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这些很重要!仁义之慝

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这些很重要!

说到联系研究生导师,大多数同学可能以为是考研结束甚至分数出来以后的事,可如果你是很早之前就笃定要上研究生的筒子,我想你在考试之前肯定或多或少都打听了一些情况。然后就开始一边找资料,一边勾搭师兄师姐。那么,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首先介绍自己,然后说想考研,听听师兄们的建议,态度一定要诚恳。师兄们都非常热情,可能会给一些专业课考试资料,还帮着联系其他你感兴趣的实验室研究生。可以通过学生联系相应的导师,只是随口一提,无心插聊柳成荫,可能当时一个师兄姐给你介绍的老师就会现在成了你的研究生导师,不得不说人生真的很奇妙,缘分就在不经意中生根发芽哈哈。1、广撒网,功课做足,胆大心细。正式开始联系导师一般是在考研结束后的一周,首先去研究生官网调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下边依次有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一个个查看,然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以这个为标准,选出待联系导师名单,然后在excel表中,写清楚各位老师的个人信息(所属院系、职称),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然后就是广撒网,发了邮件,回不回看天意。发邮件之前首先写好了个人简介:第一段考研估分多少,报考那个方向,专业课能考多少。第二段开始说本科成绩、获奖、竞赛科研神马的,想办法把自己包装的漂漂亮亮的,跟找工作一样一样的,第三段就是致谢和客套话,百度一搜一大把。你可以看到,老师都非常nice,所以大伙儿千万不要有害怕、担忧的情绪,只要你足够有诚意,有能打动老师的干货在,就放心大胆的发邮件吧。2、打电话,成绩一出,锁定目标,快速出击。然后就是等考研成绩出来,根据之前的联系了解,差不多已经确定了老师,分数一出来,我就马上给他打电话。老师不一定会给你肯定回复,没曾想老师依旧含糊其辞,客套话居多,只多了一句:好好准备复试。说实话当时挺失望的,然后就问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发现大家都差不多,有些甚至还没我回复的肯定,这下我就放松了,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哈哈。3、保持联系,争取面谈,向导师表明你的真实态度。身边好几个考外校的同学都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之前都说好了,甚至有一位老师把我朋友都拉到实验室QQ群,最后竟然把它踢了出来,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但出问题的我们几个无一例外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与导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了解。基本都是发邮件确认下,最多短信联系下,几乎没有电话谈过。换位思考,导师也清楚,你发邮件不可能只发他一个,都是互相博弈,就看你是否更加主动,能否让老师尽快明白你的真实想法。在这里,需要相信你的未来导师,要能够主动地情况下依然很正式的询问了你自己的真实想法,确认以后,想办法让我加入他的课题组,真的非常感谢。随后就是去复试,外地的至少提前一天过来,跟导师见面、签确认书,然后参加复试,临走道别。所以说最关键的就是分数出来到复试这个阶段,一定要跟你的导师保持足够的联系、沟通,希望大家不要犯相同的错误,放开胆子与你未来的导师聊天,增近你们的关系,畏手畏脚最后后悔的只能是自己。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

回坐忘矣

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选择有意义的研究方向研究生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题目的关键是一定要有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贡献、实践意义、方法改进与创新,有其中一个就可以。有理论贡献理论贡献是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衡量标准。理论贡献是从哪里来?实际上是对文献中理论的修正、扩展或者新建一个理论。但就目前我的水平来说新建一个理论是比较困难的,比较现实的是理论的修正、扩展以及中国化。中国化其实本身也是一种修正。怎么样实现文献中理论的扩展与修正?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去看顶尖的期刊,要用批评的眼光看顶尖期刊上的论文。什么叫批评的眼光呢?就是站在审稿的角度。我们看论文的目的是什么?第一个是学习,然后是找到研究机会。找到研究机会最重要的是要有理论意义。所以第一点要找到反例,比如说你认为理论不对,能找出反例。这样的话,你就有了机会来做一些理论的扩充。举一个例子:在某天下午的讨论上,谈到了电子商务。网络减少了人们的搜索时间,提高了效率。有人提出来一个问题,有了网络之后有时候买东西反而更费时间了。上了一晚上的网,都没有买到一件衣服。这就是一个反例。还有另一个反例就是有时候我们用网络(如QQ、微信等)进行联系反而降低了效率。第二点是一定要做笔记,写读书报告。我自己的看法是,这个的研究目标是什么,他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实际上跟我们写开题报告,或者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是一样的。作者在introction里面会介绍他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和意义,这个逻辑有必要在做笔记的时候写下来。你积攒多了这种写法,自己就知道怎么写了。这些都是密切关联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写这个论文的背景和意义,他的目标是什么?他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他是研究了一个算法还是研究了一个理论?研究方法是什么?他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实际上我们答辩也是这五个重要的方面。写申请书也是这五个重要的方面。把这五个重要的方面说明白,还要把重要的句子、观点摘录下来。最后加上自己的看法,比如:反例、你质疑的地方、可以扩展的地方。说到发表高水平论文。高水平论文一定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就是在学术界、企业界,对于社会的促进,高水平论文是有贡献的,是有人看的。而那些决策者、那些大家是会看的,这是我的一个观点。关于理论贡献,如果有太多人研究的理论,就别研究了,比如说技术接受模型。总结一下,理论贡献这一块你一定要找到理论的缺陷,可以扩展的地方。一定不能太经典,因为有太多的人做了,你发表的机会就小了。有实践意义实践意义是我们拿国家社科基金的关键。你要拿国家自然基金,一定要有理论意义,拿国家社科基金一定要有实践意义。我说的实践意义是一定要有政策的含义,在后面我会举例子给大家说。在现实中有政策含义,有现实的启发和启示,那么这个怎么来判断呢?第一点是热点的问题,或者是说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是过去的一个事,就不要去研究它了。第二点是中国特色,也是我们一个入手的地方。所以我给大家举这样一个例子,就是某教授有一个国家社科的重点项目:食品安全违规行为的正式非正式双重治理分析。他其实研究的是食品安全违规行为的治理,正式指的是法律法规的惩罚,非正式指的是你这样做了后你的信誉就不好了,因为有道德的约束,人际关系的约束。这个项目就很有意义,很重要的事。人家的研究方法不是泛泛论述的,而是有非常规范的研究方法。我们的困惑往往在于非常有实践意义的一个事,不知道理论上怎么研究,要向人家学习。人家既是社科基金,又能发表论文,因为人家的论文是很规范严谨的,用很规范的方法去研究的。有方法创新达不到理论创新,也没有那么大的实践意义,但是可以有方法创新。我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工科专业主要是这样,比如说计算机的、数据挖掘的、电器的、材料的、机械的,他们都是工艺和方法的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数据挖掘算法,比如说个性化推荐的算法,协同过滤啊,社团划分啊,聚类啊,分类啊,关联分析啊,通过改进这些算法,来提高应用效果。管理类的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语言非常重要,结果的讨论非常重要。

越菊

研究生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大多数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对科研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文献该如何检索,不知道科研该如何开展,总有那么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惆怅我究竟该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你肯定特别希望导师能够给你一个明确的课题,自己按部就班做下去。而大多数情况下却并非如此,导师们更喜欢给你指出一个研究方向,让你自己去查找文献,开疆拓土。相比于大多数的硕士生,我算是比较幸运的,硕士还没入学,导师就给我谈了三个他一直想做的课题。为什么做?怎么做?老师也向我谈了很多。这让我之后的硕士研究简单了许多。真正的考验应该是我开始读博的时候,博导像天下大多数导师一样给了我一个大概的研究方向,让我自己琢磨该如何开展研究。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茶不思饭不想,晚上做梦都在搞研究,一直在纠结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后来经过一番摸爬滚打,总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现在就把自己如何确定研究课题的一点经验与师弟师妹们分享。1学会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可能大多数人感觉,我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有点太小儿科了,事实并非如此。在与诸多师弟师妹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人并不会文献检索,更不要说文献管理了。从事科学研究不会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差不多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文献检索并不难,你只需要温习一下本科《文献检索》课程的课件,就能掌握这项技能。当然这些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习如何从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小木虫、丁香园、经管之家、国家图书馆及其他一些社会文献资源中下载你需要的文献。既然学会了文献检索,那么也要学会使用NoteExpress、Endnote、Notefirst 等文献管理软件去分门别类地管理这些以后可能会用到的文献,并将文献阅读的重要内容进行备份记录,以便未来的文献引用。2明确导师指定的研究方向和预期目标既然导师给你制定了一个研究方向,那就说明他心中关于此类研究是有一些想法的,你需要做的是主动找导师沟通,搞清楚导师关于这个研究的一些思路及预期目标。如果这些不搞清楚,将来你可能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在你努力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制定出了一个与导师观点背离的研究计划,导师不认可你的研究计划,要你按照他的思路来。我想大多数研究生应该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开始确定课题之初没有与导师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3向师兄师姐咨询研究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兄师姐应该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作为“过来人”,他们熟悉导师的研究风格、有一定的文献储备和丰富的实验经验。所以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要跟师兄师姐进行咨询。大部分师兄师姐都会热心相助;对于少部分高冷的师兄师姐,你也要学会“套路”,让他们知无不言、言而不尽。还有就是新生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对课题了解得少就脸皮薄、放不下姿态,要敢于向师兄师姐请教,也许你能打开另一个不同的世界。4确定研究思路,选择关键词,初步制定研究计划“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与老师、师兄师姐的沟通,我相信你会对这个课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选择几个关键词,查找过去发表的经典文献与近几年最新的研究成果,静下心来阅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文献管理软件中记录每篇文献研究的重要点,记录文献阅读中的重要线索。将文献阅读中发现的重要内容汇总归纳,捋清楚整个研究的过程,找到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当前研究的热点,最好是能够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根据导师制定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查阅的文献,开始制定初步的研究计划,再根据文献中的有关报道,确定研究所使用的方法。5与师兄师姐再次探讨研究计划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向老师提交研究课题之前,最好是同师兄师姐进行研究课题可行性的讨论。课题研究很容易眼高手低,你认为通过某种方法应该能够得到某个结果,很多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有研究经验的人对你的研究课题进行整体的把脉。在与师兄师姐探讨研究课题的同时,一定要将心中关于这个课题的一些顾虑告诉他们,讨论之后,你可能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6与导师探讨研究方案经过一番努力后,你将制定的详细研究课题计划提交给导师。在你向导师提交的课题研究计划中,除了研究计划必备的相关内容,还要有你开展研究的时间表、所需器材以及经费预算,以便导师能够根据实验室的经费情况决定课题如何开展。导师会就你的研究课题提出很多意见建议,当然你不能全盘接收。你需要就导师的意见逐条考虑,可行就采纳,不可行也要找到相应的文献依据,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算是给导师的一个交代。毕竟最终确定你研究课题的是你的导师。有条件的实验室,也可以向导师提出要求——就你的研究课题召集一个小型的专家评审会,听听同行们的意见那就最好不过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你没有师兄师姐可以探讨研究的课题、导师对你的研究也不甚了解或者你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这个时候就是真的到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时候了,自己老老实实地读文献,把问题琢磨透,做一些预试验,“摸着石头过河”。当然,研究课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你研究的深入或者新成果的出现而随时改变。研究生在读期间,更换几次研究课题,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所以也无须过度担忧。只要你的研究思路没有大的问题,相信风雨之后总能见彩虹。

真夜

研究生导师很重要,不知道怎么选导师?这3个步骤轻松搞定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01如果考研初试顺利通过,恭喜你,向研究生迈进了一大步。再接再厉,顺利通过复试,就可以愉快地等候通知书了。复试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导师。导师关系到未来三年研究生生活是否顺利,所以一定要慎重。怎么从学校众多的导师中,选择合适的导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一些意见!02选择导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导师信息搜集学校网站会挂出老师的详细个人信息,比如职称、职务、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学习工作经历等等。根据这些,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老师水平。一般搞学术的老师,科研成果比较丰富,比如项目、获奖、专利、论文等等。2、学术数据库搜集老师论文每个高校都会买一些数据库,中文的、外文的。在这些数据库中,可以搜索下载老师的论文,自己先大致看一下,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个大致把握。见导师的时候能够跟导师探讨一下自己对老师研究方向的想法。如果高水平sci论文比较多,尤其是专业内顶尖级论文,这样的老师会比较受欢迎,竞争也比较激烈。3、找同学咨询网站、论文只能反映老师的学术水平,无法反应老师的个人人品。了解老师人品,需要找报考院校认识的同学咨询。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管用的方法。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找到报考院校认识的学生,最好是报考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自己认识,同学认识的也行,这些学生提供的信息是网上找不到的!总之一定要找到报考学校本专业的同学!03选择一个好导师,研究生会过的比较顺利,如果选择不好,尤其是老师人品有问题的时候,简直是度日如年!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个好导师!这对你研究生期间、毕业以后,都非常有帮助!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娓娓不倦

研究生就业有哪些方向可以选?

从数据看,研究生的就业一年比一年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跟近二十年来快速增长的研究生录取人数息息相关。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导师的学生的就业情况都不一样,冲线鸭为大家讲解研究生究竟有哪些就业方向。从研究生就业单位类型来看,主要有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考博。其中国有企业、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基本上占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关事业单位成为首选。一方面,国家、各省市公务员招考职位数量增加,同时各省市选调生工作大幅度开展,这些单位门槛高,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存在求安稳的心态。机关事业单位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很多单位都有评定职称、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吸引大量毕业研究生参加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第二、高校、科研院所人数有所下降。近年来,高校、科研院所成为更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博士毕业生进高校可直接任教,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等。但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岗位数量有限,研究生竞争较激烈,进入高校、科研单位的毕业研究生数量有所下降。第三、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人数占较大比例。理工科研究生到企业工作的相对较多,一般主要是一些大型国企、知名外企和私营企业的研发、分析研究性等岗位,这些岗位能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有较好的福利待遇。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来说,文科毕业生到媒体、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则相对较多。第四、考博数量趋于稳定。为了缓解自身就业压力,提高自身学历水平,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考取博士研究生,近年来考取本校和外校的博士研究生数量有所变化,幅度较小。第五、主要学生干部就业质量高。在团委、研究生会、班级、辅导员助理等岗位工作过的主要学生干部,考取公务员、进入高校、科研单位、进入国企、外企的人数较多,就业质量相对较高。总而言之,研究生在面试机关事业单位时优势尤其明显,有些单位直接标明只要研究生;而在面试企业单位时,研究生的优势相对较小。部分企业,尤其是私企认为本科生尚未成型,可塑性强,比较听话,成本低,而研究生思想活跃,工作的稳定性较差,喜欢跳槽,公司成本高。这种想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在企业的就业。冲线鸭认为,只要专业精、学校好、导师强、有信心,就业都不是梦。

同于大通

研究生复试一定要联系导师吗?怎样联系?看完这些就明白了!

初试过后很多准备复试的小伙伴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呢?一方面怕自己没有联系被别人抢占了先机,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提前联系导师合不合适。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各位小主答疑解惑吧!首先,并不是每个学校都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这就要求我们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两种导师分配方式:一种是双向自由选取制,一种是学院统一分配制。不言而喻,如果是学院根据综合录取成绩统一分配导师的话,提前联系导师便没有任何意义,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如果小伙伴的目标院校是双向自由选择的情况,就要先下手为强了。这是因为,提前联系自己心仪的导师会对未来发展和工作有很大帮助。很多同学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都已经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工作方向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如果想要继续深造,就要尽量选择一个博导或者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导师,导师的研究方向最好自己感兴趣。如果单纯的想要提升学历,找到一个好工作,可以选择人脉比较广或者研究方向相对来说简单一些,能让自己顺利毕业的导师等等。那么如何联系导师才能最大化的获得成效呢?第一,联系时间。保研的小伙伴在确定完自己在保送名额之内就可以联系了。一些本科出身比较好,或者比较优秀,专业素养比较强的同学也可以在初试之前就开始联系,这样的话既可以防止名额提前被占,也会增强和导师的沟通以获取最前沿的信息以及一些专业课上的指导。大部分参加统考的小伙伴联系导师的时间则有两个黄金期:首先是初试成绩出来之后,跟导师说明自己的意愿以及整体成绩,让导师知道你的存在。其次是在复试的前几天再次联系,跟导师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复习情况,表示你要来学校面试了。并且有熟人介绍或者其他途径的话,诚恳地约导师见一次面,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多。第二,如何获取导师联系方式小伙伴们可以通过目标院校的研招网或者学院的官网上获取导师的电话和邮箱地址。还可以询问已经考上的同专业师兄师姐,他们一般都会有具体的联系方式。或者拜托自己本科学校的老师打听一下,在同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圈子里,获取导师联系方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最后也可以通过一些考研辅导机构来联系导师,这些机构专门做考研辅导工作,所获得的信息量比较大,能够帮助大家拿到导师的联系方式。第三,如何跟导师沟通在获得联系方式之后,最后一步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跟导师沟通了。小编觉得,导师大都很忙,在跟导师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直接电话联系导师不仅比较冒昧,而且也会造成没什么话可说或者由于自己紧张没办法介绍好自己的尴尬。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先发邮件跟导师介绍一下自己的总体情况,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等等。发送邮件时一定要注意礼节,并且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简明扼要的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在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奖项及重要比赛方面一定要重点显示出来,让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够一眼看到你的过人之处。如果导师给予回复,说明对你有很大兴趣,录取你的意向也很大。要尽快把握机会,跟导师进一步沟通。这时便可以采取电话的形式。在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提前整理好思路和自己的话语逻辑,不打无准备之仗。可能的话,邀请导师面谈,这种方式直观。信息量大,表现好的话会为自己大大加分。第四,一直没有收到导师的回复怎么办?当然,并不是每个小伙伴都能幸运地被导师眷顾和青睐。很多同学在跟导师发完邮件之后都像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有时候也可能是导师邮件太多没有看到或者是还没有到导师定期查看邮箱的时间。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可以再尝试一两次,跟导师再次进行邮件或者电话联系,如果一直没有回复或者遭到了导师的明确拒绝,小伙伴们就可以开始联系其他心仪的导师了。注意,一定不要同时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导师同时联系,这样不仅不够没有诚意和礼貌,而且在两位导师同时录取自己的同时,还可能造成脚踩两只船,两只都翻船的后果。最后,希望各位小伙伴都能顺利录取上自己心仪的导师!

六月

研究生怎么找导师

距离2020年研究生考试还有2个月,有些心急的同学可能已经联系导师了。选对了导师,研究生生涯就成功了一半过来人告诉你怎么选择一位“真香”的导师。首先明确一点,以后要不要做学术?如果选择学术,导师放第一位,如果选择工作,名校光环放在第一位,导师可以将就。如过打算做学术,一定一定要选择实力雄厚的导师,学校的优先度可以往后排。在哪里做学术不重要,重要的是导师能不能给你带来潜在的资源,以后能发什么水平的成功,做什么水平的项目,可以去哪里深造。目前国内科研人员的最低要求已经提升到了博士,有些学校只允许博士后留校。这个前提下,如果希望做学术,导师必须拥有带博士资格,手里有省部级以上的基金项目或者容易发大文章的课题,最好导师还能有海外关系,能够推荐读博后。千万不要相信简历里写的与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鬼话,这些都是虚的,不靠谱。如果课题组的师兄师姐能够出国或者去名牌大学继续深造,那说明这个倒是实力强,人脉广,在科研圈有发言权,优先选择这些导师。导师的简历一定要去官网查老师的简历,优先选择简历清楚详实,名下有顶级期刊的导师。有些导师甚至会写明自己课题组学生的毕业去向,这样的宝藏导师不能错过。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导师的项目争取能够了解导师领导的项目,比如国自然基金,面上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西部之光等等,项目最好没有结题。有项目意味着他能够支持你研究,不至于三年荒废在整理文献中。还有,努力读一篇老师的文章或者了解老师的研究成果,小心挂名现象。如果打算研究生毕业去工作,那么请以学校优先努力考上名牌高校,企业都是只认出身,出身是敲门砖,能力是进门以后考验的东西。所以一定要非常努力地跨进名校大门。第二步才是选导师。如果打算研究生出来就工作,做横向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的导师比做纵向课题(国家基金项目)的导师好。因为一来做横向课题直接锻炼了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喜欢,又免了自己毕业之后的适应期。二来横向课题导师可自由支配的经费多,能够给你开更多地补助,虽然不能和工作比,但是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神明

两招教你考研如何选择报考专业?只有对的方向才值得去读研

本文由木哥原创,欢迎转载分享,转载须注明来自百家号“木哥说教”!今日话题:我想考研,但是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木哥前面的文章从复习,冲刺以及资料选择到院校选择基本都给大家写了专属的文章来分析,希望考研的或者有打算考研的人可以仔细看看,如今还缺一篇关于如何选择专业的文章,就基本上把整个考研的一系列问题都差不多给大家梳理出来了,因为选择专业是大部分学生一直纠结也是木哥觉得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一定要放在其它问题之后给大家来写,希望能帮到大家。首先我把考研分为两种人,每种人思路不一样,具体如下:第一种:仅仅只是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针对这种只求一个学历的同学,可能是家里有点关系,需要的就是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历,然后自己家里能给安排工作的,你们其实主要就是考上为主,那么选择学校可以选择稍微差的最有把握的即可,然后专业的话,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复习的结合学校一起就行了,如果数学很差的,就可以选择跨考一些二本学校的比如教育学或者其它的记忆为主的即可,这样考上的可能性大点。第二种: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其实木哥主要就为了这类人写的,首先你们必须明白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程,你们家里没有关系,无法帮你们安排,能依靠的就是自己,那么专业能力就是考核你的最高标准。说到这里,木哥还是要再次跟大家强调一下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只有认清了这个问题,你才知道专业的重要性。可能你们的许多同学专科或者本科就已经就业的,你会发现几乎很少有人是从事与本科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的,所以会有部分同学会觉得研究生就业会不会也是这样,木哥明确告诉大家,完全相反。 研究生就业是非常严格的,经过严格的专业笔试和面试,以及你研究生期间所做的项目或者专业方面的实践进行严格的考核的,只有这些都通过了,才能进入到最后的薪资待遇沟通以及发OFFER。所以可想而知,专业选择多重要,木哥告诉大家的就是,考研之前,先想清楚,如果自己未来毕业了,要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自己最大的兴趣在哪里,想好了,就果断选择这个相关的方向就对了,即使是这个专业考不上,那也比你胡乱选择要好,只有选择自己未来感兴趣的方向,你才能去学好,才能在这个方向上做到深入浅出,才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木哥小结:木哥希望大家能好好针对上述所写先找到自己是属于哪种人,然后针对性去选择,尤其是第二种人,千万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因为学历不是万能的,只有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好的学历,又具备高深的专业能力,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桃源镇

研究生如何找导师?

小编作为一个在读研究僧,深切地体会到跟一个好的导师的重要性。庆幸的是,虽然我是调剂上岸的,但是我跟了一个好导师。一个好的导师会让你觉得整个研究生三年过得很轻松,至少不那么难熬。当然,我所说的轻松并不是什么都不需要做,研究僧当然还是以跟导师做研究学东西为主。那么研究生应该如何找导师呢通常,学校里的导师可以分成三类:1、研究型研究型的导师主要是以做学术为主,这类导师在学术方面往往很严谨,对论文质量要求比较高。如果你喜欢做学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并且以后想要读博的,建议你选研究型导师。选研究型导师一是看研究领域是否是你喜欢的,二是看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对于导师的论文,官网上面可能不是很详细,可以去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上面搜索导师姓名可以找到全部的。发SCI、EI论文越多的导师,说明学术水平越高。不建议选领导级别的导师,领导平时事情太多了,带你的往往是他的博士生。2、做项目型顾名思义,做项目型的导师则主要以做项目为主。跟着这类导师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学到很多技能,适合读完研就工作的同学。跟着这类导师会比较忙,你可能不是在做项目就是在去开评审会的路上。这类导师你可根据其在官网主页上罗列的项目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年龄大的导师,资源比较多,项目也会比较多,项目多经费也多。3、随便型随便型导师就是很随便,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毕业就行(这类导师很少)。这类型导师平时不会管你或者你三年见不了导师几次面,你平时可以玩玩玩,但是你最后面临的是写不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导致毕不了业的困境,所以如果你选了这类型的导师,一定要自觉跟老师沟通,不要等老师找你。(PS:我也不知道怎么找到这类导师,只能随缘,哈哈哈哈)我个人不建议找这样的导师,毕竟读研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搞毕业,光靠自己又很难能写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到时延期会很麻烦的。在确定导师之前,一般都会先跟导师见一面,可以在老师的谈吐中看出来导师的为人,也可以跟导师现在带的学生交流。当然,在读期间是可以换导师的,只不过要写申请,但是如果你已经产生了换导师的想法,那么写申请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很难很尴尬的事情。读研期间你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你的导师了,所以选导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愿你们都能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当然现在很多导师都是很nice的。我们也要知道,导师只能给我们起到指导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大庄园

考取研究生学历如何把握专业方向?这三个问题先了解一下!

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一直同学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说在高考报考时因为大家对专业不了解有可能报考出现偏差,但是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你一定能够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最起码在就业方面应该比较清楚,如果毕业了还是一头雾水,报考研究生也就没有必要了。根据研招网对2019年考研学生的统计,想考取研究生学历的同学,大部分还是想在未来就业的时候增加一些“砝码”,真正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并不多。如何在报考时把握专业方向?观察号认为大家在选择专业前一定先要进行自我评估,避免盲从。虽然我们常说认识自己时最难的,但即便不能全面认识,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也应该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针对于考取研究生,第一, 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决定了专注时间的长短与深度,因此,无论以后就打算就业还是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结合兴趣特长来选择专业,一定会有助于你在专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成绩。第二, 了解自身专业实力。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学校自身的专业实力外,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于考研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换句话说,自身专业功底的深浅决定着你的专业和学校选择,一般情况下,专业排名靠前,基础较好,可以选择名校的优势专业,如果成绩、基础处于中等水平,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就要退而求其次了。当然,自己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三, 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说到职业规划,很多人都感觉没有方向,其实大家着重考虑两点,一是就业方向,二是就业地点。到底是想去大城市、一线城市打拼,还是想在二线、三线城市过得舒适一些,往往就限定了院校的范围。另外,毕业后自己想要从事哪一个行业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专业的选择,因此,职业规划对大家的专业选择十分重要。所以,不论是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不要盲目选择热门专业,而是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选择合适专业,理性抉择。您的关注与点赞,是观察号最大的收获和感动,也是观察号进步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