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科机械专业考研如何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圣贤

本科机械专业考研如何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首先,机械专业考研完全可以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而且在当前传统制造业结构性升级的推动下,未来机械领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对于机械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如果想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有以下几个选择:第一:立足本专业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机械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阶段也有不少方向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比如数控方向、工业机器人方向、智能装备方向等等,这些方向与人工智能有紧密的联系,是完全可以选择的。当然,不同的高校会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设置不同的方向,在报考之前需要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另外,立足本专业考研也会提高考研的成功率。第二:选择自动化相关专业。自动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相比于普通的机械专业来说,选择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会接触更多智能化方向。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推动下,未来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第三:选择计算机相关方向。人工智能虽然是比较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控制学、计算机、语言学、经济学等等,但是人工智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所以选择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研究方向也是比较常见的选择。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机器人学六大领域,对于机械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选择机器人学是不错的选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混乱日

本科大数据专业是否可以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

在本科阶段读计算机、数学、物理、大数据等专业,在读研期间都是可以选择人工智能方向的,因为这些专业都是人工智能的相关专业。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陆续在本科阶段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是长期以来,人工智能只是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因此大量的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都是来自于计算机、数学等专业。对于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人工智能方向不仅可以,而且是个不错的选择,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关系密切。大数据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无论对于机器学习还是自然语言处理来说,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训练算法,从而提升智能体的决策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从大数据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相对容易。大数据的技术体系当中,数据分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数据分析是挖掘数据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数据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统计学方式和机器学习方式。所以通过大数据进入机器学习进而全面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有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人员就是从大数据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全面融合。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不断发展,未来大数据等技术会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技术进一步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大数据技术进入人工智能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当前正处在大数据落地应用的初期,而人工智能也将与大数据技术一道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服务,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值得期待。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

祖罗

近两年火热的人工智能,大学哪些专业属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高尖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了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不定性论以及控制论。研究的范畴包含自然语言的处理、机器算法的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智能搜索。应用的领域包含机器翻译、语言和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等。想研究人工智能的方向,近两年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人工智能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三所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皆属于顶尖。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研究方向,有很多的分支学科,包含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信息处理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超级计算方向等。对于本科专业的学习,如果有意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的相关工作,可以尝试选择以下的相关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的工作既需要非常扎实和广泛的数学基础的同时也要求很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如Machine Learning,Computer Vis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Data Mining等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都有对应的课程和研究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既要掌握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也要掌握大数据平台的运用,Numpy、Matplotlib、Pandas,SciPy和scikit-learn等科学计算与机械学习库的掌握,完成技术方案设计及算法设计和核心模块开发,组织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负责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平台的架构、开发方案的设计、应用与实现(包括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的算法)。偏向于学术型的理论研究,可选择应用数学等学术应用理论型的专业。机器算法的学习本质上是微分方程、概率论、矩阵分析等等数学领域的一个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做好AI的理论研究。偏向于理论研究的方向可以了解传统机器学习的知识、编程语言的掌握,学术型的专业一般就读研究生,通常转到计算机方向或者经济类方向。最不易被人工智能代替行业可能有IT领域行业、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明创造行业,创意、设计领域行业、需要情感互动交流的行业、情况复杂多样,需要随时综合判断的岗位等。随着科技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大学高等教育开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专业势必会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的热门专业。

鬼线人

重磅|人工智能教育又出新政,国家将加快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

导读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意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强调,《意见》特别重视多维融合的推动策略。一是学科建设强调“融合发展”,健全学科设置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三是课程体系建设强调“精密耦合”,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知识课程体系和应用模块课程;四是评价机制强调“组合创新”,以成果评价为突破口,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人才评价机制。下一步,三部委将根据《意见》开展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能力。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也能培养孩子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育人方面,人工智能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编程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系统地对孩子的多项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而让孩子在未来发展占据优势。以人工智能教育中的编程教育为例,它鼓励让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其编程思维与能力。编程教育强调将跨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注重解决问题过程中孩子的探索精神、创新力、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结果导向,赋予孩子编程思维,培养出他们能与时代对话的核心能力。这些便是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艾叔建议,有远见的家长应该尽早行动起来,让孩子早早学习人工智能教育,让他们早日适应未来的核心所在。— END —在家就能学的STEM科学课:疯狂装备箱,给孩子的12个奇妙礼物!全国限量1000个名额,赶快抢购吧!

案之无下

大数据专业读研是否可以选择人工智能方向

首先,大数据专业未来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是完全可以的,一方面大数据本身与人工智能的联系非常紧密,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从大数据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也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进行选择。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由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而且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全面深入到各个领域,市场空间巨大,所以目前各大科技公司也都陆续开始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这也是导致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从近几年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的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不错的,薪资待遇和岗位级别都比较高。从大数据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可以重点考虑三个方向,分别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三个方向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机器学习本身与大数据的关系就比较紧密,因为机器学习是大数据分析的两种常见方式之一,所以大数据专业的学生对于机器学习应该并不陌生。另外,机器学习也是人工智能其他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掌握机器学习技术对于向其他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也相对比较容易。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目前的发展形势还是非常不错的,行业内也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初步建立了一定的行业壁垒,从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视觉和语言处理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但是,视觉和语言处理领域的就业竞争也将逐渐加剧,因此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注重自身研究成果的创新型。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夜叉

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选择哪些专业

首先,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是比较热门的领域之一,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5G通信的共同推动下,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将释放出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大型互联网企业陆续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产业布局,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从近些年来相关方向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相关方向的就业情况比较不错,薪资待遇也比较可观。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培养一直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另一方面原因是相关人才的培养对于教育资源也有较多的要求,涉及到导师资源、实验资源、课题资源和行业资源等。虽然目前一小部分高校开始陆续在本科阶段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但是由于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依然处在行业发展的初期,所以要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好读一下研究生。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果未来想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可以选择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目前比较常见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物联网、电子科学等,另外选择数学和物理专业也可以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本科阶段选择软件工程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明确的读研计划,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发展前景来看,大数据、物联网和电子科学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日月

全球第一所人工智能大学成立:培养硕博研究生,全员全额奖学金

雷刚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AI专业、AI学院,还不足以反映AI时代变革的态势。这不,全球首个AI大学正式成立,阿联酋阿布扎比官方出资创办,面向研究生进行AI培养。而且发起规格到校董会设置,级别都非常高。包含姚期智、李开复等在内的全球知名AI学者人士均是创始校董会成员。详情如下:全球第一所AI大学全名“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大学以阿布扎比王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联邦武装部队副最高指挥官——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殿下的名字命名。官方对外称,王储长期倡导阿联酋通过知识和科学思维发展人力资本,引领国家走向未来。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将为人工智能领域引入学术和研究的新模式,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全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释放人工智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潜能。具体办学方向方面,这会是全球第一所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型人工智能大学。旨在支持研究学者、企业和政府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大学成立和创始工作,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务部长——苏尔坦·艾哈迈德·阿尔·贾比尔博士牵头,他也是这所新兴大学的首任校董会主席。他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如果我们能发挥人类的无限想象力进行全面探索,我们还将实现更多成就。人工智能大学将把人工智能学科带到最前沿的位置,培养并赋能有创造力的带头人,未来将由他们引领我们迈入人工智能新时代。”校董会大咖云集此外,身为全球第一所AI大学,校董会也规格颇高。该大学董事会由来自全世界的专家组成,其中包括:英国牛津大学肿瘤成像学迈克尔·布雷迪(Michael Brady)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特聘教授阿尼尔·杰恩(Anil K. Jain);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主任丹妮拉·鲁斯(Daniela Rus)教授;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博士;以及阿联酋G42集团首席执行官彭晓。学校临时校长将由迈克尔·布雷迪(Michael Brady)教授担任。他表示,历经了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几十年的研究之后,我们正处于广泛应用先进智能技术的转折点。这一演进正如其他领域的发展,在几乎每一个领域创造令人兴奋的全新职业机会。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我们将支持学生把握这些机会,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他们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明年9月开学,100%全额奖学金最后,学习规划方面。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将提供人工智能关键领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理学硕士(MSc)和博士学位课程。同时与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担起使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变革的正面驱动力量的责任。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已与位于阿布扎比的起源人工智能研究院(IIAI)展开合作,进行博士研究生指导和课程开发工作。此外,通过举办区域性和国际性会议、研讨会与专题讨论会,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还希望汇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的是100%全额奖学金。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承诺将向被录取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外加诸多福利,比如月度津贴、健康保险和住宿等。学校将与领先的本地企业和全球公司合作,帮助学生获得实习机会,并协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研究生现可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网站进行申请,登记注册将于2020年8月开启。首批研究生将于2020年9月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马斯达尔城校区开始课程学习。

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将扩招:培养模式将改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将扩招:培养模式将改变,重点发展这些交叉学科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扩招途径有哪些?首先是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综合考虑有关高校高水平师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任务,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等情况,安排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2019年,教育部就已确定人工智能为新增重点支持领域,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共安排29所高校博士生专项招生计划增量180人,并要求高校按不低于1:1配套支持积极实施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贮备战略人才。其次是积极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办法,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2月28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2020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将重点发展哪些学科?意见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处理与挖掘、智能芯片与系统、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系统、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相关方向建设。鼓励高校统筹各类资金,支持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逐渐形成学科优势特色,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2019年,我国在35所高校布设了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点。此外,人工智能相关本科专业还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电机电器智能化、智能体育工程、智能车辆工程,以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布点共1082个,相比2018年增加86%,形成了一批“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更多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教育部2015年发布了新版的高职专业目录,设有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智能控制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等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2016年增补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2018年,全国共有971所学校开设有2277个相关专业点,共招生18.47万人。较2017年,开设相关专业点的学校数量增加51所,专业点数增加376个,招生数增加4.1万余人,约增加309%。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人才需要着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然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不足,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交叉融合,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等方面突破较少,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工智能专业将如何培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意见提出,设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发展重大问题和突破方向上,实行联合科研攻关和融合育人,强化课程体系、计算平台、实验环境等条件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共建,在资金、项目等方面优先支持。意见提出,密切校企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和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建设面向重大研究方向或重点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平台、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示范性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技能竞赛,引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创业实践。2018年,教育部组织华为、腾讯、百度、阿里、京东、谷歌、微软等多家企业与高校实施了“智慧环境下《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基于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价研究”等1727项人工智能相关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天津大学与中科拓视、武汉大学与小米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与容联云通讯、防灾科技学院与百度等分别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意见提出,确立专项任务培养研究生机制。以多学科交叉解决重大问题的专项任务作为研究生课题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在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中,自主确定研究生培养规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成本分摊机制。对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博士生,高校应参照科研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保障和提高博士生相关待遇的具体办法,保护博士生的合法权益。

命之行也

潘云鹤:尽快增加人工智能研究生名额

来源:科技日报“现在教育系统也行动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等正在形成各具特色、衔接有序、充满活力、人工智能发展良好的中国生态。”6月8日,教育部在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曾为《行动计划》制定给出建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强调,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力度。“讨论《行动计划》时,我们就提出,整个社会迫切需要人工智能人才,但真正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太少。”潘云鹤说,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人才培养,但若把其他专业研究生名额转给人工智能类专业,难度较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做“增量改革”,适当增加人工智能类专业研究生名额。这一点也明确写入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于今年4月份发布。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行动计划》是一份汇集各类政策措施,引导、支持高校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等能力的指导性文件。从“优化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个方面提出18条重点任务和三个细化专栏,着力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为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重点提出“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对此,潘云鹤表示,建议教育部“迅速下名额”,提高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满足社会需求。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给出了一组数据。根据2018年4月更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我国研究生教育一共有13个大类,111个一级学科,493个二级学科,其中直接出现“智能”二字的仅有一个二级学科,即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不过,还有很多二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强关联。”《行动计划》中也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浙江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高校之一,吴飞透露,他们正在论证人工智能一级交叉学科。要摸索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什么”。吴飞认为,人工智能的特点是“至小有内,至大无外”,可由多个内核向外拓展。浙江大学也根据人工智能的这一特点,设计了研究生课程体系。记者看到,必修课分为数学与统计学、智能与认知科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四大类,方向必修类则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农学、智能医学和智能文学等,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必修类课程人工智能伦理学。“学生学什么,内核一定要清楚。”吴飞认为,新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或者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其目标是培养前沿性和复合型人才,否则没有必要和计算机学院重复建设。不止是浙大,多所高校已经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并在“交叉”上下功夫。为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清华大学成立了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智能研究的文件。如跨院系的教师兼职制度,计算机系的教授可以到生命学院兼职;还出台了跨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制度。“这对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说。他也强调,高校要特别重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承担起引领未来发展的责任。(记者 张盖伦)

隔离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招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

9月1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方向首批研究生开学,此次招收的122名研究生均为非全日制。北航是国内率先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研究生的高校,目前正在酝酿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据介绍,自2004年北京大学在全国首次招收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以来,国内有37所大学开展了智能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北航此次招收的122名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研究生,全部为非全日制,其中一半以上学生来自材料学科、经管等跨专业,应届生约占五分之一,来自IT行业的学生居多。导师30%来自企业,30%来自一线的专家,40%来自高校。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实习。所学的专业课程包括认知科学、内脑科学、视觉感知、无人机系统、机器人等。北航有关负责人说,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基于“新工科”思维拓展建设好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学科本身交叉复合的属性,面向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就成为这个专业方向的目标。“2015到2030年,争取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要达到300台左右。”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说,截至2015年,全球平均为69台,韩国531台,我国49台。由于农村城镇化导致中国农民急剧减少,未来,无人拖拉机、农用无人机、背包机器人和收割机器人将成为新一代“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