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回应研究生扩招:今年研究生招生增加18.9万人去知与故

教育部回应研究生扩招:今年研究生招生增加18.9万人

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与去年同比增加18.9万,普通高校专升本增加32.2万人。重点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特别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盗狗贼

突破100万!教育部官宣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110.66万!

今天,教育部官网公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并公布了2020全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据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教育事业统计信息透露,2020年,全国各高校及招生单位将共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近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突破100万。数据来源:51考研网近10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从2015年开始,中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到2020年,共有341万人考研,是2015年的2倍还多……信息来源:综合来源教育部 网络 51考研网等

安妮塔

研究生招生人数扩招?这些专业已经接近“饱和”,学生要谨慎选择

考研究生这件事,在七八年前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许多学生都是望洋兴叹,觉得自己的成绩不怎么样就不去考研了。在2010年我国研究生只计划招生47万,报考的学生有140万左右,2011年计划招生人数只增长了2.3万,当时每年的增幅大概是在4.9%。也就是说大家对于考研这件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更多的都是在考虑自己的毕业后的一个职业规划,不过在近几年考研这件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9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达到了91.7万,在2020年时增加到了110万,报考的人数则接近有300万。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知识分子,但是随着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重视。研究生这些专业已经接近“饱和”,学生要谨慎选择。从2010年的140万的报考人数,到现在的300万的报考人数,考研人数翻了一倍,这也意味着有些热门的专业已经出现了“饱和”的现象,如果学生还要报考就需要慎重了。管理类专业—一个表面“高大上”,却缺乏“实践能力”的专业管理类的专业基本都是能和职场直接对口的,市场需求很大,在薪资待遇方面也不错,许多报考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读完研出来后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晋升的空间也大。管理类专业的整体科目较少,难度也不是很高,相对于哲学类专业来说,管理类的知识深度并不是特别高,不会要求考生需要有多深的知识储量,在学习该专业时也是比较轻松的。但是随着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就意味着市场的需求量其实是在逐渐减少的,报考的人数增加了,考研的难度也在增加,管理类专业的分数要比一般的专业都高出不少,许多的考生都不幸成为了炮灰。经济学—就业市场很广,但考证成为了一个很高的难度经济学专业目前开设有接近20多个具体的专业,这些专业可以分为理论性的和应用经济型两大类别,其中应用经济性的专业要更加受欢迎。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报考经济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口的就业方向有银行、证券公司和一些大企业。不过随着报考的人在不断增加,经济学的分数线随之也同步增长,在2018年经济学考研的分数是330分,到了2019年就上调到了335分,而这个只是一般高校的分数线,好一点的学校已经达到了370分。可以看到,经济学专业的报考难度正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不少,如果想考经济学专业就要想清楚了。生物科学—一个奔走在科学前沿的学科,但报考人数太多会影响就业学这个专业的人其实这几年一直在增加,可能大家会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报考生物科学专业,毕竟这个专业可以对口的工作并不多。这是因为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研率很高,许多报考的学生都能考上,而且许多高校都有开设这个专业,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很大。也就是说如果你考研选择了生物科学专业,能考上的几率很大,不过随着考研人数的饱和,也使得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在下降,原本可以对口的专业就不多,考这个专业的人数却居高不下,许多人毕业后都是选择了跨领域的工作。教育类专业—老师薪资待遇不错,但高校教师出现“饱和”状态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当老师,因为当老师的薪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工作压力也比较轻松。报考教育类专业的研究生,在出来工作后,由于自己本身是研究生,比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现在一些高校招教师,都是要求研究生起步的。所以许多报考教育类专业的研究生,都是想着毕业以后能进入到学校里教书,而且教育类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学校还可以到出版社、政府单位等等。但是随着报考的人越来越多,首先不少的高校都出现了“饱和”的状态,就是不需要这么多的老师,还有教育类专业的分数线也在提高,报考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多思考一下了。

解决士

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到110万人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一读e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毕业生64.0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在校生3031.5万人,毕业生758.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0.4万人,在校生1576.5万人,毕业生493.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39.5万人,在校生2414.3万人,毕业生789.2万人。初中招生1638.8万人,在校生4827.1万人,毕业生1454.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69.0万人,在校生10561.2万人,毕业生1647.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4.4万人,在校生79.5万人,毕业生9.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713.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5%。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209亿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234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5192个项目。截至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15个,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40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21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313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7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888家。全年境内外专利申请438.0万件,比上年增长1.3%;授予专利权259.2万件,增长5.9%;PCT专利申请受理量为6.1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972.2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全年商标申请783.7万件,比上年增长6.3%;商标注册640.6万件,增长27.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8.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按照之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所述:教育部:今年硕士生扩招18.9万,向这些专业倾斜,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于此通知,以2019年公报数据为基准,可以得知2020年硕士总招生人数可能将突破100万大关,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突破10万人。(博士、硕士招生计划按照1:9进行调增)。但每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并非由教育部一家确定,正如翁铁慧副部长在发布会上所言,教育部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精准测算的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如果比较关注具体扩招规模,不妨等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查看届时提请大会审议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上究竟是怎么说的。

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100万,将来研究生还会值钱吗?

由于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校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导致我国本科学生以及专科学生的数量,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每年高考录取的学生已经突破700万人,也就是说,只要顺利读完高中,基本上都能够有大学读。因此,这些年来,关于大学生贬值的问题,一直都是网络讨论的焦点。当本科学历已经不值钱时,越来越多来自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就陆续开始考研之路,希望能够拿到更有含金量的研究生学历。所以全国各地的考研“基地”不断出现,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2000年我国录取的研究生数量为72508人。而到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2021年将达到30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平均录取的研究生数量达到100万,这也是今年考生的状况。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压力,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所以教育部都要求各地的高校尽力扩招,光2020年扩招的人数就达到18.2万人,当然,这也包括在职的研究生。我国的经济以前保持着高速发展,所以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所以本科生都能够很好就业。但是本科生扩招的速度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会有很多的本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学历就会自然贬值。现在研究生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数量突破百万人,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却变得缓慢,能够提供高端的岗位就变得很有限,好的岗位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很多没有优势的研究生,就会逐渐去寻找那些原本直招本科生的岗位,从这里来看,研究生的学历也是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通过以上的分析,关于现在的研究生是否还值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国家研究生的扩招速度,第二个是社会每年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这两个因素就能决定研究生是否还值钱。我国每年研究生的扩招幅度都超过10%,而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在6%左右,特别是今年疫情的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再次受到挑战,研究生的就业可能会变得更难,从这里来看,研究生是没有以前那么值钱,含金量也没有那么高,所以企业也逐渐看重研究生的本科情况,这就是社会目前的反应。当然,研究生是否还值钱,还要看学生所毕业的学校以及研究生的性质。如果说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的话,那么只能够增添自身的学历,并没有太高的含金量,很多的企业都不认可,市场严重供过于求,那自然就会像白菜一样,不值钱。如果学生是211或者是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学校的科研能力强,导师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人才,毕业生的质量很高,那么,这些研究生自然就会受到企业的青睐,薪酬待遇也会水涨船高,在众多的研究生里面,也会显得更加的值钱。如果是普通的高校研究生,导致可能每年都需要带十几个研究生,基本都是实行批量生产的模式,在研究生阶段,很多学生都是混日子,那也会整体拉低研究生的水平,这部分研究生就没有那么值钱,可能还不如211高校的本科学生。随着家长们对儿女教育的重视,而且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的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会选择考研。当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国家就会增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研究上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因此,研究生将来也会出现和本科生一样的情况,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毕业院校,985高校的研究生更值钱,而普通学校的研究生,则会大量贬值。

王季为适

喜讯!2021研究生招生预计118万人,扩招6.6万,网友:“考上了”

2021年的研究生,国家线最近两天公布了出来,34所自划线的学校也公布了自己的进入院校的最低分数线。接下来会在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这一段期间基本上会大量学校进行,每个学校的复试开始组织考研的第二个环节,学校复试的情况,考研初试过了之后,结果通过考研的复试才能够正式成为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这个是和普通高考的地方对于今年的考研情况来说,基本上英语难度是在上升的,无论是英语的任何一张试卷难度都是有所上升的,很多考完的论文之后,大叫今年的英语考题实在太难了,自己距离目标院校的水平又达不到了从网上公布的情况来看,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大,达到118多万人左右,预计扩招的规模达到了6.6万人左右,扩招的幅度大约在6.6%左右所以对于去年来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就业十分困难,考研变成了很多人选择了第一条途径,去年国家教育部专门组织了相关的政策,进行了研究生的大幅扩招,今年会导致研究生的扩招之后出现的一些缩招吗?现实来看是不会出现的研究生今年扩招要达到6.6%左右,这个水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对一些学校来说,今年扩招的人数竟然达到了2000人左右,所以要关注一些大量进行扩招的院校,对于这些专业来说,第一年进行考试分数线应该都是非常低的存在的捡漏的可能性当然,从今年的关系来看,基本上国家线很多专业都是下降的趋势,这也说明了,可能会有研究生扩招的到来,以后伴随着每一年都有可能是扩招的时代所以对于那些一志愿没有成功进入复试名单,同学来说,还有调剂的机会,只要过了研究生的国家线,就还有学上的机会,一定不要放弃调剂的机会现在一定要先考上研究生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要选择去二战二战,压力基本上是太大了。以后的考研基本上难度是一年比一年难,二战的难度不一定比一战的难度要小,所以一定要算好这一个账 #考研#你认为今年研究生扩招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割喉岛

考研“拟录取”后别高兴太早,还有可能“被刷”?这些事不能忽略

考研一样有政审环节,要求条件不低于公务员。朋友家孩子蕊蕊在大四实习的时候就准备考研了,其他同学都去选择实习,而丽丽选择了“自主实习”,虽然挂着名,但没有真正去实习,而是安心准备考研。其他同学实习结束,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蕊蕊已经进入了考研环节,蕊蕊的考研初试成绩很高,复试基本稳了,不出我们所料,蕊蕊发了一条朋友圈,复试通过,坐等开学了。就在大家都很替蕊蕊开心的时候,蕊蕊却告诉我们,她虽然拟录取了,但却接到电话说自己没有考上研究生,电话通知自己在研招网上确定取消拟录取通知。蕊蕊感觉面子上很挂不住,因为在朋友圈里已经发了自己要上研究生了,但结果却空欢喜一场。但后来才知道,蕊蕊是因为自己面试虽然排在名额内,但成绩没有及格,错失上岸机会。蕊蕊的经历其实是给我们很多考研党一个警醒,考研拟录取也有可能面临被刷。考研党拟录取后为什么还会被刷?原因有哪些?有一些学校卡考研党的复试成绩,复试成绩不及格就会被刷。复试成绩不及格其实大部分的学校研究生的复试,是按照成绩排名来看,排名卡在研究生招生人数上就都会拟录取,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都是会成功被录取的。但有的学校是有规定,即使你排名在招生人数里,但复试成绩是60分,只要你的复试成绩不及格,即使是59分,也不能被录取,蕊蕊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审核不合格考研拟录取后,其实是学校这边对你的“认可”,名单还需要上交教育部门审核,需要备案,如果因为你政审出现问题,那么你即使复试成绩高,也会被刷。其实政审不仅仅是包括了你个人是否有过犯罪经历,如果你的本科学历有作假,或者是在本科学校里有过作弊等处分行为,都是会审核不通过的,被刷也没商量。体检不合格大部分的学校是会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在复试之前进行体检的,如果你的体检正常,没有问题,这样才有进入复试的资格,这样的拟录取才更靠谱一些。但也有的学校体检是在复试之后,也就是你复试成绩很好,体检没有问题就稳上研究生了,但如果你有重大的传染疾病等,其实拟录取后也会直接被刷。考研不仅仅是备考那一年的艰辛,其实考研初试通过,还要经历复试、政审、体检等一系列的考验,考研真的不是一个谁都能走的路。如果自己没有以上的这些可能被刷的问题,建议考研党在拟录取后应该及时联系导师,因为导师将是你研究生三年的指路明灯,并且关乎着你未来的发展。那么考研党在拟录取后应该和导师怎样沟通呢?研究生拟录取后,提前联系导师,80%的导师会对你有好印象。首先是一定要主动联系导师考研拟录取后一定要先联系导师,而不是等着导师联系你,这样不仅仅是会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导师可能也会觉得你不上进,对你也不会很上心。建议大家在拟录取后,就可以联系导师了,虽然复试前就有联系过导师,但那个时候很多导师只是和你说一些客套话,如果已经拟录取了,就有资格和导师正常沟通感情了。其次是和导师说明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其实也大部分是定了你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果你以前有过相关的研究,可能导师会对你另眼相看,并且会对你有很大的兴趣。如果你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是一致的,那就更应该和导师沟通了,导师会因为你的水平更欣赏你,对你的印象更深刻,等开学去学校的时候,导师也会更重视你。最后就是表明决心,愿意踏实地跟随导师做研究大部分的导师是喜欢“听话”的研究生的,对导师交给自己的任务没有抗拒,会认真完成,导师对这样的研究生是更喜欢的。和导师沟通的时候,可以说明自己的能力,愿意跟随导师做研究,并且有决心和诚心,导师看到这样研究生,都是会比较留意的,也会更加关注。导师在读研究生期间,对研究生有很大帮助,而且研究生毕业后想留在当地工作的话,导师手中都有一定的资源,你表现好,深得导师喜欢,你的工作基本上会被“安排”。所以说考研党们,一定要重视和导师的联系沟通,在考研复试前要和导师联系,在拟录取后更要和导师深入联系,让导师对你有更深的印象,以后的路会更好走。今日讨论:你认为考研党拟录取后,因为成绩不及格被刷是否公平?你认为拟录取后应该怎样联系导师才对自己更有利?

墨尔本

21研究生招生111.4万,而报考人数有望突破400万

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报告》也公布了可以信赖的官方数字。《报告》透露,今年将“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这将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这对于饱受煎熬的考研党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专硕占比逐年超过学硕,占比超过60%但有趣的是,近几年来,专硕都是硕士扩招的主力军。越扩招,就有越多的人读专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中国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专硕的录取人数已超过学硕,到2019年,专硕录取占比已超过58%,距离2020年专硕占比60%的目标已经很接近了,2020年的数据还未公布,不过预测应该会达到专硕占比60%的目标,甚至超过60%。从2017年,专硕的招生人数已超过学硕(自2017年起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区别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而非全绝大多数都是专硕。当年硕士总招生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1报考人数增加,预计突破400万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全国总报考人数更是突破300万,创下341万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2018年考研人数为238万。2020年考研教育部宣布扩招18.9万,后官方数据公布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达100万!这是不是个机会呢?2021报考人数会不会有新的突破呢?据教育权威人士预测,21考研人数有望突破400万,考研将会更激烈!希望21的同学们继续加油,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有任何考研问题,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学长学姐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给你解答。作为20上岸学长学姐希望你们在这条平凡的路上顺顺利利,成功上岸!加油!

七围八围

研究生招生数十年间扩招1.5倍,但是考研难度却增加将近1.2倍

十年间研究生招生名额增减1.5倍 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增加1.5倍中国从90年代开启的高教大跃进时代,中国本科生的数量大幅提升,但是综合素质却下滑明显,社会招聘的用人单位发现,目前很多的本科生根本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甚至很多985高校的本科生水平也不如曾经的大专生,当年中国高校未扩招前,有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当时的高考录取率只有3%,随着不断的扩招,用人市场只能不断提升要求,很多岗位直接需求就是研究生,而目前我国高校随着本科生扩招也开启分化,好的高校研究生的数量超过本科生,例如清华北大,水平相对差一点的高校例如:郑州大学,本科生每年13000人,但是每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足500人!扩招后研究生更难考了 研究生报考人数是就业晴雨表从2009年~2018年的数据来看,虽然每年高校研究生数量是不断扩招,但是考研的难度在不断的提升,主要是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而2015和2016年出现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刺激政策,加上股市的繁荣,刺激了国内的就业市场,很多学子选择了就业而放弃了考研,到了2017年当经济和股市下滑时,就业市场遇到寒冬,就业找工作难,让很多人选择继续考研作为最佳的选择,到了2018年难度继续加深,提高到3.5人报考1人录取的比率,根据目前数据反馈,预计2019年中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会达到历史新高285万人,录取率会提升至25%。十大博士研究生招生高校中国十大研究生招生高校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越好的高校博士招生名额就越多,响应的硕士名额也会增多,基本上研究生招生数量排名靠前的都是985高校,随着研究生招考的改革,985高校研究生招考名额有一半留给了本校保送或兄弟院校的推荐,所以目前研究生报考的难度对于“四非”高校的本科生来说,被录取的几率会更小,就算是笔试通过了,很多985高校自命题考试和面试也会刷掉很多考生,因此普通高校学子想要报考985高校读研,必须让自己非常的优秀,用自己的努力来弥补高考时造成的差异!单选|985高校自主招生和免推学子,公平吗?公平,可以避免专业考研党不公平,高考分数有偶然性说不准,各有利弊吧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玻璃缘

2018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这三所巨无霸大学超8000人!

自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之后,各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就可以发现,2001年时,我国的应届大学生数量仅为114万人,但是到了2018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820万人。与此同时,扩招的不仅仅是大学本科生,就连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16年时,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到了2017年就增长到了201万人,今年的报考人数甚至达到了238人。我国的大学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是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将明显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顶尖人才,建设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是和我国这些巨无霸大学密不可分的,根据2018年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结果发现,全国招研究生人数在8000人以上的就有三所,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为8900人,再加上博士研究生的6600人,2018年国科大光研究生就招收了15500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2018年拟招收研究生数量也超过了8000人,其中,华科招收8500人,而吉林大学招收了8030人,这三所学校算是高校中的巨无霸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方面,其实2017年时,武汉大学招生人数为9300人,今年缩招了很多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少招生了2400人,因此今年拟招收的总人数降到了6900人。而郑州大学自从2017年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之后,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比例,2017年招生人数为4900人,今年突然增加到了6600人。所以,这两所学校算是近两年扩招和缩招人数最多的两所知名大学。其实,我们印象中的巨无霸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比如2018年四川大学拟招收研究生人数是7558人,山东大学拟招收6600人等等。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光光看数量,同时也要看高校质量。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优秀人才永远都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大学能够合理利用大学资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