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考研分数不高,但录取的人数很少?这几个原因了解一下!红苹果

为何考研分数不高,但录取的人数很少?这几个原因了解一下!

在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竞争力非常大的环境当中,很多人都想要为自己的未来拼搏,那么其实很多人都会将考研和高考的难度统一谈,这是非常不正确的,特别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更高的学府进修,有着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样的话受到的压力还会更小一点,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虽然考研跟高考相比较,难度是更小的,但是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对比的可能性,因为高考是所有的高中生进行公平的考试进行抉择的,然而考研却是面对着所有本科院校进行选举的,除此之外其实分数也是没有办法相比较的,但是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何考研分数不高,但是录取的人数却很少呢?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讲分析三个原因,一起来看一下吧!1.名额少,且包括保送名额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高校棒棒的研究生数量一向是只少不多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这么多的高校进行比拼,而且通常有的时候已经有了保研名额,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很多学校都是偏向于自己学校的学生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很多的名额会分配给自己院校的考研学生,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并没有很多竞争的公平性可言,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考研分数并不高,但是从考研比例上来说,并不是非常好的原因所在。2.学习不能全心全意,结果也不尽人意对于现如今的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环境并不是很好,大部分并没有进行全心全力的学习,那么很多人都会觉得高考之后就需要放松,并不会为了这件事情而更加努力,反而在上了大学之后,除了学习和一些人际交往或者社会实践等等一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其他方面都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的,反而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外活动上,所以有的时候考研虽然看起来分数比较低,但是却没有那么的简单,除此之外,其实有的时候,我们都是需要靠很多的学习资料,来进行适应的。3.要求各科均要分数线达标其实在考研过程当中,除了对于总分的要求之外,还需要每一科都需要达到标准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考验了很多学生均衡能力的发展,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刷下了很多偏科的考生,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发现考研分数虽然不高,但是能够达到这样的层次,其实也是有着很多的标准的,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学生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还有着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能够考上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少了。对于现如今的大学生来说,考研应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毕竟本科的学历已经并不足以满足现在的社会发展,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考研,也希望所有的学生能够做出更多的准备,总而言之也就是这三个原因决定了,虽然考研的分数不高,但是录取的人数却是非常少的,那么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风花

考研:2019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有多少?全国平均录取率如何?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2019年的考研正式开始报名了,一年一度的考研,正式拉开帷幕。很多人都很关心新一年度报考的人数、录取人数及平均录取率。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得到这些方面的准确数据,但不妨碍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做一个估算。今天小编结合最近的数据和目前考研的实际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估算,供大家参考。一、预计2019年报考人数大约260万人从最近几年看,报考人数呈现明显的递增势头,每年都增长数十万。2015年报考人数是164.9万,2016年是177万,2017年历史性地超过200万,当年达到201万,而2018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纪录238万,增长势头非常明显。由于近年来的考研热没有降温的迹象,合理估计,今年仍然会保持增长的势头,预计报考人数可达260万人左右。二、预计2019年录取人数大约65万最近几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也有增长,不过增长势头比较缓慢。另外,按照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规划来看,每年保持有一定程度的招生增长是政策基调。从实际录取人数看,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大约55~57万,2018年大约60万,预计2019年大约63~65万。三、2019年全国录取率将继续下降,大约25%由于近年来报考人数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实际招生人数的整张幅度,所以从全国平局录取率来看,一直处于下降的势头。从2015年大约33%的录取率下降到2018年的大约27%,预计2019年继续下降,大约25%左右。无疑,考研难度在进一步提升。当然,上面的结论,都是小编根据经验做出的估计,仅供参考。你对这些数据怎么看呢?

保护者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这么多,这些年全国共培养了多少研究生呢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雅典

考研复试淘汰率到底有多大?

考研复试淘汰率到底有多大?初试过线线,不论分数高低,都无法断言是否可以成功被录取。录取概率与个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都有一定占比关系。就复试而言,一般包括:笔试、综合面试和英语测试。其中任意一项不及格无疑都是无法成功被录取的。差 额 制差额制复试是指,招生单位按照1.2∶1的比例划取进入复试的学生名单,根据复试表现排名录取学生。对于进入复试的120%的学生,不论初试排名如何,招生单位都会给予同等的面试机会,最终将有20%的考生会被淘汰。双 盲 制双盲制是指,考生复试当天需要抽取号码来决定自己进入哪个考场面试;参加面试的导师也需要现场抽取号码来决定自己去哪个考场参加面试。双盲制是为了保证复试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公正而施行的一项政策,使复试一步步朝着规范化的模式进发。抽 取 制不光参与复试的人员需要抽取,连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也需要抽取。抽取制是指,招生单位在事先指定一大批面试试题,考生现场回答的问题将从这些准备好的问题中抽取,现场作答。抽取制同双盲制一样,保证了对所有参与复试的同学都一视同仁。一 票 否 决 制2007年起硕士招生提高了复试权重,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提高到30%~50%。教育部门表示,即使考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统考中取得很高分数,但如果在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中成绩不合要求,考生将被一票否决不予录取。复试刷人是正常的,因为现在研究生复试采取的是差额复试,一般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1.2—1.5。比如,录取10个人,可能会有12个人,甚至15个人进复试,一般情况下,有人是录取不了的。祝你成功哦~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你也可以关注我,与我互动聊天,再会。

汝坟

考研41个专业录取人数排行榜,影响考研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根据教育部和各个高校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考研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排位是第一名,第二名到第五名的专业依次是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会计和机械工程(41个专业录取人数排名请见文末)。录取人数排名前10的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全国录取人数是19275人,公共管理是11725人。由此看来,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远超于其他专业。看到这里,很多人有一个问题,这也是一种理解:考研录取人数多,考研竞争力和成功率是高还是低?制约考研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冷丝看来,制约考研成功率的原因有多种,考研同学了解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够了。其一是考生考研动力不足,没有明确人生目标。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上开始懈怠起来,学习上放任自流,得过且过,基本没有什么大的理想:没有对自己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认为考入大学已经完成了任务,是需要放松和休息的时候。河北工业大学在这些同学看来,大四毕业后的去向,那是遥远的事情,暂时不需要考虑。于是乎,这些同学学习与生活上完全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不仅没有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丧失了应用的社会竞争力,无论毕业后去向如何,就业或是考研,均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二,很多同学基础学科知识不扎实,影响研究生录取比例。拿理工科考试的范围和内容来看,很多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理工科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固定,让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少,同时,理工科对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即使专业课的考试也侧重对平时知识的积累,很多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不扎实,很难在考研的科目中考出高分。兰州大学有学者调研了一些高校,比较各学科考研基础知识学习与考研相关性的比例,得出以下一组数据:人文社科类17.4%,外语类18.3%,理工类46.5%,经济类18.8%。也有学者分析理工科考研科目,得出如下一组数据:考研试题题型一般基础知识占60%,相对难点的题目占25%,较难的题目占15%。所以,冷丝这么认为,由于理工科专业的需求,学生必须踏踏实实的学习,才有可能掌握没门课的知识,学生不能浮躁对待。西北工业大学从理工科考研科目来看,政治、英语与数学是基础考试科目,很多理工科学生由于其中的英语或数学被关在研究生录取的大门之外,特别是数学,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由于数学科目没有达到录取最低线而落榜,这就更引发我们对学生基础学科学习的思考。其三,部分同学考研目标过高,造成实际录取率低。大部分本科学生,由于在本校生活学习了四年,研究生继续深造愿意选择外校,但是很多考生并没有正确估计自身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刻认识到考研的难易程度以及所报考学校的招生情况,导致最终不能被一志愿学校录取。华南理工大学再就是,很多同学跨专业考研。挑选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竞争压力大,成功率低。其四,鉴于上述一些主客观原因,大学应注重基础学科教学,提升学生考研综合竞争能力。每个参加考研的同学,都希望能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院校所录取,所以,我们在选择考研的目标院校时要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实力,特别是考试成绩的争取估计。比如,英语、数学这些单科是很重要的一关。西安交通大学由于现行的考研政策规定,必须总分和单科成绩都要达到公布的分数线才有机会参加复试,很多同学总分很高,可却因为英语或数学达不到分数线而考研失败,而考研英语和数学没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参考的复习资料。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反应一所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在现在追求效益最大化,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风气中,很难做到将课堂教学,特别是基础学科的课堂教学摆在高校整体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中南大学he'ping'lou大学的“高等数学”及“大学英语”要求与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冷丝看来,如何把这一差距缩小,各个高校教学部门必须进行教学研究。课时量的缩减是制约“数学”、“英语”课程知识水平提高的一项因素,很多高校的数学课程的课时量较之以前有明显的减少,英语课相对数学能稍好,但后期的英语课只通过“考察”的形式结束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减少了重视程度,造成数学课英语整体水平下降。武汉理工大学针对这一现实情况,高校应该采取多渠道、宽口径、深层次途径加大基础学科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考研率。如增设一些考研必须的数学、英语课程,开设考研的数学、英语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英语水平,使学生增强考研信心,激增报考和录取率。因此,在冷丝看来,我们不必把考研看得过于重要,但是也必须明白:考研是同学的个人事情,也是高校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附录41个专业考研录取人数:专业录取人数名单表格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何休

考研录取率逐年升高,考试难度为何越来越大?原来是这四个原因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不用怀疑,从整体上看,考生和家长普遍感觉到,考研难度逐年增高。但是,实际上的背景情况是,考研录取率是逐年缓步升高的。“冷丝说人文教育”也一直在思考:人们的普遍感觉是考研难度增加,而录取率却在逐年升高,为何有这种感觉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的情况?先来看看这几年考研录取率情况:根据官网不完全统计的考研率很明显,整体上的发展趋势,录取率是逐年在慢慢升高的,但是上升的幅度并不大。下面,我们再来逐一看看导致感觉考研难的四大原因。第一个原因:考研复习是单兵作战,难以得到好的指导。还是先看看不同年份高考的录取率:根据官网统计的高考录取率将这一份高考录取表格对照考研录取率表格,不用多解释,差距很大,高考录取率远远高于考研录取率。这恐怕也是这几年社会流行“考研难度高于高考”说法的由来。那么,与高考相比较,考研的难度在哪里?众所周知,高中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高考胜利,让每位高中生顺利进入心仪的高校。而本科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研,并不是为了让学子们进入高一阶段的学习,而是为了让每位学子先有一项基本本领,能够顺利进入社会谋取某个职业,拿到一个谋生的饭碗,其次才是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为培养目标有根本性的差异,考研学子的复习只能是单兵作战,除了上要付出高额学费的培训班,基本得不到专业的考研辅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参加统考的考研学子确实不容易,需要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参与角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湖南大学校园第二个原因:保研是录取大趋势,大大挤占了统考录取指标比例。我们虽然表面上看到每年考研招生在扩招,但是这几年上升的幅度并不大,相反,各个名校,尤其是985高校,保研率却一路走高,部分专业的保研比例高达80%以上。用比方的说法来解释,某名校某个专业计划招生10个硕士研究生,保研指标就占去了8个,剩下的2个指标有可能被100个统考生参与竞争,也就是50个统考生争夺一个名额。也许在最后招生过程中,该专业会会扩招2名,但依旧是100个人争夺4个名额。话也要说回来,保研也很不容易,保研学子的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统考生。比如,某个专业有100名应届生,该专业有2-3名保研名额,这样的竞争当然也是极其激烈的。华中农业大学校门口第三个原因:备考时间太长,考生承受的压力大而且压力来源复杂。因为考研难度增大,激烈竞争已经是常态,很多考研学子在大二大三就开始准备复习,整个考研战线拉得太长。即使是正常的考研,一般准备时间也是从每一年的元旦过后开始,全国统考在本年度12份地完成,次年3月份出成绩和复试线,整个录取完成需要到5月份,这个时间也是够漫长的。因为备考时间长,从考试到录取的时间也很长,考研学子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是巨大的。与高中生不一样的是,本科生除了考研,还面临实习和就业各方面的压力。正是从这个方面讲,考研学子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研的难度。暨南大学合影照第四个原因:考试形式越来越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大。仅仅就2019年的考研情况来看,从不同的官方渠道得到的消息,很多初试第一名的考生最终在复试中落败,这充分说明,考研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也非常大,这些都会给考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增加复习备考的难度。比如高考,你只要取得好的高考成绩,你下一步就只需要考虑好填报志愿,一切都很好说了。而考研不同,初试之后面临的是差额复试,而且,很多高校对考研复试设计了很复杂的程序,提交个人简历、笔试和面试等等,考试内容涉及面也很广,有外语口语考试,也有较难的专业课考试。西南交通大学老校门“冷丝说人文教育”整理出以上有关考研难度大所面临的四大原因,主要是为了今后的考生有一个参考依据,早做计划,早有心理准备,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给考研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考研环境,给予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

方术

2020考研录取人数111.4万!录取率达32.7!研究生会烂大街?

2020考研已经有很多“标签”了,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扩招”,而且是近些年来少有的大规模扩招!在今年2月27日新闻联播里,官宣研究生录取人数扩招18.9万!近六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招生人数对比照此推算,扩招18.9万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突破100万!但具体多少呢?" 研究生招生 111.4 万人 "算是终于公布了可以信赖的官方数字。这是历年来极少有的,扩招18.9万如此庞大的规模,也是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大关!那么如此大的扩招力度,大家可能会有两个疑问:一、研究生会不会烂大街?针对这个问题,先做肯定的回答:不会!但是研究生的质量会越来越重要(不是学历哦)。接下来再一起来看看!“烂大街”首先得清楚是“哪条街”!在北上广深这种超大一线城市里,人才济济,别说研究生了,就连名校博士都不少,但是如果放在一般城市,或者偏一点的城市,研究生简直就是稀缺了!所谓的“烂大街”,是因为人才都聚在一条街上,再说如果研究生真的“烂大街”,哪还会如此难考?二、21考研录取人数会大幅下降么?首先,大家放心!2021考研会继续扩招,但扩招幅度不会太大。虽然不会继续大规模扩招,但变难是肯定的!毕竟机遇和挑战永远是一起的!有俩原因:一、人数激增二、高分聚集有同学可能会感慨,为什么我考研的时候总遇到最难的一年?其实并非如此,考研变难,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是看看已经被录取的考研人,再难也会有人考上,所以只有真正的逆风强者,终将获得胜利!距离2021考研还有不到200天的时间,相信大家一定行!等着你们上岸目标院校!对于2020考研录取人数“暴增”及研究生考试未来的走向,大家有什么想法和看法呢?欢迎转发评论哦~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考研分享会!

考研录取比例并不高,为何还有那么多人甘当“炮灰”?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近五年的考研录取率在25%-32%之间徘徊,也就是说,仅有四分之一的考生能够如愿以偿,绝大部分考生就是充当“炮灰”。如果要追溯甘当“炮灰”的原因,冷丝认为,这还需要从考研的目的和本科教育现状两大方面看问题。因为经济条件的大力改善,很多家庭对孩子有更高的期待,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考研热”,在冷丝看来,考研群体有三种类型——学术爱好型、就业型和盲目跟风型。冷丝先要说明一下: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考生,他们都值得尊重,当然也可以得到理解。第一,有这样一群本科生,他们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和特长,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而这样的考生有可以分成为三个类型:一类是因高考没发挥好,考上了一般的本科学校,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鲤鱼跃龙门”式的跨越。另一类是本科时期的专业学习内容并不足以支撑就业,导致现有的能力无法满足工作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比如哲学、医学等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还有一类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对学术、科研满怀热情,有相对较高的科研能力,并且知道自身的能力和知识缺陷,有目的地选择考研。他们中大多向往科研事业,希望读研的期间能够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考取博士,进而在高校或者研究所就职。考研只是这类人的人生的一个过渡以及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在科研的路上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第二,有很大一群本科生,他们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需要——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以及企业入职门槛要求的提高,这让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提高竞争力。在他们看来,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更高,且经过专业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可以扩展更多的发展空间,为日后的求职增加砝码,拥有更多的求职机会,且在薪酬福利、晋升、安家落户等方面更有优势。很多考生在表达自己的考研目的时都提到了“就业”这个动机,有的同学更是把“就业”作为第一出发点。“能不能就业”“在哪里就业”“在就业方面比其他人有什么竞争力”等等,很多考研学子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就业,如果不能更好地就业,攻读研究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工作经验在就业方面有时候比学历更加重要。第三,也有很多随波逐流的考生,他们属于漫无目的派,这类人群占据比例最大。这一类考生有非常典型的从众迷茫心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一类考生的声音:“大家都考研,我不考研好像比不过人家”“不知道为什么考研,但是不考又不知道干什么好”“先考考再说吧”迷茫心理和从众心理让不少人被动参与了考研,考研成了他们“避风港”。虽 然他们对未来了解不够,也不知道考研究竟能给自己带 来什么,但是看到大部分人都在考研,总觉得自己不考研就输在找工作的“起跑线”上,考研反而成了必然选择。不少同学表示,其实自己考研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而是因为班上的同学和周边的朋友都考研了,自己却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才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抱着这样的目的,这一类考研学子在考研准备战中往往没有足够的动力。通过上面的分析,冷丝认为,第一和第二个类型的考生的成功率最高,第三个类型的考生成功率很低,但是,第三个类型的考生却占据大部分比例,这也是考研学生甘当“炮灰”的主要原因。第四,“考研热”当然有弊端,解决的办法还是需要依靠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考研甘当“炮灰”的客观原因来自于本科教育质量不高。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也知道该怎么做:高校必须从市场经济体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际出发,优化专业、课程的布局和结构。具体而言,应该这么做:其一,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扶持新兴交叉专业,坚持就业导向、市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广、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让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做到毕业即就业。其二,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大力发展强势专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坚持特色办学,打造品牌专业、明星专业。同时,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强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凸显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其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建设 一批与就业市场需求接轨的课程,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形成具有“调整-优化”的动态课程体系,从课程维度缩短毕业生进入社会的“不适应期”。

芝加哥

2020调剂有多难?录取比例低的可怕,让在校研究生都感到心惊

#2020考研调剂#大数据显示,今年有341万人报考研究,原计划统招在57万左右,现因疫情影响,扩招18.9万人,现计划统招约76万人左右,总录取率约约为22.3%。意味着你干掉3个竞争对手,你就成功上岸。按照1:4的录取比例,这相对来说,不算低了,但是对于在国家线附近的调剂生也是这个比例吗?真相有点让人心惊。1. 国家线与复试线区别虽然国家线现在还没有公布,但是小编认为今年国家线和往年国家线相差不大,很大可能就是去年国家线,当然也存在上下5分的微调。经过小编统计往年数据,预计今年过国家的考生会超过210万。有很多考生问我:杨老师,国家线为什么这么低,我查到成绩后还很高兴,超过去年国家线50分,但是看看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我又开始恐慌了,我可能得调剂了。我想很多考生对此有疑问,这个要从国家线和复试线说起,国家线是限制总分和单科受限的考生,复试线是选取更优质的学员,所以你的一志愿院校越受欢迎,你看到的录取线就会越高,但是这个录取线就是复试线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好消息,值得努力许久并关注小生活漫笔的你拥有,复试线要比录取线低一些。我们都知道,复试存在刷人现象,这就是复试线比录取线要低的原因,不排除个别院校。每个学校复试比例不一样,具体复试比例需要你自行查阅,可以留言咨询。当你超过往年录取线时候,查清复试比例,积极准备,你还时有希望到一志愿院校的。2. 调剂录取比例小编经过整理发现,今年调剂情况较严峻,在210万过国家线的考生中,大概会有68%左右的考生参与到调剂,会有近150万的人涌入调剂系统,这也是为什么调剂系统往往凌晨12点开放,却一瞬间卡爆的原因,小编当年卡到了凌晨三点左右才进入。希望你们会比小编好很多。调剂录取名额仅有20万左右,调剂比例低至13.4%。你要干掉7个人,你才能上岸。在这里提醒调剂考生,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一定确认好,不要因此耽误最佳调剂时间,因为后期调剂,你可能会遇到985,211复试不理想的大神。调剂的录取比例惊到你了吗?欢迎大家点赞,关注,留言讨论,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预祝大家顺利上岸。

故曰不同

考研时,学硕和专硕录取人数相差多少呢?哪个多?

专硕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一所高校,研究生招生是学硕、专硕一起招。现在专硕早已经不是以前的专硕了,以前专硕比学硕低一等,现在差不多和学硕同一个水平了。因为专硕还分了个全日制和非全。学硕是每个专业都招,专硕是部分专业。现在很多高校录取人数是专硕多研究生在扩招的时候是扩招了专硕,所以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专硕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学硕。一所高校2019年的专硕学硕数量,专硕(包含非全)远远超过了学硕。看下表,专业硕士的专业相对是比较少,但招的人数却很多。专硕比学硕的费用高。专硕和学硕的差距很小了在就业上,不是说专业型硕士重实践培养,就一定比学术型硕士找工作占优势。在用人单位看来,二者之间没有很大区别,在招聘的时候只是会看专业,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招人的要求基本都是全日制研究生即可,不区分学硕或者专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