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校招中研究生成了门槛,研究生已经成为以后念书的基本标准了吗?血芙蓉

校招中研究生成了门槛,研究生已经成为以后念书的基本标准了吗?

校招中研究生成了门槛,研究生已经成为以后念书的基本标准了吗?毋庸讳言,现在的校园招聘中,很多相对较好的单位确实把研究生学历作为招聘的门槛,特别是在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中;不但如此,还有些附加条件,比如在校成绩、英语过级情况、职业资格证书等。一方面,现在研究生每年毕业人数是60万左右,数量不小,而相对不错的单位新增岗位数量并不很大,就业市场有供过于求的迹象,学历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好一些的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自然而然,加上校招面对的对象是在校学生,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的小白,只能通过学历、成绩、证书等情况予以选拔,特别是学历要求会较高。另一方面,在校招这种比较特殊的招聘环境中,面对的是一窝蜂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场面展示的往往是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状况,很多单位招聘几十个人,却能收到成堆的简历,因此这个招聘环境是大大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他们会在无形中提高招聘的门槛。所以,校招中对于学历的要求往往高于现实中的实际供求情况,出现很多单位招聘中把研究生学历当做最低学历,也是难免的。当然,由于现在每年毕业800万左右的大学生,本科生占了其中一半以上,每年这么大的大学生新增数量,让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确实竞争力不强;加上研究生现在每年毕业人数也是5、60万,而且每年都有扩招,这使得即便是研究生毕业,也未必一定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但一般来说,相对于本科生,无疑是明显增强了就业竞争力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考研,考研大军不断膨胀。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正处在一个“学历大爆炸”的时代。20年前,大专生就属于较高学历了;但到了10年前,大专生已经落伍,本科才算学历不错;而现在,本科已经是很普通的学历了,研究生才算学历不错。这种群体性的学历“升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且,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10年后,研究生学历变得比较普通,也并不出乎意料。虽然现在不可能人人上大学,未来也不可能人人都念研究生,但对于个体而言,念一个研究生还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可以把这个作为自己念书的一个“标准”。不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学历无论放在怎样的时代,都属于高学历,都只可能是相对少数人可以拥有的,说“研究生成为以后念书的标准”,仍然是不恰当的。我国目前大约有800万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即便每年增加60~70万,十年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的比例仍然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虽然那时候研究生学历比较“普通”,但仍远远谈不上“普遍”。“研究生成为以后念书的标准”之说还是不能成立的。你对此怎么看呢?

桑中

听说研究生上学不用花钱,是真的吗?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读研究生是不用花钱的,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2013年,确实在此之前所有的研究生都是公费读研,家里是不需要支出任何费用的,但是自2013年之后过去取消了这一政策,所有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都需要交纳学费和住宿费,从此公费读研究生便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政策已经出台多年,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父母相信现在研究生是不用花钱的,因为父母身边朋友的孩子可能读研不需要花钱,所以便有了这样的观念,其实现在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每年的花费真的很多,并没有所谓的不花钱,恰恰相反还需要父母每月按时给予生活费,每学年按时给予学费和住宿费。虽然现在研究生的奖助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对于在读硕士研究生来说,那几乎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读研的学生,每月的生活开支真的是非常多,而且消费的种类也非常的多,说这些硕士研究生不心疼父母或许一点都不过,完全还是按照大学时的那个状态安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所以三年下来需要花费十来万。然而其实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时,凭借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是完全能够解决自己的生活上所有的开支的,因为我们可以算一笔很详细的账目:每月60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300元的科研津贴每学年3000到5000元的奖学金每月一份800元的兼职工资以上这些收入几乎是所有在读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获得的,每月的生活补助,每月的科研津贴,这是一定会有的,对于每学年的奖学金来说,研一的我们只有考研成绩排名靠前5000元的奖学金是可以拿到的,更为重要的是爱研二期间只要学习成绩第一名,或者是多发表论文,就很有可能拿到8000元的奖学金,研三的时候研一和研二表现优异的学生能够拿到20000元的奖学金,同时研究生生活虽然可能会很忙,但是找一个网上家教工作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每个月的收入也可以有1000元左右,并且每天只需要讲一个课时。这样算下来我们的研究生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开支,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勤快,自己是否学习认真?只要你在研究生期间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当你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或许你还会有一定的存款,这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如果你是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话,那么请不要再去找一些很主观的理由去给自己当挡箭牌,我们已经成年了,我们也不应该再安逸的享受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虽然我们可能会有实验要做,虽然我们可能要看很多的论文,但是我更相信绝大多数的研究生不会每天都会这样做,那么适当的兼职不仅可以获得报酬,还能缓解疲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更早的自立。

无根无蒂

研究生上学要不要花钱?当然是要花的,专硕和学硕的学费不一样

“有人说,研究生上学是不用花钱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一位家长问。必须肯定,这绝对不是真的,现在读研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想要读研估计读研是没有办法的。研究生上学到底要不要花钱呢?当然是要花的!研究生上学不花钱,应该说的是6年前的公费读研这种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费读研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研究生的学费还是需要研友自己“买单”。尽管公费读研的好事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相当任性地一口咬定“研究生上学不花钱”,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专硕和学硕的学费是不一样的:学硕的学费是比较便宜的,一般在8K左右;而专硕则就不一定了,档次越高的专硕,学费就越高——有的专硕学费可能不超过五位数,而一些研究生院专硕的学费奇高无比,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硕每年学费达到五万多,北大经济学院和北大光华学院的专硕学费也不便宜。如果孩子选择的是学硕,在每年学费都在一万元以下的情况下,那么在学费上的负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成为研究生之后,在目标院校如果表现不错,研究生可以得到六百元左右的国家助学金、两三百元左右的科研津贴和每年三五千左右的学校奖学金(学硕奖学金一般分三档,第一档1W左右,第二档7K左右,第三档3-5K,专硕稍微高一些),而这些钱如果都能顺利拿到手,用来堵住专硕生读研学费的缺口,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专硕生的生活费,有些人采用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生活费上的燃眉之急,比如我的好多朋友在读研期间搞自媒体,有的每月收益一两千,有的每个月收入上万左右。而这些牛人在兼职收益不错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向家里人要过钱。这就给人创造“研究生读研不花钱”的假象。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不是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在兼职中赚到足额的生活费,不是所有的硕士生在读研期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毕竟还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与学校的奖学金“擦肩而过”。故此,读研期间不花钱,基本上是属于无稽之谈。综上所述,研究生读研,作为家长,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投资”的,不能因为人云亦云而让孩子“自生自灭”,特别是考上专硕的研究生,他们不一定能把学费和生活费搞定,在经济方面仍需要家长的支持。

非大愚也

中国研究生生存现状:我们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一,五一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广州。朋友在一家外企上班。见面吃完饭,我们聊天。“诶,你说你读研有什么用,毕业了不还是要给别人打工?这么大了还让家里给你交学费,供你读书?”朋友一边看着抖音,一边问我。“……”二,大学同学,毕业的时候考了公务员。上班时打印材料,办理业务。下班后养花练字,情趣盎然。他没有读研读博,生活也过得怡然自得。三,前两天,我和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师兄聊天,聊起他读研时的生活。周一到周六,每天早八晚十,除了做实验写代码就是吃饭睡觉,每两周汇报一次。他马不停蹄的向前。研三秋招,师兄签了工作,月薪很高,人事主管坦言聘用是因为的他的科研经历。两篇sci,国家奖学金。研三毕业,师兄和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订婚了。我想,师兄应该觉得读研挺好的。四,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年,也是恢复研究生教育41年。从1978年研究生招生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07万激增到290万,增加了大约289倍。在恢复研究生教育的40年里,我国学位授予量超过800万。近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学位授予量占总量近8成。研究生似乎真的已经烂大街了。但是,从1995-2016年,我国研究生总共招收了660.8万人,而2017年大约招生58万人,2018年大约招收了60万人,总计人数770.8万人。如果按总人口进行计算,全国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仅仅是0.55%。而博士更是仅仅只有0.057%。但是,根据美国SAUS和BLS的数据显示,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个教育阶层都显示出明显的级差,在社会统计领域,有无数权威统计资料证明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水平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指标都呈无可争议的正相关。五,世界的运作机制是由很多学科交叉建立起来的,经济学,文学,社会科学,工学,理学等等等等。几百年来,立足于这些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们究其一生所发现的揭示这个世界客观运作的基本法则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时间的大河奔涌向前,高耸的大厦和广袤的森林终将化为渺渺一粟,但这些不断累积的真理却如同闪亮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在暴风骤雨中探索美好的未来。或许你觉得自己做出的努力很小,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改表了世界。当你老了之后,回想起你的一生,回想起自己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的不同选择,当时的晚霞浸染了天空,夏风吹过你的脸,全世界都安静下来。但是你却不知道,在这苍穹之下,命运的巨轮因为你的每一次掌舵伴着风暴与海浪轰隆起航。没有人说的清楚,你现在做出的每一种选择会带来怎么样的人生,但是前方漫长的路,宁愿做一回唐吉坷德。最后,我想借用胡适先生1932年于北大毕业典礼的演讲作结:“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恭子

普通家庭培养个“研究生”,月薪不到5000元,读研的意义在哪里?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父辈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时,便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未来的投资回报问题,如子代的工作薪酬、福利待遇等。但是事实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还面临着找不到工作以及薪酬低甚至零薪酬的状况。在就业难的大环境面前,很多家长意识到二十多年的教育投资,最终可能换来的却低薪酬的结果,因此在家长群体中便普遍萌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事实上,家长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将“读研”即接受研究生教育看成了是一种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手段,功利性的教育观念是这种想法的始作俑者。他们本以为高经济地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残酷的现实表明,接受研究生教育后的就业形势仍旧异常严峻,我们不仅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读研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普通家庭培养给研究生,月薪不足五千,读研真的有用吗?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高等教育道学费10年内上涨了20倍,而同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增长不足4倍。另一项数据调查显示,一名研究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位农民30多年年的纯收入。国民收入的增幅远不及高等教育的学费增幅,更何况培养一名学生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到初高中再到大学之后是研究生绝对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此外,普通家庭的经济条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由于受到经济因素制约而负担不起子女的教育费用的情况多出现于普通家庭之中。即使一对普通家庭的父母竭尽所能将自己的子女供到大学毕业,在高昂的研究生学费面前也要稍加考虑。在残酷现实的压力下,即使渴望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只能忍痛走上工作的道路。一些大学生认为,当他们通过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经过4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的洗礼,毕业后竟遇到找工作困难的现象,且平均起薪工资甚至比农民工低。于是有一些家长开始这样算起经济账:培养一名研究生在教育阶段的投入近10万元,毕业工作收入不高的话,毕业几年都不能收回读书成本。在研究生入学前夕,一位四川女孩的遭遇引发了社会的群体围观: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反对女儿读研究生,甚至宁愿出资给女儿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打水漂,把这么多钱白白扔给大学”。这位女孩的经历绝不是个例,也是多数研究生面临的显示状况。这不禁引发了社会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读书到底有用吗?读研的意义在哪里呢?“读书无用论”真的对吗?“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主要萌芽于农村,进而席卷至整个社会。很多人尤其是处于农村底层的劳动人民受到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制约,无法使自己的子代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这些未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学生便另辟蹊径,走上了其他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获得了和研究生相当的薪资,这一社会现象对很多人的观念产生了冲击。他们认为,不读书在节省高额学费的同时又能够多获得比同龄的研究生多几年的工作薪酬,对这些家庭而言,这一举措无疑是更加划算的。“读书无用论”便卷土重来,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事实上,“读书无用论”不是读书无用而主要是指读书效用下降。人们大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将读书和学习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来看待。一旦有人因为读书而没有满足他获得财富、权力、地位的期待时,他便对读书的用处贴上了“无用”的标签。从概率上来看,受教育程度高、读书多的人,其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普遍会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读书少的人, 当然不排除个别小概率甚至相反的案例。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知识的。大学校园考级、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热等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衷,尽管其中有功利的嫌疑。一些人认为,研究生工资涨幅不如农民工,表面上是知识贬值。但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只能说部分掌握技能的农民工工资超过一些专业竞争力不强的大学生工资。大多数农民工就业前景及优势不及大学生及研究生,并且,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苦脏累、工作不稳定,也是不争的事实。读研的优势(一)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当今社会会给予高学历者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意味着,通常学历越高的人往往得到的工作机会就越多,发展前景越宽广。在这条跑道上,高学历者无疑已经赢了高能力的人,他们所得到的人际资本更多,获得的就业机会也更多,高学历者一旦遇到了自我发展的平台,就能够获得施展抱负及展示自我的机会。(二)促进个体认知发展那些获得较多学校教育的个人比那些获得较少学校教育的人能更好地认识目前国内外形势和公共事物,而且有更强烈的意愿和寻找合适的途径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以跟上时代发展。其次,受过较多教育的人比那些受过较少教育的人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合时宜的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个体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拥有了更多、更全面、更多的知识和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他有更多关于这个社会的信息,能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更多了解,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较好地规划未来。结语常言道:“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境难长。”当前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薪资较低,而打工者由于对工作期望值不高,更容易就业;在薪酬方面也出现了研究生和高中及以下毕业生同酬甚至不如后者的情况。但这只是特定时期的个别现象,也是多元化社会容易出现的现象。由于受个体差异、环境际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没有规定研究生一定比学历不如他的人工作好,挣得多。“读书无用论”也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一德一心

读书无用论、学历不值钱、研究生烂大街,真是这样吗?

因为现在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大家普遍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来多,每年高校将近900万的毕业生,所以现如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非常大,甚至有人调侃扔块砖就能砸死一个大学本科生,面对这种现状很多大学生就选择了考研,希望通过读研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仅仅一年人数就激增了50多万人。这个时候又有人说研究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的研究生学历遍地都是。也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哪类人,很多人只知道考研的人多,却不知道每年录取的人就那么点,今天我们用数据来证明到底有中国有多少研究生。以1995年全国招生4万人研究生为基数(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开始计算,截止2018年(2018年招生70万左右),1995年-2018年总的研究生数量为817万左右。因为1995年之前招生数量相对较少,所以1995年之前的研究生数量我们暂定在20万,也就是说全国研究生(包括在校生)数量为837万。按照中国总人口14亿计算,那么全国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98%,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60人。0.598%,不知道你对这个数据是否有概念,研究生贬值、扩招我们承认事实,但是说研究生遍地跑还是太夸张了。如果你是一研究生,你就会你身边的人都是研究生,甚至更高的学历,会真的觉得烂大街了。但是如果你只是大专甚至高中毕业,你就会发现身边的硕士还是很稀有的,我有个同学是博士,她告诉我她整个办公室都是博士,别说本科了连硕士都很少见。其实这种情况就好比你看小说,发现主角逆袭前期接触的都是平民朋友,越到后期认识的都是大神级别的,因为你变强了你的圈子就变了,周围都是强者不会接触很弱的人而已。所以说有研究生遍地走这种想法的人,一种就是自己是高学历,真的是身边人都是这样的学历,就和一去医院,怎么满大街的人都病了;一去澡堂,怎么满堂子的人都不穿衣服;一去监狱,怎么满大街的人以前都犯过罪;一去上海,中国已经超越西方;一去大凉山,中国不如印度等等一样的道理,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另外一种就是自己没上过大学,只是笑人无,恨人有,故意用话贬低身边带不来利益关系的人而已。你要是没上过大学,他们就会拿出几个上过大学有本事赚的多的例子给你听。你要是念了本科或者硕士,他又会恬不知耻的给你拿学历极低、却创业成功的人做例子。“硕士博士都在给专科打工!”不可否认很多人创业成功,确实学历很低,是众人励志的对象。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概率。在低学历的芸芸众生中,有多少创业成功的?在人口占比很低的硕士、博士中,有多少辛苦劳作的?这就是典型的用特例作为普遍的情况。只是看到了极个别现象,就把这种现象夸张成普遍现象。如果大学生没用,那些极少数低学历成功的老板还要找大学生来工作呢?怎么不去找初中都没读完的同村人呢?所以读书无用论、学历不值钱、研究生烂大街,把这些话挂在嘴边的人,其实就是极少数人居心不良的鬼话,害人害己,至少目前在中国学历与收入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而言,读书依旧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魔翡翠

本科毕业是否要读硕士?三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你

由于疫情等原因,今年就业形势很一般,考研人数再创新高,报考人数达到340万,您是否应该读硕士?是合适读硕士?为什么读硕士?您真的应该想清楚了后才能下这个决定。讲一个包子在帝都找工作的时候的故事。很多年前包子本科毕业,第一次考研失败了,只能调剂到新疆的某学校,包子决定先看看工作形势在去决定,然后发生了一件触动包子的事情。包子在某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前面发现,该单位只要211以上的毕业生,包子还算合适投递简历,包子就投递了一份过去。下午的时候发现那个单位把简历分成了3份,他们领导只拿走了一份,包子简历在第二部分里。包子有些疑惑,就去问为什么?回答:第一份是985或211大学里面过6级的,第二份是211大学过4级的,是第一份的后补,第三份是211大学里没有过4级的,是第二份的后补。但是第一份里面已经很多人了,不需要看其他的简历了。一个制药企业和英语6级关系大吗?其实不大,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一个敲门砖罢了。没有那个证,你在厉害,也入不了别人的眼,就是这样。所以首选回答,研究生有用么?当然有。现在很多职业,不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你根本不用考虑,例如:本科的大学教师,例如好一点城市的公务员,例如现在的很多国企的岗位,例如某些能开出您羡慕薪水的岗位。包子在给大家讲第二个故事。包子在读书的某个阶段特别的囧,负能量很大,某天和师弟师妹们出去吃饭的时候,包子又说负能量话的时候一个博士一年级的师弟说了一句:哥,你不觉得发现XX为什么是这样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么?原来真的很多人爱这行业,而且那个师弟做得也很好。所以第二点,如果你真的爱,真的有发现的眼光,那么去读吧。第三个故事是,包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某海关来包子学校招聘。某同学选择了去一个末流985读研,不如他成绩的同学去了海关。现在去末流985的同学经常后悔,如果他去海关了就没有别人的事情了。第三点,如果有很好的工作,亲们,工作吧,读书也就是为了工作。这三个故事都是包子身边的故事,看完了,亲们是否有启发呢?

秦腔

研究生月薪2500,难道读书真的没用?

近日,一则招聘信息引爆了网络,陕西省神木市面向全社会招聘公益性岗位协管员,但是月薪仅仅为2500,甚至不到某些二线三线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笔者看来,这本来也就是一则比较正常的消息,在各个岗位,工资有高有低,有的岗位工资高,可能因为对岗位技能要求好,有的岗位工资低,可能是因为这个岗位比较有前途,需要慢慢培养,或者是这个岗位比较轻松等等。而这笔者看来即为正常的一则招聘信息却被无限放大,说到底就是为了吸引眼球,挑起读书无用论这个话题。读书是否有用,首先要看看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首先的目的是在读书之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的见解,开阔视野。我们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在知识中慢慢看清整个世界。或许这些都太宽泛了,通俗一点,读书能够教会我们在困难面前,在诱惑面前,在冲动面前该如何取舍;教会我们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够干什么,怎样用金钱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教会我们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绝对不仅仅是一笔工资;教会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之后才是我们需要的物质需求。有的人说,读书出来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物质生活,这也没错。不过我要想说的是,读书的人普遍比不读书的人工资等各个方面获得的要多。我们来看看当今中国比较比较有钱的人都是上的什么学校:百度李彦宏北京大学,腾讯马化腾深圳大学,小米雷军武汉大学,近日头条张一鸣南开大学,就算是马云毕业的杭州师范学院但是你也要知道上个世纪的大学文凭的重量,政界的就不说了,清一色的名校毕业。有人说,那些没有读大学的人不也有很多混得好的吗?我想说这是个比例问题,看看一百个,一万个人里面没读书的人混得好的有几个,你就能确定你是其中之一?再看看中国知名的企业,知名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名校毕业,所以,说读书无用的还是洗洗睡吧!

混搭帮

多名研究生被退学,读书真的不是让你去享受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知识,不一定能改变你的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你的命运。知识,是让一个普通人,走向成功最快捷的路。但是很多人,好像对于知识的误解很大,认为知识等同于学历,学习只是为了拿一个学历,好方便自己找工作,仅此而已。于是,读书便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初中、高中拼命努力读书,在大学拼命玩。这就是对知识一个最大的误解,认为到了大学,就是放松的时候了,不需要认真读书了,有空就到处逛,玩游戏,这样散漫的学习态度,一直到大学毕业,拿个学历出去年工作,这就是高中拼命读书,挤独木桥上大学的理由?当然不是,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对于学校来说更不是。于是,近年来,越多越多的高校,开始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学生,会作出退学处理。比如,前段时间,一体院,便因为旷课太多的原因,而对几十名学生做退学处理。别认为,高校仅对于本科生会作出退学处理哦,对于不认真读书的学生来说,研究生也一样是会被退学的。比如,近日一985高校,便因为学习年限届满,仍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而被退学多名研究生。事实上,这些都说明了一件事,如果学生不对自己负责,不对家人负责,不认真读书,不重视知识,那凭什么毕业?有太多的学生,将宽敞明亮的教室,变成自己荒废青春、虚度光阴的场所,然后还理直气壮地说,读书真的没多大的作用,你看我现在不也一样打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拿着一份几千元的工资,每天又辛苦又累的,谈何享受生活。对此,我只想说一句,你不认真读书,凭什么让自己享受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想让自己将来,享受想要的生活,毫无疑问,读书,将是你最轻松的路,虽然前期会累点、苦点,但将来是美好的。刘琬璐27岁就已经是浙大博导,现在不仅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还有一群叫自己导师的学生,而且还是一个羽毛球健将和摄影爱好者。所谓开挂的人生,所谓美好的日子,那都是因为刘琬璐在读书的阶段,日复一日的苦熬,厚积薄发,所有这一切的努力读书,最终才成就了她过上了自己想要过的扎实又有趣生活。这也说明了,如果你不是出生于富豪的家庭中,那么读书,用自己的努力换取知识,为自己将来铺好路,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谈如何享受生活。而且,这条捷径,没有任何门槛,赤是投资最低的,只需要你够努力就能成功。总是有很多人,认为读书只是一个简单的学历,但现实却总是啪啪打脸,那些在大学、甚至研究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学习,总是放飞自我,虚度年华,在最应该努力的年龄,却贪图享受,最后的结果不外二种。一、被学校退学二、只是混了一个学历,什么知识也没学到,在工作上只能成为别人的陪衬不要老是说,你大学毕业后,只是打一份普通的工作。你首先要反问一下,自己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了?学到知识了?如果没有的话,凭什么将来你就要享受有趣又富有的生活?读书目的是为了学到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看得清发展的规律,才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加的开阔,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与优秀,而不仅仅只是拿一纸学历。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如果这些知名企业家,在大学期间,只是为了拿个大学文凭,每天在学校里混日子,你觉得他们会有现在的就成?当然不会,因为正是他们在读书期间,便努力读书,吸取了丰富的知识,才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才发现了生活中各种规律,然后才选择了方向,努力成为今天的知名企业家,从而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不是说每个人努力读书,学了知识,都能成为知名的企业家。但有了知识,最少能让你过上富足的生活,享受你想要的生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知识是如何让自己有价值的吧。深圳招聘老师,给出的条件是,研究生28万,本科生26万,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当然首选的肯定是985、211这些名校。看到了?这就是知识带来的财富,或者你会说这可是985、211名校啊,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还在高中读书的,就努力学习,考上这些名校吧;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那么就努力考上这些名校的研究生吧。不要嫌累,说苦,如果这点苦都吃不了,那么凭什么将来你要享受生活?道理很通俗,却有很多人视而不见,因此,才有了下面我们平时所见所闻的生活。每天很努力工作,却舍不得花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因为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当步入中年后,每天都在焦虑中渡过,因为不知那天自己就会失业。每天都在做着一些重复又枯燥的工作,因为自己除了这个不懂做别的。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想将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读书,将是最好的选择。不读书,没有知识,你凭什么过上想要的生活,过上享受有趣的生活?读书,才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拼搏向前的铠甲,有了这个坚固的铠甲,才不会让你在将来的生活中遍体鳞伤;有了这个坚固的铠甲,才能让你去做出一个绝地反击的传奇。因此,读书,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为了一纸学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才能在将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才能让自己将来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四处飞奔波。所以,当前各大高校,开始采取严把毕业出口关,让学生努力学习,学有所成,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做法。读书真的不是让你去享受的,努力读书,学好知识,才能在将来享受生活。

疯狂学

准研究生迎来“坏消息”,和这个难关相比较,毕业难只是小菜一碟

文/教育每天看在2021年的研究生初试考场上,全国各地考生人数高达377万,达到新的小高峰,比2020年还增加了几十万人次,不出意外的话,2022年的考研人数极有可能突破400万,摆在眼前的现状,就是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到现在为止,2021年的研究生笔试已经彻底结束,复试也已经进行的七七八八了,基本上在复试结束以后,学生就可以知道自己能否被录取,那些基本上已经被录取的学生即是“准研究生”。考取研究生,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在当今社会,本科学历已经明显不够用,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在就业市场上获得足够优势,大部分学生在不个毕业以后都会选择考研,毫不客气的说,考研基本上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必经之路。研究生毕业以后,不仅学历上能更上一层楼,在就业市场上也会更受青睐,大部分企业或者公司招聘时,还是会更青睐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别生,取得研究生学历以后再参加公务员考试,上岸后薪资待遇也会比本科毕业生高许多。不过考研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在考研这条路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去一一克服。研究生不仅竞争激烈,毕业更是难上加难别看近年来选择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各大院校的招生名额可没有这么夸张,特别是重点大学,所以考研的竞争非常激烈,上岸的学生只是极少数。如果想考取985或者211大学的研究生,那难度就更大了,而且除了报考竞争激烈,研究生毕业难度也越来越高,相信大家已经略有耳闻了,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清退研究生,严格处理研究生的毕业问题,所以考上研究生还不算什么,只有取得了研究生毕业证书才是真正的厉害。本来以为毕业就已经是大问题了,可今年的准研究生们又迎来了一个“噩耗”,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准研究生以来“坏消息”,学生倍感压力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各大高校也有了一定的扩张,虽然规模不大,但加起来也比以前多了不少,偏偏各地的本科生也在不断扩张,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都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高校宿舍已经开始不够用了。逼于无奈之下,多地的高校只能不约而同的采取同一个策略,那就是“取消研究生宿舍”,受到影响的大学不少,北大就是其中之一,清华虽然不及北大严格,但也对这研究生的住宿问题提出诸多限制,南开,复旦,北理工等大学也纷纷如此。对此反应最迅速的是一线城市的大学,毕竟这些城市寸土寸金,要解决起研究生的住宿问题来难度也更大,所以只能取消研究生宿舍,方可腾出一定的空间给本科大学生,否则很快本科大学生也没有宿舍可以住了。多所高校取消研究生宿舍,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无论是一线城市的大学,还是小城市的大学,住在学校宿舍都是最合算的,通常情况下,大学宿舍的住宿费用是1200元左右,可研究生宿舍取消以后,要想以这个价格在校外租房,还要求离学校的距离比较近,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以后被录取的研究生不仅要面对学费,生活费的压力,还很可能要另外准备一份“住宿基金”,这无疑加大了当代研究生的读书成本,学生们倍感压力的同时,家长们也感到力不从心,多所高校取消研究生宿舍,让学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了。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还能报考研究生吗?在研究生宿舍多了许多限制以后,不少学生纷纷提问,那以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还能攻读研究生吗?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来回答。虽然读研成本不低,但国家给到的鼓励也不少,除了每年6000元左右的国家助学金,在校研究生还可以争取获得每年6000元~10000元左右的奖学金,这两部分资金加起来,基本上可以解决研究生的学杂费用。接下来就是最让人头疼的生活费,以及很有可能要准备的住宿费,除了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研究生们也要积极跟着导师做项目,项目完成以后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成,或者选择合适的兼职工作,这些加起来也差不多可以支持读研期间的生活费了。其实关于考研的问题本来就是见仁见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家庭条件再一般的学生也可以放心报考研究生,你认为呢?关于大学取消研究生宿舍,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