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渌水杯”选登 毛锐《研究生应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麑裘

“渌水杯”选登 毛锐《研究生应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

研究生应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而研究生群体又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学术诚信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频频被爆出论文抄袭、伪造数据、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的行为,严重污染了我国的学术环境,同时给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冲击。“朝闻道,夕死可矣。夜授教,晨生乐哉。”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要注重创新精神更要加强对学术诚信的教育。对此,国内很多的专家学者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早在2015年12月9号,中国科协、教育部、 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就已经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旨在弘扬学术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壹) 研究生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伪造数据、篡改数据、整体抄袭,但有部分学者将“一稿多投”也纳入到学术不端的行为之中。例如,有些研究者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不能够支撑所提出的研究理论,于是就会伪造实验数据甚至篡改实验数据,便于和其理论相符。还有的研究者因为本身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条件的不允许,在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时部分或大量的引用他人研究内容,造成抄袭行为,这些行为在研究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天津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李庆昆在其毕业论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纤维离线自动识别系统软件的设计》中被发现涉嫌抄袭他人论文,比对后发现,这两篇论文从标题、摘要、关键词到正文结构和内容都高度相似,多个段落几乎一字不差。湖南大学2016届硕士研究生曹律在其毕业论文在《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中被发现涉嫌抄袭他人论文,比对后发现,两篇论文同样是大面积雷同。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翟天临在其发表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被发现文字复制比高达40.4%。这样的学术造假事件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肯定会严重损害高校的形象,阻碍国家的科研发展。(贰) 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弥漫在社会上的浮躁气氛已经慢慢渗透进了神圣的校园。越来越多的高校过分追求排名,使科研成果和职称的评定相挂钩,造成学术行为的利益化和功利化。近几年高校研究生的扩招造成学生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研究生其实并不适合科研工作,再加之导师的监管不到位和毕业的压力,势必会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一直以来大多数培养单位没有意识到宣传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偶尔会举办一些相关的主题会议,但讲座内容往往容易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趣味性。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关学术道德的授课迟迟不能开展,不能做到对全体研究生集中授课,让学术道德成为研究生必修课的一部分,这都导致了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不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政府部门和高校学术委员会都没有形成完整的法规来处理研究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只会让这种行为愈加猖獗。早在200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里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行为。对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必须严肃惩戒,甚至取消学位,增强学术权威。每一个学术期刊出版社都有义务和责任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当前大多数文献检测系统只是通过文字比对来检验是否违反学术规范,但表格、图片却不在检测范围之内。还有的研究生通过钻检测系统的漏洞“老歌新唱”,在撰写论文时完全按照别人的写作思路,增加新内容以此来逃过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如果期刊出版社能够使用多样化检测手段,充分利用法律和制度的威慑力和强制力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叄) 应对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对策培养单位应该定期开展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修养的培训课程,倡导恪守学术道德底线,弘扬学术诚信。各班也要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印发人手一本的宣传手册,开展相关知识竞赛,同时还要有奖励措施。当然,对学术投机分子和违背学术道德的学生,要在教学楼显眼处张贴处分的大字报,让这些学生接受全校师生的谴责和不齿,“重病还需猛药医”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其他学生不敢违反学术规范。通过提高个人的学术道德意识,以及学术规范意识,从研究者本身出发,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每一位研究者都应该具备的,在科研的道路上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高校在推进创新人才、基础研究和学科优势的建设过程中,应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倡导坚守诚信的科研精神。部分期刊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对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审核中不够严谨甚至是给钱就能够发表,这也是造成论文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学术委员会对期刊的管理应加大排查力度,对那些不具有出版资质或出版标准低的期刊予以撤销和处罚。高校要定期更新期刊目录,一经排查发现不符合学术质量要求的期刊应加入黑名单,不准全体师生向此类期刊投稿。导师负责制是我国研究生管理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导师作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的领路人,同时也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导师应加强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要注重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导师要加大对所带研究生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审阅力度,一经发现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导师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国家与高校应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将学术不端行为与个人诚信挂钩,计入个人档案之中。对学术失信人员应限制银行贷款,禁止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禁止入党和参军,以此来增强学术的权威性。面对当下如此严峻的学术失信现象,建立科研道德监管制度和学术监督部门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网络数据分析查处违规论文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充分重视论文的查重工作,如果论文的重复率达到20%,应该视为论文抄袭,违反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在毕业论文的查重中,如果重复率高于学校规定的阈值,论文作者不能给予毕业,学校应该重视对研究生学术不端的惩戒力度。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2008-2010年经历了由自主研发试用阶段到系统全面升级的转变,也是从那时起,国内学术界对学术不端检测的相关问题的关注度也在2008-2010年期间稳健上升。目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采用的是CNKI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多阶指纹(AMLFP)特征检测技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已发表文献检测、论文检测、问题库查询、自建比对库管理等。但这种检测技术只能比对出是否存在相同的句子,只要连续的几个字不一样,检测系统也是无法检测出学术失信行为。期刊出版社应该引进多种检测系统,缺陷互补以此来增加论文查处结果的可信度,提高文献检测系统的综合能力,丰富文献检测的手段让那些科研投机分子无漏洞可钻。学术不端不仅是个人失信行为的体现,更会对我国学术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研究人员通过钻学术规范的漏洞,或许能够谋取一时利益,但想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还需要踏踏实实地搞科研。国家和高校也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不能让恪守学术道德的研究人员寒了心。加强对研究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学术规范的法律制度建设,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推向更高、更好、更规范的发展层面。我相信,通过大家对学术规范建设的不懈努力,总有一天我国的学术环境会更加清明,科研成果的质量会越来越高,中国的科研能力也会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作者简介:毛锐,男,汉族,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编辑:李凤仪详情请关注“渌水诗刊”公众号,微信搜素“渌水诗刊”。

六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9月28日发布消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维护公平,提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现就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遵循规律,严格制度,强化落实,整治不良学风,遏止学术不端,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努力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二、强化落实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一)学位授予单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质量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要落实落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补齐补强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加快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二)学位授予单位要强化底线思维,把维护公平、保证质量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加强与研究生培养规模相适应的条件建设和组织保障。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模式和规模,强化培养条件、创新保障方式,确保课程教学、科研指导和实践实训水平。(三)学位授予单位要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强化制度建设与落实,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位授权点建设、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尽责担当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四)学位授予单位要明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责部门,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位授权点数量等,配齐建强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务队伍,合理确定岗位与职责,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二级培养单位设置研究生教育管理专职岗位,协助二级培养单位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具体承担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质量管理和研究生培养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五)学位授予单位要强化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建立各环节责任清单,加强执行检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管理。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和专项检查,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立查立改。三、严格规范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六)招生单位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招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严慎细实做好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七)各地、各招生单位要强化考试管理,把维护考试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试卷安全保密、考场监督管理等制度要求,确保考试安全。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强化对自命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招生单位要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进一步完善自命题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管,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坚决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八)招生单位要切实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将招生纪律约束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录取全过程,牢牢守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纪律红线。要进一步完善复试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复试规范管理,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要交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要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专项计划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工作规范透明。招生单位要提前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招生章程、招生政策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分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等信息。所有拟录取名单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公示,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及答复。四、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十)学位授予单位要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按不同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细化并执行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制定各类各层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到培养环节设计合理,学制、学分和学术要求切实可行,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明确。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关键节点突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学位论文答辩前,严格审核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十一)二级培养单位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机构,在学位评定委员会指导下,负责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监督培养计划执行、指导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加快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学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十二)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编发内容全面、规则详实的研究生手册并组织学习。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导师要主动讲授学术规范,引导学生将坚守学术诚信作为自觉行为。(十三)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和严格课程考试。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五、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十四)学位授予单位要进一步细分压实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要客观公正评价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切实承担学术评价、学风监督责任,杜绝人情干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申请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论文评阅情况、答辩组织及其结果等进行认真审议,承担学术监督和学位评定责任。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十五)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符合相应学科领域的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要求。对以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创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位论文,细分写作规范,建立严格评审机制。(十六)严格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细化规范答辩流程,提高问答质量,力戒答辩流于形式。除依法律法规需要保密外,学位论文均要严格实行公开答辩,妥善安排旁听,答辩人员、时间、地点、程序安排及答辩委员会组成等信息要在学位授予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评定工作,违者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十七)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原始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制度,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确保涉及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研究、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重要记录的档案留存全面及时、真实完整。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促进学术公开透明。六、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十八)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积极投身教书育人,教育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学科或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制订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学生分流退出建议。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十九)学位授予单位建立科学公正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把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选聘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编发导师指导手册,明确导师职责和工作规范,加强研究生导师岗位动态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兼职导师。建立导师团队集体指导、集体把关的责任机制。(二十)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各学位授予单位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常态化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首次上岗的导师实行全面培训,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确保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在指导环节中落地见效。(二十一)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七、健全处置学术不端有效机制(二十二)完善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位授予单位三级监管体系,健全宣传、防范、预警、督查机制,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置措施。将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工作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畴,将学术诚信管理与督导常态化,提高及时处理和应对学术不端事件的能力。(二十三)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十四)学位授予单位要切实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相关要求,完善导师和研究生申辩申诉处理机制与规则,畅通救济渠道,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对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起申诉。当事人对经申诉复查后所作决定仍持异议的,可以向省级学位委员会申请复核。八、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监管(二十五)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监管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招生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部将把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畴,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多发性、趋势性的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纠正。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十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加强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抽查等监管手段,省级学位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环节督查,强化问责。(二十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力度,适当扩大抽检比例。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加大约谈力度,严控招生规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较多的学位授权点进行重点抽评,根据评估结果责令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的,依法依规撤销有关学位授权。(二十八)对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环节问题较多,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存在突出问题的学位授予单位,视情况采取通报、限期整改、严控招生计划、限制新增学位授权申报等处理办法,情节严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坚决依法依规撤销学位授权。对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法律法规的,坚决依法依规追究学位授予单位及个人法律责任。(二十九)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要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公开,定期发布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公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编辑 彭启航

脱履户外

明确了!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事务

全体研究生要注意了,这次国家真的出招整顿了!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一共29条的意见中,“严”字是最突出的特征。坚决给学位“挤水”,学位论文作假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务,研究生招生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资料图: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招录——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招生单位要切实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将招生纪律约束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录取全过程,牢牢守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纪律红线。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要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专项计划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工作规范透明。所有拟录取名单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公示,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资料图: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培养——开论文写作必修课 签学术诚信承诺书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导师要主动讲授学术规范,引导学生将坚守学术诚信作为自觉行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的研究生及早分流退出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资料图:毕业生在创意毕业证书背景板后排队留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论文——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针对文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广大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管理部门要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做虚功”。——学位论文作假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加大约谈力度,严控招生规模。资料图:某高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导师——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务导师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师德失范或取消导师资格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假小子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十不得”划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底线

近日,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从坚持正确思想引领、科学公正参与招生、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把关学位论文质量、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八个方面,对导师指导行为提出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导学关系、师德师风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明确了“十不得”要求,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准则要求,导师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严谨治学,支持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同时,行为准则明确,不得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原标题:“十不得”划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底线)来源:北京日报流程编辑:u021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大恐缦缦

明确了!导师再也不能让研究生干这种事!

全体研究生要注意了,这次国家真的出招整顿了!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一共29条的意见中,“严”字是最突出的特征。坚决给学位“挤水”,学位论文作假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务,研究生招生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资料图: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招录——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招生单位要切实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将招生纪律约束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录取全过程,牢牢守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纪律红线。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要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专项计划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工作规范透明。所有拟录取名单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公示,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资料图: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培养——开论文写作必修课 签学术诚信承诺书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导师要主动讲授学术规范,引导学生将坚守学术诚信作为自觉行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的研究生及早分流退出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资料图:毕业生在创意毕业证书背景板后排队留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论文——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针对文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广大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管理部门要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做虚功”。——学位论文作假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加大约谈力度,严控招生规模。资料图:某高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导师——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务导师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师德失范或取消导师资格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来源:中新网编辑:刘义阳审核:朱丽终审:冷文生

高亨

学术造假——严厉打击!

摘编自杂志文章《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原文刊于《现代商贸工业》(国内统一刊号:CN42-1687/T;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198)2019年35期。【本文为部分摘选,全文中国知网可查】【作者简介】俞建光(1979—),男,江苏宜兴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朱涛(1992—),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晨怡,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基金项目】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体系建设研究》【摘要】为了加强工科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和学术规范,在总结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的基础上,从自身、评价机制、外界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立足院系、导师、学生组织等主体,建构起发挥协同效应的机制体系,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人才质量。【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增强的结合,其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校进行创新的主力军,是未来推进高层次教育的中坚力量,对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随着搜索引擎、翻译软件等外延性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理科化考核”趋势的日益明显,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学术抄袭、数据造假、学术伦理失范等学术道德问题频发。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科研创新的前进,进而间接阻碍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解放。因此,迫切需要对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最终得出相应的对策,联动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导师和学生组织,聚焦研究生个人,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从而固本强源,协同创新。一、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综述在2019年两会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及“科研伦理”与“惩戒学术不端”。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对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十分重视。细数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一)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政府宣传鼓励万众创新,激发创造潜能,充分调动各界的积极性,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脚步的加快,各种西方文化与社会思潮涌入中国社会,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之风盛行。在指标性评价的培养机制下,部分研究生本科学术积累不足,导致科研能力与水平低下,沉溺与社会交际,无心投入课题研究积淀自己。在面对相关的种种诱惑与需要时,找“枪手”代笔,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一稿多投等现象变成了常态。不少专家学者研究发现研究生会因为其学术不端行为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则会为了利益选择铤而走险。(二)学术抄袭、造假据相关学者的调查显示,有20%以上的被调查者周围存在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其中剽窃抄袭、伪造捏造实验数据和参考文献、研究中出现低水平重复三类较为普遍。第一,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第二,篡改实验数据。第三,署名和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三)学术伦理失范学术伦理是各利益相关方在长期的学术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伦理关系。正因为这种价值关系是多方主体在长期博弈中所形成的,所以学术伦理具有不能随意改变的客观性。而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过程需要通过大量严谨的实验才能得出最终成果,为了提高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加需要防范学术伦理失范。对于那种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因为自身科研水平和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造成的非主观故意性的实验数据不真实,不能算是学术伦理失范,需要区分这两种情况。二、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导致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可以从研究生自身、评价体制和学术环境三个方面简单探析。自身原因主要包括工科研究生学术态度不端正、缺乏对学术道德的清晰了解,评价体制主要侧重过于单一且不够晚上的规范标准,学术环境分析主要从学术共同体、社会团体和学校部门这三个主体出发。(一)自身原因在目前所揭露的若干学术不端事件中,被揭露者总是用“实验时间短”、“实验工作量大”、“害怕发表不了文章不能毕业”等理由为自己开脱,他们知道此种行为不合理,但是却都归责于外界,所以顺其自然地认为“合情”,种种行为通过这样的“文饰”使得大众产生同情心理,失范者就十分坦然了。(二)评价体制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硕士研究生培养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型人才,考核体系也偏向学术研究,而忽视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已经区分了学硕和专硕,但是在对二者的培养模式除了毕业发论文要求、培养时间等不同外,总体还是趋于一致的。(三)学术环境随着学术主体范围的不断扩大,学术共同体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圈子,这使得学术人的社会影响得到提升,但同时也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培养人,可是有部分导师忙于自己的校外企业、课题、职称等,疏于对其所带研究生的管理,或者部分导师本身就存在学术不规范的问题,这都会导致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意识淡薄,从而故意或无意触犯学术道德底线。此外,研究生的培养、日常活动方面的管理分别归责于不同职能部门,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使得管理无法发挥出最优的协同培养效果。院系负责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在制定培养计划、掌握学校政策新动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会和团总支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学术交流讲座、科研成果展示,使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开阔,从而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能够直接影响其科研态度。但往往,上述多方却是各自为政,不断牵着研究生往自己这头走,最终导致研究生陷入一片盲目。三、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对策研究(一)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中设,使其能够与爱国教育、人格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等结合起来,多通过大量正面典型来激励示范研究生,以反面典型提高研究生红线意识,举办校园活动,例如辩论赛、征文竞赛等,增强学术文化氛围,使其勇攀高峰。(二)完善学术评价机制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对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起着正面的引导性刺激作用。完善学术评价机制既要从批判现存学术评价缺陷出发,又要结合社会产业发展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学术评价的侧重点应该是学术成果质量,辅助以数量为考量,这样可以避免一稿多投、低水平重复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三)畅通多方沟通渠道导师要坚守第一责任人的位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责任,以身示范给予研究生自我发展的养分。学生组织、大小课题组、院系专业、学工系统要紧密围绕以导师培养为基础的合理培养模式,紧抓研究生能力培养,及时弥补导师方的不足,提供与创设多平台,满足研究生各种成长发展需要。(四)加强惩罚力度应该加强监察力度,建立专家审查组,其中包括高校教师、社会学术团体,在对外保密的前提条件下随机进行抽查,同时利用媒体这一渠道,使审查结果透明化、规范化。

二十念

践行优良学风!50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发出这份学风倡议书

倡导优良学风共建新时代学术共同体近日来自全国50所高校的近200名研究生齐聚清华大学交流学风建设经验凝聚优良学风共识面向全国研究生50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发出学风倡议书一起来看↓↓↓高校的研究生同学:优良学风是新时代研究生为人为学的基础。弘扬优良学风关涉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回望历史,一代又一代学者大师方言矩行,不畏挑战,无私奉献,不懈追求,铸就高尚人格,勇攀学术高峰,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面对建设高校优良学风的迫切需要和新时代研究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经过广泛讨论达成共识,我们谨向高校研究生同学发出“五要五做”学风倡议:一、我们要坚定学术理想,做有追求的新时代研究生。追求卓越,为个人修为而学;扎根本土,为国家发展而学;胸怀天下,为世界进步而学;崇尚真理,为科学精神而学。二、我们要远离学术禁区,做有底线的新时代研究生。恪守学术诚信,不伪造欺骗、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严把学术质量,不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端正学术态度,不投机取巧、违规背理、急功近利。三、我们要把握学术规律,做有本领的新时代研究生。夯实基础,潜心研究;解放思想,独立思辨;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勤奋为学,精益求精。四、我们要加强学术协作,做有格局的新时代研究生。注重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强跨界交流、融会贯通,强化学科交叉意识;坚持全球视野、互利共赢,强化国际合作意识。五、我们要勇攀学术高峰,做有贡献的新时代研究生。不畏挫折,敢啃“硬骨头”;勇于试错,敢闯“无人区”;扎根中国大地,研究重大问题;关怀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弘扬优良学风,做到知行合一、防微杜渐,积微成著、久久为功;我们要维护学术共同体尊严,为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尽责;我们要勇于砥砺奋斗,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贡献青年力量!会上,4位研究生分享了学校弘扬优良学风的经验一起听他们怎么说↓↓↓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关系其道德品质养成和科学素养训练北京大学 赵鑫泽研究生是当前高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关系到其道德品质养成和科学素养训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积极推进研究生优良学风建设,北京大学在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和校园学术文化培育两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规章建设;二是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北京大学“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平台”网站;四是出版学术规范系列读本。除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外,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与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也是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北京大学依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以研究生会及各院系研究生组织为主要活动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学风文化活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一是隔年交替举办的北京大学“十佳导师”及研究生“学术十杰”系列评选活动;二是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为载体的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每届文化节持续一学年,主要包括开幕式、学术午餐会、博雅文化沙龙三个部分。弘扬优良学风建设学术软环境清华大学 王展硕清华大学自建校之初就以优良的学风传统和严格的育人标准著称,并逐渐形成“严禁、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内涵。为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完善学风校风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将2019年定为“学风建设年”。按照“底线警示、高线引领和氛围营造”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学术规范教育、统筹各类学术资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加强校园学术软环境建设。第一,弘扬学风正气,加强底线教育。学风建设“严”字当头,底线教育刻不容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创作优秀文化作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统筹学术资源,强化高线引领。筹各类学术资源,发挥大师引领作用,坚定同学的学术理想;强化朋辈激励,激发学术志趣。第三、搭建交流平台,激励前沿创新。在夯实常态化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品牌化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以院系论坛为基础、以校级论坛为延伸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体系。沐清华之风,做笃学之人。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将牢牢把握“弘扬优良学风传统”的工作重点,不忘“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初心,带领广大研究生同学追求真理、创造知识、贡献中国、影响世界!让学生成为优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南开大学 邹子璇南开大学不断推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措施,围绕科研报国思想引领、科研诚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实践模式等基本点持续发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优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一是坚持思想引领,高举科研报国“指明灯”。把党建工作与研究生培养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基层党建龙头作用,实施研究生“党员先锋计划”和“党支部党建创新百项工程”,建立研究生党员骨干教育培养体系。二是创新载体形式,筑牢学术诚信“生命线”。建立了“学校层面科学化系统化、学院层面专业化见实效、学生层面自律互督多元化”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模式,为研究生筑牢学术诚信的“生命线”,系上“安全带”。三是强化导师责任,做好成长成才“领路人”。连续开展八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学院每年举办100余场“导师有约——研究生师生交流下午茶”活动,聘请百余位专业教师担任研究生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树榜样、搭平台、励创新、展风采营造良好的学术软环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乐陶我们始终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坚持“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紧密围绕研究生科研需求,服务双一流建设,形成了“树榜样、搭平台、励创新、展风采”的工作布局,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良好的学术软环境,努力提升我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第一,打造 “蜗牛说”品牌栏目,发挥榜样力量,讲好科大故事。该栏目通过采访我校著名院士、知名教授、杰出研究团队及优秀硕博研究生,以人物志的形式来树立科研榜样,引领全校同学以学术为本、勤恳耕耘、勇攀高峰。第二,搭建学科之间、同学之间、导学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学术微沙龙平台、学术报告整合平台、数据库培训平台搭建桥梁。第三,举办“中国科大庆峰杯”科技创新大汇堂活动,鼓励知识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后,运营中国科大官方科普网站“瀚海求真”,展现科大各领域科研成果,面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良好、规范的学术软环境,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学术软环境建设,切实提升学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来源 |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清华大学”供稿

红旗歌

教育部发文:对研究生导师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教育部近日发文提出要落实督导检查机制,对于研究生导师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规范研究生导师队伍,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强化了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研究生导师必须满足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近段时间以来,媒体曝光了多起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涉嫌违反师德行为的事件,包括学术造假、性侵学生甚至过度干预学生生活等方面。2018年1月1月,女学者罗茜茜实名举报其博士生副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后经过调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报称,陈小武存在对学生的性骚扰行为,决定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和教师资格。过了3天,教育部也决定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奖金。在2017年12月25日,29岁的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纵身跳入灞河溺亡。随后他的女友吴静发布微博长文《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直指杨宝德的导师——西安交大副教授周筠是杨宝德自杀的“罪魁祸首”。而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事后回应,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校方已对周筠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2018年1月19日,界面新闻曾就此事刊发评论,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方面,中国亦步亦趋的仿效美国的“老板制”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尽管长期为学术界内部所诟病,但由于其带给既得利益者的收益惊人,成本低廉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固化下来。若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只能试着分散导师对学生的专属管理权和命运的掌握,并扩大监督和投诉处理的透明度。此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2018年工作要点也指出,将研究制定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列出负面清单,重申师德红线,推动各地各校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加强师德宣传教育。此次教育部印发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具体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意见》还要求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不仅要求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还明确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引导、激励和教育功能。落实督导检查机制也是《意见》的一大亮点,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把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纳入教学督导范畴,加强督导检查。对于未能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意见》还指出,导师要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术规范训练,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涵养;培养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导师要加强与研究生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关注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保护研究生合法权益;关注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引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关心研究生生活和身心健康,不断提升研究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于谦

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的4个基本要点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以书面创作形式的一种展示方式,借此希望能够尽快刊登发表并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若正常毕业必须发表指定级别、数量论文的研究生们来说,尽早熟悉和熟练掌握学术期刊论文投稿的相关技巧,将有助于学术论文在理想的学术刊物上得以发表,进而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当然,更重要且更现实的目的是,满足正常毕业、评职称的条件。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应着重掌握以下4个基本要点。01、熟悉学术期刊的类型区别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发表,并得到同行专家、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学术论文能否在指定的学术期刊得以发表,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但也取决于论文作者对期刊性质的了解程度。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投稿之前,必须先要搞明白“学术期刊”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解释:(1)收录学术文章的就属于学术期刊;(2)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的才是学术期刊。根据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按照(1)执行,而要求更高的院校和单位则按照(2)执行。所以,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第一步就要清楚学术期刊具体包括哪些,最好是到各自学校社科处的网站上,查找学校官方认可的“期刊目录”,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期刊的性质,学术期刊可粗略分为理论、技术、综合类期刊;按学科的类别,学术期刊可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期刊,有的在封面印有中国XX学(类)或学会(核心)期刊(会刊)字样;按出版的类型,学术期刊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又有核心(重点)和普通、公开和内部发行期刊的区别。目前,国内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其中又分为来源刊和拓展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源核心(也称科技核心,如医学或工科类期刊在对应领域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或者武大核心之类,但没有前几种有影响力。研究生在投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将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刊发目标与期刊的性质类别、地位层次保持相对一致。其次,要了解期刊的发文取向。即便是相同类别或者同一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特色、发行对象层次和报道阶段重点的不同,其栏目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文取向也会随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研究生在投稿前,不仅要知悉专业期刊的征稿启示和栏目设置,还要着重关注其年度发稿重点和专栏征稿主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跟进期刊的发文取向,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02、贴近学术期刊的个性要求作者投寄的论文格式最好与发文的排版格式相一致。此外,不同期刊在投稿方式上有打印文稿邮寄、光盘刻录邮寄、电子邮件投稿、官网在线投稿等不同传递要求,在录用取舍上有是否回复的不同时限约定,在字数限制上有依据论文性质区分的不同上限规定,在版面幅度上有是否收费的不同等次标准。例如:在是否录用结果回复的时限上,自投往往比较慢,而采取代投方式的话,普刊基本上当天回复,学报需1~2周,北大核心需1~3个月,南大核心则需6个月左右;在版面费上的收取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期刊存有差异,少的在1000~2000元,多的在5000~6000元。所以,研究生可通过期刊的征稿规定或与编辑部直接联系了解,以避免技术性失误。03、符合国外索引的收录标准根据许多教授们的多年投稿经验来看:一篇学术论文如果要想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其基本要求是:学术水平是核心、编排规范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由此可见,即使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再高,如果出现格式编排不规范、投稿途径有偏差的情况,同样也很难被收录。在编排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英文摘要、项目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论文的英文题名要能够高度概括主题内容,通常不超出10个实词,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公式和缩略词等。作者姓名按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姓在前全部都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中加半字线,多人姓名中间用逗号,如 ZHAO Feng,WANG Hong-sheng。工作单位采用规范稳定译文,后缀China,如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433, China。英文摘要的编写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篇幅长度一般在100~150个单词之内,不出现非文字性的图表、表达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字表述常用第三人称方式,用过去时态描述论文涉及的工作过程,用现在时态阐述论文的结论;注意开篇首句不与题名重复,首字不用阿拉伯数字。项目来源在首页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63”高技术等项目名称,并用括号标出批准号。参考文献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写并译成英文,剔除著录的教科书文献,主要原因在于,EI、SCI对参考文献中教科书比重较大的论文将不予收录。在投稿途径方面,作者应积极向国内已经被EI、SCI等被列为来源期刊,特别是向已经发表过论文、并被其收录过的期刊投稿。因为,据统计,国外英文和非英文科技期刊被EI、SCI收录的比例为85:15,加之,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进入EI、SCI来源期刊的数量有限,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生可以将论文(英文稿)直接投寄被EI、SCI列为来源期刊的国外英文期刊,其部分期刊在学术水准、录用标准方面,相对来说低于国内的EI、SCI来源期刊。因此,研究生要了解被EI、SCI等收录的源期刊学科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出版和机构地址、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录,这方面的信息可查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最新SCI源期刊要目总览》或到图书馆咨询。另外,由于EI、SCI等还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研究生可以主动向在国内或境外举行的国际会议投稿,也可增大被EI、SCI和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04、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趋,成为各家学术类公众号的重要新闻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刘某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颜某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论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某被举报抄袭,涉及硕博士论文、专著等。中国65篇论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别来自44所高校,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随着各种学术期刊的线上推送,要想通过“下载+粘贴”方式来剪裁拼装一篇学术论文已经变成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学术论文的网上链接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又使得发现、核实和举报违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尊重他人既有的学术科研成果,杜绝剽窃抄袭 “无商量”、嫁接引用“不标注”,杜撰结论“厚脸皮”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原创论点,遵守相关学术期刊的约定,防止没有参与“搭便车”、未经允许“挂虚名”,一稿多投“撒大网”、多稿一投“狂注水”等失范行为。单从技术角度来讲,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如果论文的质量上乘,容易造成多种期刊重复发表,不仅给刊物和读者带来损失,也给作者带来声誉危机,发文期刊还将给予作者终止一段时间在该刊发稿的制约。对于“多稿一投”的现象,如果论文内容相同或相近,编辑部必定会择优刊发,绝对不会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一般来说,除非论文质量特别高或编辑部特约系列论文,否则的话,期刊不会连续发表某位作者相似内容的论文。因此,多稿在手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将论文分别投寄不同的学术期刊,这样上稿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教育部:导师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

教育部近日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①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③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④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全文如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长期以来,广大导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指导行为,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导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基础上,制定以下准则。一、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不得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二、科学公正参与招生。在参与招生宣传、命题阅卷、复试录取等工作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公平公正,科学选才。认真完成研究生考试命题、复试、录取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录取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三、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条件和指导能力,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及时督促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任务;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四、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秉持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以身作则,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六、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按照培养方案和时间节点要求,指导研究生做好论文选题、开题、研究及撰写等工作;严格执行学位授予要求,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七、严格经费使用管理。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按规定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经费支持,确保研究生正当权益。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八、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网页截图(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