情况、目标研究领域的研究计划等。整个申请流程里比较重要的是要提前联系导师,确保导师今年有招生名额,以及确保导师与你个人的研究方向吻合。因为博士生阶段主要是在导师的指点下进行研究,所以一定要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并且具备招生资格的导师。一般优秀的博士生导师都是名额紧张的,会面临在材料审核、笔试、面试等各环节择优录取的情况。博士的头衔,是一种荣耀逆袭,你也可以:英国一年制硕士,合理规划就是实实在在的镀金小编当年决定去英国留学时也没有想到,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后来会因此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踏入学术殿堂。有时候,我们做决定的当下并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在日后会怎样影响我们的人生。但是既然小编走过这一路,明白了这个选择能够对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就想把这个可能性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拥有人生更多的选择权。小编想告诉每一个有着学术理想、想要进入更高的学术殿堂攀登学术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人,不要因为本科背景而自卑,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路,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同样是一年制硕士,英国/香港/新加坡三地如何选择?

提起一年制的硕士课程大家首先会想到英国,其实除了英国,新加坡、香港的一年制硕士同样受到留学生的关注。英国、香港新加坡三个地区,同属英式教育体系,不仅在申请流程上相似,教学模式也相同,所以很多同学会把这三个地区放在一起对比选择。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英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学历认可度、费用、课程,申请难度以及就业。1、学历认可度一说起一年制硕士,网上就是各种争议,很多人说一年制硕士回国不被认可,这完全是胡扯。学历认不认可,大家去教育部一查就知道了,而且一年制硕士和其他两年制硕士海归一样,在北上广深都可以轻松落户,享受各种海归福利。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的院校里英国有18所学校,基本上这些学校毕业回国的认可度都非常高。香港常申的学校共8所: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其中5所都入围了QS世界大学TOP100,整体的实力和认可度不成问题。新加坡常申的就两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这两所学校的QS排名很高,分列亚洲前两位,认可度无需担心。2、费用英国一般理工科和文科一年的学费在1-2万英镑左右浮动,商科相关专业能达到2-4万英镑。一般住宿自己租的话,大概150英镑每周,单人studio的话,200英镑左右每周。其他生活费一年1万磅左右就很充裕了。如果是在伦敦地区读书,一年基本上需要40万人民币,在非伦敦地区可能稍微便宜一些,但不会低于30万。香港来香港留学的花费中,最大比重的肯定就是学费了。香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费不同。以港中文为例,人文类专业相对最便宜,大概14.5万港币一年左右,大部分专业学费都是在16-18万上下,最高的是商科,大概28.5万港币。一般来说,30万港币基本上可以包住香港一年读研的总体花费。新加坡授课式研究生学费在3万新币左右,每个月的住宿加上生活费大概需要2000新币,一般来说只要个人的消费不高,一年20万人民币大概就能包住。3、语言环境英国英语语言环境更好,除了课堂之外,生活中方方面面也会用到英语,而且英国人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就把语速降低,所以好好练一年,多主动接触,英文提高一定很快。香港学校里大部分授课使用英语。即使使用中文授课的课程,往往文献阅读,作业和考试也都会使用英语。但是,除了上课之外,就很少能接触到英语了。校园外大家都是说粤语,所以去香港读书,掌握粤语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加坡基本所有学校都是英语教学及英语环境,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新加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高于香港。如果说要感受纯正的英语教学,英国肯定是最佳选择,其次就是新加坡。4、申请难度英国因为近两年申请人数暴增,难度也在不断提升。最难申的当属牛剑,其次帝国理工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比较偏爱985/211的学生。英国好的一点就是好大学的数量是仅次于美国,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一些名校的“水项目”还是比较容易申的。香港常申的学校就只有8所,尤其以“港、中、科”三所难度最大,也是青睐985/211背景的学生,港城以及港理虽然难度稍低,但申请上的也多是211背景的学生。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一直是亚洲前2,申请难度可想而知,最好985、211,双非一本学生申请难度很大,平均分90+也可尝试,有录取可能性。5、就业以往想要留在英国就业很难,但是英国政府已经宣布PSW签证在2021年夏天正式回归,这也就意味着在英国读研的同学毕业后可以有两年的世界留在英国找工作,这将大大增加许多毕业生留英工作的机会。香港的留学生毕业之后,香港政府会给一个一年的签证,叫IANG(非本地毕业生留港计划),拿着这个签证就可以去找工作了,一年后,只要没有失业,就可以通过当时所在的公司给的材料,继续续签证,呆满七年在港(算上上学时间),那么恭喜你,就有资格申请拿永久居民了。新加坡毕业后找到工作后,换S Pass或Employment Pass就可以申请永居了,但是就业情况不乐观,倾向于要local,有同学甚至被HR问过有没有相似背景。至于选择回内地工作,个人感觉认可度的话英国G5>港前三>新加坡两所。如果再细分一下,那么牛剑、帝国理工、伦敦政经认可度最高,其次是港大、科大、新国立,最后是伦敦大学学院、中大以及南洋理工。总结:英国一年硕士的优点是学校多,部分学校的申请难度不高,且英语环境好。缺点就是费用高,离家远。香港一年硕士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费用比英国低,离家近,内地的认可度也高,留在香港工作甚至定居也是有可能的;不理想的地方就是英语环境没那么好,还得学习粤语。新加坡一年硕申请难度比较大,学校又少,如果实力不是特别强,不建议大家只申新加坡一个国家。

战吼

新加坡PHD申请条件、奖学金、就读优势大盘点,还怕你没钱途?

据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新加坡最负盛名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连续三年位列世界前30位、亚洲前五位,并在十几个学科领域被评为五星国际顶尖水平。新加坡境内目前有六所公立大学全部具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并在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工程、教育学、商科等领域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那么,新加坡PHD申请条件、奖学金申请和就读优势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桑尼将用满满的干货填充你的留学信息盲区。新加坡博士教育学制学年安排新加坡标准的学年学制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通常是8月中旬到12月初结束,第二学期在1月中旬到4月或5月底结束。新加坡学期相对短促,但负担较重,学生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学制与考核新加坡博士学位的修读年限为两年到五年,一般情况下,博士生能在4年时间顺利毕业,但学校大多会为入学者申请最长学习时限(5年)的学生签证,足见获得学位的不易。新加坡博士的培养模式与美式教育相似。按照不同院系专业的规定,每一位博士生必须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数,并对每门课程成绩和总成绩GPA有最低限度的要求,否则无法参加由博士生转换为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 简称QE)。新加坡大学的考核制度也是由多种方式结合的。很多理工、医学等专业以期终考试,辅以实验、论文的质量为参考,给出学生成绩的最终评定。而教育学、文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考核则看重学生对规定阅读文献的掌握、课堂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一门课程一周时间阅读两三百页的英文原文往往是家常便饭,这还不包括一些临时附加的课堂小作业等。 通过课程及QE考核后,就是学生真正开始做自己毕业论文的时间。这期间,学生往往有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协助老师做研究工作、去海外访学或做田野调查的机会。新加坡PHD优势顶尖的大学排名与高含金量的文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均是亚洲首屈一指、国际顶尖的研究型高校,加之新加坡政府将教育产业放在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财政支出仅次于国防),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加坡仍可能是亚洲领航的高等教育枢纽。所以如果有留在新加坡工作的规划,申请新加坡高校教育学PHD,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此外,高含金量、高认可度的博士学位也使得学生毕业后,拥有回国或去海外其它国家地区工作的更多发展可能。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为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新加坡政府调整移民政策,每年从英美、欧洲、香港等教育发达地区吸纳大量博士人才,巩固师资力量的优势地位。在培养模式方面,新加坡高校吸纳美国高校的选课和学分制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学科知识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此外,各个学校还与世界各大洲数十所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地区、国际级的学术会议或访学项目,并提供奖学金支持。 相近的语言与文化华人在新加坡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0%,许多当地人仍保持同中国相近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对于从未有过留学经历的申请者来说,留学新加坡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顺利地完成由中式教育到西式教育的适应和过渡,在艰苦的读书环境下,仍有相对轻松熟悉的生活环境,减轻繁重的课业压力带来的烦恼。 广阔的校友关系网新加坡各高校拥有来自超过100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因其严苛的入学标准,能顺利来狮城就读的学生往往是不同国家青年人群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来自中国的学生为最大比重。新加坡这个大都市以及高校的国际化氛围为学生拓展校友关系网提供良好平台,今后学生无论是回国就业还是在新加坡求职,都能在新加坡积累下充足的人脉资源。本科就可申请,学制短新加坡博士一般可以在4年内毕业,并且可以本科毕业就直接申请,可以在非常快的时间内拿到博士学位。对比一下,国内目前硕博连读一般需要5-6年,欧美的博士一般需要4-6年,而且目前欧美的博士申请竞争很激烈,本科毕业的背景会很难申请,一般需要硕士毕业申请,这样下来,整体需要7-9年拿下博士学位,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任务。新加坡的留学费用与奖学金尽管新加坡的教育质量与国际声誉有目共睹,但高昂的留学费用还是让许多考生望而却步,而且近年来更有逐年上涨,教育资源向本国学生倾斜之势。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近三年来,研究生课程一年的学费为15-16万人民币左右,加之新加坡高昂的生活成本与住宿费用,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依靠自费攻读新加坡学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来狮城读博士的学生而言,拿到奖学金或其它形式的赞助后再来攻读,是一个相对现实的选择。中国学生目前在新加坡可以申请的奖学金或资助主要有以下几类:李光前研究奖学金(Lee Kong Chian Graate Scholarship)所有新入学的博士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和学杂费,外加每月3500新币的工资、3000新币的单程旅行机票费用、每年500新币的购书补贴以及1500新币的购置电脑补贴。总统奖学金 (President Scholarship) 新入学或者通过QE考核的博士生有资格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外加每月3000新币的工资、上限750新币的机票费用以及1000新币的一次性奖金。研究奖学金 (Graate Research Scholarship)所有新入学的博士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外加每月2000新币的工资。学费津贴 (Tuition Fee Allowance)所有新入学的博士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服务协议 (Service Obligation)所有攻读政府资助的 (government-subsidized) 研究项目学位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服务协议。协议签署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会被减免,大约为正常费用的60%左右,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当地工作至少3年时间。CSC国家奖学金大家已经很熟悉,不再赘述。不过由于新加坡不存在免学费录取的offer,因此需要申请CSC的全额奖学金,成功率往往有限。总的来看,新加坡高校的博士申请是一场鏖战,繁琐的申请流程与千差万别的申请要求对考生的基本素质与申请策略都提出了更高准则。如果说“一切要赶早”是所有博士申请的准则的话,那么新加坡的博士申请则在时间提前的要求上更为严苛,所以有申请计划的同学一定要及早规划呀!

必偃

英国硕士毕业后可以回国读博吗?

英国名校硕士毕业后回国好读博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拿到英国授课式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就可以直接报考中国或者是英国的博士生考试。中国对英国的授课式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是承认的,因此,在国外取得了有效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证件的,回到中国后,依然可以报名博士考试。 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有以下几点:(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的同等学历人员,应当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以下材料:1.硕士学位证书;2.最后学历证明;3.达到申请学校对博士生研究生要求的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4.申请人所在单位向学位授予单位介绍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5.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参加考试。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未通过课程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小编咨询,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今则不然

英国留学:毕业论文不到60分,可以申请博士吗?

有人问,毕业论文(dissertation)的成绩不高,不到60分,最后的总成绩也仅仅是以Pass(通过)等级毕业。这样的成绩能申请英国博士吗?坦白地说,排名好的大学基本不用考虑了。但就算申请排名普通的英国博士,也要花费比其他同学多得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套磁”和“研究计划RP”上,才可能有希望。总体来说,难度很大。这种情况,如果学生对博士学习没有很大的渴望,而只是想在英国多读几年书,那么一般建议直接走“二硕”。如果执意要申请博士,就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如果你正在英国读书,未来有在英国继续读博士的想法,希望前面这两位同学的经历能给你敲响“警钟”。其实如果他们能早一点了解英国博士的申请要求和特点,早规划,早准备,现在应该会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英国博士的申请,我们总结了下面三个询问度最高的问题:1、申请英国博士,英硕成绩需要达到多少分?这里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英国研究生的学位等级,多数学校分为3个等级:Distinction 学霸!牛逼!Merit 不错不错~Pass 总算是及格了...一般来说,70分以上是Distinction,60-69分是Merit,50-59分是Pass。但各校有自己具体的规定,很多学校会对平均成绩和毕业论文成绩分别进行规定,如下图布里斯托大学授课型硕士的学位等级要求:一般来说,要申请英国博士,英硕最终成绩达到 Merit 以上比较理想。鉴于英国硕士时间比较短,只有1-2年,如果你想申英国博士,从硕士一入学就不能松懈,努力学习是唯一出路,尽量确保自己日常均分在65分以上。2、毕业论文很难写吗?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吗?对于很多去英国读master的同学来说,毕业论文可能是自己的第一篇正儿八经的英文论文,想拿 distinction 或者 merit 确实有一定难度。为此建议选择专业Dissertation代写机构完成,推荐选择DissertationMaster:www.dissertation-master.com对此,曾在英国留学中心做过讲座的剑桥大学的Tom表示,(英国的)毕业论文主要看三个方面:“一个是研究的想法,是否研究出了一个有意义的东西,这个就需要你认真的和老师讨论整个毕业设计的方向。第二是你是如何完成毕业设计的,包括如何做实验的,实验数据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合理地得出你所得出的结论等等。这方面就要求你认真的去做好每一个实验细节,并对实验数据做出完整的分析。第三个方面就是语言,整个行文需要非常流畅,如果对语言不自信的同学可以在写完之后交给做proof reading 的机构。”“总的来说毕业论文的难点不在语言,而在你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是否认真做好了每一个细节。”3、现在申请2021年秋季入学的英国博士,还早吗?如果你想结果能如你所愿,建议你早些规划,博士申请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先要套磁,尤其rp更需要精心准备。一般来说,英国博士比英国硕士的申请时间线大约提前3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想2021年秋季入读英国博士,一般需要在2020年夏季就确定研究方向,并开始撰写研究计划。但这个时间点,对英国一年制硕士来说就很尴尬了,相当于英国硕士还没入学,就要开始思考博士的研究计划。不过幸好,博士的入学时间比较灵活。除了传统的秋季入学以外,春季入学也是比较普遍的选择,甚至还有少数英国大学的专业全年皆可入学。如果你现在开始准备21年秋季入学的申请,时间刚刚好!具体时间规划如下:20年9月-12月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计划21年11月-2月找博导,套磁21年3月-5月修改研究计划,并进行网申,奖学金申请21年秋offer到手后,con换uncon,uncon换CAS,做签证

始作

英国与新加坡留学对比!申请难度、费用你更偏向哪一个?

关于出国留学这件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焦虑点,考虑的不仅仅是学校专业,地区也同样令人头大。“各国留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应该选择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我该如何选择学校呢?”今天,芥末酱就给大家带来新加坡留学和英国留学的对比,让你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区别和优点,而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觉得不错的地方选择留学地呦!申请难度英国英国学校非常多。具体要看自己想要申请的专业,不同学校的热门专业不同。近些年来,英国的申请难度在增加。英国G5名校更偏向与国内985,211院校且均分在80+的学生。英国院校对语言要求比较高,相关专业的雅思分数要求要比新加坡高。新加坡NUS和NTU 一直是亚洲前2,申请难度要比英国大部分院校要难一些。这两所大学优先考虑985,211(或双一流高校)其他双非一本学生难度较大。但私立院校的申请难度远远小于NUS和NTU,并且可以有去别的国家的大学学习的机会,学位在国内也受到广泛认可。热门专业英国商科,金融,工程,土建环境类,传媒,艺术设计新加坡金融,工程类,计算机及IT,管理类专业学费、生活费英国学费:授课式硕士理工科和文科2-3万英镑,商科相关专业3-4万英镑生活费:伦敦地区:租房大概每周150-200英镑。伦敦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宿舍都距离校园较远且优先给本科生,需要乘地铁上课。其他生活开销每年1万英镑左右。非伦敦地区:租房和生活开销都要比伦敦地区低大概10%-15%左右新加坡学费:授课式硕士3-4万新币生活费:大部分都是自己租房,日常饮食相比英国来书便宜很多,每个月大概在1050—1630新币之间,当然,实际生活开销还是由个人的消费水平决定的。教学质量英国英国式教育多在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学习创造能力为主。通过讨论,让每个学生得到导师充分的支持,会有field trip到其他的城市或国家,也让课堂更加的多样化和充满实践性。英国课程相比较新加坡而言,不是很紧张,有空余时间可以安排欧洲旅游。新加坡新加坡的教学形式延续英式教育方式,各种group coursework和assignment,还有课堂quiz小检测。新加坡教学重视实践,很多作业和课程内容都是以实际案例为主。课程比较密集压力大,但只要肯下苦工都是可以通过的。课程有大班有小班,很多课程比较新颖跟得上经济科技的发展。语言环境英国英国语言环境是最好的。课堂之外,生活中方方面面也会用到英语。真正的本土英国人说英语语速很快的,发音浑厚,好好珍惜这样的锻炼环境。新加坡新加坡以英语为主,但是大部分华人社会,很多地方都是中英文通用。相比较英国,新加坡这个亚洲大熔炉。有各种各样口音的英语,所以在这里就大胆的说英语,大家都能理解听得懂。安全、治安问题英国相比较新加坡,在英国留学的同学就要更注意安全了。特别要警惕交通枢纽,随时保护个人财务,尤其是证件类。总体风险是低的,但是要谨防扒手。新加坡新加坡非常非常的安全,到了晚上,灯火通明。所有公共场所都安装有电子眼。而新加坡稳定的治安环境也是吸引留学生的一大优势。以上就是芥末酱给大家介绍的,英国、新加坡留学的全方位对比啦!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到底最后会选择那个地方,还是看每个人更倾向称的那方哦!就酱紫~白白!

蓍草

英国硕士申请之申请被拒与Argue方法

英国硕士申请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拿到offer的同学都是欢呼雀跃的,收到拒信的同学也会扎心失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被英国院校硕士课程申请被拒的原因,如何进行Argue,以及如何才能躲避这些陷阱,做个offer收割机!英国硕士申请被拒的原因1. 英国硕士申请学校人数太多或学生递交太晚,招收名额已满部分学校的热门专业会有招收的人数限制,大家确定心仪目标之后,要及时申请;如果申请时间太晚,哪怕学生再优秀也很难被录取。所以,请申请的同学要趁早,不要贻误最佳申请时机。2. 学校背景没有达到申请要求英国大学入学条件水涨船高,特别是热门专业或排名靠前的大学,会严格筛选申请者的本科院校背景,尤其是会卡211/985或综合排名前面的院校,并且每年的录取标准都在变化。3. 申请者专业不符合申请要求部分英国大学专业明确要求申请者必须有相关专业的学习背景,或本科有25%-50%的课程与申请专业有关。比如计算机、TESOL、金融与会计等专业,会要求申请者有相关学习背景或工作经验。4. 申请人整体均分没有达到专业申请要求,且与要求差距太多一般来说,英国大学对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均分要求会较低,在75%-80%之间;而对非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均分要求会较高,在80%-85%之间。所以专业成绩、院校背景等学术条件是硬件需求。5. 英国硕士申请材料不完整如果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够完整,申请流程就很容易被拒。所以申请者需要在申请前仔细查看都需要哪些材料,并提前准备。6. 申请者忽视目标院校所需的特殊材料一般的院校申请,个人陈述要求800到1000字,而华威大学要求500字左右;爱丁堡大学的商科要求个人陈述不多于500字,并且还需要提供有推荐人近六个月时间的手写签名推荐信。那些偏爱发拒信的英国硕士申请院校一些精英的优质大学录取标准非常严苛,每年都会给很多申请研究生课程的学生发放拒信,所以申请这些大学的同学们请做好申请被拒的心理准备哦。比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拒信率:1.2%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拒信率:1.3%『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拒信率:1.4% 『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拒信率:1.4%『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拒信率:1.5%『阿斯顿大学』 Aston University·拒信率:2.4%『林肯大学』 University of Lincoln·拒信率:4.2%『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拒信率:8.8%『爱丁堡艺术学院』 University of Edinburgh·拒信率: 9.1%『伯贝克学院』 Birkbeck College·拒信率:10%如果同学们收到英国硕士申请被拒了,该怎么办呢?当然是Argue啦!但是有三个前提条件: 英国硕士申请Argue的原则英国硕士申请被拒的同学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Argue,说服学校录取自己。▲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略自己原本的优势与特长;▲从个人专业课上入手,突出专业课程的优秀成绩;突出个人相关学术研究或实习经历以丰富学术背景;▲及时补充个人英语能力,参加雅思考试并争取高分,尽力达到目标院校的要求;▲艺术生可以强化作品集优势或获奖等优势。Argue信写作方法写好英国硕士申请Argue信,也能扭转乾坤!·A rgue信要注意时间去写,英国圣诞节前后,复活节前后,拿毕业证前后,都是Argue比较好的时间;·如果同学收到的是写了Final decision的拒信,最好的策略就是申请调剂或重新申请目标学校别的专业;·Argue信的篇幅最好控制在300-500字之间为佳;·Argue信通常来回发2次就足够了,多发的话,学校会不审理(或被拉黑,邮件无法到达学校邮箱);·Argue信的个人背景和实力不要相差太多,包括学术成绩和专业要求。不过,申请被拒的小伙伴们也不要着急,多努力多尝试,毕竟机会总是争取来的,同学们一定可以收到自己心仪的offer哦!

两家春

续PhD有套路?看他硕士毕业如何无缝衔接英国博士!

DIY留学神助攻系列今日故事UKuni王同学个人标签:学历:北京化工大学本科,UCL硕士均分:本科90.5分(一等成绩);硕士论文68IELTS:7.0 (口语写作6.0,另2个单项7.5) Offer:杜伦大学、KCLFinal Decision:杜伦大学PhD Law01尽早规划适合自己的路在这几年的留学生涯中,亲身感受了有规划的留学与没有规划的留学之间的巨大差异,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留学生涯,以及我对于留学规划的见解。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国际航班前往异国他乡读书,去英国UCL大学读法学硕士。不过那时的我在离开之前对于留学并没有什么认识,也不确定自己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从我踏上飞机开始,我面临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当时的我内心也有一些忐忑。事实上当时选择出国是我妈妈的建议,大学的时候我鲜少考虑过出国的事情。那时候我本科的成绩还算不错,我和身边的同学都一样在规划着自己要不要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或者去找工作。我妈妈之所以如此强烈建议推动我出国留学,主要是因为她当年留学的时候看到美国小朋友享受的教育质量之后深受触动,她也希望我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既然决定了出国留学,就要提早做好留学规划。我在本科期间表现比较优秀,成绩相对来说也不错,学校背景是211院校,所以在申请上给予了很大的优势。选择国家的时候也是纠结了好久,我从小读的就是《简爱》、《呼啸山庄》以及《傲慢与偏见》这样的英国小说,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于英国文化和这个国家都有一种向往。不过对于我来说,海外的高校还是太陌生了。现在虽然网络十分发达,但是在国内获取的信息依旧不够全面和准确,也不能对留学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在确定要申请英国的高校之后,我迅速整理了英国大学的排名,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申请。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我的求学之路,在拿到UCL offer的时候尘埃落定,如愿以偿地去了我想去的城市——伦敦,毕业之后在国外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出国这条路其实在人生道路上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会影响到后续的人生,也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前期的留学准备,只是一个开始,不要慌张不要怕,一步一步来。02仅次于oxbridge的存在,入读体验如何回想起那段在UCL法学院的时光,我由衷地为自己感到高兴。虽然与牛剑相比,这所历史悠久的英国常青藤还显年轻,还有待发掘,但它的确也成为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向往已久的地方。对于UCL的语言课,我持非常高的评价,从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课余生活到考试安排都是干货,之前我还一度担心会不会很水,但是真正上完课之后我才发现我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另外UCL的语言课在国际上的口碑都非常好,教师都是来自UCL教育学院具有丰富经验的,很多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都是慕名而来的。我觉得学校是比较容易去融入到那个环境当中的,学校会有新生见面、各种各样的欢迎会,会有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组织。也会有一些学校的一些游览。学校会提前为你准备好的。适应这个环境的话,还是需要多去学习研究。老师也会带你去熟悉整个学习环境。不需要太有压力,中途如果有任何困难可以跟老师去沟通,老师都是一些亦师亦友的老师。那些艰辛和最终凝聚出来的泪水与汗水的结合体——那张看似单薄但却是决定何去何从的成绩单,想起那些24小时对着电脑冥思苦想一个接一个的essay,朋友们相互鼓励直到清晨然后小睡2个小时去学校上课的情景。学校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总体来说那个沉迷学习或者纯喜欢社交的人,单方面的这样的比较少,大家都还是比较兼顾的,也会学习,平时周末周六也会社交。中国人的话,我觉得都挺活跃的,也挺团结的,一般都是以做饭为由,就会有聚餐。这条路很平坦也很坎坷,只要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的完成学业,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也许这也是我会选择继续申请PhD的理由吧。03PhD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提前规划、认真学习、仔细准备这些都是我的标签,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成绩68(Merit级别,接近Distinction),还是略有遗憾。和申请硕士项目不同,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我还对奖学金很看重的,因此我在查找和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项目的同时,也会关注这些项目在奖学金申请方面的要求。当时英国博士奖学金的申请各个大学、院系都存在差异。不过一般来说,当时申请基本都需要四项材料:过去的成绩单;个人简历以及申请表;至少两个academic references以及研究计划。想成功申请PhD,除了自己软硬件要出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定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和缺陷,心理韧性、抗打击能力也是申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很多同学包括网上各种论坛的建议说申请PhD中介坑的比较多,但是我还是希望继续找可靠的留学机构可以协助我完PhD申请。随着留学的火热留学机构越来越多,很多留学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海外经历,他们也只是在培训之后对于留学申请的流程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对于留学的帮助也不大,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也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依托于CampusMate强大的导师团队,这些导师都有留学的经历,所以对于海外的学习生活以及高校的情况十分的了解。非常感激最后找到英伦学霸,通过导师我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申请的专业的相关信息以及各个项目的细节,同时导师也会结合我自身需要以及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给出建议,帮助我完成留学的规划,确保留学可以满足我未来发展的需要。导师不仅可以在留学规划方面提供帮助,他们也可以帮助我优化申请的过程,更好地制定申请计划,保证留学可以顺利完成。像是硕士毕业论文指导、RP写作、套辞邮件修改、Writing Sample修改、面试培训、CV修改等等都有针对性指导,这些都令我很满意。当然我自己的心态也要摆正!!把自己的心理预期放低一点往往会收获surprise。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会全聚德,担心这一整年会变成我这辈子最难熬的一年,所以每一个offer都令我惊喜,心态越来越好。尤其是近几年PhD申请越来越激烈,申请被拒实在是太正常了,学会解压非常重要。还记得那时候整个面试真的超级Stressful,语速非常非常快,问题很多,两个老师说双簧一样说完我已经不记得他们问什么。而且问了很多有关methodology、jurisprudence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窘况。真的觉得太awful/stressful,但就跟自己说不要慌,尽可能努力答完。我当时已经抱着大不了以后再没有交集,丢脸就丢这一回的心了唉~所以心态是十分重要的。总之留学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阶段,但是其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做出决定之前还是要深思熟虑,结合自己未来发展进行考虑并做出合理的规划。而只要我们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并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留学申请准备工作,事实上留学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路下来走到PhD这个阶段,内心十分感谢当初提前做好规划这个决定的,希望接下来的学习自己可以多多加油吧!作者:杨朔

麦人

6000字讲透: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超实用攻略

近日,启德武汉英国部杜建忠老师与亚洲部熊呈老师分享了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全解析的内容,吸引了很多家长与学生的关注与互动。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升学优势1、院校知名度高,综合排名优秀。英国:排名全球前100的学校,排名全球前200的学校都是非常众多的。排名全球前100的学校,英国有18所;全球前200的学校,英国有26所;全球前250的学校,英国有30多所。新加坡&中国香港:目前在全球排名前30的学校中,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一共包含4所大学,全球排名前50的学校一共有6所大学,然后全球排名前100的学校是一共有7所大学。2、求学性价比比较高。英国:本科是三年制为主,硕士是一年制为主。英国一年的留学费用是在30到40万之间,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新加坡&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本科学制是四年,硕士学制是一年。整个求学性价比是比较高的,全年费用开销常规专业可能除开商科这样的一些专业外,基本上每年在15到25万人民币之间,可以满足大多数工薪家庭。3、升学方案多样化。英国:目前从小学到博士,英国都是可以直接申请的,只要在国内拥有正规学历,英国都是可以直接接受申请。新加坡&中国香港:以新加坡为例,它可以囊括从幼儿园到博士的一个全程申请;中国香港目前本科硕士博士也有全方位的方案可以提供。4、整体社会环境较稳定,拥有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英国:整个英国那个社会的稳定性非常强,靠近欧洲这样一个腹地的话,文化比较灿烂,非常适合学生,可以体验到多元化的生活与氛围。中国香港:香港院校绝大多数专业都以全英文授课为主,而且众多的师资都是毕业于全球顶尖知名院校,整个课堂的氛围是非常开放式的,国际氛围非常浓厚。同时,学生又不用担心文化差异,因为靠近内地,文化差异和气候差异较小,容易适应。5、就业机会非常广阔。英国:英国院校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和保证校内宿舍的,并且目前英国会为希望留在当地工作和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两到三年的PSW工作签证。新加坡&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硕士毕业生都有一年长期居留签证,一年时间可以无数次往返,如果在工作之后拿到当地的工作签证,就可以直接留在当地工作与生活。申请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名校应该如何准备?英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由于授课模式和录取标准有一定的相通性和相似性,所以在申请院校方面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都有共通性,这也是我们推荐大家可以混申的原因。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含了学生的院校背景,专业、GPA,其中还包含专业核心课的平均分情况,标准化语言成绩(雅思、托福以及针对针对个别学校工科专业的GRE,商科专业的GMAT。)软性条件尤为重要。软性背景是每一个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任何阶段都有机会、时间和精力去做补充与提升的。实习经历、科研经历,包括国际竞赛的经历和获奖成果,还有国际交换交流志愿者经历等都属于软性条件。从2021年秋季最新的申请竞争情况来看,基本上申请者们都要争取做到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效果。学生和家长们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下工夫去寻找和筛查身边的各类资源。为什么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可以混申?其实一直以来,选择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的学生很多。那很多留学小白可能很疑惑,为什么这三个留学目的地可以同时混合申请呢?原因一:前面我们所讲到的这三个地区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相似性,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曾经都是英属殖民地,深受英国的影响,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授课方式都与英国一致,故而可以一起申请。原因二: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院校申请所需要的材料大同小异。在材料需求与申请流程上,这三个地区基本上是比较相似和一致的,这里需要提醒一下,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个别大学是需要提交原件材料的。原因三: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院校申请时间和入学时间较接近。比如说入学季都是以秋季为主,春季为辅,基本上90%的专业都是以秋季入学为主,只有极少数专业和学校会考虑开放春季入学。申请时间安排基本上也比较类似,这三个地区的大多数专业都是集中在九月份左右开放申请通道,第二年九月份入学。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适合哪些学生?1、希望时间金钱成本低一点申请者很多想要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院校硕士的学生,追求的是时间短、性价比高、留学成本低,基本上这三个地区都是以一年制硕士为主,极少数专业是一年半到两年时间。2、申请时雅思/托福成绩不达标者有些学生在语言准备过程中基础比较薄弱、准备时间紧张。英国硕士基本上在申请阶段都是可以不带英语成绩去申请的。而像中国香港、新加坡,我们是非常鼓励学生带着语言成绩去申请,只有少数专业是可以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先争取拿到学校带语言的有条件录取,绝大部分专业都是要带着语言成绩去申请才会更有优势。除此之外,香港少数大学目前是接受内地的大学英语六级成绩。3、希望多个机会冲刺世界名校者特别是由于2020年疫情的影响,其实很多留学家庭都会考虑到说想要拥有更多更大的求学机会,那么通过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同时拿到多个录取的情况下,大家就有绝对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获得最优录取。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具体应该如何操作?1、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流程是怎样的?九月份左右,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院校开放申请通道,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所有材料的提交。这里要强调的是虽然材料基本上相同,但是也会有个别差异性。2、混申后续注意事项有哪些?(1)每收到一个院校的录取,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注意这个offer所带的条件和要求和标准是什么。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院校的留位费和时间要求比较明确,一般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学生就需要给学校一个回复,是否要决定接受这个录取。英国院校大部分会给与学生更长一些时间去考虑。所以在时间紧迫性方面,英国相对放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比较紧迫,这样的话就有互补性。(2)签证申请方面,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学生签证申请相对来讲都比较稳定,基本上都是没有面签环节,但是在签证的材料、申请时间及要求上还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一般来讲,选择混申的学生最终决定接受某所院校录取之后,也需要了解接下来去继续办理这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学生签证,然后再往后面去继续去处理关于住宿、离境等安排。3、英国/中国香港混申有哪些差异性?申请费差异: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学校,基本上每个专业都需要交申请费,申请费在就是300港币至500港币之间,商科专业可能800港币左右。英国有部分学校是不收申请费的,但是也有部分学校是需要收取的,这个需要根据专业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申请要求差异:英国大多数学校和专业都对语言成绩有单科和小分要求,但如果没有达到要求也不用担心,院校在本地都有开设对应的语言班,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申请和补充。新加坡,中国香港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基本上都是需要带语言成绩去申请,但是也是有少数专业是可以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先递交。面试差异:英国基本上可能只有G5的一些院校的专业会有面试安排,其他的学校极少数或极个别会有面试安排。新加坡,中国香港因为竞争比较激烈,蛮多专业会有面试流程,比如说常规的商科专业、文科大类里面的很多专业是需要面试之后才能出到最终录取结果。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混申案例分享案例一:录取案例1湖北大学学子英国/中国香港混申斩获9枚录取X同学湖北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GPA:3.0/4.0语言成绩:雅思7.0,GMAT680分软性实力:四段实习、三段学生工作、五个获奖学生就读于湖北大学,是双非院校的学生。双非院校的学生申请英国硕士,尤其是商科专业,难度会比较大。英国商科尤其是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商学院的要求,基本上只招国内211/985院校的学生及个别的学校,可以考虑双非院校的学生,而且只考虑部分双非院校。X同学的GPA并不是特别高,申请时没有雅思成绩,雅思成绩以及680分的GMAT是在申请途中补交。X同学的软性景是比较丰富的,有四段实习。三段学生工作和五个获奖的经历。X同学非常努力,在申请途中雅思考到了七分,GMAT也拿到了680分,这个成绩是可以用于中国香港的申请,英国大部分学校是不需要GMAT的,但是如果你有一个680以上的GMAT的话,对于申请商科还是有一定的加分的作用的。最后X同学拿到了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等9所大学的Offer。录取案例2武汉大学学子斩获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6枚顶级院校录取L同学武汉大学 水文资源工程专业GPA:3.54语言成绩:雅思7.0软性实力:三段实习、四段活动、三个获奖就读于武汉大学的L同学硬性条件是不错的,GPA有3.54,雅思考了7分。目标冲刺院校全部选择的都是顶级名校,这些顶尖院校的申请难度不小,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院校,对软性背景要求也很高。L同学在实习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有3段实习,还参加了1个在香港地区背景提升项目,同时还有4段活动经历和3个获奖经历。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对于活动经历,大家要从现在开始留意一下学校有没有这样的资源,大家有能不能参加?如果能参加,希望同学们尽可能选择做一个负责人,或者是说主导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最终L同学拿到了帝国理工、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顶级院校的录取,学生对这个结果也非常满意。以上分享的两个案例都是非常典型的。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双非院校的学生,虽然他的硬性一般,但是他有不错的软性背景,他当时最想去的是香港,但是又考虑到自己的雅思,当时没有雅思成绩,所以英国他也可以接受,所以启德老师就给学生规划了同时混申英国和中国香港。学生英语基础还是可以的,在准备申请的途中也考出了不错的雅思成绩。最终他在英国和中国香港都收获到了理想的录取。在此启德老师们建议对于有些学生在前期申请时,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符合香港院校雅思要求的语言成绩,可以考虑英国和中国香港一起申请,在申请途中,再给香港院校补交雅思。X同学与L同学虽然硬性背景不同,但是可以看到他们都拥有很不错的软性条件。自从2018年之后,尤其是英国院校对软性背景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对软性背景实行量化,比如爱丁堡大学要求软性占比是40%,硬性60%,那么相信目前从录取情况来看,无论是英国、中国香港还是新加坡的这些院校,对软性背景的要求以及软性的占比确实是越来越高了。答疑环节Q&A请问香港大学是否有接受PTE语言成绩?目前港校暂时不接受PTE成绩,少数大学目前接受olingo成绩和雅思托福indicator成绩中国香港/英国的一年制授课型硕士,申请博士是不是比较难?一年制的硕士申请博士不受任何限制,甚至有学生硕士毕业的时候直接被老师留下来读博士的。香港的大学,哪些接受家庭版托福?目前接受雅思托福indicator成绩的,主要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其他学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雅思6.5能申香港大学吗?香港大学目前的雅思要求是总分6.0分,单科5.5分的,少数专业的要求比较高,雅思6.5分是可以申请香港大学的,但需要结合其他条件具体分析。请问香港科技大学的电信学这个专业怎样?香港科技大学telecommunications这个专业是非常不错的,目前港校前三中,仅有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有这个专业,香港大学的是隶属于EEE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下设的小分支。英国是不是授课型硕士申请博士没有优势?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申请博士都不受任何影响,主要看把难点放在哪里,如果希望硕士阶段能去一个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则建议选择授课型硕士,这样在研究生期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博士;如果申请研究型硕士,可能录取没有授课型的好,但申请博士的时候简单一点,因为研究型硕士的申请有点类似博士的申请流程。香港本科申请必须是托福、SAT、AP三门吗?作为国际高中学生,如果是美高的体系,建议雅思或托福,加上SAT1,SAT2或者AP可以选其一,这个也必须结合学生的院校定位,前三大学的要求更高。软性背景,到底指的是什么?软性目前主要包含四大部分:科研、实习、比赛竞赛(奖项)、活动(包含公益活动)。最近几年海外顶尖大学申请难度逐年增加,在广大学生们本科院校和专业已经明确无法调整的情况下,海外大学给了更多机会去参考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实力,个人能力和个人实力的提升就包括:更加适合商科和传媒方向学生的顶尖名企实习经历,更加适合工科理科文科等方向学生的科研项目经历!这些经历不光能充实学生的材料和文书,学生在这些经历中得到的自我收获和自我成长更加重要的!科研的学术性很强,含金量相对最好,据统计,被世界名校录取的学生有60%以上的学生有科研经历;其次是实习,实习一般要找名气比较大的公司的相对比较核心的岗位。且和要申请的专业相关的岗位,被世界名校录取的学生有50%以上的学生有实习经历。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一年制硕士回国认可度大概相当于国内什么级别的院校?与内地可以就读的院校和专业相关性很大,虽然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三个地区的授课式硕士均为一年制的课程,但这一年的课业压力还是比较重的,大多数专业因为主要是以实际就业导向性为主,省去了论文这个环节,会相对更加节省时间成本。部分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比如商科,大数据,工程类等,在课程开设中并没有硬性要求毕业论文,部分专业是开设在选修课中,部分专业没有开设,这样去安排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操能力,毕业后更快适合社会岗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