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已经更新到2020年啦!非洲行

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已经更新到2020年啦!

研招网的硕士专业目录已经更新到2020年啦!通过专业目录,你可以查询到院校的招生人数、考试范围等基本信息。还可以按地区检索到相关的招生单位,非常的方便和实用。研招网首页,点击“硕士目录”即可进入:如果你要报考北京地区的的MBA非全日制项目,就可以按如下选择:点击北京大学,鼠标移动到“详情”,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内容。PS:系统数据由各招生单位上报,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招生单位。

生而长大

研招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开放?

随着考研大纲的即将出世,研招网最近也不甘堕落,先是前段时间做了一个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报告,最近又开放了一个新的平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小伙伴们注意这虽然是19考研的信息公开平台,但是其中有很多信息对我们20考研来说是很关键的,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当然这个平台也不是一直开放的,截止到7月30日平台就会关闭。那么这个平台到底怎么用呢?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一、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说明叽里咕噜说了这么一大堆,翻译一下就是,在保证学生隐私的情况下,我们把所有的招生信息都公开了,别说我们有黑幕,你要是觉得有问题可以去投诉。但是其中第三条中的两个小条说到,可以查看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同类别录取名单,参加调剂的可以查看调剂单位复试准也的同类别录取名单,就是把这些信息都公布给你,你要是不服气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去投诉吧。其实真没啥作用,只允许符合条件的同学查看,但是这些信息在学校研究生院官网基本都有,基本没什么区别,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虽然这个平台有些鸡肋,但是对于20考研的小伙伴们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二、该平台20考研er怎么用?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总共有四个大栏目,招生政策、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以及录取名单。招生政策招生政策在这里全都得到了汇总,不管是考研招生的资讯,专业的调整,还是各种福利政策,都一览无余,虽然这只是19考研的政策,但是每年的考研政策变化并不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参考,时刻紧跟政策是不会错的。专业目录这其实就是研招网首页菜单栏中硕士目录的内容,简直一毛一样,小伙伴们应该都用过吧,可能也有没用过的,在这里就简单一说。就输入你想考的省市、学校或研究所、门类、学科类别、专业、学习方式就能把你想要的内容搜出来了。当然如果你很多都没确定好,可以只选择学科类别、专业、学习方式,然后再慢慢去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去筛选。就像是这个样子。然后点击学校进去,你就能看到这个学校哪些学院开设了这个专业,有多少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范围等等,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去查一下吧,结合自身情况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戏,这个学校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录取办法自己点进去看看了解一下就好了,其实这些在各院校研究生院的官网上都有,对于一些比较懒的同学来说,研招网这个平台还是很好用的,不用到处去找。录取名单这个平台只对19考生有用,20的小伙伴们去各院校研究生院查一下就行了,基本都是一样的。三、该平台对我们有啥用1、投诉对于19的同学来说,你觉得录取名单有问题就可以投诉。2、明确目标对于二战的同学,如果不换学校不换专业,可以看看一志愿今年的录取情况,二战做到心中有数,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确目标。如果换学校,也可通过平台查看其他学校的情况,当然录取情况还要去该校研究生院官网去查的,主要是方便。3、参考对于20考研的同学来说,很多信息研招网都帮我们汇总起来了,省下了我们很多去翻找的时间,同时这些信息,也能给我们一些参考,帮助我们做选择。四、着重注意的信息前面也说了,20考研的小伙伴们是查不到录取名单的,但是录取信息在官网都有公布。小伙伴们一定要去官网查找。录取人数:可通过查看历年录取名单公示来查看,同样可以查到该专业是否招收校外调剂等推免人数:推免生有单独招生简章以及招生计划和录取名单公示历年分数线:请注意有校线还有院线甚至是专业线学校指定的参考书:有几本,自己是否学过,难易程度如何,到这一步基本就能选择出学校了。不过有些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可通过学长学姐推荐以及其他网络渠道搜索。这个平台研招网只开放到7月30日,小伙伴们一定要趁着这段时间进一步搜集一下信息,对比一下数据,加油!

爱之尽

研招网“崩”上热搜,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为哪般?

9月24日上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预报名,因为报名人数过多,“研招网崩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单。(9月24日上午截图)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125万人。2015-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及趋势图根据某教育机构预计,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甚至会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0万人之多。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究生?增加就业竞争力,发展空间更广阔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将面临着出国、考研、就业的选择,为了增加竞争力,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将面临着考研。当同学们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时,会发现很难找到与自己的预期相符的工作。好的工作往往要经过层层选拔,或者需要具备硕士学历,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由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迫走上考研之路,以提高自己学历的方式,来增加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本科学校就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就业竞争力不够,没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考研的比较多。走科研道路,必须读研深造如果毕业后想要走科研道路的话,仅仅具有本科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选择读研深造的这条路。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甚至还有必要在硕士毕业后,再攻读一个博士学位。比如大部分文博考古机构招聘都至少需要硕士学位,因此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要继续自己的学术理想,去更高的平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历。本科未就读自己梦想的学校和专业,想要通过考研来实现在每年高考时,都有很多同学发挥失常,最后只能勉强考上一所二本院校。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他们在大一进校后,就会产生一种名校情结,想要通过考研来实现学历上的跨越,圆了自己的名校梦想。每年考研备考时,这一类型的同学不占少数。另外一种情况是本科时听从家人建议或因为分数原因等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希望通过研究生圆梦。盲目跟风参加考研在大学里,其实有很多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明确的规划。这些同学平时里虽然也会按时上下课,按时写作业,但是却很少考虑自己的未来。到了大三下学期,大家都有了自己在未来的打算,有的同学选择了就业,有的同学选择了考公,有的同学选择了考研,有的同学选择出国。会有一部分同学会盲目跟风参加考研。而如果没有明确的考研目标,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打酱油的人。由于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选择性增多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对年轻人来说,有梦想才会有希望,面对求职的困难,考研提升学历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始终记住,考研是为了增加我们在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是一种逃避就业的选择。

孤儿怨

研招网2021年硕士专业目录可以查询啦,上海近30所学校发布简章

转眼9月已经过了一多半,2021考生有没有注意到,研招网已经更换2021招生目录啦。这时候,第一时间要去确认下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考试等情况,这是9月底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的最终参考,里面可以查到确定的考试科目和可能没那么准确的招生人数。更多的信息就要到各个学校去查询了,学校一般会在每年10月前陆续发布自己的招生简章。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官网,现在广告太多,还有一些仿站,弄不清的话,官网的网址可以通过百科等确定。招生简章,有的是章程,是院校开展招生工作的规章和依据。一般包括学校基本介绍、培养目标、报考条件、报考办法、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学费和奖助政策、录取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有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招生专业目录、学费等,简章中不便直接说明,也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招生专业目录中一般会写明专业考试内容、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内容很多,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首先,关于专业。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内容比较多,有些学校简章中不直接说明,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你要考的专业,专业代码、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年限、考试科目、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等一般会在招生目录中获得。专业学费的话,学硕和较统一的专硕一般会直接在简章中说明,其他学费和奖助学金等同样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也有一些专业,大多是专硕,尤其管理类,也会单独发布专业或项目的招生简章,一般需要去专业或项目单独的对外招生门户去查询。其次,关于报名。1、确定报考条件是否有额外要求,自己是否符合。2、时间节点,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是全国统一的。3、现场确认,可以确定学校是网上确认还是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的话注意地点,确认时间一般省级确定。最后,关于其他比如定向非定向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关系、复试、录取和联系方式等,也需要心中有数。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上海已经有20多将近30所学校发布了。这里只附上名字,就不搬上来了。上海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可以去查了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还有一些研究所(院)就不列举出来了。

水有罔象

研招网:专硕报考的人数赶超学硕,说明了这些问题

每年的考研学生从一开始都会想是应该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还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也随着时间的改变,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占主导地位,到现在慢慢的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赶超学硕,这一的变化或许是在情理之中,也是很多考研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观念,因此近几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中专硕的考生要远远的高于学硕。在研招网进行的11993人参与的考研调查问卷中,报考专硕的学生占有55.59%,报考学硕的占有44.41%报考人数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中,专硕报考人数都高于学硕报考人数,这样的变化其实也说明了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专硕认可度在逐步提高当专硕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的考生是不将其作为自己的首选,甚至还感觉不靠谱,即使教育部规定其和学硕享受同样的待遇,但依然有很多的考生不敢报考。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更多的考生意识到了专硕在当今社会上的高度认可,不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所以越来来越多的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更深刻认识到专硕相对于学硕的优势现在的大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在学硕和专硕的选择上也从这一点出发了,考虑到专硕是更注重实践培养,而学硕更注重理论研究,再加上专硕学制是两年,学硕是三年,并且费用相差无几,这样一衡量必然是选择了专硕。同时,专硕相对于学硕在毕业方面更有优势,没有学硕那么的高要求,有些高校都不需要专硕在毕业前发表学术型的文章,而且毕业论文也更简单一些。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学生不能自己很随意的觉得学硕才是考研学生的主流,更不要觉得专硕的含金量远远不如学硕,这些观念都已经过时了,需要正确地认识到专硕的社会认可度和考生认可度在逐步提高。总之,专硕的报考人数已经赶超学硕,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是报考专硕还是报考学硕,还是需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具体衡量。

大哥大

研招网入口,研究生招生信息只公开一个月,到底应该怎么用?

研招网入口为:直接浏览器搜索“研招网”即可研招信息平台公开了招生的信息,招生信息由各个招生的单位提供,现在已经公开了,在网站上可以进行公开查看了,各招生单位的招生信息有什么用呢?在映入眼帘的地方可以看到四个大的栏目,依次分别是:zhaosheng政策zhuanye目录复试录取和名单这4个大的栏目,其实无论是大家刚刚要考研究生还是已经复习很长的时间了,都可以从这个四大栏目里找到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咱们逐步来看看:1、2019年将要进行考研的小伙伴2019年将要进行考验的人就是2019年准考的考生,可以查看这一栏目,在志愿报考单位的栏目选择专业的同类录取的名单,参加复试的同学需要参考调剂复试单位进行同类的调剂复习专业的类别的录取名单里。有疑问的话可以电话投诉。在录取的名单里2019年进行考研的小伙伴需要再一次的进行确认,研究生招生信息只开放一个月的时间,尽快的查询是很重要的。2、打算2020年进行考研的小伙伴2020年进行考研的小伙伴对于考研招生的信息以及考研专业的调整,以及2020年考研的政策及福利都可以看到的。2020年的小伙伴更要是把握住这个机会了,一是要自己选择一下参考的数据,还有就是政策,每年的考试政策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研的小伙伴一定要实时的关注外界的信息,千万不要只顾学习,不关注外界的消息了。3、打算进行二次考研的小伙伴对于想要进行第二次考研的小伙伴,不更换学校或者不更换专业的话可以看看今年录取的情况,再次考研的时候能更加明确自身的目标,找到自己的位置。4、20考研的小伙伴20考研的同学们,信息公开平台的录取名单是查不到的,但是录取信息在官网都有公布。大家要重视研招信息公开这段时间,对于择校选专业非常的重要。有同学说有些学校对于招生信息比较保密,想了解的信息查不到,公开的时刻来了!同学们要注意查看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及数据:20考研的小伙伴,由于信息开放平台看不到录取的名单,但是官网上会发布,在信息公开的时间里,选择学校和专业还是很重要的,一些学校的招生信息保密,但是现在是公开的,查询成绩需注意以下几点:招录人数和推免生、每年的报录比、每年的分数线+学校指定的参考图书。总结招生简章、目录、大纲等都是对学校和专业内容有了解帮助的。分数线会了解学校的报录统计比例,复试的名单和录取的名单一是看是否存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二是看不要忽略推免名额。

以成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0月10日起报名

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郝孟佳 实习生 黄钰霖)今天,教育部网站发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公告确定,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公告称,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具体科目考试时间为: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公告表明,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为帮助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广大考生提问。

何可胜言

重磅!研招网最新报考数据发布,快来看考研趋势!

今天,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从报考总人数、各省报考人数、应届生往届生报考比例、学硕专硕比例、男女比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热门报考专业、是否选择调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下面小白就带大家一起,通过数据看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史无前例!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而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34万人,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3个选择考研,可见竞争压力之大。根据今年3月份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用户做的调查看,大家选择考研的原因如下 (本次调查共11993人参加)虽然近些年未逃避就业选择考研的考生不在少数,但从今年的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的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很明确的,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升自身价值,想通过读研使自己更具竞争力。多省市报名持续增长多个省市报名人数翻番,研招网公布了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的数据。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的考研人数近几年也翻番。往届生增幅明显应届毕业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使大批往届生回归考研大军。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对于逐年上升的往届考研人数,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 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2. 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3. 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非应届考生虽然在工作与复习时间上会有一定冲突,但他们也具备一些优势,比如更熟悉考研流程,复试时更有经验,复习效率更高,有更广的人脉以及考研决心更大等。而关于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19考生的选择是这样的: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可以预见,随着本科生数量的增加,考研会越来越热门,考研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往届生考研,也成为一种趋势。专硕报考人数持续增长随着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报考专硕的考生比例超过了学硕。研招网给出了湖北省和河北省的数据: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硕报考人数与学硕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专硕?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注重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市场对专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需求只增不减,近年来专硕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升,比如近年来大热的会计和法硕。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考生选择专硕,学历及实用性可兼得,加上近年来专硕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录取成果率也更大。男女读研比例平衡近年来女生成为考研群体的主流。18年统计数据考研男女比例为4:6。而19年统计中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且男生略高。少部分考生选择跨考因为对本科专业不满意,不少人选择跨考,但跨考人数仅是少部分。从调查结果得知,78.21%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会选择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近专业,仅有21.8%的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这也反映了跨考的难度正在增大,与本专业考生相比,跨考生不管在初试还是复试都具有一定劣势,所以想要跨考的考研er们你们感到鸭力了嘛~热门专业排名今年的统计数据中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MBA、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而前三年排名位居前三的分别是MBA、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大城市备受青睐对于考研院校的选择,绝大多数考生选择报考大城市: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有接近92%的考生选择去本科以外的学校读研,北上广一直是一直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首选地,研究生报考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大城市考研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全面了解考情,小小白们才能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通过往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更好地选择专业以及目标院校,也让我们看到考研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以上只是部分信息,大家好好看一看,后续小白也会教大家如何利用拟录取名单和报录比来帮助你报考。看了今天研招网公布的报考数据,是否给了你一些紧迫感?通过数据的分析,你觉得哪想数据是你不曾想到的,在留言区一起交流吧~

玫瑰海

考研择校-如何利用研招网选学校-1

大家好,我是大山学长。今天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第一讲,如何根据专业选取院校1 首先打开研招网,(百度直接搜索即可)。可以看到 研招网包含了多种数据库。我们选择最后一个【硕士目录】2 打开【硕士目录】会出现如下界面。我们以经济学为例进行介绍。在门类类别中选择经济学,在学科类别中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如果有具体的想要去的省市,那么就选择。,如果没有可以不选。这里我选择北京市。然后进行查询。3 查询之后会出现如下界面。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北京市内开设理论经济学的高校。然后我们可以点击中意的院校,查看该院校的招生专业研究方向。4 点击目标院校后会显示开设专业的研究方向。点击详细即可查看招生人数等信息。5 第一讲完毕。我会慢慢更新。祝研友们顺利上岸。

红树林

2021考研:原来这才是打开研招网的正确方式!

一部分人只把它作为研究生报名和调剂平台,却忽略了比如了解招生单位、报考专业以及研招新动态等功用。其实研招网能给考研同学提供的信息量是蛮大的,如果掌握了研招网的正确打开方式,不仅会帮你及时获取很多有用的考研资讯,还可以让你不用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中筛选一堆不明真相的考研备考资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打开后,是这样滴:一、问:如果想要了解“报考专业都有哪些?”“专业点分布情况如何?”怎么办?答:点击专业库查看。专业知识库中,包含全国研究生招生的基础专业(不包含自设专业、交叉学科等特殊专业,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开设等专业信息。每一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不同的一级学科,下面还区分到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就是考研er要选择的专业。比如理学(学科门类)的数学(一级学科)下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点击后面“开设院校”和“专业主页”后跳转的页面,就能看到各省专业点分布和专业介绍。注:(1)专业介绍内容,由设置本专业的招生单位提供。(2)此处展示了部分招生单位,某一专业是否招生,请关注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二、问:在哪儿能看到有意愿报考的招生单位信息?答:点击院校库查看。可以根据地区、院校隶属、院校特性三方面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在线咨询:为方便考生及时、准确了解各招生单位复试办法和要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在规定时间内组织举办“考研网上咨询”活动,届时相关招生单位将在线解答考生咨询。招生简章:该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政策,包括院系设置与介绍、专业目录查询,以及招生考试要求等。调剂办法:根据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对调剂复试的要求,招生单位发布研究生调剂复试通知,并对初试成绩要求、调剂复试申请时间地址、安排、录取等作出相应的规定。三、问:想要弄清楚硕士招生专业的考试范围,在哪儿看?答:点击硕士目录版块即可查看。其中,学科类别(一级学科)是必选项。举个:北京所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招生单位,可以看到是否为自划线院校,是否有博士点。点击一个招生单位后,你可以看到该招生单位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可以查看拟招生人数。还可以查看该专业的考试范围:如果你想查询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报考点在网报期间的公告信息,就需要看看往年该地网报公告上的一些要求,网报公告版块会集中展示省市招办、招生单位、报考点在网报期间报考的要求。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年的预报名开始前,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报考点就开始在网报公告版块陆续更新公告,提醒考生相应的注意事项。请及时关注。与此同时,小编还要着重介绍一个版块,在研招网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考研工具箱”,里面有很多实用性强的考研信息。其中,“帮助中心”可以解决你在报考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还不心动吗,还不赶快收藏~)最后,小编提醒考生要及时关注招生单位官网信息,一般7月-9月招生单位会陆续发布招生简章。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当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招生单位当年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