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新规:研究生可以换导师,还是“一票否决制”?穿墙术

教育部新规:研究生可以换导师,还是“一票否决制”?

2019的考研初试已经过去,近日,复试线也早已陆续公布。不管同学们考得如何,都不应该再纠结于过去的事情了,应该积极地去面对以后发生的事。目前,我国很多研究生都是”导师制“,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就是说,同学们在读研期间,最初录取你的导师,就是你的领导,同时,导师也要对自己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生生活进行直接的管理。奔跑在人生路上但是,在前些年,频频曝出研究生导师因为与学生关系不和,从而故意刁难学生,甚至是辱骂学生,最后学生连毕业都不能毕业。而且,因为那时,学生是无权选择导师的,只能是导师选择学生,所以,许多学生因为不符合某些导师的”脾气“,而相当于白上了一回研究生。自己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却因为导师个人因素,而付诸东流,想一想实在是让人觉得非常无奈和愤怒。备考学生于是,针对上述的这种现象,教育部近日出台新规,规定从2019年开始,在研究生阶段,如果导师对自己的学生又骚扰、辱骂、压榨、刁难等行为,学生可以上报给学校,学校在彻查之后,如果情况符合学生所述,将对相关教师进行处理。备考学生在前些年,媒体上曝出了许多研究生因为不堪导师的辱骂和刁难,而选择了轻生。如果没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可能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退学呢?因为考研对学生的精力要求很高,备考期间,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人想过放弃或者直接放弃。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退学了,因为退学意味着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又要经受一遍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于是很多人宁愿选择轻生,也不愿意退学。所以,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可以说是大快人心。现在师德师风的考察,在高校教育考核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水平提高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学生上学上得舒心,上得放心。

后世之乱

研究生阶段,发现导师没有项目,怎么办?可以换导师吗?

大家在考研的时候,都在期待自己美好的研究生生活,自己喜欢的学校、新的环境、高大上的实验设备、明亮整洁的实验室、新的导师,还有和自己一起做科研的小伙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考出好成绩、顺利录取,并选择了好导师的前提之下,否则就会发现导师并没有项目、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没有上研究生,正在备考,一定要在好好学习之余去搜集一些资料,包括学校、专业、就业等信息,多和学长学姐沟通,看看具体自己上了研究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选导师之前也要好好的把握,虽然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但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将主动权尽可能大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已经选择了导师,导师没有经费、没有项目的话,要和导师沟通一下,导师有可能是正在申请还没有下来,985高校导师没有经费的情况不多,即便导师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 也可以申请到省部级的经费,或者可以申请校级的经费。导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项目,导师的聘期考核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项目方面导师比学生要着急,而且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素质,对于导师的硕导和博导资格都会进行审核,有明确的经费要求,所以多数时候导师的经费还是有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如果真的没有,部分文科专业是不太影响的,可以继续做研究,但是如果是理工科,比如材料或生物方向,没有经费对课题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经费就没有设备,没有设备就谈不上实验,这样没有结果,自然就出不了论文,后果很严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多和导师沟通,看看怎么办,导师是会负责的,实在没有办法可以考虑更换导师。这个世界上没有经费的导师很多,因为每个学校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要多沟通,好好选择,多方面的考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百日咳

和导师相处不来,读研想换导师或退学的多吗?听听导师怎么说

在大学工作多年,类似更换导师的情况偶有发生,原因也是不同。在研究生更换导师上,最常见的2种类型:1.导师个人跳槽。高校事业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编制,将给更多优秀的大学老师提供跳槽的机会。之前“编制”的限制让不少人没法往高处走。无课题组归属的"单干"导师,或整个课题组被其他单位挖走时,在读的研究生就会面临着更换导师的问题。常见的是将离职导师的研究生转为研究方向相似度高的其他导师(征求学生本人意愿或导师离职前做好安排),如研一、博一等未开题的学生会直接变更课题。高年级的学生会根据课题进度、学生个人意向来决定是否变更学位论文课题内容。2.导师不幸离世。这个真不是诅咒某些研究生导师,而是一种激烈竞争下的常态。2019年,已有几个优秀的年轻教师倒在岗位上,锻炼已是我们课题组老师们的必选项。之前,我们专业就有教授经历一个小手术一周后,都准备出院时发现腹腔感染,没几日人就离去。真的很可惜,他的学生就有分流给各个导师,其中就有进我们课题组的。不过,如今大学内大部分老师都会归属为不同的团队(课题组),在研究生培养上,类似采用导师组的模式,有大、小导师协同指导。就算有一个遇到突发情况,也会有导师继续完成指导,让学生顺利毕业。和导师相处不来,更换导师或退学的情况多吗?就我个人大学工作的经历和身边导师朋友来看,更换导师真的不常见。尽管有部分导师性格不好、不发助研津贴、安排杂事、接送小孩等,但是能鼓起勇气来"反抗"(想更换导师)的研究生非常少,偶尔有一两个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部分研究生的想法都是“赶紧毕业离开”,更不会有继续留校读博的想法,最次都是去国内其他知名院校、国外顶尖科研机构读博继续自己的科研路。变更导师最大的难题是"换谁?"。比如,你的导师A对你颇为苛刻,你不想跟着他读研。但是,专业内的导师B、导师C等都不乐意接受你,不可能研究生自己完成课题毕业。变更导师,在校内流程上其实很简单,填一份表、几个签名(难点)即可。其他导师不愿意接受转导师学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无法确定谁的过错,导师、学生谁出现问题;二是没有必要为一个学生而得罪其他导师。硕士三年毕业离开,导师们可能同事二三十年。一个学生能优秀成什么程度,才能让某导师不惜得罪人接受他?之前,退学的学生的确有遇到,尤其是和导师闹翻之后。比如,我的一个师兄就放弃了硕博连读第4年退学,直接回老家工作,如今也是混的挺好的。2019年,他的非全日制硕士二年级,之前硕博连读退学是没有给硕士学位的。稍有差异的是中科院部分院所、少量高校的直博、硕博连读无力博士毕业时,可申请转为硕士答辩,授予双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途退出途径",尽量方便学生、减少他们的压力。另外,更换导师并非都是学生先提出的。我们专业就有导师“退回”招收的博士生给学院,拒绝作为她的导师,指导其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原因是这个师妹拖延症太严重,安排的事情多次不能完成,课题、论文进展太慢。最后,作为研究生导师,我想说学生和导师间很多事情其实不大、问题不严重,往往造成两人间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缺乏沟通。有机会的话,我建议多找导师汇总课题进展、论文撰写程度、生活日常遇到的问题等,多沟通才能彼此了解。有人说"高压"(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有想要变更导师的想法,才是好导师!你觉得呢?

墨西哥

如果可以再次选择,你会更换考研导师吗?

教育部最近发文指出,在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如研究生与导师有明确矛盾的,可更换导师!新闻一出,大家也是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这能最大程度保证研究生的合法权益,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但也有人表示这个规定是好的,但真有具体操作的可能性吗?如果我更换了导师,新导师会不会觉得尴尬,原来的导师会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我“打击报复”?想到这里,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你会更换导师吗?师生关系融洽@要更幸运:我在选导师之前,了解到导师平时不苟言笑,治学态度特别严谨,于是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让老师失望,所以一直战战兢兢的,可没想到真跟导师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导师其实挺幽默的,对学生也是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不会因为学生暂时的学习能力不足而发脾气!平时只要他有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谈谈学习、生活近况,督促我们发期刊论文;即使导师去外地开会,也会在微信上督促我们看书学习,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在毕业期间,不仅关心我们的论文,还担心我们找工作的问题,甚至会为我们介绍一些工作机会!总之,读研期间,觉得和导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从来没想过要换导师!师生关系一般@大海全是水:我很佩服导师的能力,他在专业领域是做到顶尖的人,他还有自己的工作室,手里头总是有好几个国家项目,从他身上,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也有让我忧愁的地方!就是老师每次都会让我们帮他们完成一些项目,虽然每次都给钱,但给的是并不多,并且项目都要的很急,我们每次都要熬夜完成,好不容易完成了,又要拼命赶回寝室,有好几次回去的时候,寝室楼都锁上了,还要好生好气地求寝室阿姨帮开门,当时就感觉特别狼狈!所以,当时读研的时候,就在想,要是能换导师,那该多好啊!师生关系恶劣@长颈鹿不说话:万万没想到碰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导师很少和我们交流,有些同学主动找他请教问题,他也爱答不理,后来不少同学都宁愿向其他老师请教,也不想再去问他了!我们不去找老师请教问题,于是导师就有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忙他最关心的事情,那就是出书和评职称,无巧不成书,他忙于出书的时候,我们也在写论文,他对我们的论文,根本没有做细心的指导,等到预答辩的时候,全是靠其他老师的提示,我们才知道怎样修改论文。所以,不少同学毕业之后,都是长舒一口气,因为再也不用和他打交道了,因此不少同学想起他,就是当年如果能更换导师,一定不做她的学生。虽然大部分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都挺融洽的,但是遇到一个不负责的导师,那可是真闹心呢!所以,咱们如果真遇到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能换还是换吧;当然,我们在读研期间,也要认真对待学业,否则学习态度不端正,导师也会很生气,这样造成的师生关系不融洽,那可就不能怪导师了!

果有名实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跟紧这3个步骤,助你选到心仪导师

在本科期间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自己的导员,那个时候一个导员通常都会带好几个班,对每个同学都很难做到事无巨细的照顾。但是,研究生导师就不一样了。导师除了要带领我们做学术外,对我们的生活也特别关心。导师在我们整个研究生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很多同学都会早早的选好导师,甚至还有一些同学“慕名前来”,为了一个导师而选择某个学校。不过绝大部分同学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怎么选导师。笔者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选导师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一、明确自己的目标虽然研究生期间非常注重学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学术有兴趣,有一部分同学考研仅仅是因为想拿一个研究生学历,便于自己以后找工作,并没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也有的同学目前没有明确的目标,至于以后是否读博,想之后再做打算。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导师有不同的侧重。如果学生有进一步读博的打算的话,笔者建议在选择导师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威望的、年长的导师,这部分导师基本上也都会带博士生,如果以后想要读博的话,在这些导师的带领下更有优势。二、搜集导师资料其实不同的学校在选择导师时,程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可能是在学生来复试时就让学生交导师申请表,而有的学校是在开学之后才会让学生选择导师。但是基本上学校都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并不是单纯的导师选学生,毕竟现在是民主社会。既然给了我们选择导师的机会,我们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要充分搜集导师的资料,选择自己比较中意的导师。一般学校官网上都会公布导师的职称、毕业院校还有研究的方向。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方面来选择导师,大多数同学在考研时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很了解,笔者建议可以先找几篇导师发表的论文看一看,如果觉得自己有兴趣的话,可以选择这个导师,毕竟学术也是要兴趣作为支撑的。三、“买定离手”,最好不要“广撒网”这点是很多刚考完研的学生都会犯的一个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在笔试成绩出来之后选择联系导师,怕优秀的导师会被别人“抢走”。但是导师为了“避嫌”,很少会给回复,如果回复的话,回复的词汇也会非常官方。于是就有很多同学为了保险起见,一下子联系好几个导师,跟几个导师说想跟着这些导师们一起做研究,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笔者建议在导师没有明确拒绝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联系别的导师。相信同学们都能认识到导师的重要性,在选择导师时也会精挑细选。即使是自己选择的导师,有一部分学生在开学之后也会不满意,会有想换导师的冲动,在选定导师之后,再更换导师也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一般学校也会允许换导师,但是其中的“隐形”影响还是挺大的。如果不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笔者不建议这样做。同学们可以根据笔者说的这几个步骤来选择导师,很大概率都能成功选到自己心仪的导师。关于如何选择导师,您有什么建议?欢迎与笔者分享交流!

伏胜

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这些很重要!

说到联系研究生导师,大多数同学可能以为是考研结束甚至分数出来以后的事,可如果你是很早之前就笃定要上研究生的筒子,我想你在考试之前肯定或多或少都打听了一些情况。然后就开始一边找资料,一边勾搭师兄师姐。那么,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首先介绍自己,然后说想考研,听听师兄们的建议,态度一定要诚恳。师兄们都非常热情,可能会给一些专业课考试资料,还帮着联系其他你感兴趣的实验室研究生。可以通过学生联系相应的导师,只是随口一提,无心插聊柳成荫,可能当时一个师兄姐给你介绍的老师就会现在成了你的研究生导师,不得不说人生真的很奇妙,缘分就在不经意中生根发芽哈哈。1、广撒网,功课做足,胆大心细。正式开始联系导师一般是在考研结束后的一周,首先去研究生官网调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下边依次有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一个个查看,然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以这个为标准,选出待联系导师名单,然后在excel表中,写清楚各位老师的个人信息(所属院系、职称),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然后就是广撒网,发了邮件,回不回看天意。发邮件之前首先写好了个人简介:第一段考研估分多少,报考那个方向,专业课能考多少。第二段开始说本科成绩、获奖、竞赛科研神马的,想办法把自己包装的漂漂亮亮的,跟找工作一样一样的,第三段就是致谢和客套话,百度一搜一大把。你可以看到,老师都非常nice,所以大伙儿千万不要有害怕、担忧的情绪,只要你足够有诚意,有能打动老师的干货在,就放心大胆的发邮件吧。2、打电话,成绩一出,锁定目标,快速出击。然后就是等考研成绩出来,根据之前的联系了解,差不多已经确定了老师,分数一出来,我就马上给他打电话。老师不一定会给你肯定回复,没曾想老师依旧含糊其辞,客套话居多,只多了一句:好好准备复试。说实话当时挺失望的,然后就问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发现大家都差不多,有些甚至还没我回复的肯定,这下我就放松了,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哈哈。3、保持联系,争取面谈,向导师表明你的真实态度。身边好几个考外校的同学都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之前都说好了,甚至有一位老师把我朋友都拉到实验室QQ群,最后竟然把它踢了出来,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但出问题的我们几个无一例外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与导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了解。基本都是发邮件确认下,最多短信联系下,几乎没有电话谈过。换位思考,导师也清楚,你发邮件不可能只发他一个,都是互相博弈,就看你是否更加主动,能否让老师尽快明白你的真实想法。在这里,需要相信你的未来导师,要能够主动地情况下依然很正式的询问了你自己的真实想法,确认以后,想办法让我加入他的课题组,真的非常感谢。随后就是去复试,外地的至少提前一天过来,跟导师见面、签确认书,然后参加复试,临走道别。所以说最关键的就是分数出来到复试这个阶段,一定要跟你的导师保持足够的联系、沟通,希望大家不要犯相同的错误,放开胆子与你未来的导师聊天,增近你们的关系,畏手畏脚最后后悔的只能是自己。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

晏子

研究生如何找导师?

小编作为一个在读研究僧,深切地体会到跟一个好的导师的重要性。庆幸的是,虽然我是调剂上岸的,但是我跟了一个好导师。一个好的导师会让你觉得整个研究生三年过得很轻松,至少不那么难熬。当然,我所说的轻松并不是什么都不需要做,研究僧当然还是以跟导师做研究学东西为主。那么研究生应该如何找导师呢通常,学校里的导师可以分成三类:1、研究型研究型的导师主要是以做学术为主,这类导师在学术方面往往很严谨,对论文质量要求比较高。如果你喜欢做学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并且以后想要读博的,建议你选研究型导师。选研究型导师一是看研究领域是否是你喜欢的,二是看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对于导师的论文,官网上面可能不是很详细,可以去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上面搜索导师姓名可以找到全部的。发SCI、EI论文越多的导师,说明学术水平越高。不建议选领导级别的导师,领导平时事情太多了,带你的往往是他的博士生。2、做项目型顾名思义,做项目型的导师则主要以做项目为主。跟着这类导师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学到很多技能,适合读完研就工作的同学。跟着这类导师会比较忙,你可能不是在做项目就是在去开评审会的路上。这类导师你可根据其在官网主页上罗列的项目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年龄大的导师,资源比较多,项目也会比较多,项目多经费也多。3、随便型随便型导师就是很随便,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毕业就行(这类导师很少)。这类型导师平时不会管你或者你三年见不了导师几次面,你平时可以玩玩玩,但是你最后面临的是写不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导致毕不了业的困境,所以如果你选了这类型的导师,一定要自觉跟老师沟通,不要等老师找你。(PS:我也不知道怎么找到这类导师,只能随缘,哈哈哈哈)我个人不建议找这样的导师,毕竟读研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搞毕业,光靠自己又很难能写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到时延期会很麻烦的。在确定导师之前,一般都会先跟导师见一面,可以在老师的谈吐中看出来导师的为人,也可以跟导师现在带的学生交流。当然,在读期间是可以换导师的,只不过要写申请,但是如果你已经产生了换导师的想法,那么写申请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很难很尴尬的事情。读研期间你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你的导师了,所以选导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愿你们都能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当然现在很多导师都是很nice的。我们也要知道,导师只能给我们起到指导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梨园泪

研究生导师是怎么选择学生?你被你的导师“坑”过吗?为什么?

研究生导师是怎么选择学生?你被你的导师“坑”过吗?为什么?我虽然没被导师坑过。但和我一起读研的两个同学算是是被坑惨了。我至今不懂,到底是导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我认识一个女同学三年换了三个导师,一个男同学虽然没换导师,也被坑的够呛。一、选导师我读研那会有两种选导师的方式。一是双选。这是大部分同学读研选择导师的方式。眼缘真的很重要,能在一起度过三年确实是靠缘分的。还有一种方式。二是抓阄。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戏,但我确实遇到了。因为双选的时候,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学生也对自己的导师不满意。既然互相都不满意,那行吧。抓阄,抓到谁那就是谁。有意见也没有用,这样反而还公平一些。我觉得这样确实很公平,提前谁都不知道,选谁那就算谁。要不然都不满意什么时候才能选好导师。这样下来效果还不错,除了个别有问题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例子一:言归正传。先说说三年换三个导师那个女同学吧。研一的时候,选好导师。这个女同学的导师刚博士毕业三年,刚好评上副教授和硕导。她是他导师的第一届学生,可以说是开山大弟子。导师也是第一次带学生,比较上心,每次见面都会给她一些书单,让她读书写笔记,两周谈一次话。这个女同学估计是比较懒吧,她导师也时常让她下去调研,各种事情也多。所以读书的时间不多,更别说做笔记了。这样一次两次交不上,导师也怒了,学生也累,最后不欢而散。这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错。研二期间,自从那次不欢而散之后。这为女同学就打报告换导师。最终如愿以偿,换到了新的导师。这个导师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应该轻松一点了吧。可是又一次事件,搞的不愉快了。这个学生的导师带本科生的课程,因为临近期末,她导师带的课比较多。就让她帮忙给算本科生卷子的成绩,她自己也不细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填错,本科学生告到了教务处,该导师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的学生,说自己并不知情。这,我当时听到了也很懵逼啊。最后,因为有隔阂了,又一次不欢而散。研三期间,果然开学又换导师了。而且在研二导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导师被炒鱿鱼了。对的,她导师被她单方面炒了。我不作过多的评论。又一次,而且还是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的关键时刻,她炒了她导师的鱿鱼。新换的导师是兼职导师,她自己也是一学期见不了一两次,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坑谁了。这读个研究生,可谓是命途多舛。例子二:这个是优秀的烦恼吧。这个男同学的学术能力很强,在研二的时候就发表本科学报将近10篇,还不算一篇北大核心。都是他自己写的,没有咨询过导师。因为导师很忙,每次给她发过去,都是半个月不见回复。所以他也不问了,自己写自己发。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硕士论文开题的时候,他导师就是不给她签字让开题,你想啊,导师不签字谁敢给开题。导师的问题是,发这么多论文为什么不带她,为什么不给她说。就这个问题一直压着不给开题,还拉黑该学生的微信和电话,这是真事。我亲身经历,这才是坑学生啊。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

非常美

研究生的几种典型导师类型,不搞清楚,后果很严重!

有人说,现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随便扔出去一块砖,就能砸到一个大学生。我们这里说的大学生一般是指本科生,相对而言,现在的研究生还是挺少的,读出来后各方面的发展也要比本科大学生有优势一些。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在完成了本科大学教育后,选择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对此,许多研究生师兄师姐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一个忠实的建议,一定要重视选导师这个问题,不事先了解清楚自己的导师,后果非常严重,所谓一招不慎,后悔三年!绝对不是开玩笑的!研究生选导师是个非常非常严肃的问题,每个导师每年指导的研究生名额有限,该选个什么类型的导师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选定,后面想换导师基本不可能。有的考研学生,因为选择了不适合的导师,研究生三年,得了抑郁症,退学,甚至跳楼轻生的都有,现在研究生跳楼的那么多,从媒体报道来看,都与导师有一定关系。有的同学很幸运,选择了一位好导师,各方面都能帮助自己,毕业后走向了人生巅峰!所以,研究生阶段能否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好导师,非常重要。那么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呢?如下:1、“放羊型”。这种导师带学生,就像牧羊人放羊似的,除了毕业的时候管管你,其他时间,自己玩吧。这类导师一般是一些大牛级人物,或者是学院的领导,平时忙地跟打仗似的,没有时间,基本不怎么管你,一切全靠自己,可能一个学期见不到几次,需要各种签字还要提前预约!当然这种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很多事情往往能独当一面,也培养出一些优秀毕业生,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这种导师的研究生都怨声道载。2、“保姆型”。也被许多研究生戏称为“剥削型”!这类导师,一般不担任什么学院要职,平时的时间比较充足,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培养”学生上。平时,一没看见你没来实验室,就得给你打电话,迟到、早退都会被骂!星期天、寒暑假想多休息,还是别想多了!这类导师,也往往事事亲为,所有的事情都要过问,细枝末节都不放过,一切都得按照他的吩咐来做,不遵照,有你好受的!当然,这种类型的导师一般是一些小老师,他们一般不具备带研究生的资格,只是你的名字挂在大牛导师名下,被分配给他带,这种模式在许多高校都普遍存在,准研究生选导师一定要注意。这种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相对比较欠缺,独立能力较弱,相信每一位考研的学弟学妹都不想成为这样的学生。3、“理想型”。这类导师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也是大多数导师类型。基本上隔一段时间找学生交流一次,给予一定的指导,要求周一到周六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学习。其他时间,自己摸索,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问题自己无法搞定,也可以寻求导师的帮助。此外,这类导师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你,生活上也可以帮助你,一些研究生甚至与自己的导师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真是难能可贵。大多数研究生也最满意这种导师类型。也是许多考研学子希望能选择的导师。当然,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适合自己的导师类型也不一样,希望每一位考研学生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型导师,千万不要再出现,研究生因为导师的问题而跳楼的悲剧了。对于研究生导师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德之光也

又一教授导师资格没了!门下在读研究生已换导师,看看是哪所大学

对于研究生来说,有一个人极其重要,他不但是学术培养的引路人,更是其毕业“生杀大权”的掌控者,也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连带责任的承担者。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讲,研究生成也在导师,败也在导师。遇上一个好的导师,那是一生的幸运;遇上一个黑心导师,可能还会搭上性命。对于大学老师来说,导师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导师更是一种无上荣耀的光环,代表着高校对其学术和师风师德的认可与肯定。但是,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却时不时冒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无良导师,不但被就职高校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有的甚至还受到行政处分。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宝德,疑因导师传递的压力过大,跳入灞河溺亡,其导师被取消博导资格;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泽民,留下长达7页的泣血遗书,控诉其导师徐某对其不闻不问、让其延期毕业,从教学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翩然而逝,让人扼腕叹息,更让人质疑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管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壶不开专提哪壶,越是质疑,关于研究生导师的狗血猛料越是接二连三的爆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某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钱某,骚扰所教学的女研究生,并在自己的车里对其实施侵犯,事后被上财开除,撤销副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北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导冯某私生活糜烂,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被受害学生举报并查实,北大对其进行了解聘,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同时还取消相关人才计划。这些无良导师,不仅仅害了在读研究生,也给所在高校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其本人也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大报小报、网上网下大篇幅揭露这些师风师德败坏的黑心导师,但仍然还有不收敛、不收手的研究生导师。5日晚间,又有大学在官微发出通报,称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张某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张某门下的在读研究生,在征求个人意愿之后,全部转由其他导师进行后续的培养与指导,后续的相关调查仍在进一步进行之中。那么,这所大学究竟是谁呢?它,就是“两邮一电”之一的南京邮电大学。元旦前夕,南京邮电大学下属的材料学院实验楼某房间发生爆炸,该校2017级研究生谭某在同学们做后实验离开之后,用打火机引爆了实验室的化学品而身亡。直到几天前,谭某的母亲坐在南邮校史楼顶撕心裂肺地大喊“还我儿子”,谭某自杀身亡的信息才为更多的人们所知悉。据谭某的同学讲,读研期间谭某一直遭受导师张某的辱骂,并且还动不动就威胁不让其毕业,以至于谭某重度精神抑郁。事发当天下午,导师张某梅拒改谭某的论文,而且强迫其签署延期毕业承诺书,并让其赔偿氮气实验费。谭某最终在做完实验之后,选择了与实验室一起毁灭,给亲人留下无尽的伤痛。南邮宣传部有关人士表示,导师张某梅开有公司,确有让研究生参与其公司业务和谩骂侮辱学生的行为。后续的调查处理如何,只有进一步等待。也就是说,南邮张教授被取消导师资格,是因为对研究生施加了精神方面的暴力,并非北大博导冯某、上财副教授钱某那样的生活作风问题。看到南邮的这则信息时,作为家长内心十分难受。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负责制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这一起又一起导师侵害研究生切身利益的事件,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似乎在不停地泣血哭诉:在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如何约束研究生滥用导师权力?如何加强导师师风师德建设?导师的歪风邪气就真的刹不住吗?真心期待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真正重视起来。如果这些接二连三选择跳楼的研究生,面对导师的精神逼迫和强力施压,像西安、海南近来发生的学生弑师事件那样,施之以暴力报复,那将酿成更大的人间悲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严一点、苛刻一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凡事有个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往往会适得其反,害人又害己。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导师要求学生之前,轻声的问一下自己:“这样做,换作是我,能接受吗?”多数导师也是由研究生成长而来,难道说导师就忘记了自己读研的艰难了吗?且不说,作为导师还要受到师风师德的约束。导师侵犯研究生权益屡禁不止,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成本太低。如果因为导师原因引发研究生跳楼的类似恶性事件,让导师倾家荡产,让导师失去自由,让导师无容身之地,那些无良导师是不是还会这样嚣张呢?在加强高校导师队伍师风师德建设的同时,亟待建立与导师负责制并行的研究生合法权益救济机制。否则,南邮谭同学的悲剧,继续上演仍是大概率事件。不管导师有多么严厉和苛刻,在读研究生一定要记住,在人格上自己与导师是平等的。如果导师有违规违纪行为,如果自己承受不住导师的言行,一定要大胆地检举、勇敢地揭发、坚决地举报,千万千万不要太为难自己,千万千万不可放弃生命。因为,家里还有亲人!因为,研究生还可以再考!与其轻易地放弃生命,不如把生命留下来,同无良导师的恶劣行径,坚决斗争到底。(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