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年考研人数和报录比曝光,总人数达238万,比高考都难!痴呆症

历年考研人数和报录比曝光,总人数达238万,比高考都难!

要说起考研和高考的难度到底哪个大,其实都各有各的难点,高考人数多,竞争力激烈,2018高考的人数就有975万人之多,就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考研的难度也不低,也有很强的竞争,而且往往考试的难度都非常大,还分为初试和复试,比高考都要难许多。怄气上图是历年的考研人数与报录比,在2018年考研的报名人数就有238万之多,相比较于2017年的201万,增长了18.4%。除了在2015和2014年之外,其它的年份都是呈增长的趋势的,而且增长的幅度也不低。在报录比上面都比较的稳定,大致都保持在3.0:1左右,可是历年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报录比却没有太大的调整,可见现如今考研是越来越激烈了。考研的总人数达238万之多,那么哪些省份做多,竞争力最为激烈呢?下面来了解一下吧!在历年各省市考研报考人数中,最高的是山东省了,人数高达21万人之多。排在第二名的是河南省,有18.6万人报考,第三的是江苏省,也有17万多人。还有北京、广东、湖北、河北和四川等地区,人数都超过了10万人。人数多的地区竞争力自然是很大的,对于人才的选拔很是严格,报录比也规划好了,必定会有一些人被“淘汰”,而且各省市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上升,增长的幅度大。考研和高考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考研要相对现实一些,没有考上,那么就读不了研,难不到硕士研究生学历。而且不同专业难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普遍考试的难度都很大。对于高考来说,虽然竞争力很激烈,但是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还是选择其它的高校的。最后预祝2019年考研的学生顺利通过!

舜也

290万人吓到了?考研越来越难?看完报录比就知道你错了

今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据了解,今年全国考生规模达290万人,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52万,增幅达21%,创历史新高。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接近半数,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教育部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2016年仅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在2016年往届生的占比还仅为32%,三年时间幅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报录比降低虽然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但研究生报录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也就是竞争难度并没有增加。其中2009年报名人数的下滑、但招生数量继续增长,导致报录比降至2.8:1,随后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报录比有所上升,到2013年达到3.3:1。在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考生数量大幅增加,报名数量达到212万人,录取72万,报录比再次降到3:0以下,达到2.9:1数据来源:教育部就业依然是读研首要动机根据考研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而在对于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赴美留学申请量再次负增长在2011年以前,赴美读研的申请量增长率在不断攀升,但随后几年,申请量开始趋向于负增长,说明赴美读研的高速增长期结束,出国读研的热度大幅下降。下图可以看到,自2012年之后,赴美读研申请量除2015-2016学年小幅回升以外,2016-2017学年再次负增长。数据来源:美国研究生委员会注:本文图表均由中国教育在线制作,转载或使用请注明来源!

孰纲维是

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考研人:先看看每年的报录比再说!

20考研的人数达到340万,考研人数激增,让更多的人觉得研究生也成了一抓一大把。但实际上,研究生的招录情况真的已经达到烂大街的程度了吗?近8年考研数据从近8年考研招生情况来看,考研招生人数的确在逐年增加,但是在增加的前提下,大家需要注意一点,近8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尤其是近3年,每年报考人数增长至少在30万人。通过以上数据,大家除了要着重看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之外,还需要注重一个数据就是“报录比”,近8年的报录比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说,根据这个数据来看,“研究生扩招”的说法都不正确。每年考研究生上岸的人数只有报考人数的3/1,而其余的同学要么选择二战,要么找工作、考事业单位。之所以有报考人数的增加,其实还是因为大学生扩招的现实,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其中包括专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以及科研院所的学生。与高校毕业生相比,考研报名人数已经显得不多了,再加上还有往届生和同等学力的考生报名考研,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步入社会,考研究生的人练当年毕业总人数一半都没达到,那就更不用提考研究生上岸的人数了。研究生总数统计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到现在,我国的硕士学位授予总量还没超过1000万,这和一年就有8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研究生很明显还是占少量的。研究生质量水平学习是个人的事情,研究生的水平质量也是有高有低,所以在毕业后找工作难免会出现与本科生相差不大的工作类型,使得大家对研究生数量和水平产生质疑,不过这也是一种现象,不能带着偏差眼镜去看整个群体。当然,目前也有小学高薪诚聘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担任教师,有人说这是屈才,但是看过薪资和福利条件后,才知道研究生学历有多重要。所以,如果还认为研究生已经烂大街的话,这类网友身边肯定没有考研的同学,真正接触过考研的人不会说这句话,也不会认为考研简单。考研报考人数多,但是再和高校毕业生总数对比,研究生仍然算稀有的了。

幻境

研究生越来越难考?近10年研究生报录比汇总,看你录取概率有多大

今天有小伙伴发来私信,她说看到51考研倒计时壁纸上面的数字:134天,突然慌了···掐指一算就只剩4个多月了,那一瞬间额头像无数根针扎似的,因为自己学校还没定下来,在两所学校之间徘徊,所以内心有点慌···别慌,今天小编就从整体报录比再到院校录取比,大家可以大概估计一下自己被录取的概率有多大。2009-2018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表接着我们再来说一说考研择校选专业的问题,如果选择过于随意,后续问题会很多,半路换专业风险也会很高。所以初期的选择要谨慎,要注意分析数据。其中报录比就是最重要的数据之一,不论你是有志于报考热门专业、985重点院校,还是想摆脱本科不好的出身,亦或是二战求胜,对报录比的掌握都是你考研路上的开山利器!如何通过报录比/复试录取比来确定学校接下来,小编想为大家再详细讲一讲关于报录比的那些事。有同学会说,其实报录比根本不重要,那些数据看上去吓人,其实都很水,比如某某学校,报考1000多人,实际录取十个左右,那这报录比确实吓人,但是实际上最终能进入复试名单的也不过几十个人,最终你的竞争对手也只剩寥寥无几。的确,报录比不能完全相信,但是起码可以知道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热度情况,给自己“复习压力”,有压力才会更有动力,你要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除了报录比,还有一项复试录取比(复试差额比)考研的你也要会查。之前有一位二战研友问小编,她去年考了北二外的汉硕,没有过国家线,今年二战,问还敢不敢报北二外?小编跟她讲了跟多,也讲到了报录比。在这里也教目标院校没有公布报录比数据的同学,怎么查另一个重要数据——复试录取比例。我们就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硕为例,帮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到北二外研究生院官网,我们看到两份名单: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这两份名单大多数的研究生招生单位都是会对外公开的。我们都知道,初试成绩出来不久,34所各院校录取分数线以及国家线就会公布,随后,各院校复试名单也会公布。也就是说哪些同学要进行第二轮的拼杀,哪些同学意味着出局或者找调剂。大家看两份名单公布的时间,3月中下旬出复试名单,四月份复试结果也就是录取名单也逐步公布。所以大家可以按照名单发布的时间,在官网上面查找,很方便。先看北二外汉硕的复试名单情况:每年都会有些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复试,然后就有了递补。小编已经看过了,下面两份递补名单中没有汉硕这个专业的,所以只看第一份名单。从公布的形式来看,北二外还是比较公开透明的,成绩等都公布了,对于考生来说定位自己的目标非常有帮助。小编数了数,进入复试的有50个人(从考生号就可以看出来,汉硕考生的考生号除后三位,前面都一致100317045300,下面只是部分截图)接下来看拟录取名单:(部分截图)同样手动数一数,录取一共45人。也就是说,从复试到录取,刷掉了5个人。小编把进入复试名单以及最终录取名单,这两份名单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被刷掉的那些是谁录取的是谁都能很直观的看到,你会发现有些初试分数高出很多,但也遗憾出局。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打个预防针,现阶段,提高初试成绩是首要任务,但是初试结束,你要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才能干掉那些或许比你初试成绩占优势的同学。刚好,开头跟大家说的报录比,恰好北二外也有,我们就看看2018年汉硕的报考人数。北二外汉硕的报考热度逐年增加,小编也看了17年的复试名单,58人,也就是说北二外汉硕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进入复试的人数相对稳定,最终录取人数也很稳定,也或许说明北二外的专业课题目有一定难度,通过初试能淘汰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这几个数据,我们知道,去年北二外汉硕报考224人,进入复试50人,最终录取45人。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报考人数多,但是最终进入复试的人不多,而且进入复试基本上就能录取刷人不多,有可能是因为专业课题难。所以,小编跟这位同学说,因为你二战,而且这个专业的竞争力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而且手头有资料,还经历过专业课考试,知道考试类型大致怎样,还有一些认识的同学,这些都可以作为你报考的资本。如果不想冒险换学校,可以考虑再次考北二外汉硕。这整个流程大家看清楚了吧,不要总是问别人“喂,你知道这个学校好不好考呀”,自己动手搜集信息,通过对比你就知道了。知道了这些数据信息,不是说好考你就一定能稳上,轻轻松松的复习了。每一年的数据不一样,万一今年又扎堆就难说了。所以,这些数据一方面作为报考院校的指标,另一方面,也是你给自己定目标的参考。每一科目规划多少分,总分在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保证自己能进复试。已经定下目标的你们也是一样的,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分数”,接下来整个备考的过程中,就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吧!

偷偷摸摸

历年的考研录取率,你应该好好的了解下!

考研出分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现在大家都了解了自己的成绩。19年的考研渐渐的落下帷幕,但对于20考研的同学来说,这场考研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是有些新手小白,可能到现在还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考研整体录取率是多少呢!更不要提自己目标院校专业的报录比是多少了。想要考研,录取和报名的报录比是用来衡量考研难度的一大重要指标!同时是择校择专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非常重要而且不能被忽视的!今天小马就来为大家讲一讲,关于历年的考研录取率,我们都应该了解哪些方面!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近的一年——去年。在去年,我国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为72.22万人,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约达到了为238万。报考人数超出计划招收人数3倍左右!报考与录取人数比例预计约为3.3:1,而录取率约为30%。一直以来,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左右,硕士录取率在30%左右。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迅速猛增,报录比逐渐接近了4:1。那也就是说在每四个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中,只有一个人能录取上。而今年报考人数更是不少,今年的报考人数跟去年相比超出了52万,是这几年中增幅最高的,但是今年的硕士招生人数仍然是变动的可能性并不大,20考研报录比大概会增至4:1。或者说,很有可能从19考研开始,考研报录比会从3:1彻底变成4:1,录取率变为25%。人数在逐渐的增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同学们在报考时,要通过对比同等院校的报录比,尽量选择避开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少的院校。这样才能增加你成功上岸的几率。那么如何查询报录比呢?常见查询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研招网和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想要查找历年的报录比,首先就是要去最靠谱的网站,像研招网、和自己目标院校官网又或是招生网、中国教育中心……像这些既权威又官方渠道来查询。但是可能会存在,没有公布各专业的报录比是多少的情况,但是也不要着急,可以通过在网上搜集这一年的录取人数以及近几年拟录取名单,自己大致的估算一下报录人数是多少,让自己心里有个认知。二、利用网络人脉除了去官方网站查询,我们还可以像学长学姐咨询。或是去目标院校的贴吧、论坛、知乎或是qq微信群等等,一些可以查找信息的渠道,通过私信学长学姐,找学长学姐帮忙,也可以在群里和大家一起沟通,信息互享。但是这个信息的来源,需要自己掂量一下,是否真实可靠。三、打电话咨询目标院校招生办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通过打电话到目标院校的招生办来询问信息。这个方法虽然看起来比较被动,但是是三个方法中最快最准确、有效的方法了。如果可以的情况下,直接致电到目标院校的研招生办,是可以最快了解到自己想要讯息的方法。从学校的研究生官网都可以查找到研招办的联系电话或是招生目录负责某一专业老师的联系方式的,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

神人无功

研究生录取率为30%,这几年有什么变化?如何看待报录比?

文|冷丝栏目|2020年考研根据教育部官网统计的数据,以及由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我们可以推算出,近几年,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比例约为30%。当然,冷丝提醒一下,该录取率包含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入学人数。很多考研学子和家长有两个重要的疑问:如何看待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录比?又该如何正确评价考研动机和最终结果?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录取比例,即报录比?目前有很多关于考研方面的报录比数据,这些数据倒也算是权威的,但有多大的意义呢?这是近几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全日制):冷丝帮助大家计算了一下,录取率在30%上下,这个比例不高也不低。很多人看到2019年考研人数急剧上升这一态势,就有点担忧:2020年考研,人数是否还会大幅上升?报录比又会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呢?报名人数有可能会再次上升,但是,冷丝依旧认为,不必担忧。冷丝觉得,这些报录比的数据有些参考意义,但不要太在意,因为报考研究生的人们背景差别是很大的,不同背景的人们考研的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名校的同学报考自己并不热门的本专业,和一个以同等学力报考名校热门专业的同学的难度可谓天壤之别。下面这幅表格是1995年到2001年的考研数据:由这张表格照样可以看出,这些录取的数据与近几年的数据差异并不是很大,这说明,考研扩招的进展其实是很缓慢的,每年的增长幅度并不大。所以,冷丝劝你,不要太过于在意所谓的录取率。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背景同学更细致的报考比例无法统计,比如:热门专业的报考比例,一般和冷门专业的录取比例;应届本科生的报考比例,往届本科生的录取比例,同等学力的录取比例;一流学校同学的录取比例,一般学校同学的录取比例;在大城市信息比较充分同学的报考比例,在中小城市信息相对较少同学的录取比例;理工类的录取比例,文科的录取比例;报考本专业的录取比例,转专业报考的录取比例等等。上述数据才是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它们的比例又有多少呢?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甚至男生的录取比例,女生的录取比例等,目前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确实值得我们参考,但也不要太在意,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对这些对总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比例,只需当作大致的背景了解一下即可,没有必要太在意。即使统计出了这样细致的比例又有作用吗?好像也不大。比如,很多考研学子曾经有这种感觉:毕业班的同学一开始几乎80%的人都有考研的想法,但最后只有一半报了名,报名之后真正上了考场的人又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感觉和实际统计数字并不一定相符合,报名人中有一半没有上考场,上了考场的又有一半没有考完试等等,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而那些认真准备,并坚持考完所有科目的同学,差不多都能考取。当然这没有确切的统计,只是根据很多同学的感觉做出的判断。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考研和考研的结果?冷丝认为,无论如何,考研是个不错的让人提升的“阶梯”。本科以及以下学历的同学往往和本科生比较时有自卑的情绪,实际找工作时往往感到受歧视,而考上研之后,这个差距就消失了。因为,拿到了硕士学历,没有必要担心大专的学历是否有考上研的可能,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它的现实性。普通学校的同学往往羡慕北大清华等一流学校的同学,考上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就可以圆自己高考时没有实现的梦,因为,考研相对高考来说,难度还是要小多了。高考时,每个省区才分到那么可怜的几个名额,考研时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了。一流的学校的毕业生很多留学或者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正好空出了研究生的位置——让过去高考成绩不如意的同学来报考。普通学校的资历留学时难以让对方相信你的实力,考上一流学校的研究生后,终于有了充足的底气申请世界顶尖大学的奖学金。不用多介绍,考研成功,这毕竟能够带来诸多看得见的好处。以上种种情形说明,这几年考研报录比有一些变化,但是录取率变化不大,表现稳定。同时,冷丝也认为,考研是个不错的梯子,借助它我们可以到不同的高度。因此,有考研志向的同学,你尽管报考吧!不要想太多!

独处

2020考研院校报录比出炉,为何说是20年来“最难年”?

什么是报录比?报录比,简单来说就是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有何影响?报录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但却是考生在择校、选专业等方面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同时也是决定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第一大关键因素,2020研究生考试刚过,湖北中公考研小编根据往年的数据比对了今年考研各专业的一个情况,同时结合今年的考研情况(招生简章、和专业课目录)整理了关于今年复试的考研报录比预计情况。我们现在看一下: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今年报录比预计41:1)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全国著名的会计学院之一,也是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再加上身处魔都上海。报考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比清北还难。由于不差生源,虽然不是34所,但每年都会在国家线前公布复试线。今年报录比预计41: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众学子中常言人大新闻学院甚为难考,令不少胆怯者望而生畏,那么报考人大新闻学院难度究竟几何?学术型硕士(今年报录比预计50:1)每年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人大新闻学院学术型硕士有四个专业方向,意味着有些专业方向可能录取不足五人。那么,每年报考学子总数大约多少呢?近年来大约为1000人。今年的招录比仅为50:1。专业型硕士(今年报录比预计32:1)人大新闻学院的专硕从2011年开始招生,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在缓慢上升,招录比为32:1左右,而且专硕试题难度与学硕也有日渐接近的趋势。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今年报录比预计36:1)想想从北外高翻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去联合国工作的,就该知道这个学院的研究生有多厉害了吧……北外高翻所,只招极少数人。关于难度,外界的说法不一,不过说的一致的都是难于上青天。今年的报录比均在36:1左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今年报录比预计30:1)有这么一句话,北大人怎么看光华,就和其他学校的人怎么看北大差不多。可见,要考上北大光华研究生的难度非同一般。北大光华的报录比一直在30:1左右。虽然2018年经济学门类复试线360,金融365看起来中规中矩。但光华的专业课很难拿高分,大部分徘徊在100左右,如果要进复试,专业课在115分以下就是拉分,除非其他科目很高。根据教育部本月公布的数据,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共计341万,报录比预计是4:1,如果预估没错,这样的报录比数据将是近20年来最高位,也就是录取比例最低的一年,所以说,2020年是“考研最难年”。就2019年和2020年考研发展趋势来看,未来5年,国内考研的难度应该会继续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考研是20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

二年而从

考研报录比10比1是什么概念?

现在985,211热门院校及热门专业的报录比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比例,因此,想要在报考大军中脱颖而出,努力和方法缺一不可,单一的努力只感动了自己,却不一定会换回录取通知书。一般来说,报录比越高说明专业人数报考的越多,也相对难考,报录比越小,说明竞争较小,相对容易。通过了解院校专业具体报录比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到往年的报考、录取情况。看看你所报考的专业竞争力有多大,在择校上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参考作用。今年部分院校专业的报录比达到了10:1左右,遇到这类情况,就需要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报考了。但是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的好坏。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报录比,比如院校知名度、院校所处地区、个人喜好、短期内呈现出的发展前景等。总而言之,院校报录比是绝对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至于价值的多少需客观对待。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信息战。在考研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各个信息渠道,尤其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和招生网、目标院校报考学院的官网等官方渠道。在选择院校时,切忌盲目报考名校,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不过也别太过担心,报录比只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而有很多人报名了,却放弃参加最后的考试,而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每年初试考试都有不少座位是空的。加上很多人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加考试,还有一大部分人过不了国家线。考研不易,但是我们没有退路,也许你已疲惫,也许有些不顺心,但是你要自信,相信一切都来得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表诠

研究生录取比例这么低,为何每年考研人数却依然增多?

2019年考研调剂已经落下帷幕,代表2019年的考研正式告一段落,即将迎来的是2020的考研。现在随着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每年考研的数量越来越多,预计今年考研人数将要突破300万。这么多的大学生都要参加研究生考试,但是你们知道研究生的录取比例吗?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吧!每年参加的考研的考生数量很多,但是录取比例很少,就拿2019年考研来说,考研人数一共290万,但是却只录取了72万的研究生,超过200万的考生落榜。淘汰率这么高,但是每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却还依然增加着?原因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不容易,而研究生毕业之后更容易就业?研究生出来之后真的比本科生要好很多吗?其实也并非全部如此,前段时间就有报道:某某研究生因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着,研究生毕业之后面临着压力也非常的大。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上都是从零积蓄开始奋斗,研究生也不例外,但是研究生毕竟还会有着本科生达不到的优势,这些应该就是现在许多大学生纷纷考研的原因吧。1,高学历,面临的工作岗位也比较多,收入也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找工作是比较难找,并且找到工作之后,在刚开始的薪资也不会特别的高,大多数都是几千元的工资,在本科毕业之后所面临的工作岗位也不会太多,大部分学生找到的工作甚至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符。研究生招工作的时候,刚开始月入好几万的也有,大部分只要努把力的话,月入过万还是比较轻松的。并且研究生赚钱相对与大学本科生毕业出去赚钱要相对容易很多!2,拓宽自己的人脉和视野无论是读研还是在大学里面,对于我们来说拓宽自己的人脉和视野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有句话不就是这样说的:“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所以在我们读研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和我们一样优秀的人,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也有更多的好处;同时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会拓宽自己的视野,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站的越高,看的越远。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好处。3,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遇!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最主要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然后希望运用到之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国家虽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创业成功的人数还是只占极少数。而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会拥有着国家给我们的支持已经自己的导师对我们的帮助去做科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着更多的挑战,同时面临着机遇也很多。可能我们做的某一个课题会被认可,也可能在我们科研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会遇到在大学里面不可能遇到的机遇和发展。不过凡事都有意外,研究生当中也会有失败者,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功。也有一些研究生在毕业之后所找的工作薪资不是很高,待遇不是很好,但是总之这个概率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无疑是小很多的,这大概就是很多大学生纷纷考研的原因吧!你们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使的更多的大学生纷纷考研吗?或者你们认为本科毕业是直接工作还是要考研呢?将你们的观点评论在下方吧!

存想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

小编将2020年各专业的拟录取、报考、复试、实际录取等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对宝宝们最终的专业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建议大家参与上面小程序的报考专业统计,后期我们会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大家报考专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各项数据的含义在表格后面有说明的呦,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呢~2020年,报考西财研究生共计25059人,较2019年22785人增加2274人,增幅为10%;西财录取3285人(学硕1215人,专硕全日制1570人,非全日制500人),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8%(2019年共录取3036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为17%,西财报考人数增幅低于全国增幅,主要原因是报考西财研究生的基数较大,全国研究生考录比大概为4:1左右,而西财在8:1左右,另外,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最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西财报考人数增加的几乎全部是全日制的专硕,学硕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还略有减少,随着近几年来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西财专硕的性价比逐渐降低,特别是431-436这几个专业考录比和分数线都已处于高位,竞争激烈。2020年学硕报考人数为10235人,录取人数为1215人,其中录取推免生394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12:1,,较2019年13:1有所下降。专硕(全日制)报考人数12370人,录取1570人,其中录取推免生211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9:1,与2019年持平。1、拟招人数: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是学校发布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上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之对应的是“实录人数”。很多专业的“实录人数”都会大于 “拟招人数”,原因是2020的招生计划是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学校给出的数据比较保守,便于后期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实录人数”大于“拟录人数”,有两种不准确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扩招;另外一种认为是没有包含推免生。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准确的。2、报考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各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包含统招生、专项计划和推免生。从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极个别专业没有招满之外,实录人数都是大于拟录人数的。4、统招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录取人数,不包含“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考生人数。注:本身专项计划也属于统招生,但这里为了分开列示,将统招和单独计划分成了2个部分。5、专项计划:各专业“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参考复试的考生人数。6、推免:各专业推免生的录取人数。官方这次公布的各专业推免生人数与去年公布数据略有调整,以这次公布为准:7、复试人数: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该人数包含了专项计划考生人数。推免生的复试是单独进行的,这里的复试没有包含推免生的复试人数。8、复试淘汰比:统招生复试淘汰人数/统招生复试人数。9、考录比:报考人数:统招生,报录比越高表示该专业的竞争越激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