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报到证?报到证有什么用?2019届高校毕业生收藏了,会有用楚留香

什么是报到证?报到证有什么用?2019届高校毕业生收藏了,会有用

有的毕业生可能会问,报到证是什么,为何会有报到证,报到证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这些问题,百度一下会得到许多答案,但是很多解答很官方,也比较抽象,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报到证的毕业生来说,依然是一头雾水,尽管毕业时老师一再强调报到证很重要,一定要保存好,但是还是有好多毕业生不放在心上,随意丢弃。只觉得毕业证一定要保存好,对于报到证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到需要的话才发现报到证丢失了,想补办却过了择业期,工作机会就这样白白错过。高校毕业生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报到证,又名派遣证,如果从报到证的起源来讲,报到证是原来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包分配时的一个产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都被叫做派遣证。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毕业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信息沟通不方便,毕业生去单位报道总要有一个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派遣证就应运而生。而报到证是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双向选择,自由择业”模式以后形成的叫法。只是有一些老同志或者岁数大的老年人还依然将报到证叫派遣证。在那个年代,报到证关系这你的一切,教育经历,人事档案调入,迁移户口,办理入职手续,工龄计算,社会保险办,养老保险等等。可以说,那个年代如果毕业后弄丢了派遣证,后果无法想象,几乎大学就白上了。但是时代发展到现在,报到证的作用已经弱化了很多。上大学时不再随迁户口,所以毕业时无需再考虑户口的问题。目前大学毕业已经自由择业了,如果是选择自主创业或者私企等等,档案也显得微不足道了。当然,如果你毕业时或者以后打算考公务员,事业编,教师,医生,国企等工作,这个时候档案还是很重要。如果你毕业后打算把户口从老家签到工作所在城市,也要用到报到证。所以目前报到证依然有存在的价值,至少还没有出现能替代他的东西。高校毕业生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样式报到证: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报到证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两种,本专科为天蓝色,研究生为粉红色,由国家教育部印制,并由教育部授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主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是只有列入国家或省毕业生就业方案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报到证分上下两联,上联(天蓝色或者粉红色)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白色)为存根联,由毕业生就读高校的就业工作人员装入毕业生档案里。上联和下联内容基本一样,只是颜色有别,起到一个相互印证的作用。辽宁省高校毕业生补办的派遣证明样式说了那么多,至少在目前现阶段,对于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报到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确认毕业去向,证明普通高等教育学习经历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根据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规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只有在完成学业、毕业就业时才能获得报到证,所以以体制内为主的用人单位,比如政府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等用人单位会将报到证作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身份证明材料之一,在办理入职手续时需要提供报道证。许多中小企业在为员工办理入职时已经不需要报到证了。根据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每年六月份都会审批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上报的就业方案,核准后依据就业方案向高校发放报到证。各高校通过就业方案,从不同层面掌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其中,除落实工作单位正式签约的报到证抬头为工作单位外,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劳动合同就业、非派遣签约、出国(境)工作、考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结业、失业等毕业生的报到证抬头为回生源地,这些类别的师范类毕业生报到证为**教育局,非师范类报到证抬头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于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属于升学类别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在学业完成后在学历授予高校获得报到证。因此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高校毕业生,应该在本科就读高校获得派遣回生源地的报到证。2、学校就业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档案,大学毕业时,除了学校发给你的毕业证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对你来说也很重要,那就是档案,他里面记载着你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的一切记录。你毕业之前,他叫学籍,毕业后转为人事档案,会继续记录你以后的工作。只是毕业时档案并不会发到你自己的手里,由学校集中快递。档案跟着报到证走,如果你毕业时签了三方,学校会根据报到证的地址把档案发到你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拥有档案保存资格则由单位保存,没有保存资格则委托到当地人社局保存。如果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学校就会把你派遣回原籍,把你的档案发到生源地所在地的人社局(师范类毕业生会发到教育局)。如果你在择业期内找到工作,工作单位有需要你的档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办理改派,把档案从你的生源地转到工作单位。3、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根据现行的国家公安部门户籍管理政策,高校毕业生可以凭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目前现阶段,档案和户口脱离,高校毕业生在入学时不需要再随迁户口,毕业时就不再涉及迁户口的问题。对于毕业时直接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报到证开往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如果用人单位可以接受户口,毕业生可持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毕业证、身份证、用人单位出具的有关材料到相应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报到证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报到证在确认毕业方向、证明学习经历、迁移户口,调档、入职手续等方面均有实际需要。但是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国家社会就业大数据平台、国家公民户籍管理制度的优化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断加强,报到证的作用会逐渐弱化,并退出历史舞台。

荷花

研究生退学后如何申请报到证?

正常来说,对于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全日制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是没有报到证的。在其大四毕业时,学校将就业方案列为升学,档案直接发往研究生学校。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学生在考上研究生后,又打算退学重新就业的,这部分毕业生又该如何申请报到证?是向研究生学校申请,还是向本科学校申请呢?能不能申请到报到证呢?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签发证明笔者在实际的人事档案就业委托代办服务中,接触过一些这方面的案例。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后办理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之前有一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2016届毕业的学生,考取了辽宁省某高校的研究生,在研二时申请退学,办理了退学手续,但是由于其超过了黑龙江省的择业期规定,最后只能办理一个报到证签发证明。一个大连工业大学的2018届毕业生,考取了山东某高校的研究生,在开学前夕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打算放弃升学。一个沈阳某大学的2017届毕业生,当年考取了云南省高校的研究生,但是由于当年毕业时没有拿到毕业证,无法办理入学手续,学校这边又将他的毕业方案列入升学,虽然后来他取的了毕业证,但是却失去了升学资格,无奈只能就业。由于后面两个辽宁省学校毕业的学生均在择业期内,最后在我们的帮助下都顺利拿到了报到证。对于没有去研究生学校报道,或者中途退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没有在研究生学校完成学业,获得研究生学历毕业证,所以研究生学校是无法向其派发报到证的,只能回其本科学校申请办理报到证。本科毕业学校出具的申请派遣证明目前,本科学校只集中办理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报到证派遣事宜,对于毕业后申请缓派,改派以及研究生中途退学重新申请派遣的毕业生来说,学校在出具相关证明后,需要自行去本科学校所在省份的省教育厅所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一般都需要研究生学校出具退学证明等材料,然后带着退学证明,毕业证和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去本科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办理申请派遣证明,让学校把你的就业方案由升学改为派遣回原籍或者工作单位,然后再拿着有关材料去省就业指导中心窗口打印报到证,学校不负责打印报到证。研究生学校出具的退学证明但是,这里还需要注意有一个择业期的问题。大部分省份的择业期是两年,但是也有不同,比如辽宁省规定是两年,黑龙江省规定是一年,吉林省是三年。不管是就业还是升学,在择业期内都可以办理报到证业务,但是过了择业期就不能办理了。上文中黑龙江省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超过了黑龙江省的择业期规定,只能办理一个签发证明了。在这里提醒即将毕业或者已经读研的学生,升学不容易,退学需谨慎。本次的讲解暂时就到这里了,对于在就业或升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人事档案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

彩音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官方回应

在办理入职材料时,深圳大学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军才发现,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根本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不仅不能办理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报到证等入职材料,转移档案、人才落户、人才补贴等后续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 在深圳人才引进业务申报中,仅有“全日制”一个选项。为此,王军和近300名面临同样问题的深圳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证平等就业权益。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话题。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在求职时面临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落户、补贴等政策也仅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9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事回应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目前已经接到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9月3日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结果,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问题,并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深圳首批非全研究生毕业落户难王军是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后,他顺利通过招聘入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但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申请《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再把申请表上传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报到证,这样单位才能接收我们。”王军说,他在登录人社局官网办理《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时,却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里,只有“普通全日制”一个选项,并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无法进行申请。为了不影响入职,在和公司协商后,王军只好勾选了“普通全日制”,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在入职后,王军却发现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自己依然无法根据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事宜。按照《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八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但王军在登录深圳市人才引进系统申请户籍迁入时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中也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至今无法落户深圳。和王军同校同年毕业的肖盼盼,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现在在备考深圳公务员,但单位要接受我们,就必须要有《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但以非全的身份根本申请不了,即使我考上了,后续也不能入职,白白参加考试。”作为首批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底填报志愿时,肖盼盼还专门询问过深圳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他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注重实时间利用和效率的城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周一到周五读书之余可以参加工作锻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为此,肖盼盼还专门研究了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其中要求,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文件的意思是,非全只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2017年考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线也都是330分,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出于实践的考虑,肖盼盼和王军成为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没想到也变成了第一批面临就业问题的群体。王军说,目前深圳因人才引进系统问题受到影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约有300人,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交流群,“后面还有正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关注着,大家都在等一个平等的就业待遇。”↑ 深圳人社局回复中称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应按在职人才处理。深大:已和人社局沟通,明确可以接收今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其中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依据该文件,王军和肖盼盼等人在6、7月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发放《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保证平等就业权益,但多次沟通均未获解决。澎湃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6月27日已有用户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的问题。人社局回复称:“根据我市接收应届毕业生政策,只有全日制统招身份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按应届毕业生接收方式办理,其他人员按在职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该回复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划为在职人员,让王军等人不能接受,“我们也是国家统招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考研读研了,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肖盼盼认为,人社局的回复明显违背了上述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9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人社局也已经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深圳大学目前共有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643人,其中今年已经毕业的有214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在去年12月就已经通过党政办联系人社局进行反馈,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面人社局也很重视,先后开了两次座谈会。”该工作人员称,因人才接收关系到落户、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原有的政策文件也不匹配,客观上还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和论证。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告诉澎湃新闻,根据9月3日晚8点左右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包括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人社局已经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源:新华社

彩排记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落户 官方回应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人社局:需等通知在办理入职材料时,深圳大学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军才发现,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根本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不仅不能办理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报到证等入职材料,转移档案、人才落户、人才补贴等后续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为此,王军和近300名面临同样问题的深圳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证平等就业权益。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话题。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在求职时面临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落户、补贴等政策也仅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9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事回应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目前已经接到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9月3日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结果,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问题,并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深圳首批非全研究生毕业落户难王军是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后,他顺利通过招聘入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但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申请《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再把申请表上传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报到证,这样单位才能接收我们。”王军说,他在登陆人社局官网办理《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时,却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里,只有“普通全日制”一个选项,并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无法进行申请。为了不影响入职,在和公司协商后,王军只好勾选了“普通全日制”,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在入职后,王军却发现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自己依然无法根据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事宜。按照《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八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但王军在登陆深圳市人才引进系统申请户籍迁入时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中也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至今无法落户深圳。和王军同校同年毕业的肖盼盼,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现在在备考深圳公务员,但单位要接受我们,就必须要有《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但以非全的身份根本申请不了,即使我考上了,后续也不能入职,白白参加考试。”作为首批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底填报志愿时,肖盼盼还专门询问过深圳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他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注重实时间利用和效率的城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周一到周五读书之余可以参加工作锻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为此,肖盼盼还专门研究了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其中要求,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文件的意思是,非全只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2017年考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线也都是330分,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出于实践的考虑,肖盼盼和王军成为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没想到也变成了第一批面临就业问题的群体。王军说,目前深圳因人才引进系统问题受到影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约有300人,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交流群,“后面还有正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关注着,大家都在等一个平等的就业待遇。”深大:已和人社局沟通,明确可以接收今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其中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依据该文件,王军和肖盼盼等人在6、7月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发放《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保证平等就业权益,但多次沟通均未获解决。澎湃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6月27日已有用户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的问题。人社局回复称:“根据我市接收应届毕业生政策,只有全日制统招身份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按应届毕业生接收方式办理,其他人员按在职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该回复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划为在职人员,让王军等人不能接受,“我们也是国家统招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考研读研了,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肖盼盼认为,人社局的回复明显违背了上述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9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人社局也已经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深圳大学目前共有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643人,其中今年已经毕业的有214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在去年12月就已经通过党政办联系人社局进行反馈,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面人社局也很重视,先后开了两次座谈会。”该工作人员称,因人才接收关系到落户、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原有的政策文件也不匹配,客观上还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和论证。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告诉澎湃新闻,根据9月3日晚8点左右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包括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人社局已经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源:澎湃新闻)

楚留香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 官方回应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人社局:需等通知在办理入职材料时,深圳大学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军才发现,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根本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不仅不能办理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报到证等入职材料,转移档案、人才落户、人才补贴等后续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 为此,王军和近300名面临同样问题的深圳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证平等就业权益。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话题。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在求职时面临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落户、补贴等政策也仅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 9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事回应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目前已经接到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要等通知。 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9月3日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结果,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问题,并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深圳首批非全研究生毕业落户难 王军是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后,他顺利通过招聘入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但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们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申请《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再把申请表上传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报到证,这样单位才能接收我们。”王军说,他在登陆人社局官网办理《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时,却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里,只有“普通全日制”一个选项,并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无法进行申请。 为了不影响入职,在和公司协商后,王军只好勾选了“普通全日制”,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在入职后,王军却发现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自己依然无法根据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事宜。 按照《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八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但王军在登陆深圳市人才引进系统申请户籍迁入时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中也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至今无法落户深圳。 和王军同校同年毕业的肖盼盼,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现在在备考深圳公务员,但单位要接受我们,就必须要有《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但以非全的身份根本申请不了,即使我考上了,后续也不能入职,白白参加考试。” 作为首批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底填报志愿时,肖盼盼还专门询问过深圳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他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注重实时间利用和效率的城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周一到周五读书之余可以参加工作锻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为此,肖盼盼还专门研究了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其中要求,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文件的意思是,非全只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2017年考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线也都是330分,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出于实践的考虑,肖盼盼和王军成为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没想到也变成了第一批面临就业问题的群体。 王军说,目前深圳因人才引进系统问题受到影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约有300人,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交流群,“后面还有正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关注着,大家都在等一个平等的就业待遇。” 深大:已和人社局沟通,明确可以接收 今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 其中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 依据该文件,王军和肖盼盼等人在6、7月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发放《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保证平等就业权益,但多次沟通均未获解决。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6月27日已有用户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的问题。人社局回复称:“根据我市接收应届毕业生政策,只有全日制统招身份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按应届毕业生接收方式办理,其他人员按在职人才引进方式办理。” 该回复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划为在职人员,让王军等人不能接受,“我们也是国家统招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考研读研了,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肖盼盼认为,人社局的回复明显违背了上述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 9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人社局也已经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需要等通知。 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深圳大学目前共有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643人,其中今年已经毕业的有214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我们在去年12月就已经通过党政办联系人社局进行反馈,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面人社局也很重视,先后开了两次座谈会。”该工作人员称,因人才接收关系到落户、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原有的政策文件也不匹配,客观上还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和论证。 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告诉澎湃新闻,根据9月3日晚8点左右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包括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人社局已经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现行

考研复试拟录取就结束了?你还有这些事需要做

2019考研复试接近了尾声,很多同学已经收获了拟录取的喜讯,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但是这就结束了吗?在高兴欣喜之余,小编想提醒大家,还有一些重要的事需要做,这些事情妥善完成后,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研究生。一、及时去调剂系统确认拟录取如果你已经被拟录取,但是也不要忘记去调剂系统及时接受学校的拟录取,否则学校是有权取消你的拟录取资格的,不要一高兴就忘记这关键的一步,否则后悔莫及。二、政审问题之前,小编也说过复试时准备政审表的问题。如果有的院校在复试期间就已经进行完这一步了,就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还没有,应届生只需要填好政审表再到本科所在院系党委负责人处盖章即可。往届生中有单位的考研政审表由工作单位出具,如果单位没有人事档案保管权,可由省市档案保管部门(人才服务中心)出具。没有单位的考研政审表以待就业报到证回生源所在地的人事局,可由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或生源所在地档案保管部门(人才服务中心)出具。最后温馨提示,政审表开具后再多复印几张备用。三、户口迁移问题户口迁移与否还要考虑一下你的个人规划和当地的政策,迁移流程也不难,按章程办就可以。如果你毕业后想留在学校所在城市,可以把户口迁过来,如果毕业后回家发展,这个问题则不需要考虑。四、档案调取问题每位考生的个人档案都需要转移到即将就读学校。应届生档案在本科院校,往届生根据本科毕业后的档案去向,可能在毕业工作的单位,更多的可能会在家乡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考生只需拿着调档函到档案所在单位按流程办理转移事项即可。也有的院校可能会直接给考生档案所在单位邮寄调档函,而不用考生办理。不管如何,相关材料、单位名称和邮寄地址等,都建议同学提前问清楚并保存好。五、组织关系与通知书是党员的考生还要考虑一下组织关系转移问题,转移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招生单位给出的介绍信抬头和转入单位名称填写,不要填写错误。关于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地址,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要及时查看学校官网和研招网的相关通知。除此之外,学校官网还有助学贷款奖学金等入学事项的安排通知,也要及时关注并办理。

视乎冥冥

考研拟录取后万事大吉?开学之前还要注意这些事项

目前,各大高校正在陆续进行复试调剂工作,部分院校已经公布了拟录取名单。每每名单公布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现如今,考研调剂工作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了,但仍有院校有缺额,大家抓住机会,尽量上岸。实在不行,打算考研二战的同学也可以抓紧时间投入新一轮的复习中来,争取明年成功上岸。对于收到拟录取通知的同学们,老师首先要恭喜你们啦,大家这一年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是此时也不可完全松懈哦,你还有这些事需要做!1、档案问题对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每位考生的档案都必须转移到考生所在院校,不存在转不转的问题。因为,报考院校必须要核实考生的档案信息。同学们的个人档案,应届生在本科院校,往届生根据本科毕业的档案去向,可能在毕业工作的单位,更多的可能会在家乡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如果实在不知道,可以打电话询问,一般毕业生档案如果自己没有找地方接收,就打回原籍了。特别注意:调剂的同学需重点注意此类调档事宜。总之,同学们只需拿着调档函到档案所在单位按流程办理转移事项即可。也有的院校可能会直接给考生档案所在单位邮寄调档函,而不用考生办理。无论那种情况,相关材料、单位名称和邮寄地址等,建议同学提前问清楚,并且这些资料一定要保存好记清楚。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负责老师,自己不可乱来。2、政审问题关于政审,主要是看考生有没有不良表现,有无参加什么非法组织等,这里就需要说到政审表了。政审表即你所报考的院校对你进行政治审查,是院校对你个人政治背景了解的途径之一,是复试、录取的必备材料之一,如果不予重视,可能会导致不被录取的严重后果。部分院校要求考生参加复试的时候就提交本人的政审表,部分院校则是在复试结束拟录取名单公布以后才要求考生提供。对应届考生而言办理政审很简单。同学们需要填好表格再到本科所在院系党委负责人处盖章即可。具体到哪里盖章,同学们可咨询辅导员。往届考生办理政审可能稍有些麻烦:一、有单位的往届生考研政审表由工作单位出具,如果单位没有人事档案保管权,可由省市档案保管部门(人才服务中心)出具。二、没有单位的往届生考研政审表分两种情况,一种以待就业报到证开回生源所在地的人事局,可由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或生源所在地档案保管部门(人才服务中心)出具。3、体检问题往年体检是在复试前进行,今年因为大多采取网络远程复试,高校的体检要求有所改变:1、考生需在学校官网下载体检表,或按照指定的体检项目进行体检。2、考生自行到指定级别医院体检,复试前或复试结束后拟录取考生上传体检报告,或邮寄纸质体检报告;3、拟录取考生开学后高校统一组织体检。4、组织关系转接涉及团员关系及党员关系转接的同学,开学后携带自己的团员证/党员证等证件,到自己录取学校的团总支等相关部门办理转移手续即可。需要关系介绍信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务必严格按照招生单位的要求填写介绍信抬头和转入单位的名称,仔细核对,确认清楚。5、住宿问题有些学校部分专业是不提供住宿的,入学前一定要提前考虑住宿问题,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6、户口问题不在家乡读研的同学,可能会面临户口迁移的问题。但户口迁移并不像档案调动一样有强制要求。对于读研是否迁户口,同学们可自愿根据自我发展与政策福利等因素思虑周详。至于具体的迁移问题,只需按照流程办理即可。切记一点,一定要把户口迁移证等重要材料保存妥当。最后,新祥旭在此提醒大家:拟录取≠正式录取,体检不合格、有重大违纪、资质谎报等情况发生时也是不能被正式录取的。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拟录取之后都是可以顺利入学的,同学们虽然不能大意,但也不必太过紧张。相信你们的考研生活一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

丝丝入扣

2018届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报到证丢失如何补办?

昨日接到一位客户的电话,想委托我们为其补办报到证。这位客户是大连海事大学的2018届毕业生,目前在青岛生活和工作。由于打算报考事业单位考试,在准备资格审查材料时发现报到证找不到了。由于时间非常紧迫,无法亲自来沈阳办理,而且青岛到沈阳来回折腾不说,费用也不低。报到证丢失补办现场图片接到客户的委托后,我们让他把补办报到证所需要的材料,比如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和手写的报到证丢失情况说明一起扫描后传真过来,我们派专人去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窗口办理补办业务,与客户确认信息无误后,当天发顺丰快递给客户了。本来很着急的事情在我们的参与下酒这样不经意间解决了。研究生的报到证分上下两联,上联为粉红色,叫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毕业时学校交给毕业生本人,用作单位报道、办理户口和档案手续,报考公务员、事业编等。下联为白色,是存根联,毕业时由学校工作人员装入毕业生档案。如果研究生的报到证丢失后怎么办呢?这个不要着急。目前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择业期为两年,也就是如果你是2018年7月1日毕业,到2020年6月30日为择业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报到证丢失可以补办一次且仅能补办一次,再次丢失无法补办。过了择业期的毕业生也无法办理补办。报到证丢失补办样式如果过了择业期报到证丢失的怎么办呢?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窗口也可以申请补办一派遣证明,效力等同于报到证,但是只是一个证明性质的作用,具体还要看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不管是择业期内还是已经过了择业期的毕业生,都要把报到证保存好,以免以后用到时方恨晚。

扬雄

研究生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档案转到潍坊人社局,报到证是干什么的?

来信内容:研究生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档案转到潍坊人社局,学校发的报到证是需要现场报道吗?还是可以代办?2020-08-21 王*信件回复:市人社局 于2020-08-21 11:37:17答复:你好:你所咨询的问题建议联系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系电话:8238286。处理状态:已办结网友评论请注意用语文明,不要使用对他人具有攻击性、侮辱性、歧视性语言。暂无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来源:人社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金鱼缸

研究生告诉你,为什么不建议应届生的你调剂非全日制

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取消40周岁年龄限制后,身边的朋友问小西我都40多、收入不错,还有必要读个在职研究生吗?我还开玩笑的说,要不你来读我的在职硕士,顺便帮忙我做点实验,学生人不够啊。然后他就读了,没有跟我这边,毕竟这个年龄重新做工学的实验太难,也没有必要。他选择读在职硕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想读,借助读研促发一些灵感,还有就是告诉他的女儿"爸爸也在坚持学习"。2016年,非全日制硕士录取改革后,非全日制的含金量比之前的在职硕士提升不少,但报考难度同样提升,因此有一份不错工作的你读非全日制还是很值得的。但是,题主的提问还是值得深思的。2019年研究生初试成绩已发布,985大学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发布复试线,不少人即将面对一个问题,如985大学复试未过是否要调剂到非全日制,起码也有"985大学"的名头不是。那么是否真的值得选择呢?读研不易 毕业的那一刻好想哭小西自己是研究生导师,知道每年考研人的不易,尤其是应届生,早上我6点就在校园内看到背书的学生,晚上11点的教室同样有他们的身影,每一个录取的学生背后都是别人无法理解的付出和汗水。因此,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之前没有劝过全日制学生调剂非全,真的不想他们做着全日制的事情,仅仅是非全日制待遇。在我们学校,或者国内大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奖助学金、不安排研究生宿舍,甚至无法参加应届生求职的校招,因学校不会派遣证(报到证)。初试过了的你 依然在为复试努力在你转非全日制硕士时,应届生得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是真正的将"非全"当"非全"读,不介意你听某个导师忽悠,进我团队非全也是一样的,一样做课题、发文章等。与其这样选择,小西建议提前在他的团队学习,同时复习备考20年的考研,这样对你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相信给你许诺的导师,无法做到让你边工作边读他的研究生,这样你真的很吃亏。最后,小西想说985、211的头衔在未来的发展也许有不小的助力,但非全日制的认可度与待遇依然有待提高,应届生的你调剂一所不错的院校读全日制研究生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你说呢?▼期待您关注帅小西De,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