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公教育旗下考研业务入驻淘宝冴子

中公教育旗下考研业务入驻淘宝

12月25日,界面教育获悉中公教育(002607.SZ)将旗下考研业务入驻淘宝,这是公务员考试培训主赛道之外,中公教育的新业务板块。“考研业务正在以每年200%的增速发展,这也是中公教育的又一增长线。想要继续保持这种高增长,必须要全力跑到线上来。”中公考研业务负责人刘俭对淘宝教育透露。目前中公考研主要从自营网站和1000多个线下教学点招生。该考研天猫旗舰店将和线下教学点全面打通,让考生一键下单后可以自选学习方式和地区。截至目前,沪江网校、文都教育、爱启航、精学教育、研途教育、新东方在线(01797.HK)等机构均已入驻淘宝教育,提供考研类课程。目前淘宝上的考研课程数量已达40万。据淘宝教育数据显示,过往一年,近4成考生在淘宝下单考研课。从今年的考研课程消费来看,山东省买课人数最多,其后是江苏、广东、河南和四川;买考研课的女同学占比达56%。目前2022早鸟考研课已售出数万套。

凡尔赛

中公教育:研究生扩招和专升本名额提升都将长期持续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3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公教育提问, 请问公司对于研究生业务的长期发展如何看待?今年研究生扩招和专升本名额提升是否会是行业长期趋势?公司回答表示,谢谢您的提问。以考研辅导为首的学历提升板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由考试的知识内容难度高、招录人数持续增长和报考人数快速增长等市场基本因素决定的。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新模式打样,公司的考研辅导业务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增长的轨道,将带动全行业向新模式转型,不断做大赛道规模。研究生扩招和专升本名额提升都将长期持续,这一方面呼应了持续20年的大学扩招政策,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又通过应用型硕士等强有力的高品质职业教育,实质性落地了国家做强职业教育的政策方针。谢谢。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周曰

2021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2万?别慌你的竞争对手只有四个

近日,据一个网传的QQ截图显示,2021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2万,同比2020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81万!先不说图片的真假,就往年情况来看每年的报考人数都会较前年有所提高。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并没有什么招聘会,这也就给各大考生提供了备战考研的机会。另外今年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众多的毕业人数,激烈的竞争岗位让很多人倍感压力山大。在这长时间备考的机会和就业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少考生选择了公考或考研,这就会导致考研人数暴增!今年就业难的情况被大家熟知,不少“打工人”在疫情期间丢了饭碗、薪水遭到缩减等等,国家也注意到这也的情况,于是提出了“六保六稳”,而“稳就业”就排在首位。在这大局势的影响下,各省政府通过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录人数来响应号召,除了就业方面的措施外,还扩大研究生人数的招录来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即使今年有这么多考生考研,但其实际平均竞争比大约稳固在4.1:1,也就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能考上研究生,这与动不动就几千、几百比一的公务员考试来讲要好很多很多。其实真正能够干得掉你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不用思考数量问题,一定要看质量。考研君给大家汇总了44所高校2021年扩招人数汇总大家也别被这突然暴增的80万名考生所吓倒,因为考研的考试体制与大家所了解的高考体制是不一样的。高考是与全省几十万人竞争,涵盖了全省的所有学霸学渣;而考研则不一样,看似有422万人与你同台竞争,但考的是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呀!正常情况来讲,同专业全国的竞争比通常是低于百人的,即使是热门高校的热门周专业,其竞争比也不会过高!再者说,这里的人数也仅仅是个报名人数,实际参加考试的会有多少?完完整整把这几门科目考完的又有多少。张雪峰说的:“考完一看,考场就剩我一个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总的来讲,不要被这422万人所吓倒,始终记得,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2021考研相关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实际以官方公布为准!)

慎勿与之

考研分数只能二选一,选地区 VS 选院校?

同学们在考研时肯定是既想要好地区也想要好院校,但有些时候两者不可兼得,在考研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分数距离目标院校太遥远,只能在好的地区和好的院校之间二选一,这时候大家要如何进行选择呢?近几年考生扎堆报考的城市有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北京市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约为42.5万人,比2019年增幅达10.9%,还有东方巴黎—上海、九省总汇之通衢—武汉、天下文枢—南京、千年古都-西安等等。考研是继高考后人生的第二大选择机会,这次考生可以弥补高考时的遗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编今天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一、为什么考生在择校时会优先选择地区?1.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你选择的地区可能就是毕业后就业的地区,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就业的职位选择、薪资、福利等方面都是有优势的;2.如果考生毕业后想在大城市就业,在当地读研的考生会比外地读研的考生有优势,当地的企业可能会对本地读研的考生有天然的好感;导师在当地有认识的朋友,可以帮忙引荐;大城市的资源不同,你在这里读研三年,会不知不觉的接收到大城市带给你的好处。二、考生选择地区时要注意什么?1.个人意愿。研究生毕业打算就业的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尽可能选择大城市,但选择大城市不一定要到北上广,因为有同学会觉得北上广压力太大,自己不适合,那就选择比自己现在所处地区发达的地区去考,毕竟就业和实习的机会更多;如果想要继续深造,那就找好院校,学科实力是最重要的,地区次之。2.评估实力。考研是为了考上,努力一年大家都不想陪跑。但是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考生出现,这就是错误评估了自己实力,一味追求大城市好院校,考研择校错误。考生分数是很高了,但是同专业高分特别多,复试还晚,错过了调剂,最后二战。大家在考研报考前,最后评估一次自己的实力,仔细查看院校信息,给自己定一个努努力可以够得到的院校。三、考生选择院校时要注意什么?1.在确定地区后,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来进行选择,查看地区院校排名,对想报考的院校分类列出,并逐一查看院校相关信息,例如报考信息,复试分数线,拟录取分数线,复试时间等等,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2.选院校要果断,不能把大量时间浪费在这里,抓紧时间投入到考研备考中,考研上岸=考得好+选的好,两者缺一不可。

姬神

中公教育密码

导语:作为公考赛道龙头,中公教育凭什么享受百倍PE估值?教育行业的市值巨头是谁?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性的答案是好未来(TAL.US)与新东方(EDU.US,09901.HK)这对双子星。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为2600亿元,不仅将2229亿港币市值的新东方甩在身后,距离2955亿人民币市值的好未来也只有两步之遥。这家公司就是中公教育(002607.SZ)。这家专门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教育的公司,招生海报贴满大学校园,看起来平庸无奇,但实则暗藏金矿。翻阅中公教育的股价走势图,从6元一带,上涨到2020年11月43.58元的阶段高点,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在如此短的区间内,收获完全不同的估值倍数。今天的报告,我们将基于中公教育这家公司,找到这家公司为何业务看似寻常,但却能连连翻倍的原因。我们尤其关注,市场在什么条件下,才会给予教育企业超额估值。投资者怎样抓住教育公司的估值扩张期,以获取最丰厚的那块利润。01 收割焦虑的公考赛道“小明报协议班考公务员,小王996复习考研,小李排队开通股票账户。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这个流行于网络的段子,调侃之余,揭露了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如何远离“社畜”的可选路径。但不愿上班的背后,暴露的是当代青年的焦虑情绪。长期以来,“收割焦虑”是刺激教育市场“膨胀”的核心原因,从主打奥数班的好未来,到不断前置流量入口,从高考补习一路吃到少儿教育的新东方。“摸准心理—制造焦虑—匹配产品—收割用户”曾经是教育市场的创新打法,而今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行业套路。如果说奥数、编程、逻辑思维这些赛道还需要从业机构费尽心思创造需求。那么,在公务员考试领域,焦虑情绪如同天造地设,只需迎合,无需制造。不论是北上广青年渴望成为“人上人”,还是小镇青年希望摆脱农村生活,公务员一直都站在鄙视链顶端的职业,“金饭碗”的吸引力只增不减。再加上“扩招”的正向刺激、考试难度的加大,使得公务员考试“狼多肉少”、竞争激烈。2021年,北京国考的竞争比例高达109:1。以最新数据来看,2021年,国考人数比2020年多了11万人,是近三年来的巅峰。其中,中央机关的报录比达到141:1;省级单位的报录比达到140:1。近十年来,国考的录取率基本维持在50:1之上。 微观经济学的原理颠扑不破,越是需求旺盛的地方,就越是有利可图。国盛证劵预测,到2023年,公考市场规模有望达500亿元。但公考市场这个赛道,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公务员热”也不是一年两年。那么,中公教育是如何在一条老赛道里,实现了从大学橱窗各色培训机构之一,到A股教育公司市值第一的转变的?02 左手武器靠黄金产品在公考赛道中,中公教育独占鳌头。它不仅是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更是在营收等方面与行业二三名望尘莫及。早在2017年,这家公司就以21%的市占率(公务员培训),坐稳行业老大的位置。2020年第三季度,中公教育的傲人业绩,更让赛道内外羡慕不已。1-3月,中公教育收入74.39亿元,同比增20.8%;归母净利13.21亿元,同比增37.8%;2020年Q3表现更加亮眼:实现收入46.31 亿元,同比增长83.65%;归母净利15.54 亿元,同比增长233.58%。2020年的业绩,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拉开中公教育的业绩增长曲线,可以发现,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虽然有起有伏,但总体的稳健增长趋势,却一眼可知。2013~2019年中公教育归母净利及增长在浩如烟海的培训机构中,想要成为增长最快的那个,必须要找到坐上火箭的竞争模式。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好产品,就是具有火箭效能的竞争模式。教育行业的历史上,好未来依靠深耕奥数班做成了K12之王,新东方前有留学英语精讲,后有低价体验入口课,分别成就了留学和优能中学两大业务。对于中公教育而言,北大毕业的创始人李永新一路跌跌撞撞,先后尝试了奥数、高考辅导、高考状元演讲等业务,最终认准了向公务员培训转型。通过与众多教育行业分析师的交流,可以发现,分析师们的观点虽有小异,一个共识却是大同——公考培训消费群体具有鲜明的“三高”特点:参配率高、付费意愿高、客单价高,可以给予入局者足够大的发挥空间。中公教育得对症下药,获得了一个实施“大胆下手,产品铺路”策略的好机会——享誉业内的“协议班”产品就此问世。“协议班”产品的特性非常类似于业绩对赌,如果考不上会退全款或者部分款项。“不过退费”如同定心丸,为那些渴望实现“旱涝保收”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掏钱理由。中公教育线上与线下课程费对比站在今日复盘,可以发现协议班产品通过让消费者消除后顾之忧,帮助中公教育收割了大批用户。从线上新增用户的变化来看,从2016年到2017年,中公教育的线上新增用户实现了跨级式的增长,是中公教育变化的拐点。在2017年之前,中公付费用户增长较为缓慢,之后就开启了高速增长模式。深紫色为注册用户,浅紫色为付费用户从2017年开始,中公教育加大"不过退费"协议班的推广力度,引导学员报考协议班。公司销售费用的从2016年到2017年发生了翻几倍的增长。同年,协议班占面授课程比例从59.02%增长到73.75%,公司收入同比增加56%。中公教育2015-2019年销售费用协议班成为中公教育的“金字招牌”,这种“预付费”模式为中公教育贡献了大量的营收。不仅如此,议班形式的创新产品定价,甚至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定价能力。以华图教育作为对比对象进行观察,这家公司主要以普通班商业模式为主。截至2017年,其协议班收入占比才提升至40%。在协议班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的情况下,中公的培训学员人次大幅增长,明显快于华图。中公教育协议班占营收比例超过50%03 右手武器靠渠道下沉有了好产品,还需要更多的渠道将其卖掉。尽管国考竞争最激烈,但是公考基层岗位的占比更高,这意味着考生会向基层流动,这种痛点给与下沉市场巨大的机会。由于招录类考试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特别是在面试阶段,各市县之间面试的地点、时间等都不同,考生倾向于赶赴“目标地”参加培训。这意味着,直营门店深入县级城市势在必行。从2009年开始,中公教育开始整合代理机构改直营,发力扩充产能以及网点下沉。得益于此,中公教育的下沉培训网点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其获客和教培供给优势也较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公教育的前端网点覆盖渗透最广,获客地理半径也最短。2019年,其线下学习中心网点由2018年的701家扩张至1104家,一年内的增长甚至超出了2018年全年的拓张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中公教育抬升了门店下沉的天花板。对比来看,华图教育2018年底的学习中心为440家。到了2019年中,其数量几乎维持不变,可谓下沉受阻。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公教育远超对手。中公VS华图营收及净利润对比 在用户端,粉笔慧考的口碑更胜一筹,但在广告投入、销售力度方面都不如中公。2019年,粉笔的2019年的全营收仅有16亿元,不及中公教育92亿的1/5。因此,我们可以小小总结一下。招录类考试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直营门店必须深入县级城市。下沉培训网点渗透最广,获客的地理半径就会最短。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就最具优势。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拿出匹配程度最高产品的公司,最有希望占领消费者心智。因为考试虽然可以重来,机会成本却极其高昂。“花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有些行业的消费逻辑是价低者得,有些行业则是“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因此,兼具市场规模快速上升,和单产品产出不断扩大的教育公司,市场会给予超额估值,但其业绩在股价上的体现,会稍稍滞后,这正是投资者从容布局,收获最丰厚利润的好机会。那么,中公教育的增长,是否会继续下去?在跑马圈地、黄金产品的逻辑跑通之后,投资者需要关注两个指标。一是教育机构的盈利可持续性,二是机构可能性的风险因素。04 需要担心什么?由于招录培训由报名人数、参培率、客单价三大因素决定。作为供给端,优质的师资和培训内容、内容的难度及竞争程度成为中公教育的竞争核心。 但如上文所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将成为公司业绩和股价的支撑。虽然培训机构在县级城市的年运营成本不会超过百万,却对利润率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据西部证券测算,假设第一年的费用总投入为50万,以中公教育常年维持在60%左右的毛利率和4000元的客单价来看,培训机构至少要保证不低于274次培训人次,以及15%的利润率。但是,县级城市的公职招录不如一二级城市稳定,再加上部分招录人数较少的县级城市本难以满足培训人次不低于274的要求。这意味着,培训机构在县级城市难以依靠“公职类培训项目”这一单一业务存活。更何况在公考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市场。2019年,全国公职类岗位招录规模总计近190万,其中公务员(含国考和省考)不足15万,占比仅为7%左右。而教师、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招警的招录规模要大于公务员招录规模。据测算,上述四大招录培训的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76亿元增至2025年的797亿元,复合增速高达19%。不过,职业考试的细分赛道如今仍然非常分散,各头部机构的占有率仍然只有个位数,龙头跨领域扩展空间大。也就是说,公考之外的细分市场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中公教育各业务应收占比以研究生市场为例,在“学历含金量贬值”的当下,考研成为公务员之外的另一主流选择。2020年,考研报名总数达到341万,占比当年度834万高校毕业人数的41%,创历史新高。与公考相似,研究生考试的机会成本也较高,考试失败将面临二次考试或寻找其他出路的风险。再加上备考周期长,研究生考生的参配意愿更高。对比招录类及部分资格类赛道,教师、考研赛道具备公务员赛道用户基础,但参培率及客单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招录端来看,公务员、事业单位(除医疗和教师)、教师及研究生每年招录人数在18万、40万、50万、90万人左右。教师及研究生招录考试具备更广泛的用户基础。从报名端来看,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及研究生每年报名人数在500万、400万、400万、300万人左右。差距显而易见。目前来看,公职招录领域前两大龙头中公、华图市占率均30%以上,而考研培训领域文都、万学海文的市占率不到20%。市场格局还有重新颠覆的可能。对于中国教育来说,增长其他业务的变现能力,不论是进一步挖掘研究生培训市场,还是提高其他招录类的转化,都有助于其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从公考培训老大到“大学生就业服务商”,中公教育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也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可持续盈利能力之外,中公教育还需要考量声誉风险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中公教育的投诉量超过1700件。而华图教育仅有160件投诉,粉笔慧考为172件。在网络上随便检索“中公教育”,包括主流社区如在内,关于这家公司的负面评价随处可见。核心问题主要围绕协议班退费难,如“不退费、退费难、霸王条款”,以及前中公教育员工在这家公司经历的种种坎坷。图来自黑猫投诉尽管目前来看,协议班的负面影响还未对公司声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但是甜蜜的风险,将会对这家上市公司的未来走势增加不确定性。更何况,营销手段终究是“糖衣炮弹”,优质师资仍然是整个行业的稀缺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口碑方面,中公教育还需要下点功夫。

丛林狼

干货丨50个名篇名句!申论直接用

1-10一. 《诗经》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二. 《楚辞》1.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三.《论语》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 吾日三省吾身。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孟子》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4.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五.《庄子》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ps:越俎代庖的出处。六.《荀子》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ps:锲而不舍的出处。七.《礼记》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八.《管子》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九.《后汉书》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十.《资治通鉴》1.用人如器,各取所长。2.尽小者大,慎微者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3.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11-20十一. 曹操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十二. 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十三. 陶渊明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十四. 王勃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十五.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十六. 王维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十七. 孟浩然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赠张丞相》十八. 岑参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十九. 李白1.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二十. 杜甫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30二十一. 白居易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十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二十三. 韩愈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二十四. 刘禹锡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十五. 李商隐1.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十六. 杜牧1.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二十七.贾岛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访隐者不遇》二十八.高适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二十九. 李煜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三十. 柳永1.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1-40三十一. 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十二. 李清照1.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十三. 苏轼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老夫聊发少年狂。4.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三十四.周敦颐1.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十五.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三十六.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十七.范仲淹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三十八.王安石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2.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取之不固。三十九.晏殊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四十. 辛弃疾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1-50四十一. 陆游1.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十二. 岳飞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2.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四十三.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四十四.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四十五.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四十六. 龚自珍1.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四十七.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四十八.曾国藩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四十九.顾炎武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五十.魏源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空镜子

中国最难的几大考试,考研能排上第几?

考试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也是很多人心里的痛,如果要把这些让你心痛的考试做个排名,你会拉出一个什么样的清单呢?考研,这个每年让上百万人叫苦不迭的选拔性考试,在你心中又能排到第几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从心理建设的角度讲,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难的事,并且仍然力不从心,还在找各种借口拖延、敷衍,那就去看看那些更辛苦的人,更难的考试,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证书一直是财会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近几年,报考注会的考生逐年增加,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无知者无畏”,100分只要考到60分就好,很多人都想一试身手;另一方面就是注册会计师的广阔就业前景,很多人知道考试的难度,但仍旧努力去考,看重的就是前景。回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考试的难度也非常大,每年的通过率都很低,目前也只有24万人成功取得注会证书,难度由此可见一斑。法律专业资格考试法考历来被考生称为“天下第一考”,首先这是法律专业必修证,而且目前很多公检法都要求公务员持证上岗;其次呢,作为妥妥的铁饭碗专业,每年都有大批的人报考。至于考试难度,我们仍然从数据上来看,在2018年司法考试改革之前的时候,司法考试的总分设定为600分,如果你考到了360分以上,那么恭喜你顺利通过了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获得“A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A类律师资格证书。还有一组数据很说明问题,在2017年的时候共有64万余人参与考试,而今年虽然也有超过60万人报名参加考试,但是最终的实际参考人数为47万人,超过10万选择了弃考。公务员考试(国考)公务员的优势在于他的稳定性和高福利,这两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在许多三四线城市,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公务员既有稳定的保障又有一定社会地位。考试难度:2018年的国考参考人数与招录人数比为48.5:1,大家自己感受一下。研究生考试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290万,录取人数70万,这其中还包括了部分推免和在职人专硕。最近两年考研难度会有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由于推免人数的增加,学硕统考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专硕越来越热,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可能还有部分超难的考试小编没有列举,上述考试都是大多数人能涉及到的,如果你还有自己的考试清单,欢迎留言参与讨论。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网校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平易恬淡

全国100所高校考研难度排行!你的大学排第几?

一说到院校,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目标院校好不好考?或者那些学校好考那些院校难考?于是今天,校校就扒了扒资料,帮大家整理了100所高校的考研难度!(注意,是考研难度排行,不是院校实力排行哦)首先,就考研难度来看,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当属于39所985高校。当然,特别说明一下,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比如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财经类高校,有些高校的考研难度超过了大多数985高校。前50高校名单第51至100名的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尤其是南京审计大学,因为专业特殊,在行业内名气高,影响力大,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很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也是竞争大、难度大。另外现在许多的医科院校都采取本硕连读的招生办法,留给考研的指标就少了很多。如何判断高校的考研难度呢?

丧己于物

那些在考研过程中“死记硬背”的同学,后来都考上了吗?

考研过程中,“背”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词,尤其是对于文科专业来说,一半以上的时间都需要拿来记忆。所以,有的同学看见“背”字就头疼。但也有一部分同学,非常热衷“死记硬背”,认为背是最容易,也是最酷的一件事。那么,这些同学的效率高吗,后来都考上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王强2016年考生,研究生报考的中国地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16年已经是他报考的第二年了。专业课书目只有两本,二战的主要原因是是背的点不全,对于一些应用型题目把握不够准确。从这里我们得到的点是:“生背”可能难以牢固记忆,而且背不是目的,应用和掌握才是目的。@李志2017年考生,本科人民大学,研究生报考的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基本上到北大这种院校,专业课要求是非常苛刻的,第一本要吃透的考研书目就是张国庆老师的《公共行政学》,全书600多页,涵盖知识点非常广,李志几乎将这本书所有知识点记忆下来,并在模拟练习中反复应用,深化理解,最终顺利录取。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记忆是基础,对于考研来说,理解和融会贯通才是最终的王牌。接下来再让我们记忆、习惯、能力三个部分,进一步谈谈。首先来聊聊记忆这个事,曾经考研的时候,有一位学长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背是为了什么,背就是为了忘。”的确,即使你能博闻强志,但总归会忘掉一部分,更何况是考研过程中夹杂了太多囫囵吞枣的记忆。其次再来说说习惯这回事,学习是种习惯,记忆也是一种习惯,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曲线,如果掌握了这些技巧,在关键节点上加强记忆,培养成习惯,就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最后来说说能力这码事,记忆其实是种非常实用能力,试想一下,如果在工作中,领导交很急的情况下交给你一项任务,你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记忆任务的核心要点,然后有条理的将问题展开并阐述解决办法,这会给领导一种怎样的震撼。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网校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阖辟

原来研究生还有这3大福利!现在知道的你是否后悔了?网友:心动

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人,今年有关人士预计考研人数将会突破350万人,通过数据的对比,考研的趋势立马就很明显了,那就是考研大军越来越多。很多人去考研一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二是给自己一个上名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不想以后后悔。当然他们三年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和本科的学生待遇就是不一样,更不要说专科了,差距甚是明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研究生可以享受的待遇吧,就连985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可以享受。1、容易进入教师编制,评职称的机会多考过教师编的同学都比较清楚,现在教师编的招考要求基本上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当然研究生选择的空间更大,还可以考专科院校的老师编制,本科的同学只能选择中小学教师,专科生非师范类考生从2019年开始就不可以再报考教师编,这样一对比,研究生的优势多的不是一丁点。另外在评职称上,研究生的优势更大,研究生考上编制之后,工作满2年可以申报一级教师职称,工作满三年直接定为一级教师职称,像本科、专科就不可以了,评职称比较慢。2、选择公务员岗位的机会多、升职机会多一般专科生报考公务员,都只能选择一些冷门的岗位,本科生相对于专科生来说选择的余地更大,基本上只有专业对口,所有的岗位都可以选择,那么对于研究生来说,不仅可以随意选择岗位,而且一考进去就可以享受副科级的待遇,更可以作为储备干部来培养,这可是专科生、本科生都不可以享受的待遇。3、企业发展待遇好就算不进入体制,选择在企业上班,以后也不会发展得太差,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一是有研究生的学历,经过两年的沉淀,专业知识会更扎实,适应能力更好;二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可以结识不同的人,拥有更多的人脉资源,比如之前一个商界大佬的聚会照片,雷军、马化腾、王兴、刘强东等一桌人吃饭,你是一个优秀的人必定也会结识一群优秀的人,不一定会在什么地方就可以帮助到你,推动你事业更进一步发展。小编认为一个高学历的人不管到了哪儿,都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有的杠精可能会说,也有一些高学历的人只顾学习,心理不健康等等,不过这只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在优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人望尘莫及,希望有一天你也可以成为这群人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