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历」单证研究生的几种形式,你适合哪一类?不监于心

「学历」单证研究生的几种形式,你适合哪一类?

研究生学历现如今也是一个种类比较复杂的学历项目,为了更加详尽的解释给大家,今天先给大家分享单证研究生的部分,下期分享双证的详细内容。这是校长为大家做的一张简易的研究生分类图: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校长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研究生的各种分类,按照获取的证书来看,主要分为单证和双证。1单证就是只有学位证,没有研究生学历证,双证当然就是学历证和学位证都有。(在这里我需要强调和普及一下,国外都是只有学位证的,正规渠道出国留学的学生也是如此,只有硕士学位,出国留学的学生单证也相当于双证的功效和作用),这里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单证的几种形式:1、出国留学。通过托福、雅思考试,申请国外优质大学,出国深造硕士。这种单证是因为国外与我国不同,毕业证本身就是采取的学位制,没有学历证书的说法。自然这是需要参加考试的,而且并不是很容易,也不是所谓的免联考等等。这类留学硕士证书在中国(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和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均可查询,但留学的费用一般比较贵哦,一般家庭是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的。含金量:★★★★★正规度:★★★★★性价比:★★★★难易度:★★★★★2、同等学力申硕。是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考试)以及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单证)。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是我国统一组织考试的单证项目,考试时间在每年的5月份,3月份开始报名。但是这类考试,考生的原始学历还是本科,只是学位达到了硕士水平含金量:★★★正规度:★★★★★性价比:★★★难易度:★★★申请者必须满足一下条件:(1)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2)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满足上述条件的申请人可通过信息平台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申请时除填写个人信息外,还需按要求提交本人电子照片。外面的很多机构都以“免试入学,边学边考”来宣传,这说法其实也算没错,同等学力的确是边学专业课修学分边参加统考,统考通过后才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证书,终归也是需要考试的,而且有些涉及金融、经济的科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不像想象那么简单。3、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一些院校及机构做的免联考又不出国的单证研究生项目,属于中外联合办学的类型,说白了这就有点像在国内出国留学的概念,这些证书既可以在中国(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查询,也可以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可查询,但是全国就批了几个院校有这样的项目,而且现在很多院校在学生申请入学时也需要测试和考察英语水平了。含金量:★★★★正规度:★★★★★性价比:★★★★难易度:★★4、免联考国外大学硕士。这些机构做的免联考单证硕士学位,也全是国外的大学,但不是与我国院校合作的项目,而是与外面的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以商业化模式经营招生的,当然这一类也是我们在网上看到广告“免联考MBA、免联考研究生”最多的那部分。但这些硕士证书只能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可查询,并没有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因为不算留学生。含金量:★★正规度:★★★性价比:★★难易度:★大致呢,单证的研究生就分为这四种形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酌情选择,避免自己报考前稀里糊涂,毕业后迷迷糊糊。-作者-良校长,一名小小校长,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日常为考生提供众多类型的考试资讯,主要涉猎研究生、专本科学历、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证等考试学习内容,教育项目全品类高级咨询师,多种类考试体验达人,软件学习爱好者,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职场经验干货分享达人,用良心做教育,用心体会生活点滴,领悟真知灼见,给大家分享最专业、最全面、最真实、最实惠的考试学习资料与信息。

卡门线

2020考研: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有哪四类?

2020考研学子在备考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考的研究生是什么初试类型,这样才避免走弯路。接下来,北京文都考研网小编就给2020考研考生详细说下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吧!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一、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考试,指考试时间都是全国统一固定,考试科目中,综合(管理类硕士统一考卷)、英语(一、二)、政治、数学(一、二、三)都是全国统一出卷,其余的专业课一般是报考学校自主出题。二、单独考试单独考试,指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出的考试。注:具体以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详细列出的单独考试报考内容为依据。三、推荐免试研究生推免生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院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四、联合考试(又称“联考”)联合考试指教育部批准招生单位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或者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出题的考试。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类别领域;法律硕士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给出的“2020考研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有哪四类?”,希望上述内容对2020考研学子在常识的掌握方面有所帮助!

三净

2020年深圳在职研究生有几种?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深圳是在职研究生招生地区之一,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有三种,那么,深圳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几种呢在职研究生有三种报考分别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同等学力申硕。其实,深圳在职研究生也有这三种报考方式。这三种方式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如下:一、相同点:1、三种报考方式都是国家承认的深圳在职研究生,毕业都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证书,而且所获得的证书可以在指定官网查看。2、获得证书后的待遇是相同的,都可以帮助在职人士升职加薪、评职称、考博士等,也可以拓展人脉资源。3、都是在职学习,利用在职人群的业余休息时间学习,例如:周末、节假日等。想了解深圳在职研究生有哪些院校、专业可以报考?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二、不同点:1、报考时间不同:同等学力申硕入学分春季和秋季两个阶段,统考在5月份进行。全日制研究生是每年的12月统考,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入学报名时间和同等学力申硕一样。2、报考条件不同:同等学力申硕本科有学位毕业3年及以上可以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专科毕业2年以上就可以报考顺利毕业还可以获得国家承认证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多数要求本科有学位毕业1年及以上。3、获得证书不同:同等学力申硕最后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证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获得的是国外硕士学位。

毛苌

研究生满街走?100人中有几个研究生?

有同学表示:身边的人都说研究生和大学生遍地都是,真的有那么多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总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各项数据,结合《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今天来为大家进行考研领域相关数据的一些分析,仅供参考,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本科教育在校生2831.03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4.4%,本科教育在校生3031.53万人,较前一年增加8.3%,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较前一年9.78%,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8.9%。而在学硕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6%,在学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1%。所以一些人会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都是硕士"觉得研究生贬值的说法是绝对不成立的。研究生在我们国家仍然是"稀有物种",含金量依旧很高。研究生招生规模2018年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2019年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1.9%,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0.1%,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较上一年增长6.4%。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年仅仅增加4.93万。研究生报名规模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历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019年:341万;2018年:290万;2017年:201万;2016年:177万。2019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41万,较前一年增长17.5%。对比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率为11.9%也能说明今年研究生竞争一场激烈,虽说今年扩招了18.9万人,不过报考人数却更多,真的可以说今年是考研最难的一年。推测按照数据以及今年经济及社会情况推测:明年考研报名规模可能会突破400万,且推免比例会增加,而招生规模增率不及报名规模,明年或许成为新的考研最难年!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 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依旧很高,考研成果提升自己的不二选择。2. 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历年增加,但报考人数比例超过招生规模增长比例,今年考研竞争堪称最难上岸的一年!再来看看网友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知乎网友:Bruce Chen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我现在在读博,我整个办公室几十个人都是博士,满街走。周围都是博士,也没办法认识本科和硕士的。就像为什么玄幻小说为什么后期“圣阶多如狗,大能遍地走”,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知乎网友:宇航外国人接触的少,所以不敢说什么。但是中国人我接触的多,我就敢说很多中国人有个臭毛病,就是“笑人无,恨人有”,故意用话贬低身边带不来利益关系的人。你要是没上过大学,他就会拿出几个上过大学有本事赚的多的例子给你听。你要是念了本科或者硕士,他又会恬不知耻的给你举出几个高学历没本事赚不到钱,低学历当老板,招了一堆高学历给他打工的例子(那就怪了,大学生没用为什么低学历老板要招一堆大学生给他打工呢?为什么不招隔壁邻居初中没念完那个呢?),讲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烂大街的话。同样道理,那些说本科生,硕士生烂大街的人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他只是在恨人有。反正嘴长在这些人自己身上,想咋说咋说,人家白话完了你也不能去求证。@知乎网友:flyingx一去医院,怎么满大街的人都病了!一去澡堂,怎么满堂子的人都不穿衣服!一去上海,中国已经超越西方!一去大凉山,中国不如印度!@知乎网友:xx小小xx这个真不好说,关键得看是什么大街。武汉有条街叫珞喻路,从街道口到关山口,大约不到10Km。这条街的起点左边是珞珈山、右边是马房山,途经桂子山、南望山,终点喻家山,平均每个山头有5W人马,硕士比例不低于20%。@知乎网友:上将潘凤“老家村里”遍地都是研究生?大哥你老家莫非是中关村?村里是不是有个学校叫中关村文理学院?那读者们,你们对研究生和大学生遍地都是这句话你怎么看?在留言区聊聊吧。

青云曲

考研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差别?选择哪种更好

很多学生选择参加考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现在社会学部的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达到了几百万人,读研毕业后,就业会更简单,但是,考研究生的时候,可以看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在一些粗心大意的学生看来,这两个字可能和字面上的不同,但是,仔细了解一下,差距这么大,不仅是基本性质的不同,学费、学费、奖金等也不一样,到最后的毕业证书也不一样,考试前,请好好查资料,明确这两种不同,选择最好的研究生参加考试,这两个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小编和大家说一下。1、学习方法不同。首先,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在学生规定的时间内在校区完成研究生的生涯,在满足学校毕业要求的同时,也能顺利毕业,虽然不是全日制的研究生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实早在很久以前,这两种采用方法就不同了,不是全日是学生选择规定的时间去学校学习,在规定期限内满足毕业要求就可以毕业,但是,这种类型的考生自由时间很多,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毕业后也同样可以拿到学业证明书。2、在学制方面不同。二者最细微的区别是首先在学制方面,一般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不是全日的毕业时间可能会延长一点,这个也很明白,全日制的研究生平时需要正常的工作,所以一定没有时间学习,他们一般在节日学习,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是学费,普通全日制学生1万元左右,非全日制学生需要多少万元?3、奖学金不同这两个区别还有很多,例如,关于奖学金,很多人想去大学院获得更高的奖学金,如果你申请的是全日制的话,这个希望一定会破灭的,另外,关于住宿,定时制的学生不能进入本校,有必要自己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这个也需要资金,但是,全日制的学生可以住在学校,也可以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和奖学金。4、将来的定居有所不同。也许很多人会选择进入大学院找工作,户籍问题很多人都很关心,全日制的研究生的话,直接把户口迁移到所在地的机会比较多,关于毕业证书,两者也不同,全日制的学生在证明书上写着这样的文字,说明和其他的学生不同。基本上,非全日制有很多工作人员想工作后提高学历,或者为了工作必须去研究生院,大四的时候考研究生的话,还是全日制的研究生好,但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面对的选择是不同的,学生们希望从一开始就必须确立自己的研究生考试目标,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何相孰也

工作5年后,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哪些实质性差距?四种差距很明显

同样是大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家都工作5年之后,到底有哪些实质性的差距?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这4种差距。上司重视程度的差距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工作5年之后,首要的差距在于上级领导对你的重视程度方面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在机关单位,还是在企业中,上级领导通常总是更重视高学历的人才。作为高学历人才,更容易得到器重,也更容易得到好的工作机会和栽培。实际上,在今天的社会里,层次稍微高一点的工作机会,待遇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岗位,都更倾向于招收研究生。能力和实力的差距研究生和本科生,本身就意味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别。在现阶段,本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本科教育的质量有所下滑,相比之下,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质量更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更过硬。由于在走出校门之前的综合素质更强,在经过了职场的5年锻炼之后,通常情况下,研究生的能力和实力也相对更强。薪资待遇的差距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家都在职场上打拼5年之后,彼此的薪资待遇,差距可能就慢慢体现出来了。刚开始走上职场的时候,研究生和本科生,平均薪资待遇差别可能只有几百块。但是,等到大家都在职场站稳脚跟,都在职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薪资待遇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可能会从最初的只差几百块,演变为相差上千块。朋友圈方面的差距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家都走上职场之后,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差距,就是在朋友圈方面的差距。本科生的朋友,多数情况下都是本科生。而研究生的朋友,多数情况下都是研究生。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了,作为研究生,他们更容易受到上司的器重,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和好的薪资待遇,也更容易在职场的打拼中锻炼能力和实力,更快地成长。因此,研究生的朋友圈质量提升更快。高质量的朋友圈,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也是一种正向助推。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5年之后,差距还是很具体的。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发展更让人看好。当前,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了解了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之后的差距,相信一部分对于考研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备考者,对于考研的前景应该心里有谱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对考研投入足够的努力,争取一步到位、考上研究生,祝你成功。 #加油考研人#

非吾罪也

研究生不是必选项,这4种出路同样可以让你更上一层楼,可以考虑

不得不说,近年来考研的“风”真的很大。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到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40万,比起2019年的290万足足增加了50万,不知道这个势头会不会持续下去,到2021年突破400万大关?总之,研究生作为提升学历的一种方式对于很多本科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未来选择。提升学历固然是好,但是如果将目光局限在研究生上就不太好了。因为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多数人很难一次上岸,很多人也会选择二战甚至三战,但是付出好几年的时间去追逐这一场不能确定胜负的考试也不一定值得。可能有读者会说可以选择边工作边考研,如果想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好,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基本上都是在职人员。但是,如果想要考学硕,一定要在全力备考与边工作边备考做一个选择,因为你付出的一半精力是很难跟别人的全部精力竞争的。研究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考,2020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初试阶段已经结束,笔者身边有很多同学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但是研究生真的是我们的必选项?答案很显然,当然不是。除了研究生,我们还有很多选择,笔者今天就跟大家介绍几条别的出路。一、参加省考虽然没有考研的风大,但是公务员考试也是每年的重中之重,而且公务员考试的参考人员更加多样,会有工作很多年的人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省考、市考和县考,难度逐渐降低,至于时间安排每年都会不一样,2020年国考时间在2019年11月23号到24号两天。很多应届生在准备时会把国考和研究生考试一起准备,目的就是做两手准备,万一一个不行了还有另外一个,但是结局也有可能是两个都没有落着。对于只准备了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来说,2020年国考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省考、市考还有。不同省份的考试安排也会不一样,很多考研失利的同学都会参加一次省考。其实,相比起来省考的难度要比考研低很多,笔者有一个同学在考研失利之后准备省考,没怎么复习的她与分数线就差了零点几分。如果全身心地准备的话,想要过笔试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相对而言省考面试就比研究生复试的占比要大,很多过了笔试的学生都是在面试的过程中被刷掉。但是,公务员依旧是我们除了考研的一个选择。二、考事业编作为一种稳定的工作类型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事业编同样是大学生的一个选择。很多人会拿公务员与事业编比较,然后觉得事业编不如公务员好,因为公务员的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一些。关于这点,笔者无法反驳,但是事业编的待遇和前景同样也是可圈可点的,要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很多人挤破头去抢一个工作岗位了。既然是在编制内,工作的稳定性自不必说,发展前景的话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在如今工作动荡不安的时候,很多大学应届生都不再愿意毕业之后进私企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那个相对稳定的前途。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够进入编制内是最好的出路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师范生来说,教师这个行业还是在编制内更好一些,大多数学生还是想要进入公立学校入编,不愿意在私立学校或者是辅导机构闯荡。笔者有一个同学参加了特岗教师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工作期满之后成功入编。三、参加“三支一扶”“三支一扶”是国家针对毕业大学生采取的一种措施,除了能够支援偏远地区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这个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一般笔试的难度不会很大,重要的是学生要有一颗敢于挑战自己的心。“三支一扶”对于学生的报考资格要求并不高,基本上大学生都符合报名要求。考试流程也是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考试难度与研究生考试相比要简单很多。至于以后的发展路径,同学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三支一扶”有一个服务期限,期满之后自主择业,但是不会像社招一样不具备优势。从基层走出来的大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可以直接进入编制。在编制体内工作是很多人都想追求的目标,但是正如笔者之前所述,直接考事业编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迂回”地拿到事业编的工作资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拿到专业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其实,很多学生选择考研都不是因为沉迷学术无法自拔,更多的还是因为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人才的层出不穷使得本科学历难以与别人竞争,这才是研究生风大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能够拿到一个专业领域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也可以解决竞争力不够这个问题。如果读者们仔细去了解的话会发现很多公司在列招聘条件的时候,会列一条如果有什么证书的话可以放宽学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了这个证书不是就可以越过学历的门槛了吗?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法考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敲开很多不错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像注册会计师、金融特许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都是一些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就拿金融特许分析师来说,我们国内的持证人一共才有不到六千人,如果能够拿到这个证书的话肯定会成为各大公司疯抢的人才,就不用愁找不到工作了。针对不同的专业都有不同的证书,笔者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说了这么多,笔者最想说的是考研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除了考研我们还有很多种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式,没有必要一直吊在“考研”这棵树上。无论选择哪条路,只要肯用心努力,生活不会亏待我们的。最后,祝愿在每条路上行走的我们都能够得偿所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教育资讯,欢迎关注笔者!

伏胜

研究生不要迷茫,需要这几种能力(1)

我们来看看被80%以上研究生忽视但又被学校及导师非常重视的学位论文都能锻炼学生什么能力?1. 选择能力,在导师给的8个领域如何选择一个适合你自己的研究选题,能锻炼你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你得事先根据直觉确定2~3个领域,读一些相关文献,与导师讨论,最后确定一个,就不变了。学生常犯的错误是:没有什么准备,少读文献,轻易决定,或听师兄说,没有倾听自己的内心。2. 资料及数据收集能力。只有确定选题后,才能铺开全面的资料查找,在资料中再找数据。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不认真查找并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经常跟导师说,我都找了,但没找到。需要慢慢查找,用心留意,积累也是一种力量。3. 耐心细致。读专业文献,达到一定的量,而且要百看不厌,你的耐心细致就养成了。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很难认真读一遍,何况读多遍,这样就难以理解文献中的内容和精髓,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4. 自学能力。读文献大部分是靠自学,关键靠文献之间相互佐证,储备多了才能融会贯通。常犯的错误是:看了一两遍专业文献,不懂后就不想学了,没有多读文献或文献多读几遍,没真正明白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的道理。5.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凝练问题的能力。读大量文献不是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读而读,要梳理文献,看国内外本领域哪些名家做了哪些研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些没有被解决的问题是因为什么还没有被解决?学生常犯的问题是粗略地读文献,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甚至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当成没被解决的问题。

上无为也

在职硕士研究生有几种入学方式?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行各业对于在职人员的能力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在职者选择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与能力,那么在职硕士研究生有几种入学方式呢?目前,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报考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其中最受在职者欢迎的便是同等学力申硕。这种形式报考条件较低且为学员减轻了备考压力,学员只要满足大专及以上学历通过院校审核即可免试入学。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3年条件的学员,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拿到硕士学位证书。目前,申硕考试只考两门科目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学员只需均考过60分即可通过考试其难度还是很低的。以一月联考形式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其难度较高,学员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入学联考成绩达到国家线及以上才可通过考试。全国联考只考英语和综合,其中综合有包含数学、逻辑和写作,两门科目满分300学员需要考到170分以上才可通过。学员通过联考笔试后还需要进行院校复试,其主要考察学员的工作背景和管理能力其考察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以上便是在职硕士研究生入学方式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报考。如果想要了解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院校和专业等信息的,可以咨询我们在线老师。

其无私德

研究生补贴种类一览,考上就是人民币,难怪考研人数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相当于失业,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增加自身就业含金量,很多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2020年全国研究生统招考试马上就要来临了,如果考研成功,就等于给家庭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有的同学就担心读研学费以及读研期间的花费问题,开始关注读研期间可以拿到多少补贴,很多考研学子还是非常关心读研补贴的问题。其实,研究生期间的补贴种类较多,能够拿多少补贴要看个人能力。下面就来说一下,大多数院校存在的一些研究生补贴种类。一、国家助学金从2014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公费研究生政策,全面实施研究生收费制度。收费方式与本科期间基本相同,每年需要缴纳一定的学费、住宿费。大多数学硕每年8000元,专硕每年1万到几万不等 ,住宿费1000元左右(有的800,有的1200)。但是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可获得6000元的国家补助,一般按月发放,有的学校按10个发放,每月600元,有的学校按12个月发放,每月500元。二、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分为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两种。学业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覆盖面较广,但是各个大学之间存在差异。个别学校覆盖所有学生,奖学金数额一样,也有的不分档次,按照研究生人数的比例发放,每人8000元。但是大多数学校会划分一、二、三档,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发放,一般一等奖学金12000元,二等奖学金8000元,三等奖学金4000元。发放的多少是按照成绩进行排名的,研一主要看学习成绩,研二研三那就是科研的产出量了。国家奖学金评选比例较小,每个专业也就评选1-2人,每年2万元。三、导师给予科研补助读研期间,有些研究生会跟着导师和企业合作做一些项目,导师会给予研究生一定的科研补助。这份补助的多少,与学校、专业、导师有着很大的关系,相差很大,有的研究生每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补助,有的可能仅有一两百元,更甚者没有科研补助。有些导师还会给自己带的学生报销假期的来回车费,还是相当不错的。四、三助岗位补助读研期间,学校一般会提供助研、助教、助管三个岗位供研究生选择,学校会每个月给予相应的补助。能够拿到多少补助与工作的时常、岗位任务量来决定,每月大概600元左右。不是每个研究生都能得到这样的岗位,需要报名申请。总之,读研期间的补贴很多,能拿到多少需要看个人能力,有的学生读研毕业可能没有花家里一分钱,逢年过节还给父母买礼物,有的学生读研3年,花费10万元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