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棕榈大道留学offer捷报 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药剂学硕士故艺

棕榈大道留学offer捷报 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药剂学硕士

棕榈大道 2020 申请季录取战绩祝贺棕榈大道学员收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药剂学硕士录取 offer!offer 展示▲点击大图查看申请背景辅导回顾本次斩获 offer 的学员来自 985 院校医学院,GPA 相对优势不大,但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而且有精彩的文书助力,成功拿下G5 名校的强势药学专业。项目介绍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位于英国伦敦,是英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广的综合研究型大学。“G5 超级精英大学”之一,名列 2020 QS 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 8 位,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药剂学硕士(MSc Pharmaceutics)主要研究药物设计,为制药工业领域输送优秀的高技能制剂科学家,将最新研制成果推向世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明朗,无论是进入研究机构或是企业部门都很有优势。UCL 药学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院,配备单独的图书馆和餐厅。药学院的资金充足,科研实力雄厚。在 2019 QS 药学与药理学专业排名中高居全英第 3 名,全球第 7 名。▲图片来自 QS 官网该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项目如下:分析与质量控制;制药生物技术;小分子的配方;个性化医学;……该专业要求申请者的 GPA 在 80 以上,并拥有药学等相关专业背景。雅思总分要求 7.0,单项不低于 6.5。(图片源自网络)辅导导师Grace棕榈大道研究生主导师天普大学 风险管理与保险专业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金融风险管理硕士本科在校时获得美国公众风险控制联合组织(PRIMA)年度学生奖学金以及多项学校纪念奖学金。大三暑假以突出的学业成绩被推荐到纽约州萨拉托加市政府实习,积极参与风险研究,并成功构思起草新的风险登记表,并且被多个部门采用。本科毕业后 DIY 申请到澳洲悉尼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最终选择进入圣三一学院并以一等荣誉毕业。-END-

张苍

注意!这16所高校宣布更名成功,学院升为大学,在校生:赚了!

在今年上半年,教育部拟批准了一批高校改名,有40所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获得通过。这其中就有新设本科院校19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3所,同层次更名2所,更名为的大学的有16所。一般学院想要更名大学,都是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的,首先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要在8000人以上,学科门类要齐全,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对师资也有一定的要求,还有硕士点、博士点的要求,以及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方面的要求,最后就是学校的办学条件,比如占地面积、校舍面积等。需要达到以上标准才有资格申请为大学,个别情况可考量,再经教育局评估,总的来说,学院能成功升为大学,也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在今年通过的这些高等院校中,就有16所成功改名,即将要报考以下院校的要注意了,对于已经在读的学生来说,纷纷点赞学校,并留言:赚了!1、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就在昨日,在隆重庆祝建校40周年前夕,教育部发文《关于同意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的函》,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成都大学。成都大学始建于1978年,1983年改为专科,到2003年恢复本科,之后又有院校合并。在昨天官网也及时更新了最新的学校信息,现学校占地面积2946亩,校舍建筑面积76.52万平方米,拥有10个学科门类,59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4个,建有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任教师1200余人。2、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校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历经多次更名,重组与2003年更名为四川理工学院,再到2018年定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虽然有让人吐槽这个校名,但是我们相信更名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不过截止目前官网上的信息还未更改,只是在学校介绍里做了描述。3、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大学这所中央和上海市共建的地方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地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也是不断发展,目前学校共有13个二级院部和32个本科专业,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不过目前官网也未有更新。4、钦州学院→北部湾大学学校前身为1973年创办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18年12月,钦州学院更名为北部湾大学。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员培养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现有本科专业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最新学校官网上也显示“北部湾大学,起航了”5、广西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成为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514.53亩,。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693人,硕士研究生1362人,现有普通本科专业66个。目前学校官网属于维护状态。6、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学校始建于始建于1995年,2017年获批吉林省博士立项建设单位。现学校占地面积7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拥有在校生10211人。目前学校官网还未更新最新信息。7、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校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891年的华美医院医校,1974年开始独立办学,1981年更名为泰山医学院,2018年泰山医学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整合后的新名字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校总用地面积约2700亩,建筑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目前官网还在建设中。8、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校创建于1977年,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隶属于河南省。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有66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目前学校官网也无更新信息。9、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大学学校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1989年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校设有6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11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目前官网暂无更新信息。1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校创办于1957年,2002年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后又有学校并入,06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拥有6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916人,现有教职工1401人,其中专任教师1027人。目前官网暂无更新信息。1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校创办于1965年,是贵州省唯一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开办1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760名,在校生1067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3人、本科生9534人。官网、百科信息均未有更新。12、遵义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学校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大连医学院,1969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涵盖6个学科门类,包含32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13、云南中医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校创建于1960年,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院校。学校在校生数人数达15000余人,全校在编职工1370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教师761人。14、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藏医药大学学校成立于1989年9月,中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藏医药高等院校。学校占地面积82133平方米,建筑面积50127.37平方米。根据最新规划,将在西藏藏医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西藏藏医药大学。15、西安财经学院→西安财经大学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目前占地1600余亩;下设13个教学院系部、45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1000余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余名。16、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大学学校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80年升为本科,定名伊犁师范学院。学校占地面积1870.3亩,总建筑面积33.7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2926人,现有专任教师681人。以上十六所目前只有成都大学和北部湾大学都更新了官网信息,其他学校都还没用更新最新的信息,学院成功更名为大学,不管是师资上还是学校建设上,都将进一步得到发展。最后在此成都大学40周年的校庆之日,送上热烈祝贺!

这所医药类院校很委屈,业内名头响亮,但是考生知道的并不多

医药类专业是近年来报考的热门专业,社会关注度高,录取分数也高,因为还没有到考试季节,医学部成为讨论的焦点,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这所医药类院校很委屈,业内名头响亮,但是考生知道的并不多。首先,我们想知道的是,现在在中国独立建立的药科大学只有三所,分别是: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唯一一所药科类211大学,属药科界贵族,学校的成绩也比较高,被称为“南药”,沈阳药科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北方地区唯一的药科大学,学校历史悠久,学风旺盛,被称为“北药”,广东药科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药科大学,对华南地区的医药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沈阳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在业内非常有名,但在社会上知名度远不及“南药”中国药科大学,就历史而言,沈药传统是光荣的,沈阳药科大学是一所光荣的革命传统学校,1931年出生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调合班,之后随着红军长征抵达陕北,1941年被中国医科大学命名为延安医科大学,1942年独立成为药科学校1946年解放战争时转学到东北(佳木斯),创立了东北药科学校,1949年迁移到沈阳,接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药学部,改名为东北药学院,1955年全国高校部调整,浙江医学院药学部、山东医学院药学部、沈阳制药工业学校(1958年)合并,1956年改名为沈阳药学院,1994年获得国家批准,改名为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在辽宁省医疗器械学校合并了沈药,沈药有两个校园,分别在沈阳和药都本溪。沈药作为业界的董事,那个学科的建设当然也可以,学校有博士课程,流动站有2个(药学、中药学),1级学科博士2个,2级博士19个,1级学科8个,2级硕士课程53个,硕士课程4个授权,药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被批准为辽宁省“双一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根据发布的数据,学校将进入全国前100名,三个学科稳定入ESI全世界前一,其中,药学和毒理学学科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世界排名第80位,国内第4位,是辽宁省大学中唯一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学校主办的“亚洲药物制剂科学”学术期刊收录在SCIE数据库中,这是日本国内首次收录在SCIE中的药学学术杂志。那么以上就是这所医药类院校很委屈,业内名头响亮,但是考生知道的并不多,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

石涛

盘点39所985大学的医学院:有人幸运,有人挣扎,有人在跳坑

两会期间,有关教育的议题、议案不少。不少议案、议题会决定今后我们教育的动向,值得关注。从目前医药卫生委员们的提议情况来看,现在各大学一窝蜂办医学院的路子可能要被堵上了,今天我们来聊聊985大学的医学院情况。幸运的985大学在建国初期,大部分医学院在综合性大学里面。在院系调整的时候,医学院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医科大学。在2000年左右,大学合并的时期,医学院又纷纷被综合性大学合并。这些抢到医学院的985大学真是幸运啊。2000年的时候,合并医学院是教育部门推动的,理论是一所著名大学必须要有一所著名医学院,像哈佛一样。合并了20年,确实如此,有好的医学院的大学整个实力强了很多。我们来盘点一下,哪些985大学抢到了一流的医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医很早以前就是从北大里面分出来的,所以它们的合并顺理成章。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医的历史最长,水平也是极高,这两家的合并应该算是强强联合,但中间闹了一些不愉快。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这两家合并比较晚,上交大曾经倾心过上医,估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也更喜欢复旦。不过,合并之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展很好,现在的势头不输上医。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医原来就是在浙大里面分出来的,现在浙医的发展也特别好,已经是国内第一梯队的医科大学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华科大的发展跟同济医科大学分不开,现在华科大在原先的四大工学院里领先不少,而且在湖北,隐隐有第一高校的样子,跟医学院大有关系。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川大应该说沾了不少华西的光,现在华西医学院妥妥的是川大吸引高分学生的第一利器。中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在湖南成为第一高校,跟医学院也很有关系。湘雅医学院曾经名头非常大,不过现在医学院感觉发展一般。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原先中山医科大学是从中山大学里面分出来的,所以合并也很顺理成章。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是原来的齐鲁医学院,名头很大,这个合并齐鲁医学院也不是特别乐意。吉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曾经是首批获得硕士、博士点的医科大学,水平也是非常不错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历史也比较悠久,是西北最好的医学院。兰州大学,兰州医学院。兰州医学院的历史也比较悠久,在西北地区也有一定的名声。刚才说的都是幸运的大学,我觉得最幸运的是,川大、华科大和中南大学。挣扎中的985大学除了上面说的几所大学之外,还有一些985大学也是有医学院的,只是名头不够大。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一直想跟协和合并,谈了很多年没成功,清华发狠自己建设医学院,现在有医学院,也快接近20年了,但水平比较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航在2008年成立学院。估计北航最烦清华,因为几年前,它几乎搞定了首医,但被清华横插一腿,跟首医黄了。它的生医学院毫无存在感。南京大学医学院。南大是国内很早就重建医学院的985大学,在1987年重建,而且国家也给了很好的政策,有8年制本硕博贯通培养,但医学院在江苏省不如南京医科大学的响。南开大学医学院。南开大学比南京大学晚两年建医学院,到现在30多年了,还是不如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医学院跟南京大学医学院差不多,985大学虽然实力强,但附属医院不给力。这也是清华医学院不行的根本原因,任何一所985大学要办医学院,如果没有给力的附属医院都办不起来。武汉大学医学院。武大在争抢同济医科大学的时候,不敌华科大,只能合并了湖北医科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水平比同济医科大学差一截,不过跟武大合并之后,这些年发展还是挺快的,跟同济医学院的差距在缩小。同济大学医学院。本来同济医科大学是同济大学的,院系调整分拆出去,又搬到武汉,眼睁睁看着跟华科大合并。同济大学合并了上海铁道大学的医学院,这是一个三流医学院,但同济大学兢兢业业地把这个医学院搞得很不错了。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合并了南京铁道医学院,但东南大学一直没有把它办起来。因此,在四大工学院里,华科大已经成综合性大学,但东南大学还是一所偏工科的学校,跟华科大的差距就是缺一个好的医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厦大医学院是1996年创建,按道理到现在日子也不短了,但不如福建医科大学好。正在跳坑的985大学上面列了才19所大学,一共有39所985大学呢,这些大学也非常羡慕医学院。为什么羡慕医学院?医学院发论文最快,是个非常好灌水的一个专业,当然也是论文造假,哦,不,图片误用的重灾区。大家可以看看前一阵科技部通报的几位大佬的图片误用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医学相关专业的。所以,985大学作为国内大学的生态链顶端,肯定就开始行动了。天津大学医学部是2018年成立的。中科大,2017年成立医学部。安徽非常支持,把最好的安徽省立医院给了中科大。哈工大,当然也不甘落后,2018年成立医学与健康学院。哈尔滨有一所不错的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工大跟它签了合作协议,但没有谈合并,不知道为什么。重庆大学一直想打重庆医科大学的主意,没搞定,只能自己搞。在2018年,创建医学高等研究院,在2019年,创建医学部。电子科技大学办医学院比前面几所大学要早,2013年成立,四川省把四川省人民医院和肿瘤医院给了电子科大作为附属医院。华南理工大学在2014年建医学院,它的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人民医院。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成立了医学研究院,跟空军军医大学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在2020年成立了医学与健康研究院。总结39所985大学,几乎接近30所大学有或者正在办医学院。但它们能办好吗?大家看看清华就知道了,清华作为TOP2,有财力,有好学生,也能吸引好的师资,费了这么大力气,几乎没有存在感。其他985大学自主办医学院,能好到哪里去呢?也许中科大可以一试,如果安徽把最好的医院全给它的话。其他大学的结果可想而知,浪费人力、物力,最终没什么用,对学生不好,对医生也不好。现在更可怕的是不单单985大学,还有双一流大学,还有普通本科,甚至有专科都在办医学院。据报道,有几百家大学都准备办医学院。这又跟我昨天的文章对上了,中国大学办专业,一哄而上。确实需要刹刹车了。

常卒乎阴

中国医药类最强的十所大学,考上都是学霸,毕业就是金饭碗!

医生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从古至今都对人们的生活及生病起到了大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医学类的人物及巨著都盛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及文化的传承,有着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到了现代,医生更是必不可少的,众多的三甲大医院每天排着队来看病的大有人在。所以,医科类的专业的人才还是很欠缺的,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国医药类大学最强的十所大学,考上的都是学霸,毕业就是金饭碗。1、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我国的医科学研究型的重点大学。并且依托于清华大学,看展合作办学,部分进入“211”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2、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学校拥有着众多的博士、硕士授予点,国家级科研院所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南方医科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位于我国的广东省,是广东省的“211工程”院校。有着众多的特色专业及省内名牌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二。4、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医药领域的最高学府。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5、天津医科大学,是一所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211工程”的医科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试办的八年制的医学院校。6、哈尔滨医科大学,是试办的七年制高等医科院校,是省部共建的大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高校。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7、中国药科大学,简称“中国药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它的药学相关专业很好,是全国第一,还有国家实验室,教授在药学界很有权威,而且研究生比较难考。8、上海中医药大学,简称“上中医”,是“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专业型中医药大学,位居上海有独特的自身特色与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校园环境良好,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与优秀的师资力量。9、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10、中国医科大学,简称中国医大,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前身为1931年于江西瑞金创建的红军军医学院,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各位看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交流

梦想家

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生比例达57%,考研越来越难了?

邻近2020年考研报名,各大高校也开始公布自己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南开大学最新出炉的招生计划,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目前研究生招生的形势。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生比例达57%,考研党:我太难了。南开大学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190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76人,总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人数达2978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1305人,推免生占比为69%,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406人,推免生比例为38%。总体来看,南开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1711人,推免生比例为57%。南开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推免比例特别高,达到了近7成,专业学位硕士的推免比例相对低很多,但也近4成。具体到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总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和专业学生58人,其中推免生人数达54人,留给考研党的名额仅有4个。计算机学院招收推免生的比例更高,总共招全日制学生51人,推免生就有49个,只是“象征性”地给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考研党各留了1个席位。推免生比例较小的学院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党考这些学院考上的机会更大,但是这些学院都相对偏冷门。从南开大学发布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就能看出目前考研的形势,那就是985名校更倾向于招收推免生,一般比例都在50%以上。留给考研党的是热门学院数量比较少的名额和冷门学院相对多一点的名额,而热门学院名额少意味着竞争大,考上难度非常大,冷门学院好考,但是考上后的就业前景肯定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一句老话,那就是“高考没考好,考研徒伤悲”。高考如果能考一个211层次的学校,保研率高,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得保研机会进入985高校就读,而如果高考考上二三本院校,没有保研资格,只能考,而顶尖名校留给考研党的名额少,考上很难。随着本科生的增加和本科率的提高,就业变得不那么轻松,可以想象,以后考研只会更难,考名校更是难上加难。你怎么看?

天官

更名大学在即!安徽这两所“学院”申报多个硕士点!

蚌埠医学院校门2020年12月11日,安徽省正式在教育厅官网公示了本年度拟新增推荐的学位点,安徽蚌埠医学院、合肥学院正在更名攻坚期,本年度,两校申报了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的建设对“学院”更名“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目前,两校均大力支持学位点建设工作。合肥学院大门从申报的学位点来看,本年度,蚌埠医学院申报了两个硕士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合肥学院申报了一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数学。在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领域,合肥学院一次性申报了八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硕士、教育硕士、应用统计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土木水利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合肥学院图书馆蚌埠医学院在专业硕士领域只申报了两个授权点: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作为首批硕士授权单位,蚌埠医学院的学位点建设要比合肥学院丰富的多,但是,合肥学院作为后来居上的学校,本次一次性申报10个硕士授权点,也是不容小觑的。合肥学院校区建筑目前,正处在两校更名“大学”的攻坚期,2019年下半年,安徽省已经正式将蚌埠医学院更名蚌埠医科大学的材料推荐申报到了教育部,合肥学院更名工作也正式启动,按照正常程序,两校更名工作还需要教育部专家组进行正式实地考核,考核结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才可以正式更名为“大学”,最终的批复权在国家教育部。

知也

今年考生有福了,这四所“学院”要升格为“大学”啦!

最近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2019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内容是关于11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获得通过,现将名单予以公示。说的通俗点,就是有11所大学申请更名,现在教育部正在公示,这11所学校包含“独立学院设为独立设置本科学校4所”、“新设本科学校3所”、“更名大学4所”。也就是说今年有4所学院升格为“大学”了,它们分别为:阜阳师范学院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其他更名情况,请大家参考我下面的截图。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四所新晋的“大学”吧。阜阳师范学院位于阜阳,校友会排名全国第483位、省内第17位,安徽省原来有三所“师范大学”,分别是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现在又多了一所阜阳师范大学。截至2018年12月,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6个本科专业,有学硕一级学科授予点5个。目前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园林),还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生物学),还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等。湖南商学院位于长沙,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普通高校,设有14个教学院(部),开办50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它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分别是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淮海工学院位于连云港市,它合并了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一所初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现在有六所以“海洋”命名的大学,现在又多了一所。淮海工学院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一个省级优势学科即海洋科学与技术,其他优势学科还有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甘肃政法学院位于兰州,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中心)、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法学为主干、人文管理学科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它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其他强势的学科还有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证据科学、工商管理、刑事科学技术、社会工作、治安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四所大学的学科实力都比较突出,已经具备升格的条件。至于说今年高考分数是否立即就会涨上去,这很难预测。根据河北的经验,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会出现涨分的现象,但是幅度不大,而且这些院校会在一段时间之内保持本二本一本次都招生,也就是说只有部分专业升为本一批次。当然,以后本二本一批次也会合并,这种情况肯定也会随之消失,但是,它们的优势学科和强势专业的录取分数应该会提升的。不管怎样,这对考生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选择的机会更多了。

洁厕工

这4所医学类高校,考研上岸率极低,研究生含金量很高

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不少考生对医生这一职心生向往,同时也看到国家及人民对医护人员的需要,大家都纷纷选择报考医科类高校,想为医学行业贡献一份力量。不过,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并不容易,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并且有的医学专业必须读研才有价值。下面,笔者就来说说:考研上岸难度极大的4所医学高校,不过读出来后非常有“钱”途,各大三甲医院抢着要。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医学类高校中的“领头羊”,在国内、外的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及影响力,学校起源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校的技术实力领先在我国医学界前沿,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先河。报考这所医科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需要进行八年制的本硕连读,不然本科毕业生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很难在大医院从业。虽说北协考研难度很大,但毕业生在各大三甲医院都很吃香,薪资待遇非常高,在医学行业备受宠爱。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由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而成的院系,该校的医学专业实力过硬,在医学界认可度非常高。其中,学校的临床医学实力,在医学界中排名中比更胜一筹,同样考研难度非常大。除此外,学校的基础医学的学科实力也非常不错,就读这一专业的同学不考研很难有作为,因而要早早做好考研准备。上海医学院本科招生人数很少,基本以招研究生为主,竞争强度非常大,不过培养精度很高。毕业于该校的同学,基本都流向学校旗下的附属医院。学校的附属医院在全国各地的知名度非常高,例如华东医院,就是当地有名的高干医院。三、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这一名号就是“顶尖学府”的代表,北大不只是文理专业具备实力,学校的医学部也非常的厉害,在全国高校中极具声望。北大医学部起源于1912年创办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号称是“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学术实力非同小可。大家都知道,北大高考难度已非常大了,在河南省700分都不见得有缘上北大,可见考研上岸同样不易。不过考出来后,发展前景自是不可估量,研究生抛开实力不说,单是依附北大的名气在医学行业就很吃香。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源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这所医科大学的学科实力非同一般。上海二大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部、大学医学部等学校院系组建而来的医学高校,办学起点很高,综合实力非常雄厚。该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为国家医学界培养了不少医学泰斗。该校医学专业中,除了临床医学考研热度非常高,还有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也非常受到研友欢迎。可见,学校医学专业考研再难,还是有不少同学挤破头想考上。但不得不说,上交大医学院非常值得医学生考研,不仅有光明的前途,还能在医学界大有作为造福人民。以上4所医学类高校,考研难度非常大,不过读出来后前途非常好,甚至不少人能达到年薪百万的水平,有意向考这4所大学的医学生们,可要加油了。

贵道几矣

不负三年研究生时光,湖北医药学院这些优秀毕业生个个都是榜样

刘旭昇个人简介:刘旭昇,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本科就读于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刘旭昇刘旭昇获奖情况:本硕期间曾任药护学院学生会主席,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通讯员,12级影像班班长,研究生会主席,17级研究生班团支书及班长等职,曾荣获十堰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军训先进个人”、校“团学干部星”、校“社会实践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本硕期间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二等奖。并凭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优异的表现,被选派参加2019年湖北高校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赴英国剑桥游学。刘旭昇在校表现:本硕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中文3篇,英文2篇。硕士期间以第一负责人撰写的项目课题《肝癌靶向载体scrAAV3介导基因治疗可视化的实验研究》获批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依据课题内容所撰写的文章《Visualization of gene therapy with a liver cancer-targeted adeno-associated virus 3 vector》发表于SCI三区。所撰写的关于M6A甲基转移酶METTL3过表达影响食管癌代谢状态的文章《Overexpression of METTL3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tatus on18F-FDG PET/CT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发表于《journal of cancer》,累计影响影子6.364分。硕士期间参加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论文比赛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参加学术会议三次,两次会议论文用作壁报交流,一次会议论文作口头汇报并获奖。本硕期间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曾获得中国青年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十佳“好团队”,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一等奖、湖北医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开展活动期间积极宣传实践内容,曾在中国青年网,荆楚网等新闻媒体投稿并发表20余篇。李菊个人简介:李菊,中共预备党员,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等,研究生期间成绩优异。李菊李菊获奖情况:获得过两次优秀研究生二等奖、三次一等学业奖学金、湖北省营养学会“纽特杯”演讲比赛三等奖、党校优秀学员等。李菊在校表现:科研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4篇,参与发表中文文章4篇、SCI2篇,另有3篇中文和2篇较高水平英文文章在审稿中;主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硒对碘过量损伤胰岛β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项,参与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科研项目5项。在做好科研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院活动,连续三年参加研究生院“医洒乡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2019年成功申请到团中央“健康扶贫青春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并担任研究生院分团委组织部兼纪检部部长,多次组织、参加创文活动,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与沟通能力。李菊个人感悟:三年时间看起来很长,因为经历很多,但其实也是一眨眼的事情,因为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节。这三年的匆匆时光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烙印必将陪伴我,并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张宗丽个人简介:张宗丽中共党员,本科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参加第一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大赛并获奖。在临床工作7年后,2017年回到母校继续学习,读研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热爱科研且能力突出,毕业后将入职太和医院儿童疾病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张宗丽获奖情况:2018年获得研究生奖学金,2019年中期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盲审获得双“优秀”,毕业答辩被评定为“优秀”。张宗丽在校表现:2019年申报研究生创新项目“ANGPTL8介导自噬在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获得资助5万元,同年指导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ANGPTL8在白芍总苷治疗脂肪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获得项目资助1万元,两个项目今年均已顺利结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另有一篇较高水平SCI论文待发表。张宗丽个人感悟:努力向上,是我永恒的追求,越往上,越感慨,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感谢三年来在我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趁年轻,趁现在,追赶我们向往的生活,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姚伟个人简介:姚伟本科期间通过四六级考试,参加过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生学位是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期间成绩优异,科研成果突出,毕业后入职于荆州市中心医院,兼顾临床和科研工作。姚伟获奖情况:2017年获得优秀研究生一等奖、2018年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8年优秀研究生一等奖、2019年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9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答辩全票优秀通过。姚伟在校表现:独立一作发表SCI论文一篇,一篇中文核心,一篇中华医学会类杂志,参与两篇SCI论文发表,另有一篇SCI论文待投稿。姚伟个人感悟:放下骄傲与荣耀,保持谦虚和平实,常怀感恩之心,进取之心,不断激励自己,脚踏实地,拼搏进取,不负众望。人生有梦,各自精彩!田云个人简介:田云田云,中共党员。护理专业硕士。大学期间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曾在十堰市中医医院工作9年,于2017年返回母校攻读硕士。攻读硕士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E收录1篇。田云获奖情况:2018年获得优秀研究生一等奖,2019年获得国家级奖学金一等奖,2020年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田云在校表现:2019年申报的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家庭远程心脏康复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获得资助1万元,项目目前已顺利结题。在临床轮转工作中,严谨细致,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理想与责任,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在学习及科研方面,勤奋刻苦,善于钻研。田云个人感悟:过去的辉煌,用汗水铸就。玉兰花开,柳枝吐翠,日月更迭,光阴荏苒。在离别之际,心里隐隐有一份伤感,也有一份激动和憧憬。感谢湖医药给了我圆梦的机会!感谢两位导师邓平基教授和郑艳教授对我的辛勤指导和帮助!感谢同窗好友及师兄妹们的陪伴和鼓励!路玲莉个人简介:路玲莉路玲莉,2017级研究生,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路玲莉获奖情况:在研究生期间,于2018-2019学年获得“优秀研究生”一等奖荣誉称号,2017-2018学年获得“优秀研究生”三等奖荣誉称号,中期考核获得优秀奖,独立申请校级项目《Nrf2通过调控自噬介导外泌体对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荣获二等奖。路玲莉在校表现:参与国自然面上项目《淫羊藿苷通过增强 PGC-1α改善大鼠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路玲莉个人感悟:回首三年的点点滴滴,有对母校三年培育之恩的感谢,更有对导师和师弟师妹们的不舍。每一种生活都意义非凡,每一段经历都弥足珍贵,结束从来不是永别,而是新的开始。祝愿母校蒸蒸日上,再续华章!陈林个人简介:陈林中共党员,本科毕业在临床工作3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读研期间,成绩优异,爱好科研且能力较强。毕业后就职于十堰市人民医院。陈林获奖情况:2018年获研究生奖学金,2019年度获优秀研究生称号。年度考核,中期考核成绩均为“优秀”,毕业答辩评定为“优秀”。2019年参加十堰市首届康复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陈林在校表现:2018年参与申报市级科研项目“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对重度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及BDNF表达的影响”并获批,目前已顺利结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还有一篇待发表。陈林个人感悟: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有理想,就要为之拼搏奋斗,虽然过程艰辛。感谢我身边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在你们的影响下,我也日趋成熟,向优秀看齐,为梦想而奋斗!何金娟个人简介:何金娟何金娟,本科期间,绩点3.58,连续5年获得校三好学生奖学金,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与校“防艾不防爱”知识竞赛获三等奖,并成为一名正式中共党员,毕业时评选为优秀毕业生。何金娟获奖情况:硕士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及二等学业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何金娟在校表现:参与湖北医院学院自由探索基金项目,研究方向是间质性肺疾病,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三区论文“Isoliquiritigenin inhibits TGF-β1-inced fibrogenesis through activating autophagy via PI3K/AKT/mTOR pathway in MRC-5 cells”,学位论文顺利通过双盲评审,以5票优秀通过毕业答辩。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投稿并参加2018及201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稿件以“壁报交流”录取,参加研究生院党支部组织的创文社区服务。张小飞个人简介:张小飞本科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麻醉学专业,大学期间表现优秀,荣获了多项奖学金,英语六级以539分的分数通过。张小飞获奖情况:研究生期间曾获得过多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和其论文《ICU病房里的伦理学》荣获湖北省自然辩证法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申请了一项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经费=3万)和参与了一项市级课题。张小飞在校表现:读研期间,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中文论文《基于突触可塑性的疼痛研究及临床转化》《3例ICU患者放弃治疗医患抉择伦理的思考》分别发表在《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统计源)和《医学与哲学》(北大核心)上。2篇第一作者英文SCI论文分别发表在Pain medicine(IF=3.2)和Neuroscience research(IF=2.2)上。来源: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院文案:王晓涵排版:胡杨婷编辑:郑建超审核:徐秀娟终审:孔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