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去英国读研只一年就能毕业,你以为能学到什么?狂屈似之

去英国读研只一年就能毕业,你以为能学到什么?

有人说英国硕士留学很“水”,果然名不虚传。前天,采访了一位刚刚硕士毕业,从英国回国的留学森,来听听他怎么说。Q:为什么选择去英国读研?A:原因有二:其一,虽然我在国内读了四年,但是专科学历。英国可以通过研究生预科的方式,跳过本科阶段,直接去读研,从时间上来说节省成本。其二,汽车是我的爱好,我非常喜欢。英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国,它的工业,如汽车、航空航天等科技方面的发展在世界享有一席之地,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也会首选英国。Q:喜欢考文垂这个城市吗?A:就我个人而言挺好的,它像白开水,没有坏,也没有让人觉得丰富精彩,很平淡的生活环境,如小镇般的感觉。但从生活和学习的角度来看,又非常地便利,因为区域面积不大,吃饭、购物、出行都很方便。Q:到了英国后,和你想象中差距大吗?A:刚去时还是有一点的。我之前有过去德国游学的经历,对欧洲文化氛围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德国到处都非常整洁,德国人的高度严谨带来了良好的秩序感,与国内完全不同。但初入英国后发现,并非如我想象。也会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横穿马路,街上也有垃圾,和在国内认知到的英国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考文垂这样的小城市。因为一般人们都会去旅游城市和景点,那些地方和这种小城市的氛围和习惯又不太一样。Q:到了考文垂,对比国内有哪些不同?A:从气候上来说,英国的气温偏凉,夏季最高温27-30℃,仅仅持续半个月左右,常年维持在十几度的气温,冬季最冷也就0℃左右,不会太冷,房间平均气温在12-13℃。就生活而言,国外普遍都是这样一种情况,人与人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人们很讲究生活的独立性。在国内,大家更愿意聚在一起,在国外,即使是上课时关系非常要好的本地同学,在课后回归到个人生活时,大家都会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与其他人没有太多联系和交集。Q:你入境后适应了多久?A:差不多一个半月吧!印象最深的是,刚去时准备租个House, 在找房租房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国外生活与办事的节奏。国外的节奏实在很慢,从房东到房屋中介到房屋代理,以国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办事效率简直太低,会让人很不习惯。我跟我的房屋代理人甚至发生过争吵,我们觉得2天就能搞定的事,他们却一拖再拖,总是用各种理由没按时完成,我当时很难理解。还好遇到了一位来做访问学者的教授,他跟我说,出国最重要的事,首先要放空自己,把国内养成的习惯和你认知中的约定俗成先忘掉,然后才能很好地融入到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去。我按教授的话,不断调整自己,于是花了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融入了当地的生活。Q:你对考文垂大学的印象如何?A:对学校印象挺好。学校的硬件设施,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我预想中差不多。以前在德国上学期间也是如此,国外的老师更重视基础知识。在读研期间,我和本科在英国读的同学有明显的差距,他们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时,他们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但对于之前在国内读书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他们相差很多。Q:你在国内和在硕士阶段所修的课程,重合度高吗?A:差别挺大。我在国内读的是汽车机电,这个专业偏向于汽车上电子系统的控制逻辑和电子原器件的控制。但我在国外读的是单纯的汽车工程,它是机械工程的分支,我们第一学期的课程是跟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同学一起上的,更偏向于机械、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因此跟国内的课程差别还是蛮大的。Q:除此之外,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何不同?A:国内的课本按章节和单元,以知识点为模块来上课。而国外则是以项目为模块。举个栗子,我们第二学期四门课主要学的都是车辆动力学范畴,老师上课方式和布置的作业都是以项目为主,在项目中你所要处理的问题就不仅仅是车辆动力学的知识了,还可能会涉及到第一学期学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等专业知识,是综合性的,比较实用。Q:你觉得学习压力大吗?A:压力挺大的。不管从语言还是学习习惯上,都要调整适应。研究生分三个学期,三个阶段期间大概各有10天的时间让人缓冲调整,但平时上课压力很大。英国虽然生活节奏很慢,但对教育的效率要求很高,研究生虽然只有一年,但我从去年九月入学到如今八月底毕业,这期间我基本没放过假。学校会在你的日程上标注一个“reading week"or"study leave”,这时你会有3周的时间是没课的,但老师会把项目作业安排得非常满,他们能保证让你在这三周里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你得保证每天10-12小时的学习,才能在假期结束后如期交上作业。而且,上课时还有老师告诉你这是什么,该怎么做。但假期老师都休息了,也不会回复邮件,你只能靠自己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Q:课余如何安排?出去旅游过吗?A:我研究生阶段,近12个月的时间,都没离开过考文垂。不过预科时相对还比较轻松,那时和在国内读高中比较像,不用具备很高的自觉性,老师会去要求和监督你,课程也排得很满,每天按老师要求把作业完成就可以。但研究生不同,教授2小时课上完就失踪了,唯一沟通的方式就是发邮件,或者发邮件预约时间然后去找教授请教。老师不会考量你学得怎么样,也不会检查,但一旦课程结束,他就会从项目作业上来看你的对知识掌握的反馈。Q:第三学期全都在准备论文吗?A:因人而异。在阶段前一个月的时候,课程主管放出了150个项目课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分到。你需要自己去找去看,有一周的预选时间,选好了,就可以跟你感兴趣的课题的导师联系,当导师考量了你的专业知识,认为你比较适合这个课题之后,大家就可以在项目开题时间去抢注,谁先抢到这个课题,注册到了,这个课题就是谁的,然后就可以开始做整个项目了。有的人拿到的项目偏理论研究分析,那么他就要准备论文。有些人比较偏实验性,导师则会要求出具一份详细的报告,在论文字数上要求就不会那么高。比如我吧,我属于比较偏设计类的课题,导师对我要求较高的就是我设计的产品和对产品仿真的分析和论证,对我的论文字数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但必须详细地阐述我的设计过程,这类似于日志,要把我的设计过程和仿真流程全部记录下来。Q:你毕业的流程是怎样的?A:因学校而异。我们学校是在deadline的时候提交毕业论文,以及一本把每次和导师见面开会,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你的解决方案都记录在册的日志。它是你论文的佐证,证明你如何完成了你的整个项目。另外,还需要提交所有电子版的文档,之后要跟导师预约答辩的时间,答辩时你的导师和另外一位相关专业的教授在场。答辩结束后,课业方面的进程就结束了。之后需要在学校系统上预约出席毕业典礼的时间、礼服等,比如我们专业的毕业典礼是11月23日,毕业典礼上会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成绩单,至此,与学校有关的事项就全部完结了。Q:你的学签什么时候到期?A:2019年1月。英国会在学校官方课程截止日期之后再多给4个月的签证,便于实习、找工作、旅游等安排。Q:可否介绍一下住宿情况?A:一般英国留学生住宿有三种选择:学校宿舍、学生公寓和租房。考文垂大学的学生逐年递增,学校新建了很多学生公寓。我是通过当地的房屋中介自己租了一套house,走路到我们工科的教学楼就10-15分钟。在这我要提醒今后准备在9月份入学的童鞋,在去英国前,也就是8月的时候最好提前找中介把房屋预约好或租好,否则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房源。给大家推荐一个租房网站叫rightmove,一个租房买房资源共享的网站,可以查到你所在地区的在租房源及中介信息,有点类似国内的58同城。Q:考文垂的消费水平如何?A:英国的消费水平属伦敦最高,其他小城市还好。在考文垂,生活物价不算很高,正常的饮食起居,一个月大概花费1000磅左右,房租加网费、水电费大概是720-750磅,每月全部花销不到2000磅。Q:饮食情况如何?A:考文垂中国留学生比较多,饮食种类很丰富,可选择的中餐类型也很多。Q:和当地同学相处得怎么样?A:和当地同学关系挺好的。我们工科男生只要坐在一起聊车,聊工业技术,很快就能打开话题,在班里挺容易结交到朋友。不过就我的专业而言,大部分时间是泡在图书馆或学生中心,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其他同学家玩或者参加party,但其他专业的同学会有,尤其是商科。比如我同学学传媒,导师如果要求拍一个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视频,她们就会相约去一个同学家里,有4个不同国家的同学每人做一个有代表性的食物来完成作业。Q:英国硕士只需1年,很多人觉得“水”,你怎么看?A:不能一概而论,说英国硕士都“水”或都“不水”,要因学校和专业而异。和国内一样,英国也有很好的大学和一般的大学,每个大学也有自己很牛的专业和不那么强势的专业,“水不水”要取决于你所在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的情况。就考文垂而言,设计、艺术类、工科、金融、医学都是它的强势专业。今年是考文垂大学建校175周年,它的前身其实是由考文垂设计学院、兰开斯特理工、考文垂护理医学院这三所学校,它是合并组建的大学,因此在这三个方向的专业就非常强势,但新开设的比如国际商务这样的课程就稍弱一些,就会给人一种学生上课轻松,容易毕业的“水”的感觉。但考文垂的绝大多数专业要求都非常严苛,就我们专业而言,基本没有挂科的机会,万一挂科了只有一次重修补考的机会。如果过了,就只有一个及格的成绩,如果没过,对不起,你的签证会被没收,你只能回国重新办签证,来年再来一遍。英国在签证方面把控得极其严格。我在国外认识了一个朋友在帝国理工,他们是补考过了,才给你来年重新再来一遍的机会,否则连这个机会都没有。Q: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出国留学吗?A:我肯定还会选择出国留学。Q:留学给你带来了什么?A:首先,在专业和知识上我收获很多。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比专业和知识都重要:眼界和思考问题的态度、角度与方式会完全不同。在国内,老师的教育方式导致我们看待一个问题,很难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而国外的教育方式会让我们尝试着接受更多不同的方式。留学回来后,会变得更包容,看待问题也更多元,在自己遇到问题需要独立解决和思考的时候,我们会习惯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看待同一个问题。Q:毕业后有何打算?A:在今年3月,国内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研究总院来英国招聘,我参加了他们在考文垂的宣讲和面试,经过2轮面试后,我已经签了这份工作,今年年底入职。Q:给学弟学妹的建议?A:如果打算出国留学,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才能在专业和未来方向上有正确的选择。再者,即使出国后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是非常理想,也不用特别遗憾,因为等我们学有所成、学业结束之后,无论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都会发现,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未来职场和人生中,可能都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比例,更重要的是你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所带给你的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拓展变化。感谢今天的分享!- The End -编后语苍穹万里,我惜朝阳愿你不辜负自己,莫错过流光去做想做的事,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遇事不再慌张,眼中满是笑意,笑中从容坦荡既有驻足停留的底气,也有一往向前的勇气成长或许艰辛,但努力过后便不谈遗憾待你的世界日益丰满独立你会无比感激今天勇于独自行走、努力奔跑的自己。

大巧

英国人休假超积极!2020年全年的假期都安排好了

你的春节假期规划好了吗?2020年全年的度假计划又有着落了吗?最新调查发现,数百万英国人已经规划好了新的一年所有的假期,甚至有人已经开始为2021年做打算了。Alexandre Chambon/unsplashMillions of Brits already have ALL of their holidays and annual leave booked for 2020.数百万英国人已经预订了2020年的所有假期和年假。A study of 2,000 UK alts found nearly a third of the nation were planning their trips for the year ahead before it even started.一项针对2000名英国成年人的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一的英国人甚至在新的一年开始之前就已经在计划来年的旅行了。In a bid to beat colleagues in the race to secure annual leave and to give themselves something to look forward to, one in four have even got trips planned for 2021.为了比同事更早预订年假,并让自己有所期待,四分之一的人甚至在计划2021年的旅行。Nearly two-fifths book so far in advance because they like to be organised, with one in five saying it helps lift their mood at the time of booking.近五分之二的人提前很久预订是因为他们喜欢做事有规划,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提前预定假期可以帮自己提振情绪。And more than a quarter do so in order to spread the cost, so they can budget for their time away.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这样做是为了分摊成本,这样他们就可以为休假做预算。Nigel Wolstenholme, head of consumer brand for Rentalcars.com, which commissioned the research, said: "The excitement of planning a holiday lasts all the way from the moment you book to the day you travel, because there's lots to think about in between.委托开展该调查的网站Rentalcars.com的消费者品牌主管奈杰尔沃斯滕霍姆说:“计划度假的兴奋感从你预订的那一刻一直持续到你旅行的那一天,因为在此期间你有很多事情要考虑。”"Booking early tends to be the best way to get a good deal - and it means you've got plenty of time to research and find the most suitable options for your trip.“提前预订往往是获得优惠的最佳方式,这意味着你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并找到最适合你的旅行选择。”"Leaving things like hiring a car or booking excursions to the last minute means prices are likely to have gone up, and there'll be fewer options left to choose between.“把租车或预订短途旅行等事情留到最后一分钟,意味着价格可能已上涨,可能的选择也会减少。”excursion [kskn]:n.短程旅行"It's better to build them into your itinerary from the start."“最好从一开始就把它们纳入你的行程。”The study found the average Brit already had 10 working days - two weeks - booked off work before 2020 had started.研究发现,在2020年到来之前,英国人平均已经预订了10个工作日(两周)的休假。And whether it's a long weekend away or a two-week adventure, on average, UK alts plan to take three separate trips this year - with one in 10 planning six or more.无论是一个长周末还是一次为期两周的探险,英国成年人今年平均计划进行三次旅行——十分之一的人计划进行六次或更多。long weekend:长周末(前后增加一两天的)More than a fifth are only planning on treating themselves to 'staycations' in the year ahead, while seven in 10 are organising something a little more exotic, and half are doing a bit of both.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只计划在2020年“宅度假”,而七成受访者正在计划去海外度假,一半的人两者兼而有之。staycation [steken]:n.居家旅游;宅度假Whether they're staying at home or heading overseas, a quarter plan to hire a car so they can see and do as much as possible on their trip, with more than one in five planning to cover multiple destinations by road.无论人们是待在国内还是出国,四分之一的人计划租一辆车,这样他们在旅途中可以尽可能多地观赏和游览,超过五分之一的人计划走公路去多个目的地。Rentalcars.com's Nigel Wolstenholme added: "Our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average cost of a weekend away in Great Britain is 473, compared to 722 to spend on a weekend abroad.Rentalcars.com的奈杰尔沃斯滕霍姆补充道:“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英国度周末的平均花费是473英镑(约合人民币4216元),而在国外度周末的平均花费是722英镑。”"The most common destinations for 2020 are Spain, Italy and France, and with hire cars available from as little as 15 per day, hitting the road isn't just an exciting way to explore - it's cost-effective, too."“2020年最常见的旅行目的地是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租车费用低至每天15英镑,开车上路不仅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探索方式,而且还很划算。”As well as mainland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is proving popular for British travelers this year, with one in seven planning to cross the pond.除了欧洲大陆以外,美国今年也很受英国游客的欢迎,七分之一的英国人计划横渡大西洋。pond [pnd]:n.(非正式)大西洋Far-flung destinations like Thailand,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re also attracting visitors from the UK, with a handful even heading to Oman, Panama and Sri Lanka.泰国、澳大利亚和阿联酋等遥远的目的地也吸引了来自英国的游客,还有些人计划前往阿曼、巴拿马和斯里兰卡度假。英文来源:镜报翻译&编辑:yaning来源:中国日报网

鳅然乎哉

英国一年硕士很水?那是因为你没有来到这所G5名校

想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一定听过“英国留学很水”、“英国一年制硕士不靠谱”等言论。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今天桑尼也是邀请到了WordSunny导师,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专业的Angela Bu,和大家聊聊英国一年制硕士的就读体验。我就读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2个月的硕士项目,总体来讲还是非常短暂的,接下来我主要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就读体验~首先伦敦真的是一个快节奏的大都市,在城市中生活会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几乎每周末都可以安排一个周边短途游,到reading week和三个学期(Michaelmas term, Lent term和Summer term )中间的假期时还可以来个长途甚至欧洲游。平时的话各种展览、电影、音乐剧也非常多,热门的音乐剧需要提前订票噢。当然啦在伦敦生活的成本也很高,住宿餐饮和交通都不便宜。这里也顺便提醒大家,如果可以行李可以放下一个小电饭煲的话还挺方便的,烧饭煲汤蒸包子都可以用到。也有很多同学会带火锅底料和其他调料去英国,虽然中国城也有,但是特别喜欢的同学也可以带上些。LSE的地理位置很好,如果能够申请到离学校近的学生宿舍的话去学校、中国城、牛津街都非常方便!也能省去一笔上学的交通费用,还是很棒的!其次,学校课程方面,我接触到的所有教授、助教都非常非常认真负责,有专门的office hour可以当面交谈,大部分教授也都会邮件回答问题的,或者是约时间办公室聊。同时我觉得教授们都非常鼓励我们,每一点点的好都会被教授看在眼里并放大…(可能和外国人的说话、评价方式有关?)除了上课(大的lecture)以外,还会有小的研讨会(seminar),学生人数会少一些。我们的seminar上一般是讲解练习题,或者是一起讨论案例。相对于lecture,seminar上同学的发言机会更多,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参与到案例或者作业的探讨中,也能与教授有更多的交流。以我过来人的经验,我建议同学们多多参与到和教授的互动中去,你会发现他们非常乐意与你探讨、交流,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还有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对中国这个国家的好奇与喜爱(我的论文导师带过许多中国博士生,对中国学生非常热情喜爱;我的项目导师在项目课程结束的暑假到中国度假了)。由于LSE平时的作业大多都是formative work,不计入期末成绩,而研究生一整年课程的期末考大多都集中在第二年的5月份(极少部分第一学期的课程会安排在第二年的1月份考试),所以圣诞的假期、reading week,和三四月份间的假期如果想安排游玩的话都是可以的!只要平时能够合理安排时间能按时完成作业的话,还是有挺多空余时间的。因此第一学期的时候也可以多参加一些career talk, company presentation, career lecture等等,同时也可以多参加一些讲座。LSE每一周都会有许多讲座,热门的讲座只要提前订票就可以了,都是免费的!因此无论是潘基文、 Kristalina Georgieva还是Gordon Brown来学校的讲座,都是可以免费去听的!不过如果很不幸没有抽到票的话还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听录音,有的讲座也可以在网上实时收看转播。总而言之,有了学校的平台,有许许多多的资源与机会都是可以利用的。比如图书馆资源这块,在University of London下的学校都是可以共享图书馆资源的,如果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积极去了解。一年的时间的短暂之处就在于有太多的活动等待着你去尝试、去探索,这大概也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吧。在社团活动方面,我的感觉是硕士生的参与度会比本科生少很多,但是仍然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可以探索发现。通过社团,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奋斗。即使没有成为社团的社员,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建议大家主动和其他同学或者是一起参加各类活动的同伴一起交流,其实商科的group work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如果在同一个课外活动上见到了,也可以主动打招呼介绍自己,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们对中国文化、学习汉语都非常感兴趣,他们也会非常乐意与我们交流。在生活方面,前面提到过伦敦的高物价(基本上中餐馆一顿饭在人均20镑左右,一周的房租在250镑左右,一次公交车需要1.5镑),所以可以考虑平时自己做做饭,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哈哈,平时课程安排不紧凑的话也可以考虑走路上学。我在英国的一年似乎首要任务一直是先满足我的胃,然后再考虑满足别的…比如大脑和眼睛。关于英国的美食,我想最出名的大概是英国的炸鱼薯条和各类甜食吧…我对英国的食物其实并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不过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英国的早餐和下午茶,算是英国文化中的特色。不过伦敦还是可以吃到各国美食的,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总的来说就是时间太短,事情太多,值得我们好好利用留学的时间,虽然英国硕士项目只有一年的时间,但这就是英国学制的一个特色,课程安排是比较紧凑的,如果自己合理利用的话依然可以收获许许多多的成长,得到许许多多新鲜的体验。每个人的留学经历都是独特的,在这里祝大家学到受益毕生的知识、建立永生难忘的情谊、收获美好难忘的回忆!

黄山伐

英国留学,留学生的生活费都花哪了?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有人在英国留学生朋友们中做了个小调查,想看看大家的出国后的消费水平究竟如何。结果大家几乎无一例外的表示,明明花的钱更多了,但是吃穿行方面的待遇却远不如国内了。感觉消费被强制升级,生活质量却降级了。这是为什么呐?让我们一起去英国留学,留学生们的钱都花哪了?首先基础的教育类开销就比较大,以留学生为客群的支付卡交易情况中显示,在学校内的花费是占比最大的一块。即使除去动则上十万的学费,书本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特别是如果你读的是文学专业或法律专业,单就一门课就可能有上百本的书在readinglist里等着你去读。你说去图书馆借?很难。图书馆未必有教授开出的阅读书目中的书。就算有,僧多粥少,也很难抢到。就算抢到了,还得按时归还。借一次最多十天半个月,且不能在上面涂涂画画。所以大家一般能买电子书就买电子书,没有就只好买纸质版的了。纸质版的书一般都是20多磅,这一年下来开销能不大么?其次是时尚品的开销,有不少同学感觉出国后在不知不觉中钱就飞出去了,多半就是在这方面的开销了,而这方面的开销又主要集中在开学季、黑五和圣诞节。开学季要添置各种生活用品和衣物,很多同学都倾向于选择自己知道的品牌,感觉有保障一些,而这些有能力在中国拥有知名度的品牌往往都价格不菲。比如宜家的一个鞋柜就要24磅,类似的商品在淘宝上只要不到100元的价格,宜家的价格是淘宝类似款的2倍多了。而到了黑五、圣诞....受过节打折气氛的影响...你要说完全能忍住一点不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打0.4折,就问你心!动!不!心!动!就算你忍住了,过节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让你帮忙买点什么东西的...再说吃。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如果你出国留学,天塌了一半;如果你来的英国,天塌了大半。上图是一道真实存在的英国料理...Stargazy pie...中文翻译为“仰望星空”,很得其精髓了。在英国,最常见的莫过于各种加工的快餐食品...传统炸鱼、薯条和茶了解一下。这一顿热量又高又没滋味还吃不饱的菜,吃下来也得八九磅,合人民币70多元。所以大部分留学生会自己做饭,这样一顿差不多就是三四磅左右。想念中国味道的时候就看看舌尖导演新出的《鲜味的秘密》,然后再看看自己的老干妈炒肉。嗯,真香!当然,还有对吃比较挑剔的同学,还是会点中餐馆的外卖,这个价钱一顿至少也得20磅往上走了,放一下中餐馆的菜单价格你们感受一下。再说住。住宿占支出的5%。这个既要分地区,也要看个人。在纽卡斯尔一个独立卫浴、共享厨房的flat大概是110磅一周。如果在伦敦,这个房型的价格就是翻倍还不止了。同时由于不少同学都是短租几个月的时间,时间到了要换公寓,还有和室友实在合不来的也要换公寓,中间来来回回折腾又花了不少钱。再说机票。机票费用是旅游挂钩在一起的,毕竟都来英国啦,像什么圣诞节、复活节这种放半个月到一个月假期的,肯定会趁着有空出去看看啊。剩下的其他开销就是完全看个人喜好的咯。比如健身、旅游、泡吧、蹦迪和追星等等。所以这就是英国的小伙伴们为啥钱花了,生活质量却不如国内的原因了。默默的问一句,留学的小伙伴们,你们在英国每月生活费要多少呢?来源:英国留学中心

夏帆

去英国读一年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

很多在面对研究生申请时除了国家,学校排名,课程以外很多人也会由于英国研究生是一年的时间而特别关注,从而引来一个问题,一年的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呢。我们简单的分析下:1、英国教育大概已经有了超过800年的历史,这个时间比很多国家的学校建校,甚至比国家建国的时间都久,于是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教育体系,足以提供1年的研究生课程。2、对比美国研究生2年,澳洲研究生1-2年,英国的时间确实节省很多,于是在时间和生活成本确实学生落了很大实惠。毕竟有钱也是买不到时间的,而且作为家长也希望孩子早早毕业有个稳定的工作。3、对于专业选择,英国可以提供上万种商科,工科,艺术等不同领域额度一年研究生课程,于是即使是一年的学习,在课程选择上也是不亏待学生的。4、对于申请难度适中,国内本科排名前300的基本可以申请到英国前20名,世界前100的大学,而211,985的学生可以冲刺到世界前50,甚至前10的大学,而这个优势是其他国家很难实现的。最后,很多人会关心一年学习的含金量,觉得一年时间三个学期,第一学期就是适应新环境,第二学期就是适应语言,第三学期就要准备毕业和考试了,没有充足时间,就好像搞对象刚刚在一起就要分开的感觉,其实我们换个角度分析下,英国的长假期很少将原本2年的课程是以压缩的模式并为一年,这就意味着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应性要更强,从而拿到一个世界认可,并且不输于其他国家的学位。再者说,要是希望花2年时间当然也可以啊,比如A方案学生可以在读研究生之前先读一个研究生预科,打好基础,而且提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学写论文和演讲的模式,这样到了研究生学习会更加省心。B方案在学完自己研究生第一个学位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就业想法,继续再读第二个研究生学位,同时由于有了第一个学位,而且成绩还不错的话,有利于申请到排名更好的学校。综合来看,英国是个不错的选择,为学生节省时间而且快速拿到一个满意的学位,同时需要提醒学生,好好把握这一年时间,从而过的丰富又充实。一年制的学习时间虽然短,但是一年制硕士只是减去了学生在校实习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时间,而这些活动学生在毕业后也可以以毕业生的身份来进行。授课时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授水平并没有“偷工减料”。并且英国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谨和严格的。不仅重视期末考试分分数还会重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同时英国的教授会更加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会强制让学生在课室学习。你只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好学习时间和生活。从时间上来说,英国的硕士生课程是一年,看起来它的学时比国内少,但这一年的课程和学习是非常满的,你几乎是没有过多的时间外出旅游,游玩的时间的。有朋友时常和我吐槽说,我在英国读书的这一年的认真程度比我当年高考还要紧张,甚至有些专业课晚上9点还在上课。这样可以看出一年制的学习时间并不会因为时间短,影响到学生上课的课程安排。作为一个一年MSc毕业的学生,我觉得值得。1. 我学会了快速搜集有效资料信息,如何找到合适的reference,更加争分夺秒的完成项目。2. 1年的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的课程安排都非常紧凑,去除了那些无用的,很水的课程,只学干货。3. 英国有非常多很棒的tutor,他们也做很好的项目,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欧洲的项目,在项目中学习。4. 学期少了,课程紧了,会更加专注,学分修不够补救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必须好好准备。5. 另外在英国学习,也有更多机会去体验整个欧洲,毕竟也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之一。6. 还要留学落户,在英国学满365天回国有海归落户的优惠政策。补充下,英国现在还开放了新的签证政策,对于留学生更有力。更多海外留学资讯请上【留学问多点】APP

所作所为

复活节英国各大高校复活节放假安排—居然放40天?

又到了出去旅游的复活节假期,各位小伙伴都是怎样安排自己假期生活的呢?对于复活节,你还有哪些不了解的信息和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复活节,再来细数英国各大高校的复活节假期安排吧~你了解复活节吗?西方的大型节日一般都和耶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以人之躯降世,那复活节则是纪念他以神之姿重回人间,所以,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大的节日。 基督徒们相信耶稣是在Good Fraiday受难后的第三天复活的,这三天分别为Holy Saturday,Easter Sunday和Easter Monday。三者被统称为被称为Easter Trium(逾越节三日庆典)。复活节和春节一样,并不遵循公历,而是依据太阳的周期与月相的变化来计算的。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集一大波主教在罗马举行了第一届尼西亚理事会(Council of Nicea),将复活节的时间定为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现在东欧和俄罗斯不适用),一般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今年的复活节(主复活日),在4月1日,部分英国大学会给学生放将近一个月的长假,上班族可以连休四天。哪些学校的复活节假期比较长呢?在英国主要的127所英国大学中,哪些学校的复活节假期比较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PS:以上假期数据均来自官网收集,但如果学校有变动,或是学院里有其他安排,还请务必以各自学校实际安排为准。CareerVantage在这里祝小伙伴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复活节假期。

百合

留学必看:英国一年制硕士真的不受认可吗?

硕士研究生课程时长一年,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因为这样的学制规定,英国硕士课程比其他国家的硕士课程更加紧凑而密集。但常常有很多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一年制硕士毕业证我国认可吗?HR认可吗?学习会不会有难度?一年的时间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能有效提高吗?因为学习时间短,拿到毕业证会不会比其他国家留学的低一等?类似的疑问有很多,一直困扰着许多打算英国留学的同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次关于英国一年制硕士课程的科普。为什么要选择英国学读硕士?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英国“浓缩式”硕士课程,是最与众不同的一点,除了选择英国读硕是因为这里的教育氛围、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等明面上大家都会考虑的因素,还有一部分学生恰恰就是看上了一年制课程。仅一年的学习时间,学生就可以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等于节省了1-2年的时间。届时,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直接进入社会,都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安排未来的计划。目前,中国留英市场中,70%的中国学生选择硕士专业学习。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英国读研”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看重英国一年期硕士的“性价比”:省时间、省钱、质量好。省时间是显而易见的事,世界上一年能读完硕士的国家和地区确实真不多。省钱也得到了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证实,来自官方的报告称,英国硕士教育的成本相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是最低的。“质量好”不能一概而论,见仁见智,不过英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国际影响力确实很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六大高等学府全部在英国(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格拉斯哥、阿伯丁、爱丁堡),在QS2019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有4所英国大学跻身top10。英国读硕的主要优势:1. 顶尖院校众多,享誉全球高教育水准,提供多种奖学金;2. 学制短,课时紧凑;3. 部分专业可转专业申请;4. 签证周期短,获签率高;5. 可以先申请,后再补交语言成绩;6. 花费少,留学性价比高;7. 纯英文授课生活环境,独立自主学习模式;8. 英国名校比例高:在各大榜单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除了美国就是英国上榜院校最多,但是英国只有百余所院校,而美国却有3000多所大学。英国1年制硕士不受认可吗?曾有网传消息称,“因为我国的硕士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美国为2年硕士,4年本科;教育部将规定国外学位修业年限不能少于2年(硕士),本科学士学位不能少于3年,博士3年;否则不予承认相应学历,此规定已通过初议,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实行”。其中还指出:“此规定将提高我国海外学历的认证水平,承认那些和我国学历修业年限相近的文凭,如相差太远,例如,一年硕士和半年硕士将不予承认。”“在此之前国家教育部已和英国教育部进行咨询和商讨,对在英联邦国家获得的硕士学位,最低修业年限限制在1年半(不包含寒暑假小学期),1年制的硕士学位将不予承认。”消息还强调:“此规定具有追溯能力,适合评估2000年以后取得的所有海外学历。”该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一大波留学生的关注,尤其是一年制硕士留学生。不过教育部很快回应了该消息:教育部从未传达过该项规定,该消息确认为假消息,纯属谣传!只有一年,所以很水?英国的授课型硕士是一年制,但是这一年真的就什么都学不到了吗?其实不然,美国,澳洲,国内,加拿大等都是两年的,但是这两年包括了两个暑假,两个寒假(一般国外的暑假基本是从5月中旬到9月,寒假差不多一个月,还有Spring Break; Fall Break等短假期) ,外加一个写论文的学期。但是英国的硕士是实打实的一年,没有假期(只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各有10-15天左右的假期),暑假也是需要上课的或者做论文研究的。英国硕士是把别的国家两年的课程压缩在了一年的时间,没有假期,从开学的9月到明年的9月,整整一年的时间,所学的课程没有减少,但是课程安排更加紧密,压力也更大。所以虽然学制是一年,但并不能说明学习很轻松,一切还要看学生自己的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英国硕士很容易毕业?在英国,硕士可以挂科,你可以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但如果补考也挂科了,就算你其他成绩都是满分,那么不好意思,你最后只有一纸diploma,证明你读完了研究生课程,但是你是没有degree的,也就是没有学位,换句话等于没毕业。 在英国,如果你想顺利毕业,那么没事泡泡图书馆是必须的,因为国内大部分的考试还是应试为主,但是英国的作业和考试基本都是开放式的,没有范围或者说范围很广,需要学生多看书,有很全面的知识储备,也要求学生对书本的东西活学活用。也就是说,英国的教育并不适合只会背书,不会思考的“书呆子”式的学习。英国的教育体制,看重的是学生这一个学期持续的表现,而不是期末的考试成绩。所以在英国读书的学生一般都有着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从英国毕业拿学位的学生需要比国内的研究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英国的研究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了解一下,英国留学一年费用概览英国20大「坑人」大学,挂科率遥遥领先!USNews评选出美国最贵的十所法学院,近7万刀学费!为什么你留不了学,就是因为这些条件你满足不了!

耳无所闻

12月临时决定申请英国硕士,还能拿到知名院校Offer吗?

原创 南昌新东方前途出国 多数学生的梦想学校世界知名学府--爱丁堡大学在历年的英国申请中竞争始终非常激烈我们今天介绍的同学原计划申请美国硕士在19年12月底临时改变主意转而申请英国院校利用10天时间内准备材料完成申请顺利在春暖花开的3月拿到爱丁堡大学硕士的录取Offer前小途邀请到了申请老师李晓琛老师为大家还原该同学的申请过程▽▼▽基本信息录取时间:2020.03申请人GPA:88申请人毕业院校:江西师范大学申请人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录取院校:英国爱丁堡大学 录取专业:MSc Ecation案例描述学生最初计划申请美国的院校,因为诸多原因无法成行。在12月底临时决定申请英国硕士。该名学生本身的成绩不错,就读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中还有参加过很多校内实践,社团,志愿者等相关活动,也曾利用假期和时间参加了专业相关的一些实习。 然而在英国各院校激增的申请量,非常多热门专业均提早关闭申请通道的情况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申请方案定制,高质量的完成文书写作并准确无误的提交申请,成为一场对南昌前途出国留学英国部前后期顾问老师们专业度以及工作效率的极大考验。 前期与顾问老师的沟通非常顺畅,学生与家长12月27日签约。此时,距离曼彻斯特大学关闭第2轮申请1月7日截止,仅仅只有10天时间。12月28日前期老师迅速为学生完成申请方案定制,圈定包括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在内的5所申请院校。随后,前后期老师紧密合作,学生也非常配合顾问老师迅速完成文书素材整理。1月3日,后期老师利用新年假期加班完成学生的个人简历以及推荐信中英文版申请材料。1月5日,完成学生的申请个人陈述。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准时赶在曼彻斯特大学的第2轮申请关闭前,成功递交出了申请。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让2020年开年变得异常艰难。由于临时转申请英国,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更不幸的是,开年的新冠疫情,让雅思官方不得不多次取消全国范围内雅思考试。申请爱丁堡教育专业硕士的学生都知道,拿到录取Offer的学生都是在申请的时候递交了合格的雅思成绩。接连的雅思考试取消,让学生内心异常焦急,深感录取无望。焦灼之中,爱丁堡大学却为我们送来暖春的惊喜。学生递交材料时,已经是爱丁堡大学第5轮申请录取,并且在没有递交语言成绩的情况下,3月初学生顺利拿到爱丁堡大学教育学硕士的offer。顾问点评基于前期的文*素材沟通以及头脑风暴,后期老师结合学生的学术能力以及实践经历,重点突出学生自身的优势经;并挖掘了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素养等综合能力,精心创作的文,在斩获Offer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得知拿到录取Offer的时候,学生跟家长都欣喜万分,并对我们专业化服务表示高度认可。同时也再一次印证,合理的规划,专业的团队,能让一切不可能变得皆有可能。英国部资深顾问:李晓琛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传媒专业毕业,拥有7年海外留学工作经历,4年留学行业经验。深谙英美教育体制和申请流程。曾多次带领学生前往美国、澳洲、新西兰、香港参观学习。从业经验丰富,注重服务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秉持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擅于整合学生自身优势结合自身条件,帮助学生合理制定留学方案,提高学生竞争力及录取率,助力学生收获英国顶级名校录取offer。往期成功案例推荐「案例」新年喜报!南昌前途斩获帝国理工大学offer「录取案例」短时间内如何申请到南安普顿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南昌五中学子获得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录取「成功案例集锦」英国读博难?他们如何成功跻身世界强校?

敢不虚心

期待!2019-2020英国高中放假时间表来喽!

南来的北往的,探亲的访友的,放假是一件多么值得期待的事情,随着十一假期的结束,国内朋友终于把2019年的法定节假日全部过完,但是大洋彼岸的英国朋友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假期大轰炸”。来来,都看看2019-2020英国高中放假时间表。注意,以下给出的时间是一个区间,具体放假的日期和长短,还要看所在地区和学校。英格兰十月Half Term:10月21日-11月1日圣诞节假期:12月23日-1月3日二月Half Term:2月17日-2月28日复活节假期:4月6日-4月17日五月Half Term:5月25日-5月29日暑假:7月15日-9月1日十月Half Term:10月19日-10月30日圣诞假期:12月21日-1月1日北爱尔兰苏格兰【英国苏格兰有哪些好大学,费用高吗?】威尔士2020最佳出游时间是什么时候?如果想错过放假人流高峰期,可以考虑以下没有任何学校放假的时间出行。1月6日-2月6日3月2日-3月27日4月21日-4月29日6月3日-6月24日9月2日-9月11日11月4日-12月18日错峰出行,不仅可以提高旅行体验,还可以节省不少费用,一举两得。(by: Eileen CrazyAlevel)教育部发文鼓励这个专业发展,毕业生在国外也是抢手人才?美国留学:最具早申优势的10所美国大学,请纳入择校名单!前景好费用低,快来pick爱尔兰留学!出国留学选择篇:图解选择美国留学还是英国留学更好!英国大学研究生申请怎样做才容易被录取?

大河恋

英国学校每年放假近半年,是英国读书太爽吗?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英国正值暑假(Summer)假期,小编以前就读的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也正处于暑期的「三个半月连假」中。记得以前在跟国内的朋友通电话时,常被问到:「怎么感觉你常常在放假啊?都不用上课吗?」因向朋友解释过太多次英国的学期制度后,也让小编兴起写作本文的念头。 先谈谈中国学校的「学习时数」 中国学生一年「必须要」花在教室里的时间之长,早就可谓「独步全球」:例如中国的大学,一个学期有18 周,学生每学期选修20 – 25 学分(也就是每周至少20 – 25 小时的上课时数)乃是常态;选修25 学分以上的「学霸」也大有人在。国高中的一个学期,则是 20 周左右。此外国高中生在学期间,每天除了大多要由早上7 点半开始,在教室里一路坐到下午5 点;下课后,许多学生还要继续在补习班的教室里,从6 点坐到晚上9 点,就算放了寒暑假,还可能会有长短不一的「辅导课」。不得不说,如果「必须坐在教室里」的「学习时数」,真的可以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中国早就应该诺贝尔奖得主满街跑了。在国内念书时,时常听说欧美国家对于学习时数的概念,与中国不尽相同——但直到来到英国以后,才真正比较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的「学习时数过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本文将由介绍英国大学的「三学期制度」开始,并以个人经验分享在曼彻斯特大学,大家究竟如何看待「时间运用」这个问题:英国的大学,一个学年度共分为三个学期(Terms)。以曼大的行事历为例:每个学期共有八周,第一学期大约从十月初至十二月初;第二学期由隔年一月中至三月中,两个学期结束后各有六周的假期。第三学期则约略从四月中至六月初结束,之后是三个半月的暑假——其他英国大学的行事历,也多大同小异。许多我国内的朋友听到这个时程的第一个反应是:「放这么多假,在英国念书也太爽了吧!」小编对这样的反应只能一笑置之,不置可否。 先说说学期间的八周是怎么回事吧!简单来说就是:把中国分散在18 周的事情,集中在8 周内做完——也就是举凡系所的专业课程、各类演讲;学校共同课程(如英文学术写作)及其他研究能力训练课程;乃至社团活动与林林总总的社交活动,全部集中在这8 周之内。 学期间,每位学生的电子信箱,平均每天都会收到 5 到 7 封的活动邀约、与课程相关的「任务列表」。对文科的学生来说,要与指导教授约讨论,也得安排在这 8 周内,才会比较容易找到见面的机会。套句来到英国前,一位念硕士的朋友分享的经验:「英国的硕士虽然只要一年,但在这边的三个学期,每一个学期都像一整个学年。」来之前还将信将疑;来之后才知此言不虚。 一年共 5 个多月的假期,「爽爽放假去」就好?那么既然在学期中,这么辛苦地把事情都做完了,那放假的时间呢?总可以好好地玩了吧!这样说,大概只对了一半:放假期间,的确电子信箱会「清静」许多,不会有太多的活动邀约或演讲讯息,就连所上的老师也大部分不在办公室——因为,老师们也需要时间做自己的研究。在这一年三度的长假中,固然可以安排旅行,放松一下学期间紧绷的情绪,但若真的就此把课业丢到九霄云外,恐怕绝对不是个明智的做法。「放假」,其实也是给学生自己做研究、或赶快补足进度的时间——依照笔者在研究所的个人经验,学期间与指导教授最后一次meeting ,老师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我期待下个学期我们再见面时,你已经完成论文某某章节的草稿了。」因此,若是真的一放假就从此「乐不思蜀」,想要准时毕业,就很可能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简而言之:「学习」在这里,指的从不只是「坐在教室里的时间」,如何负责任地规划自己的「假期」(更精确来说,是完全由你自主安排的时间),同样是学习的一部分。「放假」、「上课」的二分法,其实阻绝了学生学习「时间管理」的机会回到中国的场景:中国学生几乎独步全球的「高学习时数」制度,背后反映的,其实更是社会体制、校方和家长们普遍「担心孩子不会运用时间」的心态。例如,尽管假期已经相对英美学制为少,无数父母依然担心孩子在放学后、假期间,不知如何运用时间,造就了补习班产业的蓬勃发展。甚至,许多家长还会向老师反映,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都「这么不会利用时间,只会在家里打电动、只会和朋友出去鬼混……?」等。这样「强迫式」、「预设立场式」的认为「唯有在教室内才叫学习」的观念,无形间,也让中国的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学习就是坐在教室里/放假若没有人逼,就是应该要尽情放空」的二分法时间观。但这样,学生就能透过「被逼」,而学会「自主运用时间」了吗?从小编朋友的回应:「在英国假放这么多,真爽!」的反应看来,在中国这个体制中,对于「假期」的理解,恐怕仍是跟学业扯不上关系的。更值得关切的问题可能是:若整个学生时代,学生们只学会「被逼着管理时间」,却没有对为了达成自身目标所需要的,恒常的时间管理、自主学习概念,到了「没有人逼」的时候,又怎么不断自我精进?这样的反应并不是个案,这类缘木求鱼的场景,在中国的教育现场其实屡见不鲜。例如「我们总是叫学生听话,却期待他们长大后懂得独立思考」这句话,完全可以代换为「我们总是帮学生安排好所有时间,却期待他们长大后懂得如何运用时间」。此外,小编也曾经和朋友讨论「时间规划」的问题,建议让孩子多一些「自主安排时间、训练对时间管理负责」的空间。却往往得到如:「人家的孩子比较聪明、国外的环境比较好;我们的小孩资质没有这么好,所以才要更努力……」这种表面自谦,实际上完全否定其他想法的回应。诚然,经年累月形成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转变,但若不愿放下这些思考习惯,中国的体制只能永远陷在目前的循环之中。最后小编想强调一点:本文的目的,不在以廉价的二分法区分「英国就是如何的好;中国就是如何地有问题」——事实是,在中国依然有许多优秀学子不被体制所限,取得杰出的学习成果;在英国相对弹性的制度中,无法自我管理而失去方向的例子也所在多有。但如果有更多读者(包括年轻学子朋友与家长)能够透过阅读本文,而得到一些关于「自我时间管理」的启发,就是本文最大的目的与成就了。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