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有哪些区别?擎跽曲拳

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有哪些区别?

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共有4点区别:一、高等教育层次不同。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具体的教育层次却是有区别的,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层次高于大学本科教育。二、招生录取方式不同。大学本科教育可通过高考、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高职单招等方式实现。成为硕士研究生,只有两种途径:(1)参加全国统招。即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初试),初试成绩达到国家明确进入复试的分数线或者自主划线高校的要求后,方能进入复试环节,复试环节脱颖而出方可被录取。(2)参加免试推荐。成绩优秀的在读本科生,可走免试推荐渠道,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招考试,通过专门的推荐考核程序成为硕士研究生,俗称研究生“保送”。三、培养过程有所不同。除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特殊班级外,本科生一般不配专门的指导教师,毕业标准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不是很高;硕士研究生则是每人配备一位导师,接受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毕业标准对学位论文要求极高。四、社会认可程度不同。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招聘更有优势,平均薪酬水平也比本科生要高。(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时中

求求你们,取消毕业论文吧

不知不觉中,毕业季又快到了。此时此刻,考完研、考完公务员、找完工作的大学生们,最愁的就是毕业论文了。尤其是在这段时间,很多临时赶工的毕业生,几乎都是天天爆肝的节奏。人有多大胆,论文拖多晚。真正的勇士,敢在答辩前夕才把论文初稿写完。但这种将拖延症发挥到极致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毕业生都得痛苦好一阵子,改完一稿改二稿,改完二稿改三稿……为什么毕业一定要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得这么痛苦,不写可以吗?扪心自问,你的毕业论文写得这么水,又有什么意义呢?毕业论文,非写不可当代中国大学生写起毕业论文来,真不轻松。导师随口一句论文结构不完整的评语,就能让你改得昏天暗地。但导师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尤其是在答辩前夕才收到论文初稿的老师们,很大程度上是要被气到七窍生烟的。既然都不愉快,学生和老师又何必相互为难呢?很抱歉,如果你没写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论文被不幸挂掉,那你就只能拿着结业证书“毕业”了。2017年6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随着毕业季临近,学生们穿着各式学位服在校园内留影 / 视觉中国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国家学位条例明文规定的。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施行。按照规定,要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还要具备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而在随后颁布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检验毕业生能否合格出厂的方法,被划定在窄窄的一小块范围内,也就是写毕业论文,或者是做毕业设计。当然,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并不一样。同样是文科生,读中文系的要写毕业论文,读编剧专业可能就是创作剧本。理科生和工科生,有的需要建模、画图、做实验,提交毕业设计;有的埋在文献里研究理论,写毕业论文也可交差。但毕业生想要拿到学位证书,就得完成这个任务。2013年06月16日,山东省淄博市,拍毕业照的学生脱鞋跑进草坪,把鞋和毕业论文扔在一边 / 视觉中国这种强制性的毕业论文制度,来自于熟悉的味道——苏联。建国初期,中国确立了“以俄为师”的建国方针,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启了“苏联模式”。一大批苏联教育学教材被翻译出版,高等教育系统也被大刀阔斧地改造。大量综合性大学被改成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没有了立锥之地。很快,民国时期效仿英美建立的高等教育系统,被改造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专科院校体系”。学年制、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制度,正是在这时候被照搬过来。在当时,文理科生要写毕业论文,工科生要完成毕业设计,最后还要通过国家考试,合格了才能毕业。建国后,毕业论文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辞海试行本第7册 文化·教育》(1961)到了80年代,中国正式建立了学位制度,规定学校没有自主授予学位、开设课程、设置专业的权力。学位条例要求毕业生写毕业论文,学校没有反驳的能力,处于食物链底端的学生,也只好乖乖完成任务。但在世界范围内,包括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实行的都是大学学位制度。在美国,按照相关程序设立,并通过州高等教育部门许可的大学,就可自主颁发学位。学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只要按照具体专业的要求,修完学分就可申请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官网首页,展示了毕业生们的论文作品 / princeton.e除了普林斯顿大学,统一要求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大学非常少。即使是一些有毕业论文要求的大学,学校的规定也不是完全不可变通的。譬如位于缅因州的“小常春藤”名校贝茨学院,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可以通过从事一个长期的服务项目,来替代毕业论文。但无论怎样,都不会有人拿着毕业证逼你非做不可。写论文,不一样的痛苦对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被逼着挤出一篇毕业论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这很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写一篇“学术论文”。实际上,在大学四年里,许多大学生已经写过不少课程论文了,有一些专业还有学年论文的要求。但写了这么多,并没有什么用。写课程论文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也许只是为了不用考试罢了。只要论文选题与课程相关,具体内容不要抄袭太多,学生基本就能顺利过关。这种情况在一些公选课上尤其明显,譬如西方艺术鉴赏、音乐与人生、观赏植物学……不挂科简直易如反掌。即使是国内的顶尖高校,也会有水课的存在。在北大未名BBS上,就有学生鼎力推荐工学院最水的课程。学生能不能得到论文写作指导,全要看任课老师的心情。2015年6月20日,在郑州某一所大学里,为了缓解写毕业论文带来的压力,女生们在宿舍里观看一档真人秀节目 / 视觉中国2015年,一份对青海某高校人文学院的调研还发现,80%的大四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都是临时挑的。只有20%的学生,将课程论文选题用于毕业论文。可以想见,平时小打小闹的课程论文,对毕业论文的帮助并不大。部分高校也开设了论文写作课,但正如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张涛甫教授说的,“目前论文指导,主要靠‘师傅带徒弟’,学校即便有专门课程,也普遍学时很少、内容单一,主要只是格式介绍。”2002年,在合肥市宿州路,有人在街头打出代写论文的招牌,现在代写的生意都已经转移到某宝了 / 视觉中国但在大洋彼岸,不用写毕业论文的美国本科生,日子就要“苦”得多。 在美国,学生选修的每门课,一个学期几乎都要写好几篇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基本是家常便饭,逃都逃不掉。而且,抄袭的后果很严重,轻则警告,重则开除。为了系统地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大部分美国高校都设立了写作中心。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像普林斯顿、小而美的文理学院像阿姆赫斯特学院,甚至是皇后社区大学这种走大众路线的社区学院,都有这一配置。只要你在写作上出现困难,都能向写作中心寻求帮助。美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写作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写作指导 / princeton.e学生平常写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口头报告,甚至是申请工作、奖学金、研究生院所需的各种文书,都可以拿到写作中心接受免费指导。刚来美国就读本科的国际学生,要适应新的学术写作范式,也可以在写作中心得到训练。而且,即使你啥也没写出来,带上纸笔和一个想法,去写作中心跟教员们尬聊一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写作中心也不是留学中介,不会手把手地帮你改文书。教员一般都是通过提问、提建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修改论文。一些美国高校还设有写作研讨课,大一新生刚踏入校园,就要接受专业的论文写作指导。如果是在土豪学校,学生还能获得更多资源。譬如哈佛、普林斯顿的学生,就能向学校申请一笔奖学金,到国内外做项目调研。普林斯顿一位学生,她的毕业论文项目研究的是电视节目上的黑人女性形象 / princeton.e绩点优秀、学分修够的学生,还能申请荣誉毕业论文(senior honor thesis)项目。学校会为学生安排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关于选题、具体研究方法等,导师也会尽可能地给予帮助,有一些学生直接就跟着导师做项目。这样看来,写不出毕业论文的中国本科生,正是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论文写作训练。然而,讽刺的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却是毕业论文设置的初衷。毕业论文为什么这么水中国的本科生不生产论文,他们只是知网的搬运工。2014年,《劳动报》一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了不到30天的时间来写毕业论文。如此匆忙写就的文章,质量如何,大家心里应该也有点数。不过,论文质量不行,能全赖在学生身上吗?“大四狗”们可能就要委屈了。大四上半年,他们要忙着考公、考研、参加秋招或去企业实习。下半年论文答辩时,又正好与俗称“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撞期。总之,毕业论文没写好,总是各有各的理由。2004年4月18日,西南交大在答辩前,进行诚信宣誓仪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被老师怼,还不能顶嘴 / 视觉中国社会上一些评论,把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归咎到大学扩招上。始于1999年的扩招计划,让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跃进”过后,学生的禀赋和整体素质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生也从抢手的“香饽饽”变成了当街甩卖的大白菜。但学生基数的增加,与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是否有因果联系,很值得怀疑。于是很多人又说,盲目扩招让大学债台高筑,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中国高校师生比例不平衡,让导师疲于奔命,学生也得不到更好的指导。这样的说法也不太站得住脚。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中国本科院校师生比例约为17:1。而在美国,高等院校平均师生比例也达到了16:1。顶尖大学的资源最集中,师生比例都很低,普林斯顿大学的师生比和北京大学相差无几。2017年03月16日,北京,北大未名湖畔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 视觉中国在学生的直观印象中,如果你没遇到一个好导师,毕业论文想写好确实不容易。如果被分到从不回邮件的导师手上,初稿投出去石沉大海,那你只能靠自己努力。如果被分到认真负责的老师,那帮你逐字逐句修改论文的事情,也是会有的。而这应当与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同相关。在英美国家,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比如在密歇根大学的教师评估系统中,教师对学生独立研究项目的监督,以及对学生荣誉毕业论文、课程论文的指导等,都有详细的要求。2017年10月12日,南京一所大学举办了论文选题与设计的培训 / 视觉中国实际上,教育部在毕业论文的规范化操作上,也下了一些功夫。2004年教育部就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规范选题、指导、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可惜的是,开题、中期检查这些环节,经常被各种诟病。譬如毕业论文答辩,一些老师根本没提前看过学生的论文,在答辩会上匆匆浏览一遍,就要开怼。学生即使再不满,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份。2012年《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颁布后,各高校开始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查重。重复率一般不能超过30%,否则就有抄袭嫌疑。一旦毕业论文被认定为抄袭,导师就要负起连带责任。2007年2月4日,北京大学三角地公告栏里出现的“找人代写毕业论文”广告 / 视觉中国但这也造成一个困境,想要划水过关的学生,在知网上下载几十篇同一主题的论文,东拼西凑,将字句调整一下语序,或者换一个说法,10天之内炮制一篇近万字的论文,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生在中国,你也要庆幸。无论你的毕业论文写得多烂,学校一般都不会不给通过。毕竟,就业率对学校来说,才是最重要的KPI。

百姓悦之

北大法学院多措并举 稳步推进2020届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

为全力保障2020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法学院紧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顺应线上工作、活动开展的趋势,秉持“统筹兼顾、协同联动、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方针,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细致调研详尽摸底,精准定位毕业生的情况,从供给侧着手,持续在“暖”字上下功夫,在“质效”上做文章,力求准确对接同学需要,多措并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与活动,在帮助同学们顺利毕业,实现更好更高层次的就业上持续发力。早谋划,先部署,有序推进毕业在促进2020届毕业生顺利毕业方面,法学院主要围绕“毕业生党建”“学位论文”“毕业学分”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毕业生党建——扎实推进,引领思想法学院高度重视毕业年级学生党建工作,贯彻要求,积极引导,顺应线上工作开展形式,在党员发展、党建活动、骨干培养、思想引领等多个方面扎实推进。为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好防疫一线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精神,学院党委注重在防疫志愿服务等方面考察毕业年级入党积极分子,顺应指导精神,完善发展程序。同时注重督促各学生党支部提前准备材料,严守发展规定,探索灵活形式,及时有序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法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在防疫期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法学院毕业年级开展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活动此外,法学院党委注重鼓励毕业年级学生党支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目前,毕业年级已开展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主题党日活动54场次,多层次发掘国庆重大活动留下的宝贵思政资源;并邀请往届选调生在线交流分享基层工作经历,引导毕业年级学生坚定信念,积极报名投身基层就业岗位,将就业选择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疫情期间,法学院各毕业年级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搭建起凝聚共识、研讨学术、分享求职经验、沟通生活体验的交流平台,引导毕业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毕业生学位论文——提前部署,教师尽责在促进学位论文撰写达标工作方面,学院以“早”字当头,提前部署,于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初便召开了毕业年级学生毕业大会,较为提前地对毕业年级同学的论文撰写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以“制度化”为主要抓手,将同学们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进度和内容格式要求全部编制落实为规范文件,及时进行转达和明确,并结合文件内容和特点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查和反馈措施,落实事事有标准,有依据,有提醒,有监督,有反馈的“五有”标准。指导教师队伍认真负责,严格遵循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在整体要求的框架之下,针对自身所指导的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严格把握时间进度,做到在每一个环节都及时提醒和督促;重视论文结构和语言组织,最大程度细化阶段性指导意见;畅达沟通渠道,综合使用微信、邮件等多种通讯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指导和沟通交流。在提前、充分的制度约束和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的双重保障下,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进展顺利,除个别同学因特殊情况提出缓交毕业论文的申请外,其他毕业生均已按时提交毕业论文。法学院坚持论文严格要求,同时也根据疫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提交方式,在延续原有答辩制度的基础上,做好远程视频答辩预案工作。毕业生学分修习——明确查对,机制保障为保障毕业生群体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达到学位学分修习要求,便于其快速、有效地了解与自身学位学分修习相关的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达标情况。学院采取“及时自查与详实发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2019年秋季学期伊始便向毕业年级同学们发放“学分完成情况自查表”,帮助并督促毕业年级同学准确核对学分修习的实际情况;除切实落实自查外,学院还推出信息互通“一页明白纸”的创新举措,通过统一信息发布渠道,简化查询途径,细化问题呈现内容等方式,优化针对毕业生查询内容的学院教务信息反馈质量,实现教务数据与自查内容的互通比对,保证同学们对自身学分修习情况的精准把握。学院对毕业生群体的实习学分修习情况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建立起涵盖所有毕业生的实习情况追踪统计台账,摸排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实习略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同学们与要求离开所在省市的实习单位进行协调沟通,不间断地为毕业生群体提供契合学校防疫工作要求的优质实习信息,保障全体毕业生都能够顺利修习实习学分。底数清,措施全,统筹促进就业“知己知彼、弥合缺口、丰富形式,统筹兼顾”是学院为促进毕业生群体实现更好更高层次就业的工作思路。详细摸底统计——知己全面了解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情况、问题及需求,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促进工作的重要信息基础,学院高度重视并细致推进求职统计,为落实精准服务提供数据依托。3月6日,学院启动2020届毕业生就业进展中期统计工作,建立涵盖就业意向、进度、现存问题和困难等统计项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台账,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并力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特殊时期精确到学生个人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升下阶段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针对性。重视并全面回应同学们所提出的特殊时期就业方面存在的相关困难,与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制定个性化的帮助方案,通过代为与用人单位沟通复工时间、提供特定岗位招聘信息、搭建用人单位与同学间的沟通桥梁等多种方式,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争取毕业生百分百充分满意就业。同时学院亦及时将利用全覆盖调查广泛征求的毕业生就防疫期间对学院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反馈于学生组织,引导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举办符合毕业生群体需求的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法学院详细摸底统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充分市场调研——知彼“知己知彼”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将毕业生就业情况摸底工作做实做细的基础上,学院亦高度重视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工作,厘清当前防疫工作特殊形式下用人单位的实际招聘需求和岗位提供现状,真正做到“知彼”。同时据此查找毕业生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间的偏差,不断拓展信息获取途径,及时将有效信息分享予同学们,努力寻求现存偏差的弥合点,最大限度得实现同学需求与用人单位要求的有机结合。自2月初以来,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广泛开辟信息获取渠道,对学生助理团队展开信息检索技术培训,提高与各类用人单位的沟通频率,提升信息获取质效。并先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邮箱等方式累计推送、转发法律相关岗位招聘信息数百条、提供岗位数量上千个,为毕业生全面、及时、便捷获取招聘信息提供帮助。同时顺利举办法律人线上求职双选会,依托学生组织对130余家知名律企的线上用工信息进行了整理分享,极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交流平台,尽力降低疫情对毕业生求职的影响。法学院为毕业生全面、及时、便捷获取招聘信息提供帮助就业促进活动——知己知彼,弥合不足在充分实现“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学院针对前述毕业生需求与岗位供给间的偏差,有针对性地积极联络社会各界资源,结合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组织策划如招聘宣讲会、人才沙龙及求职讲座等各类线上就业促进类活动,有效缓解同学们无法返校所产生的“信息恐慌”和“认知焦虑”,切实增强同学们的求职技巧与竞争力,有效推进疫情特殊时期法学院毕业生顺利求职就业。法学院举办招聘宣讲会、人才沙龙及求职讲座等各类线上就业促进类活动简历制作是就业求职第一步,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制作与完善简历方面的辅导需求,学院推出“最暖就业季”系列活动之法律人求职简历制作技巧交流会,邀请专业指导顾问,从简历写作技巧、优秀模版讲解、现场简历翻新等多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指导同学们如何提升自己,在简历中突出自身优势及核心竞争力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法学院推出“‘职海有涯’之律所求职大讲堂”“法学院人才沙龙第十八期之‘先人一步,带你走近私募股权投融资律师职业’线上讲座”“‘职海有涯’经验分享之互联网、金融专场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涵盖诸多法律服务行业领域的求职就业指导类讲座活动,邀请知名律所资深HR、深耕行业多年的律师校友、已经顺利获得理想单位offer的同学等不同身份的讲座嘉宾,从不同视角为大家带来针对特定法律职业领域的深度解读和求职经验分享,实现同学们与用人单位、优秀前辈们的“面对面”沟通,解决疫情期间的求职盲点,保障信息对称。法学院积极助力毕业生与在校生厘清当前就业形势,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坚定信心,努力进取,保持勤奋严谨、务实求真的治学态度和职业发展信条,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法学院还推出“‘职海有涯’之选调生专场求职经验交流会”,邀请已通过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北、福建等地选调生考核的六位应届毕业生,针对选调政策、考核方式、备考建议、职业规划等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嘉宾们的精彩分享在为同学们带来求职经验和技巧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成长锻炼的决心与热情。一人一策,全面覆盖,筑牢毕业就业防护墙在防疫工作开展之初,法学院便及时反应,形成专门工作组,采用“一对一落实关切”的方式,详细了解疫情形势下,毕业生同学们的生活、工作、身心状态,畅通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和了解毕业生群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可能影响毕业和就业事项的问题和困难,为其排忧解惑。此外,学院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心理障碍表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重点特殊毕业生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行动,由辅导员一对一详细沟通了解其毕业论文撰写、学分修习及求职进展中存在的相关困难,全面把握该部分学生的综合情况,及时为其纾解心理负担,给予诸如提供毕业事项帮助性安排,分享就业指导活动信息、就业岗位信息,推荐实习机会等个性化帮助措施,免除同学们毕业就业事项的后顾之忧。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学院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响应学校的方针政策指导,将“暖春行动”落实到位,对学院600余名毕业年级学生一对一电话沟通,重点关注思想、毕业、就业、学业、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定期追踪,做好台账,做到百分百全覆盖,一人一策。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一对一发展辅导,最大限度解决毕业生所需所想所求,尽全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与择业保障。接下来,法学院将坚持以“暖”字为核心,以质效为追求,持续发挥已有的信息采集、沟通联络、帮扶施策工作组的积极能动作用,面向所有详实摸底,厘清问题,引领思想,关怀身心,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全面推进针对毕业生群体的毕业就业相关促进工作。全院各方力量将继续协同努力,为毕业生群体筑牢抵御疫情冲击的“防护墙”,为毕业生全员顺利毕业,实现高水平宽口径满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茫焉异之

想提高名校申请成功率?发表论文试试!

相信近日接踵而来的留学考试取消的消息,让不少留学的小伙伴都十分伤神,但是时间不等人,疫情终会好转,留学申请,是一件未雨绸缪的事情,相比于宅在家里吃吃喝喝打游戏,不如积极储备知识提升自己软实力。现在疫情还未完全消失,发表论文,对于想要提升自己软实力、提高名校申请率的同学,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留学申请的材料中,学术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研项目或比赛、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等都能体现一个人很强的综合实力。国外优秀大学,会在录取时优先考虑具有论文发表经历的申请者。不仅如此,发表一篇好的论文,还能增厚学术背景积累,为硕士、博士、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国内和国外理工科博士的毕业要求,以及学术界的职称晋升要求,都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SCI/EI/CPCI收录论文。一篇优秀的论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写作者要在目前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找到新的突破口,针对某一细分领域进行的创新性研究。这是对一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甚至毅力等诸多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对于北大博士翟天临不知知网为何物事件出离愤怒了。(图片来源:@大尸凶的漫画)话说回来,对于名校申请者来讲,什么样的论文才能让在众多审核的材料中让人眼前一亮呢?1. 发表刊物的级别高2. 作者的署名位置靠前3. 发表的论文内容与申请项目具有强相关性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撰写论文难度大,而且在发表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许多隐的“坑”,例如错时发表、被期刊短期收录而不是长期收录、辛苦撰写的论文发错期刊、或者发为副刊增刊,这都很容易造成学术不端或者不被承认的负面影响。这时候,你就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新通科研版论文辅导项目】专注提升学子名校录取成功率项目介绍该论文辅导项目面向群体主要为大学生以及硕士研究生,由国内一流大学博士全程指导,前期进行一个月的科研课题辅导,后期为他们提供系统学习论文的方法论,在重要国际会议(EI/CPCI)上发表论文,帮助学生提升名校录取几率。项目亮点01导师一对一辅导导师均为985/211一流名校在读博士;属于国内顶尖领域人才,均有数篇SCI/E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经历;主持参与多项国际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一对一保证给学生提供全面的辅导。02全程负责制整个论文辅导流程清晰:确定论文方向——推荐文献——软件教学——设计实验——论文投稿——论文书写——得出结论——采集处理数据——获得录用证明。全程对学生负责,保证学生能成功发表论文。03掌握论文写作发表方法论文发表项目不仅是单纯的帮助学生发表论文,而是通过一步步的教授,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今后海外求学时,面对大量的论文 写作也能从容面对。04人脉积累通过数月与导师的交流沟通,学生能在专业领域获得与前沿学科牛人们的交流机会, 除了能获得学术方面的指导外,还有可能进入到导师带领的项目中。05承诺保证在导师单独辅导的前提下,所有论文项目都是保结果的,学生一定会拿到同等级别期刊。论文没有发表成功可以选择与导师商量重新选刊发表,或选择退款。▼论文录用证明示例▼这个特殊的假期,不仅是简单的“封闭禁足”,而是一个绝佳的审视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别把时间花在犹疑和焦虑上,赶快留言,联系新姐吧!

虽落其实

为史学研究奉献一生——记宣城沈村籍北大历史系教授袁良义(上)

袁良义(1928—2015),宣城县沈村镇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其后一直在北大任教。在长达60年的历史学专业教学和史学研究生涯中,他秉承‘独立思考、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客观公允’的科学精神,成果颇丰,影响甚大。而在其乡梓,知其人闻其事者不多。今特转发先生弟子邸永君的这篇缅怀文章,让更多的宣城人能睹其人,闻其声,知其道德风范与学术梗概,庶不负乡邦之情,亦有冀于更多先生生平资料之问世也。——编者原标题:传薪授业接文统 论道求真续汗青——缅怀吾师袁良义先生邸永君2015年7月9日凌晨四时,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深教授袁良义先生,因患壶腹癌,医治无效,不幸在京逝世,享年87岁。作为关门弟子,永君得先生沾溉尤多,恩同再造;惊闻噩耗,深痛可知。追念先生,不禁泪流;往事历历,涌上心头。一时针倒转,回拨至二十五年前。1990年深秋,某日午后,幸得北大中文系王善教授引见,我怀着百分敬意,专程拜见先生。二位教授当年曾为室友,故颇有旧。先通电话云,推介一生徒,并愿陪同前往府上拜见。先生当即应允,表示“欢迎光临”。因同住中关园,且仅隔数楼,步行几分钟即到。转过楼角,举目而望,先生已偕夫人立于单 元门外,面带笑容,出迎宾客。只见先生浓眉大眼,目光深邃,身材健硕,神态俨然。握手通名,引入客厅,落座寒暄,一见如故。先生不时提问,我一一作答。历一时辰,方告辞而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先生之讷于言语,惜字如金;与我之无知无畏,口若悬河,形成鲜明对比。当晚,于王善教授处得知,先生对我印象甚好。云“科举时代,讲求身(身材相貌)、言(言语谈吐)、书(书法造诣)、判(文章水准),此君身、言,皆甚可观,书、判待考试时可验。允其报考,认真应试可也。”我闻此言,大喜过望,从而坚定报考北大之决心。入学后方知,先生择人,标准甚严,眼光颇高,宁缺毋滥,绝难通融。先生当年已六十有二,临近退休。原本打算不再收徒,而此次为我,决定山门再启。冥冥之中,似有前缘。良义先生原籍安徽。1928年5月26日,出生于宣城县沈村镇一徽商世家。父名澄江,经营有方,家境殷实,家风醇厚。先生为仲子,自幼聪颖过人,尤擅数学,且文史兼胜。1946年,以全县第一名之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史学系。为此,当年宣城县长曾亲自登门祝贺,场面宏大,阖家欣喜,里巷荣之。求学期间,先生勤奋进取,为人忠厚,先后得到多位名师大家悉心指导,备受激赏。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授业终身。1953年,先生年仅25岁,就曾于《光明日报史学版》发表《曹操论》,而崭露头角。其后,又于20世纪60年代在《人民日报》等报刊推出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先后出版《明末农民战争》《清一条鞭法》等专著两部,视角独到,旁征博引,注重发掘地方志中之珍贵史料近千种,并多次进行实地考 察。两著的付梓,代表着史学界于相关研究领域之最高水平,至今仍无人超越,因而广受好评,屡被征引。永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二1991年9月,我负笈燕园,列于先生门下,夙愿得遂,何幸如之。第一年,先修基础课,积累学分。而专业课则由导师讲授,每周四学时,赴先生家中受教。届时,师生相向而坐,以一对一。开讲之前,先生必亲手为我沏茶一杯,以六安瓜片居多。品茶之后,始转入正题。此番我误打误撞,考取北大历史系硕士生,是靠突击背诵词条及几分小智小慧而侥幸过关。入学后才意识到,词条背后所依托的宏富史料,竟几乎一篇未读。随着师生交流不断深入,此短板暴露无遗。先生不悦,正告我曰:“史学研究,极需功力。诸多一手史料,必须精读。”我唯唯称是,并求教当读何 书,请列书目。先生云,下周再来时可取。及至《必读书目》到手,匆匆一阅,顿觉气短。十六开稿纸一张,乃先生亲笔,密密麻麻,满是书名、著者及版本。仅以前三种为例,任务之重,可见一斑:(一)《清实录》4433卷,清历朝实录馆臣纂,中华书局影印本;(二)《清史稿》536卷,赵尔巽等纂,中华书局点校本;(三)《清史列传》80卷,中华书局王锺翰点校本。我虽心中打鼓,然别无选择,只得逐一恶补,尽量详阅。当时,北大图书馆二楼北侧最西端,为教师研究生阅览室。凭学生证可径入书库,书籍任选。坐拥书城,遨游学海,信可乐也。我尝整日栖身于兹,端坐于两书架间窗台之上,光线充足,自处怡然,茶饭不思,流连忘返。一年之内,得以腹有诗书,渐窥门径。再讯问,多能对答。先生渐露笑容,我心稍安。星移物换,转眼一年。先生见我已初备治学之基,便循序渐进,始授撰文之道。我原本最喜古典文学,尤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而先生受桐城古文派熏染至深,十分强调撰文之道、行文之法,注重布局谋篇、气度笔势。先生以“独立思考、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客观公允”为训,嘱我云:“史学属于科学,而文学属于艺术,二者尽管有联系,但绝不可混为一谈。既然投身史学,自当循规蹈矩。尽量运用中性词句,行文以平实、精准为上,感情色彩应降至最低。尤不可轻发妄议,以论代史。”寥寥数语,切中肯綮,犹如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在我学位论文之选题、设计、写作、答辩等各个环节上,先生亦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循循善诱,一丝不苟。曾记得,在我选择论文题目时,先生曾点拨道:“首先,论文篇幅要恰到好处,太小不足以作为硕士论文,太大则过犹不及,难以完成;且要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这样可与你今后的研究进行连接,不断累积叠加,以自成体系,开拓并占据一个领域。”在先生指导下,我经广泛阅读,认真思考,自定以《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为硕士论文题目,幸得先生首肯。在写作过程中,先生字字把关,逐句润色,全文共计三万余言,历时一年,终于完成。答辩顺利通过,获史学硕士学位。此文发表于《燕京学报》新十八期,成为本人立身之作。饮水思源,皆仰先生指点迷津、耳提面命之功。坦率而论,我本人属于好出风头、不甘寂寞之辈。在北大三年期间,曾一直担任研究生班班长,并兼任系研究生会主席等多项职务,参与学术以外之各类活动甚多。虽屡受表彰,然颇耗精力。先生对此颇为不满,认为是逐末舍本,不务正业。毕业临近,我等皆无法回避对未来道路之抉择。当年我已是37岁“高龄”,且家在河北,挈妇将雏。而硕士毕业,尚不能解决家属随迁。若既不返乡又思团聚,则必须考取博士,再读三年。另一方面,我已发现庶吉士制度仅仅是翰林院制度一小分支,若想窥其全豹,就必须考博。或许是造化弄人,当年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明清史研究方向之唯一博导许大龄先生,恰因年满七十岁而退休。系主任数请良义先生申报博导,以补空缺,却遭严拒。个中原委,至今不明,其结果却导致我无法报考本系博士生。其实,尚有变通之法,即挂名于其他方向之博导,由良义先生任副导师,负责实际指导。我多方游走,诸事具备,只要先生应允,此路即通。然当我请求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时,未料得被断然拒绝。先生正色道:正导师我都不想做,何谈副导师?荒唐至极,绝难应允。态度之决绝,无任何回旋余地。心中压抑,气氛凝结;师生对坐,沉默良久。先生突然发问:“你是要名,还是要实?是真想做学问,还是想混学历?”我答曰:“当然是想做学问,赢得时间,以完成对翰林院制度的整体研究。”“那好。当今清史界,我最服膺王锺翰先生。假如你刚才说的是真心话,就投到中央民族学院王锺翰先生门下吧,我负责推荐。比你留在北大有名无实、心猿意马要好上许多。”我闻罢此言,思前想后,别无选择,只得从命。于是,我暗下决心,孤注一掷,返回家中,备考数月,破釜沉舟,再次如愿以偿。后来于锺翰先生口中得知,良义先生曾与锺翰先生通话,介绍我乃其得意弟子,可教之才,并鼎力推荐,望能接纳。对于此事,良义先生从不提及,真君子也。锺翰先生曾负笈并执教于燕园近二十载,一向对北大学子另眼相看。当得知我硕士论文题目属于清代中央官制范畴,遂将专业考试题目比例之三分之二,定位于“明清中央官制之比较”。此范畴属我之长项,殷殷厚望,清晰可感。而先我一年考入锺翰先生门下的杨海英师姐(张仁忠先生弟子)嘱我:“锺翰先生从来不写连笔字,最恶笔迹潦草;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君当好自为之。”我有备而来,成竹在胸,先打底稿,复以楷书誊写一遍,通篇以文言作答。锺翰先生阅罢试卷,喜出望外。当即与良义先生通话云:“邸生有如此水准,真始料未及者也。已给出前所未有之高分,并决定予以录取。”良义先生闻罢,喜不自胜,当时尚无手机,通电话亦颇不便,为免我苦苦等待之纠结,望眼欲穿之忐忑,先生竟不顾盛夏炎炎,头顶烈日,亲自来到46楼1045室,将这一大好消息于第一时间告知于我,乃至声音颤抖,气喘吁吁。真情挚意,无以言表;此情此景,宛若昨天。1997年5月,邸永君(中)于博士论文答辩后与恩师袁良义(左)、王锺翰(右)合影三先生表里澄澈,生性率直,心口如一,不筑城府。尽管屡遭打击,历尽坎坷,仍凛然卓立,不改初衷。先生乃全系下干校劳改时间最久者,先后长达十年有余。然而向来不屑于做违心检讨,未低下高贵头颅。此般特质之养成,当与先生早年成长环境、家庭教养所关甚巨。先生曾对我谈及,其父澄江公之第一桶金,乃因经营木材所得。当时徽商之做此营生者,各自雇人,伐木于山中,再将圆木倒放于河,揽以绳索,借水势漂流而下,运至长江口岸,交付买家。诸商家为得先机,常发生冲突,强凌弱,众暴寡。首次运木,不幸遭遇一无良巨商,倚仗人多势众,明明晚发,却将袁家木材挤入河湾,使自家之木占据河道,自以为得计。而澄江公自知己弱,敢怒而不敢言。未料得当夜大雨倾盆,山洪倾泻,将河道中木材冲得无影无踪。天意如此,巨商只得认命,徒呼奈何。而袁家之木却因避于河湾,得以保全。洪水过后,木材奇缺,运至口岸,价格高扬,一举致富,由此而得出家训:“欺人者,天必欺之。”先生谨遵奉行,终身不改。先生于1946年考入北大,其时光复伊始,百废待兴,条件简陋,生活困难。尽管如此,所有同学仍热情高涨,学习刻苦,废寝忘食,不改其乐。同班同学中之戴逸(时名戴秉衡)、田余庆二位先生,日后均成为当代史学巨擘。先生授课,除谈专业外,亦常涉及北大掌故,名人逸事。先生颇为当年业师而自豪。一次,先生发问:“你可知我的国文教师是谁?”未等回答,便自答曰“沈从文!”“考古学教师是谁?”“裴文中!”“历史文献教师是谁?”“张政烺!”“古典文学教师是谁?”“俞平伯!”“历史研究法教师是谁?” “胡适之!”我听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先生与裴文中先生的交游,颇值一书。文中先生当时受聘北大历史系讲授考古学课程,同时主持房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之发掘。授课过程中,每每提及发现猿人头盖骨之过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乃至眉飞色舞,二目泛光。良义先生听课认真,笔记规整,学习投入,甚得文中先生赏识。考古奇遇,神秘而刺激,良义先生十分好奇,便提出利用暑假,随文中先生赴考古现场,参与发掘。未料得文中先生十分认真,某日竟派一吉普车,将良义先生接至周口店,并亲自引至洞中,配发工具,手把手教其发掘之技。良义先生劳作半日,背痛腰酸,十指发麻,顿生退意。再找文中先生,已去城中开会。思来想去,追悔莫及,便不辞而别,逃回学校。后来,文中先生托一学生专门带话云:“你转告他,就说我裴文中说的,袁良义是天底下最大的糊涂虫,外加笨蛋!”不难体味,当时文中先生准备传薪于得意弟子,却换得浅尝辄止,半日即退,难免失望至极。而良义先生似乎未受触动,每每提及此骂,辄笑逐颜开,就像是得到夸赞一般。(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

常变

大学毕业论文可以发表吗?

痛苦地熬了多个通宵,发际线至少往后移了好远,总算是让毕业论文通过了要求,此时你拿着第N稿的论文,肯定会觉得这是你写作的最高水平了。这么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可以发表吗?当然可以,尤其对于想要继续读研的同学来说,毕竟毕业论文花费了我们很长时间来完成,而且查重率也过了,并且也得到了老师的指导。如果你们学校本科毕业论文不会入知网,就可以按照答辩时老师给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去向一些学术期刊或一些学术论坛投稿,就可以成功发表了!在此整理了比较靠谱的论文发表平台:平台一:【爱学术】一个可以发表期刊的网站,点击【期刊发表】有专业的客服直接一对一服务,还会根据你的要求来调整论文,以便更好地发表。目前爱学术这一块的期刊资源比较多,可以跟客服进行沟通,提前预定期望的发表平台同时【爱学术】还可以免费查找国内外的学术期刊,在写论文期间也可以使用。平台二:【壹品优刊】壹品优刊也可以代为发表学术期刊,可以直接在官网上咨询客服,或者电话咨询,需要至少提前1个月预约发表。*关于论文期刊的发表一定要找靠谱的平台,不然会有期刊被盗取的危险。总有人说“上大学就是用了一麻袋的钱换了一麻袋的书,等毕业用一麻袋的书卖了却换不到一个麻袋”。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将自己的论文期刊发表,也算是自己对这四年的一个总结!关注【PaperYY 论文查重】,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知识

伯克利

高校与先进互联网合作,优化传统高校毕业论文模式的新方向

(1)校企联盟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和国际合作等资源优势,把它们带到产学研联盟中,实现互利共赢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学生融入社会的进程,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学校要选择规模大、实力强、管理先进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和全面合作,促进学生大规模实习,确保毕业实习数量是质量、质量、保障,确保论文有数据、有支撑、有结合。(2)分部实施借助教研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施优秀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计划对学习成绩优秀、专业素养强、热衷于创新和科研的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或研究生的学生,可结合硕士研究生整体培养计划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纳入其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退学的学生也可以酌情前后移动论文答辩这样,毕业论文工作就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大量的毕业生被分流,而不是集中在最后一段时间,可以大大减轻实验室和教师的压力,显著提高论文质量。(3)链路控制要建立健全论文质量监控程序,在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建立不同的质量监控措施无论是在开篇论证、科学实验还是数据分析中,都必须严格控制和全面监督,并相互衔接,特别是在论文的评审和答辩中,必须有标准和规则。坚持质量第一,少侮辱,保证教师论文指导质量和学生论文写作质量(4)各种形式为了冲淡专业界限,培养新的人才,论文的提交形式应该是折衷的,但应该是多样化的学生可以通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批准的专利、学术竞赛或小发明、调查报告或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等形式获得毕业资格和学位学分。。只要是你通过实践获得的真实作品,就具有创新性,与专业相关,不应局限于学术研究论文。(5)模式多样性。本科毕业论文的模式和标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目标来确定。”“985”高校必须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与国际接轨毕业论文不一定是必修的也可以作为选修课时机已经成熟,甚至可以废除。“211”院校主要开展通识教育,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人才基地研究论文的比例应该提高然而,一些地方特色高校或地方高校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输送人才。应增加适当或实用的论文,重点培养和考核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多元化的论文模式既能充分展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个性,又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同需要。(6)训练正常论文的培养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不限于上学期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加强教育科研和培养环节,注重文献阅读和引用方法,提高科研计划设计和实施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尽快构建符合课程体系、反映最新进展的一线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7)团队合作组建学生研究小组和导师小组从传统的“一对一”模式转变为“多对多”、“多对一”或“一对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任务,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指导小组的组建可以解决学生过多、教师不足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无待

新祥旭一对一:初试科目调整,论文课程来袭,考研怎么备考合适?

9月不仅仅是大家开学的日子,大纲发布的日子,也是预报名的日子。此外,回归校园,毕业论文还有课程任务也都一起来袭,考研备考压力更重,该如何准备呢?一起往下看看吧。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院校考试信息动态,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在9月1日发布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的通知,通知称:1. 管理科学与工程初试科目“管理学原理”调整为“管理基础综合”;2. 工商管理初试科目“管理学原理”调整为“管理基础综合”;3. 公共管理专业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方向初试科目“公共管理学”调整为“公共管理综合”;4. 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初试科目“公共管理学”调整为“公共管理综合”,“卫生经济与卫生管理”调整为“卫生经济学”。上课和论文开学来袭怎么办呢?有的小伙伴还会面临开学就需要考试的问题。有很多人会说,放弃,当然这样的答案有一定的到底,具体怎么取舍大有学问。如果不是跨考,考研就是考的本专业,那么专业课和考试一定不能不听,课程相关的内容都有利于你在考研专业上的学习,另外不懂的还可以问专业课的老师,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如果你是跨考,那么要学会重要性的排序,专业课的成绩不能完全丢下,毕竟有的老师会通过你的学分绩看待你的学习能力。而目前的考核越来越看重本科的综合表现了。最后,不论是跨考还是不跨考,论文一定要认真准备,因为你是要读研,科研能力需要论文来反映,一般人划划水就算了,如果你的毕业论文很出彩,那么完全可以在联系导师和复试的时候将其作为作品展示,绝对是加分项。如何应对初试科目的调整,罗老师在往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要的是稳住心态,抓紧时间赶紧调整。如果对于如何调整还是存在不太清楚的情况,或者是自己复习时间紧张,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将很好的帮助到你,为你辅导的老师就是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他们的一手资讯和复习经验、灵活的课程时间安排都能够有效的节约你的时间,让你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实现弯道超车。

旄丘

张泉灵: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1月20日,在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与好大夫在线联手举办的“领航者大会——暨2018品牌医生年度盛典”上,有一位讲者非常引人注目,她就是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在这场盛会上,张泉灵向全场医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安全感?张泉灵老师发言全文整理: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东北人在讲述他的故乡,里面有一个案例,他说:他爷爷有一年给他打电话,特别着急,说你们俩夫妻别在北京混了,赶紧回哈尔滨吧,这儿有好事情,这儿的环卫局在招环卫工人,不是临时的,是正式的,而且给上保险,2000多元/月,可好了。如果你不是一个东北人不理解“体制内、有保障”这六个字魔性的话,可能不能理解爷爷的欣慰。但是真的到哈尔滨招这个环卫工时报了几千人,有200多人有完整本科学历,其中甚至不乏硕士毕业生。当他们走进大学校园时,甚至完成他们硕士论文时,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人生选择是要去当一个环卫工人吗?在这里不讨论中国的政治正确里还有一点是“人人平等”,我们相信人格平等的同时,其实知道一个人的职业贡献是有不同的,为什么他们的人生选择会走这样一条道路?(点击下方观看视频)↓↓↓54:44我们这一代人活得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面临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但是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有可能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甚至在上一个时代。在这个故事里的爷爷,我相信他的价值观其实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他相信一个不变的体制、一个不变的单位,一个体制内可以每个月给你固定工资的人生状态是最有安全感的,他完全不知道在外面世界里发生着多大的变化。面对变化的焦虑感,其实在两年前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很多媒体会问,你当着央视的主持人,为什么会去改变你的身份,做另外一个职业,你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通常开玩笑说,我在央视面临这样一个状态,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人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再有人说: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我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就离开了。这是一个玩笑,但真实反映我内心的焦虑,这个焦虑是其实你的外部环境、你的对象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极其担心的是一个做传播的人,最后在自说自话、自怨自艾、自恋自爱,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真正想说服的人在哪里,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变化,更大的恐惧来自于你明明知道世界在变,变得如此之快,变得如此无孔不入,进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实你并不知道它是怎么变的。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恐惧的事情。我儿子最喜欢去的是自然博物馆,每次去自然博物馆时,都要看到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段落。有的时候看着那个图版时就会想,最早一批大陆崛起,然后从海底开始把自己的鳍变成四肢走上大陆的动物,他们有安全感吗?历史会有大陆崛起,会有陆生动物,最后到哺乳类动物,到人类,但毫无疑问第一批走上大陆的动物一定死亡率特别高,他们痛苦,不如在海洋里得心应手。我要不要做这样的人?大趋势没问题,但是我们生命如此有限,我们是否要冒这样一个险。这是我两年前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实在太好奇了,我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所以即便痛苦,即便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即便会造成更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但是我决定迈出这一步。这一步在外界说起来,经常是华丽转身,说点良心话,一点都不华丽,这个过程可痛苦了。但是人生恰恰另一方面有限,所以值得尝试完全不一样的境界、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如果真的对另外一个世界存在好奇心,真的相信那个世界代表着未来的大趋势的话,我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冒这个风险。跟大家分享几个我自己体验到的,可能在原来环境里很难去理解的,到底这个时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甚至最近被谈论非常多的区块链,他们在怎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分享几个小的案例。▌科技正在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无法逃离案例 1:我的一个朋友,文仪(音),早期她就在各种电视台上各种教人做菜的节目,后来在网络上她变成了KOL,是意见领袖、网红,也教大家怎么做菜,有了很多粉丝。有一天她突然想能不能教大家做菜以外,把在厨房里用的工具、锅、案板各种好的东西跟粉丝分享?一个个体,当乘上互联网能量时能有多大呢?有一天她决定要卖一个产品,三块案板,就是厨房里中餐用的剁的、切的,生熟分开的三块案板。在我们这一代人(70后),你们认为三块案板应该多少钱?我们心目当中几十块钱/块,我认为是合理的价格,尽管我可能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也认为几十块钱/块也是合理价钱,贵了也一百多块钱,她的三块案板卖1500元。当时我这样一个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凭什么,为什么这么贵?她很快说服了我,她说服我的理由,在消费领域直接能够抵达你内心的焦虑是最能够让你掏兜的。她说:你们家的案板常年在提供霉菌,因为中国人习惯用木头当案板,那个东西又浸水,总是不干,总有一些水和汁渗透到木头纤维底下,案板上一块一块发黑,都是霉菌。我们粗浅医学知识告诉我们霉菌是致癌的重要物质,这个案板把这么厚的木头压缩到这么薄,表面致密,不会有任何的霉菌,没有任何涂层。我立刻被说服了。虽然1500元,三块案板远远超过我认为的价格,但是在我的生活里是油需求的。 这么被我说服的人有多少呢?在一个小时之内,案板卖出去了1万块。1500元的案板是这个德国品牌、这个品类一年在整个亚太的销量。她第二次再提请这个公司能不能再给我搞1万块的时候,那个公司都疯掉了。因为在原来的销售体制环境下,没有办法想象这个东西居然可以有一个人给我订了第二次全年亚太的销量。这是互联网特别神奇的地方,能迅速放大单个人的力量,只要你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让别人相信你,单个人可能能超过一个公司在整个亚太一年的销量。案例 2:这个时代的变化另外一点会引起我们不安全感的不仅仅是别人家的传奇,更重要的是在原来你非常熟悉的领域里,你认为我就是专家,在这样的领域里,突然会发现我真的是专家吗?未必哟。我最近一段时间在跟一个服装类消费企业打交道,这个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仅服装类年销售量大概在50亿-60亿,全国有数千家门店,绝对行业当中资深专家。我去看了他们线上淘宝里的店,突然意识到他们其实没有理解这个时代的变化,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把淘宝的店当作了一家店。在我看来线上是一个新的渠道,淘宝的一家店不是一家店。觉得听懂我这句话在说什么的举手,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包括卖服装资深的专家,在服装行业里几十年,每年还有50亿-60亿销量的品牌,其实一开始都没理解我在说什么。在他们看来,我在全国有几千家门店,现在淘宝也很火,所以我也去淘宝开一家店就好了。对不起,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件事情,线上淘宝是一个全新的渠道,不是一家你在互联网上开的门店。如果我在北京王府井开一家店,这家店主要位置在王府井,往来的人以王府井旅游人口为主,目标客户大概能够确定,在线上,这一家店有可能东北的人进来,有可能广州的人进来,但如果线下卖服装的话,9月份,在广州可能卖主流是短袖,在东北已经卖羽绒服了,如果是线上一家店的话,你的主业应该呈现的是什么呢?所以才会卖不好。理论上是一个全新的渠道,一个东北人点进来和一个广州人点进来,看到的主页应该是不一样的才对;一个男人点进来和一个女人点进来,看到的主页不一样才是对的,一个东北手机号的人出现在了广州点开你的店面,你应该问他:请问你要切换你的城市吗?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判断他是打算过两天在东北收货,还是因为到了广州,因为带错了衣服需要紧急发货。真正好的服装零售品牌,线上线下销售比例是50:50,线下销售50%,线上销售50%,而这个公司,一个A股上市公司,一个曾经的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线上销售额只占到它整体销售额不到5%,只是一个词的差别,把它看作是一家店还是一个渠道。当你理解了背后变化时,整个管理体制、思路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把它当做线上一家店时,可能认为它就是你品牌的奥特莱斯,所有库存卖不出去的,全扔到那个店里。如果当做一个新的渠道、新的趋势,甚至有可能把它当做你的分销会前面那一段的实验品,比如有一个新品上来,应该先开一个分销会吗?不对,应该扔到线上去,看线上数据,知道到底是北京人喜欢还是天津人更喜欢这身衣服,哪个地域卖得更好,应该把衣服扔到那个地域,而不是等库存不好的时再退回来。所以整个逻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便在中国今天竞争最激烈的行业里,大家觉得最熟悉的行业——白酒。服装还有不断品牌的变化,有时代,有时尚。白酒传统,大家都觉得白酒是年份酒好,越传统越好,前头还有神一样的茅台,市值快过万亿了。你觉得还有新的白酒品牌的活路吗?即便有电商,大家都在摇头说,没有新的白酒品牌的活路。你们记得最后一个全国性白酒品牌是什么?天之蓝、梦之蓝,因为搭上了电视最后的辉煌时代。电视是最后的大众媒体,今天的互联网即便有9亿日活、10亿日活,也是一个分众媒体,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得互联网是不一样的,但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响起时,是大众媒体覆盖面,同时覆盖几亿人可以同时看到,通过电视的力量推出最后一个全国性白酒品牌,这个品牌是天之蓝、梦之蓝。在此之后似乎看不到这样一个快消品品牌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品牌,特别是在白酒行业里。特别有意思的是,最近三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牌——江小白,针对的是年轻人。这个品牌做了几件事情:1、更了解了90后消费者和70后消费者有什么不同很多现在还在做传统行业的人会这么看待自己的品牌和品类,如会认为我是卖白酒的,着什么急?酒要醇的好。所以20岁不喝白酒,不喝就好了,等着你到40岁变成我的用户。这一类人是我等着你。2、要分析的人,90后和70后要喝白酒的人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呢?有一个特别重大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个消费心态上。我们想象70后怎么喝酒的?一般攒十来个人,说几个人喝白酒,怎么也得凑够五个人或者至少四个人,才愿意开一瓶白酒,因为你内心清醒地算了一下,每个人喝二两半,就开吧。最后四个人互相迁就,开了一瓶白酒。这是70后的社交特点。90后有一个特别大的社交属性,他们在社交环境里,第一,不愿意迁就你,也不需要你迁就我。所以如果要喝白酒的话,我一个人想喝白酒,不劝你们,你愿意喝什么就喝什么,但是你也别劝我来跟你喝一样的,就意味着白酒的包装要小瓶化,变成二两、半斤的,我一个人可以作主的,年轻人更容易购买它。以前也有小瓶,二锅头就有小瓶,但是90后除了更个性化之外,酷是他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字,他消费的时候不仅仅是消费里面的乙醇,消费的是一种生命状态,就是酷不酷。你觉得他拿一个小二放在旁边会很酷吗?不酷。这个事情他会转发朋友圈吗?菜上来都会手机先吃,不能让一瓶小二放在菜边上,就变成不酷的东西。不仅这个东西要小,一个人能喝,价格合适,喝得起,喝着不差,喝不坏,要酷。江小白很酷。江小白包装上有一句话,就是所有喝江小白的人所提供的,那句话可能非常打中你此刻的心情,比如有一句话可能是“其实对喝酒的人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谁陪你喝,更重要的是谁在家里等你”,有各种各样这样的话。你想想一下你是喝酒夜归的男子,把这样一句话发在朋友圈里的时候,你的老婆有没有可能原谅你多一点。这些话怎么来的?当你进入社交媒体,用江小白的订阅号或小程序的话,都可以说“我要说”,你是可以说你喝酒时想说的话,如果你脑子里突然空白,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它给你提供各种语言的模板,可以在上面改,还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每过一段时间,江小白选择一下,印在他们的酒瓶子上。如果那句话那一刻打中了你的心,如果那句话是你发起的一句话,你会不会放在你的朋友圈里。今天的主流媒体是谁?是朋友圈啊,同学们,因为你们的时间都在那里面。所以,对于江小白来说,一个喝白酒的人不仅是一个消费者,同时是一个传播节点,免费的哦;不仅是一个传播节点,还是一个内容提供者;不仅是一个内容提供者,是整个品牌的参与者。所以即便在最传统的行业里面,当你发现你的品牌传播渠道已经从一个电视台的大众媒体变成以个人为节点的社交媒体时,所有的产品设计、所有的传播渠道、所有的思路都是发生变化的,即便在白酒这样一个传统行业里,都会有新的公司的崛起。案例 3:吃过周黑鸭的请举手,吃过德州扒鸡的请举手。周黑鸭在香港上市时,一年销售额接近30个亿,利润7个亿。德州扒鸡三百年的国家级名品,大概今年可以卖到5个亿。周黑鸭才几年?德州扒鸡这么高的知名度。你可能反应说德州扒鸡门店少,德州扒鸡目前有1500家门店,周黑鸭和它差不太多,都是卖禽类,他们之间一个非常传统,一个新崛起的企业,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不仔细想,会觉得它们其实很相似,卖鸡卖鸭能有多大差别。今天去德州扒鸡,说一个辣的,一个不辣的,这不是重点,今天去吃德州扒鸡还是挺好吃的,有它的拥趸。他们之间到底不一样在哪儿呢?德州扒鸡的历史是跟着中国了交通线演进的,德州扒鸡的大盛时期发生过两个阶段,第一是随着大运河走向了全国,第二是随着铁路走向了全国。以交通线为主要思路的德州扒鸡,直到今天主要的门店是跟着高速线开的,主要门店出现在高速路的休息区里。交通线发展到今天,消费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当年从山东德州坐着大运河的船到北京,需要好几天,坐着火车进来也得一天,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们至少在路上可能要吃两顿以上的饭。吃一顿饭,会带点就凑合了,零食就能替代,吃两顿以上饭时,怎么也得在路上补充点。这就是德州扒鸡的兴旺史。但今天,对不起,德州到北京太快了,别说吃饭了,一包瓜子都没嗑完就到了。这时候你需要一只整鸡吗?你愿意在火车上打开一只整鸡?!德州扒鸡就是这样被干掉的,是因为你的外部环境变了,口味没有变,消费者对口味的喜好也没有变,但是消费场景变掉了。当年很多人拿德州扒鸡送礼,今天我到您家去,要不是德州老乡,给您拿只鸡?这事儿有点怪。谁家缺只鸡呢?!所以今天的周黑鸭是什么概念?是一个肉食类的、新鲜的零食,休闲食品。看起来是一样的,一只鸡、一只鸭,但一个还是添个菜、送个礼,沿着交通线布局,一个是零食的方式走进你家门口、办公楼下面的便利店,所以它他有着天壤之别。▌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这是最容易解释即便在最传统的领域里,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因为大的外部环境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你不去理解这种改变,对不起,你可能就会沦落为上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这是我自己觉得最恐惧,也是那一片新大陆,尽管充满了荒蛮,尽管有着各种不合理,但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今天除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迅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还有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的第一局,腾讯邀请我去做直播主持人,当时我的身边解说那一场围棋的是九段,我非常好的朋友,我在开局之前问他:你觉得输赢机会会怎么样?当时围棋界相当乐观,非常非常乐观。因为在此之前,阿尔法狗所宣布最好的成绩是战胜了专业的五段,但是在一个围棋高手看起来,九段和五段不是差四段的事情,是差四个世界,是可以用数量级来碾压的。所以一个九段打五段,他们认为不需要解释。另外他们觉得围棋是一门艺术,有灵感,有那种很微妙的艺术的点,而他们认为人工智能不过是算力,以艺术来对抗算力,他们觉得这也是两个世界,是两个有高低差别的世界。这是这一场比赛开始之前的状况。开始之后,我相信整整五场比赛,4:1的结局,对整个围棋界的冲击是巨大的,更何况后面还有柯洁的证明,0:3。今天围棋系统用人工智能帮助小棋手重新认识围棋,从完全看不起到重新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赢了他们,为什么?其实非常简单,人脑算力是非常有限的,功耗有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把大量人生经验凝结成了不需要从头算一遍的状态,变成了经验。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背九九乘法表,因为我们不需要从头算一遍,七八就是五十六,变成本能反应。棋谱、定式、经验都是这样一种算力节省的方式,是我们人类进化到今天所完成的一种方式。但计算机不是,计算机永远在从头算,每一步都算概率,说:这么下有81%的概率,这么下有72%的概率,就算拿81%的概率。每一步从头算一遍,后面是庞大的计算资源。所以算出了超出你的经验和定式的东西,算出了全新的逻辑,这是为什么阿尔法狗的下一代完zero全没有人类的经验,只知道棋盘上的规则,自己跟自己下,有100:0的完胜上一代阿尔法狗的成绩。超出人类经验的东西对各位医生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因为医疗是要有金标准的,你说你是一个黑箱,我给出这个结论,这个东西是癌,这个东西不是癌,你要告诉我怎么判断这个东西是癌,要有标准,用一个黑箱帮我判断不行。人工智能在今天,还为医疗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我们想想“明星”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诞生的?歌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有钱的?徽班进京两百年,为什么梅兰芳成为大家都知道的?在艺术上他有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他赶上了唱片诞生的时代。因为在一个戏院里,当年的戏院也就容纳一百多人,一个大戏院也就几百人,今天在现场也就小一千人,但是唱片意味着可以把你的声音复制,让更多的人听见。所以歌星是在有版税之后才变成了明星和变成了富豪的,因为你的行为能力可以被复制了,你的声音、表演、影像可以被复制了,让更多的人当做一个工业品来接受他。这个单个的个体的能力就被无限放大了。包括文仪(音),因为她的能力被互联网放大了,所以她才变成了一个能有巨大能量的人。医生说:今天我有一部分的能力可以通过像好大夫这样的网站被放大。但问题是我的看诊还得一对一地看,手术还要来医院。我相信很快人工智能复制一个人的行为执行能力会快速到来。我相信在今年之内,就可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那样的机器人,可以模拟在巴黎最好的本届咖啡大赛的冠军给你冲的一杯咖啡。原来手冲咖啡为什么是小众行为?因为好的咖啡师就是稀缺人才,而且一天能干的事情跟大夫能做的手术一样,非常有限。最优秀的咖啡师一天能泡20杯咖啡,泡到25杯时,注意力下降,就会降到更下的水平。这是为什么一个工业品星巴克无论是什么豆子,你们发现星巴克都是深烘焙的咖啡了吗?因为深烘焙才能把无论什么咖啡豆都做成一个味道。无论在上海哪一家店,在北京任何一家店,喝的星巴克的咖啡都是差不多的,这是工业时代强迫给你的东西。但本质上咖啡都和茶一样,其实每一包咖啡豆都是不同的,有丰富的层次。今天一个巴黎最新得了冠军的咖啡师的行为就可以被一个机器人复制,也许今年你就可以在北京的街头喝到这样层次丰富,每一杯都不一样小众的咖啡了,因为这个行为可以通过3D的视觉,在空间里面被复制。今天大夫的经验也可以被复制,特别重要。我们有几项投资和医疗有关,其中大量用到了全世界、全国最好的大夫的经验,包括我们如何判断一些医疗的图像,这里到底是不是主流,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脑部病变,如果我们拿到十年脑核磁的数据,我们知道他70岁什么样子,80岁什么样子,81岁他得了老年痴呆,怎么看他的海马区的一些缩小,有什么样的规律?一个大夫很难记住十年完整的变化,更难记住一千个人到底在这个海马区有什么样的变化,但只要他能做精准的结果判断,计算机可以帮他找出一些规律,一些跟你的想象不一样的定式,原来这样的演进是海马体演变的一种规律。我们投资了类似的企业。也投资了在行为上,在手术室能帮助到更多大夫的企业,类似于能够让你在手术室里看得更加清晰。大夫这个职业真是太牛的一个职业了,因为在教科书里,我们看到的解剖图,所有的器官都被标成了不同的颜色,打开人体原来是那样的。如果能够在对患者无伤、活体情况下,当你打开一个病人的腹腔时,如果里面不同的器官也能有不同颜色的话,相信对于大夫来说,是一个能够减少压力和减少犯错误的可能性。所以今天人工智能的视觉、判断的辅助,包括人工智能跨越到化学、生化等领域,包括工程学上的进步,可以让一些微弱光线的变化,通过工程学的放大,让你在术中能够看得见,这样的项目正在快速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所以今天我相信一个最早去拥抱这些新技术变化的大夫,就有可能跟最早去拥抱了唱片的歌者一样,你的能力会被复制,你的能力会被扩大,你有可能成为制定整个新标准的人。这是我们今天非常乐于见到的一种变化,我们也希望在众多的人工智能的项目当中,能跟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大夫进行合作,因为我们相信简单去雇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去做那些片子的标注和一个真正有经验的大夫去做这些片子的标注,交出来的人工智能是有差别的。说到了人工智能带来了变化,有的人说,它是不是一个全新的,再把互联网颠覆一遍的东西?我觉得人工智能可能是另外的一种,它有点像水和电,需要通过已经建好的水网和电网去输送到各个终端。所以今天的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强的赋能的技术能力,当它跟已有的深入到我们千家万户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联合起来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扩大能力的新的基础设施。今天,如果还拒绝这种基础设施进入你的生活的话,就有可能发现这个世界翻页了,他们看不清这个世界跟原来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看起来是一样的天和地,但真的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不是通过大运河和通过铁路扩张的那个时代,今天的消费者变了,今天的时代也变掉了。▌区块链有泡沫,但它是未来请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它最近,所有的投资人都特别特别焦虑,能焦虑到什么样程度呢?是因为区块链的诞生。最近投资界有一句话,“币圈一天,互联网十年。”因为有强泡沫的ICO的时代里,比特币的疯涨,各种空气币的诞生,可能有一些人在一天里挣的钱就超过你能够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十年挣到的钱。尽管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如此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会逼着你内心超级的焦虑。对待这样的焦虑,我们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常理性派地说:“完全否定,这就是庞氏骗局,这就是一帮骗子。”这是我最近两年在我的思维模式里最大的一种变化。媒体要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的能力,所以原来我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No,我不这么看”“Yes,but”,我今天会这么看问题“Yes,and”,存在即合理,出现必有原因。即便一帮草莽开始把这个事情做得各种各样的漏洞,各种各样的泡沫,甚至违反国家的法令,但是要相信这项技术的本身有颠覆性。如果它造成了大的泡沫,会逼着一群更牛的人进入,然后慢慢去填这个泡沫,也许这个过程中这个泡沫还会崩塌两次,即便崩塌,我也不会幸灾乐祸地说:你看,我早说了吧,But。我今天不会是这个态度,即便崩塌时,即便第一批涨了,较早那批鱼上岸时,也会说那有未来的可能性。为什么相信区块链?因为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可以被重塑。价值网是有可能被重塑的,信任关系是有可能被重塑的,我只要相信这个底层逻辑,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发生。例,今天一个企业要去银行贷款,只能跟银行贷款,银行要查我的信用。一家非常大的做白电的企业,格力、美的等有几千家供应商,是不是我跟格力和美的做了生意的每一家供应商都有可能能拿到银行的贷款?不一定,有些企业可能很小。他明明有美的或格力的订单,但因为企业的种种原因,拿不到银行了贷款,在这样供应链线条里,拿不到这部分贷款,生意就会做得少。我们为什么需要银行这样一个中心?是因为银行才能确认你的信用。但是假定我的每一笔订单都在这个区块链上做了认证,不可更改,不能作假,所有参与你的交易的企业都可以给你做证明,它在一个一个节点上,在所有分布式账本上被做了记录,那么请问?美的是否可以自己来做供应链金融?他有没有机会可以发一个美的币。发币不行,违反法律,但是可以打一个白条,企业间借款,诞生一个东西叫“美的白条”。几千家供应商彼此用美的白条来流通,可不可以?这个事情可能吗?企业有没有动力?贷款成本减少了?银行挣的那部分钱的价值有没有可能重新回到这个网络里?有可能。如,今天我是一个内容创作者,要写一个东西,发在喜马拉雅上,分成比例是五五,我拿走50%,西玛拉压拿走50%,你去哪儿搞流量,我不管,卖出去,我们五五分成。为什么一定要这种模式呢?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是这样的,假定微博和微信是有区块链的,那么这件事情就应该是段教授发一个微博,被我看见了,我觉得好牛啊,我替您转了一下,您有很多粉丝,我也有很多粉丝,您通过了我,本来按照您的粉丝,可能有几百万的阅读,我后面还有粉丝,又造成几百万的阅读,我进行转发,在区块链上记录了您的价值、我的价值,记录我下面任何一个在传播的粉丝的价值,您写得文章后面自动有一个账户,如果每一个阅读的人原以为它付一分钱的话,最后自动在我们链条上分钱。为什么我还要分给一个平台五成呢?如果你用这样的眼光去看一个未来的话,即便现在它千疮百孔,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这是我这两年心态的变化,所有新东西出来都是草莽一片,所有新东西出来都破烂不堪,但是只要相信它在底层有颠覆的力量,请你先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我是一个滑雪爱好者,我的滑雪是一个全国亚军教的,他有一个师姐是全国冠军,这个师姐当时觉得是冠军,所以出来如果只当一个滑雪教练的话,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不是一种肯定,她最后还是放不下这个脸面,作为全国冠军,出来教我这样完全没有体育能力的人,告诉你甩板尾,要问她板尾在哪儿,站在板上,都觉得害怕。她觉得人生不够牛,所以她回到她的故乡,在体育系统里拿一份2000多元的工资,找一个固定公务员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旦家人有病,或孩子需要更好教育时,就会变得相当窘迫。但是她的师妹,很早发现未来旅游滑雪的方向,去欧洲学习,拿到欧洲整个教练系统的认证,回来开了一家自己的独立雪场之外的滑雪,拿了好几轮融资,成为了很多家雪场的合作伙伴。这其实是不同的人在面对未来时不同的选择,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选择,第一是打开心态,第二是放下身段。这两件事情,对一个面向未来的人,都非常非常重要,不管在原来领域里有多牛,你想要面对未来,恐怕都要面对这八个字:打开心态,放下身段。这个时代里,我们为什么没有安全感?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越转越快,快到你要不然就躲在一个没有轮子的世界里面,要不然挡着他的路了,你得断臂求生,再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滚向何方。”谢谢!长按了解更多教育行业干货

王衍

@翟天临,我们还在改论文,你睡得好吗

“知网是什么?”在无数为论文奋战的深夜,一群年轻人的脑海里总会闪现这样一句话。刚好两年前,“翟博士”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推动了毕业论文审查的“地震”,成为了“当代学生心中顶流”,获得“燃烧自己照亮黑夜”的名号。被扭转了命运的当然不止翟天临。后来,有人不得不将每日三省中的一省,定期献给了翟老师。有人毕业了,甚至是休产假,也依然重新奔赴回改论文大军。有人永远牵挂着这个故事,久久不能释怀。两年过去了,同学,你的论文改得怎么样了?毕业更难了,对他的“批斗大会”经年不休直至当事人退出博士流动站、学位撤销,这结果看似是“求锤的孤勇”赢得了胜利。但若说真正燃烧自己的,恐怕始终是自嘲“学术民工”的这群硕博士生们。毕竟,刷新后的学位论文审查流程,进一步收紧了本就不轻松的学业出口。尤其以2016年为转折年,考研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40万的增速连续上涨。急速扩张的研究生群体规模与学位点各项资源之间,供需关系开始变得紧张。高等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开始受到争议和指摘,也是意料之中。考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相应规定,可以发现自2014年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起,评定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否合格,该点的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就已经作为重要指标在列了。具体评估要素中,要求抽检、评审中对论文质量进行分析。在“知网是什么?”事件过后的当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教育部再次发布抽评学位授权点的通知,要求对《办法》实施起至该次发文期间,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及学术不端等情况的高校学位点加大抽查力度;同年11月,发布对《关于优化研究生学位论文匿评及抽检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案》的答复中,再次强调论文质量抽检的反馈、质量约谈等措施的落实。自此,全国各高校已授予或即将授予学位的论文,均开始经历严格于以往程度的审查。2020年多地区应要求开始以省教育厅为组织单位,开展了对已授予硕士学位论文的重新抽检。随着更多问题的不断暴露,自2019级毕业的这批硕博研究生起,加强的盲审和外审、一应压低的机审重复率,多般“地震式”变更过后的毕论之路,更多的关卡带来的焦虑和隐痛,不免让人有些窒息。去年秋天,研究生@红烧土豆叶 因实验数据问题导致论文延毕、留下长文后自缢的事件,在那个下午击碎了正在读研群体的心理防线。“那个男孩变成小猫了嘛?”评论区以及各社交媒体上,不少硕士生都在表发伤怀、或陈述相似经历。也不乏有人,对论文审查制度加大导致的直接影响提出质疑。/ 微博截图听到硕博士,多数人脑子里会闪过:学霸、博学多识,毕业待遇起点高……这几个表面意象吧?现在回看那句“等我穿上博士服拍照上热搜的时候,我再让所有人看看谁牛”,会惊觉:或许是言表里满溢着的某种狂妄和无知,才刺痛了硕博群体的神经。就像知乎博士答主@潜龙 在评论“知网”事件时提及的,现在大家已经越来越不知道博(硕)士到底是啥……但搞学术、做研究,完成学业的全程真的不那么轻松和光鲜。好奇的话,现在去微博检索“翟天临”、选择实时入口,你会发现迄今他依然不断被cue及:有的博文附上盲审新规定的截图、也有的附上低至5%的重复率要求……朋友,你今年研究生毕业吗?一起骂翟天临,这样我们就是朋友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家在对抗焦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通用的社交仪式,“批斗大会”经年不休。眼下毕业论文审查的“收紧”,或许能说翟在当中起到了一部分助推作用。但事件过后,切实面临毕业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归咎于翟天临是个再好用不过的梗了。关关难过,但也要关关熬到毕业!那么在各高校应要求落实严审之后,硕博研究生们与压力和焦虑的对抗,究竟“胶着”到了何种程度呢?其实无论硕士也好博士也好,与其他非最高学历相区别的特殊性,意味着这一群体应该具备最高的学术标准,所做的研究也应对业界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因而在学业进程中,所要做的实验、专利及各类研究……当然都是严肃且不可替代的。作为几乎最重要的一项学历资格证明,毕业论文所需要达到的价值层次和研究规格,当然也需要每一个研究生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毕论审查流程更繁琐、要求更严格的现实状况下,论文人们关关难过、但也要关关熬到毕业。网友们晒出微信群里的日常,“严审”和加强规范最常被导师提及。/ 图片来自于网络作为正式步入毕论之路的第一关,目前各校的开题审查通常会定在距离毕业还有一整年的时间点上,较前些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前。近年来论文开题审查的核心,愈加重视研究的理论创新价值,也就是以“创新点”为研究的意义加码。这就让很多研究生在思考“写什么题”这件事上就受足了折磨,尤其是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领域里。你的选题创新点在哪?你的理论创新点在哪?你的研究创新点在哪?——当代研究生,听见“创 新 点”三个字就崩溃了。/ 微博截图大家在刷文献、读专著、写综述的前期准备中,会发现领域内近年的学术热点,能做的选题和研究差不多都已经被做了个遍,客观环境留给大家“另辟蹊径”的突破口不多了。大程度撞题、引文影响重复率等风险,搞不好就为接下来的论文进程埋了雷。疫情期间,某高校的硕士论文开题答辩在线上进行。正式进入论文写作之后,为能够应对中后期的论文外审、盲审,各高校会在送审前设置预答辩或中期答辩等多个环节,以敦促论文的进程。“研究样本或对象的选取是否合理?支撑该研究的理论、方法、环境、条件是否充足?你是怎么设计你的研究路径的?”开题答辩乃至初稿完成后的中期答辩环节,组内老师连环抛出的这些问题,好像无一不是死亡级别的。数据、文本、方法、理论、框架、变量、指标……论文人的辞典里,收录了上述日常活用词。/ 《逃跑可耻但有用》:森山美栗在剧中的心理学硕士论文展演。当用生命肝完了三到五万字的初稿、并有幸在预答辩中保住了论文的主体框架,终于来到传说中的机审也就是查重的环节。根据知乎自媒体@雷斯林 整理的资料,相当多的高校对2019级起的毕业生论文重复率要求,从普遍的30%降到了15%,甚至有的专业降至10%以下。各平台上演着“低重复率之最”大赏,去年有网友po出通知单的照片显示,某政法大学要求重复率尽量降至0% / 知乎@蔡江舟raist 回答截图即便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剽窃,一些专业的研究生面对压低后的重复率还是失眠了。化学类和生物制药类的理工科学生,在自费查重降重的大军里首当其冲。因为哪怕是靠扎实操作获得了一手的实验数据和材料,必要的表述中一定会用到的物质名称和专有名词,也不免使重复率飙高……维普检测考验着每个人的发际线。不同高校的毕业“硬条件”不同,而对应用性和实践性都有较高要求的工科科研来说,单就一篇毕业论文还不够。就读于江苏某院校电气专业的天宝介绍说:“一个专利、一篇省级以上论文,要么就是一篇sci、或ei核心发刊,这是硕士毕业的条件。”他正挂心自己小论文的投递进程,“慢的话发到期刊上要大半年,实在不行就只能降低档次转投了。” 而近年来核心和重点期刊的发刊难度逐步加大、加之不低的刊物版面费,的确不容人乐观。尽管在此之前已经跟了一个导师的基金项目、做出过一项专利,天宝还是忧心自己毕业的稳妥性。当熬过了前期、中期的进程,加大力度的盲审、外审等环节无疑是毕论全线上的难关之最。不同学校会按照不同的抽取比例和送审等级,在一批论文中随机抽选,去掉导师和学生的姓名,送往外校、研究所或教育部学位中心进行的评定。对比2016年开始普及实施的盲审,近两年各校送审比例加大、部分专业甚至100%全员盲审;图中的江苏某高校还提高了盲审标准分数线,总之很难就是了。而应教育部2019年底发布组建和完善专家库、开展专家评审制的要求,只有在盲审环节得分通过、获得专家认可,才能进入终审答辩环节。等待审查结果的一个月,被大家描述为“开始相信玄学”的日子,毕竟谁也不希望二次送审的噩耗降临在自己头上。通过盲审的欧气给大家沾一沾 / 知乎@zzzzzmle 回答截图2020年春夏,知乎上一个等待二审结果的同学每日更新一则心情纪实。/ 知乎截图只想毕业的论文人,渡过上述的重重“劫数”终于迎来终审答辩时,面对受邀到现场加入答辩组的学术专家们,历经锤炼的心怕是已经颤抖不动了。可是别忘了还有毕业后的重审,知乎自媒体@雷斯林 的整理,近年部分高校还会自主调拨经费增加重审环节,每年在已经授予学位两年内的论文中再次抽查。毕竟,重审不合格的毕业生,已授予的学位也将被撤回。似乎有种恐怖游轮的既视感,像轮回的惊魂事件永无尽头,毕业这事儿是不是没完了?“精英糊弄学”其实从未远去其实当年硕博群体的“追剿”也好,这两年多方审查的“收紧”也好,关于毕业和论文、当然有必要为之较真儿。大家调侃的话语再丧气,也总归还是希望能在一个严正而合理的环境下学有所成、顺利毕业。但也不得不说,抑制抄袭、剽窃、伪造、代写,把关学术质量的“收紧”,确实也还有诸多不够合理的因素存在:重复率走低的幅度之大,使得更多论文人不得不深谙花式降重之道。客观上,有限的资源和科研环境,有时确实需要自创条件才能顺利完成论文。且不说有相当一部分的硕博士生,常苦于缺乏实证研究的环境和条件;仅仅一项最普遍的问卷调查,有时都需要靠浑身解数去征集问卷填答者。发出问卷链接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主动来帮忙填答的人,作为回应、也要完成对方留下的问卷。仅仅在豆瓣,就有很多这样的“调查问卷诚信互填”小组,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回收问卷,目的也是尽可能满足样本的多样性,保证分析的结果能够获得承认。“已回,诚信互填”,一对一互助下来,末尾在回帖中标明自己的完成时间。这样边刷着豆瓣,边回收着后台问卷,大家已然形成一种默契。组内能够洞见的世界,不仅透着论文人面临刚需的无奈,还有无奈下小心翼翼被施用的“精英糊弄学”:男性样本实在不够了、性别麻烦填男呗?麻烦尽量别写研三年级、写成研一研二吧拜托啦……而对于做量化研究的这部分论文人来说,庞大的样本量和数据分析是他们论文的刚需,许多人选择了淘宝问卷代放、代回收的渠道。而掌握难度较大的SPSS分析和计算,也劝退了相当一部分人。大家选择花钱买“鱼”的方式,干脆直接数据外包以免去“渔”的糟心。问卷确实发过、数据和资料确实第一手收集过,论文也该是一篇规范的论文了吧?可所谓“真人填写”、“专业分析”的质量也确实难以把控,难保论文不陷入“注水”的境地。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存在的、赤裸裸的“水”。各平台上常见的神攻略如“一周写完硕士论文”“如何用4天通过盲审”也获得大量关注,传递“兼顾实习和求职、极速完成毕论”的高糊观念竟也形成了小气候……精英糊弄学原本就无处不在。怕就怕,审核要求的约束下、新催生出的糊弄对策,甚至会使现实的境况与制度的初衷之间,产生更深的撕裂。有网友发表过这样的反向评论:甚至突然始理解了翟天临为啥造假。翟固然不值得洗白和理解,但希望我们都不要糊弄着糊弄着,也成了靠“一下午和一晚上的奋斗”完成论文的那个人。硕博士扩招与严审之间本不互为矛盾,但在这两三年的学业进程里,生存着怀揣各样考量、选择了hard模式的庞大群体。宏观描述当下考研难、毕业难的现象,可用“结构性压力”“内卷”“学历贬值”等等概论之;但是对于每一个“论文人”个体而言,这二三年间的经历与结果,甚至足够影响一生。人生海海,愿我们在读研(博)的海域里各自登陆。今日互动你怎么看待,论文要求越来越高?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撰稿 | 张麦冲编辑 | 秋裤排版 | 盒子*未标注出处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