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国家线公布,A类和B类如何区分?若此之时

2020考研国家线公布,A类和B类如何区分?

重磅消息!4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0考研国家线,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参加2020考研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自己的初试成绩是否过了2020考研国家线,具体有哪些内容?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专业学位类:A线和B线都是指国家线,分别对应A区院校和B区院校。你报了哪个区的院校,就参考哪一条线。A线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线地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或谓之死

考研为什么要分一区和二区?A、B类考生分数线不一样,公平吗

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经常会遇到两个概念,第1个概念是一区和二区,第2个概念是A类考生和A类考生。报考的是一区招生单位的研究生还是二区招生单位的研究生,差别是比较大的。这种差别,主要就体现在划线分数不一样。有人觉得,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分区域对考生而言不太公平,对于高校而言也不太公平。还有人说,二区的分数线比一区的分数线低,有可能会导致地处一区的高校不一定能够招到优质生源,从而导致优质生源向二区流失。这种想法对吗?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在小编看来,考研设置一区和二区,从而将考生分成A类和B类,恰恰是针对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而做出的合理制度设计。这样的设计,当然不能说是绝对公平。实际上,绝对的教育公平是没有的。但是,却符合了相对公平的逻辑。首先,考研分区,这是为了保障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也能正常推进。哪些高校,地处一区呢?通常都是教育发达省份。而二区的高校,在教育质量上,和一区相比是有差距的。我国有31个省市区,21个省市区被划为考研的一区,10个省市区被划分为二区。其中,就有云南、西藏、甘肃、内蒙等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和中东部地区差距都比较大。因此,如果不划分一区和二区,兴许在研究生招生中,可能都难以招满。其次,考生分类,并不会导致一区的优质生源流失。一般而言,本科生中的优秀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考上好的研究生学院,因此,但凡实力在线,基本上都会报考一区的研究生。但是,部分专业积累不是那么强的大学生,却可以调低自己的目标,选择二区的研究生学院。因此,考生分类,实际上是针对考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强弱进行的一个分流,让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去竞争优质高校。让成绩稍弱的考生,去竞争二区的高校。因此,一区的高校,招到的优质生源的可能性,比二区的高校要高,毕竟,分数线划得高。而作为二区的高校,虽然生源质量可能稍逊一筹,但也能促进研究生教育正常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栗子树

科普考研中的A、B区

对于已经考研或是正准备考研的考生,对于A区和B区应该都是很了解了。但是相信还有很多人对这两个区域的认识很少,很陌生,一下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考研选择学校时,学校会按照地区分成两类,也就是A区和B区两类,A区和B区是各代表一些省市,A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或市。 而B区相对A区是一些少数民族比较集中或者说经济相比A区较为落后,大学的整体实力也较差一点。有: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或区。那A区和B区有什么不同,对考生有哪些影响呢?首先最大的影响无非就是国家线标准不同,这也是最大的不同。一般来说B区的国家线总分标准会比A区的标准低10分,当然各单科的标准也会相应的低一些。那关于两者间的调剂呢?两者在调剂时也是互通的,如你的一志愿报的A区的学校,但是分数没有过A区的国家线,但是过了B区的国家线,此时就可以往B区调剂。同理也是如此,你一志愿报考的B区学校,但是分数达到了A区的标准,你也可以往A区来调剂。除了分数的问题,其他的区别相对来说就不会被考生所注意,当然所造成的影响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比如两区的学费、消费问题,以及报考人数问题,说到报考人数,2021考研据说全国会超过400万,所以没有做好备考选择哪里都不容易,当然相对来说B区肯定是简单一些,不过也要看学校。B去也有一些不错的学校,如兰州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等等。

群下荒怠

考研学硕和专硕有何区别?A区和B区是如何划分?

考研都考些什么,一般来说,考研包括初始和复试两部分。初始共四门课:政治、英语、数学(有些专业不考数学,用一门专业课代替)、专业课。政治和英语100分,数学和专业课150,总分500分。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和总分,只有5个分数同时过线,才有资格参加复试。区分不同类型的学校,考研学校分为两个区,A区和B区。A区和B区遵循不同的分数线,A区的分数线要高于B区。34所自主划线院校。这34所院校自己划分数线,不遵循国家线,通常要高于国家线。211和985院校,这些学校都是非常好的院校,要想考上通常都要付出比较大的努力。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学术硕士通常3年,倾向于学术研究。专业硕士一般2年,更多以就业为导向,关于学硕和专硕的更多资料各位同学可以上网或者询问各位老师以更加全面的了解。究竟是考学硕还是专硕,需要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考虑后再做决定。考研复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一般来说,考研准备时间大约一年,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第二年的一月初考试,考试为两天,一天两门。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考研进入最后的阶段,每一个考生都承受着心理和身体上的重大压力与痛苦。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选择放弃考研,你的身边会被各种某某某放弃考研的信息充斥着。这个时候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给自己想放弃找借口,成功人为自己找借口,失败的人为自己找借口。感觉自己复习不好也要坚持下去,说不定考的正是你复习的内容。感觉坚持不下去的也要再咬咬牙,努力默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熬过去,你会发现,天是如此的蓝,一切都会是这么美好。考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它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考研的路上,首先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其次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毅力,要相信自己能行!

其寒凝冰

新手上路第五弹!你是A类考生还是B类考生?

21考研人刚刚开始复习,对于很多考研常识相关信息也是一知半解,只是知道但是不清楚具体含义和内容。小量子为2021考研学子整理汇总考研相关常识及信息,大家可以持续关注!---Defunction量子考研,一群专注于计算机考研的同学#AB类考生与考研一二区#考研一区和二区的含义要弄清楚自己是A类考生还是B类考生,首先需要弄清一二考区,因为报考院校位于一区则为A类考生,报考院校位于二区即为B类考生。划分依据教育部根据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把院校划分为一区和二区的区域。教育部将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笔试分数线,即所谓的国家线,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均有国家线,总分亦有国家线。一般特点一般情况,一区国家线高于二区。相应地,报考院校在一区的考生称为A类考生,报考院校在二区的考生称为B类考生。考研一区和二区的分布:一区--A类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为A类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B类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为B类考生。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考研一区和二区的区别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区域的划分依据为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一区和二区的分数线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特点:单科分数线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单科总分为100的政治和英语,还是单科总分为150的专业课和政治,2015至2019年以来,A类分数线均比B类高3-4分。总分分数线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15至2019年以来,A类总分均比B类高10分左右。

孤女恋

本科二本a类b类是什么意思?

2019年高考成绩即将公布,相信所有的考生家长以及考生都非常的期待,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只是在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其中一些学生分数可能仅是刚刚达到本科投档线,所以为了做到将自己的高考分数合理的运用到志愿填报中,不浪费一分,有些家长对二本A类和二本B类以及二本C类开始关注。那么,本科二本A类和本科二本B类,是什么意思呢?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对于大学档次的划分,一般是重本、普通一本、普通二本和普通三本(三本已取消)这样的层次划分,但是在一些省份还是会将普通二本划分为A类和B类,既然这样划分便一定会有不同之处。拿我老家来说,山西省的本科批次便有二本A类和二本B类,对于山西的考生来说这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例如太原师范学院是二本A类大学,吕梁学院、运城学院是二本B类大学,所以分数刚刚过分数线的学生都希望去太原师范学院这样的二本A类高校,而不是运城学院这样的二本B类高校。当然,二本A类高校是指一般高校,也就是说这些高校在当地或者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院校实力上更为的强势一些;二本B类高校是指近几年由专科升为本科的高校便称之为二本B类,所以二者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建校历史不一样。可是二本A类高校和二本B类高校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上,二本A类高校要高于二本B类高校,所以考生也更愿意选择二本A类大学,但是现在已经没有绝对的二本A类或者是二本B类大学,因为有的大学虽然是二本B类大学,但是却有二本A类的专业,有的大学是二本A类大学,但是却有二本B类的专业。同时,二本A类大学和二本B类大学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有着一定的差距,如果你所在的省份有这样的划分,那么相对来说二本A类大学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所以这也是之所以这样的划分的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吧。当然,现在已经很少省份还存在这样的划分,一般都是重本、一本和而二本,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高考生来说,这个问题时不存在的。总之,不管是二本A类还是二本B类高校,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当然如果能去二本A类高校还是要首选二本A类,毕竟可能这样的高校在你所在的省份更有认可度。

女猎人

用心教育学考研|22考研答疑第14期:A区B区划分地区及分数线差异

用心【答疑专栏】【栏目公告】宝宝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给我们留言,用心老师会耐心细致地为你解答哦!1、AB区的来源:教育部根据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而划分的院校区域。2、AB区分别是哪些地区?从2012年起国家按照A、B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直辖市);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自治区)。3、AB区对考生的影响: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统一划定,分为单科线和总分线,而单科线、总分线又分为A、B两类。每年,教育部将按照A区、B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笔试分数线,即所谓的国家线,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均有国家线,总分亦有国家线。一般情况,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

一画

二本a类大学和二本b类大学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

二A和二B都属于二本二A是一般院校,二B是近年来由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总体上二本A类优于B类在同一批次院校之间,A类优于B类。每一所大学都会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不能简单地以A类和B类区分一个高校的好坏与优劣。现在全国还划分本A,本B的省份很少,一般都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把二三本放在一个批次里,所以现在二批分降到很低。如山西,还是把二批分成了ABC三个档,AB就是上面提到的二本和今年升格的本科,C类是三本独立院校。以后,大概这种划分会见不到了。毕竟趋势是淡化二三本,更不要说本科升级的时间了。

其觉于于

国家线、复试线、A区线、B区线的区别,你真的理清楚了吗?

随着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公布,各所高校关于研究生的录取工作也在陆续启动。最近更是随着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复试线的相继公布,引得不少同学开始猜测今年国家复试分数线的走向。但是,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被这国家线,学校线等几个分数线搞得晕头转向,那么今天,小新就和大家一起一次性梳理清楚,关于研究生考试的各个分数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就是国家复试线其实国家线更相当于是研究生考试的提档线,就和我们当年高考的国家提档线是差不多的。只有我们达到了国家线的水平,才有机会被所报考的院校提取档案,也才会有录取的机会。如果我们连国家线都达不到的话,那基本上就和此次研究生的录取没有无缘了。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录取考试的分数线和高考的分数线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它规定了每门科目最低的水平线,比如英语,数学等公共课,各大专业公布的专业课,都有最低分数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单科分数线没有达到国家线要求标准,即使我们的总分考的再高,那也是没有办法被录取的。第二个就是A区线和B区线所谓的A区和B区,指的是对高校所在地的区域划分。为了保证教育公平,同时为了保证教育资源的平等性,所以在研究生考试中,教育部根据高校所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性划分。B区是指发展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例如内蒙古,云南,新疆,西藏,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这10个省份,都属于B区,除了这些省份以外的其他地区,则属于A区。A区省份和B区省份最大的区别就是:两个区域的国家线是有一定差异的。相比于A区,B区省份的分数线会相对较低,按照几年来国家线的变化趋势,B区的国家线会比A区的国家线要求低5~10分。如果我们没有达到A区分数线,也可以试着调剂到B区院校。最后一个,就是各个高校的自主划线因为截止目前为止,研究生考试复试的国家线还没有公布,但是,有一部分高校就已经给出了自己学校的复试线,因为这些学校都拥着自主划线的资格。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4所高校实行自主划线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报考这34所院校的同学,只要达到了院校所规定的复试线,便可以可以进入复试,不必在再等待国家线的公布。对于另外一部分,没有拥有自主划线资格的高校而言,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过了国家线就能够进入复试。因为这部分院校依然要根据,国家线的水平以及报考人员的成绩分布情况,再次进行划线。如果我们的初试成绩过了学校给出的复试线,那才相当于进入了复试。其实总而言之,我们最基本的分数,是一定要达到国家线以上的。然后再根据不同院校的不同要求,查看我们的成绩是否满足院校提出的复试线,如果这两个条件我们都同时满足,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进入了所报考院校的复试。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准备复试的内容了。目前的市场上,关于考研的信息可谓是鱼龙混杂,甚至有人说 “考研的水非常深”,但是俗话说:“水深淹不了个高的。”只要我们的初试成绩足够优秀,分数线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槛而已,希望每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能够成功上岸,金榜题名。不过大家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关于研究生考试,你又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六爻

思辨: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真的不如A类吗?

自从去年9月国家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关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话题持续不断,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名单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42所,在原3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的基础上,增加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而在这42所高校中,又分成A、B两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新疆大学归为B类。一时,众多网民为划为B类一流大学的三所原985工程高校喊冤抱不平,许多B类高校的学生校友也表示“不服”,教育部对此的说明是:“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那么,这6所B类高校的实力真的与另外36所高校存在较大距离吗?软科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个角度各选取了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即生源质量、ESI排名和企业科研经费,来观察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6所B类高校的表现与A类高校的差异。一、人才培养——生源质量生源质量指高校录取的本科新生的高考平均成绩,生源质量是大学人才培养声誉的集中体现。生源质量越好的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与深造中更受就业单位和研究生院的青睐,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形成良性循环。根据2018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之生源质量排名结果,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得分与排名如下表所示:表格说明:国防科技大学未列入名单。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B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总体偏后。6所高校中生源最好的湖南大学位居30,高于重庆大学、山东大学等A类高校。位列36的东北大学是老牌重点大学,但这些年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人才外流较严重,招生也相应受到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排在最后四位。二、科学研究——ESI排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科睿唯安公司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评价信息系统。ESI是评价机构、国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根据ESI数据库2018年9月更新的最新数据,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ESI总体排名如下:表格说明:中央民族大学未列入名单。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B类高校的ESI排名总体偏后,但是其中湖南大学的排名较高,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位列第27位,郑州大学的ESI排名也高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A类高校。三、服务社会——企业科研经费企业科研经费是指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数,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知识和人才优势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大学在科技服务方面的能力可以由学校获取的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所反映。根据2018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之科技服务排名结果,其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情况如下:表格说明:国防科技大学未列入名单。从表格可以看出,工科类大学的企业科研经费具有明显优势。B类高校中的东北大学的企业科研经费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高居第5。据报道,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其近年发展最好的实验室之一,近5年它为钢铁企业创造500多亿利润,而在该实验室2017年度4亿元经费中,国家拨款仅占10%,其余经费几乎都来自企业。湖南大学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位列第19位,显示出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从以上三方面看来,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湖南大学的三项关键指标都排在前30位,这所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头顶“千年学府”之名的高校没有进入A类名单确实可惜。有猜测认为,各省列入A类院校的名额有限,正常情况下一个省进入A类双一流高校的名额不超过两所,湖南省已有中南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两所进入A类,因此湖南大学只能屈居B类。东北大学的科技服务能力较强,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而在生源质量与科研产出方面,则受到地域影响表现一般。曾为985工程院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项指标均在34至38名的位置,落后于同省的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列入B类高校,也算可以理解。B类中新增的3所非985学校,各方面的指标表现还是明显落后于A类高校,其中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和A类高校的差距较为悬殊,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能主要是出于支持西部边疆省份高等教育发展的考虑。不同时期由于政策调整、高校实力升降等因素,全国重点大学建设的名单也在持续变化,相信不论是被“挤出”A类的高校还是被“提入”B类的高校都会以此作为契机激励自己,在下一轮的重点高校建设遴选中再度崛起。来源: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