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检验学院、医学信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 个二级学院。学校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个,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 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个、省级特色专业9 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 个。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中西医结合基础、应用心理学2个二级学科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和应用心理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优先发展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病1个。现有各类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5790人,专科生352人,研究生973人,成教学生9000余人。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 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4个、省级精品类课程41 门、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2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有国家疑难病提升工程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1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图书111.96万册、电子图书93.07万册、中外文报刊1073种。学校现有直属附院2所、非直属附院6所、教学医院10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 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该院于1926 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 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发展导向,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引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苍之茧

鲁商省药科院新药药理研究中心国内首次成功建立免疫缺陷大鼠骨关节炎模型

为积极响应鲁商集团及省药科院鼓励科研创新、专项研究的号召,受研发企业的委托,新药药理研究中心突破困难,首次成功制备了裸大鼠前交叉韧带切除致膝骨关节炎(ACLT)模型,用于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OA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的必经手段。经典ACLT模型是通过手术切断实验动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造成关节损伤特别是软骨慢性磨损和滑膜炎,以此模拟临床OA(关节软骨慢性退变及慢性炎症)的发生。由于常规的ACLT模型动物不适于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药理研究部研究Ⅰ组团队经过4个多月的反复摸索率先利用先天免疫缺陷的裸大鼠成功制备了裸大鼠ACLT模型。裸大鼠自1983年引人我国,免疫学特性为先天无胸腺、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主要用于多种肿瘤移植研究,因其免疫缺陷,繁殖饲养都比较困难,通常难以耐受手术创伤,其应用于关节炎模型在国内仅有一例报道,且为非手术的伸直位固定法。因此团队在整个模型探索制备期间,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减小动物创伤,重视术后护理细节,经反复摸索最终确定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点,成功制备裸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已顺利开展了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且得到了委托方专家一致的高度评价。此项研究为省药科院新药药理研究中心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为裸大鼠用于干细胞治疗的其他疾病模型制备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宝贵的经验。来源:山东省国资委网站编辑:李东星

物化

鲁商集团省药科院新药药理研究中心国内首次成功建立免疫缺陷大鼠骨关节炎模型

为积极响应鲁商集团及省药科院鼓励科研创新、专项研究的号召,受研发企业的委托,新药药理研究中心突破困难,首次成功制备了裸大鼠前交叉韧带切除致膝骨关节炎(ACLT)模型,用于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OA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的必经手段。经典ACLT模型是通过手术切断实验动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造成关节损伤特别是软骨慢性磨损和滑膜炎,以此模拟临床OA(关节软骨慢性退变及慢性炎症)的发生。由于常规的ACLT模型动物不适于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药理研究部研究Ⅰ组团队经过4个多月的反复摸索率先利用先天免疫缺陷的裸大鼠成功制备了裸大鼠ACLT模型。裸大鼠自1983年引人我国,免疫学特性为先天无胸腺、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主要用于多种肿瘤移植研究,因其免疫缺陷,繁殖饲养都比较困难,通常难以耐受手术创伤,其应用于关节炎模型在国内仅有一例报道,且为非手术的伸直位固定法。因此团队在整个模型探索制备期间,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减小动物创伤,重视术后护理细节,经反复摸索最终确定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点,成功制备裸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已顺利开展了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且得到了委托方专家一致的高度评价。此项研究为省药科院新药药理研究中心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为裸大鼠用于干细胞治疗的其他疾病模型制备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宝贵的经验。(信息来源:鲁商集团)【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囧哥们

钟南山团队新研究:连花清瘟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出抗新冠病毒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最新研究认为,连花清瘟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出抗新冠病毒的作用。相关论文题为《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Lianhuaqingwen exerts anti-vir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已被《药理学研究》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接收。论文作者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研究员杨子峰等。论文提到,作为一种中药方剂,连花清瘟对一系列流感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人员使用CPE和空斑减数实验,在Vero E6细胞中评估了连花清瘟对SARS-CoV-2的抗病毒活性。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连花清瘟对病毒体形态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测定法测量Huh-7细胞中SARS-CoV-2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在mRNA水平上显著抑制SARS-CoV-2在Vero E6细胞中的复制,并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CCL-2 / MCP-1和CXCL-10 / IP-10)的产生。此外,连花清瘟处理导致细胞中病毒粒子的颗粒形态异常。论文总结道,连花清瘟显著抑制SARS-COV-2复制,影响病毒形态并在体外发挥抗炎活性。这表明连花清瘟可以抵抗病毒攻击,有望成为控制COVID-19疾病的新策略。

浜虎

药理学研究接力者金国章:揭开中药延胡索镇痛奥秘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神经药理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一个普通镜框,里面珍藏着一张写有“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的A4纸,这是1993年金国章写下的十二个字箴言。学生们说,这是金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深刻影响自己的一生。1993年,金国章手书(来源中国科学报)金国章,神经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60余年兢兢业业,奉献于我国药理学事业,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对中药延胡索的镇痛有效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开发出新药罗通定(又名颅痛定, Rotundin),堪称中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发现以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为代表的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其具有对多巴胺受体D1激动和D2阻滞的双重作用;发现以延胡索乙素(l-THP)为代表的镇痛作用新机制;提出两个学术假说,一是l–SPD可匹配治疗精神分裂症,二是l-THP对脑内阿片系统具有“内稳态”调控作用,两个假说均得到科学验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2008年6月,金国章院士主讲钟情药理学,揭开延胡索镇痛之谜1927年6月6日,金国章出生于浙江一个儒农家庭,在当地“耕读理念”盛行的环境下,曾任小学教师的父亲极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金国章一边帮助祖父母务农,一边在父亲的辅导下认真学习,度过了艰苦但快乐的童年时光。初中毕业时,一场持续数月的伤寒令他高烧七天不退,父亲请来中医为他诊治。这段经历让金国章亲身体会到中药的奥妙,“研究中药,治病救人”的种子自此埋在了他的心底。病愈后他刻苦复习,考取了当地名校——金华中学。1947年夏天,带着全家借贷而来的路费,金国章到杭州参加高考,顺利成为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学生。浙大理学院药学系师生合影|后右四金国1952年2月,金国章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和科研潜力,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成为国家分配到药物所的第一位大学生。1952年金国章刚进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当时,正值研究所创建药理学实验室,金国章成为了留美归国的丁光生教授第一位助手,由此他迈进了神经药理学研究的大门。1956年,肿瘤与神经药理学家胥彬教授从苏联学成归来,在他的指导下,金国章开始了延胡索有效组分的药理学研究。1959年,金国章与胥彬共同进行实验延胡索是一味著名镇痛中药,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味苦微辛,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妙不可言”。它针对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等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并有催眠作用。我国药用植物化学家赵承嘏院士对此曾经展开过研究,系统分纯了延胡索的十多种生物碱,并确定了其化学特性和结构,然而它的镇痛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却始终是个问号。金国章常说,在延胡索研究中,如果说李时珍是执棒起跑的第一人,那么赵承嘏先生是接力第二棒的人,自己只是站在两位巨人肩上,要奋力跑好“第三棒”。1956年,金国章从赵承嘏院士手中接过他分离提取并珍藏了近20年的4种延胡索生物碱晶体。在“接棒”后的八年多岁月里,金国章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上海药物研究所课题组长,他带领团队通过大量精心而艰苦的实验研究,阐明了左旋延胡索乙素(化学名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是中药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开发出镇痛新药罗通定,并先后找到了含量丰富的新药源黄藤和千金藤植物。这一研究成果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功的第一个神经系统药物,也是中药科学整理成功的典范,获得国家新产品奖二等奖、列入国家药典、载入多版药理学教材并沿用至今。1959年,该项目成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科研项目,也让金国章获得了参加首都国庆观礼活动的机会。作为上海市科技界代表之一,32岁的金国章踏上了自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阅兵式的那一刻,科研报国的理想深深种在了金国章的心里。1959年10月1日,金国章出席国庆10周年究根结底,锲而不舍探求镇痛真相金国章曾把中药现代化比作是“多刺的玫瑰花”,我国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是肥沃的土壤。他认为,研究成果逐步走向产业化,想要花朵化为果实,需要带着前瞻性的选题与创新精神,脚踏实地探索、切实地推进。20世纪60年代,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罗通定既不是抗炎镇痛药,也不同于具有成瘾性的吗啡,确定了罗通定具有明显的“安定作用”。在罗通定获批成为镇痛新药后,它的“安定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它不同于吗啡的镇痛机理是什么?仍然萦绕在金国章心头。1964年金国章(第二排右四)为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他等待了十余年。1978年,因接受国防任务和“文革”而不得不中断相关研究的金国章重归罗通定的研究。他特别珍惜这次机遇,夙兴夜寐,孜孜以求,较顺利地证明了罗通定的安定作用属于多巴胺受体D2阻滞剂的药理作用。1981年,金国章(后排,右一)此发现对于科学整理中药延胡索的神经药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罗通定的 “安定作用”与它的镇痛作用究竟是什么关系?还没有搞清楚。“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带着力争第一的信念,金国章继续深挖罗通定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关系。他指导研究生胡江元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最终获得了结果:一方面,l-THP以下丘脑弓状核D2受体为接口,调控脑干内源性内啡肽功能,作用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引起镇痛作用。另一方面,l–THP的D2阻滞作用在感觉运动脑区,抑制痛觉下传,二者双管齐下,发挥镇痛效应。据此,金国章提出了l–THP对脑内阿片系统具有“内稳态”调控作用的科学假说,揭开了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的新机制,从而为多巴胺神经药理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金国章(右二)参加神经科学会提前二十年,为精神分裂症研究指明新方向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探索,金国章团队从中药延胡索和千金藤中成功分离出了四氢原小檗碱(THPBs)同类物17种,其中,在植物中含量较高的为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和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前者已开发成药(罗通定)而被系统研究。针对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的研究同样是神经药理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经历了10多年,由几十位研究生届届相传,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不同层次,揭示了l–SPD的“双重作用”。“双重作用”是指 l-SPD对多巴胺受体既有激动又有阻滞的新型药理作用。据此,金国章大胆提出“匹配治疗的假说”:针对“脑区多巴胺功能不平衡”这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l-SPD能有效区分脑内多巴胺D1受体与D2受体,并分别采取D1激动作用以针对大脑皮层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病人的阴性症状,又可以阻滞皮层下的D2亢进作用,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极大优势。而后,此假说的临床验证论文在国际著名药理学杂志TIPS上发表。继1987年,金国章正式明确l-SPD的“双重作用”后,又在1997年提出了“匹配治疗”的观点。2000年又发现了l–SPD具有复合型双重匹配作用。1988年7月,金国章(左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界和制药界普遍认可“单靶点、高亲和”的治疗策略,很少有人接受“多靶点匹配治疗”的观点。随后的十多年里,药学界逐步发现,疗效好的神经系统药物往往具有多靶点的特征。近年来陆续上市的抗精神分裂药物,都是多靶点的药物,符合金国章提出的“匹配治疗”观点。可见,金国章当年提出匹配治疗的观点和具体策略,提前20年为抗精神分裂症指出了“匹配治疗”的研究方向。 金国章在家中客厅这项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研究中发现的左旋千金藤啶碱( l-SPD)相关的新型药理作用,在国际多巴胺受体研究领域极富创新价值。金国章也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科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他在自述中将这一段时光称为:自己科研生涯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2005年,金国章在研究植物千金藤十二字箴言儿时田间地头的劳作赋予他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对科研工作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坚韧品质。“安贫乐道”是金国章对人生的总结。1993年,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下海热”,象牙塔般的科研机构也被席卷其中,许多科研人员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投身到“商海”之中。一天晚上,金国章在实验室隔壁无意间撞见一名学生参加了传销活动,他便及时阻止,并进行规劝。这件事发生后,金国章十分担忧年轻人为了一时的利益荒废了学业、自毁前程。三思之后,他提出“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这十二个字,与研究室师生共勉。在组会上,金国章反复向学生讲解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安贫是中国人治学的精神理念,做基础研究要淡泊名利、目光长远,对于正在读书的年轻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出成绩,拥有远大前程。“不管将来你们毕业去国外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应为国家作贡献,为国争光。生活每一天都在变,而科研人员的志向与方向不能变。”金国章的话铿锵有力,拨散了学生们心中关于理想与物质的迷茫,让研究组全体成员专心投身于药理学的研究与探索。2007年,金国章院士八十华诞,几十位在国内外科研、教学和企业工作的学生发来贺信,几乎每人都提到十二字箴言对自己的深远影响。金国章(左六)与全体课题组人员合影2019年1月29日16时30分,金国章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2岁。“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的信念是他笃志力行的探索足迹,也鼓舞着后辈科技工作者不断奋斗,为国奉献。如今,药理学研究的接力棒仍在传递,在金国章的研究基础上,经过结构优化和研究,又有两个新药获批临床,金国章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将在一代又一代药理人手中继续传承、发扬光大。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参考文献:1.《金国章传-神经药理学王国的夸父》,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行走在“神经网络”里的人——记神经药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国章》,《中国处方药》杂志3.《漫谈中药现代化》,《中国处方药》杂志4.《金国章:热血报国,谱药理华章》,《中国科学报》5.《又一位院士仙逝,他提前20年为世界指明精神分裂症研究新方向》,文汇网6.《追忆金国章院士:一生在中药延胡索的探索里“安贫乐道”》,新民晚报7.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冲霄楼

系统药理学研究阐明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作用机制

新华社上海1月27日电(记者田晓航、仇逸)记者从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张卫东教授团队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研究了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论文近日正式发表于植物药理学国际期刊《植物药》。研究发现,从分子水平上看,清肺排毒汤口服后的12个入血成分可通过作用于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55个靶点,进而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四种化合物(黄芩苷、甘草酸、橙皮苷和金丝桃苷)和7个靶点(AKT1、TNF-α、IL6、PTGS2、HMOX1、IL10和TP53)是清肺排毒汤发挥效应的关键分子。从通路水平看,24条重要通路与55个重要靶点相互作用,一共形成5个功能模块,对应于清肺排毒汤在免疫调节、器官保护、损伤细胞清除、抗炎等方面的作用。网络层面分析发现清肺排毒汤可调控6大生物学过程(模式识别受体信号、白细胞介素信号、细胞凋亡、凝血、生物氧化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和4个器官系统(神经、感觉、循环和消化系统)对应的10个靶点子网络,进而发挥免疫调节、抗感染、抗炎和多器官保护作用。分子对接发现清肺排毒汤的化合物可能与6种与新冠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结合,提示清肺排毒汤可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此外,研究者还采用实验验证了清肺排毒汤的多种功效,包括抑制IL6、CCL2、TNF-α、NF-κB、PTGS1/2、CYP1A1、CYP3A4活性、上调IL10表达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研究团队专家张卫东教授、赵静教授认为,上述研究为清肺排毒汤如何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实验支撑,加深对清肺排毒汤的理解,促进该方剂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更多应用,也为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的系统性分析提供了有益思路。编辑:唐颢宸

第一夜

《科学》发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课题组新冠病毒研究成果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大规模流行。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近4300多万人感染,并造成110多万人死亡,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科研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找有效药物和治疗手段。图片来自网络揭示瑞德西韦抗病毒的结构机制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机器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是新型冠状病毒催化其遗传物质RNA合成,病毒复制并实现迅速传染的关键蛋白,因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抗病毒药物靶点之一。瑞德西韦(Remdesivir)原本计划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同时在前期的细胞和动物实验中也显示出对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因此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成为备受关注的在研疗法。瑞德西韦被认为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三磷酸瑞德西韦抑制冠状病毒RdRp活性达到抗病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3年SARS疫情爆发以来,冠状病毒RdRp聚合酶与抗病毒药物的复合物结构一直悬而未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2020年5月1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附属邵逸夫医院病理科和浙江省免疫与炎症疾病重点实验室张岩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许叶春课题组和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抒扬课题组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Inhibition of the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from SARS-CoV-2 by Remdesivir》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了瑞德西韦与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机器RdRp的冷冻电镜三维空间结构,分辨率达到2.5埃。该工作揭示了瑞德西韦抗病毒机制的结构基础,为靶向药物的后续研发提供了精确的三维空间结构信息。瑞德西韦共价结合到遗传信息复制产物RdRp的核心成分主要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催化亚基nsp12,同时nsp7和nsp8两个辅助蛋白也参与遗传信息复制。为了阐释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完成其遗传物质RNA的复制以及瑞德西韦抗病毒的药理机制,张岩课题组与上海药物所、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等单位合作进行新型冠状病毒RdRp的结构生物学以及药理学研究。张岩课题组于3月11日首次尝试基于冷冻电镜的RdRp结构生物学研究,并迅速完成了RdRp apo复合物的结构解析,空间分辨率达到2.8埃。但是在处理RdRp结合遗传物质RNA以及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复合物的样品上遇到了挑战,遗传信息RNA在冷冻制样过程中受到气液界面强烈剪切力的影响极易从RdRp上解离。疫情所需刻不容缓,课题组暂停了其它在研项目,全力奋战,投入到对冷冻制样条件的系统筛选和优化,最终于4月5日成功获得分辨率为2.5埃的复合物结构。团队迅速着手进行结构分析,并于4月8日在bioRxiv上向全球公布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同时公开结构信息。高分辨率的新型冠状病毒RdRp-RNA-瑞德西韦复合物的电镜结构,首次展示了冠状病毒复制机器与遗传信息RNA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信息。结构显示三磷酸瑞德西韦最终以单磷酸形式(RMP)共价结合到RNA引物链(模拟遗传信息经RdRp复制后的产物)3'端的+1位置,终止了RNA引物链的延伸,从而阻止了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冷冻电镜密度图也清晰展示了三磷酸瑞德西韦经过RdRp催化反应结合到RNA引物链后残留的焦磷酸根。该发现揭示了瑞德西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复制酶活性的机制,为瑞德西韦等相关药物的优化提供了结构依据。同时,也为靶向新型冠状病毒RdRp的新型药物筛选以及药物设计提供了精确的三维空间信息。A-B,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RNA模板—瑞德西韦复合物的电镜密度图(A)以及结构模型(B)。C,瑞德西韦占据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瑞德西韦显示为洋红色)。

无无

钟南山团队新研究:连花清瘟体外试验显示抗新冠病毒抗炎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最新研究认为,连花清瘟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出抗新冠病毒的作用。相关论文题为《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Lianhuaqingwen exerts anti-vir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已被《药理学研究》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接收。论文作者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研究员杨子峰等。论文提到,作为一种中药方剂,连花清瘟对一系列流感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人员使用CPE和空斑减数实验,在Vero E6细胞中评估了连花清瘟对SARS-CoV-2的抗病毒活性。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连花清瘟对病毒体形态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测定法测量Huh-7细胞中SARS-CoV-2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在mRNA水平上显著抑制SARS-CoV-2在Vero E6细胞中的复制,并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CCL-2 / MCP-1和CXCL-10 / IP-10)的产生。此外,连花清瘟处理导致细胞中病毒粒子的颗粒形态异常。论文总结道,连花清瘟显著抑制SARS-COV-2复制,影响病毒形态并在体外发挥抗炎活性。这表明连花清瘟可以抵抗病毒攻击,有望成为控制COVID-19疾病的新策略。(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乡原

特色药用植物天然活性化合物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国际合作项目“基于GABA-A蛋白受体介导的天然活性化合物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进行了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利用青海特色高山药用植物雪灵芝、熏倒牛、醉马草等高原特色植物,在其化合物高效分离制备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ABA-A蛋白受体及其重组体介导的防治神经系统疾病(酒精中毒、焦虑、惊厥等)活性化合物筛选体系,通过相关动物模型、药理药效学实验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究目标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亚型及分子调控机制。为神经疾病的防治,明确高山药用植物资源的药效物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省科技厅关注跨国界、区域性、全球范围以及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科学问题,扩大和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开放中创新,在合作中共赢,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的国际流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高质量生活提供科技支撑。【来源:青海科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愛回來

刚刚!以岭药业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月13日,2020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由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贾振华教授主持完成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科技助力疫情防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贾振华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大量科学研究,在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细胞-动物-临床”完整证据链。理论创新并提出早中期积极干预治疗策略该项目系统梳理、科学诠释了历代瘟疫诊疗规律,应用络病理论指导新冠肺炎辨证论治,指出新冠肺炎属于“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络和气道,提出“疫毒袭肺,气道壅滞,邪盛正退,气络虚滞”为该病早期发病特点。毒热内生,气道壅阻,“换气转血”功能失常是发展加重的关键环节,气病及血,血伤入络,耗血动血是后期转归。提出早中期积极干预治疗策略:首重病因、驱逐毒邪;先证用药、积极干预;整体调节、多靶治疗。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利用SARS-CoV-2(新冠病毒)感染细胞模型,证实连花清瘟明显抑制SARS-CoV-2病毒活性,降低病毒表达量,改变病毒形态,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该研究发表于国际知名杂志《药理学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IF 5.574),是率先报道中成药抑制SARS-CoV-2基础性研究的文章,该文章还获评2019/2020年度《药理学研究》全球优秀论文奖;通过SARS-CoV-2感染hACE2转基因小鼠模型,证实连花清瘟抑制感染小鼠体重下降,改善肺部炎症,揭示了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具有抗病毒、抗炎多靶点干预优势。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该项目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完成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84例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显著提高发热、乏力、咳嗽消失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提高临床治愈率,在降低转重型率方面显示良好趋势。该研究发表于国际植物医学领域知名杂志《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IF 4.18),是率先报道中成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论文。该项目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连花清瘟被列入国家防控疫情中医药重大成果“三方三药”代表药物,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列入说明书,抗疫成果促进品牌提升,促进中医药国际化,截至目前连花清瘟已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巴西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并积极布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注册工作,让中医药国际化之路走上“快车道”,为全世界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2020年疫情期间,连花清瘟被列入武汉《方舱医院工作手册》,在方舱医院及湖北1600余家医院社区应用;湖北疫区应用临床疗效确切,抗击疫情发挥重要作用;连花清瘟先后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版)及20余个省市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成为被推荐频次最高的中成药,在全国广泛应用;针对抗疫成果多次进行国际交流推荐,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国捐赠,外交部采购连花清瘟用于海外留学生疫情防控;该研究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为获奖项目“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及应用”的第一完成人,贾振华教授作典型发言时表示,作为来自企业的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加强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势在必行、大有可为。一是要坚持“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二是要建立起基于临床研究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精神,把此次获奖作为新征程的起点,继往开来,始终坚持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中医药产业规模,为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据了解,连花清瘟是以岭药业在SARS期间研制的创新中药,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有效防治肺部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重功效。自上市以来,连花清瘟连续20余次被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入防治甲流、乙流、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诊疗方案推荐用药。“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曾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