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药古今研究:太子参从天之理

中药古今研究:太子参

一、本草摘要:《本草从新》:“大补元气(指的是辽参之小者)。”《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中国药用植物志》:“治小儿出虚汗为佳。”《江苏植物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陕西中草药》:“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二、现代研究:成分:主含太子参皂苷、太子参环肽、棕榈酸、亚油酸、胡萝卜苷、太子参多糖等。另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中国药典》规定:含太子参环肽B(CH3ON)不得少于0.00%。作用:本品有改善脾虚模型症候、提高免疫、延缓衰老、保肺、降血糖等作用。三、备注:太子参之名,始见于清吴仪洛《本草从新》。随后《本草纲目拾遗》收载并明确指出:“太子参及辽宁及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可见,古代本草著作所记载的太子参,实为五加科人参之小者。今之所用太子参,《中国药典》定为石竹科孩儿参的块根。二者同名异物,古今有别,不可混淆。

臣有守也

太子参是什么 它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对于太子参这种中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平时我们很少接触它。其实太子参有许多对人体有益想作用。那么,太子参究竟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怎么样食用比较好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看看吧。太子参是什么太子参是一种中药的名称,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例如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河北、陕西、山东。太子参可以生津润肺、益气健脾。经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肺燥干咳等症状。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长纺锤形。茎下部紫色,近四方形,上部近圆形,绿色,有2列细毛,节略膨大。叶对生,略带内质,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较大,成十字形排列,边缘略呈波状。花腋生,二型: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被柔毛;萼片4;无花瓣。普通花1~3朵顶生,白色;花梗长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针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2齿裂;雄蕊10,花药紫色;雌蕊1,花柱3,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熟时5瓣裂。种子扁圆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太子参,可健脾补肺。用于治疗心悸自汗,精神疲乏、肺虚咳嗽,脾虚食少等症状。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太子参益气生津、补肺健脾,与人参功用相似,但以“清补”见长,具有以下特点:1.益气但不升提。2.生津而不助湿。3.扶正却不恋邪。4.补虚又不峻猛。用于某些确需补益而又不宜使用人参的病证。太子参作用很多,主要是对小孩子最好。太子参补虚药,补气药。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人参的一种。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宝宝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注:具体的用法和用量请向医生咨询。具有补气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长处在于药性十分平稳,适合长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故特别适宜婴幼儿食用。太子参的吃法黄芪红枣太子参汤材料: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制作方法:准备适量的红枣。黄芪和太子参,加水煮三十分钟,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或者是清晨空腹给孩子喝。功效:这款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太子参奶炖盅内放15克太子参与适量的水,隔水煮沸,再以小火炖约25分钟取汁。牛奶250g煮沸拌入参汁,加白糖搅拌均匀饮用。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每回50g。比较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银耳太子参炖鹿肉材料:银耳50克,太子参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汤120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做法:银耳、太子参分别用温水涨发好,鹿肉切蚕豆丁大小汆水,姜切片待用。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太子参、银耳、鹿肉、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0分钟调味即成。总结: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太子参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它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了初步的了解。除此之外,小编还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太子参的食用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哦。

银狼

太子参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在生活中,太子参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中药材,那么,你知道吃太子参的好处有哪些吗?过量服用太子参的副作用有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太子参太子参,中药名。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以块根入药。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在生活中,太子参又名孩儿参,是人参的一种,那么,你知道太子参有哪些功效吗?它的使用禁忌有哪些呢?来看看吧!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太子参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现代研究: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本品含太子参多糖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与人参不同科属,功效虽似人参,但药力薄弱,须大剂量持续服用,才能见效。太子参虽补力平和,但终为味甘之品,所以凡病有实邪者忌用,故邪实之证慎用。禁忌: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太子参吃法1、银耳太子参炖鹿肉,功能主治: 鹿肉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面黄体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银耳可养阴生精,润肺健脾,对阴液亏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2、太子参炖柴鸡,功能主治:滋阴补虚,温中益气。特别适于秋冬女性进补,调养产后虚弱等。3、黄芪红枣太子参汤,功能主治: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看了以上介绍,你知道太子参有什么功效和禁忌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吃太子参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吧!接着往下看吧!吃太子参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一、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二、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太子参做法指导凡脾胃虚弱,症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者,可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气之功;若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益胃阴;若气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口渴者,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以增其益气生津之功;若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又当与五味、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合用,以益气养阴安神;若治小儿自汗者,可与浮小麦等配伍。太子参吃了会上火吗 有什么后果因为太子参这种药草长在朱元璋太子的墓地,所以就把它取名为“太子参”,那么,太子参吃了会上火吗?有什么后果?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常用剂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脾胃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煮至莲肉烂熟为度,食莲肉,喝汤;发热疾病的恢复期出现气阴两伤症状,如口干舌燥、烦躁、气短乏力等,可用太子参与生地、知母、麦冬、竹叶等同用;秋季或暖冬,肺脏极易受到温燥邪气的伤害,起病多出现发热、口鼻干燥、口渴、干咳、气短、少痰等症状,可用太子参与沙参、麦冬、百合、贝母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药同用。太子参副作用太子参具有气阴双补的作用,用于治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稍有活动就汗出较多,面色较红、夜间汗出较多,心烦、口干咽燥等症状。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剂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见到明显的副作用,但没必要超过60g,避免浪费药材。是药三分毒,吃任何药物,都要注意适量,只控制好药量才能起到治病的功效,小编在此提醒大家使用太子参时要控制用量,注意安全。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了吗?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太子参都不是很了解,其实,这是一种改善心肺功能的中药材,以上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乡原

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虽说都是参,功效不一样,不能吃错

想着身体更健康,不少人会吃一点滋补品,其中参是不可少的,常见的如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虽说名字上都有参,其实功效还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些不同的参,有哪些不一样的养生保健功效?人参更多的时候,说到参我们会想到人参,的确,影视剧中,食用人参能够滋补身体,甚至能吊命。并且千年人参,在当前更是价格不菲,不是一般人所想享用的。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把人参称作“百草之王”,通过吃人参,能够滋阴养生、扶正固本。吃人参,能够吸收皂苷、多糖等物质,不断的促进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对促进血液循环也是好的。对于元气大伤的人来说,吃人参能够大补元气,另外,吃人参,还能安神,可以说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吃人参是非常好的。 西洋参与人参不一样,西洋参更多的时候。属于西方的药材,原产地是加拿大。西洋参味甘、性凉、微苦,对补气养阴是非常好的,能够起到清热、生津的作用。作为补气的首选药材,西洋参深受大家的喜欢,特别是气虚患者,可以吃点西洋参,不断的促进保健,身体免疫力得到了提高,能让人少生病。另外一点,服用西洋参还能降低血液凝固性,对于抑制血小板凝聚是好的,不断的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还可以吃点西洋参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对预防糖尿病是非常好的。太子参在一些常见的滋补品中会见到太子参的踪迹,在临床上,对于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也可以吃点太子参进行保健。其实太子参属于人参的一种,同样具有补气、生津、滋补脾胃的作用。在秋天,不少人会感觉到气虚肺燥,这个时候可以把太子参用来煮汤喝,对于润肺、止咳是非常好的。党参党参是中医传统用药,也是一种补益身体药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吃党参,还能起到祛痰止咳的功效,对于脾虚导致的食少便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另外,吃党参,还能促进血液微循环,对增强身体造血能力是极好的,目前还在研究,食用党参,能够降低白细胞。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是不同的参,虽说都具有补气的作用,但是,具体的益处还是有区别的,家庭不太宽裕的你,就不要吃人参了,毕竟真的蛮贵的。感觉到肺虚的话,你不妨吃点太子参,当然,最好去检查身体,看看身体属于哪个症状,这样食用才是最好、最安全的。

黄海怀

传技术 提质量!贵州中医药大学助力太子参产业发展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简薏晔) 为了坚定种植户的产业发展认识,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增强种植户坚持质量安全优先发展意识,助推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1月14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成员、贵州省农村农业革命太子参产业发展行动组组长、贵州中医药大学江维克教授协调黄平县农业农村局、黄平县中药材产业协会、贵州金草海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冬季充电”太子参产业发展务虚会暨2020年第一次太子参生产技术培训会。参加此次会议的太子参种植户人数达到近200人,贵阳综合试验站、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肖承鸿高级实验师、袁青松博士和欧小宏博士积极配合会务组开展组织工作并参与培训授课。培训会上,江维克教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宏观政策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讲解。太子参在贵州省中药材产业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贵州省政府印发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7个重点品种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太子参就是其中之一。黄平县是贵州省中药材种植大县,太子参产业是黄平县种植规模最大、农户认可度最高的产业。但要发展太子参产业,仅仅靠扩大种植规模是不够的。“要发展太子参产业,重点是要提高太子参的质量,维持太子参的产量,提升太子参的效益”江维克教授在会上指出。据了解,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无序引种、重产量轻质量、过分的水肥干预,导致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为了促进黄平县太子参产业健康发展,贵阳综合试验站骨干成员经常奔赴试验田落实试验,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在培训会上肖承鸿高级实验师报告了太子参规范化种植标准体系,从太子参种子标准、种参标准、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太子参加工技术规范等方面,为黄平县太子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指导。同时,贵阳综合试验站还为基地提供了权威的第三方检测,为生产的太子参药材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支撑。在贵阳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支持下,贵州金草海药材公司建起了350亩太子参优质种苗繁育基地,进行追溯体系建设,解决我省太子参种源混乱的问题。追溯体系的投入使用,让太子参从播种到采收全过程操作可追溯,保证太子参药材质量。同时,贵州中医药大学将“一种太子参有性繁殖方法”的专利技术投入到了太子参种苗繁育基地的种植中,利用太子参有性繁育系数高、种子天然脱毒的特点,降低生产成本和脱毒复壮,为太子参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太子参产业想要高品质发展,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在太子参种植过程中,当太子参出现了病害,种植户为了防病只能使用农药,大量的农药会导致太子参农残超标,质量下降。而生态农业则是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从而降低生物安全质量问题。“中药材的病从哪里来?主要还是从土壤上来。要想治病,就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微生物群落等因素,让土壤保持健康,这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江维克教授在培训会上讲道。要让土壤保持健康,就需要注意土壤施肥管理。欧小宏博士在培训会上为种植户们介绍了中药材种植中的土肥运筹,通过合理的肥料管理手段,可以减少肥料投入,降低种植成本和环境污染,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增强药材自身的抗性,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针对太子参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相关问题,在培训会上,袁青松博士为种植户们进行了培训和解答,并建议种植户使用生物防治菌剂,施用生物菌肥和菌剂,不仅能有效防控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和农药残留,还能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一直以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都以服务中药材产业为己任,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下一步,将继续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研究太子参良种繁育相关工作,助力太子参产业健康发展。来源:多彩贵州网

宫子

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县:“参”生不息 助力农户脱贫致富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2日电 (袁秀琴)“一年来,我们持续推动生物医药培优计划,太子参规范化种植研究、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全县太子参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0%,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强;太子参颗粒、太子参保健酒等系列产品构筑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条。”柘荣县委副书记章华翰12日如是表示。图为太子参喜获丰收。 郑婷婷 摄太子参是柘荣县发展的产业支撑,全县涉参人口超过70%,太子参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柘荣县始终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念好“参”字经,打好“特色牌”,通过太子参产业带领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当前柘荣太子参采收已近尾声,令参农们惊喜的是,今丰收年,新建的村级产地统一初加工示范网点,多了一个清洗好帮手——新式太子参清洗机,免费为示范村及周边参农提供太子参清洗服务,又快又干净,不到15分钟,100来斤的太子参已清洗完毕。清洗出来的太子参品相好、无杂质,解决了长期以来太子参清洗不规范这一难题,优化了产品质量。图为天人药业员工在移栽太子参育苗“天抗一号”。 林振盛 摄据悉,为确保太子参地标产品的独特品质,全力推进太子参产业振兴,今年以来,柘荣县围绕宁德市“8+1”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太子参产业振兴计划、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制定了2020年柘荣太子参产业工作项目计划。同时,结合当地乡村振兴项目,从源头着手,建设太子参优质种苗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规范化种植、清洗初加工流程;不断健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太子参追溯体系平台;抓项目扶持,强化龙头企业牵引,大力推进太子参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图为西岸生物太子参组培扩繁。 游再生 摄据统计,今年柘荣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达4.3万亩,预计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参农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太子参产业强镇项目共批复10个子项目,现已完成7个子项目验收,剩余3个正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力争年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到2022年年底,全县力争建成中药材可追溯体系示范点20个,50个村级统一清洗初加工点全部纳入追溯范围。章华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品牌提升上,接续发力,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太子参产业振兴,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完)【责任编辑:苏雪容】来源: 中新网福建

神枪手

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县:“参”生不息,助力农户脱贫致富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2日电 (袁秀琴)“一年来,我们持续推动生物医药培优计划,太子参规范化种植研究、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全县太子参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0%,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强;太子参颗粒、太子参保健酒等系列产品构筑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条。”柘荣县委副书记章华翰12日如是表示。图为太子参喜获丰收。郑婷婷 摄太子参是柘荣县发展的产业支撑,全县涉参人口超过70%,太子参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柘荣县始终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念好“参”字经,打好“特色牌”,通过太子参产业带领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当前柘荣太子参采收已近尾声,令参农们惊喜的是,今丰收年,新建的村级产地统一初加工示范网点,多了一个清洗好帮手——新式太子参清洗机,免费为示范村及周边参农提供太子参清洗服务,又快又干净,不到15分钟,100来斤的太子参已清洗完毕。清洗出来的太子参品相好、无杂质,解决了长期以来太子参清洗不规范这一难题,优化了产品质量。图为天人药业员工在移栽太子参育苗“天抗一号”。林振盛 摄据悉,为确保太子参地标产品的独特品质,全力推进太子参产业振兴,今年以来,柘荣县围绕宁德市“8+1”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太子参产业振兴计划、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制定了2020年柘荣太子参产业工作项目计划。同时,结合当地乡村振兴项目,从源头着手,建设太子参优质种苗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规范化种植、清洗初加工流程;不断健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太子参追溯体系平台;抓项目扶持,强化龙头企业牵引,大力推进太子参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图为西岸生物太子参组培扩繁。游再生 摄据统计,今年柘荣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达4.3万亩,预计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参农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太子参产业强镇项目共批复10个子项目,现已完成7个子项目验收,剩余3个正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力争年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到2022年年底,全县力争建成中药材可追溯体系示范点20个,50个村级统一清洗初加工点全部纳入追溯范围。章华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品牌提升上,接续发力,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太子参产业振兴,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完)

无拘无束

「聚焦12大产业中药材」施秉:太子参产业成农民增收“活水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西北部的牛大场镇,该镇村民对太子参种植已非常熟悉,据了解该九十年代初,镇里便引进了太子参种植,因太子参产品质量上乘,形成产地交易市场,后通过交易市场的配套完善,有力的带动施秉及周边地区太子参产业的发展,使得在此交易的太子参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成为了“中国太子参之乡”。通过发展太子参种植,积极走太子参产业扶贫之路,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实践二十余载走出一条产业之路:施秉县太子参种植起步于1993年,历经探索、起步和发展几个阶段,全县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7.8万亩,种植农户也从10余户发展到了现在的1.7万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凯里、黄平、镇远、三穗、岑巩、余庆、石阡等县市种植25余万亩,已然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产业。通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太子参种植技术被评为贵州省“‘十一五’十大农业科技成就奖”,培育出了“黔太子参1号”、“施太1号”等中药材新品种,制定了省级标准5项,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4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建成了贵州省乃至西南最大的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贵州省太子参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县”、“贵州省施秉太子参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以太子参产业为基础,探索产业带贫机制:家庭经营很难适应市场竞争,而许多贫困家庭又存在发展缺信心、经营缺劳力、种植缺技能、产业缺项目等许多现实问题。为此,牛大场镇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分类施策等办法,采取土地流转、务工学艺等多种形式,因户施策,一人一策,借太子参产业发展,把群众按村按户按人融入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帮扶干部牵线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安置贫困群众就近务工,通过参与生产劳动、学习现代种植技能,借力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先进技术、机械设施、营销渠道等发展产业,让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脱贫项目,激发群众生产热情。针对贫困家庭拥有土地、劳力、资金的不同情况,在产业扶贫进程中,牛大场镇把贫困户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有土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统一提供种苗、提议技术管理、统一保底回收的“三统一”模式;第二类:针对有土地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按照“土地入股每公顷保底分红9000元,收成后再按盈利5%进行分红”的原则进行分红;第三类:针对有劳动力无土地的贫困户则优先聘用务工,让贫困户即可学到农业技术又能增加劳务收入,同时也促进太子参产业发展的长效化。壮大太子参产业实力,促进农户脱贫步伐:近年来,牛大场镇太子参药材原材料交易量累计上万吨。如何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条,壮大本地太子参产业优势。牛大场镇围绕中药材研、产、供、销等环节,按照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借力省州县资源平台,专门打造了一个中药材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逐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旅相结合的扶贫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物流、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形成“优一接二连三”的山地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融合,多轮推动的产业扶贫路子。积极开发上下游产品,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活水源”。牛大场镇积极推动园区与贵州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贵州科学院等院校持续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研究、试验,相继培育出“黔太1号”、“施太1号”等太子参新品种。引进医药知名企业如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园区,发展大健康中药材产品,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据介绍,该公司已投资7000万元建设3条生产线,研发参力汁、刺梨饮、何首乌泡菜等产品。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专门出台政策支持培育当地中药材经纪人上门收购中药材,既解决了中药材收购、销售难题,又增加了农村经纪人的收入,将产业扶贫的触角延伸到该镇的每一个角落。目前,该镇成规模的当地经纪人收购点就有86个,部分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西玉林等中药材市场。据悉,该镇2017年至2019年间种植太子参面积分别达到3067公顷(其中在县外租地种植1200公顷)、4133公顷(其中在县外租地种植1533公顷)、4333公顷(其中在县外租地种植1667公顷)。2017年至2019年间种植太子参户数已分别达到2342户、2698户、2843户,其中种植1.33公顷以上的农户依次为980户、1320户、1346户。建立集体带贫机制,脱贫攻坚不漏人:牛大场镇立足实际,全力推进“三变”改革,通过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出租土地、农户在基地务工等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的发展与农民增收捆绑在一起,并通过让农民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将农民的增收建立在产业链上,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收入来源,增强了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该县通过推广“四统一”带动了贫困群众126户504人发展中药材实现增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编辑/唐怒娇 王维维编审/赵勇军

丰年

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技术帮扶促进太子参产业发展

东南网讯(记者 林张清)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的称誉,有着长达百年的太子参种植历史,是福建省太子参单品种区划的“最佳生产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量3000多吨,产销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太子参产销区。然而,随着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实施,太子参产业也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柘荣产的太子参是否能够符合新版《中国药典》关于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要求,急需检验数据来支撑;另一方面,市场上关于柘荣太子参“品质优”的传闻,是否具有科学依据也需要开展相关的研究,如若能借助新版药典的东风,积累相关“品质优”的检验数据,将大大有利于当地的太子参产业的发展。为帮扶基层解决技术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2019年7月,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组成调研组带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赴柘荣县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走访了柘荣县中药种植户、太子参种植基地,以及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力捷讯药业有限公司等当地以太子参为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一方面,向他们反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实施将对福建省中药材产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情况交流、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全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严把质量关促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单位根据调研现状立即采取了帮扶措施。先是派遣技术专家组前往各个产区采样,并为其进行了免费的专业检测,仅检测费用就为参农及企业节省了30万余元。”此外,为促进“柘荣太子参”品牌优势的发挥,福建省食品药品质检院计划通过加大对太子参的监督抽检力度,打劣奖优,促进市场上优质柘荣太子参的流通与使用,打击有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的太子参产品。同时,积极开展柘荣太子参商品等级标准研究,促进“优质优价”的体系建立与完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通过企业原材料采购等环节倒逼初级生产者提升质量;倡导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生产加工、流通贮藏、经营使用,建立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为了提升柘荣太子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和促进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还和柘荣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柘荣县人民政府主导,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双方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支持、引导和帮助农户、企业及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柘荣太子参的种植、生产和研究开发,保障柘荣太子参安全有效,提升柘荣太子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柘荣太子参产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摘帽”2020年,柘荣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从穷乡僻壤到福地新村,从泥泞小路到通衢大道,从茅草屋、土坯房到砖瓦房、小别墅,柘荣县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交出了一张优秀答卷。据悉,柘荣以“一户一产业”为目标,整合三农资源,鼓励村企合作,激发内生动力,扶优做强以中药材、茶叶为主导的“2+N”现代农业体系,建立健全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脱贫长效机制,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柘荣亮点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其中,柘荣县英山乡凤洋村依托太子参,推行“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共建模式,逐步搭建起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形成以村党支部为主体,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产业体系为目标的“村企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村财增量、村貌增靓。目前,柘荣县太子参年产值约3.5亿,占全县农业农村年收入的40%,是该县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太子参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来源,是柘荣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

怪哉

黔东南州首次主导编制的太子参国家标准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9年12月6日,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太子参种子、种根》《太子参生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评审会。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柘荣县药业发展局等单位人员参加了评审会。专家组在听取黔东南州标准起草工作组汇报后,审阅了《太子参种子、种根》《太子参生产技术规范》标准文本、编制说明、验证报告等文件资料,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章逐条地审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经质询和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标准起草工作组提供资料齐全完整、内容翔实、数据准确,符合送审要求;标准起草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要求;标准起草过程中,收集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广泛征求了相关科研、教学、推广、检测等单位和管理部门及生产企业与用户的意见,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反映了太子参生产的实践经验和成熟技术,填补了国内太子参标准的空白,该标准在本领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标准的制定,完善了太子参生产标准体系。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太子参质量,规范太子参种市场秩序,促进太子参标准化生产,增强太子参市场竞争力,推动太子参产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评审。  太子参主产区分布在贵州、福建、安徽、河北等省份。施秉县是贵州太子参主产区,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为了进一步发挥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黔东南州在太子参标准上的话语权,黔东南州在完成太子参系列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后,组成了太子参国家标准编制组。2017年由原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联合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太子参种子、种根》、《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标准立项。2018年4月到北京进行立项答辩,2018年12月国家标准委下达《太子参种子、种根》标准计划,2019年7月下达《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标准计划。2019年8月完成两项标准编制并在国家标准委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黔东南州积极推进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已指导2个单位参与了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太子参种子、种根》、《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是黔东南州第一次自主申报获批准立项、主导编制的国家标准。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太子参标准的空白,提高了太子参标准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了黔东南州在太子参产品生产和发展上的全国引领作用,增强太子参市场竞争力,推动太子参产业发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正海通讯员 蒋文周 李穗渝编辑 何涛编审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