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文明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

小编将2020年各专业的拟录取、报考、复试、实际录取等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对宝宝们最终的专业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建议大家参与上面小程序的报考专业统计,后期我们会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大家报考专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各项数据的含义在表格后面有说明的呦,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呢~2020年,报考西财研究生共计25059人,较2019年22785人增加2274人,增幅为10%;西财录取3285人(学硕1215人,专硕全日制1570人,非全日制500人),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8%(2019年共录取3036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为17%,西财报考人数增幅低于全国增幅,主要原因是报考西财研究生的基数较大,全国研究生考录比大概为4:1左右,而西财在8:1左右,另外,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最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西财报考人数增加的几乎全部是全日制的专硕,学硕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还略有减少,随着近几年来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西财专硕的性价比逐渐降低,特别是431-436这几个专业考录比和分数线都已处于高位,竞争激烈。2020年学硕报考人数为10235人,录取人数为1215人,其中录取推免生394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12:1,,较2019年13:1有所下降。专硕(全日制)报考人数12370人,录取1570人,其中录取推免生211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9:1,与2019年持平。1、拟招人数: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是学校发布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上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之对应的是“实录人数”。很多专业的“实录人数”都会大于 “拟招人数”,原因是2020的招生计划是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学校给出的数据比较保守,便于后期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实录人数”大于“拟录人数”,有两种不准确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扩招;另外一种认为是没有包含推免生。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准确的。2、报考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各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包含统招生、专项计划和推免生。从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极个别专业没有招满之外,实录人数都是大于拟录人数的。4、统招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录取人数,不包含“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考生人数。注:本身专项计划也属于统招生,但这里为了分开列示,将统招和单独计划分成了2个部分。5、专项计划:各专业“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参考复试的考生人数。6、推免:各专业推免生的录取人数。官方这次公布的各专业推免生人数与去年公布数据略有调整,以这次公布为准:7、复试人数: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该人数包含了专项计划考生人数。推免生的复试是单独进行的,这里的复试没有包含推免生的复试人数。8、复试淘汰比:统招生复试淘汰人数/统招生复试人数。9、考录比:报考人数:统招生,报录比越高表示该专业的竞争越激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

大日子

2019考研最新统计数据:超半数“一流大学”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

2019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距离考研成绩公布时间也越来越近。近日有关机构发布了《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结合之前各网站的数据分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019年考研统计数据,很多的考生并不知道,让我们通过数据去了解一下真实的考研情况。一、考研人数就考研人数来说,2019年考研人数达290万,相对于2018年的238万,人数增加了50多人,是近年来考生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归其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一考试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二、各省报考情况就考生增幅来看,这几个省份的考生数量增幅最大。四川省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14.1万人, 增幅29%;河南省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3.3万人, 增幅突破25%;江西省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7.8万人, 增幅24.83%;河北省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14.7万人, 增幅22.1%。三、男女数量比例不管是2019年还是2018年,女生一直都是考研的主力军,占比高达60%。四、医学、管理学、法学类分数线有上涨趋势在考研群体中,相对于医学、管理学和法学类相关专业报考人数,工学类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很多的工学类专业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当然分数线也逐年降低。而对于医学、管理学和法学类专业,报考人数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院校的分数线大多呈上涨趋势。五、大多数“双一流”高校扩招从2019年一流大学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42所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中,有28所大学扩大了招生规模,其中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工大、天津大学、兰州大学扩招人数都在500人以上。六、专硕成为研究生主体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在过去,专硕很少有人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专硕不仅受到社会认可,报考人数在2017年也超过学硕报考人数。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你报考的是哪个学校呢?是学硕还是专硕呢?

假名

统计局: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 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解读】盛来运解读2019年统计公报: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0]26523元,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增长10.1%。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61],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2]9886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7.6%,农村为30.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4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266万人,增加87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5436万人,增加978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926万人,增加12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251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543万人,增加899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474万人,增加1600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616万人,增加53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432万人,增加997万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63]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64]918万人次。全年资助778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门诊和住院救助6180万人次。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61万人。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7万个,其中养老机构3.4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3个。社会服务床位[65]790.1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61.4万张,儿童服务床位9.7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6万个,社区服务站16.7万个。十、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209亿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234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5192个项目。截至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15个,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40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21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313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5]117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7]1888家。全年境内外专利申请438.0万件,比上年增长1.3%;授予专利权259.2万件,增长5.9%;PCT专利申请受理量[68]为6.1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972.2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全年商标申请783.7万件,比上年增长6.3%;商标注册640.6万件,增长27.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8.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全年成功完成32次宇航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和高分七号卫星成功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突破300次大关。嫦娥四号探测器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圆满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完成部署,雪龙2号首航南极,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年末全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35家。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596个,累计完成对72万家企业的认证。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021项,其中新制定1448项。全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69]为93.86%。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毕业生64.0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在校生3031.5万人,毕业生758.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70]招生600.4万人,在校生1576.5万人,毕业生493.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39.5万人,在校生2414.3万人,毕业生789.2万人。初中招生1638.8万人,在校生4827.1万人,毕业生1454.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69.0万人,在校生10561.2万人,毕业生1647.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4.4万人,在校生79.5万人,毕业生9.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713.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5%。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年末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72个,博物馆3410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89个,总流通[71]87774万人次;文化馆3325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12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8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全年生产电视剧254部10646集,电视动画片94659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850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72]187部。出版各类报纸315亿份,各类期刊22亿册,图书102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73]7.29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3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341万卷(件)。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342万人次,增长2.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6573万人次,增长4.5%。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增长3.3%。国内居民出境16921万人次,增长4.5%。其中因私出境16211万人次,增长4.6%;赴港澳台出境10237万人次,增长3.2%。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其中医院3.4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6.0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6.7万个,村卫生室62.1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7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5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10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注册护士44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2万张,其中医院697万张,乡镇卫生院138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74]85.2亿人次,出院人数[75]2.7亿人。全国共有体育场地[76]316.2万个,体育场地面积[77]25.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全年我国运动员在33个运动大项中获得128个世界冠军,共创16项世界纪录。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53项国际赛事中获得350个世界冠军。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8]62.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4.7万公顷,增长10.3%;房地产用地[79]14.2万公顷,下降1.4%;基础设施用地33.5万公顷,下降9.5%。全年水资源总量28670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991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9%,工业用水下降2.1%,农业用水下降0.5%,生态补水增长0.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80]67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2立方米,下降7.2%。人均用水量42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5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1.6%。森林抚育面积773万公顷。截至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81]48.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煤炭消费量增长1.0%,原油消费量增长6.8%,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6%,电力消费量增长4.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上升1.3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2.1%,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2.4%,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3%,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2.2%,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3%。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近岸海域125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6.6%,三类海水占7.0%,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6.4%。在监测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46.6%,未达标的城市占53.4%。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基于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未达标的城市)年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在开展城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的322个城市中,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2.5%,较好的占66.8%,一般的占28.9%,较差的占1.9%。全年平均气温为10.34℃,比上年上升0.25℃。共有5个台风登陆。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926万公顷,其中绝收280万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23亿元,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7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0次,成灾1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9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灾森林面积1.4万公顷。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74人,比上年下降4.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83人,下降10.8%。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80人,下降6.7%。[60]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调查户的人均收入。[61]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62]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调查户用于本家庭生活方面的各种非商品性服务费用。[63]农村特困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农村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64]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65]社会服务床位数除收养性机构外,还包括救助类机构、社区类机构的床位。[66]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符合《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规定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且经过科技部批准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67]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是指符合《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规定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且按照《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经科技部火炬中心审核备案的众创空间。[68]PCT专利申请受理量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专利申请受理局受理的PCT专利申请数量。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即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69]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以产品质量检验为手段,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实施质量抽样检测,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占全部抽样样品数的百分比,统计调查样本覆盖制造业的29个行业。[70]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71]总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内到图书馆场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总人次,包括借阅书刊、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读者活动等。[72]特种影片是指采用与常规影院放映在技术、设备、节目方面不同的电影展示方式,如巨幕电影、立体电影、立体特效(4D)电影、动感电影、球幕电影等。[73]人均图书拥有量是指在一年内全国平均每人能拥有的当年出版图书册数。[74]总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括门诊、急诊、出诊、预约诊疗、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不含健康讲座)人次。[75]出院人数指报告期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76]体育场地相关数据来源于第七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体育场地普查调查对象不包括军队、铁路系统所属体育场地,数据为截至2018年底。[77]体育场地面积指体育训练、比赛、健身场地的有效面积。[78]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是指报告期内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依法以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与用地单位或个人签订出让合同或签发划拨决定书、完成交易的国有建设用地总量。[79]房地产用地是指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总和。[8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按2015年价格计算。[81]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能源消费总量等相关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民用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部;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技工学校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汇储备、汇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市场主体、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数据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减税降费数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水产品产量、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木材产量、造林面积、森林抚育面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增耕地灌溉面积、水资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数据来自水利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电力消费量数据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公路运输、水运、新改建公路里程、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通过能力数据来自交通运输部;铁路运输、新建铁路投产里程、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数据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民航、新增民用运输机场数据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管道数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国家邮政局;通信业、软件业务收入、新增光缆线路长度等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棚户区改造、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数据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服务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商务部;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货币金融、公司信用类债券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境内交易场所筹资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门诊和住院救助数据来自国家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社会服务数据来自民政部;优抚对象数据来自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数据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利、商标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宇航发射数据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部;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图书、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影数据来自国家电影局;报纸、期刊数据来自国家新闻出版署;档案数据来自国家档案局;居民出境数据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残疾人运动员数据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自然资源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生态环境部;平均气温、登陆台风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森林火灾、受灾森林面积、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部;地震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中国地震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握固

历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及分析(1994-2020)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数从165万人递增到了290万人,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才从57万增长到70万,报录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研热度仍然不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5年出现短暂负增长后,自201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尤其是近2年,增长显著。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但是考录比率仍与过去几年差不多,说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录取率有所提高,小编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自己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文都网校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1.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考生对专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据教育部文件,今后招生政策将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3.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逐年升高,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应届生、往届生加入了考研队伍。以上就是文都网校考研小编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情况,简单做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资讯,你记得关注文都网校哦!

梦幻街

独家分析 | 西南财经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统计数据及分析

我们对近几年的拟招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预推免人数、最终推免人数等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月底的报名提供一些参考:先说分析的结论,详细数据大家看末尾图表。一、关于推免生:前几天学校公布了推免生的复试名单,不少同学惊慌失措,因为各专业参加推免生复试的人数实在太多,但实际上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看看下面这些数据:推免复试人数: 18年1540人,19年1697人;推免拟录人数: 17年835人,18年938人, 19年 ?实际推免人数:16年461人,17年535人,18年504人, 19年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的出来虽然推免生的复试人数和拟录取人数不断在增加,但最终的推免生人数却保持在500人左右,18年较17年还有所下降;因此,可以看到19年学校增加了推免生的复试人数,可能是对18年的最终推免生录取情况不太满意,希望在19年增加一些推免生的录取人数。所以,今年推免生录取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大家更应该看到的是:推免生复试人数>推免生拟录取人数>推免生实际录取人数,而且差距还很大,也就是说虽然今年有接近1700推免生参加复试,但最终占用招生名额的有可能也就三分之一。关于推免生的结论就是:2019年,西财推免生最终录取人数可能会增加,但不会太多。这里我们再简单讲一下,为什么推免生复试人数会远大于最终录取人数?参加复试的同学是学校通过夏令营和宣讲会等方式初步筛选出来的,经过复试就会淘汰一部分同学,剩下的同学就会被拟录取,原则上只要这些同学都愿意读西财,那么拟录取基本上就是最终的人数了,但实际上拟录取的这些同学中有不少人最终选择其他学校或者放弃了读研,导致实际推免人数比你录取人数又少了一大截。二、关于拟招生人数招生目录里面的招生人数,就是拟招生人数,这个人数一般来说比最终招生人数少,因为这个人数学校需要提前上报给教育主管部门,一般来说会留有一定的余地,使得最终各专业之间的人数有一定调剂的空间。以2018年为例,实际录取人数超过2900人(含非全),拟招生人数仅为2405人;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专业的实际录取人数都比拟招人数要多,个别专业实际招生人数比拟招人数少,主要的原因也是上线人数太少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拟招生人数和2018年的实际招生人数基本一致(从以前年度看,拟招生人数一般会少于上年实际招生人数的),这应该不是巧合,2019年拟招生人数应该是参考了2018年的实际招生人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2019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可能不会像以前年度那样比拟招生人数增加那么多,西财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可能稳定在3000人左右。年份2016 2017 2018 2019拟招人数2395 2359 2405 2932实录人数2296 2843 2930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近几年西财的招生规模趋于稳定,2016年以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叫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都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所以没有纳入到这个统计中来,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541人,这正好是2017年和2016年录取人数的差额。三、今年西财研究生招生的变化1、统计学院:原“(020208)统计学04-05方向”取消,新设“(071400)统计学”专业,但新设专业与原专业考试科目完全一样,招生人数也基本一致,可以理解为原“(020208)统计学04-05方向”是一个过渡专业设置;2、工商管理学院:(125100)工商管理(MBA)-全日制专业硕士2019年不再招生,也就是说MBA今后没有全日制的了。并且该MBA的非全日制拟招生人数也没有增加,但最终的实际录取人数是否大幅增加来弥补全日制的减少尚未可知;3、人文学院:增加“(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该专业以前在各大高校叫“对外汉语”,今年统一更名,西财也新设此专业,在目前我国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该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四、各专业录取情况分析在第二点里面我们对2019最终总体录取人数的大致判断是有所增加、趋于稳定。现在我们对各个专业的招生情况做简单分析,抛砖引玉:1、部分专业今年的拟招人数较上年有大幅增加,如:学硕:金融中心、证期-金融学、数理金融学,专硕:税务专硕、金融专硕、国际商务、应用统计、会计专硕、保险专硕、翻译硕士等。上述专业报考人数多,生源好,在前几年这些专业的实际录取人数总是远超拟招生人数,今年索性大幅增加拟招生人数,这样的调整会使得拟招生人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估计今年这些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将相比拟招生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了,这也是我们判断今年西财实际录取人数将会与拟招生人数趋于一致的一个依据。2、热门专业的实际录取人数还是会明显多于拟招生人数,如: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行政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专硕等。上述专业的18年实际录取人数仍然明显大于今年的拟招生人数,这些专业大部分都是西财的传统热门专业,生源非常好,我们预计这些专业的19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将仍然大于拟招生人数。3、另外,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去年的一些没有招满需要调剂的专业,这些专业可能相对会冷门一点,报考的人数少一些,竞争相对来说没那么激烈。如:政治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大数据管理、旅游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大家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看2018年的报考录取完整数据,倒数第二列标记有“有调剂”或“无淘汰”的专业都是相对来说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专业。

不文骚

硕士研究生扩招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分析(图)

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明确,将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同比或增加18.9万人。扩招没有采用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投放,招生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增加了名额。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2005年以后出现了研究生数量大于本科生的情况。我国高校曾在2009年前后,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但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增加专业硕士,在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达1:1,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2017年研究生招生大幅增加,招生规模达突破80万。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90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80个,科研机构235个。目前,全国现有44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研究生扩招,中国用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研究生毕业人数节节攀升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2010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招生人数38.36万人,2013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突破50万,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突破60万。2019年研究生毕业人数64万人,较上年增长5.9%,增速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研究生未毕业人数有所扩大,2019年未取得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达27.7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崔适

2018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这三所巨无霸大学超8000人!

自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之后,各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就可以发现,2001年时,我国的应届大学生数量仅为114万人,但是到了2018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820万人。与此同时,扩招的不仅仅是大学本科生,就连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16年时,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到了2017年就增长到了201万人,今年的报考人数甚至达到了238人。我国的大学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是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将明显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顶尖人才,建设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是和我国这些巨无霸大学密不可分的,根据2018年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结果发现,全国招研究生人数在8000人以上的就有三所,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为8900人,再加上博士研究生的6600人,2018年国科大光研究生就招收了15500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2018年拟招收研究生数量也超过了8000人,其中,华科招收8500人,而吉林大学招收了8030人,这三所学校算是高校中的巨无霸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方面,其实2017年时,武汉大学招生人数为9300人,今年缩招了很多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少招生了2400人,因此今年拟招收的总人数降到了6900人。而郑州大学自从2017年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之后,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比例,2017年招生人数为4900人,今年突然增加到了6600人。所以,这两所学校算是近两年扩招和缩招人数最多的两所知名大学。其实,我们印象中的巨无霸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比如2018年四川大学拟招收研究生人数是7558人,山东大学拟招收6600人等等。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光光看数量,同时也要看高校质量。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优秀人才永远都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大学能够合理利用大学资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考研:2019中国一流大学研究生招生、扩招人数统计,建议查看收藏!

当前,在中国比较好的高校当属42所双一流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高校,能进入这些大学读书,都是很多学子们的梦想。那么在2019年,这42所大学考研招生的人数情况是怎么样呢?根据统计,在2019年,部分一流高校招生人数有所增加,比如扩招人数最多的是复旦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扩招700余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扩招人数也较多,共676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也有所扩招。与此相对的是,部分大学也出现了减招,减招人数最多的是浙江大学,减少了500人,其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减少了300人。北京大学减招了291人,武汉大学减招了280人。在招生人数总数上来说,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招生人数都比较多。比如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为8500人,和去年持平,吉林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8080人,比去年增加了50人。详细统计如下,欢迎诸位查看,收藏!

不际之际

近三年研究生招生报名情况及趋势分析(2018-2020)

相信有过考研经验或者打算考研的同学都知道,全国考研十年内的报名人数,从140.6万上升至341万,增幅达到了143%。十年期间,2014-2015年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的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大关,直达341万。可见,考研这件事是大势所趋,人数会逐年递增,而考研难度也只会增加。一、全国2010年-2020年考研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二、全国各省份2018-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趋势2020年的考研招生数据中显示,北京、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考研报名人数最多,其中北京报名人数为425295人,比去年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4%。在京考试最终现场确认考生为135899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402人,增幅4.9%。从考研报名增幅趋势来看,山东、河南、四川、广东均已20%以上的增幅率位列前茅。热门大学依然报名火热,以北京地区为例报考人数逾万人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十七个招生单位。三、全国各地区2018-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趋势从各地区的数据汇总来看,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考研增长较快。都说考研前要充分了解考情,它不仅是说考试真题的情况,更多的还是院校专业、报考人数、报录比、推免等等,考研之路道阻且长,扎实走好每一步都很关键,万事开头难,但不要怕麻烦,稳扎稳打,不管路多长,总会看到光亮。

处势不便

教育部权威数据公布!哪些省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其中,研究生招生大省也伴随出炉,快来看看哪些省招研究生人数最多吧~哪些省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表中可看出,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陕西五省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近5万到12余万,数字相当可观,就拿首都北京来说,一个地区就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4%。招生人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较多,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考生的报考地区选择——哪里招生多,就往哪里考。当然,招生大省一方面是好消息,但另一方面,21年考研er也不能忽视推免招生人数。因为这些招生数字,有一部分是推免生的招生名额,而且,越是层次高的学校,推免招生占比可能越大。所以,对于要报考招生大省中“双一流”这样层次高校的学生而言,不能只看总招生人数,还要看其推免生招生占比。推免生,不用参加考研统考,是很多考研er眼中的“尖子生”,所以这样的优质生源让很多“双一流”高校把推免当成了非常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虽然高校的推免人数占比总体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但有些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超80%,有的甚至达到100%。比如,2020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所以当你看到你报考学校公布的今年招生人数时,一定要看推免生招生数,千万要结合自身实力,谨慎选择只收推免生或推免比例很大的专业。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综合2020年情况来看,虽然推免生占比不少,但部分“双一流”高校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在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2021年考研er,可在今年留意这几所院校,如果占比依旧下降明显,那么这些学校可以加入你的白名单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生来说也算是喜讯了。有同学说不公平,凭什么985、211或学校前几名的学生能不用考研就是研究生,有一位老师这么说过:你高中时或大学时没吃过而那些同学吃过的苦,总是要还的.......有点道理,老老实实用考研把那些苦还完吧!盘点考研大省盘点完各省研究生招生人数,接下来我们再盘点考研大省。很多21考研er不止好奇哪个省招生多,更好奇最庞大的竞争对手都从哪里来。从图片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全国各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多都在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山东、河南、江苏等,都堪称是考研大省。42万、31万、24万......这些考生人数足以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坊间流传,在19考研290万考生里,每11.6个人中,你就能遇见一个山东同学。前有招生人数推免占不少,后有考研人数成灾,但在这些数字带来的焦虑之下,我们还得看到扩招人数、弃考人数,以及考研的其他出路,如第二学位这些信息。当然,考研最后拼的核心虽然是实力,不过结合自身情况,仔细分析报名和招生大数据,也能为我们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努力方向,21年一定上岸,一定要加油鸭!本文来源掌上研招,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