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如何在遣词造句上提升科技英语写作

研究生如何在遣词造句上提升科技英语写作

随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扩大,科技英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许多科研者在科技英语写作方面还存在着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完整准确地表达,比较注重内容,而在一些形式上的细节,如语言的表达方式、前后连贯等方面存在不足。下面,赛恩斯编译从词汇与句式的灵活运用、时态的选择等方面对科技英语写作的遣词造句进行简要分析。一、科技英语词汇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在科技英语写作时,有些作者只是想到或在词典中查到一个词就往上写,结果往往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甚至误解了中文的原意。另外,在英语介词的使用上往往也容易出现错误。很多时候,在内容比较丰富或复杂的英语句子中往往出现多个介词,它们将句子的各个片断连接起来,再加上谓语动词 ,逐步形成逻辑严密的复杂思想内容。介词在使用中往往具有固定的搭配关系,不可随便更改。相对来说,词汇搭配是相当难掌握的内容,它涉及到名词与介词的固定搭配、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等。科研者写作科技英文论文,应注意介词的系统学习,特别是介词的一些特殊词义用法,阅读英美科技书刊时要特别留意,并且应该摘记下来,随着知识点的积累,科技英语的写作思路会越来越开阔。科技论文词汇在语义要求上准确、简练、清晰,客观性强,不带感情色彩,但这决不意味着词汇运用的简单和呆板。很多作者错误地认为科技英语写作涉及的单词会很生僻、少见,总是担心自己的词汇量不够。其实不然,很多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的作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词汇基础,应该能够满足科技英语的写作需要。书写时缺乏的是灵活运用,例如方法、手段的翻译,很多学生就只会用到method,其实英语中有许多单词均可表达该意。二、科技英语写作中句型的合理运用。写作者常常受困于科技论文写作时,句式单一,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不够简洁、地道、流畅。科技英语的写作往往有一定的句型和表达方法,平常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例如,科技英语写作中很少用到第一人称,因为第一人称表现比较主观,与科技论文书写的客观精神不相符合。在科技英语写作中,可以灵活使用被动语态或其它代词代替第一人称。三、科技英语写作中时态的正确选择。科技论文中动词时态应用,看起来似乎比较容易。其实,许多作者常常会犯时态应用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作者不了解科技论文中的时态不仅与所叙述的具体内容有关,而且与论文的体裁有关。书写论文时,应该对论文中涉及到的工作,明白哪些是研究过程中要做的工作;哪些是着手研究前就已经做过的工作;哪些仅仅是当时的结果;哪些是客观真理。1.一般来讲,在研究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一般都用过去时态,这是因为在撰写论文时,研究工作业已结束,研究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2.在着手研究之前已进行过的工作或已存在的状态,一般用过去完成时态。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如有两个前后相连的动作,先发生的那个动作往往用过去完成时态。3.写论文或论文发表时的当前情况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表达。4.表示作者的结论。作者进行各种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一般要用现在时态,因为科学的结论往往具有普遍真理的性质。总的来说,科技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平常阅读科技文章,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地要求自己读懂,理解文章的意思,还应该对原文中的遣词造句进行体会和研究,细细斟酌用词的韵味,这将大大提高科技英语写作水平。

曼陀罗

得阅读者得天下——如何提升考研英语阅读能力

考研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在总分100分的考研英语试卷中,阅读就占到了40分,足以见得阅读在考研英语中的重要性,因而也便有了“得阅读者的天下”的说法。据统计,一般说来英语总分在55分-60分的考生,他们的阅读分数一般在24-28分;英语总分超过60分的考生,其阅读分数在28分以上。但是教育部通过对近10年的考研英语成绩进行了分析,而后得出了近10年考生阅读的平均分大致为17-19分,这不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何阅读分值为40分,考生的平均分却连其一半都未达到?针对该问题,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为考生提供备考策略:一、了解题材与体裁。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要想在考研英语阅读中拿到理想的分数,首先必须明晰阅读的考题来源,也就是阅读的题材问题。谈到题材,其实就是考研英语的阅读的文章选自哪里的问题。综合考研英语大纲以及对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文章涉及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主要以社会生活、自然科技以及商业经济等相关话题为主。因而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国家的主流报刊作为阅读的材料,在此跟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西方主流媒体网站: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杂志)、Time (时代周刊)、Business Week (商业周刊)、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Newsweek (新闻周刊)等。同学们可以利用复习的间隙将上述提及的报刊杂志作为自己泛读的材料。但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阅读的过程中无需查阅每个生词,遇到生词时尝试着运用我们在词汇课上教大家的词根词缀法来解释单词的词义,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亦能锻炼同学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二、提升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考研英语大纲对单词量的规定如下:5500词+116词缀(前缀&后缀)+专有名词,也就是说与大学英语六级不同的地方在于单词的考察形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六级考察词汇的方式侧重于考察单词的表层含义,而考研英语考察词汇的方式则并非这么简单,除了考察单词的表层含义外,还会考察单词的熟词生义以及一词多义。比如说“claim”这个词在考研英语中除了会考察其“声称”的含义外,更多时候它可被译为“索赔”或是“要求认领”的意思。此外,考研英语还会考察到单词的使用语境问题。比如真题选项中同时出现了 “contrast” 和 “compare”两个词,这时候有些考生看到这两个选项后直接排除掉了,原因在于这两个单词是同义词。其实不然,这两个词虽然词义相近,都表示“比较”的含义,但是前者侧重表示“对比”而后者侧重表示“类比”。这也就提醒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学习:其一、注重单词一词多义及熟词生义的学习;其二:善于总结单词的使用语境,注重近义词的辨析。三、巧妙破解长难句问题。阅读中最让考生头疼的大抵就是长难句了,多数考生看到长难句的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看不懂,因而很轻易地会选择放弃阅读。首先,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并非都是又长有难的句子,比如真题中出现过的一句话为“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这句话一点都不长但是大家就是理解不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可译为“从不下雨,但下大雨”,如若这样翻译大抵中国人都听不懂。其实大家理解不了的原因就在于这属于英文当中固有的表达,即约定俗成的表达。其中文可译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考研英语中类似的固定表达亦考察过,虽然考察频率并不很高,但是这也提醒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善于积累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达,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避免阅读障碍,亦能丰富我们的写作表达,何乐而不为。其次,有些长句子看似很长,其实并非是真正的长难句,我们把这类看似很长很难的句子称为“虚假长难句”。其实破解这类句子的方法很简单,在我们的阅读和语法课程中会教大家识别这类句子,比如教大家识别“红花绿叶词”,同时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考频较高的词,从而帮助同学们迅速辨别虚假长难句;最后,有虚假就有真实,考研英语阅读中还有一类句子让考生们望而退却,这类句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难句,即“真实长难句”。破解真实长难句的关键在于识别句子结构,只要将句子结构有效地进行划分,这类句子就能都被化繁为简。同学们,俗话说“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阅读能力的提升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大家既然踏上了考研这条漫漫征程,前方就必定荆棘丛生,与其怯懦畏缩不如勇往直前,毕竟人这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理想而豁出去拼一把的经历。考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在漫漫考研路上,中公考研一直伴你左右,帮你排忧解难。祝同学们考研成功,金榜题名!

外星人

1994年考研英语阅读第五篇翻译解析—本文介绍创新者的思维方式

Discover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ought by “untaught minds” to come in blinding flashes or as the result of dramatic accidents. Sir Alexander Fleming did not, as legend would have it, look at the mold (霉) on a piece of cheese and get the idea for penicillin there and then.“无知者”认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来自灵感的眩目闪现或戏剧性的事件。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可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看了一眼奶酪上的霉就立刻想到了青霉素的发明。He experimented with antibacterial substances for nine years before he made his discovery. Inventions and innovations almost always come out of laborious trial and error. Innovation is like soccer; even the best players miss the goal and have their shots blocked much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y score.他是对抗菌物质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才有了这项发明的。发明及创新几乎都来自于反复尝试和失败。创新就像踢足球,即使是最出色的球员也会痛失进球机会,其射门被挡住的机会大大多于进球的机会。The point is that the players who score most are the ones who take most shots at the goal-- and so it goes with innovation in any field of activity.The prime difference between innovators and others is one of approach. Everybody gets ideas, but innovators work consciously on theirs, and they follow them through until they prove practicable or otherwise.问题在于得分最多者正是那些射门最多的球员,任何领域的创新亦如此。创新者与其他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有想法,但是创新者会自觉地钻研自己的想法,并且不断努力直到证明想法切实可行,或不可实现为止。What ordinary people see as fanciful abstractions, professional innovators see as solid possibilities.普通人视为凭空想像的抽象概念在职业创新者眼里却具有充分的可能性。“Creative thinking may mean simply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re’s no particular virtue in doing things the way they have always been done,” wrote Rudolph Flesch, a language authority.“造创性的思维方式也许只不过意味着意识到以其一贯的方式去做事并不一定有什么道理”,语言专家鲁道夫写道。This accounts for our reaction to seemingly simple innovations like plastic garbage bags and suitcases on wheels that make life more convenient: “How come nobody thought of that before?”这解释了我们对塑料垃圾袋和带轮箱包之类看似简单却令生活更便利的发明的反应:“为什么以前没有人想到那个方法呢?”The creative approach begins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nothing is as it appears.创造性方法始于“一切不可貌相”的主张。Innovators will not accept that 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do anything. Faced with getting from A to B, the average person will automatically set out on the best-known and apparently simplest route. The innovator will search for alternate courses, which may prove easier in the long run and are bound to be more interesting and challenging even if they lead to dead ends.创新者不会接受办事只有一种方法的事实。面对从A到B,普通人会自动踏上一条最为人熟悉、显然最简单的路径。创新者则探寻另外不同的道路,它们最终被证实更为简单、更为有趣、更富挑战性,即使有时也会失败。Highly creative indivials really do march to a different drummer.极富创造性的人的确是标新立异的。27.[答案]A[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词义题。untaught原意为“未受教育的,无知的”,理解它的确切含义要通过语境。第一段首句指出具有untaught mind这类人的想法:discover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ought by “untaught minds”to come in blinding flashes or as the result of dramatic accidents他们认为发明创造是灵感或戏剧性事件的产物;继而第二句以青霉素发明者弗莱明爵士为例,对首句进行反驳,从而说明科技发明的取得都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实验,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由此推断,只有那些不明真相、不知其艰辛的人才会把发明创造想像为灵感或戏剧性事件的产物,因此[A]为正确答案。[B]选项内容与第一段无关。[C]选项只说出untaught mind 的字面意思,文中提到的这类人未必没有知识,没有文化。[D]选项本身存在理解上的错误。原文是说“untaught mind这类人以为发明总是由于偶然原因被创造出来”,并不是指“他们自己由于某种偶然原因创造出新想法”。Come up with意思是:产生,发现(解决办法、方案)。例如:For years Jones Kept working hard, coming up with new and good ideas. 几年来琼斯一直努力工作,总是提出新的见解。注意:一般词语释义考的都是文中的具体含义,而不一定是它的本来意思。28.[答案]C[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事实细节题。第二段第二句指出“创新者与普通人的主要区别是对待事物的方法不同”,这是approach意为:(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与way 同义。接着后面的文章详细阐述这两类人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方面的差异。故[C]选项最为贴切。本题也可以采取排除法。[A]选项和[B]选项都不是文中强调的特点。而[D]选项在文中未提及,故都不是正确答案。29.[答案]B[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意图题。第三段引用的引言意为“创造性思维往往只起源于一种认识:做事情的传统的方法未必是好的”。根据常识,引言一般旨在借名家之口增强说服力。作者引用Flesch的话当然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有创造力的人经常探索做事的新方法。由此可知,[B]选项为正确答案。[A]选项无法得知,因为文中只提到他是一位语言权威(language authority),即使[A]所述正确,也不是作者引用其言的目的。[C]选项也无法支持文章的主旨。[D]选项不对,其实Flesch的话与作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未添加新的观点和思想。注意:同举例一样,引用其他人的观点,无论是正面引述还是反面引述,都是为了说明文章的主旨或主题,否则引述就没有必要了。30.此短语被作者放在全文的结束句,自成一段,是对全文中心思想的精辟概括,因此必须联系全文的中心思想去理解。march to a different drummer是一个比喻, drummer意为“鼓手”,to是介词,意为“伴着”,整个词组的意思是:伴着一个不同的鼓手敲出的节奏(鼓点)前进。按一个鼓点前进显单调,这里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与其他人所走的道路或所持的思路不同”。这是对文章主旨的一个形象总结。而[B]选项正合此意。[A]强调的是毅力;[C]、[D]选项强调的是社会责任心,都与原文主旨不符。注意:march to a different drummer为美语习惯用法,意为“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光棍儿

如何快速高效率阅读高档次SCI英文论文?

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阅读文献是一项基本工作内容。特别是刚入学的研究生面对英文文献不知如何下手,下手了,读了半天也不知所云。主要还是没有掌握好方法。根据个人长期阅读文献和总结,今天给大家分享阅读高档次SCI论文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有用,请点赞分享。谢谢!一、快速获取文章主要内容1.首先看标题和摘要文章的标题往往是反映文章主旨,是对文章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摘要是对文章标题进行补充,将标题未概括的内容进行补充。摘要的作用是高度概括文章内容,介绍文章的背景,介绍研究方法,研究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样的影响?2.快速浏览文章的图表及图表说明一篇高水平的文章,一般不看全文只看图表就能够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3.看文章结论部分结论的目的是给能全文阅读的人一个总结并升华。看结论利用快速抓取文章中心内容。看完文章的这几部分内容,快速对文章的一个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就应该完成的事是对文章进行精读,吸取精华。二、精读文章获取精华1.文章的introctionIntroction一般包含以下部分内容。(1)研究大背景或者研究范围,研究目标。为何选择这个研究目标,陈述大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2)研究进展。有哪些团队做过,如何做的,结果如何?作者团队之前做过哪些相关的研究,之前研究的局限性在哪里。(3)针对问题提出作者的研究点和策略,以及作者研究的重要意义。(4) 总结读者可以从文章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重点是读作者如何将这几部分内容逻辑地联系在一起。领会里面的逻辑关系。2.Results and discussionResults and discussion是文章中比较难写的部分之一。我们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就是要学习如何好这一部分内容。精读这部分的重点是领悟其中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Results& Discussion中的一般逻辑结构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展开。3.重点关注abstract和 conclusion的写作区别摘要的目的是通过相对浅显的概念引诱读者阅读论文全文;结论的目的是给引诱成功并能全文阅读的人一个总结和升华。4.阅读后,思考本文如果自己写如何来写三、摘录一些经典词句读文献的同时,要为今后写作做准备,我们应该在一起,文献里头的经典语句和词语。并存放在有道笔记或印象笔记或word文档,最好能够背下来一些经典句子、词语最好。如果不能背下来,在写作论文可以在笔记或者word文档中搜索,套用句型。(图片来自Design Milk,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精彩干货请关注趣之化学觉得有用请点赞,分享!

郭璞

干货分享:翻译、听力、口语……考研英语复试经验指南,值得收藏!

最近,小招后台收到了很多来自考研er的留言。通过留言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各位考研er都有在家认认真真准备复试,本小招(留下了不学无术的眼泪)甚感欣慰。 为了给各位考研er更全面更系统的复试干货,小招开始推出“考研复试素人改造计划”系列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面试技巧、简历制作、英语面试等等,全方位、无死角的击破复试的各个环节,帮助你顺利登科!最近的留言中看到很多考研er问到有关考研复试英语的问题,小招收到啦!马上安排! 其实,大家对复试英语的担忧可以理解,毕竟对绝大多数考研人来说,能够把英语做到听说读写样样精通还是不容易的,不过根据历年来学长学姐的经验来说,在实际的考研复试过程中,英语复试成绩只是复试内容的一部分,更何况还有小招这样的神助攻,怕什么?!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英文文献、参加英文讲座、做英文Presentation都是很平常的,因此考核英语也是很必要的!虽说考研复试英语的部分占比不大,但是如果在复试过程中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那么一定也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今天小招就给各位考研er来支招——如何高效准备考研英语复试。复试英语考察形式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复试英语部分都考察些什么?就让学长学姐们来亲自告诉你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两人一组;进去之前会先抽签,题目的形式是一个大项后面跟着三个小项,这个就是你们俩进教室之后需要自由讨论的话题;进教室后,两个人先各自做一个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完后,老师就会问你们话题是什么,然后双方围绕话题展开自由讨论,时间为五分钟左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进教室后,首先是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让你随机抽一段听力,听力素材来源是新概念三或者新概念四,放两遍;听力放完后,老师会让你概括大意;之后是随机抽取一段话翻译,翻译素材一般是电气专业的论文,大概有100多个词;最后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和临场表现再问几个问题,比如你对智能电网的看法,你对未来电气行业的看法等等。物理学院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根据自我介绍随机提问;之后抽签拿文献,读摘要,文献翻译(通常是摘要);最后是听力部分(共三个题,第一题两到三个填空,第二题选择题,第三题复述英语听力内容)。协和医院英语复试包括自我介绍、翻译、听力、相关中文问答。自我介绍要求控制在一分钟左右;之后,老师用中文提问,一般是家乡是哪儿的、为什么选我们学校、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等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翻译方面,老师会给几分钟准备后再进行;听力是面试时现场播放,然后老师会根据听力素材提问,提问的内容与数字有关,语速不是很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英语复试主要有听力和英文面试,听力放两遍,题目什么类型的都有,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英文面试尽量保证自我介绍不超3分钟,额外可以多准备几个自我介绍里提及的可以深挖的问题。人文学院英语复试主要考察自我介绍,听力和口语。自我介绍说姓名即可;听力和专业内容相关,听力放完后,老师会根据听力材料提1~2个问题;之后的口语部分,老师会随机问3~4个基本问题,我被问到的是谈谈毕业论文、为什么考华科、我的大学生活。*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为考生2019年复试经验整理所得,仅供大家参考,具体复试相关资讯请以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复试细则和学院官网通知为准。总结: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考研复试对英语的考核主要分为3种形式——翻译、听力、口语。以上考核形式为2019年各学院复试情况总结所得,2020是否为这三种或者有无增减的内容,以2020年复试细则为准。那么关于考研英语复试可能涉及到的这三个方面,各位考研er在现阶段应该如何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呢?小招深入剖析英语复试的各个方面,来给你支招啦,快往下看!复试英语准备技巧关于翻译一、主要考察内容翻译主要考察的是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毕竟大多数优秀论文都优先发表英文期刊,所以为了首先保障所招到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能满足阅读文献的基本要求,所以可能会对英文翻译能力进行考察。笔试可能会考专业知识,一般就是翻译题,要么是对一段文献进行翻译,要么是一段英文书籍翻译,要么就是对几个长句进行翻译。一般来说,不会太难,也就说,不会有太多专业词汇。面试可能随机抽签选择一段或几条长句,一般200词,会给你1-3min的准备时间,然后就会要求你翻译。这种形式压力会大一些,毕竟时间有限还要表达流畅,这种形式下,能够流畅地翻译下来的同学分数会比较高;但是即便是磕巴了也没关系,别紧张,虽然分数不会那么高,但是也不会差太多。二、如何准备翻译在英语翻译的时候,除了一些基本内容,专业性文献的翻译也是导师考察的重点。为了避免看题目都看得云里雾里,也为了让自己给导师留下专业的印象,相关专业词汇一定要提前做搜寻准备背记。对所考学院英语复试的侧重点,导师专注的研究领域更要提前熟知,查看导师发表论文、作品中的观点,提前准备相关的英文说法,在考试中一定能用得上。在现阶段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英语论文,自己尝试翻译,具体练习方式相信小伙伴们在初试准备阶段都很有经验了。在复试英语翻译段落或文章的时候,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翻译,但要表达出具体的核心内容和解释。充足的专业性词汇和论文阅读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万一遇到完全没有准备到的专业术语,一定要通过上下文进行猜测理解。关于听力和口语一、主要考察内容听力和口语一般都是结合在一块进行考核,有话题讨论的形式,即考官将几个人分成一小组,让大家讨论一个话题,然后会根据每个人的参与与表现给出分数;也有复试现场抽签问答的形式,由考生抽取问题,再由主要英语的老师宣读问题;还有现场听一段2~3min的听力,老师再根据听力内容提问。这些问题,老师一般问的不会太深,主要考察考生临场应变能力,一般都是很日常的对话,比如聊聊你的学校、家乡、爱好之类的,简单句就够了,不用太复杂。二、如何准备听力和口语听力准备方法同四六级,从小到大,从四级六级到各类英文考试,相信小伙伴们都有自己的听力准备技巧。小招在这里只介绍相对大部分同学提高效率最快的方法:精听+泛听相结合。先泛听,再精听一篇文章,文章难度可以依据自己了解到所报考学院的考试难度而定,听一句写一句,听几遍不重要,精听到写出每一个句子就好。口语准备方法首先是向自己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们了解情况,弄清楚目标院校的复试口语形式是什么样子的,是抽签问答还是小组讨论,常问的问题有哪些等等。一些对英语口语要求较高的专业,复试时会让考生在几个话题中抽取一个话题,准备1-2分钟,然后做一个2分钟左右的即兴演讲。同样,这部分小伙伴们根据自己报考学院往年考题特点,将自己回答的逻辑提前做好整理。可以将问题写在不同的小卡片上,自己随机抽取,模拟考场将自己的回答录下来,回放听听自己不足之处,再改进。结语不论大家的英语复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其实都是在考察各位考研er对英语的使用能力,大家不要过于担心语法和词汇量问题,一些错误难以避免,但你在面试时表现出来的自信和流利不会让这些错误扣分太多。英语学习就是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利用好复试前的这段时间好好积累内容,小招相信英语复试问题不大!最后,小招祝各位准huster复试顺利~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作者:研小招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别趣

考研英语复习策略,这3个步骤缺一不可

想要考研英语拿到高分还是要讲究策略的,今天就结合我的复习经验,给大家讲讲考研英语的复习策略,不管你英语基础怎么样,这几个复习步骤都缺一不可。第一步:熟记单词1、熟记大纲词汇考研英语大纲词汇有5500,如果你基础较好,词汇量很大,建议买一本含有全部大纲词汇的词汇书,认真过一遍,把所有没掌握或者记忆模糊的单词标记出来,重点记忆。对于基础比较差,翻开大纲词汇没几个认识的,不建议用传统方式记单词,因为考研复习时间紧张,不能在单词上花费太多时间,所以单词巧记十分重要。2、合理的复习原则第一有计划地背。英语单词几乎是天天必背的,但是一定要有计划性,尽量避免用整段时间,比如整个上午来背单词,也不能一天不翻一下单词书,最好制定一个计划,多少天背完一遍,每天背多少个,每天什么时候背,都应该规划得清清楚楚。关于什么时候背,应该因人而异,但这里可以推荐一个方案,每天开始复习的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早上上午各一次。 第二大量但快速的背。考研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由不得我们慢悠悠地来,背单词不可能花太多时间,但是背单词又必须要用时间来磨的。最好的方法是每次大量地背,迅速地背,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证反复记忆几遍。第三有重点地背。考研大纲对于不同的考研词汇往往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的单词要知其义,有的单词则要求掌握其搭配和用法。对一词多义,还多个词性活有用的单词要重点记。第二步:攻克阅读难题1、认真研读真题文章得阅读者得天下,背词汇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高强度的练阅读,练阅读不能只做题只看答案解析,需要做的是精读文章,一开始做阅读,建议全文翻译,不仅要知道每个词的意思,还要分析里面的长短句,顺便学习语法结构。这个过程也非常费时费力,但是绝对是夯实基础的好方法,对后面做各种题型都很有帮助。如果基础太差,查了单词意思都没办法理解文章,建议买一本《考研真相》,我当时就买的这个真题,答案里有所有文章的全文翻译,还是左右英汉对照的,很方便看,对真题文章每个句子也有详细的语法图解分析,很好理解。我仔细地把答案内容看了五遍以上,整套看下来,明显感觉自己提高了很多。2、增加阅读面考研真题的阅读理解文章有80%以上出自TheEconomist《经济学家》、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等原版英文报刊杂志;而且都是选五年内发表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多注意阅读这样的文章。第三步:培养“题感”做真题,练模拟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熟悉题型,进入备战状态。真题都有很权威的解读分析,所以除了开始自己做外,之后一定要结合着解读与答案,仔细研究每一道题,目的是把握命题真正的规律。出题老师出题是有一定偏好的,比如说,喜欢在哪些点出题,喜欢考哪些细节,喜欢出哪些干扰项~这些都需要你多做题多总结。1、完形填空完型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一些语言知识(语法、词汇、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语法知识和丰富的词汇量,同时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做真题与模拟题的完形填空时,一是要明白文章的大意,要着眼于作者的观点,要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汇;二是要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答案;三是最好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将答案放在文章中读一遍,检查一下答案的正确性。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主要是科技,商业,人文,生理,心理类文章,在阅读时考生应该先读题干再读文章。从最后一个题干开始,依次阅读到第一个题干,然后再开始读正文第一段,接着读正文第二段,再回去解第二题,解完第二题,看一下第三题的题干再重新回到原文,依次类推直到最后解完。对照答案的时候不能只看正确选项,错误选项也要分析,这样你下次看到类似的干扰项才不会再做错。《考研真相》对阅读答案的选项分析的就很详细,也有指出答案的原文出处和错误原因。认真看这些解析,对培养题感很有帮助。3、翻译翻译题其实是脱胎于阅读理解,是将英文与中文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领域。翻译题首先要略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因为如果脱离全文,翻译划线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容易理解的,尤其是一些关键词的翻译上。这就需要对阅读文章全文翻译,知道全文意思才能保证划线部分翻译的准确。对划线部分,准确翻译出关键的几个词来之后,再通过分析主谓宾等语法结构将句子连串起来,最后根据全文意思判断翻译部分的正确与否。但翻译要拿高分,光是翻译的正确是不够的,还需要你做到语言简洁准确。《考研真相》里的翻译技巧还挺实用的,推荐给大家。4、作文英语写作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题型,其中的小作文主要是考查考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主要是书信、摘要、报告、备忘录四种,每个类型都要背诵至少一篇范文来。至于大作文,建议大家背诵一些写作模式,也要背诵几篇文章,起码会在成绩上有所体现。英语复习单词肯定是基础,阅读,做题的手感也要不断练习,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哈哈笑

考研英语80分难吗?——考研英语如何上80

想必考研英语是每个人心中的一道坎。基础好的同学怕发挥不好,基础不好的怕英语不过线,那么,考研英语怎么能过80分?英语如果想考到80分难吗?emmm, 可能很多人会说英语底子好,所以才能考高分。其实不然,我刚开始做考研真题的时候,也错很多,完型可以说是全军覆没,阅读好的时候可能会对两三个,可不可怕。如果按照这个错误率,我觉得英语能上70就不错了。所以做了几套往年真题后,我觉得我可能复习方法是有问题的,所以悬崖勒马,应试考试我们要学会用最短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好啦,直接上干货,大家时间都非常紧迫。单词考研英语单词无非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得阅读者得天下,但是决定你阅读是否高分的就是你的词汇量!所以五月之前,你就背单词吧。如果你的词汇量够,那么你看文章完全是可以看明白的。如果你发现你看不懂,那就是你单词不够,所以单词没有过关的话,就先别做真题,或者只做最近一两年的测试下水平即可,别浪费真题!我知道很多英语大神是反对背单词的,因为他们觉得背单词可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无聊、最痛苦的并且最没有效率的事情了。但是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 (四六级低分飘过或者是直接没有过) 来说,一定好好背单词,抓紧时间背单词。另外提醒大家一下,其实考研英语的5500个单词大家都不用每个都背,你也根本背不完,而且也坚持不下来,还容易前背后忘,效率很低的。那么怎么才能效率高呢?那就是先背必考词汇,在有限的时间里首先把握住最核心的单词。至于基础词,偶考词和超纲词,各位在刷真题的时候多留心一下就行了,毕竟你在刷真题的时候还是要记下来一点单词的,所以说做真题也是背单词的一个利器。抓住必考词,一个个吃透,才是考试中直接提分的关键!阅读理解阅读的重要性真的不用我再多说了吧,除去考研,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的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分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占比重很大。但是有好多学弟学妹都说自己每天练每天练但是提高还不是很大,这里我想说,英语阅读更是一项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不断打磨的能力,语言的能力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提高的。所以在考研阅读方面,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多看,多看各个题材的英语文章。翻看往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真题,会发现题材涉及面非常大,有经济、商业、科技、文化,也有自然环境、新能源等等,所以大家自己在日常中多多的阅读各个类型的外刊,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外刊方面呢,基础不错的同学可以尝试直接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国家地理》等,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英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彻底理解作者的用意或者言外之意。平时大家也可以结合解析详细的辅导书,帮助自己从出题人的角度解答题目。并且多多总结,找到自己出错的点,另外多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尤其是像but,yet,although,however 等暗示重要信息的转折词。最后说说做题,建议大家在第一遍做时不要管时间,首先要做的是务必找到原文出题点,然后搞清楚错误答案是怎么设置的。当对题干关键词对应到原文出题点这一套流程越来越熟悉时,速度自然会提上去。作文作文呢,自己要有几个万能框架。我买了市面上的作文书,但是我光看就觉得要崩溃了,哪里还背的下去,觉得干背作文好想哭。但是也有很多同学,背作文对他们来说是有效果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根据我观察和归类历年真题作文。我发现考研作文大致也就四五类,写品质的、写社会问题的、需要正反论证的…其实种类并不多,所以自己总结几种万能的框架,这样上了考场换了主语适当调整下就可以上纸,你背这几篇万能的作文就可以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练!!!平时自己要拿一些题目想想如果考试碰到了该怎么利用你的万能模板随机应变,这样在考场上你才不会慌,还有注意自己写作文的时间,一般考试时间都非常的紧迫,千万不要写不完作文啊。准备小作文、英语口语复试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做,自己心里有数到了考场上也就不会慌乱了。真题真题当然是最重要的了,别管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反正我是都刷了两遍。如果有时间建议大家把英语一刷一遍,英语一可以用的地方有:历年英语真题我只刷了两遍。其实时间多的话还可以继续刷,第一遍花时间很多,但是第二遍到最后基本上一天一套或者两天一套题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为数不多的英语真题啊,其实我每次做题的时候都要严格控制时间,如果大家平时练习不写作文的话,可以把作文单拿出来联系,不写作文的话就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除大小作文之外的部分。大家可以自行到淘宝找那种标准的考研用的答题卡练习,涂卡,写名字,让自己适应这样的考试方式,这样真的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犯一些,什么卡涂错、名字忘记写这类的非常可惜的错误了。其实一天一篇阅读可能有点不太现实,自己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莎适当改变,让每一篇真题都有他自己该有的用处就好了!关于英语真题我用的是那本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我觉得还行,解析对我来说够用了。英语一真题和二刷真题的时候可以就买试卷,淘宝上面非常便宜又方便,不需要到处找资源。说说我是怎么刷真题的吧。考研英语阅读每篇有5道题,题目的顺序不好判断,有可能总结全文的题出现在第二道这样,也有可能每道题就固定在每一段,第二题问你第二段的某个词啥意思这样。所以可以在做题时先看全文有多少段落,然后通过题目将文中的关键词画出来,方便我们更好定位。当然啦,童鞋们,现在毕竟是在做考研阅读,告诉你划定范围也不是把范围咬的死死的。比如你知道解题重点是1段,或者题目直接问你第几段怎么怎么样,都不是锁死了你的解题区域。一定要每时每刻牢记联系上下文!尤其是衔接处的句子。下面给大家说一道我在做题中遇到的一道题,19年英语一真题里的,给大家做个展示。这道题的三个选项错误的原因都不一样,词汇干扰,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我觉得这一类的题就非常有特点,每个选项得出处不同,推断依据也不同,柑橘题干我们可以到第五段找答案(大家开始做真题了之后可能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第五段我们可以理解成为对短文的一个总结,也更进一步揭示“高校成为一味逐利的商人/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现状,呼应了首段“高等教育进入消费者时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第五段和第六段其实就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按这个思路做题就是没有问题了。大家还有什么关于真题的问题可以私信问我,学艺不精,也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咱们接着说怎么做题,有的同学觉得此次做题都在卷子上写真心觉得乱,那么你可以用铅笔做,做完擦掉,或者就不写在卷子上,可以在背的纸上写上答案。题目做完后,转战木糖英语,主要是看木糖英语上的讲解仔细分析,有选项分析还有对整个文章的一个分析。基本上一遍解析看下来,整道题的陷阱在哪里,这类题型应该从哪里入手解答你就会一清二楚。第一遍做真题,大家可以先别管做题时间,着重了解真题,和木糖英语上的真题解析,同时把自己的做题进行整理归纳,尽量还是每次做完题目都进行归纳,总结出自己的错题特色,在以后的做题中注意。大概这个时候真题也做了起码3遍了,在做第四遍的时候大家就可以计算时间了,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都已将是第4遍做题了,所以该严格的地方就要严格,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多搜集一些经验干货,把经验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的复习思路和习惯,每个人的复习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遇到什么问题要记得积极去解决,考研期间思想压力很大,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英语基础好,不要骄傲啊,考研英语真的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你英语基础差,也千万不要放弃,毕竟这才是你考研碰到的第一道坎。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去,好好努力,愿大家前程似锦吧。

时则不至

全国考研人数5年翻一番 英语翻译“神句迭出”难倒考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昨天开考。虽然近年来考研人数一直呈攀升之势,但今年的增长尤其迅猛,全国报考人数从去年的290万人猛增至341万人,增幅达17.6%;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也增长了11%。在昨天上午的政治科目考试中,考题紧扣时事热点话题,国庆70周年、进博会等年度国家大事都进入了考题。考研人数5年翻一番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上就业形势,使得近几年全国考研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本年度的报考人数已经比2015年翻了一番。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本年度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有425295人,比上年度增幅达11%,占全国报考总数的12.5%。其中,报名超过1万人的招生单位有1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其中仅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就超过1.8万名。多种高科技手段防作弊昨天上午开考前,清华大学考点内到处是考研人的身影,校内多家食堂、宾馆向考生开放,综合体育馆二楼也开放供考生午间休息。进考场时,考生要逐个接受身份证鉴别仪等设备的检查,核对身份信息,准考证与本人身份有疑问的考生还要被采集照片。据清华校方介绍,每个考场及考务值班室均由教育部统一装有监控设备,考试期间标准化考场视频监控系统对各考场进行全程录像;各考场充分利用手机信号屏蔽仪、身份证鉴别仪、无线耳机屏蔽仪等设备,对高科技作弊、替考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防范和筛查。英语翻译难倒考生上午11点半,政治科目考完后,多名考生表示,政治题的难度稳定,与时事热点结合紧密。国庆70周年、进博会等年度国家大事不出意料地都出现在了考题里。此外,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俄建交70周年及新时代中俄关系、国家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探月工程等内容也成为选择题或材料论述题。但下午英语考试结束后考生们的表情就不那么轻松了。网上考研社区里很多考生表示,被题目难倒了,干脆提前交卷,尤其是翻译部分,“神句迭出,平时缺乏英文原著阅读经验的话很难译出来。”(记者 雷嘉)

绊脚石

学习英语?这5本英文外刊杂志绝对不容错过!

英语学习就像攀登高峰,有的人全程眉头紧锁,一步一咬牙;也有的人欢欣愉快,很快到达峰顶;当然,更多人半途而废。英语的学习,与其愁眉苦脸应付每一天的英语学习,不如寻找一些有趣的外刊,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英语水平也能飞速提升。好啦~今天小叮当就来给大家带来,外刊读物的推荐!国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这本杂志看上去感觉是介绍美国地理,其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内容早已超出地理学的范围,涉及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摄影、文化、美食等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原始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之所以推荐NG,是因为该杂志图文并茂,趣味性爆表,并且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同时又具备很高的文学性,绝对能给你带来极大的阅读快感,让你在无形中提升英语。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而且《The Economist》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也正是基于此,通常能够深刻影响学生党的世界观和认知观,搭建英语语感的思维方式。《The Economist》在语言方面的精巧使用和再创造堪称英语杂志最佳。它坐拥一系列牛津大学出身的总编辑,是学习英语写作的超级范本,其语言风格机智、严谨、有力度,用词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The Economist》是所有英语考试的题源,包括高考英语、CATTI翻译证书、MTI考研、托福、雅思、专四专八、四六级、考研英语、GMAT、GRE等等。科学 Science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科学》杂志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而难以阅读,这个大可以放心,虽然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但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英语基础只要不错就可以尝试阅读。如果说大部分杂志比较适合文科生的话,《科学》绝对是理工科学生的心头挚爱,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如果要发表SCI论文,《科学》更能提供最前沿的科学思维和写作方式。纽约客 The New Yorker创刊于1925的《纽约客》已经走过了90多年,历经纸媒、电子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更迭,它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然而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也是其特色之一。《纽约客》虽然四分之一的内容是纽约当地文化,并设有专栏“城中话题”(The Talk of the Town),但高质量的深度报道使得读者遍布全球各地。首先,必须承认《纽约客》是本文青刊物,专栏囊括小说、诗歌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等。同时,对于时事与国内、国际政治的深度报道显示了其追求极致的野心,高质量的报道常常让它受到普利策奖的垂青。相比于《经济学人》与《科学》的精英学术,《纽约客》更适合年轻人一窥当代美式文艺与腔调。ACT、托福、雅思考试里常常会出现《纽约客》的文章。多读《纽约客》有助于提升语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学英语不可多得的地道读物。时代周刊 TIME《时代周刊》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创立于1932年,目标是做出一部能适应忙人的时间,使他们费时不多,却能周知世事的出版物。作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且最主要的新闻杂志,封面人物代表了举足轻重的新闻热度。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人物都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风暴的人,而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杂志每年的“年度人物”(Persons of the year)。而且时代周刊的权威性不仅仅是靠封面那些大人物带动的,它见证了这个世界近一百年的风云变幻,文章相对客观,有深度,基本上看时代周刊就能较为准确的了解世界上近期发生的大事,经济,科技,人文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而这些内容又往往紧扣时代的命题,也需要英语学习者一直不断阅读、学习。读者文摘 Reader's Digest说到《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的《读者》,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杂志。Reader's Digest1922年创刊,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这份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恒久的价值和趣味。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读者来信。也正是因为其内容的多样性,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多扩大知识面,而且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趣味性、知识性等,让人更专注于内容本身。再给大家八卦一下吧,世界华文第一期刊,中国甘肃的《读者》杂志创刊时也曾用“读者文摘”这个名字,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同名发生法律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读者》。以上就是本次小叮当给大家推荐的五本杂志啦,当然比如《大西洋周刊》、《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等杂志也都各有推荐的地方,总体而言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定的筛选,避免贪多不烂。【wechat:thinku700 可获得所有外刊资源】

儿歌

全国考研人数5年翻一番 今年英语翻译难倒考生

原标题:“国家勋章”入政治考题 教育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昨天开考。虽然近年来考研人数一直呈攀升之势,但今年的增长尤其迅猛,全国报考人数从去年的290万人猛增至341万人,增幅达17.6%;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也增长了11%。在昨天上午的政治科目考试中,考题紧扣时事热点话题,国庆70周年、进博会等年度国家大事都进入了考题。考研人数5年翻一番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上就业形势,使得近几年全国考研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本年度的报考人数已经比2015年翻了一番。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本年度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有425295人,比上年度增幅达11%,占全国报考总数的12.5%。其中,报名超过1万人的招生单位有1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其中仅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就超过1.8万名。多种高科技手段防作弊昨天上午开考前,清华大学考点内到处是考研人的身影,校内多家食堂、宾馆向考生开放,综合体育馆二楼也开放供考生午间休息。进考场时,考生要逐个接受身份证鉴别仪等设备的检查,核对身份信息,准考证与本人身份有疑问的考生还要被采集照片。据清华校方介绍,每个考场及考务值班室均由教育部统一装有监控设备,考试期间标准化考场视频监控系统对各考场进行全程录像;各考场充分利用手机信号屏蔽仪、身份证鉴别仪、无线耳机屏蔽仪等设备,对高科技作弊、替考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防范和筛查。英语翻译难倒考生上午11点半,政治科目考完后,多名考生表示,政治题的难度稳定,与时事热点结合紧密。国庆70周年、进博会等年度国家大事不出意料地都出现在了考题里。此外,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俄建交70周年及新时代中俄关系、国家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探月工程等内容也成为选择题或材料论述题。但下午英语考试结束后考生们的表情就不那么轻松了。网上考研社区里很多考生表示,被题目难倒了,干脆提前交卷,尤其是翻译部分,“神句迭出,平时缺乏英文原著阅读经验的话很难译出来。”文/本报记者 雷嘉