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导师不爱、工作歧视:为什么考研的女生还越来越多?吐槽

导师不爱、工作歧视:为什么考研的女生还越来越多?

学霸姐姐前几天发布的文章——“到底要不要考研,这次你真的想好了吗?”收到了大家很多的评论,学霸姐姐每一条都认真看了,然后发现了几条让人深思的评论:@小哪吒biubiubiubiu:现在女生越来越难,找工作被歧视,考研导师也不爱要,女生怎么了?@朱一龙的一个小笼包:普通一本工科女生找工作真的太难了,双非歧视再加上性别歧视…一开始挺怨的,后来就坦然了,没办法,其实钢铁厂和电气机械企业就算去了也真的不太喜欢干。 @匪苑 :好累,我要是男生出路会不会好一点,不该选工科,这个专业女生工作不好找,考研也难,可是去做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我又不甘心,时间和金钱真的被浪费了,想哭......@香豆豆97:女生更能静下心来学习吧,女生更细致,也能吃苦,现在这个大环境对女生并不友好...这些评论,各个直击心底:为什么女生越来越难?为什么考研的女生越来越难?数据:女生的考研人数占总体的60%左右30多年前,女研究生的数量都不到全国研究生总人数的10%,到2010年,女硕士的数量首次超过男硕士,基本可以和男生平分天下,而就在去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238万,其中女生占62%,相当于男考生的1.6倍!至此,女生终于成为了考研群体的主流。你以为成为主流就会有更好的福利和待遇吗?其实并没有。女研究生现状:导师不爱,工作被歧视目前国内搞科研的女生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有阴盛阳衰之势:某知名985大学某专业复试12取5,参加复试的11人都是女生,只有1个男生。某浙大社会学教授实名批评女性会考试但是对学术没有“野心”,占用了大量学术名额:事实真的如此吗?女生在科研方面真的不如男生?还是遭受了不公平的性别歧视?耶鲁大学的某个研究团队曾经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测试,以弄清楚女性申请科学工作是否存在偏见,他们制作了两份只有姓名和性别不一样、其余资料完全一样的简历,然后找了127位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大学教授,让他们去评估这份简历,结果发现:无论教授是男是女,他们都更愿意录取名字叫John的男性申请人,而名字叫Jennifer的女性申请人则不被教授们看好,尽管他们都说他们喜欢女性申请者,但给出的评估分数却不及男性,即使他们具有完全一模一样的技能。。。。此外,女性申请者的平均起薪约为26,000美元,男性则为30,200美元。“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具备相同的能力情况之下,教授们都认为女生和男生相比,不那么值得被雇用,并且还为她提供了更低的起薪和更少的职业指导。”论文的作者这样写道。并且,尽管教授们选择女性的可能性较小,但他们更倾向于评价女申请人——“可爱”,这表明,他们不愿承认自己不录用女性是由于性别偏见,他们的偏见是无意的,也是很微妙的,但,即使是微妙的、无意的性别偏见,还是会对科研领域的女性造成巨大的不利因素:她们更难被导师选取、找工作更难、薪水也更低。事实是:女生可能更适合读研及参加科研工作尽管人们普遍不看好女科学家,但是事实上女科学家可能比男科学家生产力更高,一方面,由于社会风气的原因,男性面对的压力比较大,可能比较难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就是,男女自小受到的教育不同,女性普遍性格更容易专注,而男性则较为好动,喜欢挑战不确定性,因此男生对比女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优势。还有就是,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更适合抽象思维,而女生更适合记忆为主,但其实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源于从小因为性别不同,而接受到的不同社会教育和心理暗示。如果,女生和男生接受一样的社会教育和心理暗示,那么,女性一定会更适合搞科研。比如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屠呦呦、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密码学家王小云等,她们都在传统上不认为女性擅长的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后总结:搞科研不分男女,对于女生来说也没有适合不适合,作为女生,只要你想,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读研的过程繁杂冗长,压力巨大,不论男女,只要你能忍得住寂寞,那就必定能品尝最甜美的果实。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子在

女研究生:导师不爱,社会歧视,还有必要继续读下去吗?

又说道考研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今天我们谈谈关于女生考研的那些难事儿。关于考研,无非就是为了提升学历,将来能够拥有更好的平台和发展,因此,只要你好好学历,努力拼搏,只要成绩都达标,笔试面试通过,那么,成为一名研究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以上只是针对男生而言,对于女生,或者说是个别专业,性别的偏见却让考研的女生越来越难。不仅是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不受导师的喜爱,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受到性别的歧视。最明显额就是工科女同学,本科毕业的女生去找工作简直是难得不要不要的,因此把心一横走上考研的道路,最终才发现,这个圈子其实自己仍然没有迈出去。为什么女生越来越难?为什么考研的女生越来越难?30年以前,全国女研究生额人数占总考研人数的10%,而在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首次超过了男硕士,就在去年,女研究生的报考数量又创新高,全国攻击报考研究生人数238万人,其中女生就占了148万人,占比62%,几乎是男生的1.6倍。从此,女生考研成为了考研群体的主流。但是,你以为成为主流之后福利待遇会变好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女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研究生群体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某大学研究生专业复试12进5,参加复试的12名学生中11名是女生,只有1名男生。浙大社会学某教授就批评说女性会考试但对学术没有“野心”,只会占用大量的学术名额。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在一些理工类的行业领域,总是受到歧视,认为其整体素质不如男性。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国首位飞文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无疑给持这种观点的人狠狠的一巴掌。而在其他领域,女性也逐渐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在政界,前有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现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商界,格力空调大姐大董明珠,还有我们熟知的“老干妈”陶碧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女性都开始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现如今,这些高学历的女性,都在传统上不认为女性擅长的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到考研这个问题上,对于提升学历,继续进修,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一个想法。社会上的偏见或者歧视,并不能让我们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如果别人歧视你,你做或者不做,他照样会歧视,与其这样,那为何不坚持自己的梦想,到达一个他们需要仰视的高度,然后给他们狠狠的一巴掌呢?性别不是问题,也不是困难,作为女性同胞,只要你愿意,对搞学术研究有兴趣,那么,就可以坚持下去。读研时一个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只要能够坚持下去,不忘初心,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品尝到你当时的辛勤努力所得到的丰厚回报。

学思

谈谈考研复试中的性别歧视和出身歧视问题

首先说一下性别歧视问题,就在今天(3月18日),有考生自述在清华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问题,以专业第一的初试成绩进入复试,而面试只有60,最后没被录取。这件事情还未完全调查清楚,我们也不太好下定论。性别歧视问题在某些专业的招生过程中还是不少存在的,只是歧视轻重程度问题。有些专业由于专业性质问题男生会做的更好,这个时候在复试过程中导师们当然更喜欢收男生,这种情况在不少专业中都是存在的。但一般像上述那样初试成绩专业第一复试被刷的情况还是寥寥无几的,再说这种情况也应该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存在比较多的性别歧视是在相同条件下优先选择男生,但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不用担心被刷。而出身歧视问题是广大双非院校考生所担心的一个问题,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200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面试现场,挤满了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和南开等名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当导师叫到“邓百花”的名字时,一个一身工装、头发蓬松的打工妹模样的女孩站了出来。人们顿时惊愕了,她难道也是来面试的吗?十分钟后,答案揭开了——她刚刚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一家家具厂赶来,凭着总分第五名、专业课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面试。面对面试导师的提问,她精彩的回答令全场鸦雀无声。导师高兴地说:“在贫寒中能矢志于学习的人,还有什么难关不能攻克?你这个学生,我要了!”邓百花从小家境贫寒,没读过高中,也没上过大学,凭着自己的坚忍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严格的初试、复试中竟能够战胜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人大等许多名校在内的众多强劲对手,把儿时的美丽梦幻变成了现实。这个故事激励了无数非名校本科背景的同学,向着名校考研这条路进发,并且这些年也有很多从二本、三本院校考入985或211的同学。要真说有出身歧视问题,仅限于那些考研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因为如果你本科背景不好,考研成绩又靠后,复试表现又不是特别突出,那么就容易被刷,在这种相对情况下,本科背景好的同学就会是加分项,特别是本校考研的同学,基本跟复试老师在本科阶段就认识,复试有绝对优势。如果你的考研成绩靠前,复试表现不错,是不会被刷掉的。总体来说,所谓的性别歧视问题和出身歧视问题,往往只是说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如果你真的有实力,老师们也不至于要歧视你。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某些个例而去怀疑整体,更没有必要去过分担忧,我们只有努力的提升自己,自己足够优秀了,就不会也不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命曰天放

因为是女生所以考研被刷?大清华也性别歧视?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考研的新闻今年动不动就上热搜。前两天有人发微博称,她在研究生考试初试中,以376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但没想到在复试的时候,面试只有60分未被录取。然后直接挑明“遭到了严重的性别歧视”。这位女生为了考研剃了光头文中还贴出了她的笔试初试分数、体检证明、英文面试准备的稿子等相关文件,以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可想而知,这条微博,考研、清华、性别歧视,组合在一起……直接产生了爆炸式反应,#清华研招性别歧视#上了热搜。事件刚开始,舆论风波一度压向清华大学,但很快事情开始反转。有知情人表示,这名女生的复试表现是真的差:笔试环节倒数第三,面试环节尬点频频,并不存在性别歧视。我们冷静下来,从这个姑娘的情况来看,有两点及其不能接受:1,我初试应试考试成绩第一,为什么我最后却没进?2,我为准备这个考试头发都剃了,成了光头,辛辛苦苦这么久最后结果却是失败,不忍面对自己和老师,想自杀。一句话概括就是:“我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了,我怎么能失败?”学霸姐姐觉得,这个女孩子当然也是优秀的,毕竟成绩在那里放着,然而研究生并不是只看初试的分数,复试面对面交流才是最主要的一环,这位同学为了考研剃光头,初试第一觉得自己稳过了,面试不合格认为是性别歧视,没考上想自杀。抱有这样钻牛角尖的心态,学霸姐姐很难相信她可以沉下心来做研究。总结一下,这位同学被刷主要是有这2个问题:问题1:缺少科研思维和能力这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完全没有和物理学习相关的干货,没有论文,没有奖项,学习成绩也不说,只表达了对物理的热爱和情怀。提到学习的部分也只是说拿了中财会计双学位和业余时间学了心理学,与物理也不相关。很多小伙伴以为研究生学习就是本科学习的一个延伸,就是继续上课读书学知识。事实上理工科的研究生,其实肩负着基础科研工作任务的,主要生活不是上课,不是考试拿高分,大家最关心的都是——实验做的怎么样,有没有科研产出 ,能不能发文章。所以,招研究生的时候,关键就不是你考的是不是分高,那个没用啊,过线了都一样。看的是你的科研能力,你之前的科研经历,你的文献发表情况,你的科研视野和学术思维。如果你之前一直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内容,本科没有接触过任何科研,那很有可能会缺乏这些科研能力,你没看过几篇正经的文章,没有正经在实验室做过实验。那肯定是不行的。问题2:心里承受能力不行读一个研究生(硕士博士),什么最重要?心态,心里承受能力很重要。读研究生以后,压力是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学霸姐姐周围的师兄师姐,毕业后工作,一说起来,还是工作轻松快乐有意义,再也不想回到研究生生涯了。对于一个导师而言,一个血厚防高心里承受能力好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要是一言不合就上吊,骂一句就出走,那导师可不敢要。还指着你干活发文章呢,没心情哄你。所以,这位同学被刷,不是性别歧视,仅仅只是实力不足+能力不符。心理学上有个说法: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实”,而拒绝接受绝对的真相。为了得出是因为性别歧视而落榜的结论,她已经过滤掉了其他客观的证据,只留下了自己主观印象里,对她有利的信息。所以出现了——“性别歧视”是一句相当扎眼的词汇,这位女同学的英文稿子中的“I’m of clear logic,different from the stereotype of woman”这句话,真的是一言难尽......算是自己先歧视自己?还是预先设定所有听众都抱着歧视心理?也许我们所有的女生应该先从自己开始改变对女性自己的刻板印象,才能正确看到女生在社会上的处境和地位。考研复试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考研面试和求职面试在本质上都一样,都是在规定时间内展现出自己足够胜任,展现自己与目标的匹配度。这位女生很优秀,兴趣广泛,热爱旅游,初试成绩也非常优异,但老师经过面试考察,发现她从履历和性子上都不太适合搞科研。那对不起,导师们宁愿要一个哪怕笨点,但能沉下心做科研的人,也不会要一个不合适的人。最后的反转,这名当事人后来微博回应称:发文致歉,称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冷静后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发言感到愧疚。学霸姐姐想说:希望这个事件能给各位要复试的同学一个借鉴和参考,要弄清楚你为何要考研,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完整的自我认知,最后,如果考研失败也没有那么可怕,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后面的路一定不会差,敢于积极面对和自我剖析远比从别人那里找原因更勇敢。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整整齐齐

女生要不要考研?读研究生,女生不得不面对的隐形“性别歧视”

如今本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门槛又不断提高,“硕士生起”将许多本科生拒之门外,导致许多每年参加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报考人数达到了破纪录的341万人,考研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2月28日,教育部宣布研究生扩招18.9万人,算是为今年的考生下了一场“及时雨”。显然,成功上岸的可能性更大了,就业难的压力延缓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考研看似对男女同学平等,实则不然。初试时,大家公平竞争,拿分数说话。可是从复试起,在导师选学生时,性别的天秤就已经开始倾斜。在研究生毕业后的招聘时,企业更是会对应聘者的性别有倾向性选择。显然,女生在考研和就业的过程中,似乎是要“吃亏”的。这样的话,女生还要不要考研呢?导师选择学生时的“性别偏见”从研究生复试时的打分环节开始,到录取后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有的导师会在同等条件下,倾向于招收男生,而不太愿意招收女同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女生读研,多数是为了提升学历以利于就业,而并不是志在科研,她们在20多岁的年纪,通常把精力主要放在谈恋爱、相亲、准备结婚甚至生育子女上,真正能够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学习,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凤毛麟角,这不是学校和导师所希望看到的。比如,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个女同学,就在读研的时间里同时完成了怀孕、生子的一条龙无缝衔接,既顺利完成了学业,又生了孩子,完美地利用了这3年时间。她是工作两年后考的研究生,读研前已经结婚,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下学期怀孕了;研二时已经没有课程,她一边准备论文,还生了一个女孩;研三时出了哺乳期,完成了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了答辩。图片来自网络,侵删2.读研的时候,许多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导师都喜欢把学生当作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而男同学比女同学更能吃苦,用起来更顺手。比如经常会出差开会调研,搬运实验仪器设备,或者当司机等工作,男生显然比女生更具有优势。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怀孕生子的同学,3年里能为导师做多少科研工作,创造多少价值?显然少之又少。3.女生到了20多岁,智力水平不及男生,精力水平也不如男生旺盛,因此在做学术科研时会比较痛苦,不但不能奢望她们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而且有可能连毕业的条件都难以达到。导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更会觉得痛苦,不但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教科研,还要鼓励开导女同学不要因为论文质量问题而钻牛角尖。毕竟,近些年因为怕毕不了业而想不开的硕士博士生太多了,老师当然不想造成这样的后果。4.部分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在就业时会对女生有“就业歧视”,女研究生就业困难,就业后的发展也相对较弱。此类专业的导师更不愿意招女同学,一方面学生未来发展得好,也是导师的资源和荣耀;另一方面,学生不好就业,老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总之,为了学生更优质的就业,导师更喜欢男生。5.有的男性导师在招学生的时候,也会考虑男女关系的避嫌问题。招收的女学生多了,或是稍微对女同学关心一点,很有可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因此男导师为了自己的清白和名声,索性不如直接不招或者少招女生,避免不必要的“暗箭”。总之,导师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还是会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综合考虑学术成果的产出、辅导学生的难度、学生所做贡献的大小、男女关系避嫌等方面,以实现利益的最优、最大化。读研的女生毕业后发展如何?以上分析了导师选学生时,女生可能会有一些劣势。同样,在求职的过程中,女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女生,或多或少会遇到招聘企业的性别歧视,这是由行业特点和专业特点决定的,毕竟有些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岗位真的不适合女生。而且由于女生在研究生毕业后的不久,就会面临着怀孕休产假的情况,因此许多单位也对研究生毕业的女生会更有招聘偏见。那么,女生就因为这些“性别偏见”而放弃读研吗?我认为没必要。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工科,下面我介绍我的3位女同学读研以及毕业后发展的真实经历。本科同学A,大学期间就是学霸,年年拿一等奖学金,从大学入学时的目标就是考研到985,经过努力最终如愿以偿,以考研初试405分的成绩考到心仪学校。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位于家乡的某央企省公司,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有成就感,收入在当地也算中等偏上水平,2个孩子陪伴左右,心满意足。研究生同学B,多名长辈在体制内,家里没有过研究生,自己考研纯粹是应家人的要求获得学历而已,并没有更高追求,所以研究生读得潇洒自在,最后平稳毕业,戴着硕士帽荣归故里。由于家族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因此工作轻松愉快,典型的白富美。研究生同学C,工作多年才考研,读研时已经30岁,是我们的“老大姐”。她是原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因此读研的所有费用单位报销。毕业后大姐回归原单位,升职、加薪、项目也更多了。至于她为什么不读在职研究生?在我们那个年代,在职研究生只是“镀金”而已,含金量你懂得,花钱买学历而已,而大姐的单位是想培养真正的人才。以上3位女同学,经历、背景各不相同,但通过自身努力,考研、读研、找工作,都圆满地实现了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精进,毕业后的归宿也都相当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如果不读研,她们的人生轨迹可能不会如此顺畅。给考研女生的建议女生在考研读研过程中,虽然部分情况下“性别偏见”是客观存在的,但根本没有必要为此而纠结是否要考研,是否会有光明的前途。任何条件下,努力提高自己才是王道,虽然不一定会有多大的收获,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我对女生考研提出以下建议:1.女生在考研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好专业。俗话说“男怕入错行”,而现在女生的专业选择同样非常重要,毕竟所学专业是直接服务于就业的。对于女生来说,本身就业面就比男生窄,一旦读了研究生,发现专业就业形势不好想要转换专业的话,成本太高了,几乎无法接受,因为这意味着研究生基本等于白上了。而如果所学专业不好就业,又不想选择其他专业就业的话,那么要么要求女生本身足够优秀能被录用,要么或许就要降低对于薪酬的期待了。2.女生在读研的时候,不要忘记考研的初心,要好好把握埋头苦读才换来的这2-3年的读研时光,尽量不要被风花雪月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占用太多的时间,要把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和学术科研上,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做科研做学术的方法,不断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质,这些能力会伴随你的一生,否则你今后一定会后悔。3.读研期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多产出科研成果,多考取相关证书,多参与学校内外的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总之,要做一切能为自己的求职简历增光添彩的努力。因为这些会决定你能否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职业,往大了说,关乎你一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结语本文从导师选择学生时的“性别偏见”、女生读研有没有发展前途以及给考研女生的建议三个方面,分析了女生有没有必要因为考研、就业时可能客观存在的性别偏见,而无法抉择是否有必要考研的问题。考研是一个人的修行,自己未来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掌控。既然想要提升学历,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女生根本没有必要在意这些隐形的“偏见”,只要选择好了正确的方向,努力了,奋斗了,那么,人生无悔!

紫藤

一位女生称考研复试中遭性别歧视,复试中真的会有歧视存在吗?

各个高校的考研复试就要陆续开始了,很多同学都会担心这样的问题,自己是否会因为“出身”问题、性别问题等遭到不公平的对待,特别是一些本科是双非学校的学生,报考了一流学院,复试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本科学校不够优秀而得到区别对待。就像3月中旬,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报道一样,一个女生在参加清华考研复试的时候,是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的复试,但是面试的成绩却只有60分,她认为是因为学校性别歧视才导致这样的结果。紧接着学校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澄清,在这场复试中绝对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后来这位女生冷静下来也做出了相关说明,不过是因为除了她之外其他的考生都为男生,而且自己获得的成绩还不尽人意,才让她一时间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们大可放心,考研复试中一定不会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的,至于大家所说的会不会因为“第一学历”的问题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现在考研群体越来越庞大,其中也不泛有一些专升本的学生读完本科后还要继续参加考研,虽说他们的第一学历是专科,但是这种一步步靠着自己的努力爬上来的学生,难道不更应该得到肯定吗?所以不会有老师因为你是专升本上来的学生就对你“低看一眼”的,老师依然会根据在你在初试、复试中的表现来给你打分的。现在很多高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不会再让你把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报到了,就是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正式的面试环节了,只会根据你对专业问题的看法和解答为你打分。如果你就在这一场面试中能够真正表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的话,一定会受到老师的重视的,如果你表现的真的差强人意,自己确察觉不到的话,然后会把自己的一些失败归咎于其他方面的原因的。而且我们可以放心的是,很多院校复试时会采取全程录音和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但凡面试老师有任何一点不公行为,一定会被严查的。所以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安心准备考试,不会因为自己一些外在因素而丢失自信,只有发挥出真正的水平,让老师看到并认可你的专业能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惊天雷

国统局统计女研究生占比超一半,性别歧视下,高学历女生就吃香吗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高等教育女生的毛入学率已由2010年的26.5%提高到2019年的51.6%,而在校研究生女生占比高达50.6%。看到这一数据,人们会生出哪些感叹呢?一、也许有人会认为女生拥有高学历的越来越比男生多了,毕竟据统计我国适龄男青年人数比女青年的人数多出3000万来,在这一事实情况下,女研究生占比超一半,就意味着拥有高学历的女生远远高于男生。二、也许有人会感叹目前的教育选拔机制让女生占优势。拿小徐老师所在学校初中部而言,每年考上高中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虽然男生到了高中,学习优势日益显现,但可惜的是,他们在中考这一环节就已经被女生PK下去了,根本没有了到高中一较高下的机会。长期以来,在我国女孩子不读书没有出路,这似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女生教育占优势的今天,女孩子读了书,拥有了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就一定吃香吗,就一定在找工作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吗?事实其实很残酷!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的女生在找工作时往往面临着工作机会不如男生多的尴尬,尽管一些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并没有贴出“男士优先”的条件,但事实上男生在招聘中拥有的机会远远高于女生。而让女生陷入如此尴尬境地的竟然是女生独有的生育权利——女生毕业进入职场后,就必将面临着结婚生子,而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家庭,用于孕育照顾自己的孩子早已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这让女生在职场上的价值大打折扣,也令用人单位承担风险,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宁愿招一个本科男生也不愿招一个研究生女生的原因。高学历女生面临如此尴尬的就业境地不能不说是对女生的不公。小徐老师有很多学生研究生毕业进入职场,经过几年的打拼站稳脚跟后,依然不敢要孩子,因为她们知道一旦自己选择去生孩子,有可能就面临着被职场所淘汰,几年奋斗来的职场地位被他人取而代之,而在家带孩子造成的社会缺失、职场缺失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与自身的发展瓶颈,必然造成强烈的焦虑、抑郁。当今社会赋予了女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却无法赋予女生平等的社会地位,人们在质疑女士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在婚姻生活中不可一视之时,也应该想一想女生与生俱来的弱势及所承担的重压。总之,这个社会一面叫嚣着让女生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又没有给予女生应有的价值评价和权利保护,以致于女生必须像个斗士一样既要在学历上高人一等,要在职场上像个男人一样战斗,更要在家庭中付出“相夫教子”的重要责任,这难道不是强人所难吗?希望这个世界对女生宽容一点,公平一点。

笨笨

研究生复试的尴尬,高分的女性研究生越来越多,统考女生占优!

统考复试女生居多如果没有保送名单,男生比例将进一步下滑网络高校论坛中出现一个有趣的议题,如果高校没有了保送生,那么全部参加统考会出现什么场景?网友们的假设回答有很多,其中有一条非常现实,那就是女性研究生将变得更多,主要是最近几年,各大高校研究生统考复试名单出炉,进入复试名单的女性比例越来越高,甚至有些专业前几名被女生全部包揽,造成这些高校在复试操作中的不便,因为教授们很希望招一些男生,因此在复试中一些女生就会吃亏,虽然考分很高,但是由于男生在科研实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更强调动手能力的操作,因此高分被调剂的女生比例居多!专业的考研高校大学中的衡水二中在大学的考研大军中也有很多类似衡水二中等高考专业考试学校,例如著名的考研高校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很多985和211高校的研究生中,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考生非常多,而师范类高校女生比例本身就高,这所高校有数据显示考研率高达93%,有这样的数据支撑,就算是被调剂和淘汰,真实的研究生录取率最高的专业高达50%,这也是为何研究生统考大军中女生比例居多的重要原因,越是985、211等名校,这类现象越发的严重!高学历女性越来越多高学历女性越来越多高校研究生男女比例一直都是男生占据优势,直到2010年,全国女硕士首次超过男生,在当年的硕士研究生中,女生占50.36%,比男生多了近万人;而到了2012年,全国143万余硕士研究生中,女生已比男生多4万人。而到了2018年左右,全国的在读女性研究生数量远超男生,特别是统考划线后,各大双一流高校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复试名单中高分考生大部分都是女生,加上就业市场对女生的歧视,很多女生不得不继续上学攻读博士学位,未来女博士的数量也将超越男性博士

蹲循勿争

研究生复试真的会有“歧视”现象吗?

初试完了,大家都会担心自己的复试了,但是有不少同学不是出自于985或者211名校,所以难免在复试中生怕自己被歧视,因为之前就有一位学姐考北大法硕,英语考了88分,但是复试被刷。复试真的会有歧视现象吗?确定的说,复试有歧视现象。但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歧视,本科不好的同学还有专科的学生都有考上研究生的,但是为什么歧视你,你想过为什么吗?因为你初试成绩不好,复试又不好好准备,当然表现的不好,复试之前也没有及时的联系导师,一出口就是结结巴巴的英语,没有任何专长不说,还有点不努力,复试纯粹糊弄人,背了生硬的模版,说话的时候结结巴巴,导师能想要这样的学生吗?复试被刷,你当然要说歧视你呀!复试歧视的是你的劣势复试考查内容其实更加全面,看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歧视你的人,而是歧视你的劣势,你的劣势很明显,当然会淘汰你。首先985名校的学生和普通学校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培养,出来以后是绝对不一样的,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复试真的是看出身吗?看的是你的能力,有的同学虽然出身于二本,但是大学时候没有放松自己,英语水平很不错,一出口就是流利的英语,翻译外文文献没有什么问题。而相反的是另外出身于名校,英语六级没有过,专业课回答的马马虎虎,大学时候有点荒废学业,这样的学生你觉得导师会要哪种?985的院校学生只会让导师失望。而985院校的学生和二本院校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是二本院校的学生会让导师更加精细,所以提高自己的硬实力才是王道。心态调整很多人认为自己被刷的原因就是学好不好,没想到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复试不准备,英语结结巴巴,而没有看到他人的努力,不要给责任怪罪在别人身上,多找找自己的原因。自己的心态最重要,所以摆正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才是王道。

阿屯

研究生“男女比例”失衡,男生考研更吃香?上岸学长说出原因

根据相关调查,202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77万,与2020年的341万相比,同期增长了36万。并不是今年考研人数增长了,其实这两年考研人数一直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北京、山东等地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是居高不下。虽然考研人数在不断增多,但研究生录取名额却是有限的,所以说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考研的学生以女生居多,或许是物以稀为贵,很多导师反而更爱招男研究生,男生考研变得吃香起来。研究生“男女比例”失衡,男生考研更吃香?上岸学长说出原因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男女在受教育这方面愈加的平等,根据考研大数据统计,在十几年前研究生的男女比例在7:3左右,而如今研究生的男女比例却变成了4:6,女生要远多于男生。一些同学反映在考研过程中,对比女生导师似乎更喜欢男生,甚至出现了好久个研究生导师抢一个男研究生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上岸的学长说出原因,并不是导师歧视,而是因为2大原因。原因一:男研究生体力更好很多导师原因要男研究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男生的体力比女生更好,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玩笑。不少研究生专业都要去野外进行勘测的,这时男研究生就起到作用了,他们能扛设备,对环境要求也更低,这也是导师更看中男研究生的原因。原因二:女研究生可能会“结婚生子”大家都知道本科毕业后多数学生已经22周岁了,加上3年研究生就已经25岁了,对于女生来说这正是结婚生子的黄金年龄。如果女生在研究生期间结婚生子,那么势必要影响研究生学习,当然对此大部分导师还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女生更爱考研,男生都去哪了?读研需要经济成本:高等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想要读研究生是需要经济成本的,虽然读研也有补助,但却只是学费上的补助,而读研期间的生活费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拿的。女生的家长可能觉得没什么,他们愿意帮孩子出这笔钱;但对于男生来说,他们要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而读研就意味着他们至少2年不能工作,这样是男生考研更少的原因。女生在学习上更优势:在学习上,女生比男生更有优势,女生更加能耐得住辛苦,在考研初试中获得高分的考生也多是女生。男女就业情况不同:最后两者的就业情况也不同,相比女生来说男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女生扎堆考研的原因,她们需要通过提升学历,来提升自己的就业优势。女生应该如何增加自己的考研竞争优势?记住以下三点明确目标不动摇:很多女生非常感性,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考研最重要的就是确立目标院校,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并且在选择了之后就不要动摇了。在考研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嘈杂”的声音,对此大家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听风就是雨,不断更换目标院校。制定学习计划,全身心的投入:在考研复习这方面,女生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同学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向导师展现自己的优势:女生在考研面试的时候,应该尽量体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更有竞争力。很多女生的英语不错,那么同学们在考研面试的时候就可以适度地展现一下自己,其他方面有优势也是同理,一定要展示出来。2021考研已落下帷幕,没有上岸的同学该何去何从?如今多数院校考研面试已经结束,2021考研也算落下帷幕了,这里首先要对成功上岸的同学说一句“恭喜”,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为考研挥洒的汗水,都通过录取成绩单得到了回报。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成功上岸,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其实大部分考研失败的同学都是心有不甘的,很多人想“二战”,但却没有了“二战”的勇气。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先认真准备毕业的各种事项,尤其是毕业论文一定要好好完成,等到顺利毕业后,同学们再去考虑是否要准备“二战”。选择“二战”的同学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要过于激进,理智分析一下今年失败的原因,如果是初试分数相差太大,可以考虑更换一个目标院校。今日话题:考研的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男生考研吃香,还是女生考研吃香?#四月创作狂欢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