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医学专业考研,选这25所院校,专业实力强,就业率高,你选哪所其弟子曰

中医学专业考研,选这25所院校,专业实力强,就业率高,你选哪所

中医学专业是一个既注重中医知识又注重实践的学科,很多人觉得中医学应该是中医学家学渊源的考生学习更好,所以觉得中医从大学开始学有点晚,事实上每一个考入中医药大学去学中医、针灸推拿的学生,大都不是家传中医从娃娃开始学起的,也根本不会有多少人从娃娃开始学中医。中医从大学开始学,也根本不会晚,不过中医学考研后就业更好。目前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深入地学习过中医理论和技能,大部分人都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与技能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从大学开始学习中医会晚,很多人就是上大学才开始学中医,也一样能够成为中医名家。现代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能,也包括了大量的西医基础理论,诸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内容。所以现代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非常多。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本科都是五年时间,这五年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够学业有成。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类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多,必须要珍惜在校期间的每一天,在有限的求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来的从医之路才能更好走。对于绝大部分医学生来说,在院校中的学习,都只是学了基本理论,更多的实用临床诊断、治疗技能,都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学来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需要大量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想要成为真正有能力独立执业的中医,不仅要在院校里认真学习,从院校毕业后,还要想办法在临床中去大量实践,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这是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避开的规律。对于中医学考研,2020考生报考这25所高校不错。这是教育部根据每所院校实力的实力进行的排名,前面三所A+学科的中医药大学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都是双一流院校,其它紧随其后的天津、广州、成都中医药大学也都进入了双一流行列。其它实力强的中医药大学还有,黑龙江、辽宁、浙江、山东、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能考入这些高校都是很不错的。总之,想学中医,从上大学开始起步,选择了中医这条路,就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扎扎实实学习基本理论,认认真真进行临床实践,要有长期学习、厚积薄发的思想准备,才能成为中医高手。大家对于考研中医药大学怎么看?

冥冥之中

国内最好的中医药大学排名出炉!

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近年来实际应用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就读中医药专业,目前我国拥有众多中医药大学,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一所,那么我国中医药大学哪所最好呢?中医科学院大学进展如何?本期,小编整理了我国十大中医药大学排名2021,并对上述问题解答。一、十大中医药大学排名2021小编根据艾瑞深校友会网和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整理出了2020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前十的中医药大学,具体排名如下:1、校友会版第一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名、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名、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六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七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八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九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十名、福建中医药大学2、软科版第一名、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六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七名、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八名、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九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十名、内蒙古中医药大学院校简介(部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直属教育部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被评为A+专业,中药学被评为B+专业;中药学、中医学、公共事务管理、针灸推拿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校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上海中医学院,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被评为A+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校校本部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6在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广州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中西医结合被评为A-学科,中医学和中药学被评为B类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制药工程、护理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二、中医科学院大学进展关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的消息,最早出现在2019年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上,目前我国中医药大学中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是211高校,尽管中医药大学数量不少,但仍然缺少一所高层次、国际化的中医药大学,所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就应运而生。日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的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提到加快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中医科大筹建申请工作组”已在去年11月已正式成立。据悉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或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筹建,目标是建设一所研究型大学,实行小班制、长学制,相信这所重量级的国字号大学将更好地为我国医科高等教育添砖加瓦,培养出更多的医科人才。

柏拉图

中医考研可以报考哪些学校?怎么选择考研院校?

2020年中医考研已经开考,没有报考的,只能等下一届研考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备考已经开始,中医专业准备考研的小伙伴,现在一定有不少同学正在为报考哪所学校而烦恼。既然不知道考哪所学校,是不是就不用管了,直接复习就可以了呢?按理说是可以这样,但是有些考研院校是自命题,提前确定考哪所学校,会让备考更有方向。那么,中医考研哪些院校比较好呢?针对这个的问题,博傲教育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下内容:一、根据中医学专业选择考研学校不同的学校,对中医研究方向不同,大家可以根据专业偏向选择相应的研究生院校:偏向<中医内科学>的考研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偏向<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考研院校有: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偏向<中医基础理论>的考研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二、根据中医考研院校排名选择考研学校2019年-2020年中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如下: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排名越靠前分数线越高,如果你对自己比较自信,报考排名靠前的院校对未来发展更好。如果你认为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那就选择排名比较靠后的。三、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考研院校相信有不少人在高考报志愿时,都有自己比较心仪的大学,但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而遗憾放弃。考研是第二次选择大学的机会,这时候如果你心仪的大学正好也招所学专业研究生,小编相信大部分人一定会首选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以上就是博傲小编关于“中医考研院校选择”的分享,具体该怎么选择,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问周围的朋友、亲人,获取他们的建议。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更多医考、研考、护考、编制考试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该!

莫妮卡

医学类专业最好学科的院校排名,了解一下

医学类专业共分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护理学类、药学类等七大类专业。本文根据“软科”正式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小编整理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学等四大医学类学科十强高校最新名单,软科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是依据高端人才、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学术论文和人才培养这5方面综合考核的:一、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学科有2所院校2018年进步比较明显的,一是北京大学由去年的第4名进步到今年的冠军老大的位置,二是首都医科大学由去年的13进步到第10,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陆军军医大学位于重庆,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和鲜明军事特色的军医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副军级编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二、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学科的院校这两年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变化的,只有7、8、9这三个位置相互微调了一下。这个排名增加了一所院校——海军军医大学,它位于上海,是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是军队3所设置研究生院的单位之一,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三、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的老我们一直认为是非四川大学莫属的,但是看了排名发现2017年的头排座椅却是北京大学,也是有一点点的出乎意料。不过今年四川大学的总分要比北京大学高出467分,看来是高出一大截了。而且从总分上看,口腔医学的前10所院校相互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地大,7、8、9这3所院校它们的分数都只有100多分,200不到 可以说只有四川大学的零头了,确实感觉到危机重重。此外,华中科技大学今年进步是非常大,从去年的15名冲进了第9名,虽然分数不是很高。四、中医学看到中医学的排名,感觉是非常动荡的。进步最明显的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它们分别是从原来的18、11和15进步到今年的5、6、7,最大的进步名次是13名,确实不容易。当然有进步也就有退步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就由原来的第5退步到今年的第9,此外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首都中医药大学和暨南大学都由原来的前10名退步到10名外,也是有一点点的遗憾了。总之,小编本人还是比较认可软科的排名,因为它的评价指标比较合理,你认为呢?

救援犬

哪所大学医学类专业最吃香?从学科排名来看这几所学校更受青睐

每年高考填志愿时,关于大学医学院哪家强的争论总是非常热闹。有人以办学历史为依据、有人以其附属医院强弱为依据,还有的以学校是否为双一流大学为依据。其实,对于医学这样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要想学有所精,最重要就是本科阶段打好基础、研究生阶段技有所精。在我国,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科评估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是否教学实力较强、培养学生较好的重要依据。我国大学学科评估的结果分为A、B、C三个大级,各大级别又再细分三个小级,比如A+、A、A-。能评上A级别,基本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学科了,而A+又是A级别中最高的。在学科评估方面,各大学的医学院呈现出什么特点呢?一、复旦大学和四川大学在医学领域拥有的A级学科最多从整体上看,复旦大学和四川大学,在医学相关专业上各拥有5门A级学科,是所有排名高校中拥有A级学科数量最多的大学。其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各拥有4门A级学科。拥有A级学科数量排在第三的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各有3门。二、上海中医药大学拥有医学专业A+学科3门,数量最多在最高级别的A+学科数量排名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数量位居所有高校数量之首。其入围专业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这三个专业,主要集中在中医领域。其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都各有两门学科被评为A+级别学科。三、A和A-级别医学学科,复旦大学势头最好在细分的A级别领域,表现最好的两所大学是复旦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各有两门学科入选。而A-级别领域,复旦大学也表现抢眼,有三门学科入选,和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并列第一矩阵。从学科评估最高级别的入围数量上看,我们印象中医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几所高校都榜上有名且名额占比较多,比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它们属于整体实力较强的学校。而不少中医药大学,也有比较亮眼的表现,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医、中药的领域,西医专业则相对很弱。这也为学生们选择专业进而瞄准学校提供了准确参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医火热,想学中医的同学的而言。以下为评上A级别的各学科专业和相对应的学校,非常值得想读医的考生和家长们收藏!基础医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临床医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口腔医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中医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中西医结合专业:来源:人民日报药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中药学专业:来源:人民日报护理学专业:以上这份学科评估名单,是否与你预期中的医学院排名相近呢?

仁也

中医硕士毕业后,我们究竟何去何从?

面对中医专业的学习我们花了不少的时间,消耗着自己美好的青春,而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却又面临着致命的问题——就业。其实我想说现在国家不也大力提倡中医吗,所以找工作还是不难的,工作无非两个大方向,开玩笑的说一个是“公有制”,另一个是“非公有。首先说说公有制,也就是老一辈人常说的铁饭碗,既然已经读到了硕士,那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老本行,否则学了八年的本事不去用不是很亏么,而且进医院想必也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我有个学姐,在硕士毕业后去了首都儿研所,有没有编制不太清楚,但每个月拿上好像是近两万的工资,再加上其他一些副业,生活也是美滋滋,其实进医院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编制,毕竟每年编制就那么一些,还有好多排在你前面的老资历,虽然编制也是要靠的,但除非你特别优秀,否则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机会的。现在普通三线小城市的医院尚且如此,更别说大城市的医院了,差别就在于大医院哪怕合同工也会比小医院的工资高;“公有制”其二就是公务员类的工作,硕士毕业考公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晋升机会也会大一些,当然了不愿从政或者对公务员实在不感兴趣的也就不用想这个了。其三就是继续读书读博,进高校当老师,至少我的好多同学已经在读博了,尽量争取留校任教,或者去其他低一些的学校任教,不想上临床又愿意教书育人而且也想继续读书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条路。再说说“非公有制”,“非公”的范围就大了,各种琳琅满目的私企外企混合企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我有同学中医学硕毕业了之后就去了某著名药企的医学部,薪资福利都特别的好,做的也是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存在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再一个就是各种互联网医疗平台,对于高学历医学生的需求也是特别大,同时互联网行业是个众所周知的钱多的地方,所以薪资待遇也是很可观的;再者就是各种医学线上教育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了如果确实不想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那选择就更多了,海阔凭鱼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借用武侠小说里一句话,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最强的人,同样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努力的学生,所以趁着年轻,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吧

克苏鲁

考研最多的七大专业,看过排行榜,出乎意料!

在我们的印象中,考研最多的应该会金融类、法学类、教育类等,尤其是法学和会计类,这些是我们印象中考研较多的专业,但是根据网上数据来看,考研率高的专业并不是这些专业,一起来看看吧!临床医学根据网上数据来看,临床医学的考研率很高,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医学专业不可马虎,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考研进修是很好的选择。至于院校选择方面,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等。能源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根据网上数据来看,能源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率也很高,这一专业的学生考研一般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工程力学或许这些专业更加倾向于技术,因此更多的是不断进修和深造,比如工程力学专业,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点,这一专业的学生一般会选择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医学除了临床医学,中医学考研率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会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类专业考研率普遍不低,主要是为了掌握更高的技术,因此会选择考研,一般会选择中南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数学、物理以及光电信息等专业知识,如果想要在未来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考研是很好的选择。一般会选择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考研率也不低,一般会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等。考研和现有专业息息相关,有些人是为了掌握更高的技术,有些人是为了换专业,以上这些专业考研状况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考研是不错的选择,能让我们拥有更多机会,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未来。

内视

医学大学哪家强?附全国排名及分数线,这3所适合中等考生

医生这个职业是不少考生心目当中的理想职业之一。全国医学类大学其实并不多,今天教育明先森就为各位家长和考生整理了医学类大学2019年在河北省理科最低录取线。大家也可以根据这些大学在自己本省的录取情况进行对比。2020全国医科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教育明先森为家长及考生提供2020全国医科大学排名以及这些大学2019年在河北省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供各位考生和家长们参考。这3所高校为最好考的医学大学根据软科2020年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榜,全国共有79所医药类本科大学上榜,根据对比推荐以下3所高校。牡丹江医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62分)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学校历经了牡丹江医学院(1958—1962年)、牡丹江卫生学校(1962—1978年)、牡丹江医学专科学校(1978—1986年)、牡丹江医学院(1986年至今)等历史时期。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了6年有效期,居地方医学院校领先水平。学科建设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省级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省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网友评价不错的,影像和麻醉专业挺容易找工作的。看你是哪个网专业的,我在哈医大大庆校区影像专业,我升本就去牡丹江医学院,那里影像专业全国最好的,妇产去齐齐哈尔医学院,康复治疗去黑中药,总之看专业选学校。辽宁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为479分)辽宁中医药大学前身为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1956年)。1958年经中共辽宁省委批准组建辽宁中医学院,同年学校招收第一批中医专业学生。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辽宁中医学院”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经辽宁省批准,学校增冠“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学科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网友评价护理专业挺好的,护理专业是辽宁中医药大学专业中就业率比较高的了,学一些护理对自己和家人在生活上也有帮助,比较实用的专业。环境不错针灸的前景还是不错的。至于临床专业中医和中西医相比,中西医学的知识面全一点蚌埠医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86分)蚌埠医学院创建于 1958 年 7 月,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迁援建成立。学校现为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府之一,现为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改革试点单位。学校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是暨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和安徽省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学科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医学检验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医学检验技术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网友评价现在学医很热门,以后的发展应该不会差,或者说应该很好。现在又增加了新的专业,口腔、临床医学麻醉学方向,而且院里在盖楼。蚌埠医学院整体实力还是不错的,出过两个院士,在安徽省也就中科大和蚌医出过两个院士。蚌医是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援建的,学风很好,在本科院校中属上等了。检验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护理、影像也是相当不错。

一箪一瓢

2018年湖南省大学医学类排行榜,前4强是这些大学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持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于2018年2月结题。2018年3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武书连根据《2018中国大学评价》课题,撰写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武书连2018中国758所大学医学分省排行榜小编节选了湖南省2018年医学类排行,如下:医学类前4强分别是这些大学,1、中南大学;2、南华大学;3、湖南中医药大学;4、湖南师范大学。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为久负盛名的老校。创办于1914年,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与技术、麻醉医学、精神医学、医学信息学、法医学和生物科学11个本科专业,拥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护理学院等6所学院,有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口腔医院、湘雅五医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24个临床教学基地。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2个、硕士点6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有1个WHO研究合作中心、1个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省部级实验室)29个。拥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9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胸心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耳鼻咽喉科学、普通外科学(培育)】,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3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万多人,教职员工近万人,其中有正、副教授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700名,两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及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建校以来,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数万名医学各类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2人。2012年获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第一批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多年来一次就业率均在97%以上。学院医疗技术精良。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其中湘雅二医院为2010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口腔医院编制床位9250张,年门急诊量近61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近30万人次,年手术量13万多台次,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二: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校(院)共有四大区(含浦新校区、砂子塘老校区、溁湾镇研究院南院、桐子坡研究院北院),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学校设有18个学院、2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构建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三级重点学科体系。目前我校成功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与药学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78人,有博士生导师112人、硕士生导师566人,享受省政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入选国医大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百人计划”专家7人,“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人、第二层次人选4人,省学科带头人17人,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领军人才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32人,国家级名中医2人,省级名医69人;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8人、研究生2465人。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刘祖贻、熊继柏、王行宽、潘敏求、张涤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建设有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三: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坐落在岳麓山北麓的咸嘉湖校区,南靠西湖公园,北临金星路与桐梓坡路交叉口的商业区,占地面积168亩。湖南师大医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由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来,其前身可溯源到1911年美国人胡美博士设立的雅礼护病学校。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组建16年,医学教育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专科起步,搭乘“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重点建设的快车,直接进入本科,发展到现在构建起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院现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药学等5个本科专业。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药学、基础医学等6个系和1个医药学实验管理中心。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专业是湖南省高校特色专业。拥有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两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与创制实验室和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有生理学、生物卫生统计学两个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临床医学学科连续5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38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5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教师占18%。医学院现有湖南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人选1名,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含“青年百人”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潇湘学者”讲座教授3人、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学校“世承人才计划”人选11人。4位老师分别入选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杰出创新人才、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学校有高水平附属医院8家,其中包括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附属医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教师514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2人,原广州军区“名医名刀”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专家6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72人。四: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学院有 13 个教研室,5个实验中心,3 个研究所(心研所、肿瘤所与病原研究所)。 1个省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1 个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校级重点学科;5 门省级重点课程,2 门校级重点课程(诊断学与生理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具有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博士、硕士)医学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等 5个专业 。学院校本部拥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生理学等硕士点。学院确立了以专业素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依托多科性大学的优势,将教学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强调文理工医的渗透,注重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2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为保证临床教学与科研的需要,现有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0所,共有病床12000余张。历年来,培养的学生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掌握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毕业生分布在省内外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药卫生科研机构及政府卫生管理机构,许多已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知名学者和业务骨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院教职员工2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4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72人,中级职称人员84人,初级职称人员20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64人,其中获博士学位者40人,获硕士学位者10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湖南省“百人计划”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2人,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

迷魂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你了解吗?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名前十专业有哪些呢?

【一、上海中医药大学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首批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合署运行。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1964年起为国家卫生部直属领导;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学校在全国中医院校中作为第一批招生单位,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首批被国家批准的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83年,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建立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和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84年,组建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并合署;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中医学院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最早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之一;1995年,学校获准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属学校和中华医学会双重领导,以学校为主;1999年,学校首批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估,并于2007年再次被评为“优秀”;1999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0年,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85年)并入;2001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中医学七年制、八年制学生联合培养工作;2002年,受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试点在49个(学校自定20个)非医学专业本科生中招收中医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工作;2003年,为实施上海市高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张江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上海市属高校,也是全国唯一的中药学一级学科“优秀”流动站;2011年,全国首批中医学临床专业学位十四名博士(师承)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诞生,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2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校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这是学校首次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立项项目总量居上海市地方高校、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2013年,学校开办国内首个中医药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中医信息与工程方向)四年制本科专业,2015年正式开始招生;2014年,学校与嘉定区人民政府举行“区校共建嘉定国际中医药城区”签约仪式,学校与长宁区委区政府签订区校合作协议;2015年,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学校与崇明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2018年更名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创始成员;2016年,学校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与杨浦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上海市高考改革综合评价录取试点院校;同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2020年,学校申报全国中医院校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绿地控股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同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与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医特殊药物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二、上海中医药大学院系与专业简介】: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显示,校有“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和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市地方高校之首;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三、上海中医药大学专业推荐】:1、推荐指数排名第一: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依托,第一、二学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数、理、化、外语及必要的基础课程和人文课程。从第三年起回校实行导师制,除接受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基础的基本训练外,还将受到整理中医文献、研究古典医籍的基本训练,学习现代医学基础实验技术与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第六学年进入临床实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临床、教学课题的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中医学、现代医学、现代自然科学。主要课程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医籍、现代医学基础和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实验中医学、医用统计学、教育学等。2、推荐指数排名第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能从事中药研究、生产等多种岗位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中药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与医学、生物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新药研究技术,在中药专业领域中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3、推荐指数排名第三: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扎实的人才,能在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中医院校、中医学科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中医师。4、推荐指数排名第四:药学;业务培养目标:面向全国培养具备扎实的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医药行业从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与质量控制、药品质量检测与药事管理、医药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人才。5、推荐指数排名第五:护理学;业务培养目标:护理学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才。。6、推荐指数排名第六:医学技术;7、推荐指数排名第七:中医医史文献学;8、推荐指数排名第八:科学技术史;9、推荐指数排名第九:医药卫生;10、推荐指数排名第十:医学美容技术;依次为:生物医学工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下一期给大家讲解华南农业大学,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