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人之君子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据澎湃新闻报道,《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调研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应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扶正祛邪”,重视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开发,可有效应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发展。而且,国家“十四五”规划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远景目标和新时代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也都决定了急需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方面,选取信度效度良好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和心理健康问题测评,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分析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分类分级标准,针对心理健康的不同类别和程度给出不同的教育建议;筛选出有问题倾向和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监测和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建立宿舍—院系—学校三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科学的危机干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促使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另外,开设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共分为六大维度、20项内容。培养、开发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可根据各年级特点和学生不同水平分层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培养创造力、收获幸福生活。在必修课设计方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学分纳入研究生学业考核体系。举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研究生提升情绪调控和心理复原能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渗透,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习任务或者研究项目中;实施“做中学”,鼓励学生通过在创新研究方案、合作形式、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获得满意感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建立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支持体系,发挥家校社协同共育作用。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督促导师切实履行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并建立导师与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家长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建立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及时向导师反馈研究生心理测评结果和心理咨询情况,并结合研究生新入学、学习和科研、毕业就业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突出问题给出专业的教育建议。尤其是针对有严重问题的学生,要制定个别化教育干预方案,定期监测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跟院系和导师沟通反馈结果。必须看到,朋辈心理互助在三级支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不可替代。若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研究生院、院系和实验室三个层级的研究生朋辈互助制度,并定期进行朋辈辅导员选拔、培训和考核。在研究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及时向院系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反馈学生的心理问题。(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副所长)

其动若水

中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 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记者 夏瑾)

教则不至

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科研与生活平衡,人格独立

相对于本科生的快乐大学时光,研究生面对的压力更大,来自科研,来自生活。种种的压力会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显。影响研究生心理主要有:科研压力研究生进入科研圈,自身的水平与能力受到局限,或不喜欢或不熟悉。加上周围人对你的督促,小小的优越感消失,心理失衡,焦虑和恐惧。生活压力这一方面只是对于部分人来说,身上担负的责任重,经济跟不上,产生自卑感。情感压力 面对枯燥的科研,每个深夜总想有个人陪伴,孤独感。解决办法运动科研之外,做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出出汗水,调节身体平衡,缓解压力倾诉本着脸皮要厚的原则,多去沟通,多去倾诉,或许能找到答案。

逃于大泽

关注备考研究生人群的心理健康

从每年的考研报名开始,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就进入到一种高强度的备考复习状态。在接下来数月的高强度学习中,备考的大学生除了会体验到一般性的身心疲惫,还要承受“考研压力”。考研压力来自对结果的不确定性。持续处于压力之下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尽管国内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也在持续上升,但是历年报考人数的增长更快,考研竞争随之加剧。在备考、考试、等待公布成绩和分数线,以及准备复试等一系列不确定性事件中,考生有半年多时间处于高压力状态。这种状态对考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关压力与健康的研究表明,持续的高压力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学习或工作绩效降低。在报考和备考过程中,通过官方或非官方渠道,考生能够获得考试和录取相关的各种参考信息,诸如历年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分数线、考录比等。这些参考信息究竟会对考生的心理健康和考试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为了系统比较考研人数、考录比等信息的变化与考生心理健康和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整理了2015—2018年4年之间某医科大学参与研究生复试的考生的相关信息。共统计3612名考生信息,其中男生1677名,平均年龄24.1岁,女生1935名,平均年龄23.6岁。统计的信息包括: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测评结果、考生初试成绩等。我们将考生的健康水平和考试成绩与当年考生可能获得的考录比等参考信息做对比。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招生报名和录取人数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了历年的“考录比”,即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考录比数值越小,表明当年考研的竞争性越低。因为每年招考的全部数据的公布会有近两年的滞后,考录比的数据公布也相应滞后两年。相关性分析显示,UPI总分和抑郁得分与初试成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考录比呈显著正相关。性别间的比较分析发现,男生和女生的UPI得分、初试成绩等指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两个性别组的得分与样本总体的平均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在躯体症状和抑郁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UPI的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考生的UPI总分显示,2015—2017年考生的UPI总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2018年考生的UPI得分又有升高。这表明,考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在2015—2017年期间呈上升趋势,2018年相对于2017年则又有所降低。与此同时,2015—2017年期间,考生的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应地,2013—2015年期间,考录比呈下降趋势。作为参考信息的考录比越低,考生体验到的压力感越低,相应地,其考试成绩更好,健康水平更高。这个相关关系印证了压力与健康、压力与成绩的一般模型,即高压力事实上会损害考生的健康,并导致考试成绩下降。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校备考研究生人群的健康状态没有得到区别性的关注。与其他本科生相比,备考研究生人群在备考阶段的学习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所以从备考到参加复试期间,更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考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障碍。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加强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前后两份文件均强调了在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对考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考察。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在研究生复试时引入了心理健康水平的普查。在研究生复试时的心理健康测量结果实际上反映了考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情况,是考生在过去数月甚至一到两年备考期间所经历的心理压力的反映。本研究发现,在国家研究生报考政策大环境下,考生会参考历年的报考人数、考录比和招生政策的变化。考生备考过程中的压力感随之发生变化,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考试成绩都会受到影响。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问题的关注应该从招生、备考阶段就开始。学校或老师应密切关注考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在考生备考期间提供相应的学业辅导和心理辅导,提供公开透明的考研信息资讯,降低考生的不确定性体验。在性别差异方面,本研究发现性别与压力、健康以及成绩之间存在多种复杂的差异或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女生在躯体症状和抑郁等方面表现出比男生更严重的问题;男生的成绩则表现出与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更密切;男生的初试成绩与UPI总分,以及抑郁、精神分裂和神经症状等维度都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而女生的成绩则与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女生对学习中的压力变化更敏感,相较于男生,女生除升学压力外,还受年龄、家庭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男生倾向于将所体验到的压力外化,女生倾向于将压力内化或采取回避措施,因而更易引发抑郁,以及躯体化症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男生的健康水平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女生中则不存在这种相关。我们认为,这是因为男生和女生的压力源不同。男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习问题,而女生则更多体验到学习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压力。所以,学校和老师应该对男生和女生分别提供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对男生来说,更多需要的是学习上的辅导和支持;对女生而言,则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支持来调节她们的压力感。我们通过追踪4年之间的数据,展现了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成绩在年度上的变化特征,同时引入考录比这个概念,发现了考录比与考生心理健康和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水平还可能受到更多潜在因素的微妙制约,学业成绩和学业压力之间的相关研究应该关注更多不可直接观察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深入考察还需要结合更精确的研究手段,如通过质性研究技术、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介入,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实验手段来进行研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社区心理学的智慧模式研究”(18BSH120)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郑曼曼 丁芸 郑卫荣 蒋柯精彩推荐: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中国知音草婴《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在扶轮问路的征途上挖掘精神矿藏——史铁生文学创作价值解读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七气

研究生的心理焦虑,或许来自能力和现实不匹配

最近有报道讲研究生的心理焦虑,其实仔细探究,研究生的心理焦虑,一个是专业的压力,一个是生存的压力。人这一辈子非常短暂,但是生存的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说到了研究生这个年纪,已经不小了。对于本科生来说,重点院校毕业后。可以找个相对不错的工作。而普通学校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可能还没有本科生的工作好,所以对他们来说,虽然学历高了,但是三年毕业后的工作,还是需要自己找的,所以说这个社会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职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学历而已,可能还有更多的是实战技能,人际关系,情商等等。整个的学科体系架构应该是还需要再拓展一下,因为有些人读研只是为了混个学历,这样的就没必要了,学历应该跟水平挂钩,搞科研的就继续往上读,不搞科研的呢,本科毕业后尽早步入社会,做一些实践,然后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再继续深造。对于普通人,也许很多人上研究生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或者是为了名分,我觉得这样呢,其实也没太有必要,因为如果三年之后毕业了,还是那样子的话,那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都是非常激烈的,能力没有什么提升,可是压力陡增。说来说去就一点,人应该在一开始就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家长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古人很早就已经自立了,而我们现在上完大学,已经20多了,早已经成年了,可是我们的心理年龄也许有时候不那么成熟,甚至还出现了高分低能。有的人讲,学傻了,书呆子,其实就是与社会脱节了,心理年龄跟不上了。你以为一辈子很长吗?其实一辈子非常短暂,在你大学毕业的时候,人生已经基本上过了1/4,能奋斗的也就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时光蹉跎不得。可是学校时间待久了,会误以为人生路漫漫。研究生、博士的学业,占据了更多的时间,如果出来后不能找个投入产出比很高的工作的话,那也会受人嘲笑,导致他们压力巨大。那些不为了搞研究而继续深造的人,在学校里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对学习不那么感兴趣,而毕业的论文要求又那么严格,所以说如果想毕业还是非常困难的。混日子的为了毕业发愁,不能很好就业更发愁。学完之后,如果不能在社会中立足,感觉几十年的时光白费了。压力当然会很大。

不知道也

心理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南邮研究生自杀事件

2019年12月26日晨,学校发现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2020年1月5日南京邮电大学通报,其导师张某已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并根据学生意愿将其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全部转由其他导师指导。2020年1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对该研究生导师的处理情况通报:来自南邮官网微博至此,又一例研究生自杀事件落下帷幕。研究生,作为一群拥有高学历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大众所关注。尤其在考研热度不断上升的今天,研究生自杀的事例愈发牵动大众的视野。那么研究生的心理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来谈谈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近几年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发生的确实不少,各个院校自然也较为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一届研究生开学后会被要求参加一份心理健康的问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各个班级的负责人会与部分测试分数较低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了解学生的近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文章显示,研究生的总体抑郁和焦虑程度要远高于常人,是一般人群的6倍之多。经济状况、学业问题、就业问题、恋爱与婚姻、与导师的关系、对高学历的不良期待等因素都对研究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当研究生遇到这些问题,往往缺乏求助的渠道。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大学毕业的那一刻往往意味着一个人真正的独立与自我,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承担成年人的压力与责任。研究生同样如此,可是对绝大多数的研究生而言,往往都是大人的身份,学生的思维,很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冲突关系,于是便陷入困境的泥潭难以自拔。那么研究生如何缓解焦虑?来自百度搜索提到这个问题,就得说说高校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普查作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参考,可以筛选出一部分心理不适的学生,然后分配人员与资源跟踪调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作为学生自己来说,要如何缓解焦虑呢?不断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来自视觉中国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生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焦虑等不良心理,必须学会自我调适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内因是决定一切因素的关键。学会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来自视觉中国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模式。当研究生陷入焦虑的困境时,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使他们走出困境。所以,当研究生产生焦虑情绪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调控方法:或及时去心理咨询,或求助于家庭、亲朋好友,从而获得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学会认清现状,调整个人期望值来自视觉中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研究生个人期望值不能太高,太高而达不到,就容易产生挫败感。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来自视觉中国在专注学业的同时,学会给自己找些乐趣,养养花、逛逛街、学学手工,这些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记住,你不是孤独一个人的。千千万万研究生都和你一样,面临各种各样的烦心事。

其始无首

中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女性研究生比男性更焦虑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来源:中国青年报

立而问焉

大学生考取研究生,需要学会缓解焦虑心理

大学生考取研究生,需要学会缓解焦虑心理焦虑会让我们产生紧张情绪,由此会产生一些不可控的生理反应,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记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过低的或过高的焦虑水平则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对学习不利。一、考研导致焦虑紧张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考研与个人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直接相关,其意义重大导致考研一族焦虑紧张。每个人在做出考研的决定之前基本上都曾有过一番思想斗争,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在我们做出考研的决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时候,考研对考研一族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次考试,而是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蜕变。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容易导致焦虑紧张。面对考研这个人生中重大考试,而且又是在自己孤军奋战、万分寂寞的状况下,缺乏自信便会很容易迸发出来。那么多人一起竞争几个有限的名额,难免会问自己能成功吗?许多考生在准备考研时,毫无计划可言,不知在哪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高兴时就看上几眼书,不高兴时干脆把考研书丢在一边。这样的做法很难保证学习的效果,要知道学习是要有连贯性的。只有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合理有效的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二、为了考研如何缓解焦虑考研的大学生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我付出了努力,我一定行!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美好的前景来鼓舞激励自己,告诉自己,黎明前虽然黑暗,虽然疲累,但是成功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所以要坚持、要加油。任何的困难,我都可以找到方法克服,我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当我们学习累了、感觉学习没有了思路时,可以约朋友聊天、倾听、逛街,把心中的不快全都说出来,同时悉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有时就可以打开思路,心境就会豁然开朗。当疲惫了,枯燥了,烦闷了,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复习任务,找点其他事情做做,暂时转移注意力,稍作调节。可以打扫自己的书桌、房间,可以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去锻炼一下身体。当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再去学习,就不会那么厌倦和烦闷,因为我们这时已经恢复了精气神。适度的焦虑是完成一件考研任务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会促使我们的大脑认知到当前考研任务的意义,并激发身体各大部分机能,集中注意力、调动记忆系统去为了考研而奋斗。

红白蓝

东农开设研究生心理解忧杂货店 深受学生喜爱

东北网5月26日讯(王勇 孙小淇 记者 姜姗姗) 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一个名为“研究生心理解忧杂货店”在东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正式开业。该店为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辅导,这个专为研究生提供心理解忧服务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自成立以来,点击率与关注度持续上升,深得研究生喜爱。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据介绍,“研究生心理解忧杂货店”定期会推送研究生关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用专业的知识为研究生解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心理教师定期在平台进行直播,与研究生就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互动,用专业知识为研究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强心理·助成长·育英才”研究生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的心理体验和实践经历,在平台上现身说法,分享如何化解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困惑。与此同时,“研究生心理解忧杂货店”还定期举办线下主题活动,在“5·2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放日当天,研究生来到中心进行参观与体验,不仅参观了心理咨询与测评室、团体辅导活动室、沙盘游戏治疗室以及音乐放松与宣泄室,一部分研究生还亲身体验了音乐放松设备、情绪宣泄设备以及沙盘游戏。研究生来到中心进行参观与体验。谈及开设“研究生心理解忧杂货店”的初衷时,东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张亮老师谈到,研究生群体相较于本科生存在多方面特殊性,作为高校年龄结构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面临着同时来自于科研、生活、人际、婚恋以及就业多方面的困扰和压力,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指导。研究生科研实验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平时更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沟通,结合他们学习和生活特点,在“东农研究生”微信平台上开了这个“网店”。同时为了增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年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还开展了《研究生的“心”时代》和《研究生的压力圆舞曲》等知识讲座,以及心理知识竞赛、微演讲和心理游戏等相关活动。研究生来到中心进行参观与体验。据悉,该校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为契机,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扎实推进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彩虹计划”实施方案,提升学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进而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

其为鸟也

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

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如果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我可以改;拔尖学生可以直呼我名,具体研究方向可以商量;优秀学生最好是称呼我为“老师”;骨干学生要叫我“老师”……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邹来泉的招生信息广为流传。(4月10日澎湃新闻)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告别精英教育,日趋大众化。面对日益大众化的研究生教育,如何尽快改革教育思路,适应时代需求,为社会整体科研素质的提升做贡献,这应该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必须思考的课题。邹来泉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利于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破除人们对研究生硕士导师的神秘,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我们一般人心中,总是认为研究生硕士导师很神秘,研究生教育很神秘。但是,邹来泉的有“梗”招生让我们走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神秘,让我们感受到研究生教育亲切与和谐,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研究生教育,报考研究生。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让研究生教育更加人性化。现代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生机勃勃。邹来泉有“梗”招生中的谦逊与幽默,更符合教育的人性化规律。他说,“但你要是天赋异禀,毕业之前把我培养成了教授博导,我当然会更开心”“如果脸皮比较厚,只过四级也可以”“上午9点之前最好不要联系我,没课的话,一般都还没起床”。关于课题组氛围,邹来泉表示,“要是学生之间为了加深感情,偶尔吐槽我也可以,别让玻璃心的我知道就好”“你们感情不太顺的话,跟我倾诉也不错,我会专门腾出时间带着一颗八卦的心细细倾听”。这些人性化的沟通,让人们对硕士研究生导师没有了隔膜,当作自己人。更加亲其师,信其道。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促进教学相长。领军学生,拔尖学生,优秀学生,骨干学生的区分,恰恰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天赋有差别,努力有不同,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很正常。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既然搞研究,那么,就应该一切以学术为标准,甚至包括称谓,这样,是对学术的崇尚,也是对真理的认可。从“小邹”就行到“直呼我名”,到最好是称呼我为“老师”、要叫我“老师”。表面看,是称谓的变化,实际上是学术水平的区分。社会文明进步,学历水平水涨船高,当报考研究生从“寥若晨星”变成“繁星闪烁”的时代走来的时候,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更接地气,更顺应时代需求,更利于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