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部推荐课题(2017年)1、清洁能源发展现状调查及推广2、家乡生态环境考察及生态旅游设计3、食品安全状况调查4、家乡交通问题研究5、关注知识产权保护6、农业机械的发展变化与改进7、家乡土地污染状况及防治8、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研究9、社区管理问题调查及改进10、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11、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施 12、考察当地公共设施二、综合性课题 (一)环境保护13、对十堰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14、十堰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15、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16、十堰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17、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18、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19、塑料及其回收利用20、光污染与光能节约(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21、农用生物肥2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23、生命之源——营养24、家庭包装2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2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2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2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29、油烟革命3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三)资源利用:31、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32、创造绿色电能33、未来能源技术 三、学科性研究课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34、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35、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36、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37、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38、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39、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40、《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41、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42、高考满分作文研究43、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44、民俗文化研究45、记文学中的精神力量46、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探究47、冰心作品中的爱的哲学研究48、张洁作品中的人性美49、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讨等50、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51、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52、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53、生活中的数字问题 5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55、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56、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5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58、数学中的黄金分割59、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60、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6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62、购房贷款决策问题63、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64、证券投资中的数学65、以“养老金”问题谈起66、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67、如何存款最合算68、如何合理抽税69、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70、哪家超市最便宜(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71、称呼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72、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73、性格与英语学习 74、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75、趣味英语收集 76、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77、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78、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79、英语口语训练 80、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8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82、物理与能源开发8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8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8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8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87、现代交通与噪声污染及防治88、魔术中的物理原理89、建筑中的物理原理90、音乐中的物理知识 (五)、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91、家庭装修材料的取材研究92、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改进94、汞是如何进入食物链的?95、对市场补钙药品的研究96、食用油脂与健康97、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成分98、各种水果的维C含量之比较99、调查医院化验室中化学知识的应用100、日用洗涤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吗? (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 10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研究 10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03、世界史上著名人物研究 104、十堰发展简史105、二中发展简史(七)、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106、冰川搬运设备制作107、从生态观点进行节能108、从地缘关系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109、我国风水学中的科学地理成分110、地理素养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八)、 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111、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112、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113、制作反射弧模型 114、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115、卧室内放绿色盆景多多益善吗?(九)、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116、如何使用信用卡促进十堰的消费117、对某某商品的销售情况的跟踪调查 118、中国保险业将何去何从119、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120、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编者按:发布高中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相关知识,与学习、研究者探讨交流。12.5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平台及成果之一。创新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时尚前卫的创客空间,让每一个人都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我国的中小学课程已经经历了九次改革。第九次课程改革自1998年开始以来,至今已经持续了二十一年,教育改革真的是做到了“改革永远只有进行时”。教育理念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努力下,不断更新。从最初的“素质教育”到现如今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紧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推陈出新。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历史性变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对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教育领域提出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多运用“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许多老师对这两个术语,应该是非常熟悉了,在教学实践中也已经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吗?科学家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出来的吗?对于这一点,不少老师仍有不少疑义。小编今天就来谈谈这个话题。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科学研究就其本质来说,也在于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二者有相通之处,但是还是有距离的。目前许多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真正关系的理解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生活中的问题通常不是用哪一个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即综合实践活动。教育部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提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教育部于2017年9月又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推进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固然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离真正的科学研究仍然有很长的距离。科学研究通常立足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结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从新的现象出发,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说的具体一点就是,新的现象是否能用已有的理论来解释,已经发现的规律在新的情境下是否仍然有效,是否有新的表现形式。发现新规律(真理),哪怕是对原有规律做出一点点补充,都是每位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当然这也是非常难的事情。要做出新的发现,首先就要求科研人员具备高超的科研素养,也就是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教育部想要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初衷。此外,要想有新发现,还要求科研人员对原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具有深厚和广博的认知。没有经过艰苦的学习,想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科研人员是难以想象的。从目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老师们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的。许多学校以课题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了涵盖学习生活各个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确实也收获良多,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得以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力丰富,另一方面却对学习本专业已有理论和研究成果缺乏热情。虽然各高校在大学生当中也开展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且开设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从学生的科研素养来看,效果实在差强人意。牛顿的那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尽皆知,但是能真正理解其深意或者说能按照这句话去做的人少之又少。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打开了通向科学殿堂的大门,但是在通往这个大门的路上,还有许多事情等待着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努力去完成。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家,但是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关系,那么至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研究性
本文是十堰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研究》结题材料论文节选。进行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1、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意义(1)将新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入学科教学能促进学科教学的效果。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入学科教学可以改变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综合应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知识牢固。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研究者、陪伴者和引路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加强,学习成绩上升明显。(2)将学科教学中的案例、探究实验、阅读材料、知识融入研究性学习中能丰富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及开展途径。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都有一些探究实验,可以直接作为研究性学习实验类的探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名人名篇、写作技巧都可以迁移到研究性学习中;数学学科中的统计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也可以应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综合课程,学科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2、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目的(1)将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学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科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性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时刻保持较好的学习动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切实提高每门课、 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2)将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整合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常态化、正规化。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 方法和学科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就能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可以使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就能够深刻理解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 就能够将研究性学习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3、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方法(1)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科教学。将研究性学习渗透进高中学科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探索思考问题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方式以及理念,在班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教师开始研究性学习之时必须正视过程的重要性,应用的必要性,体验的关键性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以课题的方式教学能够更加充分地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科教学,必然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已有的知识序列,站在课程内容结构的高度去看待每一学年、每一阶段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科教学,明确了目标以后,可以将每学年的目标转变为可供研究的主题,再把每一阶段的目标转变为在这个主题之下的若干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又可以分为若干二级子课题,这样就把原有的知识体系分解并重新组合为若干研究专题。(2)利用各学科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涉足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几个部分,这些领域特点不同,因此探寻方法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也表现在中学课程中,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语文、历史学科当中都有很多争议问题,如对李鸿章及洋务运动的评价、对西方殖民活动的评价,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调查分析,并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实验是一种探索性活动,它不仅能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和推测,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索性实验,将待验证的物理、化学规律看作是科学假说,然后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索和实践中去。(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资源。首先,人教社试验修订版教材,已经为各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语文等一些学科中,许多教学单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研究专题。例如语文教材第三、四册单元的内容是“现当代外国诗歌”、“汉魏六朝以前诗歌”、“唐宋诗词”、“古代散文”、“现当代外国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中外话剧”、“中国古典戏剧”、“中国传奇小说”,这些单元的设计对于以专题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方便的。其次,要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研究性课题。在一些学科中,教材编者为师生直接设计了许多研究性课题,如数学教材中的“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化学教材中的“调查本地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和回收价值”,生物教材中的“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再次,充分利用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些材料与课文联系密切,同时也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完全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从而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4)充分利用理化生学科的探究实验作为实验类研究课题。例如物理中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课题研究:如何提高煤气灶的烧水效率》等; 化学中的《探究肥皂的去污原理》、《科学探究原电池构成材料的选择》、《探究软化永久硬度的水》等;生物中的《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等。这类课题的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又巩固了学科知识。编者按:发布高中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相关知识,与学习、研究者探讨交流。12.5市级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研究》研究平台及成果之一。创新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时尚前卫的创客空间,让每一个人都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红网时刻株洲3月4日讯(通讯员 刘艳)2020年寒假是一个不平凡的特殊时期,疫情肆虐,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也随之有着不一样的变化和经历。生活中人人都在参与疫情阻击,学生们更是亲身参与了一场巨型的社会实践课。疫情进展、专家访谈、防护知识等大量媒体报道,都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丰富资源。3月1日下午,株洲市一中通过线上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答辩和交流。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普通高中学生需要修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一中在教师发展中心的部署和指导下,通过高一年级组的精心组织,由研究性专业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全体学科老师组成课题指导团队,指导学生开展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研究。课题指导团队老师通过微信、QQ、钉钉等在线媒介对学生课题进行耐心和科学指导,引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积极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把防疫生活作为学习资源利用起来,在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下诞生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探索野生动物与新冠病毒的关系》《针对新型肺炎防控途径的研究》《对疫情期间高中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索新型肺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日韩疫情防控措施态度比较研究》等研究性课题。此次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通过学生对课题进行汇报、学生之间互动探讨,指导老师进行提问和点评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提升道德情操和科学素养。在危机来临时,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化解,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当一味的“接受”让“创新”难以立足,当乏味的灌输让“素质”无法提升,当马克思的“实践是人的本质特征”再次袭来,当哈佛大学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发热潮,“研究性学习”便昂首挺胸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曾经的我们不用关心“学什么”,因为崭新的教材总会如期而至;曾经的我们不用操心“跟谁学”,因为渊博的师长总会无所不知;曾经的我们不用担心“怎么学”,因为简洁的定理总会如雷贯耳;曾经的我们不用烦心“学到什么程度”,因为至高的分数总会严肃衡量……我们日复一日地嚼着别人嘴里的干饭,于是缺失了学习的快乐和探索的幸福……所以当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来临的时候,我们着实兴奋了许久,好像饥渴的旅人遇到了一片绿洲……◆我们学会了探究我们不仅懂得了知识需要探究,更明白了心灵需要洞悉,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我们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更提升着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们学会了合作“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齐心才能移山填海。”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清楚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没有团队的合作而唯独依靠自己则会像漂泊的鲁宾逊一样软弱无力。在师生与同伴的支持互助、对话交流、多元碰撞中,知识由社会向个体内化的追求便水到渠成,学习的满足也油然而生!◆我们学会了自主我们终于走出了“自主提问、自定目标、自定策略、自我调控、自我监督”的“知识建构之路”,我们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有效的学习”!因为自主,沉睡的潜能被激发;因为自主,封闭的心智被开启!我们体会到了“学习自由”的魅力!……然而当我们在为“研究性学习”擂鼓呐喊的同时,无名的焦虑也悄然而至,让我们体会“喜忧难分”的无奈!◎如果一切全成“风”“极左极右”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所以当为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而一味牵强地在课堂上实施着有众多优点的崭新学习方式的时候,我们更多感受到了一种“东施效颦”的滑稽与悲凉……◎如果一切都走“场”当“研究性学习”还没有成为老师的内心追求,当“研究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监督与检查而装腔作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浪费孩子生命的无奈与惋惜……◎如果一切皆有“限”当课时量有限、空间有限、师资有限,“研究性学习”是否会有“花自飘零”的孤单与无助?……诚然,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喜也好,忧也好,只要明白其中的好,并用心去实践,就好!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编者按:千千见闻主编刚从事教师工作不久,首次担纲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那2001-2002学年高一的事。那学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方兴,作为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对这种新生事物也尚显研究和驾驭得不够。本篇调研报告收录2002年12月福建教育出版朱平、沈国才责任编辑的《学习方式的革命——福建省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第1辑)》P382-385。学生调研报告也收录在P376-381。发布出来,供后来教育人们了解,期盼能从中得到启发。原题:“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的启思总以为关起门读书才叫读书,关起校门来学习才是认真学习。随着素质教育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渐入正轨,走出校门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些学生总喜欢把很多精力花在远离教材的课题上,贪大求远。如《玛雅文化消失的研究》、《加入WTO对中国银行的影响》等等,这样的题目,即便让从事多年研究的专家来写也是厚厚的一本,恐怕也未必能说的清,而一个中学生写起来也必然是摘抄一段介绍性的现成资料,泛泛而谈。这样的“研究”既脱离学科学习正常秩序,又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几乎实现不了研究性学习应有的价值。我以为,“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作为学校学习方式的补充,把主战放置于校园内本来是毫无疑问的。但有了“研究”二字,因此,我理解为,“研究性学习”应拓宽思路,让研究的精神从校内走到校外,用课堂上学会的研究方法到校外社会大环境中合理的运用、实践、体会。即协调好个人的现有能力到社会中做平常校内所不可能做的事。课题无非也是个例子,其目的是通过研究让学生和教师懂得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本领,简而言之为“授人以渔”。出于这样的考虑,应尽可能确定一个操作简易、带有研究性质,同时能够尝试到研究滋味的课题。要确定一个这样的课题光自个儿想是想不出来的。因此,在第一至四周选题时,主要进行小组讨论,制定了活动步骤。开始也走了些弯路,后来结合三明积极发展旅游资源,筹备申报全国旅游城市的实际,先是定题为《三明主要旅游景点的传说和典故》。为了配合十月黄金周的宣传,更主要的是我们小组成员想更准确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文化遗产及其形式的由来,从而产生对故土的热爱。为了解决“怎样的建筑群体既能体现我们的山城特色,又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的问题,经过组成员里讨论商议,按个人能力进行分工;之后,分头查找资料。组里负责查阅资料的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许多有关三明旅游的书籍,经过细心的查找,发现永安的旅游景点较能体现闽中传统文化,较符合我们所要解的问题。同时,我向成员们介绍了永安历史上的政治、人文和风土人情,成员中多数为这片神圣悠久的文化宝地所吸引。加之永安旅游网的宣传,成员们很快就与永安市文联及博物馆取得了联系。从永安市文联、博物馆编写的《安贞堡》一书及提供的资料中,我们的成员仿佛看到了永安贡川明、清时期古建筑群的独具风姿、朴华的外表,内里的大量的“沧桑见证”,也找到了解‘痕迹’的冲动。在我的协调和建议下,我们成员最终定定下了考察论题的对象——安贞堡、上吉山古居。考察初定为五一长假期间,能准备时间较紧,经小组成员同意,主要完成了我与组长拟定的主要任务:尽可能地获取有关书面资料及专家的建议。除了准备按照课程要求去探求外,我们还规定每人所必备的东西及要做的事:采访、记录、摄影、整理资料都进行分工,但分工的同时并没有分家,也要求成员之间要相互合作。为了更好地达到考察的目的。出发之前,我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小组成员们进行了沟通。建议她们紧扣住课题目的进行观察采访,或辅于笔录,或辅于摄影图片、资料图片,甚至于壁画、雕塑、对联也不要忽视。从第五周考察后的总结来看,我们的成员完成的相当的出色。她们所带回的资料和图片是先前到网络上及图书馆中查找的三倍。更重要的是,这次出校考察让她们懂得了很多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如果不是亲身到过安贞堡,她们是很难体会到“历史痕迹”的根深蒂固,很难深切地体会亲身的意义。这一阶段的我做得最多的是指导她们如何克服行动与思想的游离;更多的是建议她们用学过知识主动的处理不可预见的问题;而问题的产生及不可预见也更多地出现在这个环节。好多东西被概念化、表面化,而我们很少静心地去理解清思想内核;即便有,也缺少大胆的质疑。因而在后来很长时间里做的是把条条纲纲的死记硬背当作了真正的求知。而忽视了事物诞生以及怎样诞生过程。学习,是要让我们回去感受体会过程和产生的不易,从中领悟产生的方法;研究,是让我们寻找和搜索知识产生过程曲折,从中吸收借鉴、创新。“研究性学习”的确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论文总结的时间长(第6至14周),有了前面考察的得与失,每位成员都能大胆地放弃了一无关大局的资料,并从中找它们的共性。尤其是执笔人,几经筛选斟酌。最后才定为“渗透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探求堡的现时意义为最终目标,把这么多个月来大家对安贞堡的研究分门别类的又融会贯通的写就成一篇充满感情的论文。这一阶段,我主要针对写论文的一些常规和方法进行片断性的指导,以成员自主选择删改为主要。作为指导教师,我能做的并不多,甚至有时不知该如何去做指导。但我所做的不外于以下这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我们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用好因特网查找相关信息,发现选题或解决选题。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思考如何把校内所学与生活相结合并发挥的加以运用,达到最终对学习的思索、探求。从本次的活动来看,第一个问题解决得好,而第二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地去完善提高。“研究性学习”更强调过程,我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何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基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学生只要给予机会,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我认为,现在关键不是去讨论要不要、适不适合我们学生去做“研究性学习”,而是得想一想如何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把“研究性学习”课题做得更好。因此,我建议在“研究性学习”上,学校最好能与社会上的一些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以促成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去学习。指导课题研究的实践之后,我也更深地体会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仅充满乐趣,更多的是挑战。它是新的,必然与传统传授式的学习发生矛盾分歧;它是新的,它带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学性;它是新的,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当中去实践,去总结。让自己沿着自己喜欢走的路主动的求知。它将分割的学科知识综合了起来,用实际的过程检验了自己方方面面知识掌握的情况。让学习者明白主动选择的重要。如果我们能扎实地去做好它,我想,将来我们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目标的拟定,完全可以由学习者自己来选择决定,而我能做的也就将“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沟通、协调、合作”找寻一条可行的新路。最后,我要感谢支持我们的相关单位,感谢我们学习成员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导读:上一期我们主要说了中学生做课题的两个问题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做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高中生做课题有什么价值?高中生时间有限,怎么规划做课题呢?这一期我们继续说一下高中生做课题的几个问题:01中学生做课题有哪些方向?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法,涉及面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科,才是研究,文科学习一样是研究。所以,用研究的方法,可以来进行人文社科、工程、自然科学的学习。比如中学生的课题案例:(青科创比赛全国奖)人文社科类:《北京地铁天通苑站付费区内地铁过道商业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初探》、《海南文昌方言的调查与研究》、《城市绿地与交通景观对心理压力的影响研究》等等。工程类:《分拆式节能灯》、《主动型车用限速控制装置的研究》、《一种口香糖残渣清理车》等等。自然科学类:《负载型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去除油烟机网罩油污初探》、《蚂蚁筑巢及其在巢穴内行为的初步探究》、《基于蓝藻生长规律与化感作用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探究》、《杂草稻越冬秘密:钻进土壤的种子诱发了休眠性》等等。02没有科研资源,学生可以做课题吗?有些学生和家长会认为,高中生做课题,只能是少数家长有高校科研院所资源的才行。这也是个误区。在研究性学习中,时间、科研支持、知识包括成本都是资源,资源都是有限的,怎么利用好资源解决问题,是学生真正要去有的意识(时间管理意识、成本意识、资源意识)。而且高中生做课题,不是科学家做科研,有科研资源支持是更好的,在科学性可以有所保证,在家长没有这方面资源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借助学校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来弥补。03中学生做课题,要避开哪些坑?1、最大的坑:包装课题最近昆明事件、武汉事件的发生,不管是科创类比赛还是国外名校的筛选中,对中学生做课题的评价维度中,真实性放到了越来越高的维度。包装课题,对学生自己以及学校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专家评委都是火眼金睛,两个问题一问,是不是学生做的课题一目了然。因此,谨慎避坑。2、一味追求高大上为了脱颖而出,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为了显示高端,很多学生喜欢高大上的课题。题目要那种普通人都看不懂的术语,内容更是让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的。中学生科创的考核维度和科研还是有差异的。对中学生的课题,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社会价值性以及真实性等方面。所以中学生做课题,不是科学家做科研,盲目最求高大上,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 李鹏岚同学们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题结组、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后,进入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开报告宣讲完结束研究性学习前期的理论研究告一段落,研究性学习要进入研究实践过程,开题报告报告内容的选择、确定,对同学们接下来的研究实践操作非常重要,今天我针对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内容的选定、论证,开题报告过程的宣讲准备、宣讲实施过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对同学们进行具体指导,希望同学们认真看视频直播指导,希望同学们看完视频指导指导,认真结合自己的课题小组研究实践积极行动,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每个具体环节,争取有更多的课题研究不仅仅能拿到必修的学分,更重要能应用到同学们的成长发展实践中,大家一起加油!60:25同学们开题报告宣讲实施完,进入课题组进入中期课题研究实践阶段,研究性学习每个环节希望同学们认真研究实践,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培养自身发现美的眼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身边的学习、生活问题,小课题组培养同学们大爱大智慧、大情怀,同学们在研究实践中,让不一样的课题研究内容,带给我们丰富的成长经历,带给我们教育启迪,为同学们以后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坚持就能改变,能力成就梦想!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我们一起努力研究积极实践,大家和同学们一起奔跑,追梦在路上!大家一起加油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它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地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研究性学习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它强调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过多的接受式学习、脱离生活实际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选取研究主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选题的范围很广,一般围绕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人与文化五条线索选择主题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选题的空间是广阔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学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选择主题呢?(一)选题方向和遵循的原则 (1)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选择好了合适的课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研究性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紧密联系生活的原则“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里面,这势必将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消失、生活世界的偏歪、自由活动的萎缩,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席!因此,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观察家里附近的河水,采集样本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又组织到市给排水总公司去采访了解自来水的净化流程,增加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生动具体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比机械的教条效果要好得多。(3)体现学生主体的原则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应该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不同于学科课程,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做的关键就是学生的实践,通过实践获得发展。因此,从选题开始,就应该真正关注学生主体的突出,发挥学生对课程的建构能力的作用,在与教师的协作下完成课题的选择、课题的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4)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原则研究性学习课是一门地方、学校、学生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的国家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上应该充分体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原则。每一所学校,在课题选择中,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思想和风格,选出反映学校特色的课题,走出各具特色的选题路子来。(二)选题的几点小技巧(1)特别月份开展特别活动一年中有好几个有特别的节日和纪念日的月份,如,一月有元旦节,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这样特别的月份自然要开展特别的活动,还有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九月、十月等等,这些活动都可围绕主题开展特别活动。如,五月,有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开展了“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 “收集劳模资料”、 “为自己定一个劳动计划”、 “开展社区服务劳动”等开展了系列活动,这样,将传统活动进行拓展,可开发丰富的研究性学习主题。(2)根据学生的合理要求确定主题有时,学生在平时聊天时,会有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建议,他们也许是突然受到启发而产生的想法,或许从书本上了解到一些活动内容。不管怎样的要求时,教师就要利用机会点拨、引导,组织讨论,确定活动是否可以开展。如,有位教师听到在孩子谈论春天的话题时,引导学生一起确定了参观花卉苗木基地的主题活动。(3)根据突发事件确定主题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有时都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经常这样一些事情的发生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这时,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将这些突发事情作为活动主题内容。如,有位农村教师发现自己班上的许多学生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而是在附近的山上、池塘边玩耍。于是,组织学生开展了“杜绝身边的安全隐患”的主题活动。(4)开展调查活动,在实践的情境中选择主题研究性学习中,其实践性的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由于课程内容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开放到现实生活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之中,开放到历史、社会和道德的背景之中,要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社区实际情况开发社区服务类主题活动内容。(三)选题应注意的几个细节(1)选题应与学科教学大整合 研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是其综合性,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资源的利用应该与学科整合。活动主题应从整体上考虑活动课程的价值,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看成学校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否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的一些基本途径和方法。另外,综合性主题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生长点,亦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从而形成一些新的学习课题。(2)考虑主题活动开展的可行性 选择研究主题,要考虑所选择的研究内容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特别是要考虑研究主题展开所需要的资源,是学生有途径、有办法可以获得的,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主题选择方面要“宁小勿大”、做到“大立意、小切入”,使学生能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展开研究,而不会因种种不能克服的困难而失去信心和兴趣,最终使研究性学习课程难以持续有效开展。编者按:发布高中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相关知识,与学习、研究者探讨交流。12.5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平台及成果之一。创新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时尚前卫的创客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走向社会生活主动去探索研究,这一过程充分体现探究、创新、实践的原则,而课题选择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选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无论是学生自己选择,还是在指导教师决定研究方向,都需经历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反思提炼等系列环节,这是一个从发散到归纳的过程。选题的好坏直接涉及到研究性学习论文的价值,选择好课题等于完成任务的一半,在一定意义上选择课题比完成研究任务更困难。从发展上说一个好课题可以产生一系列成果,因此选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快慢,成果的大小、好坏,甚至整个工作的成败。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又有其特殊性。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类别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大致有四类:(1)知识探究型。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形成学习报告,如《洗涤剂的化学成分研究》课题,这类是研究性学习的全新起点。(2)学术研究型。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课题,经老师指导最后写出论文,可以是对某项定律、定理的条件补充,可以对课本例题解答的不同意见,可以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臧否,可以对某个作者诗文历史价值价判等等,如《王阳明的“良知”思想的现实价值浅析》课题。(3)社会调查型。学生通过对社会进行研究调查,学会与人交往、沟通,让课本知识贴近生活,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类课题学生也比较喜欢,如《我市中学生近视现状调查》课题。(4)创造发明型。学生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索,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取得成果,应用于社会,如《制作滴水起电器》、《热气球的制作与研究》等课题。其他还有畅想论证,文献研究、建模概括等类型。二.选择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研究的选题应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对这类问题能够加以解决或提出己见,则体现了价值;反之,研究没有现实意义、没有科学价值的选题只能导致劳而无功的结果。(2)创造性原则。选择的课题,有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具有开拓性,尽管难度比较大,研究的价值也较大。(3)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具有事实依据或科学理论依据,能保证探索方向的正确性。(4)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能量力而行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实际能力出发,避免好高骛远。(5)典型性原则,指选题要少而精,适合于大题小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选题时凑热闹;贪多求全,大而无当,还要查看文献材料,避免选题“撞车”。三.如何选题(1)何处选题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学等三个范畴来考虑。因学生每年获得的体验和经验逐步增多,所以研究性学习可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研究内容。如高一以“文理综合课程”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价值的能力,围绕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方法选题,以“人与社会”为主题,有利于体验社会,关心社会;高二学生已初步学会研究的方法,以“课题研究”为渠道,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围绕实践研究、思辨研究的方法选题,有利于热爱和保护自然,了解人类与自然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以“人与科学”为主题,围绕假设论证、构建模型的方法选题,有利于培养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三个年级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然也可尝试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并相互渗透逐步提高。可以在上述三个范畴从生活实践、报刊、杂志论文、热门话题、参与教师提供的课题等方面来选题。(2)自主选题学生根据爱好与特长选题,可不受学科的限制进行跨学科研究;可以是理论性较强、需要逻辑推断的问题,可以是实验性较强、需要科学实验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与当前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进行调查实验、理论分析的课题。这是一个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充分展示的过程,但要强调研究取一个新视角或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提出新的观点。如有个课题研究《***旅游资源调查》,选择这个课题一方面便于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收集资料,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但通过调查,真正撰写却有问题,即针对性不够,研究目标不够明确,只有研(是什么)没有究(为什么,怎么做)。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还有许多人文景观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但还有好多未被开发,旅游人数尚欠多。那么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旅游?如何营造一个主题来打造这块旅游宝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确定了研究课题:《***旅游业开发研究与展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它的开放性决定了课题的选择、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和结果的表达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和个性化,但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该源于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教师必须避免强加于学生一些课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有创意的新课题。因此,教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提高同学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是课题选择上重要的一环,此外选择的课题立意要高,创意要新,在具体指导上可通过范例引路、选题推介、随机点拨和借题发挥等几种方法。总之,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课题选择如何,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成果有无价值、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课题,其本身就孕育成功的希望,选题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有赖于教师的智慧和创意,还有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