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提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上海考区防疫提示发布加百利

「提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上海考区防疫提示发布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28日举行。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上海考区防疫提示,包括:考生必须在开考前60分钟到达考点,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核验,入场必须持当日更新的本人“随申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绿码等。详见↓一、考前1.考生须在12月12日前在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上完成本人“随申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申请注册,同时下载打印《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安全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每场一张,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做好备考期间个人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按要求如实、完整填写《承诺书》相关信息和健康数据并签字确认,并对《承诺书》真实性负法律责任。2.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一个月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均不得参加本次考试。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不得参加考试,并按本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处理。3.如考生考前14天在沪或已到沪,建议非必要不离沪。考前14天内如有离沪,需提交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4.考生在考前14天内如有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按规定及时就医。考前14天内出现体温≥37.3℃症状的考生,须持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作为考试当日入场凭证。二、考试5.考试当日,考生必须在开考前6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足够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核验。考生须自备口罩,除进入考场核验身份时须按要求摘戴口罩外,进出考点、考场应当全程佩戴口罩。考试过程中,考生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6.考生入场必须持当日更新的本人“随申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绿码,并接受体温检测。在身份核验环节,考生须出示填写完整的《承诺书》、纸质版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证件不齐备者不得进入考场。《承诺书》应在每场考试入场时交予考点指定工作人员。7.考生在入场时若两次测量体温≥37.3℃,须提供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经考点防疫工作人员检查通过,安排考生经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至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考生在入场时若两次测量体温≥37.3℃,且无法提供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得进入考点。8. 考试期间,请考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地区。勤洗手,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做到居住地和考点之间保持“两点一线”,避免和无关人员接触,同时在各种场所确保一定的安全社交距离。9.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若出现干咳、发热、气促、流涕、腹泻等异常状况,应立即向监考员报告,按照防疫相关程序处置。三、考后10.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听从考点安排分批、错峰离场。送考人员应服从考点工作人员管理,不得进入考点或在考点周围聚集。11.发热考生须按照防疫要求,配合做好当天考试结束后疾控中心的现场采样工作。采样后,由考点告知考生本人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实施考点和住所“点对点”的闭环管理。考生需关注考点的有关防疫要求,并配合做好个人防护。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本市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资料:市教育考试院编辑:阮天霖

而非人也

@考研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防疫提示请查收

来源:上海国子监发布各位考生: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定于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本次考试防疫工作方案,做如下提醒:一、考前1.考生须在12月12日前在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上完成本人“随申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申请注册,同时下载打印《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安全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每场一张,详见下方),做好备考期间个人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按要求如实、完整填写《承诺书》相关信息和健康数据并签字确认,并对《承诺书》真实性负法律责任。2.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一个月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均不得参加本次考试。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不得参加考试,并按本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处理。3.如考生考前14天在沪或已到沪,建议非必要不离沪。考前14天内如有离沪,需提交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4.考生在考前14天内如有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按规定及时就医。考前14天内出现体温≥37.3℃症状的考生,须持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作为考试当日入场凭证。二、考试5.考试当日,考生必须在开考前6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足够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核验。考生须自备口罩,除进入考场核验身份时须按要求摘戴口罩外,进出考点、考场应当全程佩戴口罩。考试过程中,考生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6.考生入场必须持当日更新的本人“随申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绿码,并接受体温检测。在身份核验环节,考生须出示填写完整的《承诺书》、纸质版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证件不齐备者不得进入考场。《承诺书》应在每场考试入场时交予考点指定工作人员。7.考生在入场时若两次测量体温≥37.3℃,须提供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经考点防疫工作人员检查通过,安排考生经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至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考生在入场时若两次测量体温≥37.3℃,且无法提供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得进入考点。8. 考试期间,请考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地区。勤洗手,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做到居住地和考点之间保持“两点一线”,避免和无关人员接触,同时在各种场所确保一定的安全社交距离。9.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若出现干咳、发热、气促、流涕、腹泻等异常状况,应立即向监考员报告,按照防疫相关程序处置。三、考后10.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听从考点安排分批、错峰离场。送考人员应服从考点工作人员管理,不得进入考点或在考点周围聚集。11.发热考生须按照防疫要求,配合做好当天考试结束后疾控中心的现场采样工作。采样后,由考点告知考生本人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实施考点和住所“点对点”的闭环管理。考生需关注考点的有关防疫要求,并配合做好个人防护。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本市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编辑:赵旭华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承诺书》。【来源:上海教育】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自给自足

教育部权威数据公布!上海稳列前三,研究生招生大省还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其中,研究生招生大省也伴随出炉,快来看看哪些省招研究生人数最多吧~哪些省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表中可看出,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陕西五省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近5万到12余万,数字相当可观,就拿首都北京来说,一个地区就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4%。招生人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较多,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考生的报考地区选择——哪里招生多,就往哪里考。当然,招生大省一方面是好消息,但另一方面,21年考研er也不能忽视推免招生人数。因为这些招生数字,有一部分是推免生的招生名额,而且,越是层次高的学校,推免招生占比可能越大。盘点考研大省 很多21考研er不止好奇哪个省招生多,更好奇最庞大的竞争对手都从哪里来。从图片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全国各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多都在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山东、河南、江苏等,都堪称是考研大省。42万、31万、24万......这些考生人数足以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坊间流传,在19考研290万考生里,每11.6个人中,你就能遇见一个山东同学。前有招生人数推免占不少,后有考研人数成灾,但在这些数字带来的焦虑之下,我们还得看到扩招人数、弃考人数,以及考研的其他出路,如第二学位这些信息。同时,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从研考报名人数、报考结构、学硕专硕比例、推免比例等方面,分析了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数据。01 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数据来源:教育部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02 硕士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 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数据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在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03 各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幅存在明显差异 近十年来,各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各学科招生人数来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数据来源:教育部而历史学虽较10年前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仅为11.6%。教育学增长幅度最大,为294%;其次是农学,增长率达225%。医学、管理学的招生人数较10年前翻了一倍以上。数据来源:教育部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其次则是管理学,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占比从2008年的3.83%增至2018年的7.65%,增加了近一倍。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04 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考研主要动机近年来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相较以往调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动机。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考研热连年升温,报考人数屡破纪录,但在弃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时, 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受到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论及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原因,考生认为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其次是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考研热趋势下提高研究生质量已经成为招生单位新的课题。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05 高校专业报考热度差异明显 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使得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在高校的报考热门专业中,社科类专业常常占据前列众多席位,而工科类专业寥寥无几。高校专业的报考上明显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增长,报名录取比例也随之拉高,体现了考生报考专业的较强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数据来源:教育部从2015年至2019年,社科类专业分数线全部上涨了5分至25分不等,其中历史学上涨了25分。工学分数线从2015年起逐年下降,2019年虽然相较有所增长,但整体看近五年间下降了10分。06 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社科类专业就业率均低于工科类专业 虽然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但整体看实际就业率低于工科类专业。根据重庆大学公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率均在95%以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率高于93%。而新闻学院本科就业率约91%、硕士就业率95.5%,艺术学院本科及硕士就业率低于90%。法学院本科和硕士就业率相差较大,本科就业率为74.4%,硕士就业率达100%。较高的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及硕士就业率在95%以上,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就业率91.9%、硕士就业率97%。数据来源:重庆大学四川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化学工程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等本科及硕士就业率大多都将近99%,报考热度较高的经济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本科及硕士就业率虽然都达到95%以上,但整体看仍与工科类学院有所差距,其中法学院就业率明显不如其他工科类学院,本科及硕士就业率都在90%以下。数据来源: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各学院中,汽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的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而社科类学院中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5%的有管理学院,商学院、行政学院虽然本科就业率超过95%,但从研究生就业率看,商学院91.6%、行政学院87.8%;法学院本科与研究生就业率相差巨大,本科90.5%,研究生为73.3%。经济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率在90%以下,差距较小。数据来源:吉林大学从毕业薪资看,工科类毕业生整体高于社科类毕业生。浙江大学2018届毕业生暂定年薪中,信息学部多数在19万至30万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部,工学部在17万以上薪资的毕业生也几乎占据一半比例,而社科学部、人文学部、理学部、农生学部薪资水平大多在7万至15万之间,医学部薪资大多在9万至11 万水平。数据来源:浙江大学近年来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稳增不降,与本科阶段社科类专业就业情况不及预期相关,但无论是本科阶段或者是研究生阶段,在就业率还是毕业薪资方面,工科类毕业生都高于社科类。目前考生读研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就业动机相关,在选择专业方面还需要理性,避免盲目追求好混的专业。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2020硕士研究生报告

达名

考研人速看!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时间、科目和注意事项

来源:上海国子监发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将于2020年12月26日(星期六)、27日(星期日)举行,部分特殊专业安排在12月28日进行。和小育一起来看考试具体时间和科目安排↓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注意以下事项:1.准考证打印时间自即日起至12月28日,请考生及时下载打印准考证并认真阅读准考证上所示内容。2.注意各科目考试开始时间,不要迟到。考前可去考点了解周边环境和交通情况。考试当天需提前出行,上午7:30、下午1:00生开始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禁止考生入场参加考试;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各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3.为落实防疫要求,考生进入考点时,除查验证件环节外应全程佩戴口罩。进入考点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本人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健康安全承诺书》、当日更新的“随申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显示14天内有离沪信息,则需提交考前7天内上海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考点对每一位考生进行体温测量,若出现体温≥37.3℃的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由专人带至临时留观区,并在稍后使用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复测合格后方可入场。两次测温仍≥37.3℃的考生需提供7日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经考点防疫工作人员检查通过,或者现场医务人员评估同意后,安排考生经由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至备用隔离考场考试。4.考试使用专用答题卡作答,答题卡必须正确粘贴条形码,涂点必须使用2B铅笔,其他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作答必须书写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凡因漏贴条形码,漏填、错填答题卡或者字迹不清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带出考场。5.在24科统考科目中,农学门类联考化学可以使用不带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具有对数及幂指数计算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其他统考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自命题科目是否可带计算器由各招生单位在准考证“招生单位说明栏”内注明;如果没有注明,即为不可使用。6.考生须认真阅读《考场规则》,如有违纪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希望考生诚信考试,遵守《考场规则》,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考生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进行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由考点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有关法规进行处理。7.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各考点地址,请考生注意。附件1: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考场规则一、考生应当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相关工作地点的秩序。二、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应当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对其进行的身份验证核查、安全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等。三、考生只准携带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如黑色字迹签字笔,以及铅笔、橡皮、绘图仪器等,或者按照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照相设备、扫描设备等)或者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考生在考场内不得传递文具、用品等。四、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领到答题卡、答题纸、试卷后,应当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粘贴条形码等。凡漏贴条形码的,凡漏填(涂)、错填(涂)或者字迹不清的答卷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遇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等分发错误及试卷字迹不清、漏印、重印、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五、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六、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试机构规定的区域逗留或者交谈。七、考生应当在答题纸的密封线以外或者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答题过程中只能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八、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试题、答案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或者草稿纸带出考场。九、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当立即停止答题并停笔。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员逐一收取。自命题科目,由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答卷)装入原试卷袋内并密封。经监考员逐个核查无误后,方可逐一离开考场。十、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执行,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追究法律责任。附件2: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安全承诺书注: 考生应在考试时携带《承诺书》进入考点,并在进入考场时交予监考员。编辑:马丽 陈姁航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来源:上海教育】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匪徒

「院校信息」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变化

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跳板考研的学长学姐们第一时间将2021年的简章内容与2020年的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几处重要不同,将在2021年简章的改变处为大家标注出来。大家可以根据标注及时了解考研信息变化。完整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链接将放在文章尾部,想要了解的请自取。一、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35108艺术设计(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平面艺术设计 01.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02. 壁画、岩彩画设计 二、空间艺术设计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与2020年相比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三、材料艺术设计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 四、数字艺术设计 06. 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 07. 数字产品设计 五、创新艺术设计 08. 创新设计创新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比2020年相比少了跨文化设计专业指导教师:艺术设计领域:田云庆教授、庄小蔚教授、刘森林教授、张苏卉教授、杜士英教授、汪大伟教授、陈青教授、金江波教授、章莉莉教授、董卫星教授、程雪松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4英语二3. 713设计造型基础4. 952设计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1方向)953设计专业基础(壁画、岩彩画设计)(02方向)954设计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955设计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04方向)956设计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05方向)957设计专业基础(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6方向)958设计专业基础(数字产品设计)(07方向)959设计专业基础(创新设计)(08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其中艺术设计领域(135108)的01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3方向(环境艺术设计)、06方向(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7方向(数字产品设计)的研究生可申请参加上海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1+1+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项目信息详见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www.safa.shu.e.cn/detail/1485)。此项为2021年新增项目。3、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到上海大学报名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400美术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美术学本体研究 01. 美术史论 02. 绘画技法材料研究 美术学本体研究2021年比2020年少了一个美术批评专业二、当代美术创作研究 03. 中国画 04. 油画 05. 雕塑 06. 版画、摄影 07. 书法篆刻 三、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08. 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2021年也不招生指导教师:陈平教授、郭亮教授、姜建忠教授、蒋铁骊教授、金江波教授、李超教授、李敏教授、刘建华教授、罗宏才教授、罗小平教授、潘力教授、浦捷教授、孙海垠教授、汪大伟教授、王建国教授、夏阳教授、肖素红教授、徐龙宝教授、杨剑平教授、章德明教授、张长虹教授、张海平教授、周国斌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及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27美术理论(01、08方向)629油画修复基础(02方向)628造型基础(一)(03-06方向)630书法篆刻理论(07方向)4. 860专业基础(中国画)(03方向)501专业基础(油画)(04方向)502专业基础(雕塑)(05方向)861专业基础(版画、摄影)(06方向)862书法临摹与创作(07方向)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863专业基础(绘画技法材料研究)(02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1、08方向:专业写作 02-06方向:专业创作 07方向:文字学基础和篆刻创作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或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27美术理论”“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02-07方向)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500设计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上海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01.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 02. 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二、“都市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专业三、“都市造物”理论与实践研究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 06. 壁画艺术设计 四、“数字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07. 数码交互艺术 08. 数字信息设计指导教师:陈青教授、程雪松教授、董卫星教授、杜士英教授、金江波教授、刘森林教授、田云庆教授、汪大伟教授、章莉莉教授、张苏卉教授、庄小蔚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31造型基础(二)(01、04、05、06方向)632理论基础(一)(02方向)633理论基础(二)(03方向)631造型基础(二)(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635逻辑演绎(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4. 864专业基础(公共视觉传达设计)(01方向)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02方向)866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868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设计)(04方向)869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05方向)873专业基础(壁画艺术设计)(06方向)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2方向:专业写作 除02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 或 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 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32理论基础(一)”“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0810J3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上海电影学院)学制:2.5 年研究方向:01.数字音视频智能处理应用技术 02.数字娱乐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 03.数字艺术处理与游戏开发技术 04.数字特效处理与艺术设计技术 05.数字创意展示与内容传播技术 06.数字媒体管理与版权保护技术指导教师:丁友东教授、许华虎教授、黄东晋副教授、谢志峰副教授、朱永华副教授、田丰副教授、周霁婷博士、张典华博士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301数学一4. 875多媒体技术2021年与2020年相比,今年只考875多媒体技术,不再是在829信号系统与电子线路 或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几个科目之间选考复试科目:数字媒体综合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本年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上海电影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01. 130301戏剧戏曲学: (01)戏曲史论 (02)戏曲传播 (03)当代话剧史论 02. 130302电影学: (01)电影理论与批评 (02)电影史 (03)电影制片管理 (04)电影导演研究 (05)电影产业与新媒体研究 (06) 影视特效与动画研究 03. 130303广播电视艺术学: (01)电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02)电视编导研究 (03)新媒体与电视产业研究 (04)电视剧研究 (05)纪录片研究指导教师:戏剧戏曲学:赵晓红教授、刘彦君教授、廖亮副教授、邓黛博士等。 电影学:陈犀禾教、程波教授、高长力教授(特聘)、聂伟教授、潘璋敏教授、黄望莉教授、林少雄教授、曲春景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葛颖副教授、王艳云副教授、徐文明副教授、齐伟副教授、曲丽萍副教授、祝明杰副教授、刘兆君副教授、周倩雯副教授、蒋敏副教授、吴丽娜博士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王艳红教授、陈晓达副教授、廖亮副教授、陈瑜副教授、张莹副教授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外语考试的科目3. 642中西戏剧理论基础(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适用电影学方向)644影视艺术理论(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4. 877中国戏剧史(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878电影产业与文化(适用电影学方向)879中外电视史(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复试科目:电影学方向:电影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方向:影视作品分析;戏剧戏曲学方向:戏剧戏曲基本理论和戏剧戏曲作品分析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3、欢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二、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上面的招生计划表,可以看到,上海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减少1人;推免计划数为9人,比2020年多了2人。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减少1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60人,比2020年多了9人。上海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少了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5人,比2020年多了5人。设计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少4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0人,与2020年的人数相同。而艺术设计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34人,比2020年少1人,推免人数为35人,比2020年多5人。从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了解到,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与美术学院上面的几个专业,2021年的统招人数都在减少,而推免人数都在增加。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链接:https://yjszs.shu.e.cn/info/1004/5363.htm

劫后缘

2021考研已经公布招生简章的院校(上海)

2021考研已经公布招生简章的院校(上海)很多考生都会想要在北上广就业,所以在选择考研院校时大多都会选择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学校,上海也有很多考研性价比比较高的院校,不过因为考研人数增多,上海报考人数也在增加,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竞争只会更加激烈。2021招生简章也在陆续公布,接下来,必尚考研为大家汇总一下2021考研公布招生简章上海地区的院校情况吧!上海地区:1、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复旦大学软件学院从2021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3500)”专业的相关研究方向和部分招生计划调整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代码081202)”等专业招生。软件学院继续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专业为“电子信息(专业代码085400)”。2、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机学院(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的普通高等院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21年该校继续招收能源动力(085800)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调整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第四单元科目:业务课2)为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3、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高校。上海科技大学的初试考试科目和大纲基本不变,可以参考去年的考试大纲来进行复习。4、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公布了MPACC2021的招生简章,2021年计划招生非全日制学生110人。学费为228000元人民币,按学年分期缴纳。学制2年,复试内容包括政治、综合知识、外语。复试重视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倾向的考核,全面、准确地考核考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5、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首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与挪威船级社颁发的ISO9001质量保证书的高校。上海海事大学的非全日制电子信息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二、数学二和408计算机学 科专业基础综合。招生人数不多,根据以往的招生情况来看,是有部分调剂的,之前必尚考研也介绍过上海海事大学的考研情况分析,考研性价比是比较高的一所院校。目前上海地区公布招生简章的院校大概就是这些,还没有确定报考院校的一定要抓紧时间,目前网上已经公布了2021考研时间和报名时间了,如果有任何考研相关的问题,尤其是择校、择专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必尚考研哦!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我:考研

聚众率兵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发布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现已正式发布。相较于2020年,上外2021年的硕士简章与专业目录都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是划重点时间!招生专业更新 1、新增两个交叉学科,分别为:国别与区域研究(0502J1/99J1)、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0502J2/99J2)。为方便广大考生加深对两个新专业的了解,我校将于2020年9月16日(周三)20:00举办线上专场宣讲,具体宣讲安排如下,欢迎围观。2、政治学一级学科下0302Z4“区域国别研究”专业更名为“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初试科目调整 1. 外国语科目中的英语、俄语、日语将采用国家命题试题;我校自命题的外国语科目将统一标准命制。2. 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12政治学基础、812国际关系综合。3. 全球传播(非多语种方向)、新闻学(非多语种方向)、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43 新闻与传播实务、843 传播学理论。4. 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学的业务一调整为国家命题的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5.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业务一考试科目调整为619现代汉语。6.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22文史基础、822文学专业基础,两门科目的相关说明请见专业目录中对应的考试大纲。7.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专业业务一考试科目调整为64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初试技术分总分、复试成绩比例调整 1.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翻译学专业的技术分公式调整为“政治成绩*120%+二外成绩*20%+业务1成绩*120%+业务2成绩*120%+政策加分”;其他专业的技术分公式调整为“政治成绩+外语成绩+业务1成绩+业务2成绩+政策加分”。调整后我校除125100工商管理专硕外,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初试总分(不含政策加分)为500分。注:政策加分,指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中,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加分项目。2. 我校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复试成绩所占总成绩比例达到50%。来源 | 研招办

水之国

上海交通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计划表(校本部),建议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表(校本部)1.非全日制招生计划: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校招生总规模为400名,择优录取。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规模240名,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生规模40名。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700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400名。其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招生录取阶段将根据生源及考试情况调整。非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均不含在本表中。2.专项招生计划:(1)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剩余7名(国家下达招生计划20名,已录取推免生13名)。(2)强军计划20名。(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见教育部公布招生计划。3.本表仅供考生参考,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群己

上海发布研究生扩招15%后,这几所院校也对扩招做出回应啦!

此前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比去年增加18.9万人,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倾斜。不过近日,上海市发布扩招通知,可见,扩招,不只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将落实国家适度扩大2020年硕士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部署,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除了上海市官宣扩招,还有以下几所院校也表示会扩招:广西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西大学预计2020年我校招生计划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南京邮电大学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关于高校扩招的猜测1. 扩招指标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政策倾斜,因此这些地区的211院校和一些双非院校大概率会成为扩招名单上的重要院校。2. 非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也有扩招,相对来说扩招数量少一些,且集中在双非一本高校上。备注:以上仅供参考,具体安排还是按照各地区政策。如何知道自己报考学校是否扩招?不同院校、专业的具体政策不同,即使国务院官宣了扩招也不应盲目乐观。如果想知道自己报考学校、专业是否扩招,可以打电话或者发邮件询问学校研招办。另外,研究生扩招,很多考生是否可以借机调剂到名校?不一定哦,虽然研究生扩招,调剂名额也许会增加,但是有一些名校十分保护一志愿考生,往年是不接受校外调剂的。小编列举几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除此之外,大家可能还比较关心国家线发布时间及国家线是否会因为扩招而降低?由于受疫情影响,成绩查询时间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那么国家线是不是也会推迟10天呢?历年国家线发布时间20考研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1万,扩招18.9万。扩招的比例相对于报考人数的增加比例还是比较少的,这也意味着扩招比例对于国家线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不过具体国家线变化情况还要等官方通知,现在大家要做的还是好好准备复试(尤其是最近有消息称会采用远程复试形式,如果今年考研复试采用远程复试形式,这些应对措施你要提前准备!大家也需要提前了解准备的。)

有瞽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各考点地址请收藏!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将于2020年12月26日(星期六)、27日(星期日)举行,部分特殊专业安排在12月28日进行,为便于各位考生提前做好准备,下面为大家搜集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海考区)各考点地址,请考生注意收藏。提示:考前可去考点了解周边环境和交通情况。考试当天需提前出行,上午7:30、下午1:00生开始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禁止考生入场参加考试;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各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