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公布成绩,入目尽是400+?真实情况其实符合这条规律!痴情泪

考研:公布成绩,入目尽是400+?真实情况其实符合这条规律!

每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波“晒分潮”,很多高分考生会主动在网上晒分,一来分享喜悦,二来广而告之,尤其是让周围亲友知道。这种晒分,很有意思。今年因为疫情,成绩公布时间延后,只是辽宁和甘肃基本做到了按时公布。之前辽宁公布成绩时,因为是率先公布的第一家,关注度颇高,其中的晒分自然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一位辽宁考生获得了427分的高分,引发较多关注。这两天,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公布了成绩,晒分自然随处可见。高分确实比比皆是,很多都是400+的,目前可见的最高分高达442分。从成绩单可以看出,这位考生的各科成绩都很惊人,不但两门专业课都获得了140+的成绩,难度不小的英语一获得了80分的高分,就连最难得高分的政治获得了75分的高分,确实优秀。不过这个成绩单的主人,报考的是文学类专业。文学类专业获得高分要相对容易一点,其考研国家线在13个大的学科门类中是较高的,一般在350分左右。尽管如此,能获得如此高分,也是难能可贵的了。我们知道,13个大的门类学科中,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的国家线很低,通常只有270分左右,比其他很多学科低好几十分。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要考数学,而考研数学难度较大。尤其是理工科,考的是难度最大的数学一,很难拿高分。但是,报考理工科的,依然有很高分数的。这位工科考生,总分高达419分,高出国家线可达130分以上,当然是绝对的高分了。如果只是看晒出来的成绩,确实会感觉今年考研高分很多。其实,每年都是这幅景象,都感觉很多高分,实际上这类似于“幸存者偏差”,晒出来的都是考得好的,其实是少数,考得不好的大多数都没晒出来,就会给人以错觉。我认识几个今年的考研生,其中有人在备考过程中还得到了我的指点,有人还是二战考生。从他们的成绩看,考得并不太好,没有一个能考到400+这样的高分,还有二战考生初试分数还不如去年的情况出现。如果从局部看考试成绩,处在一个高分群体中,就会觉得尽是高分。比如我当年考研,因为是北大,周围很多高分,进入复试的,个个都是400+,因为这个成绩才能过复试线。在这个小群体看,那简直高手如云。但如果脱离这个小群体,放眼全体考生,用统计学的观点看问题,成绩的分布,依然是符合正态分布的,也就是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在曲线的两端,属于少数,而多数人集中在平均分附近。不要为那些可容易看到的少数高分给人产生的错觉所迷惑,其实成绩的分布,总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这个基本规律的。

黑白李

考研:你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人已经放弃,你成功的机会很大!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考研:你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人已经放弃,你成功的机会很大!考研的大剧,年复一年地上演,一茬茬的人,年年换,但有些事情,每年都一样。小杨是一名大四学生,正在紧张地备考2019年的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每天,她都按时出现在自习室里,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已经好几个月了。最近,总是埋头于复习的她突然发现,以往满满当当的自习室,现在每天都有了不少空位,甚至和她一起备考的同班同学也有好几个不再出现在自习室里了。开始她以为是这些人有事没来,但看着教室里每天都空着的那些位置,甚至空着的位置还有增加,她逐渐明白了,那些位置的曾经的主人,已经放弃了考研。离2019年考研初试,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一二十天了。对于像小杨这样一心一意考研的学子来说,现在就是最后发力冲刺一把的时候了。然而,有很多的人,实际已经放弃了考研。小杨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备考的,到现在已经历了七八个月的备考历程。她那几个放弃考研的同学,也是差不多三四月开始备考。与小杨把考研当做现阶段的唯一大事,尽量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备考上不同,她那几个同学并没有把考研当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用在备考的时间并不很多,有些人甚至到现在都没能全面地复习完一遍。无论如何,时光不等人。到现在这个时候,小杨对于自己考研充满了希望,虽然总感觉越复习越感觉不够,但内心里,她知道自己是有机会成功的。而很多人,就像小杨的同学那样,已经放弃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并没有成功的希望。小杨之前完全没想到,还没到考试,就有这么多人已经放弃了。埋头复习的她,根本想不到,实际上这样的故事都年都在上演。每年都有很多人,虽然加入了考研的行列,但是并没有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去备考复习,很多人就像小杨那些同学那样,知道自己复习得不好,已经提前放弃了。虽然他们多数人会出现在考场上,但已经无足轻重了。每年的考研初试,几乎每个考场都会有一些缺考的空位,这是报名了根本就没进考场的人。根据初步统计,这样的完全缺考的人可达总数的10%以上。而在考了一两门之后,就会有不少人考不下去了,不再出现在后面的考试中。往往到最后一门考试的时候,很多考场只剩下一半左右的人。据统计,完全缺考和缺考其中一门或几门的考生,每年可达总数的30%左右!虽然这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每年都200多万,但实际上很多人临考前,就已提前放弃,对于像小杨这样的能坚持的考生而言,他们根本不构成竞争关系。那么多潜在对手的自动放弃,对于小杨这样的考生而言,成功的机会是很大的。你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么多考研人已经放弃,一直坚持的你,成功的机会很大,加油!

平待

考研与不考研,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最近几年,考研与读研,不但对于在校大学生是热点话题,是毕业之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且,即便对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上班族而言,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前者而言,本科毕业,是否顺势接下来读研,自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后者,则是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要不要辞职考研,回炉再造的问题。因为以本科毕业后开始工作,很多人发现,在工作中并不很顺溜,学历和知识、能力似乎都不够,还有进一步读研深造的必要。实际上,这几年,不但在校大学生参与考研的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回炉再造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正是考研大军迅速膨胀,人数不断创新高的主要原因。参加2019年考研的人数已经创纪录地达到了290万人,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考研大军人数会超过300万。那么,考研与不考研,到底有哪些差异呢?在当前的形势下,从总体来看,它们之间确实会有不少差异。考研,备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很难得的磨砺经历。考研不像高考,往往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无论是信息搜集,资料使用,以及最重要的备考,都往往是个人比较独立地完成。考研备考的过程,就能看出个体之间的很大差异,这不但涉及对考研及读研本身的认知,也包含学习习惯的检验,学习能力的检验,特别是对于自律的检验。有些考研学子能比较迅速地搞清楚,考研需要做些什么,如何才能一步步做好,并真正地一步步去执行自己的计划,比较高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一点点地积累实力,直到最后。这样的考生,无疑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有些考研学子,刚开始备考,可能动力不太足,认知不太清晰,备考做得不太好,但能逐步地调整自己,逐渐走上正轨,逐渐提高效率。这样的考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多方面的进步,使得自己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获得有效提升。这样的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对于真正的考研学子而言,考研是一个很好的磨砺过程,难得的一次磨砺自己的机会。但如果不考研,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考研的经历,其实是一份宝贵的经历,当然,也可以获得成功的希望,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努力,愿意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能经历考研的磨砺,并且获得成功,是人生一次有价值的体验,一次克服心魔、战胜自我的经历,而读研,则是可以获得质变的很有价值的提升。愿所有考研学子,都能坚定自己的考研梦,能坚持自己的考研路,你的努力和坚持,终将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杜鹃山

重要信息:当前考研最热门的专业都有哪些?

随着考研热在最近几年的大面积兴起,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想通过考研,一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二来推迟几年进入社会,毕竟很多人对于读了多年的学校生活颇为舍不得,也并无信心和准备马上就进入社会,希望通过几年的研究生阶段来进一步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考研就是一条较好的路子。而且,很多人考研,都往热门的专业去挤。那么,当前,考研有哪些专业很热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一、金融专业金融专业就业具有高大上的属性,因为行业的就业待遇相对较高,而且金融行业就业人员鲜衣怒马的感觉,所以,最近几年已经成了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很多理科、工科等其他专业的学子跨考金融,几乎都成了一种时尚。而从就业的角度来说,金融机构的行业研究和行业分析这样的岗位很喜欢具有工科背景的金融研究生。目前金融专业实力强大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二、会计专业会计专业也是考研一大热门,特别是会计专硕,也就是Mpacc,跨考的人也挺多,因为初试只考两门,看起来难度不大。实际上因为报考人数很多,考研会计的难度很大。不但复试线往往较高,而且因为进入复试的比例很多学校是1.5:1,甚至2:1,使得复试也会刷下来很多人。所以整体考研难度也是很高的。上面是2017-2018科教网版全国大学会计学专业排名。排名有争议,通常认为厦门大学是公认的会计专业的王牌。比较公认的是,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是会计类强校。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到这里,后面文章再予以补充。对于考研热门专业,你怎么看呢?

波莱罗

考研专业课是否存在“压分”现象?如何判断是否故意“压分”?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考研专业课是否存在“压分”现象?如何判断是否故意“压分”?1、名校“压分”往往属于常规动作,比较常见。名校选拔研究生,标准较高,特别是对于考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求高。而考研这种应试型的选拔,只能在专业课方面下功夫,因而,名校专业课出题难度一般都比较大。不但出题难,而且阅卷严。因为名校阅卷,比较看重考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学科思维,要获得高分,考生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而不是死学、死背。所以,这样的“压分”是很常见的,是为了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进行读研深造。无可厚非。2、普通大学一般不存在“压分”情况。一方面,普通大学对考生要求没那么高,“压分”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生源即便不错,也不会很火爆,竞争没那么大,如果“压分”,将导致第一志愿上线的人会很少,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调剂,得不偿失。3、关于华东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是否故意“压分”的问题。小编的看法很简单,是否存在故意,只要两条就基本可以确定(当然这仅仅是逻辑推理,不能代替实际的调查):第一、是否真像之前网上考生爆料的那样,大面积考生初试分数过不了国家线,而且是由于专业课明显低分造成;第二、他们相关专业有没有出现较多的调剂名额。以华东师大这种985名校和首都师大这种实力不错且地域很好的学校,生源自然不是问题,如果出现较多的调剂名额,这就很反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当然,如果情况和往年相似,并没出现异常情况,则故意“压分”之说并不可靠。你对考研“压分”问题怎么看?

胡瑗

你为什么要考研,想清楚了吗?

考研作为一个热门现象,引起广泛讨论。普遍的看法是,主要因为就业压力大,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高,特别是好的单位,起步的门槛就是要求研究生,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大学生考研就成了某种必需。不可否认,现在的就业压力确实较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民众学历的大面积提升,使得就业市场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但针对具体的个体,为什么要考研,则往往因人而异。从考研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每年高达两百多万的考研学子中,其实很多人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想得不够清晰的,懵懵懂懂的人并不少见,说是“为考研而考研”也不为过。很多人考研是为了一份好工作,这是现实需要,也是合理需求,只是,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通过考研就一定能实现吗?要考什么样的研究生才能实现?自身又能在多大程度考研成功?如何才能在考研的过程中做得更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想得太清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盲目地复习,盲目地选择目标,盲目地跨专业考研,一旦考研失利,就陷入了茫然的状态中。有些人考研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想长大,在本科即将毕业时,根本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考研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可是,考研适合自身吗?考研的目的仅仅是逃避就可行吗?如果不能想清楚为什么而考研,考研并不会有太多动力的。而考研之路,本身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和艰辛付出之路,需要源源不绝的动力去支撑的。从过往的经验看,那些在考研的过程中做得很好的,最终考研获得成功的学子,往往都是对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得很清楚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规划,才能在考研过程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直到胜利的终点。你,究竟为什么要考研?你想清楚了吗?如果没有,你得重新理一下思路,尽快想清楚!

赵信

考研人不要慌,最新关于考研的资讯来了!

今天2月2日,从明天开始,全国各省和直辖市就逐渐开始可以查询2018年的考研成绩了。我们来看看最新更新的时间表。一、全国各地统一划线的考研成绩公布时间确定在2月3日将公布考研成绩的省市为:河北 内蒙古 上海 河南 湖北 云南 新疆 其他地区都在2月4日以后,时间待定。二、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成绩公布时间34所自划线的院校大部分公布时间还没确定,时间确定的是:2月3日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大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2月4日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即将公布,预计在2月3日或者4日的是:中国农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其他院校都在2月4日之后,时间待定。三、有四所自划线院校复试时间公布:武汉大学 3月5日 兰州大学 3月5日左右重庆大学 3月5日左右四川大学 3月10日左右四、今年考题难度较大,预计国际线有下降今年的考研数学一二三是公认的难度较大,明显高于2017年。有考研人甚至说是最近十几年的一个高峰。另外考研英语一二的难度也都明显有提升,因此,今年的考研国家线可能有小幅度的降低,数学单科国家线预计不会高于40分!不管怎么说,很快就要揭晓成绩了,努力一年的成果就要出来了,我们平心静气,静待时间来临。最后小编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去兵

有家长问,考研到底好不好呢?孩子一直想考研,该支持吗?

有家长问,考研到底好不好呢?孩子一直想考研,该支持吗?按照这个提问来看,这位家长对于考研不太了解,而自己的孩子却一直希望考研,所以才问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现在要明确自己的态度:考研是很好的事情。我在考研之前,本科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是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学校考研的。为什么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学校再考研呢?因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我明显感觉本科的学历和所学的知识都不够,从长远来看,对于将来的发展是不利的,最好是能“回炉再造”,所以最终决定辞职考研。第一次考研,因为准备不充分,我失利了,只是,考研成功是我明确的目标,因而,第一次失利并没有让我放弃,而是卷土重来,继续二战,最终经过拼搏,获得了成功,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成为了一名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之间的差别。读研,不仅仅是学习阶段的提升,也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在知识、思维、视野等方方面面都获得提升,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就业找工作,也获得了平台的提升。一句话,读研不但是我的个人知识、能力、思维等个人素养方面获得了提升,也更有可能获得一个较好的工作和前途。考研好不好呢?对我个人而言,当然是好的,没有考研,当然也就不会有读研,也不会有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升(当然要读研也是可以通过保研的,不一定非得走考研这条路子)。那么对其他很多人而言,考研是不是好的呢?就我的了解来看,很多人都认为是很好的,所以每一年都有很多考生参加考研,而且这几年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每年的报考者都大幅度增长,很多人为了考研成功,如果一次失利,不惜二战甚至三战。按照统计数据来看,这两年,每年的二战考研者都超过了百万,粗略的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的考研报考者大约有130万到140万是二战考生,还有一些是第三次参加考研的人。这些多人会这样坚持不懈,您觉得难道他们会觉得考研不好吗?所以,孩子一直想考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对于自己将来想要走什么样的路,有自己比较的明确规划,这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在现实中,我们倒是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考研,但是孩子自己不太想考,有些孩子甚至被自己的家长逼着去考。现在题主的孩子自己想考研,这是不少家长求之不得的好事,所以,这样的孩子应该是很懂事的,家长应该支持您的孩子。

考研:2019年初试成绩即将公布,考生心里很慌,最好可以这样做!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考研:2019年初试成绩即将公布,考生心里很慌,最好可以这样做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很多考生都没准备好。虽然之前早就知道成绩公布的时间,但即将事到临头,依然觉得没有从心理上准备好,感觉慌张、焦虑、担忧,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小编是考研过来人,对于这种感觉很不陌生,很能体会此时考研学子们等待成绩时的心情。当年小编考研了两次。第一次因为对考研认识不够,比较盲目自信,也没太大压力,在成绩公布之前,倒是很盼望着赶快出成绩。第二次考研,则压力较大,在成绩公布之前的几天,晚上就有点睡不着觉了。说不担忧,那是假的;说不焦虑,那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当时对公布成绩又担心、又期盼。后来,临到公布成绩前的几个小时,坐立不安。当时也就是不断深呼吸几次,等一会,又深呼吸几次,想做点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也很难。还是一边默默静等,一边心里默默地宽慰自己:没事,一定好成绩的;一旦因为心里怀疑会不会分数很低,而忐忑不安,就想: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查了成绩,分数比预期的还高一点,顿时轻松多了。很多考生此时此刻的心情,估计和小编当时差不多。别想太多,可以像小编那样,做几次深呼吸,心里默默宽慰一下自己,反正最多不过是“伸头、缩头都一刀”嘛,放松心情,说不定就会有惊喜。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长少无序

考研成绩公布前夕,你现在需要做些什么?

2018年的考研成绩即将公布!从2月3日开始,全国各省和直辖市会录取开始公布考研成绩,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心里无法平静的时刻。最近小编收到不少考研人的私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们先看看考研人怎么说。期待而忐忑等待的考研人一位叫“心在那”的考研人说——我是工科学生,考研也是本专业,现在成绩即将公布,心里很忐忑。感觉比高考那会儿等成绩还要紧张。这几天周围有朋友安慰我说,不要担心,工科的国家线不高,只要上国家线就有机会。但我怎能不担心呢?今年数学一那么难,还考到了近二十年不考的冷门。之前信心满满,但数学考砸了,感觉上国家线都难,我真的很想读研,能上国家线就可以调剂,但现实让我真没信心啊!一位叫“考研不成万事休”的考研人说——我是真正努力了一年的考研人,很早就开始备考,战线拖得很长,真的感觉好累好累。考完后就想睡七天七夜,然而根本睡不太着,总是想着考题和考分,但其实又没有勇气自己去估分。这些天来,一直没敢真正完整地给自己估个总分,总感觉只要一估分,就会更没信心。现在马上就要公布成绩了,今天早上醒来,躺在床上又在心里默默地想好好估估分,感觉自己又太患得患失,又一次重演以前估分的历史,没敢继续下去。一位叫“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考研人说——我感觉今年考得不错,自己估分多次,都能到400+,而我报考的学校去年的复试线是370,我本来应该不需要担心的,之前还能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两天也开始不平静了。我是不是有点神经过敏了?上面三位是比较典型的考研人此时的心态。小编作为过来人,希望在此分享一点经验给大家。在此时,你需要做好如下三点:一、做好准备,查分方便快捷公布成绩时通常是在网上查分,查分需要考号和身份证号码,如果想很方便地一下子查到成绩,通常是二者都需要的。所以,提前找到当时的准考证和自己的身份证,是首要的。有些同学考完就没管了,准考证根本找不到,那也没太大关系,查询成绩开通后,也可以直接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找到自己的考号,然后完成查询。另外就是关注一下考试查询网站的入口,通常每个省市的教育考试院和考研网的官网都可以,可以事先收藏一下网址链接,这样可以到时更方便快捷地第一时间查到成绩。二、平静心态,做到知己知彼对于大多数早已估过分的同学来说,可以找一些其他事情来分散自己对于考研成绩公布的焦虑。比如现在很快就要过春节了,帮家里置办一些年货,给自己新年买一个礼物,和家人多聊天沟通,找同学聊聊天、聚聚会之类,放松一下心情。虽然在考完后大部分同学都会自己估分,但确实也有少数同学没有估分的勇气。估分也是必要的,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就是要知己,全面掌握自己的情况。虽然估分通常不是那么精准,但至少能让自己心理有数,特别是,这可以为后续自己需要作出某些选择比如是否调剂提供一个预先的考虑。其实,估分也是在评估考研本身的难度,可以对考研本身增加理解。如果真的感觉不好,后面考虑再战,那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再战的内容之一。三、提前考虑,预先两手准备不同考研人面临的情况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往往都面临一个能不能上,如果没上,怎么选择的问题。这时,需要自己首先从思想上想明白遇到各种情况该怎么做。一种情况是考研成绩不错,成功概率很大,那么,就是有条不紊地准备复试就行,复试准备不可大意,一般三月下旬就会举行。一种情况是考得一般,参考去年的国家线和报考学校的复试线,感觉自己有机会进复试,但毕竟现在分数没有出来,而且去年的复试线只能参考,因此,如果感觉胜率不大,就得该考虑二手准备了,是否调剂?如果调剂,哪些学校可以调剂?调剂哪些学校性价比更高?或者更容易成功?是追求首先是考上还是只能有一定条件才愿意调剂?比如本科是985的考研人确实不太愿意调剂普通院校,至少得调剂一个211才可能。类似的情况,得好好问问自己,也好提前有个准备。一种情况是感觉较差,但是又很想读研,那么就得考虑能不能去调剂,如果不能调剂,打算再战吗?如果再战,一定要尽快搞清楚这次失利的真正原因,从而方便以后加以调整和改进。最后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