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的推免生,俗称“保送生”,真的公平吗?故强哭者

研究生的推免生,俗称“保送生”,真的公平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了,对于一些名牌大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不用忙于每天的挑灯夜读,不用去啃晦涩难懂的政治课,大学成绩够好,只要准备好一场面试就足够啦!关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事,大家感觉公平吗?我们先溯源一下研究生保送的起源。第一阶段:建国以后的50年代,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效仿苏联阶段,仿照苏联采用学校保送优秀毕业生,审查批准的方式招收研究生,这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保送生。第二阶段:1985年10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关于做好198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通知》,提出“应切实贯彻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推荐免试生的试点工作,推荐比例不超过应届生的5%”。从1985年开始,推免制度作为定制被确立下来。第三阶段: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通知》中对当年的硕士生招生政策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尤其是针对免试推荐方面,明确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至少有20-30%必须流向外校,且第一次鼓励跨专业推荐免试生。第四阶段:2007年-2010年,教育部又对相关推免工作进行了更加细化的指导,比如各学校的推免生比例:设有研究生院(59所)的为应届毕业生的15%,未设研究生院的211高校为5%,其他高校为2%,初次进行推免工作的高校的前3年为1%。2009年,教育部又把直博生的工作纳入到推荐免试中去;2010年又推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度(含推免)。推免工作彻底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关于推免学校的范围,除了1985年推免设定的169所学校外,教育部先后在2001年,2006年,2009年,2011年,2017年多次增加推免生学校的范围,截止到2018年,有366所高校具有推荐免试保送研究生的资格。2006年,新增20所推免生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北大学、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20所高校。2009年,新增32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现天津外国语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已并入河北联合大学,后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宁波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医学院(现宁夏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新增50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现大连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现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现徐州医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遵义医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新增54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渤海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蚌埠医学院、集美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延安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尽管有366所本科院校具备推免资格啦!而截至到2017年,我国总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除去独立学院,而国家批准有权推免的高校占15.4%。对比,如果你就读于没有推免权的高校,就算你在本科期间发表再多的论文,就问出身这一条,就彻底否定了你;不仅是进具有推免生的学校,还必须是普通本科生,比如专升本,独立学院学生,第二学位等都不可以。当然了,设定这些具体条条框框,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者们的权益,尤其是有些学校在保送,甚至是招生时,都还要看你本科的出身,如果你出自某不知名的学校,无声无息间你就被牺牲掉啦!当然了,也有人跳出来说,设定条条框框是为了防止某些招生腐败现象的诞生,这是典型的懒政行为吧!好了,如何设定更符合实际,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的推免生制度,您怎么看?是不是现有制度该调整了?

东海战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推免制度是否公平?

19考研初试结束,一大批人都在说英语太难了,但是每年都有那么一小批人,他们不用参加昨天的研究生考试就可以保送研究生,他们就是推免生。研究生“推免”是指“推荐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推免制度也是各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随着逐年推免生比例的增加,普通考生的考研难度也在增加。那么你认为研究生推免制度是否公平?先来看看下面同学的回答(图片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认为推免制度公平的同学表示:因为这个推免名额不是给太多人,所以我觉得不涉及公平与否的问题。由于这个所涉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几个的名额,而且推免名额是给极其优秀的人,我相信那些人就算没有那些名额的话,他们可能也会同样考得上研究生。认为推免制度存在不公平的同学表示:我的学校是没有推免的名额的,我的同学如果想要考研究生就需要参加研究生的考试,但是我个人认为,我的学校还是有非常优秀、可以达到推免资格的学生,因为在我们学校没有推免的制度,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自己去考。考研姐认为这个还是相对公平的一个制度。考研保送所参考的不只是单方面一时的成绩,学校还要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学习态度,是否发表论文,在学校中参与高质量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的情况等,所以参加过考研的学生应该知道,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本身是非常优秀的,而且一定程度上来说,保送的学生质量是比考研的学生的质量更高一些的。保研只是在初试环节免除考试,复试环节还是免不了的。对于那些获得推免资格,复试松懈的推免生,在复试环节也是有被刷下来的。所以对于推免制度,考研姐认为是公正的,只要你努力并且优秀,一定会如愿考上研究生的!评论区的小伙伴,你认为研究生推免制度公平吗?

复灵以生

考研推免比例扩大对考生公平吗?超六成招生单位:公平!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在进行研究生的扩招。但考生们竞争一流大学的压力却有增无减,这就和推免生比例提高有很大关系。部分一流高校接收推免生的比例早已超过半数。以浙大为例,2017年、2018年推免生占比均为49%左右。到了 2019年,接收推免生比例却高达了54%。武大也是这样的情况,2017年接收推免生的占比是49.91%,2018年达到了50%,到2019年推免比例超过半数,增至52.8%。而一些顶尖大学的部分专业,更是只接收推免生。比如在2019年研招中,北大的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推免比例达到100%。再如,复旦的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推免比例也达到了100%。在部分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超过九成。比如北大2019年共接收推免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占比高达94.8%。再如,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免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占比也超过90%。那对于推免生比例不断提升的政策,大家又是怎么看待呢?中国教育在线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的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于考生不公平,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公平的仅有两成左右考生。但招考单位的观点正好和考生观点完全对立,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于考生来说,是公平的。推免接收的自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目前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是366所,而且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名校集中地区,学校也以部属重点的“双一流”大学为主。对于招生单位来说,自然愿意招这些原本就是优秀分子的人才了。推免政策也是基于给学校、给人才更好流动这样的考虑。但资源有限,名校研究生名额就那些,推免比例过高,自然就会使其他高校学生竞争压力更大,甚至压根没有机会参与竞争。曾有地方高校二本生报考211,结果对方在复试中明确告知:你这样的“学校出身”,我们是不会要的。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忙调剂到其他学校。重视出身,重视错综复杂的关系,恐怕也是当前研招存在的重大弊端,而推免生就是典型。让名校降低推免,恐怕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大多数名校都认为:这样很公平嘛。作者:知新行闻 小知

谜孔雀

研究生推免下一个是你吗?水平和公平该如何平衡?

冷丝自媒体原创,严禁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考研难,保研也很难啊!研究生“推免”就是保研的准确说法。当前,硕士生推免制度正在对高校本科生的行为选择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保研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学生在保研制度下做出的不同选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正在满怀信心地复习考研功课但是,近几年,有关硕士研究生推免的制度争论很多,被推免的下一个是不是优秀的你?学生个人的真实实力和水平与推免制度公平并不是对等的,因此,不公平现象常有发生。首先,推免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各个高校的推免制度不一样,也无法避免考核体系片面、过于分数的考核标准,这种体系难以综合衡量学生的科研素养、学术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及学生综合素养,所以推荐的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仍很多;也由于院校间的推免标准差异较大,且推免标准存在的漏洞仍不少,不利于选拔有潜质的优秀人才。山东某地300人酷暑同上考研课高等院校的推免生数量取决于高等院校的层次和水平,致使能培养出优秀学生或者有着较强的专业的学校的推免生数量受到极大限制,而层次较高的高等院校反之,这样好的学生无法得到推荐,稍差的学生反而有机会,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其次,当前的研究生推免工作缺乏政府监督和指导,确有不公平的存在。上级主管部门对推免的具体实施状况缺少管理,高校的推免自主权很大,而现在推免体系并不健全,这就需要政府的监督指导来完善推免制度,保证其公平公正,以此保障各学生的切身利益。比如,这几年的各级党委对高校的巡视工作中,常常曝出“研究生推免工作存在问题,推荐生质量不高”的批评。一同学冒着寒气复习考研功课第三,各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较激烈,产生不利后果。各高校都希望招到更优秀的学生,因此高校间的争夺激烈。这样一不利于高校间的推免合作顺利进行,二不利于推免制度的完善,可以说是缺点多多了。那么,推免制度的缺陷并非没有改变方法,事在人为,只要愿意更改,改进的办法还是很多的。比如,很多专家提出必须完善考核制度。学校可以合理的增加推免比例,并根据各高校的专业 的强弱来确认招收名额;各高校可以扩大对外校推免生的招生规模,这样既可以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还能促进本校的学科发展;校际间的推免名额应根据各学校的综合水平高低以及各学科专业的优劣势状况来安排,不能单单以一个标准安排指标。同学们交流考研心得再如,社会各界要求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研究生推免制度来加强推免的考核和审查力度,因此防止“暗箱操作”等现象出现,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完善相关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将推免进程进行公示,达到公平公正公开。推免的名额稀少,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更加让人难以接受。推免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对学校也有好处。你是否遇到过保研不公平的现象?但愿你遇到的是公平公正。敬告|本文如有错漏,作者将在跟帖中及时更正,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豆满江

推免比例提升不公平?考研不该是第二次高考

随着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临近,关于“考研热”的话题又成为社会焦点。不过,就在很多考生为考研作最后冲刺时,却有不少幸运者早早地获得推免资格,提前拿到了研究生教育的入场券。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总体稳定的情况下,保研生比例增加,意味着招生留给考研生的比例下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接近八成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于考生不公平”。根据数据显示,推免生(即通常说的保研)集中于名校,而接受推免生的院校也大多是名校。不难推断,认为推免比例提升不公平的学生,大多来自缺乏保研机会的非名校。与之形成对立的是,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上述报告,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公平还是不公平,站在不同的利益立足点,经常会得出迥异的结论。对于招生院校来说,其最大利益是招收到专业基础扎实、科研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对于广大来自非名校的考生来说,其诉求就是通过考研,获得在高考之后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一些人眼中,研究生招生考试也确实越来越像高考了。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个别地方本科院校违背正常的教学规律,模仿考研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办学,学校也以毕业生考上了名校研究生为荣。本科教育应试化,让学生无法获得健全的大学教育。一旦考研失利,在未来求职过程中,也可能暴露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欠缺的问题。保研制度对选拔优秀研究生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招生院校获得了更高程度的自主性。保研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考试,接收推免生的院校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夏令营活动,其核心活动就是考试。一般来说,推免生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由相关专业的院系自主决定,这确实意味着招生机构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命题,招收到符合自身培养目标的学生。当然,现有保研制度并非没有可以改进之处。比如,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申请范围。对很多抱怨保研不公平的非名校学生来说,他们遗憾的是因为推免名额分配所限,自己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保研的竞争。目前保研制度以面向名校学生为主,建立在高考对生源筛选的基础上,也就是基于高考公平的二次公平。这确实降低了院校组织推免生考核的成本,也减轻了相应的监督压力。然而,也要避免遗珠之憾,让部分有科研潜力的非名校学生获得竞争机会。尽管当前研究生教育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但其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目标并没有改变。要检验一个本科毕业生潜在的科研学术能力,考试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办法。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保研制度应试化,被分化为一场场小型的考研,违背院校自主选拔优秀研究生的初衷。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观点:考研就应该像高考一样,确保高度的机会公平。问题在于,不管是读研,还是未来进入社会的各种竞争,难道只能通过考试,才能实现公平竞争吗?如果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围绕着一场场考试,大量资源都会因此而消耗,人们只能卷入依赖现有知识的零和竞争,而回答创新突破的“钱学森之问”也无从谈起。把考研视为“第二场高考”,是对现实的不负责。人生路上,总有坎坷,总有失败,但对于成年人来说,走出挫折的办法,不能总是复盘再来。考试确实是公平的,但实现公平的途径不应该只有考试。解开“一考定终身”的魔咒,并不能简单地用更多的考试替代。唯有尽可能创造多元的竞争环境,非名校学生的向上之路才不会越走越窄。

微乎其微

大学有补考还能保研?靠着关系为所欲为,研究生推免公平何在

近来怪事频频,先是仝卓靠着一大票关系玩转数省,高考身份造假十几位教育系统领导被问责;接着是山东女生陈某某2004年高考上大学被顶替,顶替者居然比专科线还低两百多分;西南交大本科生陈某某数门功课挂科补考,居然在推免资格认定时以提高的补考分数作为依据,神奇的是成功通过了中科大的面试。在网友们的质疑之下,几件事的反应速度都很快,因为马上又要高考和考研都离得不算远了,各高校都第一时间拎清自己,各种工作小组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布了相关处罚规定,在6月11日成立调查组之后次日西南交大就研究出了“取消陈某某推免资格”的声明,同时并重申:始终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我不禁一惊,这是还能发现几起还是怎么地,为啥就不能永不再犯,不能自信点?以一本线擦线的高考分数考入西南交大最牛的茅以升学院,这其中有没有相关人员进行“帮助”?能在茅以升学院读完四年大学不被动态淘汰,相信这位陈同学自然是有过人之处,但为啥这么优秀还数门功课仅仅擦线,且为了获取保研资格好几门功课在正考通过之后还能补考,且推免审核时能以高分的补考分计算,实在是能量不一般。且陈同学还有一门功课成功实现了0分正考92分缓考,这是没准备好复习缓考还是咋的?现在考研真的一团糟,名校热门专业基本上被推免生占据,本来无可厚非大家都想获取资质上乘的生源,而最为公平的高考分数则成为潜在的一种加分项。但是在推免生比例方面,教育部仅仅做了“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的规定,后来又增加了“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但不得只接收推免生。”直白解读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推免生数量不能超过总计划的50%,大学有招数,热门专业我几乎都给推免生,冷门难就业专业以及各种非全日制我留给统考生,总体数据不至于太难看!专业均可收推免,但不得只接推免,那好我给统招生留一个名额,这就出现了某些名校专业仅有1个统招名额,还基本上被内销了。还有比如考研复试不低于120%的差额比例,形同虚设,低于120%那是因为题难上线人数少不能怪我招调剂啊,高于120%那更是符合规定,高到多少全看高校心情。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规定那么多,仔细推敲起来全是操作空间!如今研究生推免愈演愈烈,每年各种名校夏令营、“具有突出创新能力”认定等各种特权绿灯,虽说其有一定竞争性,但是面试这东西说起来是全面考察其实经不起推敲。你想全面考察,可以啊,复试多考基本专业课笔试!为啥高考仅仅靠着语数外这些看似将来用处有限的课程能选拔出优秀人才,且几十年高考能深入人心,说白了就是公平,试卷就那个试卷,你考得高就是本事,自主招生的终结被强基计划代替就是迈向公平性的一大步,靠着吹拉弹唱健美操加分不好使。考研人数越来越多,2021年考研同学或许将迎来又一个“大年”,如今部分高校的各种前奏活动已经开展了,如果想进名校,那么抓住机会能保送就保送吧,即使要考也得选择那些相对公平一些的院校!

石菊

名校推免保研名额越来越多?觉得“不公平”?4点理由看清差距

考研人数年年增加,大家都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在未来社会生存中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考研人数不断的刷新纪录,但是研究生录取名额的变动却并不是很大,因此,对于考生来讲,竞争只会更加的激烈。但是,更让大家觉得压力山大的是推免生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保研”。研究生录取的名额是有限的,但是,保研这部分的名额也是算到录取名额中去的,一来二去,留给真正通过考研来获得学位提升的学子的名额就真的不多了,而且近几年保研的名额和比例还不断的在增加,因此,很多参加考研的同学都觉得十分的不公平,为什么高校要增加推免生的名额呢?推免生名额越来越多,这对于考研的学生公平吗?对此,我们来对比一下他们的区别,进而来分析高校为什么要增加推免生人数。1、考研动机不同对于很多考研的同学来讲,考研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历将来更好的就业,或者是暂时为了逃避就业,考研只是想延迟毕业而已,对于考研的专业其实并不在乎,目的就是学历提高。对于这部分学生,其考研并不是真心的读研做科研,研究生对他们来讲只是一段需要添光加彩的经历而已。但是推免生就不一样,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就非常的优秀,其学习目标也比较坚定,自控能力也非常强,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更多的在于个人自控能力,因此,大学期间的优异成绩证明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读研,目的也会单纯么就是为了学习深造,由于动机不一样,努力就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2、基础不一样如上所述,能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都是非常刻苦努力的,很多学子刚上大学就定好了自己未来的学习计划,考研,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因此,可以看到无论何时,他们都是一副神采奕奕,斗志昂扬的样子。而对于考研二队学生来讲,大部分人决定考研是从大三才开始准备的,更有甚者是大四才开始的,起点不一样,结果也就不同。被保研的同学,大学四年期间成绩优异,而且名列年级前茅,基础知识牢固,可以说被推免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最优秀学生。而考研,部分学生大学挂科惨不忍睹,基础知识一塌糊涂,考研复习也是马马虎虎,三心二意。3、专业能力不一样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对于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会有很大的影响。毕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需要做很多的科研项目,被保研的同学,大学期间就参加各种科研实验,不仅基础知识牢固,而且实践能力强,做起项目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考研的同学,虽然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是科研实践能力却远远达不到导师的要求,与之相比,高校当然是更喜欢推免生了。4、本校推免生很受欢迎很多学生在报考推免生的时候,要么选择申请更高层次的院校,要么选择申请本校,对于申请本校的推免生来说,算是最受导师喜欢的一部分人了,由于本科就就读于本校,所以整体的学习研究方向都是一致的,而且很多研究生导师也会带本科生的课程,因此,对这些推免生也会比较了解,所以培养起来也是更加的轻松和高效率。对于推免生,高校是有自己的衡量的,综合各个方面来看,推免生基础知识稳固,实践能力强,目标性比较明确,更加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因此,推免生的名额才会越来愈多,但是这对参考学生来讲,这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只有更加的努力,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你,在将来的读研过程中,才不会导致被保研学生落下太多,成为凤尾。对于保研推免生越来越多是否公平,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咕噜牛

硕士研究生只招“推免生”,不仅有失公平,更会导致生源狭隘化

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统考”,二是“推免”。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不用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它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推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自2006年,该制度全面实施以来,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学生,培养成了众多高尖端人才,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日前,全国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启动,正式考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27日,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同时,10月8日起,国家推免系统正式开放,推免生可注册并填报信息,跟踪录取情况。各学校的推免政策和计划情况成为“推免生们”关注的焦点,这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了新闻学院放的大招了: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这也就是说,非推免生——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研生,无论成绩多么好,都将将无缘就读这所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的全日制学位了——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统考计划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但让“考研党”们愤愤不平,也引发人们的热议。认为这样做太绝对,对所有考生有失公平。第一,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招生单位拟接收推免生数量应通过专业目录向社会公布,各招生专业一般均应留出一定名额招收统考生。”近年来,一些高校部分专业逐步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像人大新闻学院一样仅招推免生的例子也不鲜见。但是,这些学校并未向社会公布如此“二般”做法的充分理由,为什么没有按照教育部“各招生专业一般均应留出一定名额招收统考生”招生原则去做?第二,不可否认,推免生一般情况下都是相对优秀的学生,但这也并不能否认全国统考的选拔作用,不能否认“非推免”的统考生中有佼佼者。而且,近年来,“推免生”学术作假、 “人情推免”案例不时见诸媒体,如果研究生招生由“双腿”变成“单脚”,不仅有可能助长不正之风之势头,更也可能降低研究生生源的质量!“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毋庸置疑,“推免”可激励学子发奋图强,统招可保证研究生招生最大限度的公平,二者的相得益彰,才可保证研究生招生的公平和质量。舍此之外任何的“单脚行”,都是不科学的,都会导致研究生招生生源的单一化、狭隘化,最终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下降,不利于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而生阳也

研究生招生考试推免生占比过高且存在不公平,这对统考生冲击很大

据12月23日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377万人,比去年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 ,同比增长约11%,预估今年的录取率在30%左右,初试考试时间将于12月26日至28日进行。今天已经是12月24日了,还有两天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就要开考了,考研党们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只等开考时间一到一试高低并希望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地初试达线,进入复试,最终成功上岸!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在递增而实际录取率却没有大幅度提高,就拿2021年的报考人数377万来说,如果按照30%的录取率,录取人数大约113万,而这113万还包括所有推免生在内,统考生录取人数就很低了。名牌高校的推免生比例不断提高,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一般来说,985高校推免生占比30%以上、211高校(不含985)占比超过20%,其他非985或211高校推免生占比虽然不太高但毕竟还是有着一定的比例。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当中,80%的考生来自于非985和211院校,70%的考生都是报考这些985、211高校以便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更高的学历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根基,这也是所有考研党的心愿。报考这些名牌高校的考生众多而这些名牌高校的推免生占比又高,这是对统考生的一大冲击,推免生近些年来暴露出了不少弄虚作假的不公平问题而让推免生质量打了折扣,这是对那些优秀统考生的又一大冲击。

多襄丸

名校推免保研名额越来越多?觉得“不公平”?4点理由看清现实

名校推免保研名额越来越多?认为“不公平”?4点理由看清现实每一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增加,大学生们也想着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生名额却没有同样增加,很多考研的学生不是被调剂,就是选择了工作。在考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发现报考的学校有推免生,要把推免生的名额去掉,然后再竞争少数的考研名额。但是在最近几年,名校的保研名额一直在增加,很多人觉得这对普通学生十分不公平。为什么高校要增推免生的名额呢?普通的考生就不优秀吗?这四个原因,让普通考生感到很现实。名校推免保研名额越来越多?认为“不公平”?4点理由让你服气1.动机不一样相信很多考研的学生都是为了用更好的学历去找工作,或者是逃避就业,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喜欢这个研究专业。这是个事实,大家不要忙着否定,很多普通考生的动机就是这样,只求一个好点的学历,并没有真心想去做科研。但是被推免的学生就不一样,他们的目标往往比较单纯,读研的时候也是想着要深造,所以说动机不一样,努力的成果也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2.基础不一样如果觉得不公平,那请看看推免生在整个大学中的努力成果。如果觉得这些学生不用参加统一考试,就可以直接被保研,那你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被保研的同学在大学四年当中,都需要保持优异的成绩,不能挂科,而且还得把成绩排在年级前列。和普通参加考试的学生只需复习一年不一样,在这整个四年中,被保研的学生都在努力的学习,基础非常的深厚。保研不是随随便便就挑选的学生,是有严格的选拔来选出最优秀的学生。3.专业能力不一样在保研的时候,要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毕竟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要做很多科研项目。被保研的学生很多在大学期间就参与了各种科研实验,不仅基础好,而且能力更强,在做科研项目的时候也会顺心应手。考试成绩不是考察个人的综合能力,对个人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太多的展现。很多参加统考的学生,成绩非常高,但是科研能力却远远达不到导师相应的要求,与其相比,高校更想要推免生。4.喜欢推免本校生很多同学在报考推免生的时候,要么是申请更高层次的学校,要么是申请本校。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学校,一般都会选择留在本校,而且这样本校的研究生导师也会喜欢。因为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了解,在本科的时候就有相似的研究方向,这样使用起来会更顺手。而导师们对统考的学生并不太了解,如果招收到了高分低能的学生,那心情会很不美丽。考研学生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衡量高校录取推免生的,但是高校有自己的想法,要对自己招收来的学生负责。在综合各个方面来看,推免生的能力更强,也更符合高校招收研究生的要求。所以现在推免生的名额越来越多,这对普通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这就要求参加统考的学生更要努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今天的话题:名校推免保研名额越来越多?觉得“不公平”?4点理由让你服气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