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怎样写好议论文(中篇):6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结尾方式时时处处

怎样写好议论文(中篇):6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结尾方式

我们在讲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技巧时,常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文章的这三个部分,以及它们所应具有的特点。把结尾比喻成“豹尾”,意思是说文章的结尾应该像豹的尾巴一样,雄劲潇洒,警策有力。议论文,侧重于就事论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其结尾必然要对所论述的道理做一番处理,或总结或升华或深入等等,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有更深刻的认识或印象。以下6种类型的议论文结尾,是很多中高考阅卷老师层推荐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方式,赶快转发学习吧!一、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是指在议论文的结尾,对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全文论点进行归纳,再次申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论点,给读者留下论点清晰、明确的印象。例:多一份坚持,就多了一分成功的希望;多一份坚持,就少了一些失败的遗憾;多一份坚持,就能让以往的努力更有价值。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让曾经的付出失去意义,不要迷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再坚持一下,也许下一秒钟,成功的曙光就会出现在眼前。二、首尾照应法首尾照应法,是指在议论文的结尾,照应文章开头的内容,使文章整体上具有完整性,给人以圆满、全面的美感享受。例:(开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很容易使人思想麻痹,把这句话当成借口,习惯于失败。(《劝君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结尾)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尽量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以免它无形中给听者传达了错误的思想倾向,以为失败得多了就能成功,而不去深入思考失败的原因,深陷失败的泥潭不能自拔。三、呼应标题法呼应标题法,是指在议论文的结尾,对文章的标题进行呼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结尾的时候,文章的标题必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才能使结尾起到点题、照应的效果。例:(标题)《低姿态的高贵》(结尾)低姿态不是卑微,不是懦弱,不是刻意地藏拙。它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它能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四、呼吁建议法呼吁建议法,是指在议论文的结尾,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向读者发起呼吁或建议,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在情绪上感染读者,对读者起到鼓舞、启发的作用。例:“谦受益,满招损。”让我们谨记这句话,戒骄戒躁,使自己成为一个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人,脚踏实地地去探寻更多的知识和人生智慧吧!五、设疑思考法设疑思考法,是指在议论文的结尾,对文章所论述的观点进行疑问、设问或反问,引发读者对论点的深入思考,使文章富含意蕴,如余音缭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1:再坚持一下,就离成功更进一步;再坚持一下,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再坚持一下,就能收获更完满的人生。“再坚持一下”对我们如此重要,何乐而不为呢?例2: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能让灵魂到场?能让民族滋补血气?我依旧困惑。六、引用深化法引用深化法,是指在议论文的结尾,引用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俗语等,对文章的论点进行总结,提升文章论点的说服力,使读者印象深刻。例:高尔基说:“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更多、看得更远、获得更大的收获。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结尾的方法,议论文的结尾都应该凝练、简洁,干脆有力,秉承“严谨、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千万不能拖泥带水、画蛇添足,或不了了之。

大麻糕

英国英文论文结尾部分的详解

关于英国英文论文的结尾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对于前文的总结并做到呼应前文,所以各位留学生在写英国英文论文结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准确而又青瓷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接下来就为各位同学解析一下,英国英文论文的结尾部分到底该怎么写?在英文论文结尾的写作中,同学们一定要做到措辞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且最好按顺序排列出来。在用词上一定切记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并且在文字上切忌夸大,对目前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一定要留有余地。在结尾部分中,应该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说明,并且对前人相关的看法做了哪些修正或补充,除此之外,对于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应该予以指出,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向和可能关键点是什么。作为一篇英文论文的结尾,需要对论文起到总结作用,通过对之前正文的阅读,读者基本上都已经了解了作业所研究的课题,所以结论的目的就是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总结,除了将论文提纲进行复述之外,还需要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特别说明,并且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就论文来说,教授在阅读之后基本上也已经对论文的实际意义、价值和不足之处有了大致的判断。因此,作者需要在结论中对本次研究开诚布公的向教授说明。通过自己的说明,教授也能够相信大家对此次的研究是比较透彻的。另外,还有一点要格外注意的就是,序言和结论部分的对应性,一定要注意前后的呼应关系。关于英国英文论文结尾部分的详细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留学新闻资讯请访问摆渡论文网(BayDue)。

通也

文章结尾很重要,学会“三种”方法不再愁

好的文章不光有好的开头,更要有好的结尾。但是,我们很多朋友总是觉得一篇文章写完了,不就结尾了吗?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文章结尾没有写好可能会让你事倍而功半,甚至前面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如何才能写出一个有感染力让读者印象深刻甚至情不自禁想转发的结尾呢?插图:结尾很重要好结尾一般会达到以下三个效果。第一,让读者产生心理认同的感觉,“嗯,是的”“的确是这样的”;第二,得到一种情感释放,看完了好过瘾,或许我想哭也想笑;第三,得到一种认知提升,看完文章“哦,原来如此”,“明白了”以上三点都是迎合了读者阅读需求。插图:感悟就像透过小水滴看大世界如何写结尾?我们不妨从三个角度来考虑,第一,就是根据全文的内容来确定结尾的表达,重点是要表达情感还是阐述思想,要根据全文内容来确定,第二,根据全文的结构来明确结尾的表达形式,总结升华还是照应开头,这是要根据全文结构来明确的,第三,根据文章的主题来选择结尾的表达技巧。插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出好结尾的技巧。一是感悟+总结。这样的技巧在我们很多互联网文章中,尤其是爆款文章里经常会看得到。二是总结+几点干货。很显然,这样的结尾方式,非常适合干货类文章,或者说实用类的文章。三是佳句+感悟。这里的佳句不一定非得是书中的金典佳句,可以是自己总结出来的佳句来代替,这样的结尾,就给人感觉非常有分量,有质地感,同时也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何谓少乎

论文心里没底,毕业答辩焦虑难眠!做好这几个方面,助你过关!

文/十八木“听风也听雨,飘雪落澜庭。用心书写教育。” 【本文选自十八木之《大学往事》系列文章】还记得三个月前,有学生焦急地给我私信说:“老师,毕业论文太难了,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求帮助。”。我回答说,别急,一步一步来,这一段很快就会走过!时间好快,转眼之间,那时不知所措的毕业论文如今已经写完,一晃就已经到了要进行毕业答辩的季节了。而毕业答辩,又成为了最近毕业生们新的焦虑点。那么,如何才能在毕业答辩中轻松过关呢?笔者作为十几年的导师,总结了一下,其实,对于毕业答辩,只要做好这几个方面,可能会高分通过。01 准备一本合格的毕业论文不管是本科毕业答辩还是研究生毕业答辩,答辩的主要内容都是来自于毕业论文,所以取得好的答辩成绩的基础保障,是一份合格的毕业论文!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注意事项,笔者曾写过多篇相关文章,这里就不再累述了。但答辩的时候,手头上一定要准备一本格式标准、布局合理、主要结论正确的论文,如果是研究生答辩,建议给每位答辩专家都准备一本论文,方便现场答辩专家及时翻看和讨论。如果论文格式正确、排版美观,又没有明显错误,会给现场答辩专家良好的基础印象。02 精心准备一份简洁明了的PPT精心准备答辩PPT,这个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实际上,在现场答辩老师看来,不管是本科毕业答辩还是研究生毕业答辩,一份漂亮的PPT,是基本的要求!一份精美的PPT要做到几点:首先是首页信息绝对准确。每年在本科生答辩时,都有学生展示的PPT出现答辩题目错别字、没有导师名字等这些基础性“失误”,这类“失误”对答辩老师打分影响很大。其次是整个PPT模板的选取。每年论文答辩都会有些学生选择一些花里胡哨眼花缭乱的PPT模板,实际上,作为科技论文答辩,完全没有必要。尽量选择简单、明快、清爽的模板,体现简洁明了的感觉。再次就是整个内容的布局,毕业答辩PPT,一定要切忌满篇文字堆积!图表保证规范、清晰的同时,排版也要尽可能美观!每页可有少量的文字介绍,文字和底色对比度要高,字体字号一定要确保能看清楚!03 熟练流畅的讲解PPT制作完成之后,要多花时间对PPT进行反复练习。本科毕业论文PPT一般都比较少,大约二十页左右,研究生毕业论文PPT会多一些,博士毕业论文则可能近百页。不管是哪个级别,都需要认真对PPT进行自演。如果答辩时间给的是15分钟,那你自己在准备的时候,就要尽可能控制在14分钟左右完成,因为要考虑到答辩现场紧张等问题。在自己进行练习时,重点对论文的几个方面进行清晰地描述,这些方面包括: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结果与分析、结论、主要成果等。熟练、流畅、干脆、礼貌的讲解,会给答辩专家一种自信和思路清晰的良好感觉!一般能做到这一点,答辩成功已经基本上是胜券在握了。04 略显紧张的答辩作为本科毕业生,尤其是硕/博士毕业生,应该要有意识的学会控制紧张情绪。实际上,如果前面提到的几点都做得很好,做论文过程中都很扎实,则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因为你的论文最懂的是你自己,你应该自信!但答辩时,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尽管适度的紧张情绪其实对学生发挥有促进作用,但过渡的紧张就会出现负面影响,给评审老师们一种心里没有底气的感觉。所以,要努力去学会适当控制紧张情绪,当答辩现场出现过渡紧张时,可以停下来调节一下呼吸,及时缓解紧张情绪。例如,当你觉得自己越讲越快,或者老师问到问题完全不知道如何回答,越来越紧张时,你可以直接停下来,调整一下呼吸,说一声“对不起老师,我太紧张了”,这时候老师们往往都会鼓励你,让你不要紧张,这样缓和一下,也许就好多了。05 结束语不管是本科毕业答辩,还是研究生毕业答辩,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极其重要的历练!不要小看那么短短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汇报答辩,如果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收获是非常大的。这种收获也许潜移默化,你自己不易觉察,但旁观者会看得很清楚。例如我们看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差别,在做项目汇报时,就差别明显!抛开毕业论文本身,仅仅谈答辩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系统展现!例如,能够制作一份精美又简明扼要的PPT,体现出来的是学生做事的耐心、细致和美感!能够将几十页的论文浓缩在十几页的PPT上,体现出来的是学生由繁至简、归纳、凝练问题的能力!能够清楚表述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果,体现出来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清晰地叙述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随便一条,都会受益终生!这些能力综合在一起,就是学生质的提高!甚至是质的飞跃!近些年来,网络上往往有些人,瞧不起本科毕业论文,甚至现在也瞧不起研究生毕业论文,其实这些人要么是自己没有经历过,听风就是雨,不懂,却又想装出懂的样子!要么就是自己当年写论文时胡编乱造侥幸过关后,故意诋毁发泄!但凡是认认真真写过毕业论文的,应该或多或少地都会逐渐明白毕业论文和答辩的作用和意义!只是有些人也许懂得早一些,有些人明白时却是多年以后了。【用心书写教育,《大学往事》《读研》《读博》系列文章将陆续推出。欢迎关注十八木】(本文原创,欢迎评论转发。)

本心

儿子读研三,每天熬夜做实验,写出论文导师不看不指出问题,咋办

这个问题由一个读研三的学生家长提出来,我感觉到特别不可思议,因为读研三的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在学业这条路上应该有着成熟的思想,知道自己该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显然这个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是向父母诉苦,寻求父母的帮助,这不明显找错人了吗?那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给题主几点建议。第一,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不要试图向爸爸妈妈诉苦,应是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对于现在很多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来讲,他们在父母的一路呵护之下走入成人世界,人虽然从生理层面已经步入成人阶段,但是心理发展仍然处于未成年阶段。因此,他们在缺少基本生活和学业独立能力的情况下,只好凡事都求助于父母,在他们看来父母是万能的上帝,什么事都能他们答案。为此,家长也需要改变观念,绝不能再有求必应,而是要告诉孩子,学业是你自己的选择,必须要去面对,再苦再累,你也要默默承受,如果遇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第二,家长可以给孩子建议,鼓励他主动去找导师咨询或协商,给孩子助推力。就拿这位研三学生做实验和写论文来讲,他必须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要干什么,只有清楚自己做事的目标,并且有着自己的计划,才能稳步推进。通过家长的描述可以看得出,这个研三的学生一没有完成论文的计划,二没有做事的目标,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这样的能力焉能知道自己论文到底合格或不合格?因此,家长可以把这些建议讲给孩子,鼓励他去主动找导师咨询或协商,给他点助推力,让他主动迈出这一步。第三,优秀的研究生做实验写论文,自己都能评估出是否合格,这是由能力决定的。作为一名研三的学生,一路从本科读到研究生,以前不是没有写过论文,按常理讲对写论文应该非常熟悉。但是从题主的描述来看,显然他像个新手,竟然如盲人摸象般在做实验。尽管实验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也会在不断失败中反复总结经验,但这都要靠自己摸索,如果反复失败还不进行分析与总结,又不去请教导师,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所以说,这名研三学生专业素质和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般的差。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想家长应该对自己读研三的儿子有初步的了解。如果你能面对现实,除给儿子建议外,还可以给他减压,比如告诉他,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能力确实难以完成研究生学业,不行就放弃吧,用不着逼自己干免为其难的事。当你们这么说时,反而会让孩子轻松不少,或许给他减压之后,能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业呢。

食罪人

研究生实证论文写作进阶之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实证论文写作是指对基于观察、调查与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演绎的过程及其结果,它遵循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范式,有着相对稳定、统一的外在形式。不过,即使如此,有些研究生在进行实证论文写作时,仍存在着实证论文不像实证论文、实证论文不是实证论文的错误,而实证论文写作的进阶之路包含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与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三个阶段。 一、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在方法论上,实证论文写作信奉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皆受因果或相关规律的支配,而事物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是可以通过经验而被证实的。因此,从外在结构上看,实证论文有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一般由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与讨论等要素构成。问题与假设。一切研究皆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写作无非是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结果用文字、数字等符号呈现出来。从目的上看,研究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概念性问题,即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告诉读者做什么,而是帮助他们理解某个主题。此类问题通常是认识上的问题,诸如何谓教育,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教育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等问题。二是实用性问题,即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告诉读者怎么做,才能改变某种棘手的情况或至少使这种棘手的情况得以改善。此类问题通常是实践上的问题,比如,如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三是应用性问题,即不仅告诉读者如何做,而且解释如何做的原因,此类问题既不是纯概念性问题,也不是纯实用性问题,而是二者的综合,诸如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及其培育,就包含了认识问题与实践问题[1]。研究假设即对拟研究问题的尝试性回答。只不过,对于实证论文写作而言,研究假设通常呈现为两个或多个变量关系的猜想。只有确定了待证的研究假设,研究问题才算明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方法与过程的阐述。 方法与过程。实证研究要想经得起他人的重复验证,须清楚地阐明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自然,方法是过程中的方法,过程是嵌入方法的过程,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实证的研究方法通常有观察、调查与实验。比如,有学者在《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中,就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诸如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与实验法。就实验法而言,该学者将参与研究的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并分处不同的教室里,研究者对两组学生施予不同的实验刺激,通过对比因变量的差异,来验证刻板印象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2]。结果与讨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经历一个研究过程,就能获得各种数据和资料,如此获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即为研究的结果,需用描述性语言进行客观呈现。举例来说,为了检验关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农民工子女的测试成绩的影响,上文的作者采用实验研究,在语文测试前,对随机分成的人数均等的四个组,分别施以不同的影响:第一组同时以外显和内隐的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第二组仅以外显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第三组仅以内隐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第四组为控制组,直接进行语文测试。其获得的研究结果是以外显方式将学生置于刻板印象威胁之下,学生的测试成绩相对于参照组,有显著下降。以内隐方式将学生置于刻板印象威胁之下,其测试成绩虽低于参照组,但两者的差别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同时以外显和内隐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的学生,其测试成绩表现出最明显的下降,是三个实验组中成绩最低的[2]。呈现了研究结果,还需对研究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诠释,此种解释和诠释即为讨论。 当然,现实的实证论文有着多种变体,有的将研究假设隐匿在“问题的提出”中;有的则既呈现研究结果,也推导出研究结论,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等。但不管实证论文有多少变体,上述六要素则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对于初做实证研究的研究生而言,其撰写的实证论文常常存在着上述六要素残缺不全的现象,从而使自己撰写的实证论文不像实证论文。比如,有博士生在《“互联网+”与 IBPYP 中文教学的实证研究》中,开篇只是简述了“‘互联网+’与IBPYP 中文教学”的一些情况,却既没有提出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也没有提出自己要确证的研究假设;接着,虽然描述了研究方法,诸如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但却未能呈现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没有描述研究结果,就更谈不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了,只是在结尾处笼而统之地得出结论说:“我们不可否认‘互联网+’带给 IBPYP 中文教学很大的益处,但也必须承认它给 IBPYP 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弊端”。试想,这样缺少研究问题、研究假设与研究结果的实证论文,仅从外在的构成要素上看就不像实证论文,其研究能力实在堪忧!倘若笔者来写“‘互联网+’与 IBPYP 中文教学的实证研究”,则会先提出一些实用性或应用性问题,比如,“互联网+”在 IBPYP 中文教学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师生是如何看待、认识与化解这些问题的,对其他类似的“互联网+”教学有何启示等;接着,构想待证的研究假设,诸如无论“互联网+”如何时尚,皆是一种教育手段,需服务于学生之个性而全面的成长,“互联网+”的运用应符合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并非凡运用了“互联网+”的教学就必然是优质的等。随后,描述与研究问题或待证假设相适切、匹配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且按照拟研究的问题或待证的假设,分类呈现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结果;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学理分析与阐释,得出研究结论及其启示。可以说,做到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并不难,只要清楚了实证论文主要由“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与讨论”等构成,那么以这六要素为框架,将相关的内容匹配、填充进去,至少会使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使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 二、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人学做任何事情,其起步阶段常需借助模仿与练习,实证论文的写作也不例外。但要做到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则需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洞察实证论文写作的内在机理,避免各种伪实证的陷阱,诸如以偏概全、结果倾向性选择与诉诸权威等伪实证。 如果说实证论文是由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与讨论等六要素所构成,那么表征实证论文的主要成分则是“方法、过程与结果”三要素。因为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研究假设的确定必然蕴含着研究者主观的价值倾向,其中,研究问题的选择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问题皆值得研究,研究者须进行价值甄别。有时,即使所选择的问题值得研究,但由于受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储备、现有能力以及资源条件等限制,具体的研究过程也不一定能够展开。因此,研究问题的选择并不是一个经验实证的过程,而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权衡。而研究假设的确定虽须基于、源于经验事实,但经验事实本身却无 法自动地显现研究假设,作为对研究问题的事先回答或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预测,研究假设只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构想。如此看来,研究假设的确定也不是纯实证的。至于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则需基于经验材料和数据进行科学的抽象、归纳与概括,而抽象、归纳与概括则不是实证性的,而是一种逻辑推理[3]。鉴于此,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的标志主要体现在方法、过程与结果上,而判断实证论文是否实证论文也主要看其方法运用是否恰当,过程展示是否规范,研究结果是否研究方法的运用与研究过程的展开的结果。可以说,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由于人文社会现象的复杂与多变,且渗透着人的主观意志,难以做到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经得起充分经验检验的实证研究,就相对容易犯伪实证之错误。比如,由于受研究时间、资金或研究者个人的学识、能力等限制,人文社会学科的实证研究常常运用个案、问卷与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基于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抽象、归纳与概括出研究结论。这些研究方法本身虽无可厚非,但倘若运用个案调查,那么个案选择得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就得事先进行充分的考量,并在文本写作中给予详细介绍,且对由此得出的结论持有限的推论。其道理很简单,人们无法从特殊中推导出一般,即使现在所见的所有天鹅皆是白色的,也无法肯定今后不会发现黑天鹅。不过,有些研究生在运用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时,却无视个案选择得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只是从方便实施、易于取材着眼,且对个案的基本情况缺乏介绍,就大而化之地推导出研究结论,从而造成以偏概全之错误。比如,有博士生在《基础教育的混合式学习——基于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中,不仅没有界定何谓“意见领袖”,而且还想当然地将“意见领袖”视为“教育领导者”,更没有介绍自己访谈的三位“教育领导者”的具体情况,就从中得出“兼容性和复杂性是影响混合式学习变革的重要属性”等结论。对此,读者自然会生发疑问:为什么将“教育领导者”视为“意见领袖”?三位“教育领导者”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从这三位“教育领导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看法中何以能得出上述研究结论?同时,运用问卷、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则要严格审视问卷编制、访谈提纲编写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避免价值倾向性提问。倘若问卷或访谈的问题带有价值倾向性,那么其所得的资料就难免具有结果倾向性选择之弊端。比如,倘若问卷或访谈问“当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你如何看待”,那么此问题就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性。因为课业负担至少存在着三种情况:重、一般与轻。因此,上述提问,即使获得的研究资料是真实的,也难以让人信服。有时,有些实证研究者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或假设是正确的,就从预设的理念出发,用既定的观点来裁剪、选取相应的经验事实,就犯了明显的结果选择性错误。可以说,无论是问卷或访谈的价值倾向性提问,还是基于既定的观点对经验事实进行过滤与剪裁,皆会导致结果选择性之错误,使实证研究蜕化为伪实证研究。另外,实证研究推崇用事实说话,有一分证据讲一分道理,但在实证研究中,有的研究生却习惯于援引权威观点,而忽略对经验事实的分析,并试图通过引用权威观点来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这种做法就背离了实证研究的理性精神,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因为从理性上看,某种观点是否正确,并不是某权威说其正确就正确,而是要拿事实来证明。况且,作为人,即使是权威人物,也可能犯错。 而要想做到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至少须把握实证研究的优长与局限,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提升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增强问题意识,弘扬理性精神。为了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实证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是既定的,属于非历史的范畴;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属于历史的范畴[4]。因此,将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引入人文社会科学,就须明了其优长与局限。就优长而言,实证研究作为一种具有逻辑结构的模型,能够建立各种事实、概念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事物发展的预测与控制能力。就局限而言,实证研究的对象须具有可观察、能测量的特性,而那些不可观察、无法测量的心理体验、人文情怀等则被排斥在实证研究之外。况且,即使针对可观察、能测量的事实进行实证研究,其问题的选择与假设的确定及其结果的讨论仍需非实证的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证与非实证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真正的研究常常融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于一体,只是由于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的差异,有的研究实证成分多些,有的研究非实证成分多些而已,此乃其一。其二,加强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提升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研究方法作为工具,须保证其自身的科学性。倘若研究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由此获得的研究资料不是杂乱无章,就是误导研究结论。比如,就问卷编制而言,一份完整问卷包括指导语、问题与结束语,而问题的设计并不是想到什么问题,就出什么问题,而是要经历“界定概念—提出假设—确定维度—编拟题项”这一完整的逻辑过程,其中,界定概念在于明确调查的对象是什么,提出假设是进一步明确调查的内容,而确定维度则是对调查内容的进一步分解,最后才是根据确定的维度,在每一个维度上设计若干问题。同时,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须具有清晰性、单一性、中立性、间接性与排他性等特征。同理,访谈提纲的编写也是基于研究问题,先依据标准划分维度,然后按照维度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且移情地设想:当访谈对象看到问题时,他/她会怎么想?自己能否得到客观、真实的回答?比如,有研究生在编制教师访谈提纲时,呈现了如下问题:“和学生、同事相处时,您是否经常发火,跟别人持相反意见?”“您放学后会不会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家里?”“上课时,您是否经常感到身心疲惫?”等。试想,直接问教师这些负面问题,而不是运用间接的提问方式,教师会真实、客观地回答吗?其三,增强问题意识,弘扬理性精神。无论何种研究,皆是对研究问题的尝试性回答,而不是对已有事实的简单再现,但有博士生在《美国协作式写作项目教学探析——以读写思网站“联结过去与现在”项目为例》中,却仅仅呈现、介绍了美国的“读写思网站”的“联结过去与现在”的一些基本情况与做法,整篇论文不知其要解决什么问题,论 文展示后,笔者问起此事才知,该文只是为了参加这次会议临时从其博士论文中摘录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问题的事实呈现只能是对已有知识的宣讲,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不宜作为学术论文。而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则须放置于理性的天平上进行衡量,根据事实说话,而不是依照某权威观点进行演绎,更不能因自己的想法需某事实的支撑,就人为地忽略相反的事实,犯结果倾向性选择或诉诸权威之错误。三、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任何研究的价值皆在于创新,而不管此创新是多么微不足道。因此,实证论文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而要想做到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则须做好文献综述,知道已有研究都做了什么,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且明确自己的研究贡献在何处。 文献综述是知识创新的根基,因为研究就意味着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或纠偏。因此,国外的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皆在问题提出后,有专门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即对文献的综合述评,既有述,也有评。确切地说,在实证论文写作中,既要围绕着研究问题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与概括,也要对已有研究成果做出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研究的创新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整的文献综述是“述”“评”与“创”的三位一体。比如,有学者在《对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证研究》中,在概述了从霍赫希尔德首创“情绪劳动”这一概念到哈格里夫斯、赞比勒斯、维诺格拉德对教师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后,就进行了相应的“评”与“创”。其“评”是自霍赫希尔德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并从工作特征和个体应对策略两方面对情绪劳动进行分析以来,后继者大多沿着“聚焦工作”和“聚焦雇员”这两条线索进行情绪劳动研究;虽然情绪劳动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对服务业雇员、护理人员的研究,但却“鲜有对教师或教学工作的讨论”。其“创”则表现为:“虽然上述学者对教师情绪劳动研究奠定了一些概念基础,但对我们理解教师情绪劳动,特别是中国教师的情绪劳动来说,还有大量问题需要回答。例如,从 ‘聚焦工作’的研究线索出发,在中国教师看来,教学是情绪劳动吗?教学的情绪工作要求对他们来说重要吗?这些要求究竟是什么?从‘聚焦雇员’的研究线索出发,除了表层扮演与深层扮演,还有别的情绪劳动策略吗?与服务业雇员相比,教师的情绪劳动有何不同?更重要的,这些策略对理解中国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何意义?”[5]如此综述文献,不仅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且蕴含着多种创新的可能性。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发现霍赫希尔德所说的情绪劳动,在中国教师的日常语言中转化为一个相当本土化的概念——“操心”,“教学的情绪工作要求及其引发的情绪劳动对教师身心康宁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不乏负面效应”,归纳、总结了支配中国教师情绪感受与表达的四项情绪法则及中国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三类七种策略。此研究不同于格兰迪的是将“真实表达”列为情绪调控策略的一个类别,凸显了教师情绪劳动与服务业雇员的区别。与格罗斯的过程模型相比,表层扮演的两种策略对应“聚焦反应”的情绪调控,调焦对应“聚焦先因”的情绪调控中的注意调度,并将格罗斯的“认知改变”细化为“重构”和“隔离”,把“情绪修正”细化为“释放”与“宣泄”这两种真实表达[5],从而阐释、说明了为何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不过,有的研究生在做实证研究之初,虽然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文献综述,但由于其文献综述只有“述”而无“评”与“创”,文献综述就蜕变成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堆砌与无序罗列,丧失了文献综述应有的功能,即通过文献综述,澄清自己的研究问题,明了自己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比如,在《基础教育的混合式学习——基于意见领袖访谈的实证研究》中,其文献综述陈述了“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相关研究”与“创新扩散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等内容。前者只是呈现了不同学者对“何谓混合式学习”的界定;后者则叙述了创新扩散理论在不同教育领域(政策、课程、教学等)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而研究者之所以综述“创新扩散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其用意在于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的分类标准分析、阐述“在基础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是如何产生的”,但其文献综述却既未回答已有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有哪些启示,自己拟在哪些方面推进、拓展该研究;也不清楚自己通过研究要贡献出什么,未能回答自己的研究是要验证创新扩散理论,还是要丰富对混合式学习的认识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研究价值消弭在模棱两可的“混乱”中。其实,研究生大多知道“文献综述的价值在于通过回顾某主题的学术发展史,搞清楚别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能解决,从而找到学术创新的起点”这一道理,但要将“知”转变为“行”,一方面,要明确“主题意义”与“研究意义”的区别,不能误将“主题意义”置换成“研究意义”。因为“主题意义”只是研究的必要性,而“研究意义”才是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旦将“主题意义”置换成“研究意义”,那么即使“主题意义”写得天花乱坠,也无助于学术的进步,反倒让人萌生遗憾,这么重要的一个主题让你研究,你怎么就研究不出新的东西呢?!另一方面,具体、清楚地阐述、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且在与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中呈现研究意义。如果说研究意义在于创新,那么要想凸显研究意义,则须具体、清楚地阐述、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因为没有比较,创新与否就没有了凭证。既然创新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现,那么研究意义就不是自我夸耀与吹嘘,而是在与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中呈现出来的,是在“照着已有研究成果说”的基础上的“接着说”

现量

写作如何进行结尾?

花姐谈写作。如何进行结尾?在作者写文章中,常见有的文章开头和中心段落都写得不错,可是结尾却是糟糕,不是“草草了事”,就是“画蛇添足”,使读者感到很不自然,真是“功亏一篑”。如果一篇作文写好了开头和中心段落,结尾也很精彩,不仅能使文章完美,而且能锦上添花。因此,写文章也要讲究结尾。(一)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结尾表示一篇文章写完了,它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一篇文章,不仅应该有好的开头,好的中间,而且应该有好的结尾。有了好的结尾,才能给人以完美的印象,大大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果结尾不好,那就像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花生米,谁知吃到最后一颗,竟是个苦的,霉的。不仅把这颗霉的花生米吐掉,而且恨不得把前面吃的也吐出来。因此一定要写好结尾。结尾和开头一样,是文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它在文章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向引起人们对它的特别关注。如果收尾收得好,一篇文章就能做到“言已尽而意未穷”,加强文章的力量,能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收不好尾,就会使人有没味道、不够劲、不完整的感觉。文章的结尾往往取决于文章的内容、文体的性质和写作的具体情况。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题材的文章,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结尾;而在同一种结尾中,也可能有两三种结尾的方法暗含其中……可见.每篇文章都应有属于自己的结尾,结尾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它的方式很多: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展望未来,鼓舞斗志;或启迪哲理,增强魅力;或呼应开头,浑然一体;或自然收笔,水到渠成;或留有余味,言简意深。但要写成好结尾段,最终应从整体出发。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结尾。那么。结尾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有。无论什么文章的结尾,概括起来,不外乎属于以下几种情况,要达到以下目的:1.表示叙述事情的完结;2.需要对全文作一个总结,使人更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3给人以启发与教育,让读者去思考,去体味。为此,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结尾方法。总之,要写好结尾段,务必根据全文内容的需要,否则,结尾段游离于文章之外,就会使文章魅力大减。还有常见的结尾方式,在下一篇,欢迎阅读。

绿戈壁

研究生进行文献综述写作的基本步骤

文献综述主要反映当前某一学科领域或者某知识点过去、现在及目前状况见解和建议,针对某具体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完成的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办法是什么。对于研究生而言,撰写与自己课题内容相关的高质量综述,不仅可深入掌握相关知识背景、了解最新前沿进展、而且可凝练科学问题、达到展开实验设计的目的。下面,蓝译编译就来谈谈研究生写作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一、精准选题,确立意义。从根本上说,综述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科领域的信息传递、传播给本领域的同行研究者,使得同行的研究者本来需要从搜索、下载及阅读数百十篇文章中寻找的信息,可以从一篇综述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并可从中掌握目前整个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由于选题的角度,很大程度决定了综述质量的高低。因此,文献综述的选题要精准、新颖,范围不宜过大、过宽泛,否则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归纳整理规律。二、开篇破题,统领全文。综述写作较难的是前言及结论部分,在前言部分,一般可以按照三段式的写作布局,应该着重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手段出发,着重阐述如下几个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拟采用什么方法,着重回答了什么问题?以及可能对本领域的研究的影响和意义。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讲背景、提问题、叙方法;以达到明现状、知不足、吊胃口的目的。三、列好提纲,构建框架。提纲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来说,读者在阅读完题目及摘要部分后,马上就是阅读对文章的大标题,基本就知道这篇综述内主要包含了哪些研究内容。因此,可以说逻辑条理清晰,角度独特的框架结构是文献综述的核心支撑。四、收集资料,撰写主题。确定好了选题及文章框架之后,就可分别进行详细阐述,此时需把握好几个原则:1.切忌展开太深太细,这样显得十分烦冗,要做到适可而止,同时又要避免蜻蜓点水、记流水账;2.要防止泛泛而谈式的空洞写作,应侧重规律的挖掘和总结;3.注意对研究内容适当扩张式分析,综合运用重排、组合、对比、总结,综合运用发散性思维和类比性思考,对现有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的、不带任何综述写作本人看法的观点;4.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阅读最原始文献,文献来源可以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等,尽量避免或者尽可能少采用二次文献搜集文献资料。五、瞻前顾后,首尾呼应。引言及具体内容完成之后,要注意对全文适当总结以及高度概括。也就是所谓的展望、结束语或者结论。该段文字可以系统的、客观的总结目前的研究状态,最新进展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思考。该段文字应高度凝练、系统概括,往往是综述最难写作的地方。若是总结不当,很容易与引言混淆;若是写作过于具体,又容易重复文章的结论。这部分写作也可以采用三段式的写作方法:首先对文章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升华,不仅仅是简单重复上述中的结论,更要着重突出从文章的结论中得到的写作意义,回答为什么写的原因。其次应该对文章里的结论,结合最新的文献,着重阐述我们的思考或者结论对现有研究作了何种补充、有何新意?哪些研究观点较为一致?有没有存在争议的地方?存在争议地方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这种争议甚至是矛盾该如何进行解决?现今研究的难点、焦点、热点是什么?下一步研究起点、突破点、制高点可能是什么?也就是回答以后怎么做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应该对全文进行提纲挈领式总结,对文章的写作意义进行高度概括与凝练。

死生同状

职称论文结尾怎么写吸引人?

职称论文结尾怎么写吸引人?论文结尾也就是文章的结论部分,结论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总结,文章前言、讨论部分的写作就是为了引出最终的结论,如果文章没有结论,前面各部分的写作也就毫无意义了,因此,结论是文章的总结与升华,结论部分也是论文的关键构成部分,结论的写作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所以好的结尾与好的开始同样重要不容忽视,结论部分是作者业绩成果的最终体现,可以说结论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那么结尾怎么写?在结论部分的写作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结尾内容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准确。数据一般均应经统计学处理,并说明其统计方法,应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论文的结果成为错误或者虚假的。结尾不能随意修改或舍取,不能有主观倾向,应经得起重复验证。一篇论文的核心便是以真实可靠的试验内容得出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论证自己的主题,这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所在,因而内容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文章能够发表的首要条件。2.凡是都具有两面性,结尾要包含两方面。结果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要进行全面的介绍,不能只说正面而规避反面的内容。譬如一种新手术、新药物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正面的结果是一方面,但真实的介绍手术的并发症或药物的副作用,则更有其临床指导意义。对于临床试验,反面的结果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可以让他人少走弯路。所以,不管是怎样的结果,我们在结尾的撰写过程中都需要认真而真实的反应出来,以便更好的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3.准确说来,参考文献也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因此,参考文献写作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参考文献是对文章引用的内容的标注,也是对原作者的权利的保护,因此不论是结论部分还是参考文献部分,都是职称论文的构成部分,都是不能忽略的,参考文献尽可能多引用最近几年的文章,这才能突出你的文章研究价值,以上就是对职称论文结尾部分写作的要点总结,供各位作者参考。

無法者

天津大学再曝硕士学位论文抄袭:涉抄者结尾致谢被抄者

今年4月,澎湃新闻报道了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届硕士毕业生李庆昆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事件。近日,澎湃新闻再度接获举报,天津大学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2008届硕士毕业生李瑞锋的硕士学位论文《BP神经网络在现场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下简称“李瑞锋论文”)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2005届硕士毕业生武欣慧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以下简称“武欣慧论文”)。李瑞锋论文封面武欣慧论文封面武欣慧论文完成于2005年5月,李瑞锋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8年5月,从时间上看,李瑞锋论文比武欣慧论文完成时间晚了3年。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上述两篇论文,仔细比对后发现,两篇论文从目录到正文内容都高度雷同,74条参考文献从书名、出版时间到引用的页码都毫无差别。值得注意的是,李瑞锋论文在“致谢”部分还特别感谢了彼时已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的武欣慧。针对李瑞锋论文涉嫌抄袭武欣慧论文并致谢武欣慧一事,近日,澎湃新闻联系到武欣慧了解求证。目前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任教的武欣慧告诉澎湃新闻,她完全不认识李瑞锋,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系原创,对是否被他人抄袭情况并不知情。随后,澎湃新闻又致电李瑞锋的培养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进行了解。该院研究生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此前对李瑞锋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不了解,将向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及时展开调查。摘要、目录高度雷同比对两篇论文后发现,两篇论文的题目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以神经网络对混凝土强度的预测应用为研究对象。武欣慧论文摘要两篇论文的中文摘要部分极度相似。武欣慧论文的中文摘要分为两个自然段,具体内容为:“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规范规定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需标准养护28天才能获得,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的时间要求,同时又可能留下隐患。因此,发展混凝土强度早期快速测定技术,提高预测精度具有重大意义。“借鉴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成果,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就网络的输入向量、网络结构、传递函数及其它参数的选择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三座野外变电站制作大量同条件养护标准试件,作为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运用基本BP算法、附加动量因子的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算法和L—M算法三种方法训练网络,经大量试算和仿真结果比对,最终利用L—M算法建立网络结构合理、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满足工程要求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比,BP网络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将预测误差控制在3%以内,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目前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强度预测偏差较大的问题。”李瑞锋论文摘要李瑞锋论文的中文摘要也分为两个自然段,其内容为:“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是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根据我国规范要求,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需要进行28天标准养护,这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的时间要求,同时又可能留下隐患。因此,在诸多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发展并完善适应工程实际的混凝土强度早期快速测定技术,提高混凝土强度早期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强度预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就网络的输入向量、网络结构、传递函数及其它参数的选择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三座野外变电站制作大量同条件养护标准试件,作为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运用基本BP算法、附加动量因子的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算法和L—M算法三种方法训练网络,经大量试算和仿真结果比对,最终利用L—M算法建立网络结构合理、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满足工程要求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比,BP网络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将预测误差控制在3%以内,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目前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强度预测偏差较大的问题。”对比以上两部分内容发现,李瑞锋论文除了调整了第一句话的语序,并将“规范规定”改写为“根据我国规范要求”,将“需标准养护28天才能获得”改写为“需要进行28天标准养护”,将“借鉴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成果”,改写为“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强度预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其他内容均与武欣慧论文无差别。再从目录看,武欣慧论文分为六章,标题分别是引言、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与强度检验评定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网络模型样本的制备和试验、基于MATLAB BP神经网络工具箱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总结与展望。武欣慧论文目录一到三章截图武欣慧论文目录四到六章截图李瑞锋论文的目录也分为六章,即引言、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与强度检验评定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网络模型样本的制备和试验、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结论与展望。李瑞锋论文目录一到三章截图李瑞锋论文四到六章截图对比发现,李瑞锋论文目录只比武欣慧论文少了一个“BP”,并将“总结”改写成“结论”,其他均和武欣慧论文一模一样。此外,两篇论文的章目录下面的小节标题也全部一致。正文内容近乎无差别两篇论文的正文内容也高度雷同。以第一章为例,武欣慧论文在“关键技术线路”小节写道:“本研究运用MATLAB提供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建立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学习样本全部来自于工程实践,试件全部为同条件养护试件,其输出强度为等效养护龄期所对应成熟度下的强度。部分样本同时用于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建模中,对网络结构、输入向量、传递函数等其它网络参数的选择进行仔细研究和大量试算,并分别运用基本BP算法、附加动量因子自适应调整学习率BP算法以及L—M算法进行网络训练和仿真,旨在建立一个能在工程实践中推广的高精度、收敛速率快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武欣慧论文第一章部分内容截图李瑞锋论文也在第一章“关键技术线路”小节中写道:“本研究运用MATLAB提供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建立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学习样本全部来自于工程实践,试件全部为同条件养护试件,其输出强度为等效养护龄期所对应成熟度下的强度。部分样本同时用于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建模中,对网络结构、输入向量、传递函数等其它网络参数的选择进行仔细研究和大量试算,并分别运用基本BP算法、附加动量因子自适应调整学习率BP算法以及L—M算法进行网络训练和仿真,旨在建立一个能在工程实践中推广的高精度、收敛速率快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以上两段内容一字不差。李瑞锋论文第一章部分内容截图再比如,武欣慧论文在第二章的“结构混凝土强度分析”小节阐述了“标养强度的局限性”,具体表述为:“混凝土的主要质量指标是以标准试件的标养强度为依据的。试件标养强度在全世界已延用了80多年,成为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国所制定的《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对这一试验方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按试件强度进行混凝土质量监控奠定了基础,但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无法反映施工工艺(振捣、成型)、养护条件(温度、湿度、龄期)、受力方式(承载试件、加载速度)、尺寸效应(体积、比表面积)的影响,只是一种‘材料混凝土强度’,反映了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搅拌质量,难以反映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对真正强度的影响。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结构混凝土强度)从未有过严格定义,一般理解为从结构中取出的标准尺寸的试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强度。其与标养强度除组成成分相同外,在养护温度、湿度、体积效应、承载、龄期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考虑强度设计参数时,乘上了必要的系数。”武欣慧论文第二章部分内容截图李瑞锋论文也在第二章相同小节同样对“标养强度的局限性”作了阐述,其内容为:“混凝土的主要质量指标是以标准试件的标养强度为依据的。试件标养强度在全世界已延用了80多年,成为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国所制定的《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对这一试验方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按试件强度进行混凝土质量监控奠定了基础,但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无法反映施工工艺(振捣、成型)、养护条件(温度、湿度、龄期)、受力方式(承载试件、加载速度)、尺寸效应(体积、比表面积)的影响,只是一种‘材料混凝土强度’,反映了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搅拌质量,难以反映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对真正强度的影响。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结构混凝土强度)从未有过严格定义,一般理解为从结构中取出的标准尺寸的试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强度。其与标养强度除组成成分相同外,在养护温度、湿度、体积效应、承载、龄期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考虑强度设计参数时,乘上了必要的系数。”李瑞锋论文第二章部分内容截图以上两部分内容,包括括号内的注解,都完全一致。再看第三章,武欣慧论文在论述“人工神经网络的特征”时写道:“图10为一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由模型图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处理元件由加权重的连接联系在一起,这些连接可以传递信号。通过许多神经元间这种并行的协同作用可实现智能功能,这种处理信号的方法也被称为‘并行信息处理方法’,它不采用大量的机械计算和复杂的逻辑运算,便能灵活地适应和处理各种复杂和模糊的情况,对问题迅速求解。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系统,具有非线性大规模自适应的动力学特征。”武欣慧论文第三章部分内容截图李瑞锋论文第三章也有一小节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特征”的阐述,其表述为:“图10为一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由模型图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处理元件由加权重的连接联系在一起,这些连接可以传递信号。通过许多神经元间这种并行的协同作用可实现智能功能,这种处理信号的方法也被称为‘并行信息处理方法’,它不采用大量的机械计算和复杂的逻辑运算,便能灵活地适应和处理各种复杂和模糊的情况,对问题迅速求解。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系统,具有非线性大规模自适应的动力学特征。”李瑞锋论文第三章部分内容截图对比发现,以上两段内容包括“图10”都一字不差。再比如,武欣慧论文第四章对“巴彦淖尔市沙德格工业园区220KV变电站”的介绍是:“站址位于巴彦诺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东北侧3.5公里工业园区西侧,与哈石公路比邻。站区地震基本烈度8度,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0.1℃,最大冻土深度2.6米。本期建设规模:220KV出线一回,至张家营220KV变电站,110出线一回,至朝阳110KV变,35KV出线18回。全站总建筑面积3398平方米,主控制楼建筑面积1023平方米,架构及设备基础混凝土总浇筑量为3546立方米。“2003年开始一大批高耗能项目在巴盟前旗沙德格工业园区落户,使得负荷猛增,本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高耗能工业园区用电负荷的需要,还可以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与小型采矿业的用电,同时能提高供电电压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乌拉特前旗气象局提供的30年(1971-2000)气象资料气温统计结果见表4。在本研究中,87组样本取自于本站1#、2#、3#主变压器基础及电缆沟。”武欣慧论文第四章部分内容截图李瑞锋论文在相同章节也写道:“站址位于巴彦诺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东北侧3.5公里工业园区西侧,与哈石公路比邻。站区地震基本烈度8度,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0.1℃,最大冻土深度2.6米。本期建设规模:220KV出线一回,至张家营220KV变电站,110出线一回,至朝阳110KV变,35KV出线18回。全站总建筑面积3398平方米,主控制楼建筑面积1023平方米,架构及设备基础混凝土总浇筑量为3546立方米。“2006年开始一大批高耗能项目在巴盟前旗沙德格工业园区落户,使得负荷猛增,本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高耗能工业园区用电负荷的需要,还可以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与小型采矿业的用电,同时能提高供电电压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乌拉特前旗气象局提供的30年(1971-2000)气象资料气温统计结果见表4。在本研究中,87组样本取自于本站1#、2#、3#主变压器基础及电缆沟。”李瑞锋论文第四章部分内容截图以上两部分内容,李瑞锋论文除了将“2003年”改写成“2006年”,其他内容均可以在武欣慧论文中找到相同表述。再以两篇论文的第五章为例看,武欣慧论文在“网络结构的确定”一节开头写道:“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是指确定网络的层数以及各层的神经元节点数。理论上早已证明:具有偏差和至少一个S型隐含层加上一个线性输出层的网络,能够逼近任何有理函数。一般来说,没有任何理论根据采用两层以上的中间隐层,对大多数实际问题,一层隐层即三层网络已经足够了,这已成了定理。增加层数主要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误差,提高精度,但同时也使网络复杂化,从而增加了网络权值的训练时间。而误差精度的提高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增加隐含层中的神经元数目来获得,其训练效果也比增加层数更容易观察和调整,因此在确定神经网络结构时,优先考虑单隐层结构。本研究在确定网络结构时进行的大量试算也是从单隐层结构开始的。“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中各层节点数的选择对网络的性能影响也很大,层内节点数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就BP网络的输入、输出层节点数,一般来说,要由网络的用途和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4.2节中可知本研究的输入节点数确定为6,输出节点为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等效养护龄期强渡,输出节点数为1。”武欣慧论文第五章部分内容截图李瑞锋论文第五章也有一节是阐述“网络结构的确定”的,其开头写道:“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是指确定网络的层数以及各层的神经元节点数。理论上早已证明:具有偏差和至少一个S型隐含层加上一个线性输出层的网络,能够逼近任何有理函数。一般来说,没有任何理论根据采用两层以上的中间隐层,对大多数实际问题,一层隐层即三层网络已经足够了,这已成了定理。增加层数主要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误差,提高精度,但同时也使网络复杂化,从而增加了网络权值的训练时间。而误差精度的提高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增加隐含层中的神经元数目来获得,其训练效果也比增加层数更容易观察和调整,因此在确定神经网络结构时,优先考虑单隐层结构。本研究在确定网络结构时进行的大量试算也是从单隐层结构开始的。“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中各层节点数的选择对网络的性能影响也很大,层内节点数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就BP网络的输入、输出层节点数,一般来说,要由网络的用途和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4.2节中可知本研究的输入节点数确定为6,输出节点为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等效养护龄期强渡,输出节点数为1。”李瑞锋论文第五章部分内容截图以上两部分内容,一字不差。两篇论文的最后一章也近乎完全一致。武欣慧论文“展望”部分截图李瑞锋论文“展望”部分截图比如武欣慧论文在“展望”的开头一段写道:“影响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在本研究中因工程地点和实验条件的原因只选取其中六项作为网络输入向量进行训练,并将水泥限制于一种,粗骨料全部为碎石,这就增大了网络运用的局限性;施工现场的试验混凝土强度等级仅限于工程涉及的C10-C40间,而网络输入向量的维数越多,学习样本的覆盖面越广,网络的预测结果越精确,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待于积累更多更广泛的学习样本以拓宽模型的适用性。”李瑞锋论文“展望”部分第一段的内容为:“影响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在本研究中因工程地点和实验条件的原因只选取其中六项作为网络输入向量进行训练,并将水泥限制于一种,粗骨料全部为碎石,这就增大了网络运用的局限性;施工现场的试验混凝土强度等级仅限于工程涉及的C10-C40间,而网络输入向量的维数越多,学习样本的覆盖面越广,网络的预测结果越精确,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待于积累更多更广泛的学习样本以拓宽模型的适用性。”以上选取的两段内容,依然没有任何区别。致谢被抄者,被抄者回应:不认识不知情澎湃新闻比对发现,两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完全一样。武欣慧论文部分参考文献截图李瑞锋论文部分参考文献截图武欣慧论文的参考文献一共74条,都注明了作者、文献名、出版单位和具体页码,其中有2条是武欣慧和其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申向东此前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即“MATLAB语言在混凝土强度评定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1):24-28”和“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J].华北电力技术,2004(4):33-36”。李瑞锋论文的参考文献也是74条,也注明了作者、文献名、出版单位和具体页码,也有2条是武欣慧与申向东此前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所有条目与武欣慧论文所列的完全一样。两篇论文的“致谢”也存在相似之处。比如,武欣慧论文在感谢导师申向东时写道:“在硕士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导师敏锐的学术思维、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宽厚的待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学习的榜样。导师在诸多方面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关怀,本文从研究思路、题目选择、写作大纲制定、分析方法使用等方面,无不凝聚了导师的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李瑞锋论文也在“致谢”部分开头感谢了其导师亢景付教授,具体表述为:“在硕士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导师敏锐的学术思维、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宽厚的待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学习的榜样。导师在诸多方面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关怀,本文从研究思路、题目选择、写作大纲制定、分析方法使用等方面,无不凝聚了导师的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以上两段文字一模一样。武欣慧论文还特别感谢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李建雄、霍俊芳副教授,对他们在本文试验和数据整理中付出的心血表示深深的谢意。李瑞锋论文也致谢了李建雄副教授,此外,还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武欣慧副教授,感谢他们在本文试验和数据整理中付出的心血。李瑞锋论文“致谢”部分截图武欣慧论文“致谢”部分截图由于论文完成时间上,李瑞锋论文比武欣慧论文晚了3年,完成于2008年5月的李瑞锋论文涉嫌抄袭武欣慧论文。也就是说,涉嫌硕士学位论文抄袭的李瑞锋在其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特别感谢了被抄者武欣慧。国内多名学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学位、学术论文的引用有严格的规范和比例要求,并不因为在“后记”或者“致谢”部分特别感谢了被抄袭者,其行为就可以不被认定为抄袭。针对李瑞锋论文涉嫌抄袭武欣慧论文并致谢武欣慧一事,近日,澎湃新闻联系到武欣慧进行了解求证。目前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任教的武欣慧告诉澎湃新闻,她完全不认识天津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生李瑞锋,同时表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系原创,对是否被他人抄袭情况并不知情。随后,澎湃新闻又致电李瑞锋的培养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进行了解。该院研究生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此前对李瑞锋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不了解,将向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展开调查,并及时将调查进展进行反馈。(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