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些考生报考贵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气质

这些考生报考贵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日前,贵州大学研究生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教学函〔2019〕6 号)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1、应届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信息中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且定向就业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2、往届少数民族考生:报考信息中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关于 "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 之成绩基本要求。符合上述条件,且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于 2020 年 5 月 8 日 ( 星期五 ) 下午 17:00 前将以下材料以电子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贵州大学研招办指定邮箱:yzbgzu@126.com,逾期申请,视为不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压缩包命名规则: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 身份证号 + 考生姓名)需交材料1、《报考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表》(附件 1);2、考生身份证扫描件(pdf/jpg 格式);3、应届少数民族考生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档(pdf 格式);4、往届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户口薄扫描件(pdf 格式);5、定向就业协议扫描件(模板见附件 2/ 附件 3)。特别提醒1、若报名时报考类别未选择 " 定向就业 " 或定向就业单位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考生,不能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2、若提交的协议书中工作单位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则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3、非第一志愿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一律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4、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能否进入复试,还需根据其在各专业中的排名情况以及该专业招生计划来确定。附件:1.报考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表 .pdf2.2020 贵州大学少数民族应届本科考生享受国家招收研究生照顾政策定向就业协议书 .pdf3.2020 贵州大学少数民族往届考生享受国家招收研究生照顾政策定向培养合同书 .pdf【来源:ZAKER贵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15日起,重庆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报考啦!

10月12日,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明确重庆籍考生10月15日起可向重庆市教委报送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核。报考条件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市教委主要负责重庆籍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核。哪些学生可以报考?报考硕士研究生,应届少数民族考生的生源地必须是重庆籍,其他(在职、往届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报考博士研究生,考生为少数民族,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材料准备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准备相应的报考材料:在职考生应在教育部官网最新文件里查询下载(点击进入>>)《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一式三份),签名并加盖主管部门印章;同时,准备工作证明、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汉族考生还需出具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三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证明。应届考生应准备《登记表》(一式三份)、身份证、户口簿、学生证(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学校在读情况证明和生源地证明(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录取名册);户口和身份证已变更(迁出重庆市)的考生应提供变更后所属地区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迁入证明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迁出证明。往届非在职考生应准备《登记表》(一式三份)、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以及个人档案存放在重庆市(区、县)人才交流中心的证明材料。报考流程10月15日至16日(工作时间:9:30—12:00,14:00—18:00),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将报考材料送至重庆市哈曼酒店2楼会议室(重庆市教委机关大楼后面)进行报考资格审核,10月17日至18日(18日12:00截止),考生将报考材料送至重庆市教委机关2楼一会议室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市教委进行集中审核后将在官方网站对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对公示无疑义者将发放审定签章的考生登记表。在重庆参加考试的考生领取《登记表》后,前往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领取校验码在网上报名。 因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考试时间不统一,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核将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2020年12月7日至12月9日,第二时段:2021年2月1日至2月3日。考生将报考资料送市教委民族教育处进行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应持《登记表》到市教育考试院备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秦健

稳稳当当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一批)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资格审核,以下报考考生确认为四川省2021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准考考生(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详见附件)。对公示中报考考生资格有异议者,请以真实姓名向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反映。受理电话:四川省教育厅民教处:028-86110577附件: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一批)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10月13日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一批)【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超快感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五批)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资格审核,以下报考考生确认为四川省2021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准考考生(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详见附件)。对公示中报考考生资格有异议者,请以真实姓名向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反映。受理电话:四川省教育厅民教处:028-86110577附件: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五批)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10月20日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五批)【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马德琳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二批)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资格审核,以下报考考生确认为四川省2021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准考考生(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详见附件)。对公示中报考考生资格有异议者,请以真实姓名向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反映。受理电话:四川省教育厅民教处:028-86110577附件: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二批)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10月14日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二批)【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盍不为行

公示!贵州省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人员名单(第一批)

10月22日,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获悉,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0〕1号)要求,现对截至10月21日贵州省第一批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拟同意报考考生名单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省教育厅民教处反映。电话:0851-85282945。由于今年校验码需与身份证号一一对应,生成校验码需要时间,因此请各位考生耐心等待,资格审查通过后三到五个工作日内,由资格审查平台发放。考生可在资格审查平台查看发放校验码名单。  附件下载:贵州省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人员名单(第一批).xls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编辑 刘思博编审 杨仪 李劼

若物之外

全国94家科研院所2021年在甘招收344名少数民族硕士生

教育部10月13日公布的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9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2021年在我省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344名。其中,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分别招生46名、50名、12名、7名。另外,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生招生计划分别为16名、4名、4名。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复试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四省涉藏州县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2021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500人。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武永明

槐树庄

贵州省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开始,这些细节要知道

日前,贵州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我省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据介绍,2021年教育部下达博士生计划1000人(不分配到省),硕士生招生计划4500人,其中贵州329人。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上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的汉族在职考生,招生计划数不足10人的招生单位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录取的博士考生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低于80%。学生毕业后,必须按协议履约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不得违约。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符合国家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生源地在贵州(或在贵州省参加高考并录取)的少数民族应届、往届非在职和在职考生;汉族、非贵州生源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考生,需在贵州省工作3年及以上,且报名时仍在贵州省工作。考点设置、资格审查、报名程序及办理时间(一)考点设置●今年我省在贵阳市、贵阳市(花溪区)、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九个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和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两个高校共设置十二个报考点。贵州大学只接受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各市(州)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户籍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本市(州)的考生报考。贵阳市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原则上应当选择贵州大学报考点。贵阳市(花溪区)、贵州财经大学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户籍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学校本部所属行政区域内的考生报考。因考位限制,贵阳市(花溪区)、贵州财经大学报考点将设置报考人数上限,当缴费人数达到报考点容纳上限时,系统将自动关闭该报考点,并禁止未缴费考生继续缴费。考生须先取消当前报名信息后,再在系统提供的可选报考点中重新选择报考点进行报名、缴费。贵安新区的考生按就近原则选择安顺市或贵州财经大学报考点报考。●在省外院校就读的应届考生,原则上在就读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考点考试,考点设置查询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文件规定;省内院校应届、在职考生,只能在省内考点参加考试。符合报考条件的贵州籍往届非在职考生可以在省外报考点参加考试。(二)资格审查考生登录资格审查平台注册后申请:访问地址是:http://117.187.129.75:8088/bkController.do?Index。资格审查所需资料统一在网上提交审查,不需要到现场办理。办理资格审查需提供材料:●应届考生:除常规填报事项外,需上传就读学校教务或学生部门出具的在校证明(须写明姓名、性别、籍贯或入校前所在省份、民族、入校及毕业时间、专业等信息)。●往届非在职考生:除常规填报事项外,往届非在职考生档案、户口必须在贵州,档案在省内的考生需上传由贵州省内档案管理单位出具的档案保管证明。档案仍在毕业学校的考生需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出具档案管理证明(须写明入校前生源地、民族、入校及毕业时间、专业等信息)。●在职考生:除常规填报事项外,需上传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格式自拟,汉族考生还需注明工作年限),并加盖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法人单位公章,没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同时加盖上级主管部门公章,在职考生户籍、档案必须在贵州省。(三)报名及考试程序报考硕士研究生程序:●资格审查办理时间:2020年10月17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节假日及其余时间不予办理。网上报名后,工作人员将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领取校验码及《考生登记表》: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登陆报名系统,自助打印《考生登记表》和领取校验码。考生公示期间被举报并经查实,将电话通知本人及报考学校,取消其报考资格。如需在省外考试的应届考生,凭审核的《考生登记表》,到考点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取校验码。●网上报名: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凭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请考生务必确定报考学校、专业等信息后,再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填入各项信息及校验码。考生在报考时应当仔细浏览各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及各报考点公告,按要求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报考点。非在职考生定向单位填写为贵州省教育厅。●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生应及时关注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及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在省外考点报考的考生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点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未按规定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考生,其报考信息无效。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未按规定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其报考信息无效。●参加考试:考生持准考证到各考点参加考试。报考博士研究生要求:●办理时间:2020年10月17日起,节假日及其余时间不予办理,截止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确定。●所需资料: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应届、往届、在职考生,所需资料与硕士研究生相同,不需领取校验码。报名事宜由考生本人与招生单位直接联系办理。注意事项●在职考生,资格审查后,自助打印《考生登记表》并回单位加盖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法人单位公章,没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同时加盖上级主管部门公章,在签订定向协议书的时候,一并提交。●按照教育部规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毕业生需到定向省份或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等定向地区就业,不得违约,如未在上述8省就业的,不可转走档案及毕业证学位证。考生在报名前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所报考专业在西部8省是否容易就业,慎重决定是否报考少干计划。●未尽事宜,请详细阅读教育部及相关招生单位文件和简章(http://www.moe.gov.cn)。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毫 实习生 吴歆玥编辑 肖阳编审 闵捷 钟俊怡

衡门

山东省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经考生申报、市教育局审核,现将我省符合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审核结果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我厅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予受理。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编:250011;电话:0531-81676719。

张煐

2019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明起报名 汉族考生需满足这些条件

有意向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市民注意了,今(9)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教委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达了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全国52所高校计划在渝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硕士研究生126人。重庆籍考生将从明天开始报送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核。报考条件据了解,本次全国计划将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具体到重庆,我市3所高校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20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6人(重庆大学6人,西南大学30人)、硕士研究生170人(重庆大学40人,西南大学124人,四川美术学院6人)。重庆市教委主要负责重庆籍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核。哪些学生可以报考?据了解,报考硕士研究生,应届考生的生源地必须是重庆籍,其他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报考博士研究生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通过骨干计划录取的硕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在职学生还须征得原工作单位同意),只能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同时签订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满5年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上述生源硕士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类。材料准备在职考生应准备《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一式三份,(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官网上下载,网址:http://www.moe.e.cn/)。在登记表“单位意见”栏内应由主管单位负责人亲笔签署“同意报考”和主管负责人的个人签名,并加盖主管部门印章;工作证明、身份证、户口簿(含家庭所有成员)、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汉族考生还需出具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三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证明。应届考生应准备《登记表》(一式三份)、身份证、户口簿(含家庭所有成员)、学生证(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学校在读情况证明和生源地证明(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录取名册);户口和身份证已变更(迁出重庆市)的考生应提供变更后所属地区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迁入证明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迁出证明。往届非在职考生应准备《登记表》(一式三份)、身份证、户口簿(含家庭所有成员)、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以及个人档案存放在重庆市(区、县)人才交流中心的证明材料。若考生在准备相关材料中遇到特殊问题,可进入重庆“少骨计划报考资格审核”QQ交流群(535816844),进行交流咨询。资格审核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将报考材料送至市教委民族教育处(5楼七会议室,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23-63612104 )进行报考资格审核。报送时间为:2018年10月10日至12日,(10日至11日为:9:30—12:00,14:00—18:00,于12日17:00截止)。市教委将在市教委公众网(http://www.cqe.cn/)公示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5个工作日)。对公示无疑义者将于10月22日(9:30-17:00)至10月23日(9:00-12:30)发放审定签章的考生登记表(市教委5楼七会议室),考生领取《登记表》后,请前往重庆市教育考试院1005办公室领取校验码即可在网上报名;在异地参加考试的考生请提前咨询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自行联系领取校验码、网上报名及确认考点等相关事宜。因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考试时间不统一,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核将分两个时段进行,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报考资料,过时不予接收。第一时段:2018年12月3日至12月5日,第二时段:2019年1月28日至1月30日。考生将报考资料送市教委民族教育处进行资格审核,市教委将在市教委公众网公示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5个工作日),对公示无疑义者于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14日,2019年2月14日至2月15日发放审定签章的考生登记表。通过报考资格审核的考生应持《登记表》到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原则上考生应亲自报送材料并现场进行报考资格初审,也可由他人携带委托手续和全部报考材料前来办理,但若因此出现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并由此出现的差错,均由考生本人或者被委托人承担相应责任。被录取考生必须于2019年9月1日前签订完成三方(或四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先由考生与招生单位签订,再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教育部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含基础培训)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国家及招生单位相关规定缴纳。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