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校研究生想退学,一般是哪些原因?该怎么看待和处理?

在校研究生想退学,一般是哪些原因?该怎么看待和处理?

在校研究生想退学,一般是哪些原因?该怎么看待和处理?通常来说,如果在校研究生要退学,要么是因为难以完成学业,要么是因为对读研现状不满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可能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往往更有个人原因。从外在大环境来说,这两年,教育部门和高校对于大学在校学生的约束加强了,对于那些在校不认真学习,天天沉迷游戏的学生,加强了管控。比如,取消本科生“清考”制度,让那些想混毕业的在校生混不下去;比如,清理那些多年无法完成学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总体而言,大学对于已经实施多年的“严进宽出”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正。特别是翟天临博士论文事件出来之后,高校对于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管控,明显增加了力度,这使得当前在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要完成学业,难度确实有所增加,这是好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本来不太认真的研究生,以往还可以“混”毕业,但现在可能就面临延期毕业或难以毕业的窘境,退学会是无奈的选择。从外在小环境来说,有可能是因为和导师相处不好,或者和同一个课题组的人,同一个实验室的人相处不好,导致学业难以进展,经历了挫折之后,产生了退学的打算。从个人因素来说,有三种可能:一是从读研开始,就重视程度不够,学业情况完成得不太好,越到后来,越不想继续下去了,直到想退学,放弃学业;二是在就读期间,完成学业基本无问题,但在就读期间,逐渐觉得读研意义不大,觉得继续就读是浪费时间,不想读了,希望早点出来工作,因此想退学;三是在深圳这样的外来人才很多的城市,有机会接触到各类名校研究生,对于自己作为双非院校的深圳大学的研究生很不甘心,希望读一所更好的大学的研究生,所以想放弃这所学校,而寻求考取更好的大学。最近两年,曾经有多名想退学的在校研究生向我征求意见,在这些人之中,有亲友这样的熟人,也有通过熟人辗转而来的。归纳这些想退学的在校研究生的情况,如果只是刚刚进入研一的新生,多数是对学校不满意,希望退学重考,将来就读更好的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是研二甚至研三的老生,想退学多半是因为学业完成得不太好,或者就读不顺,压力较大,难以顺利完成学业。对于这些征求意见者,我的看法是,如果想退学重考,只要自己能下定决心,目标坚定,基本的条件(比如经济状况及父母不太反对等)具备,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都是值得支持的如果是因为学业问题的,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加以补救而不是退学,一般来说,只要能积极补救,研究生要能毕业并不是太困难,实在不行,最多就是延期毕业而已,最终要毕业是没有问题的。

适适然惊

想退学的研究生,悠着点!

有数据统计,全国人口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不足0.6%,可谓非常稀缺。但我们却有不一样的感觉,好像身边的研究生数量并不少,而且不少单位招聘新员工,也不缺研究生取投递简历。另外,有些研究生在求职上还出现了困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恐怕教育专家或职场专家都难以做出全面客观的解释。不管怎么说,对大学生而言,取得研究生学历,在就业或事业发展上总归有些好处,即便没有明显的益处,最起码也能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格局。鉴于这种想法,当下报考研究生的大学本科生越来越越多,2018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相比较2017年增加了超过18%。今年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总体上有一定的增大,但竞争激烈程度不一定比去年小。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拼命挤着想进入研究生队伍,而有些已经进入研究生队伍的学生却“开了小差”,产生了退学的想法,甚至已经办了退学手续。如果是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决定,倒也没什么,倘若是被情绪左右,选择放弃继续读研,则会给人生平添很多麻烦,成功之路将会变得更加坎坷。所以,想退学的研究生,悠着点!前段时间,有一位网友给笔者留言,表达出想退学的打算。今年九月份他才刚刚成为一名研究生,没几个月就开始有些后悔了。首先,他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悲观,他觉得自己就读的是双非院校(“非985”、“非211”高校),就算顺利毕业了,也难有很好的事业发展平台,或许连就业都比较困难;其次,他特别不喜欢这个专业,而且感觉自己根本学不会这个专业的知识,基本上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哪有学习动力,加上对自己在这个领域学习能力的质疑,做出退学决定是迟早的事。既然不喜欢这个专业,又觉得双非院校研究生读出来没啥前途,退学的确是一个能说得过去的决定。那么,退学之后干什么呢?这位网友表示自己退学后会再去跨专业报考其他院校。而对双非院校“信不过”的他,应该不会再去选择报考双非院校了,211高校应该是他的底线。跨专业报考211高校,没有一定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很难做到。这样一来一回,或许就耽误了两三年。倘若运气不好,就不是耽误几年的事,可能会永远的和研究生告别。事实上,研究生退学后没有继续读研的学生并不少。值得玩味的是,想退学的研究生为何当初不去选择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喜欢的学校呢?而非要这样大动干戈的折腾一番呢?做好考研规划,不仅仅是做好考研复习规划,也包括报考什么样的专业和什么样的院校。个人实力、职业发展、时间紧迫度和家人意见都会影响考研规划。有些考研生在考取研究生之前都是“糊涂”的,他们只是好好复习、好好备考,却很少去考虑自己可能就读的院校或许并不适合自己;有一些考研生对自己的实力不看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一般的高校、一般的专业,“先考取再说”;还有一些考生只是跟风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跟宿舍几个同学保持一致,等考取了之后却发现学校和专业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凡此种种,导致部分考研生刚进入研究生队伍没多久,就没了考取时的那般喜悦,还衍生出退学的想法。双非院校也好,985/211高校也罢,都存在有一些想退学的研究生。他们或是对所学专业了无兴致,或是对自己就读的学校没半点好感,或是对导师意见颇大,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的结局就是退学。虽说退学不是儿戏,但在自己不喜欢的学校、不喜欢的专业这么耗下去,又是多么的伤人。只是在做出退学决定之前,请慎重思考,并好好规划以后的人生路,然后继续保持以前备考研究生的那般韧劲和冲劲,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去。“条条大道通罗马”,成功的方式总是无穷无尽。

常变

研究生想退学,读得很痛苦,怎么办?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理解这种处境,因为我以前跟你处境差不多,直到今年6月,上个月,刚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内心深处有一句os:终于毕业了,离开这个鬼地方!一、自己读研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当科学家还是混个毕业证就算了?二、跟导师的关系:首先要明白,导师已经不是单纯的老师了,他也是半个老板,跟大学还不一样,也许他需要一些学生给他干活!当然他也就喜欢能力强的人!跟导师处的好当然是好事;如果不好,再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足,如果是,那你就好好努力,或者得过且过;如果不是,那我觉得这个导师很垃圾,不会看人,他既然发现不了你的优点,又何必在乎他对你的那种脸色甚至谩骂!当然,这个时候有人会说,应该改变自己,努力让导师喜欢,这一点你可以努力,但是如果努力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或者自己努力后,已经变得灰心失望了,那就这样吧!毕业了,跟导师的关系什么都不是!未来还在等着你!三、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一步努力!这样换个高度再来思考这个退不退学的问题,你或许会觉得现在的遭遇都是可以忍受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不被导师待见了三年,期间的东西不多说,我都忍下来了,因为我的目的很简单,要拿毕业证,我跟导师的关系,就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关系!转身就路人,何必在乎那么多!总结:宏观的讲,我们一生几十年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而我们从小学入学到研究生毕业需要花费大约二十年的时间,而硕士阶段是2-3年,这3年时间占人生的多少?这3年又能在时间长河里占到多少呢?自我们落生,人生旅程中的一切都是经历,我们都会经历各自不同的站点,然后抵达同一个的终点。不管坦途还是荆棘,每个站点间的经历都是一段可贵的回忆。路是自己走的,经历和体验就在不停变换的路径中变化着。路上的风景,各自体会,人生的滋味,各自承受。微观的讲,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学位高能力差的情况越发明显,现在硕士毕业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学术能力都远不及80-90年代的本科生。眼高手低、自我膨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现场是常态了。求学期间的困难都不能主动的去克服、去适应、去调整自己,将来的职场,你想怎样?只有人去主动适应环境,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你以为上学学的是课本上的知识吗?那些真正能够撑得起自己人生的人,学到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生存的本领和技能,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的能力,是让自己更好的生活的态度。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但我想说的是要加油。年轻人有血性外争主权内争人权是必要的,但是LOSER永远没有话语权。不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如此。王小波说:“人的痛苦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适应规则,利用规则,最终才能改造规则。”每天早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行你行你真的行。然后美美的出门吧。好好努力,不停奔跑,找到自己的节奏,总有一天你也会发光发亮。把压力变成动力,辛酸当做一种经历就好,毕竟 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开放日

研究生退学?认清自己才能避免浪费青春

明天就是研究生考试了,每年的考研大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学的图书馆中,尽管每次到最后大家的心情起起伏伏,但也在坚持着不放弃,研究生是人生中仅次于高考的一次转折,大家都有一种搏一搏的魄力。在现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学历的社会,考研似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选择。但近年来,退学开始在各位学生心中萌芽。研究生的学习本科不同,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不光有输入,更重要的是输出,将自己的知识整合分类也是需要学习的本领。产生退学的研究生主要分两类,一是专业不适合自己学不下去,还有一种就是学习方式不适合自己,学不下去。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因为没有看懂自己,就着急的投入考研大军,才导致不仅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不仅仅是考研,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很多人选择毕业后听父母的话去考个公务员或者教师编,稳定着领着稳定的工资。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一行根本不适合自己,每天像规划好一般的生活让自己感觉十分无趣,没有价值。有人选择早早建立自己的家庭,进入家庭发现,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去教育孩子呢?就想着不如当时先去提升一下自己再组成家庭,让自己十分痛苦。这一切是可以避免的,避免的方法就是认清自己。很多人都会想我从一出生就和自己打交道,难道还会不了解自己吗?其实我们在看待关于自己的问题时,总有一种当局者迷的困扰。习惯了和自己的对话,跳不出框框架架,也没用心去真正聆听自己的内心。我们在大多时候都是为别人而活,很少去想自己应该怎么度过这一生,为了别人眼中的认同去做人。另外还有自己的能力问题。有些人唱歌跑调但就是相当歌手,这就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固执的去闯,最后只会头破血流。我们总会有自己的长处,没有好坏,只要找到自己长处所在,再小的事情都会干出大事业。当你理解自己后,是愿意聆听自己,还是依旧顺着之前的选择硬头皮走下去,都没有对错,只要你觉得值得,这是属于自己的选择。比如你想退学,但舍不得学历,那就坚持走下去,这是自己的选择;你想辞职,但不舍离开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那就这么做下去,这是自己的选择。在这场博弈中,只要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作出的选择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不论是否维持之前的生活状态,内心总是会归于平静的,而不像迷迷糊糊时自己的选择那样充满着痛苦和不甘心。我有一个表姐就是这样。她毕业于名校,在上学期间多次想过退学,但都被家人劝止了,她没办法勉强毕了业之后决定之后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期望。她并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而是去当地考取了公务员,她说她就喜欢平淡稳定。她所做的两次选择一次为了她的家人和社会的眼光,第二次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她在认清自己后做了两次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便是她人生中的博弈,不管是遵从谁她都不会后悔,因为她以认清自己。人生就是在不停的选择中继续,有的人目标明确,选择果断;有的人始终迷糊着,不知如何下手。要在经历的事情中慢慢的看懂自己,就会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可得也

研究生被退学,你不要意外!

大学生能都毕业吗?这不,一些高校出手了!近日,一些高校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因其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等;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这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3月15日中国青年网)“考上大学就能毕业”基本成为大家的共识。现在,合肥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一下子对上百名在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还真够“吓人”的。表面上看有点不通人情,但这也是对一些在读的大学生发出的警示。考上大学不易,考上研究生更不易,不要以为进了校门就没事了,必须要珍惜这一学习机会,不然后悔就晚了。确实,之前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现在又苦又累不要怕,考上大学就可以轻松了”。被大学录取后,只要不犯重大错误,基本都能毕业。因而,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就再也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一些学生虽然最后也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但却没有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合肥工业大学等学校劝退已录取但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可以让更多的本校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感受到压力,提醒他们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大家都知道,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中坚力量。高校既有为所有适龄青年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的责任,又有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的义务。人们把对高校的更多关注,集中于高校的招生与毕业环节。学生进入高校,意味着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近年来,很多地方不仅创建了新的大学,一些原有的大学也不断扩容,能够走进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有近八成的高中毕业生已经可以顺利成为大学生,从数量上说高校的大门不可谓不宽。进入大学的学生是在统一的分数线下被录取的,确实体现了公平、公正,但让一些有专才的学生失去了机会。同时,由于高考前的奋力拼搏和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考虑到读大学所要付出的代价,大学阶段的师生对学习与考核上的要求不同程度存在放任的情况。许多大学生确实在大学里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的期待也有一定的落差,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必须扭转。对于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应该实行“退出”制度。当然,在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劝退的基础上,也可以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如让其“本科转为专科”,或者让其留级再读。当然,有关部门也可以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学校之间可以转学分,以免让他们从此就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来源:燕赵都市报)

蛇舌

正在读研的你,想过退学吗?

高三时我们对于大学充满美好的憧憬,等步入大学后发现很多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四年下来有人收获丰盛有人碌碌无为。实际上,研究生阶段也是如此,很多东西跟我们想象的有很大差异。研究生难以毕业,甚至部分学生中途退学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什么有些研一研二的学生坚持不下来,想要退学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们难以接受现实与实际的落差,很多导师只埋头教书,不重育人,不到“引导”的作用。事实上,既然能够考上研,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然而很多导师只注重论文成果。这就相当于徒弟想入门厨艺,不懂切菜,不会摆盘,不懂火候,师父的作用就是带领徒弟找到感兴趣的菜系。对于研究生而言这个菜系就是课题或一项新的问题,导师要引导学生把基本功打扎实,从书本理论走向实际。然后,学生花时间不停的实践,循环往复地进行试验,找出自己独有的创新点,为自己的论文增色。以多数理工科为例,师父提供给徒弟做某一道菜的基本材料(导师接受项目并提供给学生项目,给学生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这个时候看似简单,因为学生只需不停动手就能把菜做好(把论文写出来)。事实是很多学生抓耳挠腮不知从哪下手,一直拖,意志被消磨殆尽最后想退学。原因在于导师给的项目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好比一个不吃辣的徒弟,师父让他做一道特辣菜并吃掉,这菜什么时候放辣椒,该放哪种辣椒,放多少合适呢,做不出菜都得饿死。同样道理,有限的时间写不出论文毕业也将遥遥无期。有的导师还很凶,只看重结果,事实上很多专硕就是为就业培养学生,迫于压力,学生东拼西凑,写了一大堆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论文,毕业找工作时能力并没有锻炼出来。发生以上情况,很多人会坚持不下来,想到退学。那么,正在读研的你有没有想过退学呢

不笑

研究生被“退学”,是谁的问题导致的,听听研究生们怎么说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和初高中的学习氛围是完全不同的,大学过于自由,学不学完全在于你自己。研究生导师类似于你研究生阶段的“参考书”,是你在有疑问时去咨询的人,并不是你初高中阶段天天看着你,主动给你讲东西。导师会在很多阶段,发邮件和打电话告诉你结业答辩和结业论文的截至时间,而且邮件和电话资料需要保存并上交。大多时候都是学生的拖延问题和不重视的问题。之前,广州大学的72名研究生被退学,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来看看这些研究生是怎么看待这一事件的吧!神游的小蚊子:我们导师是那种完全放养,三年研究生生涯,开会次数加起来不超过十次,连方向毕设题目项目都不给,虽说搞研究要靠自己,但怎么搞研究,研究方向如何,最起码的检查督促都没有,真的误人子弟,我同门一个师兄也没毕业直接退学,下一届师弟感觉也比不了业了,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insistencesysywhuer:读研分分钟想退学,熬到现在终于快要毕业,但毕业论文收回来的数据质量太差,感觉要延毕了。导师一个做动物实验的,申请了一个人群的课题,课题组就我一个人,什么都要自己,问导师一问三不知,就让我自己找方法。还要写四篇中文交给他给别人发表,一作和通讯作者都不是我Baymax抱抱你:说明这个老师涉猎广泛,可能存在研究广而不深,你进门后给你一个全新,实验室里无人研究的课题,然后自己琢磨去,特别痛苦。还有可能是三天两头给你改方向,像个陀螺到处乱转。对此,有网友认为,有人说是导师不负责,一般都是:1.网上确实报道过不负责的导师,但是那并不多2.大多数学生都以为导师会找你给你讲东西,其实研究生阶段,是你去找导师,并不是导师找你,你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努力,导师只是在你疑惑的时候给你解答疑惑的人。那些说导师不负责的人怕是没意识到这点。Echo8835:别人不知道,我确实是这样的,我是计算机本科二本,能力差,考研结束以后参加春招,连居民楼里几个人的小公司都不要我,后来去985读研,一入学就好好准备找工作,毕业以后拿到BAT等等的sp offer。我现在回想起来,本科选择读研确实是为了推迟就业时间,但是我不后悔读研。rrabbit111:对的。我就是当时不敢踏入社会所以选择了读研。然而读了研后发现,每天无心科研却还要被逼着写报告看论文简直痛苦,早8晚10,周末不去实验室还要被问候,一个月只有800块。我就在想我脑壳进水了才读研究生,如果不是真的喜欢科研的真的不要读研。美食fo囖:导师问题存在多一些,论能力学生也不差,毕竟是考上去而且还是本校面试通过的耶,而不像高考不用面试,选错人那还不是怪你学校。这数量过于庞大,不是个位数,那肯定存在一定的问题,读研真不是儿戏,导师为了钱......以下不说,读过研就知道了,研究生就是为导师干活的。洛神小姐姐biubiubiu:其实现在很多学校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双向的,要多沟通多交流才能顺利毕业,并且学生要主动,另外不是所有研究生都是很难考,广大网友不要误解,还有就是导师让学生做事系列,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给劳务费,而且从中可以学到东西,所以看待任何事情都要全方位思考,不要片面责怪某方。sophpure:对的,有的学生真不努力,总想投机取巧。虽然我导师特别忙,但是只要我去找他,他都会说,开始是几分钟,后来是十分钟,再后来时间越来越长。我觉得其实也和我们自身有关,导师觉得你看的太少了,他也没法和你交流。我觉得没有谁是容易的,不论是在校继续完成学业也好,还是步入社会也罢,没有一个人是轻松的。选择的路不同,注定社会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所在,并不是参加工作就比在校研读的高贵。没有什么好听不好听一说的。对于读不读研,这只是个人的自由,每个人思想成熟度、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会做不同的选择。你去工作了,你也没有必要抨击那些考研的。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就比如我不喜欢本科专业,为了从事别的专业就选择了跨考。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心去做,在这个竞争时代,个人努力很重要,做好自己最重要!现在普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好找满意的工作了,大部分都是有考研意向,只有读研才能和211985大学毕业生在同一层次竞争工作岗位,说句不好听的,谁不想早点赚钱,读研是一个能提高自己找一份更好工作的踏板,并不是逃避工作,因为根本找不着好工作。不过在读研时,有一个靠谱的导师很重要。如果导师不给你方向,什么都不管,明确告诉你他也不知道你的课题是什么,他只管自己的家事,拉项目的事,把你放在实验室里,经常给他跑一些杂事等等等等,那这样的导师是不合格的。研究生是进修,进修也是需要有人指导的。这个上班不一个概念!考上研究生谁不愿意努力啊,可是没有方向去努力更心酸!

万物复情

深度|作为硕博研究生,你敢退学吗?

去年,刚研一的师弟坚持退学。作为大农类栽培生理学的研一新生,师弟带着保研的光环,加入了我们实验室。但是研一下学期刚过完,他就打算退学了。当时作为师兄师姐,我们轮番上阵,劝他三思。最终,我们导师帮他办了休学(累计休学达到一年,仍未能复学的,作退学处理),就是以防他万一哪天后悔了还有复学的机会。师弟想退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作为一名双非院校天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平台不够好,就算毕业了,就业薪资低,毫无诱惑力;二是发现本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状态也不对,如果继续读下去,完全就是在混一个证书,文章也是随随便便糊弄。作为师哥,我专程去车站送了师弟一程。看着朝夕相处的师弟细长的身影,背着硕大的行囊,挤进高铁站,消失在我的视野中……当晚,我彻夜难眠。毫无疑问,师弟的决定很有勇气,能义无反顾选择退学的人,也是少数的。我陷入沉思:再三劝师弟慎重的我,又何尝不是在“死撑”着,我难道就从没有冒出过“退学”的想法吗?其实,关于“退学”,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07年,就有人创办了“中国退学网”论坛,而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人被动清退和主动退学。被动清退的研究生主要是因为未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比如近两年,报道的上海交大清退21名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清退59名博士生,武汉大学清退92名国际学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等,均引发了网友一波一波的热烈讨论。主动退学的研究生,也在逐年激增。我暂且没有找到相关的数据支撑,不过有这样的一组数据:“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主动退学率已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相信也能说明问题。为什么研究生想退学?谈谈我的看法。内部因素1. 身体吃不消、心理承受不住研究生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充沛的体力。就拿我们课题组来说,我们90%的实验要去大田,而基地离我们学校要十几公里,每天要坐校车往返于大田和实验室,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实验一旦做起来,就不能轻易终止,如果没有好的体力,根本吃不消。而在心理层面,就更不用说了。硕博生作为科研的主力军,是焦虑和抑郁高发的人群。实验上面遇到一个挫折,一年半载就蹉跎掉了。曾经有个反应,卡了我八个月……那时我整宿整宿睡不着,失眠焦虑,精神状态极差……再加上导师的“不屑”,朋辈的对比,毕业的压力……稍有不慎,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 能力不足本科期间,一堂课有上百人,大家坐在大教室里,考着差不多的分数,拿着差不多的奖学金,我们很难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而研究生期间,更加突出个人能力,从开题报告开始,个人的科研能力将每个人一步一步拉开距离。评价体系再也不是看几门课的分数而已,而是谁设计的实验好,谁发的SCI论文水平高,谁发的SCI论文数量多。3. 厌学情绪本科阶段,考前突击很奏效,往往复习很短的时间,就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而在研究生阶段,科研难度陡然增大,实验数据反馈往往不够“即时”,拉锯战会让人疲惫不堪,自我怀疑,最终消耗科研兴趣。外部因素1. 导师只怒不“导”,权威至上这个因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 就业前景惨淡专业很重要,导师很重要,平台很重要。但是大家都是俗人,总要有工作的那一天,大家找工作的时候难免要考虑到薪资水平。对于硕士毕业生,就拿我的专业(天坑专业之一)来说,去报考事业单位,薪资水平4k-5k;去职高当老师,薪资水平4k;去试验基地,3.4k-5k;去做研发,3.5k-6k。总之,一旦入坑,确实想让人“知难而退”。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敢怒而不敢言,想退而不敢退?1. 来自父母辈的期望尽管现在研究生大军已经越来越壮大,但在家长那一辈眼里,研究生还是顶着光环的。父母的期许,对我们退学这一决定还是起到很大的阻挠作用的。因为我们尚不能经济独立,便得不到家人的支持。2. 浪费文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做到努力,研究生还是能够毕业的。如果突然要抛弃掉,肯定心有不甘。一纸文凭,如同到手的鸭子——飞了。3.能力不足成也能力,败也能力。想退学是因为能力不足,不敢退学也是因为能力不足。这里的能力不足,是因为退学工作后,比同辈内行人少了那么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知识储备。怕,怕能力不足,怕赶不上,怕到头来抵不过那一句:还不如继续读书。4. 周围人的议论旁人的议论和“好言相劝”,确实会干扰到你的决定。说了这么多,回归开头提到的师弟。你问我,师弟到底怎么样了?我想说,一年了,他没有回来。无论他是否后悔,他都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所以我觉得,你敢不敢退学,最终只有你能做决定,只有你来承担。没有100%稳当的人生,因为人这一辈子,想要100%做好风险控制是很难的。我只想说四句话:1. 成年人要学会权衡利弊2. 你还年轻,转行误不了终身3. 打有准备的仗,努力抓住机会4. 不要怕,输了又怎样懂的人,自然就懂了。你问我现在呢?答:在路上。

其生之时

考上研究生后,为什么有些人刚入学就想“退学”?

考上研究生,刚刚入学就想退学,这情况还真有,而且还并不少见。在去年九十月那会儿,就有几个亲戚朋友之类的研究生新生,通过辗转,向我咨询这样的问题,他们就是觉得读研并没自己想的那么好,有点想“退学”,问我该怎么办。分析他们想“退学”的原因,其实就跟高考后,有些人刚刚进入大学就想退学是类似的情况。具体说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对进入的学校不是很满意。这种情况,在不少考研第一志愿失利,通过调剂而成功读研的学生中比较多见。通过调剂进入的院校,一般来说,要么学校不太好,比起自己心仪的学校有较大差距,要么相应的专业实力不太强,要么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甚至,有可能三者兼而有之。在考研第一志愿失利的情况下,很多人不得已走了调剂的路子,本来也心不甘情不愿的,想读研,但又不想再考,就只能“将就”了。但进入后,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可能较大,特别是与自己考研时候的目标差距可能很大,很容易就产生比较强烈的落差心里,“退学”的念头就会很容易冒出来。另外,可能也有一些人并非调剂生,而是考研第一志愿成功,但是同样会因为入学后,感觉不太满意,心里产生落差而产生“退学”的念头。另一方面,有些人在考研成功后,可能产生了新的迷茫,这特别容易出现在比较缺乏个人规划的学生身上。对于考研读研,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有计划有规划的,有些人之所以考研,往往因为是本科时就业不太好,或者不想马上进入社会,或者因为周围很多人都在考研,他们也就“被迫”考了。通过努力考上后,对于读研要做些什么、完成什么、实现什么,他们可能是不太清楚的。面对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迷茫,进而产生退缩心理,想要“退学”。当然,从实际情况看,产生退学念头的人可能不少,但真正退学的人其实还是很少的。毕竟,考研不容易,每一个考研成功的人,即便是通过调剂而成功的,也都是付出了很多辛勤和汗水的。因为心里有落差,或者因为迷茫,而一时产生退缩心理,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让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不然,将会对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非常有害。我的看法是,出现这类状况的研究生新生,应尽快根据新的环境重新规划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环境。如果确实不喜欢那个环境,不喜欢那个院校,想寻求更好,退学重考或者放弃读研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尽量想清楚。最容易出现的,也是最忌的是,始终在想努力又做不到,想退学又不甘心的状态中蹉跎岁月。你觉得呢?

登山侠

刚考上研究生就退学!导师:这条路很难,心理准备一定要做好!

“考研”这一词在很多人心中都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真的特别难,准备考研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在泡在图书馆里面,付出了很多心血,虽然如此,但是每年都会有很大一批学子未能如愿以偿进入研究生的行列。很多人都羡慕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人,简直是太幸运了!但是那些考研成功的人就真的像外人说的一样那么幸运吗?并不是!很多成为研究生的人在读研的过程中也充满很多苦恼,当初幸辛辛苦苦备考那么长时间,虽然如愿以偿进去了,但是在这里每天枯燥无聊的学习生活并不好过。一些考上研究生的人因为接受不了每天枯燥的学习生活,就选择了退学,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在这个读研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你是真的想要自己有所提升,那么就请努力坚持,如果你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困难,那么你在研究生这条路上也很难走下去。刚考上研究生就退学!导师:这条路很难,心理准备一定要做好!赶紧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多难?所有人都知道研究生出社会之后有着很不错的待遇,有很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这种人才,研究生可以说是非常“吃香”了!但是读研却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想要成为人才,就一定要经过千锤百炼。在进入研究生的第二个学期,很多学生就开始明确自己研究课题的方向了,很多导师都是适当指导一下,并不会时时刻刻看着学生研究,这时候在研究课题的时候大部分都需要自己去摸索,还要随时听从导师的安排,之后还要有毕业论文的发布这些,毕业论文是让所有研究生都头大的一个事情,多次反复的修改,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做不到,那么就很有可能延迟毕业,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研究生导师:读研这条路很难,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读研是一件很漫长、艰难的事情,所以说,大家如果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就一定要有非常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进入学习阶段后,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未来目标,做好合适的自我规划,这样就能得到最快的成长,也能使你的读研生活不再充满枯燥,起码有了一些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一定要随时和同学、导师多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很好的发展,不够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自己一个人面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轻言放弃,不然你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最后小编只想对大家说:考研不是寻求安逸生活,这个过程充满着艰辛,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如果你顺利度过研究生的阶段,那么未来你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好了,今天小编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刚考上研究生就退学!导师:这条路很难,心理准备一定要做好!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