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药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哪些?就业前景如何?非君子也

2020年药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哪些?就业前景如何?

药学专业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学科。下面新东升学校小编来说说关于2020年药学专业考研及就业前景分析:药师专业1药学专业的考研方向(1)药理学药理学专业是药学的二级学科之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药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础理论。(2)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级学科药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本专业是培养能在科研与开发生产领域从事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和功能基因药物的研究,药品监督和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药师专业(3)药学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4)药剂学药剂学是关于药品的一门科学,它涉及药品研发、制造及其配制和贮存,以及药品特征、纯度、成分和功效的检测;同时还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的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给药形式,即剂型。剂型不同,给药方式不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均有所不同。2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前景药师专业总体来看,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而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供需比甚至达到1∶10。现在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结语:以上即是新东升学校小编总结的关于药学专业考研的相关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药学专业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关注我们。

父女情

药学到底学什么,与制药工程有什么区别?

药学专业说到药学,很多家长和考生会误以为药学包含了中药和西药,但事实上这里的药学主要指的是西药,中药学它有独立的学科,我们另外再做介绍。具体来讲,药学是用现代的化学方法,比如说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等,来进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这里要特别注意,我们很容易把药学和制药工程混淆。药学主要是侧重于药物本身的基础研究,它是偏药理;而制药工程是药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它的重点在于工程,侧重于制造生产。另外药学还有几个细分的方向,比如说药物化学就是利用化学的方法来开发药物,由于它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工资可能也比其他的几个方向要高一点;还有药物分析或者是叫做药品的检验、药物的制剂(比如说到底是针剂好呢还是片剂好呢,或者是片剂好)等等这样的一些细分方向。就业前景首先,药学培养的是能够从事药品的合成,包括药物的制剂,既包括药物的检验,还有药品的生产和营销、一些新药的研发制作,与质量管理等等这方面的一些人才。所以它有以下五个主要的就业方向:第一个就业方向是考研继续深造,毕业之后可以去从事科研,在大学研究所和一些药厂的研究的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第二个就业方向是药剂师,就是在医院的一些药剂科、药房、药厂从事制药检验、临床药学,就是传统的配药、发药这样的一些工作;第三个就业方向是药检人员,就是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等这样的工作;第四和就业方向是医药代表,也是非常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在一些医药等贸易公司或者制药的企业,从事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工作。医药代表比药剂师和药检岗位工资还要高很多,因为他们从事销售,提成会很高,而且有医学背景的,有药学背景的这样的一些医药代表,他们比没有这种医学背景的销售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五个就业方向是考公务员,就是可以通过考公务员去一些像药监局、卫生局、药品稽查大队等等这样的一些岗位,但这里不是每个人否都能够考得上,它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一次考不上我们可以考二次,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去进行考量。总之考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定位,可以在以上的五个就业方向中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药学专业?首先要对生物感兴趣,同时生物成绩要比较好。而且往往还跟化学相关,所以药学专业适合偏理的学生来报考。药物研究分析,需要非常仔细、严谨的工作性格,同时它也适合对医学感兴趣但是分数达不到临床,像口腔专业的学生报考。而且药学就业时间成本比临床低很多,因为临床至少要读七八年,但是药学基本上本科就可以参加工作,如果你想进研究所,最多也是读到研究生就可以了。院校开设情况:截至到2020年,本科层次开设药学专业的院校应该至少超过200所,数量非常多。根据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为A+类的院校有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属于国内最高水平。评估为A类的有北京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些是属于国内的顶级水平。评估为B类的有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华南理工等,这也算国内非常不错的水平了。评估为C类的有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昌大学、青岛大学等,这些也都很不错。

类人体

英国留学:专业简介——药学专业

药学(英文:Pharmacy),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病患得以以伤害最小,效益最大的方式治疗或治愈疾病。药学专业药学 vs 药理学 vs 药剂学药学:Pharmacy药理学:Pharmacology药剂学:Pharmaceutics药学:是以各种科学为基础来研究药物的知识系统,药学包括药剂学和药理学。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和微生物学等。药理学:主要为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专门研究药物与生物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规律和原理,为科研性质。药剂学:为药学的一门分支,只专门研究制药的部分,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而药学则主要是将药理学、药剂学等各种的医药知识化为临床实践,为病人提供更高质素的医药治疗及服务。为什么选择在英国读药学?英国是世界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和研发国,全球成功上市新药有1/10是由英国贡献的。英国在医学研究方面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英国还获得了自1901年以来第二高的诺贝尔医学奖(仅次于德国)。在英国学习药学是一个机会,让学生可以从研究密集型机构中学到世界领先的专业知识。英国以其高质量的研究和教学而享誉全球。可以说英国的药学专业是系统、专业又具有前沿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置药学课程通常为期四年,课程涉及药理学、生物学、生理学、药学、化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英国的药学课程分科很细,包括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治疗、药剂应用分析、药剂生物技术、药品设计与开发等专业核心知识,其中又分医院临床药学和社区临床药学,还有药物开发等专业。可从事的职业药学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制药业发展较快,由于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由于药学专业的课程涉及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专业的知识。对于国内生物、化学、医学,药学、临床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去英国学习药学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学生毕业后就业面非常广,可以在制药公司、研究院从事药品研发、药物贮存、药品研究和分析的工作。还可以在任何与药品相关的领域或部门,从事药学相关工作。比如:药品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营销及使用部门。直接相关的工作包括:社区药剂师医院药剂师科研人员还可以选择的工作包括:临床研究助理医药代表药理师毒理学家产品/流程开发科学家法规事务干事高等教育讲师科学作家医药公司相关职员(比如营销、管理等)药学专业英国名校推荐伦敦大学学院、格拉斯哥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考文垂大学、雷丁大学等。英国留学定位想了解自己的GPA、雅思成绩能申请哪些英国药学专业院校,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小程序如下)进行定位评估。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基本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英国哪些院校,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真刀真枪

药理学方面优秀论文精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德国人施米德贝尔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药物同毒物有时也难于严密区分,药理学实际上也以毒物为研究对象,因此把药理学中特别关于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为药物学(原意为药饵学),与以毒物为对象的毒理学相区别。以下为药理学方面优秀论文精选,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玉屏风散临床运用及药理研究进展摘要:综述近年来玉屏风散的临证运用,如玉屏风散联合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督灸等传统疗法辨治汗出异常、感冒、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疗效显著,同时结合中药药理研究综述玉屏风散的作用机制。篇二:天麻-钩藤药对治疗帕金森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天麻-钩藤药对治疗帕金森病(PD)的关键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NPASS、ETCM数据库挖掘其有效成分及关键靶点。经DisGeNET数据库收集PD相关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一步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天麻-钩藤药对中对PD有治疗作用的58种有效成分,作用于丝氨基酸/苏氨基酸激酶1(AKT1)、胱冬酶3(CASP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等81个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到细胞凋亡、自噬、炎症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天麻-钩藤药对治疗PD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对关键靶点及其相关通路的初步分析显示,本病与病毒性脑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今后PD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篇三:从药理学探讨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洋金花活性成分靶点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靶点,预测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分子信号及通路,分析其潜在治疗靶标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归纳筛选洋金花药物所有化学成分,预设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进行检索,经Uniprot数据库进行有效化合物全部关联基因的汇集筛选,利用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进行以“rheumatoidarthritis”为检索词的疾病靶点筛选,归纳分析洋金花药物靶点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的叠加靶点区域,作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点基因。基于Cytoscape3.7.1软件和STRING7.8数据库对导出数据进行网络靶点构建与分析,最后经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进一步筛选其主要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结果:①经筛选分析导出洋金花有效化合物27个,对应的靶基因318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基因125个。②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主要包括Ju-Nana原癌基因(JUN)、蛋白激酶Bα(PKBα或AKT1)、V-rel网状内皮细胞过多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③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基因生物学过程(BP)主要涉及脂多糖反应、细菌源性分子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对金属离子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对氧含量的反应等;细胞组分(CC)包括膜筏、膜区、质膜筏、突触前膜的组成部分等;分子功能(MF)主要涉及到核受体的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激酶调节活动、受体配体活动等。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结果显示主要有4条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与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系密切。结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机制是通过发挥抗炎镇痛、抗氧化作用而起效,其涉及多条交互作用的信号途径。篇四:补骨脂素药理作用及肝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补骨脂素是源于补骨脂Psoraleacorylifolia的香豆素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抗肿瘤、雌激素样、抗炎等多重药理作用,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随着对补骨脂用药安全问题的不断关注,近年来关于补骨脂素的肝脏毒性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查阅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补骨脂素的药理作用和肝毒性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补骨脂素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篇五: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摘要: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给药系统(HSYA-PC-SMEDDS)的制备方法,以提高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为今后口服制剂开发提供一定研究思路与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复合率为评价标准,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PC),并考察不同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药物浓度以及药脂比下复合率,确定HSYA-PC的最佳制备条件,并进行理化性质确证,以粒径及载药量为响应值对HSYA-PC-SMEDDS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测定HSYA-PC-SMEDDS在不同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度;并以HSYA水溶液为对照组,记录HSYA-PC-SMEDD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特性。结果①当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40℃、药物浓度为2mg·mL-1以及药脂比为1∶3时,HSYA-PC的制备条件最优,最佳工艺下复合率为(98.14±0.95)%。②当油相为油酸乙酯、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为二乙二醇乙醚时,所组成的空白自微乳液能在水中快速形成均一、稳定且略带蓝色微乳光的澄清透明液体。③当HSYA-PC-SMEDDS自微乳分散于50倍的去离子水中后,其迅速溶解并形成黄色澄清液体;所得溶液的粒径与电位在24h内几乎无变化,且外观上无肉眼可见物质析出,表明HSYA-PC-SMEDDS给药系统在24h内性质稳定。④相比于HSYA对照组,HSYA-PC-SMEDDS组的Cmax由(0.37±0.36)g·mL-1显著增大到(1.28±0.62)g·mL-1,并且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与AUC0→∞也分别由(147.29±137.63)min·g·mL-1和(195.82±169.09)min·g·mL-1增大至(430.99±151.46)min·g·mL-1和(502.69±138.96)min·g·mL-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HSYA制备成PC中间体可显著提高HSYA的脂溶性,进一步制备成HSYA-PC-SMEDDS能使其充分溶解在水性介质,且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黑豹天

药剂学考研,只要有实力就上这些研究所和大学!

药剂学是药学的二级学科,是关于药品的一门科学,它涉及药品研发,制造及其配制和贮存,以及药品特征,纯度,成分和功效的检测;同时还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我国药学学科实力强的大学非常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1、从一流学科上来看,以下大学的药学都入选了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自定),这些知名大学的医学院实力都是非常强的。2、从国家重点学科上来看,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它们的药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的药剂学则是它们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方面来看,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药科大学获评A+,北京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浙江大学获评A,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获评A-。其他的具体结果,请大家参考下面的截图。从以上方面的数据来看,药学实力最强的大学无疑是985、211大学,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药科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只有中国药科大学是211,其余均为985大学,当然这些大学也是非常难考的。除此之外,还有一所比较突出的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院校,它的药学获评A,可见其药学实力。而且药剂学还是它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我觉得这所大学性价比非常高。药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最好的就是“三所五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剂学都是它们的优势学科。

故龙逢诛

山东大学2021年药学考研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注意:有机化学为必答部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任选其中一科作答。有机化学部分一、考试目的《有机化学》是从事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有机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内容1. 有机化学概述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酸碱理论3)各类化合物的命名2. 烷烃1)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和构象2)化学性质(反应和卤代反应机理)3. 烯烃1)同分异构及构型的表示2)化学性质催化加氢、电加成(加X2 、HX、H2SO4、HOX,机理、马氏规则及过氧化物效应)、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3)制备4. 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 结构和性质(炔氢的反应、碳碳三键的反应)2)共轭二烯烃 结构和性质(亲电加成)3)共振论,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5. 脂环烃1)结构和构象(环己烷的构象)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加成反应)6. 立体化学基础1)异构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2)对映异构的合成及化学手性中心的产生,外消旋体的拆分及烷烃卤代反应的立体化学。7. 芳香烃1)结构与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及亲电反应机理,烷基苯侧链的反应(取代、氧化反应),加成反应。2)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3)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萘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休克尔规则。8. 卤代烃1)分类和结构2)化学性质亲核取代、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3)亲核取代、消除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4)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9. 醇、酚和醚1)醇 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Na、K、Mg),卤代烃的生成,无机含氧酸酯的生成,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二元醇的性质。2)酚 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① 酚羟基的反应 酸性、酚酯的生成及重排、酚醚的生成及克莱森重排。②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柯尔柏-施密特反应、瑞穆-悌曼反应。③ 氧化反应3)醚① 醚的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② 环氧化物的性质及开环机理4)硫醇和硫醚10. 醛和酮1)醛和酮的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① 亲核加成反应(与含碳、含硫、含氧、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② α-活泼氢的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卤代与卤仿反应)③ 氧化与还原反应④ 其它反应(魏悌希反应、安息香缩合、达参反应、醛的聚合)2)α,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与性质3)醌11. 羧酸和取代羧酸1)羧酸① 结构和酸性② 化学性质(成盐反应、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还原反应、α-氢的反应、脱羧与二元酸的热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机理③ 制备(氧化法、腈水解法、格氏试剂法)2)取代羧酸卤代酸、羟基酸的化学性质12. 羧酸衍生物1)结构及化学性质(水解、醇解和氨解,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还原反应,酰胺的特性)2)羧酸衍生物的制备3)碳酸衍生物和原酸衍生物13. 碳负离子的反应1)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型反应、酯缩合反应)2)β-二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酰基化及在合成中的应用(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迈克尔加成)14. 有机含氮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2)胺类化合物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碱性和铵盐的生成、烃基化、酰化和磺酰化、与亚硝酸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3)季铵盐和季铵碱(霍夫曼彻底甲基化反应、霍夫曼消除规则)4)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① 芳香重氮盐的反应② 重氮甲烷5)卡宾15. 杂环化合物1)六元杂环化合物① 吡啶的结构与性质② 喹啉的性质与制备③ 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④ 含氧原子六元杂环2)五元杂环化合物① 吡咯、呋喃、噻吩的结构与性质② 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16. 糖类1)单糖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双糖、多糖的结构及性质17.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α-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及多肽的结构18.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1)的结构与分类2)甾族化合物的骨架、构型和构象分析化学部分一、考试性质《分析化学》是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分析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药学硕士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分析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化学分析部分大约占35%,仪器分析大约占65%。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四、考试内容(一) 化学分析1.绪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分析过程和步骤(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结果计算和表达)。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的传递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基本统计概念: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3.滴定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和误差计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度有关的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各种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质子平衡、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4.酸碱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各种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常用酸碱指示剂及混合指示剂;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特征,影响其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准确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强酸(碱)、一元弱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离解性、酸碱性、极性、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溶剂的选择;非水溶液中酸的滴定和碱的滴定。5.配位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配位平衡;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副反应(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配位效应)系数的含义及计算,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配位滴定的各种方式。6.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点;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其特点、指示剂;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基本原理及测定条件、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法的基本原理;三种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即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每种方法的指示终点的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重量分析法中的沉淀法,沉淀的形态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与溶解度,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共沉淀、后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条件选择;沉淀的滤过、洗涤、干燥、灼烧和恒重;称量形式和结果计算;挥发法,干燥失重。(二)仪器分析8.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分类;化学电池的组成,电位,液接电位;指示电极及其分类,常见的参比电极;pH玻璃电极构造、响应机制、Nernst方程式和性能,测量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复合pH电极;离子选择电极基本结构、Nernst方程式、选择性系数,电极分类及常见电极、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特点,确定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原理、I-V滴定曲线。9.光谱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的概念与特征,波长、波数、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电磁波谱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作用的常用术语;光学分析法的分类:非光谱法和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光谱分析仪器的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电子跃迁类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中的一些常用术语,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吸收带的因素,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偏离比尔定律的两大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仪器类型及光学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定性鉴别,纯度检查,单组分定量及多组分定量(计算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光谱法用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及比色法。11.荧光分析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荧光及其产生,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及其特征;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分光光度计;其他荧光分析技术简介。12.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即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吸收峰强度、吸收峰的位置、特征峰和相关峰;脂肪烃类、芳香烃类、醇、酚及醚类、含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的典型光谱;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及性能;试样的制备;红外光谱解析方法及解析示例。1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原子的量子能级,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共振吸收线,谱线轮廓和谱线变宽的影响因素;原子吸收的测量:积分吸收法、峰值吸收法;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与抑制,灵敏度和检出限;定量分析方法。14.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核的自旋,自旋能级分裂和共振吸收,自旋弛豫;化学位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的表示,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几类质子的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偶合常数,磁等价,自旋系统的命名,一级和二级图谱;氢谱的峰面积(积分高度)与基团氢核数目的关系;氢谱解析方法;碳谱和相关谱;核磁共振仪。15.质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和性能指标;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阳离子裂解类型:单纯开裂和重排开裂;质谱分析法:分子式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几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及质谱解析;综合波谱解析。16.色谱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色谱分析法及其分类和发展;色谱过程;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保留值、峰高和峰面积、区域宽度、分离度;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色谱分离的前提;色谱法的分类,各类色谱的分离机制;色谱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二项式分布和色谱流出曲线方程;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及其各项的含义;色谱分析法的发展。17.气相色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法的特点;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气液色谱固定液的分类:非极性、中等极性、极性以及氢键型固定液,固定液的选择;载体及其钝化方法;气固色谱用固定相,高分子多孔微球;气相色谱流动相(载气);检测器及其性能指标,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及其检测原理;气相色谱速率理论;气相色谱实验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和内标对比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实验条件的选择,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分流进样和柱后尾吹装置。18.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正相、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和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疏溶剂理论;其他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化学键合相的种类、性质和特点,溶剂强度和选择性,流动相优化方法简介;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理论;各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分离模式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19.平面色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平面色谱参数:比移值及其与保留因子的关系、相对比移值、分离度和分离数;薄层色谱法及其主要类型;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和展开剂及其选择;薄层色谱操作步骤,定性和定量分析;高效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纸色谱法。20.毛细管电泳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理论:电泳和电泳淌度,电渗和电渗淌度,表观淌度,分离效率和谱带展宽及主要影响因素,分离度;毛细管电泳的几种主要操作模式: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电色谱,非水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仪器的主要部件。21.色谱联用分析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仪器(接口、色谱系统、质谱系统);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简介;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扫描模式及所提供的信息,全扫描:总离子流色谱图、质量色谱图、色谱-质谱三维谱及质谱图,选择离子监测,选择反应监测;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薄层色谱有关的联用简介。生物化学部分一、考试目的《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从事药学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有助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还将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代谢规律、阐明药物作用的机制等奠定基础。《生物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物化学和药学相关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内容1.生物化学的概述1)生物化学的涵义与研究目的2.糖的化学1)糖的概念、分布及生物学作用2)多糖的分类、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3)多糖分离纯化与降解原理4)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的原理3.脂类化学1)脂类的概念、分类2)结构、性质与生理功能4.蛋白质的化学1)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2)蛋白质元素组成和基本结构单位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①一级结构②构象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①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5)蛋白质的性质①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及分子量的测定②蛋白质的变性③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④蛋白质的胶体性质⑤蛋白质的沉淀反应⑥蛋白质的颜色反应⑦蛋白质的免疫学性质6)蛋白质分离、纯化基本原理5.核酸的化学1)核酸的概念和化学组成①生物功能②分子结构2)核酸的理化性质3)核酸的分离和含量测定6.酶1)酶的催化特性和作用特点①生物学意义②催化特点2)酶的化学本质和结构①化学本质②分子组成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④活性的影响因素3)酶的作用机制4)酶促反应动力学5)酶的分离、提纯及活性测定6)寡聚酶、同工酶、诱导酶、别构酶和固定化酶的概念7.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的概念2)呼吸链(线粒体氧化体系)8.糖代谢1)糖的消化吸收2)糖的分解代谢①无氧代谢途径②有氧代谢途径③磷酸戊糖途径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4)血糖水平的调节9.脂类代谢1)脂类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2)脂肪的分解代谢3)脂肪的合成代谢10.蛋白质的代谢1)蛋白质的功能2)必需氨基酸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②尿素生成过程及意义4)“一碳基团”的代谢及意义11.核酸与核苷酸代谢1)核酸的分解代谢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12.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1)新陈代谢的概念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代谢调控总论13.DNA的生物合成1)DNA的复制①DNA复制方式及特点②参与复制的酶类③复制过程2)反转录的定义及过程14.RNA的生物合成1)转录①转录的模板②参与转录的酶类③启动子的概念④转录的过程2)转录后加工3)操纵子学说15.蛋白质生物合成1)RNA的分类及作用2)蛋白质生物合成①基本过程②特点③蛋白质生物合成参与的酶类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区别3)蛋白质合成后修饰加工的类型16.中心法则的概念17.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1)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2)影响药物代谢转化的因素3)药物代谢转化的意义

怏怏不乐

全国七大药学院三大药科大学

七大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大学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41年。在此基础上,1943年建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随之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5年随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曾设本草、制药、药学、药检、药物化学、生药学、应用化学(医药)、药理学等专业,现设药学专业(六年制本硕连读)。药学专业于2007、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药学专业点。北京大学药学院是一个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药学院。药学院由六系(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化学系,天然药物学系,药剂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一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所(应用药物研究所)、一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组成。下设四个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药物研究与开发委员会、对外合作交流委员会。现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即药物化学、生药学及药理学科,药学学科于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于2017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QS全球药学学科排名第24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学院是中国药科大学组建历史最长的院系之一,主要从事与化学药物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关的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七十余年中,先后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药物化学家廖清江、药剂学家刘国杰、药物分析学家安登魁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在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才培养规模占全国相同学科的首位,所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本科生就业率在98%以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达100%。药学院具有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制药工程五大学科,其中药物化学和药剂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为省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药物化学三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科梯队。药剂学科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科梯队。药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个:药学、药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其中药学和制药工程为省级品牌专业,药物制剂为省级特色专业。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药学院共有博士学位专业7个 ,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代学动力、药物分析、制药工程、临床药学;硕士学位专业八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化工。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前身为南京药学院生药系,80年代初改名为中药系,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南京中药学院,1986年根据国家教委决定,与南京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改称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1998年12月,中药研究所并入中药学院。本科生的培养设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制药专业,其中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在中药学专业内分设中药分析、中药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中西医结合基础(药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校自主设立的天然药物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中药学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生药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天然药物化学学科是药物化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设有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并是我校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方向均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的要求,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本科生的培养在中药学专业内分设中药分析、中药制药、中药生物技术等三个专业方向。生药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天然药物化学是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理学是该校药理学博士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设有中西医结合基础的博士点。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药学院是沈阳药科大学历史上最悠久的二级教学管理机构。1932年10月开始招收调剂班学员;1940年将调剂班改为药科班;1948年成立药学专科;1949 年将药剂专科改为药剂系;1958 年正式更名为药学系;2001年4月,在原有药学系的基础上,并入了物理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仪器测试中心、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正式组建药学院。药学院下设两个系:药剂系和药物分析系,药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剂学科(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辽宁省重点学科——药物分析学科;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和分析化学为国家精品课程;药剂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药剂教学实验中心为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富有特色的二级学院。药学院现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博士学科和硕士学科2个,包括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其中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包括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本科专业2个,含药学国家理科基地班、药学英语班、药学日语班、药学班和药物制剂班,其中,国家理科基地班1996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在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训试点班,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五年制的药学英语班和日语班在国内外也有较大的影响。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始建于1985年,其前身是沈阳药学院中药系。学院现设有天然药物化学系和中药系。天然药物化学系下设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食品药学教研室;中药系下设生药学教研室、中药分析与鉴定教研室、药用植物教研室。学院还设有学生实验中心、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福立公司共建分析示范实验室。 学院有药学和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十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学科都为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天然药物化学学科被辽宁省列为冲击国家重点学科的26个学科之一,中药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发展的50个学科之一。学院本科专业有:中药学、中药学(日语强化班)、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食品药学方向)。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药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承,其前身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药科和国立浙江大学药学系分别成立于1913年和1944年,是国人最早创办的现代药学教育和高等药学教育院系之一,为中国现代药学和制药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和许多领军人物。学院现设2个学系、6个研究所、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药监局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药物分析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药物分析学和药理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目前学院设有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及下属7个二级学科,招收药学、药物制剂2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4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药学(包括专业学位)、中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创建于1936年,是我国最具影响的5所顶尖高等药学院校之一。现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等药学院校(系)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药学院下设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合成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物理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剂学、放射药学、医院药学等11个教研室和1个药用化学综合重点实验室以及药学研究所和《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社。药学学科是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之一,也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科研平台。复旦大学药学院下设:药学学科(一级),其包含药物化学学科(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合成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科(药剂学、放射药学、药物分析、物理化学)、药理学科(药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药学学科(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等4个二级学科;本科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仪器测试中心;动物实验中心;《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社。复旦大学药学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国家重点学科(药剂学)、上海市重点学科(药理学)。三大药科大学南药、北药:我国药科大学的“双子星座”!中国药科大学 (南药)简称“中国药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36年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本科四年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学校,成立华东药学院。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学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物化学 生药学 药剂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 药物制剂 中药学沈阳药科大学(北药)坐落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学校创办于1931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其前身是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药科,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综合性药科高等学府;与中国药科大学并称为中国的“南药”与“北药”,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药剂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药分析学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5个):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学、生物工程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简称“广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药为主、药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中国独立建制的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广东省三家药学法定CMA计量认证单位之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分析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药学

擅相攘伐

2020年高考:药学类专业全息解读

什么是药学?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病患得以以伤害最小,效益最大的方式治疗或治愈疾病。药学类专业学什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药学类属于医学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包含的专业有:药学、药物制剂、临床医学、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海洋药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学、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与评价、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科人才。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药物毒理学、临床药品不良反应与评价、人体解剖生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制药工艺学等(专业课程因各校侧重不同会有一定差异)。修业年限:五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一:药学主要课程:医用物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专业技能实验等。就业方向:药品研发 销售 检验 公考注意:药学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功底,新高考方案选修科目也会要求选修化学,自古医医药不分家所以医学类选修科目也会要求选修化学和生物。注意注意说医药不分家是指临床要学药学课程,不是药学类要学医学课程。药学类本科做研发几无可能性。做研发基本要求硕博学历。选择药学类可根据就业方向选择不同的院校,选择药品研发的可去南药 、北药及浙大、 北大 、山大、 中山、 复旦、 川大、 上交、 武大 等一流高校。如选择药品销售则可以选择一些医学类院校。逻辑很简单,毕业后从事药品销售你会有一大批做医生的师兄师姐给予你助力。二:临床药学主要课程: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寄生虫与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人体系统解剖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细胞生物学、药物毒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药物经济学、医院药事法规与GCP、医学伦理学、药学信息检索等。就业方向:医疗单位从事临床用药指导 药品研发和销售 考公临床药学和药学的区别:(1)学制不同 临床药学是5年制 药学是4年制(2)学位不同 临床药学是医学学位 药学是理学学位 (3)主要课程不同 临床药学除了要学药学专业的课程外还要学临床类部分课程(4)就业岗位不同 临床药学的主要岗位是在医疗单位从事指导医生临床用药工作代表院校:中国医科大、 山大、 川大、 南医大、 温医、 重医、 哈医、 徐医、 昆医、 福建医等三、药物制剂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就业方向:药物制剂学毕业后可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及质量管理,能够在制药企业、医院药剂科、研究所及药政管理部门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各类医药经营、生产单位和医疗卫生单位,从事药品制剂、质检、管理、购销、问病给药等工作。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岗位包括:药物制剂研究员、制剂研究员、药物分析、药品研发 销售人员、生产工艺员、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研发人员、药物制剂项目经理、制剂工艺研究员、研发人员、药品研发、制剂研发人员等等。代表高校: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吉林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四、药事管理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药学概论,会计学、财务管理、药事企业管理、中医方药学、中药商品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与加工、药理学、中药药理学、运筹学、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等。就业方向:在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管理、药品价格管理、医疗保险、医药卫生监察、医药经济调控等部门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从事 卫生和药政活动的监督管理、医药资源调查研究、医药市场行为和特征分析、策划及经营的高级药事管理工作。代表院校: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五、药物分析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物理、化学原理与化学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品质量管理技术、药品生产过程验证、现代药剂应用技术、现代药物分析检验技术、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药物分析质量管理规范、药事概论、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仪器分析、药学英语等。就业方向:可在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管理、药品价格管理、医疗保险、医药卫生监察、医药经济调控等部门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从事 卫生和药政活动的监督管理、医药资源调查研究、医药市场行为和特征分析、策划及经营的高级药物分析工作。代表院校: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六、药物化学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高等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设计,药物合成反应,近代有机合成,甾体、抗肿瘤、抗病毒前沿研究跟踪,药物设计进展,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光谱鉴定,有机结构测定的物理方法,现代生物技术与新药研究开发等。就业方向:药物化学专业就业领域很广,涉及医学和非医学领域的各相关专业。1)医学领域可从事临床工作(进传染病科室)。从事临床科研工作(进流行病、地方病研究所),或者从事卫生防疫、卫生宣传普及,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2)非医领域可从事环境保护与监测、海关疫检等。代表院校: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北京大学七、海洋药学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海洋药物生物技术原理与实验、海洋药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信息学以及文献检索等。就业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多方面的就业机会,可到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制药企业、医院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研究、药物生产、技术管理、药物检验、药物营销、质量控制、药物管理和监督合理用药等工作。代表院校:中国药科大学、海南医学院就业与考研药学类专业与医学类专业相比,认知度普遍不高,但在医疗卫生行业却必不可少。与医学类专业相比,药学类专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工作相对轻松,但起薪较低,工资的天花板低,通过考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性仍然是药学类专业学生提高薪资的最佳路径。考研方向: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药学类专业刚毕业的学生最好把两个证考下来:执业药师资格证和初级药师资格证书,有两个证在手,不管是考事业单位还是进入药企药店,都是一个优势,有的地方对证书是有要求的。执业药师资格证:考到这个证在有些企业和药房可以涨工资药学职称考试(即初级药士、初级药师、中级主管药师考试):在医院里评职称使用与医学不同,药学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本科毕业能够找到的工作很多,而由于专业性不够,所以起薪也不高。但想要进三甲医院的药房抓药,过稳定安适薪资中上的小生活,还是需要读研考证熬过漫漫长夜才能实现。大部分药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或大专毕业后去做医药代表,在医药相关的销售岗位周旋。学生看法:药学就是研究药的,如果想当医生的就不要报,因为学药学的是不能考医师证的,只能考药师证。很多人认为药学比较枯燥,外向性格的人学不了,其实不然,药学也有很多岗位可以选择,可以选择做药品研究;如果觉得研究太费脑子,就在医院的药局,做配药抓药;如果觉得这些都不能挣大钱,而且太闷的话,可以做药品或医疗器材的销售代表,这一行的发展空间很大,而且收入也非常丰厚,关键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随着我国医药改革,药品流通渠道和售价的空间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在选择就业领域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要求。就业方面,药学的本科就业率还是挺高的,相对于临床医学或中医学的就业更好些。临床药学是药学中最常见的专业之一,但是现有医疗体制和教学体制导致临床药剂师缺乏明确的定位,位置比较尴尬,很容易陷入迷茫。教学方案中过于偏重药学而缺乏临床知识,导致工作内容流于表面,面对复杂的临床症状参与不了,即便发现不合理用药等情况也因为没有处方权无法参与会诊。久而久之,这个职位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陷入职业迷茫期。因为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医疗体制,导致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整个行业发展缓慢,也导致药企收入普遍不高。不要只看部分国际药学大厂部分高端职位,国内药企研发类职位普遍不高。收入高的基本上是做医药代表的,但是做医药代表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特别高,很少人能够胜任。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很差,读研的必要性非常大,但是就是到了研究生层次收入也属于中等水平甚至偏低。科研教学领域,相关职位趋于饱和,和生化环材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偏“坑”的那一类,这条路也比较难走。医药代表:这是公认的收入高,但是只能适用一部分人。化妆品行业:也招聘药学专业,尤其是药妆,属于常青树行业,对女生有吸引力。日化行业:比如宝洁和联合利华、强生等快销品牌,主要是运营和销售管理,收入很好,但对能力要求比较高。公务员:食药监局、卫生局、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等。医院药剂科:对追求安稳平淡生活的女生是个不错的去处。临床检察员:要求不高,本科生就可以,收入还凑合。高校推荐药学类专业主要存在医药类院校,以及部分综合类院校,比如传统药学的两校三院,就是指南药(南京药科大学)北药(沈阳药科大学)北大复旦川大的药学院,算是药学届的黄埔军校。1007 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双一流”建设学科院校中药学入选的院校有: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自定)。

帛和

国内免疫细胞领域27项药物临床试验全解读

2020年6月6日,南京传奇生物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首日股价上涨60.8%,总市值飙升至近48亿美元。招股说明书显示,传奇生物正在全力推动商业化进展较快的CAR-T药物LCAR-B38M / JNJ-4528的全球临床试验,并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向FDA提交JNJ-4528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生物制品许可申请。6月9日晚间,药明巨诺宣布已完成总额为1亿美元的B轮融资,CPE、未来资产、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元禾控股入局,原有投资方纷纷继续加持。药明巨诺表示,本轮融资所募集资金会用于持续推动领先产品JWCAR029 (靶向CD-19 CART产品)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扩充研发管线和商业化准备以支持新产品上市。传奇生物、药明巨诺接连在资本市场再下一城,加之今年以来多个免疫细胞治疗药物陆续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国内创新药企在一波三折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商业化尝试中斩获成功,似乎已经近在咫尺。免疫细胞又称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外、K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等四类)和各种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广泛,受抗原刺激而活化,通过分裂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治疗,是指通过体外培养、增殖、激活,回输体内即可诱导自体抗异物免疫应答,从而源源不断产生抗异物的物质。早期研究表明,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T细胞经激活后在体内大多数变为记忆细胞储存在淋巴组织内,可以为彻底清除肿瘤细胞和防治转移复发提供长期保护。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恶性肿瘤的尝试,人类已经进行近半个世纪。据复星凯特总裁王立群博士所著《CAR-T和免疫细胞肿瘤治疗》介绍,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界开始努力寻找特异性更强的肿瘤过继性细胞治疗方法,开启了眼下这一轮的免疫细胞治疗研究热潮。通过对T细胞功能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T细胞需要同时识别目标细胞表面上两个关键的分子作用路径(即T细胞表面受体与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及T细胞表面共刺激因子受体与肿瘤细胞共刺激性配体结合)才能发挥杀伤作用,由此奠定现代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的理论基础。监管规则引爆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商业化仍处于早期在我国,各类机构从事细胞治疗的历史并不短。截至2020年5月末,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共录入295项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其中,有27个项目属于经国家药品审评中心许可或者默许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2018年以前,公开的免疫细胞治疗试验大多为只需要经过医疗机构伦理审核的研究者发起的探索性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对注册临床试验具有指导意义,并且代价更低,但受制于合规性的考量,以新药注册申报为目的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真正爆发是在现行监管规则明确之后。截至2020年5月末,国内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项目 (数据来源:动脉网整理)2017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细胞治疗用产品的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明确要求,当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时,应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要求开展临床试验。也就是说,申请人应按照相关要求提交新药首次临床试验申请和申报资料,如此一来,国内的细胞治疗药物注册申报监管开始与国际接轨。此后,免疫细胞治疗药物IND申报出现井喷。一般而言,临床试验的研究内容原则上应包括临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剂量探索研究和确证性临床试验等。由于细胞治疗产品具有非常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往往需要采取不同于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整体策略,包括通过特定的手术措施、给药方法或联合治疗策略来进行给药,这无疑给制定统一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标准增加了难度。不过,动脉网从国内最大的临床CRO服务机构泰格医药了解到,目前国内需求临床CRO服务的临床试验项目较少,前者通常被用来满足面临相对紧急的临床试验需求,包括受试者招募在内。随着细胞治疗商业化的持续升温,临床CRO、CDMO等新药研发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纷纷开始布局这一领域的服务。CD19靶点最热,国内研发企业以工艺换成本通过对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共计27项获批进入新药临床试验的免疫细胞治疗项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CD19仍然是最热门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靶点。支撑这一现象的是底层的技术逻辑,即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是由B细胞恶性增殖造成的,表面都带有B细胞的特异性蛋白CD19,后者不在其他任何非B系的细胞中表达,这使得CD19成为了比较理想的验证靶点。国内获批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靶点和阶段分布 (数据来源:动脉网整理)不管在探索性临床研究阶段还是在商业化开发中,以CD19的CAR-T技术都展现出了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治疗的极大潜能。2014年,Kite公司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KTE-C19技术,着手开展代号为Zuma-1的CAR-T药物临床试验,适应症为对复发/难治性的弥漫性大B淋巴瘤。当II期临床试验入组接受治疗的101位受试者中,有82%的患者获得客观缓解,其中52%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相比传统疗法下该种疾病7%的完全缓解率,和6.3个月的中位生存期,CAR-T技术的临床价值不言而喻。次年,跨国药企诺华(Novartis)公司启动代号为CTL-019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注册临床试验,同样靶向靶向CD19,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共入组63位患者。在诺华公司向FDA递交的临床试验结果中,有52位患者获得缓解,其中40位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2017年8月,诺华公司旗下商品名为Kymriah的CTL019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款CAR-T治疗药物。同年10月,Kite公司旗下商品名为Yescarta的KTE-C19拿下FDA的第二张免疫细胞治疗药物批件,首期适应症为复发/难治性的弥漫性大B淋巴瘤。动脉网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获批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正在尝试向更早期治疗拓展。例如,诺华在美国开展的Kymriah用于肿瘤二线治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数据。在国内,有12家企业获批开展共计13项以CD19为靶点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申报的适应症包括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肝细胞癌。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竞争最为激烈。就公布的临床试验阶段而言,明聚生物的开发进展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领域靠前。国内获批CD-19靶点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和试验阶段 (数据来源:动脉网整理)明聚生物是药明康德集团和美国巨诺公司合资公司药明巨诺的关联公司,其用于申报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疗法产品即本文开头提及的JWCAR029。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旗下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布平台数据显示,JWCAR029申报了三项国内药物临床试验,分别为治疗原发耐药弥漫B细胞淋巴瘤、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费霍奇金淋巴瘤的I/II期开放研究和I期研究。根据公开信息,JWCAR029药明巨诺基于美国Juno公司的JCAR017自主开发的CAR-T产品,并非完全自主研发。2017年12月,明聚生物向国家药监局递交JWCAR029 IND申请,2018年1月获得受理。不过,动脉网在截止2020年5月最新的公开信息中,没有查询到明聚生物入组首位患者的信息。由此可见,国内以CD19为靶点的CAR-T产品还未正式上市即打成一片红海。CAR-T产品采用了最前沿的创新技术,即便通过引进专利实现跨越性增长,企业将无法按图索骥的在研产品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投入了大量成本,已经很难掉头。动脉网分析认为,2015年-2020年这一时期,国内免疫细胞药物行业具有弱自主创新的特点,主要是由于系统的产业基础还未形成,行业监管也刚刚起步,源头创新风险极大,令布局这一领域的企业却步。业内人士告诉动脉网,随着国内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持续完善和优化,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十年,国内会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出现。现阶段,也有一些企业多元化创新争取突围。例如,4月末刚刚拿到两项CAR-T临床试验批件的艺妙神州,自主研发了慢病毒载体悬浮生产体系和一站式CAR-T药物生产制备能力,能够在可控成本下开发尽可能多的CAR-T药物。另一家位于上海张江的企业华道生物同样将突围的重心放在商业化生产工艺上,自主开发CAR-T细胞制备耗材和活细胞增殖培养仪器,从源头上控制这项昂贵疗法的成本。华道生物创始人余学军在接受动脉网采访时曾表示,相比纯粹技术创新,生产工艺优化可以帮助CAR-T企业快速构建现阶段的竞争壁垒,“华道生物将致力于作为化疗替代方案的CAR-T疗法。”BCMA靶点热度骤涨,第二大适应症竞争日趋激烈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国内,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对应的BCMA靶点是CAR-T开发的另一个热点。传奇生物、恒润达生、普瑞金、科济制药、驯鹿医疗纷纷在此布局,其中,传奇生物已经将药物临床试验推进至II期,是为国内同类中进展最快。国内获批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和阶段分布 (数据来源:动脉网整理)BCMA是一种仅表达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但不会在浆细胞和成熟B细胞表达或者低表达的特异性蛋白。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在2020年5月发布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2020年修订)》中,CAR-T疗法首次被列入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2018年发布的国际骨髓瘤基金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5万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已超过急性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一。对比不同适应症的CAR-T疗法临床试验中关于样本大小的设计后可以发现,靶向BCMA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入组患者数量普遍大于其他靶点和适应症的临床试验,这对原本就很难找到合适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主办方并不是好消息。实际上,BCMA赛道下的几家CAR-T开发企业,无论技术原理还是创新能力都比较比较接近。激烈竞争下,这些尚未实现盈利企业的融资能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首个进入市场的商业化产品花落谁家,相信此次传奇生物美股上市给一众竞争者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据动脉网数据库记载,恒润达生自成立以来进行了3次外部融资,累计募资超过2亿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深创投、前海资本等;普瑞金曾于2017年公开过1次融资,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募集数千万人民币;驯鹿医疗则在今年3月公布了来自高瓴创投的6000万美元工资。免疫细胞治疗的想象空间不止CAR-T2020年1月,华大吉诺因宣布其“靶向新生抗原自体免疫T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成为了国内首个被批准开展注册临床试验的肿瘤新生抗原细胞治疗药物。作为理论上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优于CAR-T的更加前沿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肿瘤新生抗原近年来风头正劲,一波又一波国内技术团队投身相关的探索性临床研究,产出一系列喜人的临床数据在全球肿瘤学会上展示,也赢得了早期投资机构的关注。此番华大吉诺因拿到国内首个IND批件,无疑是肿瘤新生抗原药物开发关键的阶段性胜利。更令业界振奋的是,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华大吉诺因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适应症为新生抗原阳性的晚期实体瘤。也即是说,这是一个泛瘤种的药物临床试验。肿瘤新生抗原技术与CAR-T疗法需要将靶点与适应症对应不同,可以灵活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地预测和定制新生抗原。跳出适应症的限制,华大吉诺因或将更容易招募受试者,达到临床终点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国内获批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技术和阶段分布 (数据来源:动脉网整理)在肿瘤新生抗原技术巨大的光环之下,RAK细胞和TCR-T技术略显暗淡,国内却早有在研产品跑进临床试验阶段。据公示的试验信息记载,RAK细胞临床试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宝日医生物联合申办,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肾癌,于2017年9月入组第一位患者。企查查显示,宝日医生物是日本TaKaRa BIO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收购了美国BD的克隆技术部门。唯一获得IND批件的TCR-T技术项目,是香雪精准申办的TAEST16001注射液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以软组织肉瘤为主的晚期恶性实体瘤。中药注射液被限定使用、辅助用药目录出台等多重因素下,许多中医药或者仿制药见长的国内药企开始布局创新药,香雪制药也在这股趋势下加入了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为了这项临床试验,香雪制药用了8年时间。2012年,香雪制药内部成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并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携手创建联合实验室,孵化出香雪精准,5年斥资1.8亿元资金用于TCR-T项目的推进。不过,由于并不具备相关的技术基础,香雪制药在设立香雪精准子公司的同时,也开放了大量环节的外部合作。例如,联合赛莱拉、金域检验、达安基因发起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选定金斯瑞将作为细胞治疗产品载体服务供应商,提供质粒与病毒的工艺开发、GMP质粒病毒临床样本生产等。在这一部分,我们看到,尽管更多的前沿技术打开了免疫细胞治疗的想象空间,但无论肿瘤新生抗原,还是RAK细胞或者TCR-T技术,到最终成药进入商业化的临床用药市场,都道阻且长。小结通过全文分析,我们或许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1、尽管探索性临床研究数量出现井喷,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扎堆和模仿现象比较严重,自主的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缺失可能造成负面影响;2、适应症和疾病靶点相对集中,细分赛道中竞争压力较大;3、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数量庞大,但进入药物临床试验者甚少;4、更多企业尝试从优化生产工艺、重要设备与耗材国产化的角度建立竞争优势;5、CAR-T技术之外,更为创新技术陆续落地临床,为国内免疫细胞治疗市场注入活力。

干室

《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实施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该指导原则明确了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涉及事项包括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制剂处方中的辅料、变更规格或包装规格、变更注册标准、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有效期或贮藏条件、变更制剂生产场地,阐述了对已上市中药拟进行的变更在一般情况下应开展的研究验证工作。该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持有人应履行主体责任,变更应必要、科学、合理,持有人应全面评估、验证变更事项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按照相关内容,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传统工艺制备的中药,在工艺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其工艺参数的变更一般可通过药学研究进行变更前后的比较,评估变更前后的一致性。研究内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出膏率(干膏率)、浸出物、指纹图谱(特征图谱)以及多种成份含量的比较。 该指导原则明确了在研究用样品、关联变更、含毒性药味制剂和质量对比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强调,对于处方中含有毒性药味制剂的变更,应关注变更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尤其应关注含有分类为有毒药味且为儿科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制剂等四类制剂变更的安全性,开展相关研究。中西复方制剂及中药注射剂、缓释/控释制剂等制剂的变更研究应充分考虑药品特点、制剂要求,全面关注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并参照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技术要求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按照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该技术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三类,并列举了各类变更的具体情形以及需进行的研究验证工作。该指导原则表示,对于具体的变更,持有人应结合药品特点,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变更类别。如果通过其他科学研究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不必完全按该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变更研究。鼓励持有人借鉴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中的“质量源于设计”“设计空间”“既定条件”等理念和方法,在加强对药品工艺、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变更管理相关工作。 【来源:安徽药品监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