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最新研究生资助政策来了!53所高校硕士研究生补贴一览表!

2019年最新研究生资助政策来了!53所高校硕士研究生补贴一览表!

暑假接近尾声,2019级硕士研究生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准备开启研究生生活。在开心的同时,有的同学却担心学费以及读研期间的花费问题。昨天,最新2019年研究生资助政策公布,我们先来看看研究生有哪些资助项目吧~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其他资助政策,具体如下:很多院校都会开设一些特别的奖学金,总体有2种,一种是由企业设立的,一种是由校友捐助的,总之都是用来奖励在专业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要注意的是,这个奖学金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往往越知名的大学设这种奖学金越多,有些高校校友是真的土豪~读研期间品学兼优,就能拿到更多的奖助学金。在这里解释一下“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很多同学应该听说过,主要是学校为研究生提供的一个工作锻炼机会,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申请,每个月几百元,比如说帮助学校招生、参加各种宣传活动等等。关于导师补助,不同学校不同导师补贴不一样,100~2000以上不等,有些甚至没有。总体来看,理工科的同学所能拿到的补贴会更多一些。兼职实习因人而异,主要看自己的时间,有些实验较多的专业,忙起来基本没有额外的时间再去做兼职。兼职最常见的就是家教,尤其是一些师范类、语言类、数理化学科的同学,做家教的收入也不少。每个学校的奖助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中查看关于奖助政策这一条的详细说明,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下图举例:北京师范大学奖助体系部分内容各地院校奖助学金发放情况(仅部分地区部分院校,供参考)注:由于高校数量太多,奖助学金政策也有可能出现变化,可能没有整理全面,欢迎大家补充或更正。很多学生问在读研期间能“自给自足”吗?不向家里要钱可以吗?因人而异,有很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经济独立,但也有不少仍然是需要家里的支持。谋求经济独立是必要的,但不是目前最重要的,学业优先,钱可以再赚。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如果有时间精力,去找获得经济来源的机会也未尝不可。你们学校的研究生补助如何呢?你在读研期间实现经济独立了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哟~

蒲衣子曰

31所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汇总!网友:损失大了,后悔没学习!

近日,中国学生资助发布了《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包含了所有学习阶段的资助政策,今天就主要介绍下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看看究竟读研究生可以拿到哪些奖学金和助学金。从政策来看,本科生能拿到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研究生也可以拿,只是额度更高,比如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助研岗位津贴等。国家奖学金最高可以拿到每生每年3万元,国家助学金最高可以拿到每生每年1.5万元,当然前提是要足够优秀!以下是具体政策内容:根据这些标准,看看全国高校的资助政策如何?于是汇总了31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基本情况,仅供参考!很多网友看到这些“丰厚”的奖金后,有人表示:“还真没了解过,能拿到这么多钱,这下损失大了,真心后悔当初没好好学习啊”。最后,希望读研的同学,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努力提升自己,然后能拿到各类奖学金!然后充分了解学校相关政策,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神鬼神帝

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级教育、财政等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持续加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提供了坚实保障。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持续完善(一)将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义务教育“一补”范围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率先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二)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2019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决定从2019年起,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2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三)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进一步提标扩面财政部、教育部在《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一是增加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名额。从2019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万名增加到6万名,增加的名额全部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二是扩大高职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从2019年起,将高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10%,即由3%提高到3.3%,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三是扩大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从2019年春季学期起,将高职学生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同时,普通本科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在学前教育阶段,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地方政府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城乡“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县、边境县、革命老区县等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和学校、社会资助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师范生公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建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校内奖助学金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二、学生资助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一)精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教育部督促和指导下,各省级教育部门、中央部属高校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认定办法,为精准资助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更加精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教育部会同财政部落实国家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将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分档发放,由每生每年按照2000元标准统一发放,调整为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分档发放。(二)资助育人方式进一步拓展在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动下,各地各校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才,才能彻底改变他们及其家庭的命运,才能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各地各校更加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和就业摆在资助育人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资助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资助育人工作的首位,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学生拥党爱国、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很多学校将资助育人工作纳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三)规范管理持续推进2019年,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确保本专科生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研究制定部分国家学生奖助项目操作规程,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家奖助政策执行规范。(四)政策宣传紧盯关键节点2019年中考、高考前夕,教育部发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介绍国家学生资助政策。高考结束后,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的政策措施。新生录取期间,随录取通知书向每一位大学新生发放《国家资助助你飞翔——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公益短信;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中央部属高校,在7月15日至9月12日全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起始时间比2018年提前8天。(五)资助服务更加贴心暖心各地各校全面取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盖章环节,改为申请人个人承诺。大部分省份在高考前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以及贷款学生数量较多的县、市(区)将贷款受理点下沉至乡镇。很多高校借助学生日常消费监测数据,将自尊心强、不愿申请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筛查出来,主动给予资助。各地各校在国家助学金评审、公示、发放环节中,更加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公示学生和家长个人敏感信息,妥善选择公示形式和范围。三、把助力脱贫攻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地各校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瞄准教育最薄弱区域和最贫困群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力的举措,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在促进脱贫、防止返贫和新发生贫困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精准排查建档立卡等特殊困难学生教育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中国残联,积极推动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与三部门信息系统实现在线对接和数据定期比对,将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儿、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排查出来,并将比对生成的五类特殊困难学生名单通过信息系统“下灌”至各地各校,有力地支撑学校开展困难学生认定和精准资助工作。各地还依托乡镇中心校和村(居)委会,建立联动排查工作机制,将系统线上比对与线下走访摸排有效结合,精准识别出每一位建档立卡学生,努力实现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一个不漏”。(二)加大“三区三州”学生资助力度有关省(自治区)不断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和资金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的每一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组织召开“三区三州”学生资助工作推进会,推动“三区三州”地区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特别是做好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组织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开展教育扶贫专题调研,实地督导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落地。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带动其家庭稳定高质量脱贫。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有效加快了贫困家庭脱贫步伐,有效避免了已脱贫家庭返贫,有效防止了相对贫困群体中产生绝对贫困现象。2019年,全国累计资助“三区三州”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幼儿)627.26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累计资助金额106.83亿元。(三)全面助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各地在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还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出台相关学生资助政策,有效保障建档立卡等学生资助需求,使在校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全面保障。这使得一些因担心经济问题让子女辍学在外的家庭打消顾虑,重新送其子女回到校园。对于重新回到校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地也在第一时间落实相关资助政策,保障他们回得来、留得住,有效地增强控辍保学的效果。四、资助人数和资助资金持续增长(一)资助人数1.06亿人次,增幅8.05%;资助资金2126亿元,增幅4.07%2019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幼儿)10590.79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比上年增加789.31万人次,增幅8.05%;累计资助金额2126亿元(不包括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比上年增加83.05亿元,增幅4.07%。学生资助资金连续十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资助学前教育幼儿914.41万人次,资助金额116.26亿元,比上年增加4.35亿元,增幅3.89%;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2025.70万人,资助金额202.84亿元,比上年增加11.85亿元,增幅6.20%;资助中职学校学生1592.86万人次,资助金额305亿元;资助普通高中学生1240.23万人次,资助金额185.01亿元,比上年减少4.78亿元,降幅2.52%;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817.59万人次,资助金额1316.89亿元,比上年增加166.59亿元,增幅14.48%。(二)营养膳食补助惠及学生4060.82万人,投入资金290.28亿元2019年,全国727个国家试点县级单位(含兵团36个团场)约7.60万所学校开展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2151.13万人,累计支出资金168.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0.68亿元;29个省份在1035个县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工作,覆盖学校6.97万所,惠及学生1909.69万人,累计支出资金129.60亿元。五、财政资助资金占主导地位(一)财政投入1449.55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68.18%2019年学生资助资金中,财政投入共计1449.55亿元(不含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比上年增加159.47亿元,增幅12.36%。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26.94亿元,比上年增加151.51亿元,增幅22.43%;地方财政资金622.61亿元,比上年增加7.96亿元,增幅1.30%。财政资金占当年资助资金(不含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的比例为68.18%,是国家学生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占2019年资助资金总额的38.90%,占当年财政资金总额的57.05%;地方财政资金占2019年资助资金总额的29.28%,占当年财政资金总额的42.95%。学前教育资助财政资金投入113.61亿元,占学前资助资金总额的97.72%;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均为财政资金;中职教育资助财政资金投入302.75亿元,占中职资助资金总额的99.26%;普通高中资助财政资金投入172.83亿元,占普通高中资助资金总额的93.42%;普通高校资助财政资金投入657.52亿元,占普通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49.93%。“三区三州”地区学生资助资金中,财政投入共计100.78亿元(不含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82亿元,地方财政资金49.96亿元。(二)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346.07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6.28%2019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共计346.07亿元,比上年增加20.53亿元,增幅6.31%,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6.28%,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6.28%。(三)学校资助资金投入303.27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26%2019年,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支出资助资金共计303.27亿元,比上年增加11.30亿元,增幅3.87%,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26%。(四)社会资助资金投入27.11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28%2019年,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等各类资助资金共计27.11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28%。六、各项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一)学前教育幼儿资助2019年,各级政府、幼儿园及社会共计资助幼儿914.41万人次。其中,政府资助865.65万人、幼儿园资助44.62万人、社会资助4.14万人。资助金额共计116.26亿元,其中,政府资助113.61亿元、幼儿园资助2.38亿元、社会资助0.27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共计资助幼儿175.17万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2.6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97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1.69亿元,幼儿园资金53.76万元,社会资金23.18万元。1.政府资助2019年,各级政府共资助幼儿865.65万人。其中,西部地区620.40万人、中部地区110.10万人、东部地区135.15万人。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13.61亿元。其中,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5.67亿元,占财政资金总额的22.59%;地方财政资金87.94亿元,占77.41%。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78.91亿元,占69.46%;中部地区11.94亿元,占10.51%;东部地区22.76亿元,占20.03%。“三区三州”地区各级政府共资助幼儿175.08万人;资助金额共计32.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97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1.69亿元。2.幼儿园资助2019年,全国幼儿园提取事业收入资助幼儿44.62万人。其中,西部地区15.08万人、中部地区25.50万人、东部地区4.04万人。全国幼儿园提取事业收入资助幼儿资金2.38亿元。其中,西部地区0.93亿元、中部地区1.10亿元、东部地区0.35亿元。3.社会资助2019年,全国4.14万幼儿获得社会资助。其中,西部地区1.82万人、中部地区1.44万人、东部地区0.88万人。社会资助资金共2651.26万元。其中,西部地区781.14万元、中部地区1204.33万元、东部地区665.79万元。(二)义务教育学生资助2019年,全国共有2025.7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包括寄宿制学生1290.11万人,非寄宿制学生735.59万人。其中,西部地区1208.08万人、中部地区581.05万人、东部地区236.57万人。各级财政共计投入资金202.8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4.81亿元,占财政资金总额51.67%;地方财政资金98.03亿元,占48.33%。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资金为126.42亿元,占62.33%;中部地区54.12亿元,占26.68%;东部地区22.30亿元,占10.99%。“三区三州”地区共有239.5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占“三区三州”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5.09%,包括寄宿生219.28万人,非寄宿生20.22万人;资助金额共计34.5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36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4.22亿元。(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2019年,全国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592.86万人次,资助金额305亿元。其中,1.99万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政策,奖励金额1.19亿元;296.32万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金额59.26亿元;1161.93万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资助金额232.39亿元;地方政府资助99.85万人次,资助金额9.91亿元;学校资助29.54万人次,资助金额1.47亿元;社会资助3.23万人次,资助金额0.78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共计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44.12万人次;资助金额共计13.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6亿元,地方财政资金5.17亿元,学校和社会资金0.01亿元。1.国家奖学金2019年,全国近2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区5977人,占国家奖学金奖励学生总数的30.01%;中部地区7374人,占37.03%;东部地区6564人,占32.96%。中央财政投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奖励资金1.19亿元。2.国家助学金2019年,全国有296.32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区151.77万人,占享受国家助学金总人数的51.22%;中部地区105.67万人,占35.66%;东部地区38.88万人,占13.12%。全国各级财政共投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资金59.26亿元,占中职学生资助总额的19.43%。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92亿元,占国家助学金总额的69.05%;地方财政资金18.34亿元,占30.95%。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国家助学金资助资金30.35亿元,占51.21%;中部地区21.13亿元,占35.66%;东部地区7.78亿元,占13.13%。“三区三州”地区有14.76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金额共计4.8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24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60亿元。3.免学费2019年,全国1161.93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其中,西部地区363.91万人,占享受免学费学生总数的31.32%;中部地区416.29万人,占35.83%;东部地区381.73万人,占32.85%。全国各级财政共投入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助资金232.39亿元,占中职学生资助总额的76.19%。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0.97亿元,占免学费资助资金总额的60.66%;地方财政资金91.42亿元,占39.34%。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免学费资助资金72.73亿元,占31.30%;中部地区83.31亿元,占35.85%;东部地区76.35亿元,占32.85%。“三区三州”地区共有22.02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资助金额共计7.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79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36亿元。4.地方政府资助2019年,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奖学金、免学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另外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99.85万人。其中,西部地区资助69.46万人,占69.56%;中部地区资助11.73万人,占11.75%;东部地区资助18.66万人,占18.69%。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奖学金、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资金的基础上,另外共投入资助资金9.91亿元。其中,西部地区5.23亿元,占52.77%;中部地区1.39亿元,占14.03%;东部地区3.29亿元,占33.20%。“三区三州”地区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奖学金、免学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另外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7.17万人,投入资金1.21亿元。5.学校资助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资助29.54万人。其中,西部地区资助9.21万人,占31.18%;中部地区资助14.08万人,占47.66%;东部地区资助6.25万人,占21.16%。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投入资金1.47亿元。其中,西部地区资金0.41亿元,占27.89%;中部地区0.75亿元,占51.02%;东部地区0.31亿元,占21.09%。6.社会资助2019年,全国共有3.23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社会资助。其中,西部地区1.57万人,占48.61%;中部地区0.74万人,占22.91%;东部地区0.92万人,占28.48%。中等职业学校社会资助资金共计0.78亿元。其中,西部地区0.36亿元,占46.15%;中部地区0.20亿元,占25.64%;东部地区0.22亿元,占28.21%。(四)普通高中学生资助2019年,全国共资助普通高中学生1240.23万人次。其中,西部地区784.62万人次、中部地区359.27万人次、东部地区96.34万人次。共投入资助资金185.01亿元,比上年减少4.78亿元,降幅2.52%。其中,西部地区106.37亿元、中部地区59.99亿元、东部地区18.65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共计资助普通高中学生136.21万人次;资助金额共计16.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51亿元,地方财政资金6.71亿元,学校和社会资金0.21亿元。1.国家助学金2019年,全国有457.26万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区232.94万人,占西部地区在校生人数的31.63%;中部地区164.05万人,占中部地区在校生人数的17.43%;东部地区60.27万人,占东部地区在校生人数的8.45%。全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共计100.3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9.74亿元,占69.50%;地方财政资金30.61亿元,占30.50%。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国家助学金资金50.33亿元,占50.15%;中部地区37.55亿元,占37.42%;东部地区12.47亿元,占12.43%。“三区三州”地区有37.90万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占“三区三州”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3.07%;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共计8.9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15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77亿元。2.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2019年,全国共有191.40万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其中,西部地区122.26万人,占西部地区在校生人数的16.60%;中部地区54.62万人,占中部地区在校生人数的5.80%;东部地区14.52万人,占东部地区在校生人数的2.04%。全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资助资金共计25.2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57亿元,占69.69%;地方财政资金7.64亿元,占30.31%。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资助资金14.86亿元,占58.94%;中部地区7.29亿元,占28.92%;东部地区3.06亿元,占12.14%。“三区三州”地区共有34.83万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占“三区三州”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总数的67.15%;资助资金共计3.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36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42亿元。3.地方政府资助2019年,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的基础上,另外共资助普通高中学生513.34万人次。其中,西部地区资助404.36万人次、中部地区资助97.80万人次、东部地区资助11.18万人次。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助学金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资金的基础上,另外共投入资助资金47.27亿元。其中,西部地区37.47亿元、中部地区8.14亿元、东部地区1.66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的基础上,另外共资助普通高中学生62.25万人次,投入资金3.52亿元。4.学校资助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提取事业收入资助学生58.25万人次。其中,西部地区资助16.03万人次、中部地区资助33.63万人次、东部地区资助8.59万人次。全国普通高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并支出资助资金7.9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入2.00亿元、中部地区投入4.91亿元、东部地区投入0.99亿元。5.社会资助2019年,全国共有19.98万人次普通高中学生获得社会资助。其中,西部地区受助9.03万人次、中部地区受助9.17万人次、东部地区受助1.78万人次。普通高中社会资助资金共计4.28亿元。其中,西部地区1.71亿元、中部地区2.10亿元、东部地区0.47亿元。(五)普通高校学生资助2019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817.59万人次,资助资金1316.89亿元。其中:财政资金657.52亿元,占2019年度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49.93%。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26.07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32.35%,占财政资金总额的64.80%;地方财政资金231.45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17.58%,占财政资金总额的35.20%。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46.07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6.28%。高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并支出的资助资金291.52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2.14%。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助资金(以下简称社会资金)21.78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1.65%。“三区三州”地区共计资助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2.26万人次;资助金额共计9.9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92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17亿元,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62亿元,学校和社会资金0.20亿元。1.奖学金2019年,各类奖学金共奖励全国普通高校学生935.95万人次;奖励金额264.99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0.12%。国家奖学金共奖励学生10.50万人,奖励金额共14.80亿元。其中,奖励专科生1.52万人,奖励金额1.21亿元;奖励本科生4.48万人,奖励金额3.59亿元;奖励硕士研究生3.50万人,奖励金额7.00亿元;奖励博士研究生1.00万人,奖励金额3.00亿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学生88.29万人,奖励金额共44.13亿元。其中,奖励专科生37.43万人,奖励金额18.71亿元;奖励本科生50.86万人,奖励金额25.42亿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研究生157.61万人,奖励金额122.22亿元。其他各类奖学金共奖励高校学生679.55万人次,奖励金额83.84亿元。其中,奖励专科生156.72万人次,奖励金额10.63亿元;奖励本科生440.59万人次,奖励金额43.25亿元;奖励研究生82.24万人次,奖励金额29.96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各类奖学金共奖励普通高校学生1.66万人次;资助金额共计0.4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21亿元,地方财政资金0.16亿元,学校和社会资金0.04亿元。2.助学金2019年,各类助学金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1130.66万人次,资助金额378.29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8.73%。国家助学金共资助学生928.78万人,资助金额345.28亿元。其中,资助专科生280万人,资助金额86.13亿元;资助本科生382.89万人,资助金额111.53亿元;资助研究生265.89万人,资助金额147.62亿元。其他各类助学金共资助高校学生201.88万人次,资助金额33.01亿元。其中,资助专科生57.68万人次,资助金额5.67亿元;资助本科生100.65万人次,资助金额11.90亿元;资助研究生43.55万人次,资助金额15.44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各类助学金共奖励普通高校学生4.32万人次;资助金额共计1.3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98亿元,地方财政资金0.32亿元,学校和社会资金0.03亿元。3.国家助学贷款全国发放国家助学贷款474.44万人,发放金额346.07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6.28%。其中,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61.08万人,发放金额336.51亿元。全国共有652.22万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各级财政支付贴息资金35.1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99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4.17亿元。各级财政支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50.6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1.92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8.77亿元。“三区三州”地区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62亿元,占“三区三州”地区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56.71%。“三区三州”地区共有15.40万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各级财政支付贴息资金0.55亿元,支付风险补偿金0.85亿元。4.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含直招士官)全国21.34万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享受国家资助,资助金额28.66亿元。5.退役士兵学费资助退役士兵考入普通高校享受学费资助7.24万人,资助金额4.34亿元。6.高校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全国7.16万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资助金额6.30亿元。其中,专科生0.50万人,资助金额0.47亿元;本科生5.99万人,资助金额5.14亿元;研究生0.67万人,资助金额0.69亿元。“三区三州”地区有7532名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资助金额8649万元。7.师范生公费教育中央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资助本科生2.92万人,资助金额4.03亿元。8.大学新生入学资助大学新生入学资助16.03万人,资助金额1.00亿元。其中,资助专科生5.91万人,资助金额0.34亿元;资助本科生10.12万人,资助金额0.66亿元。9.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资助185.14万人次,资助金额67.86亿元。10.勤工助学普通高校学生参与勤工助学411.34万人次,资助金额34.50亿元。其中,专科生98.01万人次,资助金额7.94亿元;本科生284.08万人次,资助金额17.81亿元;研究生29.25万人次,资助金额8.75亿元。11.其他资助特殊困难补助188.56万人次,资助金额13.25亿元。其中,补助专科生48.85万人次,补助金额9.80亿元;补助本科生130.01万人次,补助金额2.83亿元;补助研究生9.70万人次,补助金额0.62亿元。伙食补贴发放791.23万人次,资助金额15.64亿元。其中,发放专科生220.13万人次,资助金额3.59亿元;发放本科生524.65万人次,资助金额11.32亿元;发放研究生46.45万人次,资助金额0.73亿元。学费减免资助25.49万人次,减免金额8.37亿元。其中,减免专科生13.24万人次,减免金额3.81亿元;减免本科生11.75万人次,减免金额4.25亿元;减免研究生0.50万人次,减免金额0.31亿元。校内无息借款资助4.09万人次,借款金额3.04亿元。其中,资助专科生1.68万人次,资助金额1.06亿元;资助本科生2.38万人次,资助金额1.95亿元;资助研究生300人次,资助金额273.46万元。其他项目资助438.22万人次,资助金额54.70亿元。其中,资助专科生192.58万人次,资助金额21.39亿元;资助本科生214.14万人次,资助金额28.06亿元;资助研究生31.50万人次,资助金额5.25亿元。此外,2019年秋季学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4.90万人。①自2019年始,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不再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相关数据。②自2019年始,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不再加入顶岗实习相关数据。《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21日 07 版)

穿墙人

研究生补助太少,读研还要向家里要钱?!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建议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奖助标准:默默期待代表的提议能早日成为现实···论待遇,研究生满意度如何?日前,一项来自全国各地的1663名研究生参与调查的研究生问卷结果显示,223人每月补贴在0-500元区间,占比13.42%;359人每月补贴在500-1000元区间,占比21.66%;450人每月补贴在1000-2000元区间,占比27.14%;452人每月补贴在2000-3000元区间,占比27.26%;148人每月补贴在3000-4000元区间,占比8.97%;每月补贴在4000-5000元区间以上的学生人数占比较低。上图来源于《知识分子》仅有11.13%的学生表示补贴金额能够满足日常使用,88.87%的学生表示补贴并不能满足日常开销。上图来源于《知识分子》研究生的收支选项,都有啥?先说支出,一般包含学费、住宿、生活费,给大家粗略的算一笔账:学费:学硕学费一般为8000/年,专硕学费大多数为1-2W/年(有的联合培养的专硕学费甚一年至好几万,更有MBA研究生20W+的学费),具体看学校;住宿费:一般在800-1200元/年之间,按均值1000元/年来计算。生活费:①伙食费:读研期间经常要写论文做实验什么的,除去吃饭,咖啡饮料少不了,太累了要吃顿好的安慰下自己,当然还要养生吃点水果什么的,伙食费不下1000块;②日常购物:洗化用品,女生化妆品,衣服等等这些花费,根据大家不同的消费标准,平均下来怎么也得500;③社交费:跟大学差不多,日常跟导师吃个饭,同门师兄师姐们请客吃饭,如果还有男女朋友的话,花费可能再多一些,平均下来,一个月得500往上吧;当然还可能会有其他比如旅游、学习、考驾照等等各种各样的费用。这样算下来,读研一个月的生活费至少要2000,一年下来最少最少的花费也要:8000+800+(1000+500+500)*12=32800!三万两千八,对于脱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真的还要问家里要钱吗?再来看收入:随着国家取消了公费读研这一政策,相应也增加了奖助政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这一部分钱是国家给的,任何人不能截留。(注意:在职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奖学金分两种,一是国家奖学金,另一种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评选规则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奖学金覆盖面儿比较少,金额为两万元,主要是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国家奖学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无缘。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覆盖面较大,学业奖学金的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综合测评比较复杂。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研究生补助:一种是学校发的,另一种是导师发的。学校补助通常各校有统一规定;但是导师补助差别就比较大了,也存在不给补助的老师。“三助”岗位津贴: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研究生“三助”津贴标准由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原则上,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届毕业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毕业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研究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或学费减免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来自研究生的声音:@兔小仙:穷穷的研究生 飘过 支持研究生助学金涨到1w把学费住宿费冲抵了就好@science:别说勤工俭学,老板什么活动都不让你参加,除了实验,其他都不给你做!而且每个月想办法扣钱@L+Z:请问科研补助在哪里,表示没有看到。还有一年6000简直不能再少啊,尤其是做科研的,哪里来时间勤工俭学,研一课都没上完,课题就开始了,大田+盆栽+实验室,还要上课,请问时间在哪里?@JOY:辽宁师范大学!新生奖学金只覆盖60%,还只有2000。学业奖学金,就那么几个人,完全看导师心情,导师评价标准又不同!导师补助没见过!每个月600的补助还经常拖欠!(网友个人评论,仅供参考)@李团长:每月600,无心科研,每日带家教,有时候送外卖,双手拿起科研,便无力生活,父母年事已高,家住农村,实在不愿意向父母伸手。最怕听到同学朋友结婚,份子钱就是半个月的补贴。从14年到18年,什么都在涨价,唯有补助很稳定。@魏:甘肃农业大学,,我们每个月100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同学校的研究生待遇差别巨大。或者更直接点表达:学校的层次不同,研究生待遇会有明显区别,有人“捉襟见肘”,有人“富得流油”:@墨客文香:到研究生补助,中科院系统是全国最高的,不服来辩!中科院学费全免,住宿费有的所也会报销。每月补助不低于1500元~@Stacey:南方科技大学了解下!硕士5w/yr;博士10w/yr,不算各种奖金,助学金@同济大学:硕士大多数人学业奖学金8000,正好抵学费,助学金学硕研一800每月,研二研三每月1000,专硕始终为每月600。@z:我西南石油学硕专硕1200,博士3500,欢迎报考@大葱:南京理工大学,学硕助学金6000,助研费2000,共8000抵学费。奖学金新生100%覆盖,分8000,6000和2000。二,三年级80%覆盖。二年级分10000,8000和6000三等,三年级分5000,4000,3000三等。@魂淡:火锅省双一流A类,国奖是部分学生的,不多说。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等额学费,最高限额12000,学费超过12000部分自理,三等学业奖学金半额学费,无学业奖学金学费自理。同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包含国家助学金(600/月)每月1300,二等每月800,三等每月700,无奖学金的每月600。助教这些都是极少数学生能够拿到。@JSLiu:苏州大学,学硕助学金6000,助研费2000,共8000抵学费。奖学金100%覆盖,分四个等级,特等12000,一等8000,二等5000和三等3000,只是特等一等的比例比较小~大多数二等三等@冯: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硕,专硕),国家助学金6000/年;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年(20%),二等10000/年(30%),三等80000/年(50%)@百目明白: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每个月六百,发十个月。奖学金70%覆盖,12000一等,8000二等,4000三等,三助岗位300一个月,发十个月。实验室团队另算,有的有有的没有助学金没了解过,不知道。博士听说原则上一年至少有十万收入(学校有补贴)历来,对于研究生补贴多少这件事就争论不断,有人说:当前研究生待遇(生活补助或津贴),确实是非常低,这是客观事实。钱,物质,待遇,对于年轻人当然重要。他们看重这些是应该的、自然的,可以理解的。而且做研究,本身就是很辛苦、乏味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应有的物质保障,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安于现状呢?另一拨人说:待遇真的很重要吗?导师们希望的是真正喜欢科研、有追求、有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头脑的学生。要是看看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条件,是不是会觉得汗颜呢?那么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呢?事实上,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待遇普遍较低,与国际知名院校等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从14年政策执行至今,已经几年过去了,但是硕士研究生补助一直没有上涨,对于现在消费水平来说,确实太低了,希望南邮校长在两会的提议能尽早成为现实。但从另一方面说,考研读研这个过程本就是一个机会投资的过程,我们投资的是我们最宝贵的三年光阴,以及相应的精力、学费等等,我们的回报是,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公司,获得更高的薪资或者获得到更好的发展前途等等。既然选择读研,那么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学好专业知识是首位。只要你学习够努力、表现够出众,“挣钱”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实现在研究生期间实现“自给自足”基本上不成问题。小编最后想要跟正在备考的19考研er们说:很多学校的奖助体系跟你一志愿成绩挂钩,所以当你学习没动力的时候,想想现在努力的每一分,都是将来读研期间实实在在的money,也许瞬间就能量满满了呢!

佛陀

53所高校硕士研究生补贴一览表,看哪所学校补贴最高?

有同学说才发现原来读研学费这么贵,想到这里就开始发愁了……小编想要告诉你的是,研究生阶段也有很多奖助学金、贷款等等。接下来小编给大家科普下读研的学费、奖学金政策。一、学费从2014年起,研究生全面实行自费。研究生每年缴费无外乎学费和住宿费,一般学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每人8000元/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硕一万两万甚至几万不等,具体的看学校要求。住宿费一般在800到1200块钱之间(个别院校专硕不提供住宿除外)。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项可用来抵扣部分甚至全部的学费。例如北京大学,学硕收费规定:再来看浙江大学2019年学费情况:其中非全日制的学费要高出全日制很多,而这也是很多调剂生所顾虑的一点。二、奖助学金虽取消了公费读研,但是相应的奖助也不少。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奖助学金有:国奖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1、国助学金国助学金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分为十个月发放,也就是每个月发600或者800,也有分为12个月发放的。注意:非全日制不享受研究生国助学金。但是对于非全日制非定向生,有些学校同样有奖学金政策,比如浙江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2、奖学金奖学金分两种:一是国奖学金,另一种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是百分之百覆盖的,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这三个档次。比如浙江大学奖助政策:3、研究生补助补助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发的,另一种是导师发的。 一般理工科硕士的导师补助要多一些,有每月200的,也有每月1000的。4、“三助”岗位津贴“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按照工作时长计算,一个月能有几百元的补助,当然这些岗位需要自己申请,学校或学院会择优选择。5、其他特种奖学金越好的学校奖学金项目越多,一般有校友基金,企业设立奖学金等,金额几千到上万元不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到的关于学费以及奖助体系,所以啊,研究生阶段的奖励还是很多的哦~接下来一起来看看53所高校硕士研究生补贴一览表,看哪所学校补贴最高?北京浙江上海河北&天津山西四川湖南陕西辽宁湖北重庆山东广东福建其实读研期间,除了那些学费十多万的专硕,其他基本上奖助学金都能覆盖学费,主要是生活费。也有一些学生读研期间能够通过做项目或其他挣到生活费。

考上研究生,每月能拿多少补贴?网友感叹:这么多!难怪都要考研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考研,希望能通过考取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历,以便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竞争力,在未来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考研也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第一出路。近些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考研也会给家庭带来额外几年的经济负担,考生们如果想要考研还需要跟家长们商量商量,毕竟考研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很多家庭在决定让孩子读研前,都会细细的算一笔账:孩子读研需要花多少钱呢?国家有没有什么资助研究生的优惠政策呢?其实,国家也希望大家可以报考研究生,提高社会上的人才质量和人才数量,因此为研究生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首先,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研究生补贴。只要是在读研究生,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国家的补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补贴还不一样,博士研究生要比硕士研究生高很多。很多硕士研究生每个月大概能拿到600元左右,一年要连续发满12个月,包括寒暑假在内硕士研究生都有补贴,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即使放假在家也有"生活费"。有的高校根据相应的标准只会发10个月,不同的高校发放补贴的方式也不一样。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标准要比硕士研究生高一些,很多高校博士研究生每个月的补贴都是1000元起步,平均补贴区间为1000-2000元,如果学校的经费充足,也有可能达到2000元以上。根据国家对于研究生助学金的有关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的补贴标准不能少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年的补贴标准不能少于10000元(中央直属高校的博士生不能少于12000元),补贴研究生所需的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还有就是研究生的奖学金了,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还可以争取国家奖学金,金额高达20000元,博士研究生就更多了,有足足30000元。而且比较不错的大学基本都有名额。还有就是学业奖学金这块,有的学校是全额覆盖,按照考试成绩排名,前40%的同学可以拿到一等奖学金8000元,后60%的同学也可以拿到二等奖学金4000-6000元。不同的高校奖学金政策不同,但都会每年一次性到账。也有的学校学业奖学金不是全额覆盖,只给成绩排名前40%-60%的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每年大约是8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有了国家发的补贴,还有学业奖学金,至少孩子读研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用愁了,如果孩子在读研的时候好好学习,拿到国家发放的国家级奖学金,那么就更加让人羡慕。最后就是带你的导师会给你一些钱,作为科研项目的工资,每个月大概是200-1000元不等,具体发放多少跟导师和学院有很大的关系。导师手里的经费充足,发给学生的"工资"就会多一些。文科生没有那么多的科研项目,这方面发的就比较少。研究生的学费大多数都在8000元到15000元之间,就按照8000原来说,加上住宿费有10000元左右,孩子拿上奖学金基本就够学费和住宿费了,再加上国家发的补贴,导师给的工资,每个月在学校基本都能够自给自足。如果孩子学习好,拿到了国家级奖学金,那么在读研究生期间的日子就可以过得更宽松。除去这些,研究生还可以申请帮老师监考、判卷啥的,或者在学校里做一些勤工俭学,出去兼职赚点外快,基本都有收入。看来,大学生读研的补贴力度确实很大,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群体,在毕业后的待遇普遍比同样学历的本科生要好,也难怪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考研。你所在的大学研究生每个月补贴多少钱呢?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

杀人曲

国家发钱了:各高校研究生补贴一览!

“夏日炎炎,备考真难”,有多少人在复习的同时,内心在挣扎着放弃……但你有没有想过,考上研究生了是一件很“赚”的事情,不仅让自己的学历有了一次大的飞跃,即使在读研期间,各种“福利”也是很多的!比如:读研期间的补贴和奖助学金一直是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今天就来仔细讲讲,读研期间,奖助学金和补贴的那些事。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国家助学金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硕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国家助学贷款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学生负担。“三助”岗位津贴高等学校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下面为部分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仅供参考。来源:学校共青团综合整理自大学生活圈及网络

蝴蝶谷

硕士,博士期间各大高校的补贴问题,看看你选择亏了吗?

首先恭喜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你们能够收到国家一定量的补贴了,博士一般更多,以下是各大高校补贴问题。1 北京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共五章,其中第二张关于补助标准的。资助标准第4条 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第5条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第6条 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中央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以及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办法,承担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2清华大学清华不愧是全国每年科研基金支持最多的高校,让人眼馋3 深圳大学1、新生奖学金新入学的一年级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可以享受“深圳大学新生奖学金”,不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翻译专业硕士。有关新生奖学金的说明:(1)评定原则:根据奖学金名额和初试、复试成绩排名,确定新入学非定向就业考生是否享受新生奖学金。(2)获奖比例:深圳大学各专业录取人数的 70%左右。(3)奖学金金额:研究生第一年入学奖助金等级依据考研成绩而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可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其他的同学则获得根据考研入学成绩获得相应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部分学院奖学金金额由学院另行规定,详情可查询深圳大学官网。)(4)正常国家是补贴600元4 南方科技大学硕士期间,每月3300元,发放十个月额外还有10000元的科研基金,随你可劲造,是不是很羡慕。5福建农林大学针对硕士生,学校每生每月有600元的补贴,针对不同院系,有的会有实验室额外的补贴,奖学金政策是8000,6000,4000元,占比学生的40%,博士生是每生每月2200元,发放十个月,还有国家奖学金20000元。6中国农业大学针对硕士生每生每月600元,发放十个月,博士生每月2600,发放十个月。奖学金是100008000,6000,全覆盖。国家奖学金200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是每月600的国家正常补助资金,硕士生每年可获得2万元奖学金,而硕博连读最高可获得15万元奖学金,对于顶尖的博士生,最多可以拿到25万元奖励,比一些教授的待遇还好,在大学你足够优秀,各种钱拿到手软。8上海大学通过统考入学的应届、历届毕业生,在原单位没有保留基本工资待遇者,均可申请享受国家普通奖学金,其金额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发放。二、奖学金非常优秀的研究生每年都可以申报评定获得多种奖学金,主要是根据在校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1.SMEG奖学金最高奖金额1500元/年2.光华奖学金最高奖金额2000元/年3.宝钢奖学金奖金额3000元/年4.蔡冠深奖学金奖金额10000元/年(限博士研究生)5.台达奖学金奖金额1000~6000元/年(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可以参加评奖。7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研究生每生每月600元,博士是每生每年1500元,奖学金是10000元,8000元,6000元,全覆盖。国家奖学金20000元。8郑州大学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博士研究生奖助类别和标准(1)获得国家奖学金:3万元/人(2)获得学业奖学金:标准为全额学费(10000元),发放比例100%。(国家奖励比例为70%)(3)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即工资关系和档案转入学校者)助学金发放比例为100%,第一学年21600元/生/年,分为12个月发放,1800元/生/月。第二至四学年30000元/生/年,分为12个月发放,2500元/生/月。(国家发放标准为每生每月1200元,每年发放10 个月,共计12000元。9贵州大学正常国家补贴600,(1)评定原则:根据奖学金名额和初试、复试成绩排名,确定新入学非定向就业考生是否享受新生奖学金。(2)获奖比例:贵州大学各专业录取人数的 70%左右。(3)奖学金金额:研究生第一年入学奖助金等级依据考研成绩而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可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其他的同学则获得根据考研入学成绩获得相应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部分学院奖学金金额由学院另行规定,详情可查询贵州大学官网。10 浙江大学正常国家奖学金10000,8000,6000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奖励金额5000元/人,获奖比例不超过该学年可参评人数的5%。“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二等奖:奖励金额2000元/人,获奖比例不超过该学年可参评人数的10%11西湖大学博士生高达每月5000,当然这不是普通学校博士能比的,目前没有招硕士,几百亿的投资不是开玩笑地,加上各种科研项目的补贴,工资很可观。12厦门大学校直博生学费为前三年每年1.3万元,第四年和第五年免收学费。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全程3.3万元(含两年、两年半和三年学制)。以上收费标准若有调整,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全日制学历型硕士研究生的奖助标准为:学业奖学金1.1万元/年,国家助学金0.6万元/年,校长助学金0.12万元/年。学业奖学金一次性发放,国家助学金和校长助学金分12个月发放。13东北大学一、二等学业奖学金控制总量各为实际参评人数的40%,奖学金为10000元,8000元。(2)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选范围为: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奖励10000元,奖励30000元。14西藏大学新入学的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可以享受“西藏大学新生奖学金”,不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翻译专业硕士。有关新生奖学金的说:(1)评定原则:根据奖学金名额和初试、复试成绩排名,确定新入学非定向就业考生是否享受新生奖学金。(2)获奖比例:西藏大学各专业录取人数的 70%左右。(3)奖学金金额:研究生第一年入学奖助金等级依据考研成绩而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可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其他的同学则获得根据考研入学成绩获得相应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部分学院奖学金金额由学院另行规定,详情可查询西藏大学官网。当然不同学校有的专业的福利也很好,有实验室补贴,有老师补贴,想问下各位自己的大学补贴咋样呢!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评论!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平等

985211院校研究生学费和奖助学金标准一览表,专硕和非全重点看!

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费北京大学校本部硕士学费标准北京大学校本部硕士学费标准(二)奖学金1.有关北京大学奖助学金具体规定请见研究生院网站。2.有关国家奖学金具体规定请见学生工作部网站。中国人民大学一、学费标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8000元/生·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详见有关学院网站上公布的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二、奖助办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奖助管理”专栏和“规章制度”下“在校培养”介绍学业奖学金和“三助”(助研、助岗、助教)管理实施细则,详情见相关介绍。清华大学据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消息,清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费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会签备案的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费标准,经学校财经领导小组审议,现公布我校招收学历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具体如下:(二)奖助办法及奖助体系我校对符合要求的学生通过设立各类奖学金(含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助学金、助研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等,建立多元奖助体系,具体政策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参见研究生院网站相关文件规定。其中,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博士获得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0元,硕士获得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元。北京理工大学据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按照教育部相关精神,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均须交纳学费。其中,全日制硕士的基本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另行制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奖、助学金具体评选条件和要求详见《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博士研究生10000元/年;直博生一年级按硕士生标准执行,直博生二年级及以后年级、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按博士生标准执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按原规定6000元/年执行(金融硕士、会计硕士等学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类别(领域)学费标准不同,工商管理硕士与公共管理硕士收费标准另见其招生简章,其余专业(领域)收费标准见下表:(二)奖助学金我校对全日制研究生的资助包括了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和“三助”津贴六个部分。详见《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及奖助体系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1.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和特殊招生项目的研究生按照各类招生简章规定缴纳学费。2.从2014年起,我校实行新的奖助体系,具体内容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设立方案》(师校发〔2014〕31号)和相关文件。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均不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被我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不能申请以上奖助学金。中央民族大学据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消息,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1、学费与学制2018年新增招生专业的学费为暂定,如与北京市发改委最终审批的学费有差异,将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实际审批的学费作相应调整。2、奖助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被我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据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南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费现将南开大学2019级全日制研究生学费缴纳标准公布如下: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缴纳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缴纳标准请见下表:二、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2018年的学业奖学金、助学金管理办法详见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考指南中的奖助体系一栏,提供给各位考生做参考,2019年如有变动,请以最新通知为准。强军计划和骨干计划研究生参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收费和奖助工作的通知》精神,享受研究生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天津大学据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天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吉林大学据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吉林大学2017级研究生(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费标准一览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政策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类研究生在学期间收取学费,硕士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年。全日制定向就业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普通硕士研究生设置基本奖助学金,额度分别为16000元、13000元和8000元,具体评定办法以学校录取时公布的文件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参与奖助学金评定。复旦大学据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复旦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学费和奖助1.按照国家规定,我校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为:(1)学术学位硕士生每生每学年8000元(宗教学专业为每生每学年7000元),按学年收取。(2)专业学位硕士生(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现行学费标准请关注我校财务处网站"通知公告"栏发布的教育收费公示。2.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奖学金、生活津贴、三助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等组成,详情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学生奖助"栏或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最新信息。同济大学据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同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学费和奖助1)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以入学当年物价局备案为准,目前学费标准可参考同济大学网站。2)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对于纳入奖助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学位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后全部都可以获得8000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对纳入奖助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于600元/月的助学金,每年发放10个月。另外,纳入奖助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助教和助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助。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上海交通大学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华东师范大学据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术型学位研究生1、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四年):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每年0.9万元,其他所有专业每年1.0万元。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每年2.0万元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海洋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每年0.7万元;经济与管理学部亚欧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学费2.4万元;其他所有专业每年0.8万元。学术型学位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二、专业学位研究生2、非全日制研究生:详见《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收费标准》。南京大学一、学费培养费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我校具体收费标准参照教育部及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1、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按物价部门批准或备案标准收取,其中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专业4万元/年(学制2年),其他专业8000元/年。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物价部门批准或备案标准收取,其中软件工程2万元/年(学制2年),艺术硕士(戏剧)2万元/年(学制3年),艺术硕士(美术)2万元/年(学制3年),其他类别、领域1万元/年。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物价部门批准或备案标准收取,其中会计硕士9万元/年(学制2年),审计硕士8万元/年(学制2年),工商管理EMBA20.4万元/年(学制2年),工商管理MBA9万元/年(学制2.5年),工商管理MBA(国际双学位)7.4万元/年(学制2.5年),金融硕士4万元/年(学制3年),艺术硕士(戏剧)2万元/年(学制3年),艺术硕士(美术)2万元/年(学制3年),公共管理硕士MPA2.2万元/年(学制3年),软件工程2万元/年(学制2年),社会工作2.4万元/年(学制3年),应用心理3.5万元/年(学制3年),图书情报2万元/年(学制3年),工程管理4万元/年(学制3年),计算机技术1.5万元/年(学制3年),光学工程1.5万元/年(学制3年),材料工程1.5万元/年(学制3年),法律硕士(法学)1.6万元/年(学制3年),法律硕士(非法学)1.6万元/年(学制3年),建筑与土木工程1.2万元/年(学制3年),集成电路工程1.5万元/年(学制3年),电子与通信工程1.5万元/年(学制3年),新闻与传播硕士2万元/年(学制2年),教育硕士(教育管理)1.5万元/年(学制3年)。二、奖助学金奖助体系南京大学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硕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学金(0.6万元/年)以及学业奖学金(0.6-1.2万元/年);优秀硕士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校长奖学金等各种冠名奖学金。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此外,学校设有校内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和多种创新项目资助。全日制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国银行校园地信用助学贷款)。东南大学据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东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费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二、奖助学金我校全日制硕士生参加奖助学金评定,非全日制硕士生不参加奖助学金评定。

里人有病

2019年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已出,硕士最高补贴10万?研究生优势大

硕士最高补贴10万?还有购房补助!网友:学历还是挺“值”的很多考生可能在想我到底要不要考研,考研的优势有哪些?除了提升学历,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工资待遇外,研究生还想有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多读几年书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增值。不信,就一起来看看各城市对于应届生的人才引进政策福利。2019年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已出,硕士最高补贴10万?研究生优势大1. 深圳先来说说最吸引年轻人的深圳,人才引进与落户政策很给力。在落户上,只要大专以上学历、满足年龄小于35岁,且缴纳了深圳社保即可申请在深圳落户。最给力的是生活补贴和租房补助,本科学历可补贴15000元,硕士25000,博士30000,关键还是一次性发放!在租房上,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解决应届生租房困难,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优先承租,这在租房很贵的深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福利。在购房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享有优先购买人才住房权。对于创新和研发型人才则更是优待,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的支持,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公布的人才政策,对你有没有吸引力呢?2.广州广州对于人才引进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住房补助上很友好。对于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只需在广州工作满一年,即可获得2万元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可获得3万元;博士研究生以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可获得5万元住房补贴。可见,各地为了收揽人才,都是纷纷抛出了人才引进政策这一橄榄枝。3.天津天津在落户政策上本科以上学历可直接落户,在租房补助上也很给力,博士毕业生每年3.6万元,硕士每年2.4万,本科生则是1.2万元。对于高端人才最高将给予1000万元的科研支持和200万元的奖励资助,而且在父母的医疗待遇、子女入学入学上都有相应的资助和政策扶持。4.石家庄石家庄最给力的是落户速度和购房补助。落户政策承诺即报即批,当日则可办结,大专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则可申请。首次购房不限购,且硕士生可领取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学士5万,博士15万,这个政策扶持力度可真不小。在石家庄创业也是有补助的,办理了营业执照且稳定经营半年以上,即可获得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是不是超给力的。5.南京外地应届生来面试就有1000元补贴的南京也是非常欢迎应届生人才的。租房补贴上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年限从2年改为3年,即毕业3年内在南京工作都能获得与学历相对应的租房补贴,学士每月600元,硕士每月800元,博士每月1000月。除上面这5座城市外,沈阳、郑州、杭州、成都、武汉、长沙、海南、济南等城市也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在购房补助、住房补贴、创业补助、落户政策都各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扶持。如果想了解具体的政策内容,可以去各地的政务大厅或者打联系相关电话进行咨询。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别因为不了解就职地的相关政策而损失了不少福利。看完小编今天的介绍,只想说高考的学子们努力考上本科是硬道理,当然,考研的学子也要以此为动力,多多加油,毕竟读书真的是很有“钱”途的,学历优势别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