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冬春篇

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

根据我自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长期培养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着重谈谈文科研究生怎样读书,怎样搞科学研究,怎样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供新导师和研究生治学参考。研究生读书的特点和要求1)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研究生读书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管着研究生三年的读书计划。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入学就有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来讲毕竟太大,还要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第三个层次: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导师怎样指导研究生?首先就是指导研究生制定这三个层次的读书计划。所以,研究生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2)研究生读书要史、著、论相结合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站在前人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比如搞哲学的,要学习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每个专业必须搞懂本专业学术史。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经典著作就是可以称为大家、名家的著作、文献。比如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经典著作就是马恩列斯毛邓等经典作家的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出处、来龙去脉,即源头所在,这样研究生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御教材,理解和讲授教材。经典著作与史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着史的线索去读不同时代不同名家的著作。"论"就是学术论文。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就是通过不断发展着的学术论文掌握学术动态。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有经验的导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和书目,就包括史、著、论这三个方面。我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旧专业向新专业扩展,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就可以避免时下有的青年教师拿一本教材就去开新课误人子弟的做法。3)研究生读书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研究生读书,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读书计划,都必须完成。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一般要求研究生平均每周要读500页书。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可以采取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浏览就像是看报纸一样大标题翻一下,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知道著作、论文讲的是什么。浏览主要就是博览群书,涉猎要宽,沙里淘金,精选出进一步泛读、精读的著作或论文。特别是学文科的更要重视浏览。泛读比浏览要求要高。泛读就是除了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外,要求一页一页翻,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这样可以加快读书速度。浏览、泛读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古今中外书籍虽多,但真正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却不多。这就需要通过浏览、泛读,筛选有用信息。通过浏览、泛读留下需要精读的书。精读就是在浏览、泛读的基础上,对需要精读的著作、论文,一字一句的字斟句酌,甚至连标点、注释都不要错过。精读可分四个层面:(1)认知。做到字面读懂,甚至可以复述,背下来;(2)理解。不仅读懂当下所读章节,而且可以和前后章节,甚至可以和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接通知识间的联系;(3)质疑。在字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出了问题,提出质疑。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飞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家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导师要有问题意识,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论文写作必须树立问题意识、问题中心。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才有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从社会调查研究中提出问题;(4)创新。有了问题,进一步读书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理论创新。读书提出了问题,而且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研究就有自己的创新成果。在这个基础上选题,做学位论文就是自己的创新。4)研究生读书要与记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对于研究治学有重要意义。尽管现在有复印、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仍然不可能完全代替笔记,而是笔记的补充。笔记大体有四种形式。(1)索引笔记——在浏览、泛读过程中随手记下著作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题、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以及用简单几个字概括的问题,即在哪本书或哪篇论文上讲了什么问题。记索引笔记的过程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积累有用信息的过程。平时的积累可以避免使用时的手忙脚乱。(2)摘要笔记——除了按索引笔记的要求,记下著作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题、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外,还要把最重要最有用的观点、材料一字不漏地摘抄(复印)下来。这些观点、材料在写论文引用时可以打上引号,规范引注。写论文的引注材料就是从摘要笔记中来的。(3)札记笔记——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读书或论文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也可以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随手记下来,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个字、几百个字。古人很重视札记,如读书的旁批、批注等。札记笔记对文献综述很有用,对理论创新和写论文也很有用,我们平时在读书或讨论中闪现的一些思想火花,稍纵即逝,如果不随手记下来,过后再想也想不起来。(4)文献综述——研究生做论文的一个基本功,也是掌握学科研究动态的基本要求。现在规定研究生开题报告必须有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硕士学位论文要附有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博士论文要附有5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没有万能的导师。研究生的选题和研究超出导师的研究范围,是正常的事。导师就凭文献综述,知道学生读了哪些书,论文是从哪里来的。否则,导师对研究生论文的价值,甚至论文是抄来的还是研究来的都难以肯定。所以必须对研究生开题报告、学位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要求。文献综述怎么写?主要综述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有关的古今中外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的著作、论文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要根据所读的文献梳理出来。通过文献综述,才能找出前人研究空白和薄弱处在哪里,你的论文选题和研究的基础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创新在哪里,这也是论文的理论根据和价值所在。文献综述是做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研究工作者申报课题首先要求概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就是做文献综述。5)研究生读书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研究生读书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论文选题和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特别提倡深入社会实践做个案调查,这对科研锻炼很有好处。文科研究生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避免网上下载、抄袭。社会调查有很系统的一整套方法。我校马列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出社会调查的要求,并专门邀请有经验的老师为每一届研究生都讲授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教研究生怎样进行调查设计、问卷设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访谈以及对调查资料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生在论文的个案研究中,学会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科研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感到终生受益。所以,读书要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许许多多前人从来没有提出过、解答过的问题。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有扎实的根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1)研究生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什么是研究方向?简单地概括,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科研工作者在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学术领域。我把它形象地称作"学术圈地"。就是通过治学建立自己科学研究的自留地。但是,研究生作为科研新手,开始确定的研究方向常常是朦胧的、意向性的。必须通过一个个课题的研究,一篇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方向才逐步确定下来,形成自己稳定的学术领地。研究方向与课题、论文是面与点的关系,研究方向限定了课题、论文的范围,而课题、论文体现和拓展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该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2)确定研究方向与选题的基本原则(1)目标先行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与毕业以后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要考博,就要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选题与考博的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的研究方向相接近,博士生导师录取博士生,往往会考虑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要就业,或去高校、科研机构,或去机关、企业,就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选题与就业方向靠拢。(2)扬长避短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尽可能与自己的本科基础、过去工作实践基础、在读地方的基础条件联系起来考虑。要热爱和立足于自己所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努力实现研究生学习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实践基础最佳结合,少走弯路,发挥自己的优长,厚积薄发,早出成果。除非特殊需要,一般来讲,不要去搞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东西,也不要见异思迁,搞远离自己所学专业方向的东西。(3)适应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需要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瞄准党和国家最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央一再强调,理论工作者要立足现实,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心。尤其是我们文科专业,一定要有现实意识、问题意识,才能使我们的研究真正有价值。每一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就列出了党和国家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这一方面可以通过申请课题,获得论文的社会调查研究经费;另一方面,研究工作只有适应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需要才有前途,才能越做越大。(4)理论创新原则——我们国家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理论工作也要自主创新。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做出研究成果,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5)小题大做和可行性原则——研究生要把大课题细化为可以具体操作、保证完成的小题目,小题大做,写深写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选题尤其要避免大而空。因为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有限,硕士学位论文3万字容量有限,能够将一两个问题说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错了。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环节。应尽早在第三个学期进行。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1)选题的研究动态——也就是文献综述要1000字左右;(2)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选题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说明选题的学术性、现实性、创造性;(3)研究提纲——列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主要观点、重点难点,老师通过研究提纲可以看出选题有没有创新。研究提纲与学位论文写作提纲还有差距,写作提纲是进一步研究后的成果;(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完成论文研究采取的科学方法,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收集,社会调查的技术路线,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时间安排,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提交,等等;(5)存在的困难——完成论文研究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导师指导或请有关方面帮助解决;(6)参考文献——与选题有关的中文、外文主要参考文献。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有几篇外文参考文献。研究生学外语要有用、要管用。在研究生开题报告过程中,导师和专家组提的意见越多越细越好。这说明导师对学生负责任。导师和专家组严格负责任才能保证研究生开题、选题的质量。研究生开题报告通过后,还要根据导师和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选题。一个好的成熟的论文选题等于研究成功了一半。4)学位论文怎么写学位论文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论文。而学术论文就是科学研究工作者以理论的形式表述自己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公开发表或宣读。学术论文与一般杂文、理论文章的不同点就在于科学和创新。学位论文是要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并授予相应学位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首先是写给专家看的,要经得起专家的审阅和检验。文科学位论文首先必须讲政治,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也必须讲科学,有学术性学理性。学位论文的核心在创新。学位论文就是写创新观点,即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自己的创新观点。当然,现今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要求他们的学位论文都达到以上的创新程度,一般很难,不是很现实。所以,我们提倡硕士学位论文多做个案调查研究,多做社会调查研究,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新材料作出理论概括,多少有些原创性的东西,避免东拼西抄,低水平重复,毫无新意。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一般应在第三个学期开题报告后,第四个学期集中精力快速成文。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初稿后,可以冷处理一段时间。一方面交给导师看,提出指导修改意见;一方面利用这段时间考博、找工作、继续读书研究,还可将学位论文拆成小论文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又有新的思考和收获。到最后一个学期正式提交论文前,再回过头静下心来认真修改论文,这样才能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将论文修改好,准备通过答辩,圆满完成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顺利毕业和获得学位。来源:《中国研究生》作者:陈国新、赵晓刚 编辑:学妹

无染

上研究生的人都在干什么,写论文搞研究吗?

简单的说说硕士研究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可能并不是很多大学生所想的那样,每天都忙碌中写论文、学术研究中,不可能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由于我是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所以详细说说我们这些文科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主要是干什么?或许你会发现和你上大学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从研一开始,说说研究生的那些事儿。研一其实非常的简单,几乎是和大学一个模式,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的、按时的上课,包括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这是研一主要做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顺利的通过各科的考试,有的科目是闭卷考试,有的是开卷考试,有的是写一篇课程论文,考试的方式多众多样,难度也各有高低。但是其中的英语课是所有研一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门课程,也是最容易挂科的。同时,研一的我们还会积极的参加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学生还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要认为硕士研究生英语四六级都通过了,因为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都忙于四六级考试。此外,在研一这一段时间也是和自己的硕士导师相互磨合的一个时间段,不管是学生对导师还是导师对学生都需要注意一个时期,互相的了解,时不时的探讨一下学术动态,聊聊未来的规划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就基本结课了,也就是你研究生的全部理论课程已经结束。所以在暑假之前,我们有一个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事情需要开始积极地准备了。再来看看研二的我们,在忙些什么?研二最重要的事情是:硕士学位论文定题目、开题报考、中期考核。研二一开学也就是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相关工作,这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只有开题顺利,才能够更大概率的写出一篇比较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在正式的开题之前需要和自己的硕士导师详细的演剧自己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等,只有前期将这些内容准备的足够充分才能够保障我们顺利的开题,并且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只是开题之前,你需要看很多篇文献、需要看很多本专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需要经受硕士导师无数次的责怪,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够写出一个令所有硕士导师满意的开题报告,所以说真心不容易。之后更多的研究生会选择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有的开始每天按时定点的到图书馆看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的各种资料,有的开始积极的向一些核心期刊投稿,开始不断的接收被拒绝的消息,然后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被杂志社的编辑压迫,直到顺利的发表。因为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一条是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或者是几篇的专业领域内的小论文,所以写论文几乎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还有的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得比较高额的奖学金会发大量的小论文,这些都是在研二期间完成的事情。到了研二下学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期考核,因为这距离研究生开题报告已经有一段的时间里了,所以为了检查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情况会举行中期考核,主要是查看每一个硕士研究的学位论文的进度,一般要求要完成整篇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在这次考核中集中解答,例如是否还能继续写下去?是否需要重新开题?以及硕士导师就学生论文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读博,研二的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明确大答案。如果决定了要读博,那么便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准备。例如选择目标院校、联系博士导师、是统考还是申请-考核?以及目标院校对于申请-考核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争取在研二这一年全部做到,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在研三的时候获得博导的名额,在硕士毕业的时候顺利的拿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这一年也是很多学生频繁参加各种学术论坛的时间,会有大量的研究生参加985高校举办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坛,这样也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在以后的读博和就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于是很多研究生在不断的创造,因为只有你写的论文被主办方认可了,才能够获得参加学术论坛的机会。最后再看看研三的我们,或许你就真的知道研究生的不容易了。研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找工作、预答辩、外审、正式答辩、毕业季。这时候各高校的春招陆续开始,所以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然是穿梭在各大校园招聘会现场,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每天频繁的参加用人单位的宣讲会,不断的投递自己的建立,争取拿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的offer。同时在寒假一结束,也就是3月或者是4月份的时候,各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这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预答辩没有通过学院答辩委员会的审核,那么导师也就不能给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签字,随之便是不能送外审,最终的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因此研三的研究生非诚重视预答辩,尽管会在预答辩的过程中被很多的硕士导师怼的怀疑人生,可能自己都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写的硕士学位论文难道真的非常的垃圾吗?然而,这其实是硕士导师为了你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而及其认真的给你修改建议,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预答辩结束之后,还需要根据各位导师给的建议不断的修改。预答辩结束后,在5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会把所有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往外审,从此研究生便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期待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一般20天左右的时候会出外审的结果,如果你外审的成绩不到60分,那么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如果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外审成绩是60分到70分之间,那么还会进行二次送往外审。因此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的最中成绩只要70分以上就可以。接下来便是各学院组织的正式答辩了,一般来说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很多高校只要学生的外审通过率,那么在正式答辩时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的,当然也会给一些修改的建议,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学位论文,所以研究生对这一环节并不是很在意,甚至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已经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不过有一个令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比较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向学院报销自己读研期间的一些费用,当然额度有限,一般来说是2000元到3000元,这笔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可以报销读研期间的路费、资料费、发表论文的费用,所以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说不要忘记将自己的火车票扔掉,因为是可以报销的哦。在最后的最后就是毕业季了,一般来说都是那些老套路,拍毕业照、毕业晚会、谢师宴等等,然后在7月份左右正式的走向工作岗位或者是开启博士研究生的生活。以上便是研究生三年期间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将时间都放在了学术上,但是看完这些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研二和研三才是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保证自己顺利的毕业。

王韬

研究生写论文,会让一个人有哪些学术领域外的收获?

在学生阶段,很多人特别怕写论文。许多研究生也犯怵,甚至认为写论文没什么用,纯粹是浪费时间。其实,写论文大概培养了这几种能力,对一个人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1.发现问题的能力。一篇好的论文,题目好,已经好了一大半。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个题目,你居然能几千言几万言说个所以然,你就成了这个领悟的NO1(理想状态,复制粘贴的当我没说)。很多研究生时写论文写到一半发现写不下重新换题的例子多的很,可见选题之重要。2.分析归纳能力。OK,你现在成功地找到了题目,那么,前期找的资料如何利用,还要再找哪些资料,资料如何归纳整理,整理后如何行文,行文间叙述论证的逻辑如何,是什么理论在指导,用的什么方法,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毋庸置疑,这种技巧的练习,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会带来多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术上的创见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了。3.写作能力。不展开了。4.检验你学术创建/学业水平。论文写完了,你马上就要毕业了,难道还像高中组织一次毕业会考?好吧,假如你是本科生,学术上没要求你多么创新,但对这个问题你至少要讲清个所以然吧,能够自圆其说、文从字顺。嗯,行,四年没白学,答辩老师手一挥就让你过了。假如你是研究生,对这个领域,总要有点你的贡献吧,总要要把别人看不到没说过的说一说吧。如果是博士,对于这个话题、这个领域要有开拓吧。不要多了,有了五千字,你的几斤几两是看得到的。结尾一:说实话,就算你的论文是抄的,但经过了你找材料和和粗加工环节,对一个人的个人帮助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结尾二:不要鄙视写论文。工作后,你会发现很多情况都与写论文类似。比如做策划案,搞科研立项,申报项目,经过论文熏陶的,做这些得心应手。对了,你还学会了去知网,去读秀,去超星,去硕博论文库。没写过的,百度一下,便大骂领导:什么鬼差事?网上神马资料都没有!

相川

研究生在研二研三必须做的三件事情!学姐:累并快乐着!

考研的学生或许现在正在认真的准备着自己的复试,祝愿你们能够在复试中有一个优异的表现。那么在研究生这三年期间 你一定要做很多事情,研一的你或许更多的是在忙着每天的实验和课程,但是到了研二和研三时,你又在干什么呢?是宅在寝室里吗?又或者是每天都碌碌无为呢?其实在你研二研三这两年期间你必须做三件事情,这对于你的毕业和以后的就业都会有非常不错的帮助,这不研究生学姐也表示尽管很累但是很快乐。第一件事:找一份实习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说,在研二这一年期间由于没有了课程安排,所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支付自己每天的时间,所以不能浪费这样的时间,因此找一份实习工作成为必然。我们都清楚实习是在读研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因为实习能够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能够更加的熟悉我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能够更直接的和社会所接触。同时在毕业的时候如果你曾经在一家专业内比较好的公司实习过,那这也是一个加分项。所以在没课的这一段时间,研究生的我们必须找一份实习工作。第二件事:发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研一的我们由于刚刚进入研究生生活,加上每天繁重的课程安排,所以很多学生没有了写论文的心思,以至于一直没有论文产出。但是在研二研三期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多渠道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多阅读所研究方向的最新科研论文,也可以认真仔细的收集多项实验数据,为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数据,帮助我们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所以这一段时间,你大可以用一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毕竟读研期间没有一篇像样的论文是不完整的。第三件事:开始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答辩,外审的相关准备工作。研究生三年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因为自己论文外审通过了我们才能够拿到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在研三的我们应该奖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首先是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构思整个论文的框架,完成初稿,导师修改,二次创作,预答辩,正式答辩,最后外审。整个过程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汗水。所以一定要尽早的准备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因为其 不是一蹴而就的。总之,在研二研三的硕士研究生,这三件事情是你们所必须完成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顺利毕业,对于以后的就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项。

董小宛

科研榜样: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SCI8篇,说,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

彭知南,男,中共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胡江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控制、增强学习与自适应优化、机器人应用研究。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奖励和荣誉。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8篇,领域Top期刊论文2篇,中科院JCR一区期刊1篇,二区期刊5篇,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作为学生中主要参与人员参与横向课题1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困难都不轻言放弃,成了彭知南探索位置领域成功的基石。图难于易,为大于细2016年9月,彭知南选择跨方向硕博连读进入自动化工程学院继续学习,走上栉风沐雨的科研路。对于刚踏入系统控制研究领域的他来说,如何找准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十分重要,导师胡江平教授一直鼓励他着眼前沿科学热点,勇敢挑战“硬骨头”,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研究“佳境”。AlphaGo的“爆红”让深度学习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计算机围棋系统利用深度增强学习技术使计算机的围棋水平达到顶尖职业棋手的水平。于是,彭知南借他山之石萌生了利用增强学习方法来解决系统控制问题的想法,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确定开展基于增强学习的系统控制问题研究。他注意到传统的系统控制方法依赖于精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很难进行精确建模,从而会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增强学习技术在未知环境下的优化决策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启发他对基于无模型控制器设计方法的研究。带着这个问题,一点点积累,一次次实验,一个个突破,他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策略迭代增强学习算法用以解决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在该算法的基础上,他还引入了基于actor-critic神经网络在线学习机制,实现了控制器的在线学习,提高了控制器的自适应性。通过与传统的控制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控制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江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阶段第一篇论文的撰写,该成果发表在信息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彭知南感叹道:“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把困难划分为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最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科研落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彭知南以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物”为鉴,十分重视积累和实践,认为科研中容不得半点大而化之。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学用相长,在兼顾学术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胡江平教授团队的国家面上项目和其它横向科研项目。为了实现科研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他在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的启发和鼓励下,参与了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下肢偏瘫患者外骨骼行走辅助的关键控制问题,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增强学习自适应优化控制算法。该算法解决了针对不同的穿戴者在线自适应控制问题。最终,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机器人领域两大国际顶级会议2018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和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上。受到研究中心项目的启发,彭知南又结合工程实际连续发表两篇会议:在学校研究生院、导师胡江平教授、程洪教授的资助下,2018年7月赴武汉参加了中国控制会议;2018年10月,赴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IROS会议,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他始终坚信,做科研一定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最终再回到实际问题中去,就像系统中的反馈控制一样,形成一种良性闭环的模式,提高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导师的鼓励下,彭知南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的资助,于2019年8月赴新西兰“国宝级”学府奥克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和学习。合作导师是国际系统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Sing Kiong Nguang教授。“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到奥克兰大学之后,彭知南积极参与团队的研究组会,坚持多听多看,虚心学习关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前沿研究,最终他成功把基于无模型的增强学习控制算法用以解决复杂网络系统的控制问题,得到了合作导师的认可。目前共撰写学术论文4篇,其中两篇论文已投稿到该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ial Informatic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海外的留学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不管做什么事,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只要有足够的志向和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最终都能到达终点。成功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幸福来自平凡的坚持和奋斗。他经受历练,不断成长,把成电“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坚信:既然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定不负青春韶华。学长寄语我们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只有珍惜青春,心怀梦想,把握机遇,敢于挑战,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代表性论文[1]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Data-driven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two-stage policy iteration algorithm. Information Sciences, 481: 189-202, 2019. (二区Top期刊)[2]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Kaibo Shi, Rui Luo, et al., A novel optimal bipartite consensus control scheme for unknown multi-agent systems via model-fre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369: 124812, 2020. (一区Top期刊)[3]Zhinan Peng, Jiefu Zha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Optimal containment control of continuous-tim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unknown disturbances using data-driven approach.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0, 63(10): 209205, 2020. (二区期刊)[4]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Data-driven containment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via value iteration.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63(8): 189205, 2020 (二区期刊)[5]Zhinan Peng, Rui Luo, Rui Huang, Jiangping Hu, et al., Data-driv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walking assistance control of a lower limb exoskeleton with hemiplegic patient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0. Accept. (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6]Rui Huang, Zhinan Peng, Hong Cheng, Jiangping Hu, et al., Learning-based walking assistance control strategy for a lower limb exoskeleton with hemiplegia patients.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2280-2285, 2018. (共同一作,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主要项目[1]截瘫助行外骨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基于符号图理论的合作-竞争多个体系统的群体行为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基于增强学习的下肢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研究,四川省科技厅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撰稿:刘子璇 排版:小王 校审:阿凉

鹊巢

研究生写毕业论文,这个网站你一定想试一试!

研究生写论文可能会需要参考许多国外网站的资料,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是国外网站的论文该去哪里下载,一个是国外网站的论文下载下来,外语不好的同学看不懂咋办。别急,今天老刘就是来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国外论文网站查询神器——掌桥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zhangqiaokeyan.com/LBJH-hjy-2020071701掌桥科研是世界级海量内容的搜索引擎之一,专注于学术性开放获取网络资源。其中的外文文献主要来源于世界各主要学会、协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学术论文,其中包含IEEE、AIAA、Springer、Elsevier、Wiley、Taylor等知名数据库的论文、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剑桥、哈佛、牛津、斯坦福等930所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论文、美国著名科研机构的文献资源等。点击右上角的文档翻译,即可上传论文,网站会在保留原文格式的基础上自动翻译成英文。无论是需要运用外文写作,还是需要查询外国文献资料的同学,有了此等神器助力,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了。如果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说不定哪天就会用得上呢?编辑:HJY

闵损

研究生写不好科研论文的原因分析

科研论文是根据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课题写作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的论文。对研究生而言,科研写作是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现给大家最佳途径,也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但很多研究生由于写作能力不足,以至于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赛恩斯编译总结发现,研究生写不好科研论文的原因主要为:一、缺乏写作锻炼和系统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很多导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的锻炼和系统培养。当学生拿到实验结果的时候,他们看完实验结果后直接让学生开展相关论文的撰写,而不去给学生讲解科研论文撰写的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这就导致学生在科研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往往比较吃力,而且勉强写出来的文章也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二、缺乏指导和交流。现在很多导师都很忙,对研究生实行放羊式管理。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在论文写作过程缺乏导师的指导和交流,往往会导致学生按照自己固有的思路或者已有论文模式去写作,这样往往抓不住论文写作的重点和其中的物理思想,写出来的论文跟导师的思路相去甚远。三、对论文科学问题把握不够、深度理解有限。研究生通常通过实验结果为切入点来撰写文章,然而很多研究生写出的论文缺乏深度,只是实验结果的罗列和实现现象的描述,而对于实验现象和结果背后的物理问题却讨论不够。实验报告式的论文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四、科技论文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科技论文撰写有其特定的格式和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写。很多研究生在科技论文写作时候包含过多现有的或常识性的内容,使得科技论文的创新性难以凸显。并且,尤其在英文论文的撰写过程,表达不够规范描述不够清晰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利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或创新点,是需要长期培养的一项技能。五、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近些年来各种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关于学术不端的问题层出不穷。有些研究生在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为了获得所谓好的实验结果和好看的实验曲线,私下更改部分实验数据或捏造数据来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这些都是违反科学道德的,也是不被容许的。因此,应当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修改交流,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和诚信观。只有解决好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和创造性知识介绍给别人,这也是对研究生个人能力的展现和肯定。

霹雳弹

研究生写作科研论文的工作经验总结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蓝译认为,研究生撰写科技论文,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而且撰写要恒、撰写要精、撰写要新。一般来说,写作科技论文从选题入手,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题方向与专业对口,筛选出符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勤于思考,注意积累,有了想法立刻记下来,为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2.选题要充分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如本课题研究已有的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及迫切程度,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等,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课题来。3.选题时间适宜,选题要尽量早些,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积累材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讨。4.课题难易、大小要适度。根据本人的专业基础和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如资料条件、经费等,综合考查以选择大小适当的课题。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题目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论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深度。详细地占有资料,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只有论点,资料贫乏而论据不足,就不能明确、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会显得苍白无力。有了相当数量的资料,搞清在研题目的范围内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有哪些问题未曾提出。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了更大数量的资料,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有关实验、试验、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等有关会议,并索取相关资料。并在在图书馆检索、阅读、复制并索取或借阅有用资料。或通过一些电子资源平台取得有关科技文献进行研读。在选题过程中要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还是空间顺序,这根据自己论文的实际情况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围绕主体开展论述,这也是从总体上对论文的一个把握,不会让论文写作偏离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术研究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数据并整理分析后,应尽早整理成文,一篇科技论文一般由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标题的大小应当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既要概括全文内容,又要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兴趣。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当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语言要精炼、准确,英文摘要通常使用被动语态。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核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引言一般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等,简单来说就是从已知的研究现状、进展到未知的问题,再提出问题,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时还需要陈述选择某个方案的理由,最后给出研究的结果和价值。引言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这样才能使论文逻辑严谨,前后照应。引言中不用插图列表和有关公式、结构式,避免使用夸大论文意义或炫耀自己的词语。对于理论性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因果分析、归谬法等。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科技论文的结果是整个论文最实际的东西,我们应当是客观地描述,一般不加任何讨论,主要是图表的集中。开始撰写论文时,各种结果都应该总结出来,然后根据需要去取舍结果的描述,当然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在结果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论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文献要精选,应当是有必要的、最新的文献,而且要注意采用规范化的格式。其实,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

泰姬陵

文理科研究生对话学术生活,都流下了心酸又羡慕的泪水

本文系募格课堂原创,转载开白请后台联系。作者:浴火凤凰文科和理科的研究生有时容易陷入“围城”之困,喜欢吐槽自己的悲惨遭遇,而羡慕对方的美好生活。其实,文理科研究生各有各自的欢乐,也各有各自的痛苦。我们就通过一名理科生和一名文科生的一番精彩对话,来了解一下彼此的真实生活吧!PART1:实验课题篇实验和课题,几乎是每个研究生学习期间都会面临的挑战,这既是由导师布置的必须完成的现实任务,有的也是自己学位论文的来源。而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又有很多不同之处。理科生:你们文科生是不是也要做一些实验?文科生:实验?究竟是个什么东东?不清楚!理科生:啊!?连实验都不知道是啥,你们怎么写论文?文科生:我是学哲学滴,要做啥实验?你是让我去终南山里潜心修炼,感受庄子的“丧我”境界?还是去五台山在佛音袅袅、青灯卷帘中,看看是不是我也有佛性?抑或者让我感受一下康德的先天范畴?理科生:呃,即使没有实验,也有课题要参与吧?文科生:文科课题都是理论研究,必须有足够的阅读积累才行。我功力太浅,导师不让帮忙,其实是怕我越帮越乱,污染他的课题。所以,导师根本不给我派任务。理科生:这么幸福!我老板接了超级多的课题,还有与企业合作的工业项目。我们几个学生像打工似的,成天做实验、写程序,忙得不可开交。文科生:怪不得你们理科生都把导师叫做“老板”,这明摆着是雇佣关系嘛,还把“压榨”美其名曰“锻炼”,有点搞笑啊!理科生:真是遇到知心人了,谁说不是呢!文科生:这样看,我们文科导师才像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不过我们文科生底子薄,写论文水平太low,他们带学生也有点做慈善的味道!理科生:是啊,大家都说,理科导师是“资本家”的一员,文科导师是“无产阶级”的一员嘛。文科生:那你给资本家干活,每月发多少工资?理科生:不叫“工资”,叫“补助”好不好!大几百的不到一千,还够花,你们补助多少?文科生:文科课题经费少,老师又穷,我从未发过补助。PART2:论文写作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是每一位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所必须完成的硬性要求。无论对于文科还是理科研究生而言,论文的撰写都不是能够轻松完成的,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磨难。理科生:你论文怎么样啊?你们导师逼着发吗?文科生:论文?什么论文?这不还早着吗,现在才研一刚结束,我书还没看几本呢,写个屁论文。不过,我是平时自己玩,每科要交课程论文或者小组作业的时候哭。理科生:你们太幸福了!我们老板天天催着要写论文,方向跟着实验室和实验走。我啥也不会,咋写啊?文科生:我们论文只要分析案例和思考就行。你们毕业对Paper有啥要求没?理科生:我们要求毕业前至少发表1篇SCI或EI,不过越来越难发。文科生:我们要求毕业前1篇中文核心即可,好多同学研一上学期就搞定了,我就是不想写。理科生:看来你们还比较轻松啊!我们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实验承受无数次失败,讲组会次次被导师痛骂,抓耳挠腮呕心沥血写论文,文章会被拒N次,总之,一个字“惨惨惨”。文科生:不过,你们有实验课题,出的成果也多。理科生:也是啊,我们只要培训一下就能当民工,刷管子、看仪器、跑程序,成果出不少。文科生:各有各的好处,文科观点并无对错,只要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言之有理即可。理科生:嗯,我们理工科任何观点都要分出一个对错。文科生:你们撰写论文有问题卡壳时,想找导师指导下,方便不?理科生:别提了,一个学期见两次面就不错了,只能提前打电话联系。可打第一次,回复:“我最近没在学校,等回去联系你们。”一周后打第二次,回复:“呵呵呵呵呵(注:同上)……”。半个后打第三次,回复:“哎呀,我最近有点忙,忘记了。你们可以先找博士师兄看看,让他提提建议。”再之后就不敢打电话找导师了。文科生:我们想找导师相当方便,但见面后主要内容是聊天,比如,最近心情如何,上课还顺利吗,作业多吗?别有压力,pass就好。比如,最近在看什么书?我这有几本你要不要看,在书架上,拿去拿去,记得还我啊!还比如,下个月就放假啦,好好回家休息,下学期见哦!理科生:额…PART3:日常生活篇研究生除了实验课题和撰写论文之外,其实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是由于处于的不同环境、担负的不同任务、导师的不同个性,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生活方式。文科生:你们有没有时间跟老板出差?理科生:有倒是有,但主要是参加项目,帮老板打打杂,忙完之后立马回来,没时间到处转转。你们也可以外出?文科生:我们没有实验,好多培养经费花不完,所以,导师经常组织我们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主要是玩一玩,外带把钱花完,省得年底剩下再上次,哈哈!说点高兴的吧,周六一起去吃火锅?理科生:我怎么可能像你一样悠闲,我们可是“996”模式!文科生:的确是,我们研二、研三和周末没课,爱干啥干啥。对了,你的“996”模式是啥东东?理科生: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在实验室待满6天。周日有活的话也不能休息,暑假只放一周。有事请假的话还要看导师脸色。文科生:我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太自由了!你们请假这么难么?理科生:当然了,一去请假,导师就来火:给你的实验做好了吗?实验停了还接的上吗?没有实验怎么出paper?课题怎么结项?你怎么毕业?文科生:我们没有实验室,没有课题组,一切都靠自觉。不过,我去请假,导师总说:去吧,学校没啥事,不用着急回。理科生:太羡慕你了,基本上处于休假养老状态。文科生:我还有点羡慕你那,有导师管着。我导师都不管我,我现在活的空虚无聊迷茫孤独……理科生:别刺激我了行不行!对了,你有女朋友没?文科生:别提了,我们文科男生太少,女生都喜欢外院的小哥哥!好白菜都让外面的猪拱了!你怎么样?理科生:我们理科男不如你们文科男生能说会打扮,穿个背心人字拖,和民工差不多,哪个小姑娘喜欢?PART4:师生情意篇其实,研究生导师并不全是“洪水猛兽”,毕竟单纯压榨学生、道德败坏的导师只是极个别人,绝大多数的导师还是对学习非常关爱照顾的。文科生:不过话说回来了,导师都有可爱的一面吧?理科生:也是,我有个才华弱鸡的师兄,老板写论文给他挂名。快毕业,还发给他一个参与国家课题的证明,以备用人单位查问。文科生:看来你导师人不错,我去年毕业的师兄跳槽被卡,我导师亲自出面去说情。理科生:我们导师有点胆小,尤其是师姐师妹去找他,他必须把办公室门打开才行。文科生:都一样,导师都是比较重视名誉滴。理科生:导师平时很忙,交流时长少于两个小时,但是他每一句话都能受益匪浅。文科生:我喜欢读导师充满文人气息的论文,看到了属于文人的求实、浪漫、乐观,他的思维和想法给人别样的启发。理科生:文科生就是文科生,说起话来像写诗一样!我导师每学期开学和放假,都自掏腰包请所有人聚一聚,档次还挺高级的,所以,我们学生都盼望着这两顿饭。文科生:我导师也请吃饭,只是没多少钱,档次不高,不过一起聊聊挺开心的。好了,不聊了,我要出去逛街了!理科生:羡慕嫉妒恨,我又要去看实验数据了!作者简介:一位不“误”正业的博士后,以笔抒情,以文会友。

聪明衰矣

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的4个基本要点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以书面创作形式的一种展示方式,借此希望能够尽快刊登发表并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若正常毕业必须发表指定级别、数量论文的研究生们来说,尽早熟悉和熟练掌握学术期刊论文投稿的相关技巧,将有助于学术论文在理想的学术刊物上得以发表,进而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当然,更重要且更现实的目的是,满足正常毕业、评职称的条件。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应着重掌握以下4个基本要点。01、熟悉学术期刊的类型区别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发表,并得到同行专家、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学术论文能否在指定的学术期刊得以发表,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但也取决于论文作者对期刊性质的了解程度。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投稿之前,必须先要搞明白“学术期刊”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解释:(1)收录学术文章的就属于学术期刊;(2)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的才是学术期刊。根据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按照(1)执行,而要求更高的院校和单位则按照(2)执行。所以,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第一步就要清楚学术期刊具体包括哪些,最好是到各自学校社科处的网站上,查找学校官方认可的“期刊目录”,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期刊的性质,学术期刊可粗略分为理论、技术、综合类期刊;按学科的类别,学术期刊可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期刊,有的在封面印有中国XX学(类)或学会(核心)期刊(会刊)字样;按出版的类型,学术期刊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又有核心(重点)和普通、公开和内部发行期刊的区别。目前,国内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其中又分为来源刊和拓展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源核心(也称科技核心,如医学或工科类期刊在对应领域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或者武大核心之类,但没有前几种有影响力。研究生在投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将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刊发目标与期刊的性质类别、地位层次保持相对一致。其次,要了解期刊的发文取向。即便是相同类别或者同一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特色、发行对象层次和报道阶段重点的不同,其栏目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文取向也会随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研究生在投稿前,不仅要知悉专业期刊的征稿启示和栏目设置,还要着重关注其年度发稿重点和专栏征稿主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跟进期刊的发文取向,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02、贴近学术期刊的个性要求作者投寄的论文格式最好与发文的排版格式相一致。此外,不同期刊在投稿方式上有打印文稿邮寄、光盘刻录邮寄、电子邮件投稿、官网在线投稿等不同传递要求,在录用取舍上有是否回复的不同时限约定,在字数限制上有依据论文性质区分的不同上限规定,在版面幅度上有是否收费的不同等次标准。例如:在是否录用结果回复的时限上,自投往往比较慢,而采取代投方式的话,普刊基本上当天回复,学报需1~2周,北大核心需1~3个月,南大核心则需6个月左右;在版面费上的收取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期刊存有差异,少的在1000~2000元,多的在5000~6000元。所以,研究生可通过期刊的征稿规定或与编辑部直接联系了解,以避免技术性失误。03、符合国外索引的收录标准根据许多教授们的多年投稿经验来看:一篇学术论文如果要想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其基本要求是:学术水平是核心、编排规范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由此可见,即使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再高,如果出现格式编排不规范、投稿途径有偏差的情况,同样也很难被收录。在编排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英文摘要、项目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论文的英文题名要能够高度概括主题内容,通常不超出10个实词,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公式和缩略词等。作者姓名按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姓在前全部都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中加半字线,多人姓名中间用逗号,如 ZHAO Feng,WANG Hong-sheng。工作单位采用规范稳定译文,后缀China,如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433, China。英文摘要的编写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篇幅长度一般在100~150个单词之内,不出现非文字性的图表、表达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字表述常用第三人称方式,用过去时态描述论文涉及的工作过程,用现在时态阐述论文的结论;注意开篇首句不与题名重复,首字不用阿拉伯数字。项目来源在首页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63”高技术等项目名称,并用括号标出批准号。参考文献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写并译成英文,剔除著录的教科书文献,主要原因在于,EI、SCI对参考文献中教科书比重较大的论文将不予收录。在投稿途径方面,作者应积极向国内已经被EI、SCI等被列为来源期刊,特别是向已经发表过论文、并被其收录过的期刊投稿。因为,据统计,国外英文和非英文科技期刊被EI、SCI收录的比例为85:15,加之,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进入EI、SCI来源期刊的数量有限,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生可以将论文(英文稿)直接投寄被EI、SCI列为来源期刊的国外英文期刊,其部分期刊在学术水准、录用标准方面,相对来说低于国内的EI、SCI来源期刊。因此,研究生要了解被EI、SCI等收录的源期刊学科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出版和机构地址、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录,这方面的信息可查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最新SCI源期刊要目总览》或到图书馆咨询。另外,由于EI、SCI等还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研究生可以主动向在国内或境外举行的国际会议投稿,也可增大被EI、SCI和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04、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趋,成为各家学术类公众号的重要新闻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刘某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颜某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论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某被举报抄袭,涉及硕博士论文、专著等。中国65篇论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别来自44所高校,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随着各种学术期刊的线上推送,要想通过“下载+粘贴”方式来剪裁拼装一篇学术论文已经变成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学术论文的网上链接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又使得发现、核实和举报违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尊重他人既有的学术科研成果,杜绝剽窃抄袭 “无商量”、嫁接引用“不标注”,杜撰结论“厚脸皮”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原创论点,遵守相关学术期刊的约定,防止没有参与“搭便车”、未经允许“挂虚名”,一稿多投“撒大网”、多稿一投“狂注水”等失范行为。单从技术角度来讲,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如果论文的质量上乘,容易造成多种期刊重复发表,不仅给刊物和读者带来损失,也给作者带来声誉危机,发文期刊还将给予作者终止一段时间在该刊发稿的制约。对于“多稿一投”的现象,如果论文内容相同或相近,编辑部必定会择优刊发,绝对不会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一般来说,除非论文质量特别高或编辑部特约系列论文,否则的话,期刊不会连续发表某位作者相似内容的论文。因此,多稿在手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将论文分别投寄不同的学术期刊,这样上稿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