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统计局: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 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大有径庭

统计局: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 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解读】盛来运解读2019年统计公报: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0]26523元,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增长10.1%。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61],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2]9886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7.6%,农村为30.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4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266万人,增加87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5436万人,增加978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926万人,增加12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251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543万人,增加899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474万人,增加1600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616万人,增加53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432万人,增加997万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63]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64]918万人次。全年资助778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门诊和住院救助6180万人次。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61万人。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7万个,其中养老机构3.4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3个。社会服务床位[65]790.1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61.4万张,儿童服务床位9.7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6万个,社区服务站16.7万个。十、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209亿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234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5192个项目。截至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15个,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40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21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313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5]117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7]1888家。全年境内外专利申请438.0万件,比上年增长1.3%;授予专利权259.2万件,增长5.9%;PCT专利申请受理量[68]为6.1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972.2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全年商标申请783.7万件,比上年增长6.3%;商标注册640.6万件,增长27.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8.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全年成功完成32次宇航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和高分七号卫星成功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突破300次大关。嫦娥四号探测器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圆满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完成部署,雪龙2号首航南极,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年末全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35家。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596个,累计完成对72万家企业的认证。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021项,其中新制定1448项。全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69]为93.86%。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毕业生64.0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在校生3031.5万人,毕业生758.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70]招生600.4万人,在校生1576.5万人,毕业生493.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39.5万人,在校生2414.3万人,毕业生789.2万人。初中招生1638.8万人,在校生4827.1万人,毕业生1454.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69.0万人,在校生10561.2万人,毕业生1647.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4.4万人,在校生79.5万人,毕业生9.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713.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5%。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年末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72个,博物馆3410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89个,总流通[71]87774万人次;文化馆3325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12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8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全年生产电视剧254部10646集,电视动画片94659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850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72]187部。出版各类报纸315亿份,各类期刊22亿册,图书102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73]7.29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3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341万卷(件)。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342万人次,增长2.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6573万人次,增长4.5%。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增长3.3%。国内居民出境16921万人次,增长4.5%。其中因私出境16211万人次,增长4.6%;赴港澳台出境10237万人次,增长3.2%。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其中医院3.4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6.0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6.7万个,村卫生室62.1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7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5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10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注册护士44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2万张,其中医院697万张,乡镇卫生院138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74]85.2亿人次,出院人数[75]2.7亿人。全国共有体育场地[76]316.2万个,体育场地面积[77]25.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全年我国运动员在33个运动大项中获得128个世界冠军,共创16项世界纪录。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53项国际赛事中获得350个世界冠军。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8]62.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4.7万公顷,增长10.3%;房地产用地[79]14.2万公顷,下降1.4%;基础设施用地33.5万公顷,下降9.5%。全年水资源总量28670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991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9%,工业用水下降2.1%,农业用水下降0.5%,生态补水增长0.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80]67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2立方米,下降7.2%。人均用水量42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5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1.6%。森林抚育面积773万公顷。截至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81]48.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煤炭消费量增长1.0%,原油消费量增长6.8%,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6%,电力消费量增长4.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上升1.3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2.1%,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2.4%,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3%,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2.2%,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3%。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近岸海域125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6.6%,三类海水占7.0%,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6.4%。在监测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46.6%,未达标的城市占53.4%。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基于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未达标的城市)年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在开展城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的322个城市中,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2.5%,较好的占66.8%,一般的占28.9%,较差的占1.9%。全年平均气温为10.34℃,比上年上升0.25℃。共有5个台风登陆。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926万公顷,其中绝收280万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23亿元,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7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0次,成灾1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9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灾森林面积1.4万公顷。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74人,比上年下降4.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83人,下降10.8%。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80人,下降6.7%。[60]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调查户的人均收入。[61]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62]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调查户用于本家庭生活方面的各种非商品性服务费用。[63]农村特困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农村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64]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65]社会服务床位数除收养性机构外,还包括救助类机构、社区类机构的床位。[66]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符合《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规定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且经过科技部批准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67]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是指符合《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规定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且按照《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经科技部火炬中心审核备案的众创空间。[68]PCT专利申请受理量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专利申请受理局受理的PCT专利申请数量。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即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69]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以产品质量检验为手段,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实施质量抽样检测,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占全部抽样样品数的百分比,统计调查样本覆盖制造业的29个行业。[70]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71]总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内到图书馆场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总人次,包括借阅书刊、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读者活动等。[72]特种影片是指采用与常规影院放映在技术、设备、节目方面不同的电影展示方式,如巨幕电影、立体电影、立体特效(4D)电影、动感电影、球幕电影等。[73]人均图书拥有量是指在一年内全国平均每人能拥有的当年出版图书册数。[74]总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括门诊、急诊、出诊、预约诊疗、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不含健康讲座)人次。[75]出院人数指报告期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76]体育场地相关数据来源于第七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体育场地普查调查对象不包括军队、铁路系统所属体育场地,数据为截至2018年底。[77]体育场地面积指体育训练、比赛、健身场地的有效面积。[78]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是指报告期内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依法以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与用地单位或个人签订出让合同或签发划拨决定书、完成交易的国有建设用地总量。[79]房地产用地是指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总和。[8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按2015年价格计算。[81]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能源消费总量等相关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民用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部;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技工学校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汇储备、汇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市场主体、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数据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减税降费数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水产品产量、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木材产量、造林面积、森林抚育面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增耕地灌溉面积、水资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数据来自水利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电力消费量数据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公路运输、水运、新改建公路里程、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通过能力数据来自交通运输部;铁路运输、新建铁路投产里程、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数据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民航、新增民用运输机场数据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管道数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国家邮政局;通信业、软件业务收入、新增光缆线路长度等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棚户区改造、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数据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服务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商务部;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货币金融、公司信用类债券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境内交易场所筹资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门诊和住院救助数据来自国家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社会服务数据来自民政部;优抚对象数据来自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数据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利、商标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宇航发射数据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部;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图书、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影数据来自国家电影局;报纸、期刊数据来自国家新闻出版署;档案数据来自国家档案局;居民出境数据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残疾人运动员数据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自然资源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生态环境部;平均气温、登陆台风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森林火灾、受灾森林面积、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部;地震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中国地震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红花曲

2019考研人数将突破250万,录取率又将是多少?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国家教育部这几年对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规划较为稳定,硕士生招生每年保持有一定程度增长。从实际录取人数看,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大约55~57万,2018年大约60~65万。近4年考研报考人数增加情况预计2019年录取人数大约63~68万,报考总人数目前估计在250~260万之间,录取率约25%上下,可能略低于2018年。近年来报考人数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实际招生人数的整张幅度,所以,从全国平局录取率来看,一直处于下降的势头。2015年大约33%的录取率是一个重要的“拐点”,下降到2018年的大约27%,这无疑预示着考研难度在进一步提升。2012年及之前的考研人数增加情况不过,总结过去10年的考研数据时,还有一点显得特别耐人寻味,很多考研者在报考和缴费之后选择弃考,这也是一个需要反思和深思的问题。我国的研究生录取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重大的缺陷,这些缺陷已经并且正在发生着作用。2012年之前录取人数比例变化表其一,研究生考试录取体制不合理。公平、公正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生命线,或者说是国家教育考试公信力的基石,高考就较好地维护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的价值观,高考录取体制中的合理成分值得研究生考试录取借鉴。在当前社会的诚信体系、法制环境下,不法分子、不正之风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干扰将会是长期的。2012年及之前录取比例情况表在这个意义下,维护好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是研究生招生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随着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逐年攀升,其公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不可不重视。其二,弃考缺考折射出理性缺失。考生没有为自己作理性定位,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衡量和自身价值的定位,没有冷静地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盲目跟风。考生也没有坚强的毅力,面对研究生录取竞争激烈的现实,考生对困难应有充分估计,才能坚持不懈地走到最后,直至成功。考研培训授课现场其三,保研只是名校的福利,二三本院校的升研通道被挤压。名校保研生比例增加则意味着一种不公平,使传统的二三本院校的考生升研的通道变窄,保研率上升成了一考定终身的延续。为了让不同级别高校学生将来有更好的出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协调并用制度规定不同级别高校学生之间的竞争与流动,这才能减少这一缺憾。考研同学夜灯下复习备考其四,本硕连读的设置暴露出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现象。本科生教育属于知识普及型的“通才教育”,研究 生教育属于知识创新型的“专才教育”。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仅仅作为本科课程学习的延续,而不是作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开始,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并适用于不同的选拔标准。其五,高校和各方有责任引导大学生理性制定考研目标。我国每年差不多有将近40%的本科生将进入到考研行列里。大学生正处于转型时期,他们在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不应该盲目地追随考研风。尤其是高校教师,他们应帮助学生分析就业 和考研的利与弊,使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作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考研同学抓紧时间复习备考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专业需要,指导学生理性制定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去实现。所有高校都要避免出现把过多的时间用于为学生做考研辅导,要认真研究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梦回头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是不是也烂大街了?

研究生在二十年前那个本科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学历了,但是十几年前大学扩招加上就业情况比较严峻,考研的人数是越来越多。到了2019年,研究生一共会录取72万人,比去年多了4万人。这么多研究生,是不是研究生也烂大街了?1.本科学历只有4%虽然这个数据看上去很恐怖,但是这个数据是真的。完完全全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再顺利毕业的学生只占到全国人口的4%。当然这是全国人口都算上了,那些老一辈的人能够读书的是非常少的,读过书的人大部分都是国家现在的中流砥柱。本科生尚且都没有烂大街,何况研究生呢?2.大部分地区缺少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确实比较多,但是那些小县城以及乡镇里面研究生真的不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不说那些县城,就是那些很普通的地级市研究生都不是很多。不说这些比较小的城市,就是那些大城市,比如武汉成都南京这些地方,研究生都是抢着要,根本不存在烂大街的问题。研究生直接落户并且给户口,可以说待遇还是比较好的。3.研究生就业不仅仅是985211大学以及一些科研单位有研究生,那些普通的一本二本学校很多也会招收研究生,最近有些民办学校也拿到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能够读研的地方是越来越多,读研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就业情况如何?据统计全体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1%左右,要比全国本科就业率要略低一些。91%是什么概念?几乎就是10个人里面有9个一次可以找到工作,剩下的哪个可能没有找到也可能不用工作有人养着。可以说研究生找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毕竟学历到那里去了。4.考研难度大于高考高考由于大学扩招,难度是比以前低很多,尤其是上个本科,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难度,真正有难度的是那些985大学,想上个中等难度的985大学也不简单。但是考研就不一样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过国家线还得下一番功夫的,想要考985大学的热门专业更是需要下一番苦功。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大概在45%左右,而研究生录取率一般都在25%左右。可以说平均难度考研比高考要难,但是高考上985211本科又要比考研难。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担心研究生会烂大街,本科生都不会烂大街,研究生又怎么会烂大街呢?当然学历只是一方面,就业最主要的还是看个人能力,学历也只是一个敲门砖,但是这个敲门砖对于很多工作来说都是必要的。

荀悦

2019全国考研人数290万,较去年增加52万,考生应该如何面对?

距离2019年全国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这迫在眉睫的阶段,教育部又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2019年考研人数达290余万人,较去年增加了52万人,涨幅达21.6%。可以看出,今年的考研竞争再创历史新高,突然多出的52万余人,对于考研生和招生学校来说,面临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考研形势的严峻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考生们应该如何面对呢?2019考研倒计时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因此,今年全国多数高校都扩大了研究生招生人数,比如复旦大学招生6300人,较去年扩招了700人;西北名校兰州大学今年招收4200人,较去年多出500人;夏门大学招生5000人,高出去年200人。人大、上交大、南大、山大、华中科大、湖南大学招生人数不变,仅有小部分大学减长了招生人数,比如教育界中的“巨无霸”浙江大学今年招生6600人,较去年减少了500人。2019全国部分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扩招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各所大学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并且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就目前整体来看,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质疑。究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研究生的考核标准不够严格,呈现出形式单一化、论文抄袭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学校新增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学校扩招后的新生数量严重稀释了原有的师生比例。考风考纪以前,我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少,竞争压力小。如今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考生们面对越发严峻的形势,不论如何,都要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全力以赴。第一,给自己信心。事已至此,距离考研日期已是迫在眉睫,没有退路,要知道所有考生面临的压力都是相同。考研不只是学习成绩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更有可能笑到最后。放下没必要的顾虑,将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去面对是最正确的选择。考研现场第二,抓紧时间复习。准确来说,距离考研还剩23天,虽然时间短暂,但这段时间可是人类大脑的“黄金记忆时间”,大家一定要牢牢抓住。(1)考生将复习过的大量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回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对易错和具有典型的创新类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找到雷区,亡羊补牢还不算晚。(3)做十篇左右的历年考研真题,培养出考研节奏感,以点带面,增加胜算机率。考研是地狱毕业是天堂第三,虽然今年的考研人数达290万,但依照往年的数据,每年的弃考率也高达10%-20%之间,这对于广大继续深造的考研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考、高考与考研的相关知识,可关注本号阅读其它更多内容。

银新

2019考研大军290万,录取总人数为多少?非全和全日制各自如何?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2019考研大军290万,录取总人数为多少?非全和全日制各自如何?在2017年之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每年10月初试,而全日制研究生是在每年12月底或者1月初举行初试,两者的招生是分开进行的。从2017年开始,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并轨,纳入统一招生的渠道中,所以,最近几年的报考人数统计,是把报考非全和全日制的考生一起纳入了统计数据中的。虽然两者统一招生,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并不构成明显的竞争关系。报考非全的考生,不能被录取为全日制,不能占用全日制的招生名额;而报考全日制的考生,是可以通过调剂等方式被录取为非全研究生的。不过,由于非全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很多大学的非全招生还难以满员,而全日制考生在失利后转非全的并不很多,因而,报考全日制的考生对非全的录取虽然有一些影响,但并不大。也就是说,从最终结果来看,虽然非全和全日制统一招生,但实际上基本各行其是,互相之间基本无影响。从非全的报名和招生来看,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公布基于全国的具体数据,但不妨碍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一下。结合2018年的情况,基于各种零散数据,我初步估算出2019年非全报考人数大约为35~40万,而实际录取人数大约13~15万人;则全日制的实际报考人数大约250~255万。从录取总人数的趋势来看,预计2019年全国研究生总人数录取为72万左右,这是包含非全和全日制的数据。扣除非全的招生人数,实际全日制录取人数大约为57~59万人,这个数据包含保研生和考研生。按照最近几年保研率越来越高的趋势来看,全国范围内,保研生占用的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名额大约为25%,所以,扣除保研生的名额的话,通过考研这个途径录取的人数大约为42~45万。综合上面,预计2019年全国研究生共计录取大约72万人,其中非全13~15万人,全日制保研生12~15万,全日制考研生43~47万。从考研录取率来说,非全大约为2.5:1,而全日制考研生大约为5.5:1。显然,今年考研全日制难度较大,比2018年有明显增加。你参加了2019考研吗?你对这些数据怎么看?你觉得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日夜无隙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式都是不言而喻的,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头条横幅,那么这个时候更多的本科生愿意去去用学历提升自己,或者是缓解一下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成立最好的出路。在2018年报考人数中首次往届生超过应届生报考,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290万,浩浩荡荡考研大军让人感叹与担忧:研究生会不会像本科生一样“烂大街”,我不赞同以上担忧,本科生没有“烂大街”,研究生更不会“烂大街”,我们要看到主体还是不错的,“破罐子破摔”、“无所事事”者少之又少,根本不会出现“烂大街”的悲观局面。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数据内容。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2014届毕业生、2015届毕业生、2016届毕业半年后各层次就业率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全国总体就业率在92%以上,虽然2016年较2015年稍减,但全国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1.5%以上,也就是说全国2016届毕业生中不足60万人是没有参加工作(读研深造),而是选择自谋职业或者创业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在2014年高达92.5%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毕业生基本维持在91%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就业压力大,但是在国家祝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努力,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找到工作的,没有出现无业游民,睡大街的毕业生。我们再看下近十年研究生招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报考125万,招生44万;十年后285万报考,预计招生72万,但是相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全国招生人数要少很多,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考试更加注重选拔性考试,以下是近十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940万,录取人数700万,也就是说4个人参加高考就会有3个人考上,1名被淘汰,而硕士研究生考试恰恰相反,4个人考试,最多才能录取1个人,所以,考上研究生的难度要远远高于高考。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浩浩荡荡的进行当中,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忧“人满为患,懒大街”,在这个更加注重学历和能力的时代,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更不需担忧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了,所以去不断的提升学历必然还是很好的出路,专心去做你们的研究生,祝大家好运。那么你觉得在现在的就业形式下,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可以去冲出重围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一朝一夕

2019年研究生报名达290万人 报名和招生人数均创新高

央视财经(记者孟夏冰)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17年招生数量超过80万人,增幅达近10年新高。从今年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一流大学大幅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继续扩大。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阿道夫

2019年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排名,高校扩招成趋势!

距离2019年考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鉴于今年就业的严峻形势,相信今年的考研人数会再创新高。对于各位同学一个利好的消息就是,由于非全日制名额大幅增加,2019年多数重点高校硕士计划录取人数也大幅扩招了。虽然推免研究生会占据部分名额,但毕竟机会还是有的。小编对各大重点高校公布的2019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进行了统计,下面将这些信息给大家分享一下:从计划招生人数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真的是巨无霸。这所高校2019年计划录取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了8500人,虽然和去年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这一数据确实名列重点高校的第一。不过,华科的8500人中,学硕只有3800人,专硕有2400人,非全日制硕士2300人。非全日制学生所占比例不小,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华科的硕士文凭含金量。本科招生规模较大的高校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和山东大学全部进入了前十,看来这些巨无霸高校研究生规模也不小。在各大高校纷纷扩招的同时,浙江大学成为了另类。为了提高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浙大降低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主要是大幅减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名额,这对于浙大来说是一件好事。与浙大类似的还有武汉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上也做了控制。重点高校中,扩招最明显的是复旦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扩招比例都超过了10%以上。对于复旦这样的名校,如此大幅的扩招确实很罕见。本科招生从不扩招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上一点也不小,2019年也扩招了近700人。相对来说,在扩招大形势下规模与精度比较合理的是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这些大学研究生规模都处于中等,至少在师资方面有一定的保证。从目前来看,高校的扩招成为了一种趋势。近些年本科扩招已经达到了上限,而扩招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已然显现。到现在研究生又要扩招,如此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各位同学,对于重点大学研究生扩招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呢?

常变

考研:2019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有多少?全国平均录取率如何?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2019年的考研正式开始报名了,一年一度的考研,正式拉开帷幕。很多人都很关心新一年度报考的人数、录取人数及平均录取率。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得到这些方面的准确数据,但不妨碍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做一个估算。今天小编结合最近的数据和目前考研的实际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估算,供大家参考。一、预计2019年报考人数大约260万人从最近几年看,报考人数呈现明显的递增势头,每年都增长数十万。2015年报考人数是164.9万,2016年是177万,2017年历史性地超过200万,当年达到201万,而2018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纪录238万,增长势头非常明显。由于近年来的考研热没有降温的迹象,合理估计,今年仍然会保持增长的势头,预计报考人数可达260万人左右。二、预计2019年录取人数大约65万最近几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也有增长,不过增长势头比较缓慢。另外,按照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规划来看,每年保持有一定程度的招生增长是政策基调。从实际录取人数看,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大约55~57万,2018年大约60万,预计2019年大约63~65万。三、2019年全国录取率将继续下降,大约25%由于近年来报考人数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实际招生人数的整张幅度,所以从全国平局录取率来看,一直处于下降的势头。从2015年大约33%的录取率下降到2018年的大约27%,预计2019年继续下降,大约25%左右。无疑,考研难度在进一步提升。当然,上面的结论,都是小编根据经验做出的估计,仅供参考。你对这些数据怎么看呢?

处势不便

2019年研究生招生报考权威数据排行,报考人数逐年上升的态势!

*注:本报告数据结果及来源为研招网考研调查、各省级管理部门官网及各省市新闻报道。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近几年,在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2018年12月23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战开始,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再一次变成了“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三、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赶超学术型硕士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从上面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四、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下面,再以湖北和河北两省的数据举例:湖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6.5%,到2019年所占比例升至39.4%:河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9.3%,到2019年这个比例升至44.2%:从研招网本次考研调查的结果也可看出,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那么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或者已经二战三战的考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回归考研的大军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虽然同应届生相比,往届生和二战三战的考生在考研方面会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干扰,复习时间不够集中,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更熟悉考研的流程;回答问题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五、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结果2019年3月,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的用户做了一期调查,该调查一共10道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注:本次调查共有11993人参加)1.你的性别是?(结果)男生:55.59%女生:44.41%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2.你是应届生还是非应届生?(结果)应届生:51.77%非应届生:48.23%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3.你报考的学位类型是?(结果)专业学位:55.34%学术型学位:44.66%分析:近几年,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因此,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逐渐扩大。虽然刚推出专业学位时,考生和社会对其还有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事实证明,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4.这是你第几次考研?(结果)第一次:64.92%第二次:28.33%第三次及以上:6.75%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三次及以上考研的人数也接近7%,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并且有坚定的决心,“不上岸不罢休”,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5.你为什么考研?(最多选3项)(结果)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39.96%专业前景:21.29%热爱科研:12.17%暂时不想就业:8.82%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7.9%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6.02%其它:3.83%分析:虽然近些年很多媒体都认为就业难导致很多考生因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考生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前景,说明大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非常明确的。6.报考专业与现专业(结果)相同:51.94%相近:26.27%跨专业:21.8%分析:从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然是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7.报考院校的所在地是哪里?(结果)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40.59%二三线城市:32.68%家乡所在城市:18.72%本科所在高校:8.01%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8.选择报考院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最多选3项)(结果)学校所在地:23.24%自己喜欢的学校:21.45%师资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18.73%该校专业科研水平较高:14%容易考上:11.39%导师知名度:5.68%有利于读博或出国深造:5.52%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学校所在地和本人对报考院校的心仪程度是大部分考生选择报考选校的重要因素。同时,师资情况和学校考研水平的高低等软件条件也是考生们非常关注的因素。9.如一志愿未录取,是否考虑参加调剂?(结果)是:87.96%否:12.04%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考生都会接受调剂,“有学上”对考生来说还是最重要的。10.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结果)明年再考:41.03%找工作:29.14%没想好:19.81%考公务员:4.26%我已录取:4.13%出国深造:1.63%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还是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注:以上所有数据来源于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六、数说北京2019年研招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下面我们就以北京为例,了解一下2019年研招的部分统计数据和热门报考专业。1.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全国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2.超过半数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所有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约占58%。3.近33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5.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4.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各占一半应届研考生有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有19.4万人,约占50.7%。5.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支持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