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20年后,再无在校国防生!文丨哨位君10月19日晚,经军队研究生招生教育主管部门授权,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联合一号哨位等多家网络媒体同步发布《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政策》。政策规定:从2018年起,国防生非指挥类只能报考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不得报考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据哨位君了解,许多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在今年召开或完成了保研工作,部分国防生已经拿到了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保研资格。随着政策出台,提醒有意读研的应届毕业生,及时关注相关军队院校保研、考研政策,同时呼吁各校选培办,积极为毕业生出谋献策,沟通相关事宜。从2017年起,地方院校停招国防生;从2018年起,不得报考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由此推算,最后一批本科国防生——2016级将于2020年毕业,最后一批研究生国防生——2017级也最迟于2020年毕业。因此,2020年之后,中国再无在校国防生!此时此刻,让我们回顾历史:1998年7月21日,原总政治部干部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订为军队培养干部的协议书,国防生制度开始酝酿;1999年7月17日,《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选拔培养军队干部试点工作的通知》出炉,国防生制度正式诞生;2017年5月26日,国防部新闻局就国防生招生政策答记者问,宣布“从2017年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2017年10月19日晚,军队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授权发布,“从2018年起,在校国防生不得报考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若无更多意外,存在于地方大学的那支特殊的迷彩方阵,将在走过22年岁月后正式告别历史。对于2020级新生来说,国防生彻底成为传说!旧有的国防生制度终结了,但18年来因国防生制度踏上军旅的10万青年还在前进,且最早的一批已不再年轻。最后点一次名吧你是哪所大学的国防生?
今年国防部新闻局发布消息:从2017年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自此,国防生这一招生形式将从高考当中消失。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之前的国防生招生政策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国防生是怎样一种培养制度?可能很多同学对国防生还不是很了解,国防生其实是军队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后备军官的一种制度。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高考招生,参加高考的同学可以在填报志愿时报考国防生,一般是提前批录取,当然还要经过面试、体检等环节,然后在普通高校完成学业;还有一种形式是直接招收在校大学生,这个需要军队发出选拔通知,然后个人提出申请,征得学校同意后才可以入选。国防生在大学期间可以享受国防奖学金,本科生每人每年15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18000元。国防生虽然是在普通高校学习的,但还要服从军队驻所在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办公室”的管理。除了完成高校规定的学习之外,国防生还要接受军队和高校组织的军政训练,包括军政理论课、日常训练、假期集中训练等。国防生毕业后将分配到军队工作。国防生与在军校生的区别是,国防生在校期间没有军籍,而军校生一入校就有军籍,也就是军校生要比国防生多四年军龄。二、为什么要实行国防生培养制度?实行国防生培养制度,首先是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现在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军队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得需要许多高素质的、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但是我国军校的培养能力有限,有些军校的实力跟我国顶尖大学还有差距,而直接招收的大学毕业生又对部队缺乏了解,不能及时的融入部队,所以,为了能为军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国防生培养制度开始实施。当然,这也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其实美国有很多军官就是通过类似于国防生的制度培养出来的。三、国防生出了哪些问题?自1999年,复旦大学招收第一批国防生至今,这种招生制度已经有了将近20年的历史,但是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首先,国防生成为一些学生“低分上名校”捷径。培养国防生的普通高校大都是我国实力很强的著名大学,比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防生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并不是所有人能报考,这就造成了通过国防生进入名校的分数线不是很高,当然有些排名不高的大学除外。有些学生是为了能够上名校,才报考的国防生,而他们毕业后并不是真正想进入军队工作。国防生录取后,一般会和军队签协议,保证毕业后能服从管理。然而,国防生毕业后违约率却很高。有很多同学会这样想,上大学免费,毕业包分配,这样的好事,违约率应该不高吧,其实不然。上面提到了,有些学生只是为了上名校,对当兵的事不感兴趣,那么他们毕业后,多数就会违约。其实违约的原因不止这一个,大学四年,充满了很多变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尤其是上名校的国防生,看着自己的同学拿着高薪、生活轻松,他们很可能产生许多想法,这也是违约率很高的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培养质量不能达到要求。我国的大学生活相对宽松,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有些国防生纪律性比较差,而且很多国防生的体能到毕业时不能达标,技术水平也不比军校毕业生要高出多少。四、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此次调整,说明国家更加注重军队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军事人才的选拔更加严格,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家教育资源,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军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欢迎大家关注小编,翻阅其它文章。也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见解。
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备战打仗导向鲜明突出作战指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了解到,2019年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拟招收军人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有4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突出分类指导,适当下放招生计划权限,首次按照学科门类下达招生计划,各招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所属大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下拟制学科专业招生分计划,增强各级主动服务部队、服务打仗的意识,提高招生计划针对性有效性;突出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将军事硕士与指挥军官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进一步拓展到各军种指挥学院,实行招生计划单列,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规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继续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占比达到64%,比2018年提高5%;突出科教联合培养,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比2018年提高55%,大力促进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研究生,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但不能报考军事硕士、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相应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博士研究生,但不得报考军事学学科专业。记者了解到,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审批;国防生报考研究生,由驻校选培办审查、大单位训练部门审批;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审批,军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核准;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由所在单位教务部门审批。(解放军报记者李龙、特约记者吴旭)刊于2018年10月8日《解放军报》“01”版▼以下是2019年军队研招政策的解读▼转自:军报记者
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招生员额压减结构进一步优化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展开2018年全军研究生招生工作。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将出台一系列制度改革举措,以适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革后高层次军事人才需求变化。记者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获知,2018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共计划招收研究生6800人,其中全日制5000人,非全日制1800人,总员额比2017年减少9%,进一步压缩了招生规模。根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关于国防生制度调整改革部署精神,从2018年起,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仅限报考军队研究生。为解决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适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革,着眼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深化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大力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2018年的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结构。一是优化培养层次结构,压缩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比例由2017年的1:4.1减至1:7.1,军队研究生教育重心明显下沉。二是优化培养类型结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由2017年的50%提高至60%,研究生教育侧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型。三是优化招生学科专业结构,招生计划指标重点向军事类以及与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倾斜,突出联合作战指挥、网络安全等学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四是优化生源结构,遵循生长军官培训和补充规律,大幅压减应届毕业生招收比例,扩大在职干部招收比例,应届本科毕业生(含国防生)计划限额由2017年2200人减至1800人,减幅18.2%;博士招收应届硕士生人数由去年的942人减至338人,减幅达64.1%。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还将进一步创新博士选拔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招生单位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选拔机制。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推行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除军事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外,其他科研机构原则上不再单独招收研究生,调整为与相关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新华社)延伸阅读国防生为什么不能考地方大学研究生?这里有主管部门的权威解答权 威 解 答按照新调整的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今年起不允许应届毕业国防生直接报考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这是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改革之举,是着眼军队建设的现实需要进行的政策改进,不是“拍脑门”的决定,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一是与国防生招生政策改革相配套。从2017年开始,军队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可以预见的是,再过3年,全国地方高校将不再有国防生,军队驻地方高校选培办也将撤消。与这一招生政策改革相配套,地方高校自然也不再招国防研究生了。二是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后军队人才需求。新一轮军改落地后,我军军官队伍结构大幅调整,军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院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军人教学科研人员有的要转改文职人员(非现役),以后不再需要从国防研究生中补充军人教研人员了。三是着眼部队建设对国防生人才素质的要求。对于作战部队来说,最需要的是了解部队、适应部队、能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国防生在地方大学求学几年,了解部队的机会本身就少,本科毕业后如仍在地方读研,其结果只能是毕业后更不适应部队。规定国防生只能报考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也是补齐国防生素质短板的一个举措。四是政策调整充分考虑到了国防生的个人愿望。这次对地方高校拟录取的国防生推免生,主管部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要求军队研究生招生单位采取有力举措优秀录取,绝大多数都可转入军校推免录取。最后要说明的是:国防生,千万不能忘了身份里的“国防”二字,心向军营、早日融入部队,既对个人成长有利,也是这身军装赋予大家的责任。对于那些一心想到地方读研的国防生来说,一句话:梦早醒比晚醒好,早点步入军营不会有错!来源:黄埔一号监制:钱武军编辑:周振国、高强
题图/大唐 文/剑客一土 最近,可爱的国防生又火了。因为一位上海高校国防生的神操作:拒绝当干部,跑去当新兵。子非鱼,我们不能去揣度别人的真实想法。同学在讨论这条消息时,只发了一条朋友圈:目前中国之剩下最后两届国防生(2015、2016)。是的,1999年7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军委“四总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选拔培养军队干部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复旦大学与武警部队签署协议并招收国防生……十万青年的命运自此而改变。是的,2017年5月,有关部门发布权威消息,正式宣布取消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终于给这一制度画上了个句号。国防生,在留下十八期学员后,头也不回地走进历史。这则消息发布后,所有人都认为已经有了了结,但他们远不知道,事情并未结束。15年前的7月24日,青海卫视低调首播了一部电视剧。这部剧讲述了80后怀着不同的人生目标走进了华航大学,他们满怀激情,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起义纪念馆庄严宣誓,成为了光荣的国防生。 随着电视剧的播放,军队改革拉开了强健的步伐。短短几年时间,从最早试点的22所高校,扩展为顶峰时的117所,涵盖了几乎所有的“985”“211”院校。国防生诞生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培养签约国防生引人侧目,国防生进入「全盛时代」。2009年,国防生学员亮相大阅兵,另外每年都有数千名毕业国防生学员奔赴部队为国建功,这是这项制度最为巅峰的时期。但可能没谁会去想,一个仿佛很完美的制度由盛到衰再到完全消失,一共只用了17年时间(注:国防生正式确立是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中国历史上一个曾看似很强大最终却昙花一现的朝代,秦朝,也只存在了16年。 22018年上半年,各选培办陆续传达了所谓“分流”的消息,原本就业方向单一的国防生们有了3条选择。可这自由却给了本来就处于迷茫状态的最后国防生们又上了一道“硬菜”。接着,各具特色的政策又频频发布,于是乎,有“睿智”的同志们,逐渐忽略了自己当年的“携笔从戎,献身国防”这句壮志口号,去主动探寻未来的出路。我自认为我们学校国防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就算和全国兄弟学校相比较,也能算得上是严格的。早操,晚点名,每周的营连班务会,每两周的一次体测。但是现在,这些曾经被历代师哥师姐坚持十余年的传统,施行起来已经举步维艰,那条靠共同价值信仰与追求凝聚在一起的人心,早就被现实给无情地撕裂。前天,一则复旦国防生去当义务兵的消息在我们群里刷爆,头脑愚钝的我看不出来什么名堂,只是觉得这位“舍军官,当士兵”的学长值得钦佩学习,可没想到群里有人的评论刷新了我的看法。这个宣传片,成为历史我无法确定那位学长是不是如此所想,但这样的做法已经被不少最后的两届国防生们作为自己未来规划的参考方案。3越来越多的同志背离了誓言,给自己找出路,一条远离当年那句“携笔从戎”初心的路。我加入的一个全国国防生的大群里,每天都有人讲述着而今生活的不易与迷茫,今年刚毕业的师哥们也时不时出来吐槽一下下部队后的糟心事,如此种种,茶还未凉,有人却要先走了。我的师哥龚作已经做好了分流的打算,据说他已经联系好了将来毕业后要上班的单位;兄弟伍毛在拼命写文章,各大军地媒体频频上稿,他认为这样能让他有更多进机关单位的机会;闫究每天不舍昼夜的泡在自习室里,偷偷准备地方大学的研究生考试,考上了就走,考不上还有去部队这条后路;关员报了司法考试培训班和研究生培训班,因为隔壁县贴出了招聘公告,要法律专业人才,研究生学历,直接副科级待遇,给了他很大的希望........我大一刚来时曾经用蹩脚的英语加上有道翻译和一位来我们学校留学的美国学生有过交流。他告诉我,说他们也有“国防生”,叫“ Army ROTC ”,这是一项优秀的制度,他们国家70%以上的军官都来自于此。出于各种方面的考虑,我没有与他探讨这一方面的话题,不过我知道国防生制度的设立也确实借鉴了外军的先进经验,我当时很庆幸能成为连外国人都称赞的体制中的一员,我也期盼着中国国防生同样能成为未来我们国家军官主要来源,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已灰飞烟灭。我也已经习惯了军校生和部队对我们中肯或有偏激的评价,没有任何人可以全面否定一个集体,正如聊城大学国防生可以在“精武杯”上崭露头角。我的12级师哥“+1”期间当了军校学员队的队长,冉姐的未婚男票泽哥在所部所有新学员干部中勇立三等功......是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2016级国防生,我曾以为我很幸运,因为是最后一届国防生,是这项曾经优秀制度的终结者。但我如今却更是彷徨。我怕。我怕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心爱的集体,毕竟军改的大潮面前,几十万大军都能集体脱军装,我们这最后两届非现役人员又能算得了什么;我怕自己未来没有着落,我的专业在我所在这所211大学里面很平常,没有什么“品牌效应”;我怕自己会错过时机,在这场身边人都开始自找出路的大潮中与稍纵即逝的机会擦肩而过;我怕我会无人可依,选培办也是在风雨中飘摇坚守,不少主管的干事考研考博离开,主任已经亲自操劳大事小情。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后悔我当初放弃省内的一本中医药大学而选择六千里之外。因为,我成为了自己曾经最想成为的人,哪怕很短。国防生,关于这项制度的是非评说,留给时间和后人;今天,只想用此文致敬国防生,致敬曾经拥有这个特殊身份的群体:——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们已飞过,祝安好!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黎云、吴旭)记者7日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了解到,2019年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拟招收军人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的招生政策具备4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突出分类指导,适当下放招生计划权限,首次按照学科门类下达招生计划,各招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所属大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下拟制学科专业招生分计划,增强各级主动服务部队、服务打仗的意识,提高招生计划针对性有效性;突出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将军事硕士与指挥军官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进一步拓展到各军种指挥学院,实行招生计划单列,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规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继续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占比达到64%,比2018年提高5%;突出科教联合培养,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比2018年提高55%,大力促进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研究生,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但不能报考军事硕士、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相应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博士研究生,但不得报考军事学学科专业。记者了解到,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审批;国防生报考研究生,由驻校选培办审查、大单位训练部门审批;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审批,军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核准;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由所在单位教务部门审批。(完)
每一位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未来,为了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很多小伙伴选择去考研提升学历,也有的在大学拼命打磨自己的技能,当然,也有不少小伙伴选择去考公务员等公职!!其实,不管如何选择,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将来活的更好一些。今天,菏泽中公教育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类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每个人每年都能领15000元奖学金,如果是硕士生的话,每个人每年都能领18000元奖学金,他们就是国防生!!国防生之前都是在高校在校生中进行选拔,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新型的军事人才,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适量选拔培养初级军事指挥人才。大部分选拔对象都是在全国高校统一考试中被录取或者是符合保送入学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的选拔是从二年级开始,研究生的选拔是从一年级开始!!国防生的选拔一般对于体重、身高、实力都有要求,也算是比较严格。国防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到部队工作,任命军官职务,国防生入伍之后与同级别干部享受同等待遇,这是相当不错的!国防生待遇用金饭碗来比喻丝毫都不夸张,同样的,国防生的学费也很高,大概也是15000一年,正好可以用奖学金来抵用,不过,在学习期间学费、书费、住宿费、电费都是全免的;当然,想要领取这15000元,还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国防生们需要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不同的地方可能具体内容不一样,比如说热爱祖国、热爱军队,不得转学、退学、休学,参加军队组织的军政教育训练活动等等!!国防生这么好,肯定有很多人想知道该怎么考吧?大家也不用猜测了,自2017年5月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所以,这也成为了历史!文章由菏泽中公教育发布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21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近日下达,标志着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着眼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以“需求主导、拓展新质、聚焦打仗”为基本思路,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强新质急需人才培养,针对天、电、网等新兴领域和联合作战保障领域,增设相关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二是压减军地通用学科专业,重点压缩军地通用学科招生数量,压减率58%,把相应指标调整到与联合作战相关学科专业;三是重点满足一线部队官兵成长需求,提高在职干部招生数量,鼓励在职干部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医学类专业国防生可以报考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可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管理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按照教育部规定,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进行。(有关招生服务信息详见中国军网等网络平台)
聚焦备战打仗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效益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解放军报北京10月9日电(杨学鹏、特约记者吴旭)记者今天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20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标志着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大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力度,为解决营团级单位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工学矛盾,依托国防大学和军种指挥学院开展非全日制军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并执行相应加分政策;二是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着眼军事智能化发展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需求,在部分院校启动实施有关专项培养计划;三是增加体能考核要求,报考研究生的现役军人,参加复试时应提交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招生单位可在复试阶段增加体能考核环节,按照考生来源类别执行考核标准。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以下是2020年军队研招政策的解读▼报名通道: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19年10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进行正式报名,报名时间为每天9:00—22:00。注:点击本文末左下角蓝色字体“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报名网站。来源:学习军团可能还喜欢1、圆满完成国庆安保任务,这批老兵昨日光荣退伍2、武警湖南总队完成赴科威特执教任务 中国功夫获盛赞3、参加国庆大阅兵的武警将军,都在这里4、壮美广西 他们的歌声诉说心中的自豪5、“妈妈”队员王海燕:展现中国女兵风采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监制:刘凤桥执行监制:张金岭主编:张宇、王文值班编辑:别特、支云鹏、王宝元邮箱:wjxinmeiti@163.com
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解放军报北京10月26日电 杨学鹏、特约记者吴旭报道: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21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近日下达,标志着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着眼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以“需求主导、拓展新质、聚焦打仗”为基本思路,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强新质急需人才培养,针对天、电、网等新兴领域和联合作战保障领域,增设相关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二是压减军地通用学科专业,重点压缩军地通用学科招生数量,压减率58%,把相应指标调整到与联合作战相关学科专业;三是重点满足一线部队官兵成长需求,提高在职干部招生数量,鼓励在职干部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医学类专业国防生可以报考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可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管理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按照教育部规定,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进行。来源:解放军报可能还喜欢1、漫“话”军营2、英雄的连队英雄的兵3、重拳出击!看武警重火器鏖战大漠戈壁4、智慧文化为新时代军营插上“数字翅膀”5、让消费扶贫托起“稳稳的幸福”!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监制:刘凤桥、邹零执行监制:张金岭主编:关树声、王文值班编辑:温东琪邮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